【推荐】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11课《葡萄沟》精品教案(统编本)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葡萄沟
文本分析:
本文主要介绍了新疆吐鲁番的葡萄沟是个好地方,那里出产水果,其中葡萄品种多、颜色鲜、味道甜、产量高,制成的葡萄干非常有名。

课文共有4个自然段。

第1自然段讲葡萄沟在什么地方,那里出产什么水果,哪种水果最惹人喜爱。

第2自然段先讲葡萄种在山坡的梯田上,长得枝繁叶茂,硕果累累;再讲秋天的葡萄五光十色,美丽极了;最后讲那里的老乡待客热情。

第3自然段先讲收下来的葡萄运到阴房,接着讲阴房的样子,再讲葡萄干的制作,最后讲葡萄干颜色鲜、味道甜的特点。

第4自然段赞美“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概括全文。

课文是一篇充满浓郁风土人情的文章,以“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为主线贯穿全文。

在课文的教学中,教师需要让学生通过提炼关键词句理解课文,领略到葡萄沟的美丽景色,并为祖国的富饶美丽而骄傲。

教学目标:
1.认识“沟、产”等15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好、干、分”,会写“份、坡”等10个字,会写“水果、月份”等12个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领略葡萄沟的风土人情,产生对葡萄沟的向往之情。

3.联系上下文理解“五光十色”等词语的意思;能够将句子说具体、说完整。

4.能了解葡萄沟的葡萄品种多和葡萄干是怎么制作的。

教学重点能了解葡萄沟的葡萄品种多和葡萄干是怎么制作的,产生对葡萄沟的向往之情。

课时安排:2课时
1.认识“沟、产”等15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好、干、分”,会写“份、坡”等10个字,会写“水果、月份”等12个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感知葡萄沟是一个好地方。

1.掌握生字新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领略葡萄沟的风土人情。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播放歌曲《我们新疆好地方》,激起学生的兴趣。

导语:我知道同学们都喜欢音乐,现在让我们来放松一下,听一首歌曲,想一想这是什么地方的歌曲。

听的时候可以拍手打节奏,也可以跟着一起唱。

大家知道这首歌曲唱的是什么地方吗?(生答:新疆。

)刚才同学们的回答真是雅克西,谁来说说“雅克西”是什么意思?(生答:好。

)你们能不能做一下这个动作?(生做动作)
2.(课件出示中国地图)简介新疆。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简称“新”,位于中国西北边陲,首府为乌鲁木齐,是我国五个少数民族自治区之一,也是我国陆地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区,面积约166万平方公里,约占我国国土总面积的六分之一。

新疆最有名的特产是葡萄。

3.课件出示葡萄的图片,向学生简介葡萄。

相机板书“葡萄”,指导学生读准“葡萄”的读音。

4.补充板书“沟”,指导学生读一读,记一记。

三点水加“勾”就是“沟”,“沟”在这里表示地方。

(齐读课题)
过渡:从课题我们可以知道,葡萄沟是个出产葡萄的地方。

那么,葡萄沟在哪里呢?那里的景色怎么样呢?风土人情又如何呢?带着这些问题,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葡萄沟》。

二、初读课文,识字写字
(一)学习会认字。

1.学生自由读课文,教师提出自读要求。

(1)保持正确的读书姿势。

(2)认真读课文,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3)圈出生字,读准字音,遇到不认识的字,同桌之间可以互相帮助。

(4)多读几遍生字。

2.检查自读情况,疏通字词障碍。

(1)课件出示课文中的生字新词,引导学生用好方法识记。

葡萄沟出产香梨月份枝叶搭起好客足够丰收城市
葡萄干留下钉架子利用水分味道淡绿
(2)正音。

◆读准“l”音:梨、利◆读准“sh”音:收、市
◆读准后鼻韵母:城、钉◆读准前鼻韵母:份、分
(3)学生汇报识字方法,教师相机补充。

◆去偏旁识字:梨——利枝——支
◆联系生活识字:香梨、鸭梨、树枝、收衣服、城市、留下、口味。

◆区分音近字、形近字:区分“分”与“份”两个字。

它们意思不同,“分”表示成分,如水分、养分、成分;“份”表示划分的单位,如分成三份、年份、月份、省份。

◆掌握多音字
[好]hào(好客)(爱好)hǎo(好人)(好坏)
[干]ɡān(干净)(吹干)ɡàn(干活)(能干)
[分]fèn(水分)(成分)fēn(分开)(分别)
教师可以通过具体语境指导学生读准多音字“好、干、分”。

3.识字小游戏:看谁摘的葡萄多。

在黑板上贴上葡萄式样的卡片,卡片背面写有生字新词和含有多音字的词语,学生上台摘“葡萄”,谁认对了卡片后的词语,这串“葡萄”就归谁。

4.巩固生字读音,指导学生把课文读通顺。

5.请4名学生接读课文,看谁读得又准确又流利。

教师相机指导。

(二)学习会写字。

1.课件出示田字格中的会写字,引导学生观察汉字结构。

2.小组讨论: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些生字?
(1)对比识记:份和分,坡和披。

(引导学生说说两组字的差别,并通过组词的方式区分它们)
(2)分类识记:“枝、收、城、利”都是左右结构的字。

教师指导书写左
右结构的字的要点。

(3)编字谜、猜字谜识记。

如:①技术不留一手,不留一点。

(枝)②自己走。

(起)
3.重点字指导书写。

份左窄右宽。

“分”的横折钩钩段左拐,钩尖贴近竖中线,撇从竖中线上起笔。

坡左窄右宽。

“土”横在横中线上起笔,最后一笔写成提;“又”横撇的撇尖过竖中线,捺脚略低于撇尖。

注意右边的笔顺是横钩、撇、竖、横撇、捺。

起半包围结构,第七笔捺要托住“己”。

客上部扁、窄,下部大、宽。

宝盖要写得扁、窄;“各”的横撇和捺要罩住“口”,“口”居竖中线偏左部位。

4.学生描红、临写,教师巡视指导。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配乐范读课文,学生边听边给自然段标上序号,并想一想:葡萄沟是个好地方吗?
2.汇报交流。

(1)找出课文中提到葡萄沟方位的句子。

(新疆吐鲁番有个地方叫葡萄沟。

)(2)课件出示吐鲁番葡萄沟的图片,补充相关资料。

葡萄沟位于新疆吐鲁番市区东北11公里处,南北长约8公里、东西宽约2公里,是火焰山下的一处峡谷。

沟内有布依鲁克河流过,主要水源为高山融雪,因盛产葡萄而得名,是吐鲁番市的旅游胜地。

3.教师课件出示自读提示,引导学生自读。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碰到有生字的词语要多读几遍,并想想它们在句子中的意思。

如果不理解,可以用铅笔画个记号。

(3)读完后想一想:课文每个自然段分别写了什么?
4.检查读书效果:指名分段朗读课文,其他学生评价是否读正确、读流利。

5.组织学生交流,感知课文大意。

(1)交流:读了课文后,你对葡萄沟的了解有哪些?
小结:读了课文,我们知道了葡萄沟是个好地方,那里出产水果,其中葡萄最惹人喜爱。

葡萄的品种多、味道甜、产量高,制成的葡萄干非常有名。

(2)概括每个自然段的大意。

◆各自然段主要内容
第1自然段:葡萄沟水果多,人们最喜欢葡萄。

第2自然段:葡萄沟的葡萄品种很多,那里的老乡热情好客。

第3自然段:葡萄干的制作过程及它的特点。

第4自然段:总结全文,赞美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

(3)你觉得葡萄沟是个怎样的地方?
小结:听了同学们的回答,老师觉得葡萄沟的葡萄太诱人了,怪不得叫葡萄沟呢!你能从课文中找出一句话来夸一夸葡萄沟吗?
6.课件出示: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

指导:读出赞美和喜爱的语气,重读“真”。

7.整体感知葡萄沟的特点,快速默读课文,用“这是的葡萄沟”说话。

示例:这是美丽的葡萄沟。

这是有名的葡萄沟。

这是出产水果的葡萄沟。

8.学习课文第1自然段。

过渡:刚才有的同学说,这是出产水果的葡萄沟。

你是从哪里读出这是“出产水果”的葡萄沟的?(指名回答)
(1)交流相关句子。

五月有杏子,七八月有香梨、蜜桃、沙果,到了八九月份,人们最喜爱的葡萄成熟了。

(时间顺序)
过渡:不同的月份都有水果成熟,可见葡萄沟的水果真多啊!
①说说句子中提到的水果,说明了什么?(杏子、香梨、蜜桃、沙果、葡萄。

水果品种繁多。


②结合图片,认识相关水果。

(学生可能不认识沙果,可做简单介绍)
③辨析生字“蜜”和“密”,引导学生组词,注意两个字的区别。

(2)朗读指导。

①指名读。

②指导学生读好顿号,读出十分喜爱、富于变化的语气。

“五月的杏子”语调自然,“香梨、蜜桃、沙果”要语速适中,列举清晰,而“最喜爱的葡萄”要重读,“成熟了”语调上扬,充满喜悦之情。

小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文中的“最”字?为什么人们最喜爱葡萄?葡萄沟的葡萄到底有什么特点?为什么说葡萄沟是个好地方?这些疑问,我们要留到下节课再去细细探究。

四、背诵积累,作业设计
1.摘抄文中你喜欢的词语和句子,加以背诵。

2.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领略葡萄沟的风土人情,产生对葡萄沟的向往之情。

2.联系上下文理解“五光十色”等词语的意思;能够将句子说具体、说完整。

3.了解葡萄沟的葡萄品种多和葡萄干的制作过程。

了解葡萄沟的葡萄品种多和葡萄干的制作过程,从而产生对葡萄沟的向往之情。

一、温故知新,导入新课
1.听写重点词语并检查,强调易错笔画。

2.复习课文内容。

(课件出示填空,学生回答)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葡萄沟在________,那里出产______,五月有__________,七八月有________。

到了八九月份,人们最喜爱的_____成熟了。

3.课件出示第4自然段,学生齐读。

过渡:是啊,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

这节课,老师继续带领同学们去葡萄沟玩儿,好不好?下面就让我们坐车去葡萄沟看一看。

二、精读课文,重点探究
1.学生自由朗读第2自然段。

过渡:时间过得真快,葡萄园到了。

请同学们自读第2自然段,看看葡萄种在什么地方。

2.学生汇报后,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谁知道梯田和山坡是什么样子的?
预设:学生先结合字面来理解,教师再出示梯田和山坡的图片,让学生直观感受。

3.学生交流描写葡萄枝叶的样子的语句。

过渡:我们快登上山坡看看葡萄的枝叶长什么样儿吧!请同学们再读第2自然段,说说茂密的葡萄枝叶是怎样的。

预设1:茂密的枝叶向四面展开,就像搭起了一个个绿色的凉棚。

(1)教师画葡萄藤,引导学生想一想怎样的枝叶才算茂密。

(叶子和叶子紧挨在一起,密密麻麻的)然后再画一画茂密的枝叶。

(2)引导学生读一读,展开想象:这茂密的枝叶向四面展开,像什么?(绿色的凉棚)这凉棚有多大?引导学生用手势来表演。

过渡:(课件出示由葡萄枝叶形成的凉棚图)这就是由茂密的枝叶搭起的凉棚。

吐鲁番有“火州”之称,温度最高时可达49℃。

这个时候,你钻到凉棚下会感到怎样?这份凉爽是那茂密的枝叶带给我们的,谁来读一读?(学生配乐朗读、齐读)
4.学生再读第2自然段,交流葡萄的特点。

预设2:葡萄一大串一大串地挂在绿叶底下,有红的、白的、紫的、暗红的、淡绿的,五光十色,美丽极了。

(1)学生朗读,边读边想:读了这个句子,你的眼前会出现怎样的画面?
(2)根据学生交流,相机展示课前准备的一串葡萄实物,让学生数一数葡萄有多少颗,体会葡萄数量之多,理解“一大串”。

想一想,“一大串一大串”可以改为“一串一串”吗?
(3)课件出示“各种颜色的葡萄”的图片,引导学生说说他们都看到了什么颜色的葡萄。

思考:①谁能用一个词形容你看到的葡萄?(五光十色。


②形容颜色多的词语还有哪些?(五颜六色、五彩缤纷。


③作者为什么不用这些词,而单单只用“五光十色”呢?
明确:太阳照在葡萄上,葡萄就发光发亮,像一个个珍珠、玛瑙一样,因此,颜色多并发光发亮就叫“五光十色”。

(4)学生练习用“五光十色”说句话,先说给同桌听,再交流汇报。

过渡:葡萄这么大,这么美,谁来读读这句话?(学生配乐朗读、分组读)(5)积累表示颜色的词语。

过渡:葡萄因为种类不同,成熟时间不同,所以颜色也是有不同层次的,单红色就有暗红、浅红,你还知道有哪些红?绿葡萄还有哪些层次的绿呢?紫葡萄呢?(学生自由发言,教师出示词语,学生读一读)
红:粉红火红深红紫红
绿:淡绿草绿碧绿墨绿
紫:淡紫粉紫茄子紫深紫
(6)小练笔:仿写句子。

过渡:这句话写得非常美,用几种颜色写出了葡萄的特点。

请大家把课本翻到第53页,我们来看看课后题的第3题,大家读一读,试着仿照课文中的句子也写一写。

预设:课本中的题目提供了两种仿写的思路,一种是用“有……”的句式列举事物,将特点写具体,一种是用归纳的方式,总结事物的特点。

填空第一句侧重归纳几种事物的特点,可启发学生想象各种花盛开的颜色、姿态、味道,进而概括几种花的特点。

比如,从花的颜色可以说“色彩缤纷,美丽极了”;结合生活经历,从花的味道可以说“香味扑鼻,令人沉醉”。

填空第二句侧重如何将“热闹”写具体,可启发学生围绕“处处欢声笑语,热闹极了”补充下课时操场上可能会进行的活动,可以借此复习语文园地三“识字加油站”中学过的描写课外活动的词语。

5.感受维吾尔族老乡的热情好客。

过渡:葡萄沟的葡萄五光十色,美丽极了,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

这时候到葡萄沟去,你们最想干什么?(生答:吃葡萄。

)你们这个愿望一定能实现,因为——(生齐读对应句子:要是这时候到葡萄沟去,热情好客的维吾尔族老乡,准会摘下最甜的葡萄,让你吃个够。


(课件出示)要是这时候你到葡萄沟去,热情好客的维吾尔族老乡,准会摘下最甜的葡萄,让你吃个够。

(1)说一说:当我们来到葡萄沟,维吾尔族老乡会对我们说些什么呢?
(2)演一演:热情好客的维吾尔族老乡会怎样让我们吃个够?
(3)想一想:(教师将葡萄实物奖励给发言的学生)吃了老乡这么甜的葡萄,你会对老乡说些什么呢。

(4)读一读:让我们在读中感受葡萄的甜美和老乡的热情好客吧。

指名朗读第2自然段。

6.了解葡萄干的制作过程。

过渡:品尝了甜甜的葡萄,接下来我们就去看看葡萄干是怎么制成的。

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第3自然段,并用横线画出葡萄干制作的过程。

(1)学生自由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引导学生质疑:为什么阴房的四壁留着许多小孔?阴房里面为什么钉着许多木架子?
(2)教师相机出示相关图片并解说。

解说词:葡萄干是在阴房里制成的,阴房是土坯房,建在山坡上,从远处看很像碉堡,四壁留着许多小孔,里面钉着许多木架子,成串的葡萄挂在架子上。

挂满之后,门全部关闭,利用从小孔流进来的吐鲁番特有的热空气对葡萄进行烘烤,大约四十天时间就制成了葡萄干。

葡萄干颜色鲜,味道甜,非常有名。

(3)教师拿出事先准备好的产自吐鲁番的葡萄干,请同学们先观察再品尝,之后说说自己的感受。

补充介绍:葡萄沟是火州的“桃花源”,沟里四处是风光秀丽的景色。

葡萄品种繁多,有无核白、红玫瑰、红提、索索等上百个品种。

世界上最甜的葡萄在葡萄沟,葡萄干色鲜味甜,让我们不由得竖起大拇指称赞道: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

(4)出示最后一段,讨论: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三、回顾全文,升华情感
1.请学生从几方面概括“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

过渡:同学们,学完了课文,大家是不是也想这样感叹: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那么,请大家再简单概括一下,葡萄沟的“好”体现在哪里。

(盛产水果,风景美,葡萄“五光十色”,维吾尔族老乡热情好客,葡萄干颜色鲜、味道甜,非常有名。


2.拓展介绍新疆的其他风景名胜。

小结:新疆不仅有久负盛名的葡萄沟,还有“天山明珠”天池、美丽的赛里木湖、神秘的喀纳斯湖、“塞外江南”伊犁河谷、美丽的那拉提大草原等很多风景名胜。

因此,新疆老乡为自己的家乡写下了许多赞歌。

大家还记得我们在第一节课开始时听的一首歌曲《我们新疆好地方》吗?此时,让我们再听一遍,相信你的感触一定比之前更胜几分。

(播放歌曲《我们新疆好地方》)出示最后一段,讨论: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四、背诵积累,作业设计
1.选择一项你最擅长的作业完成。

(1)这一课有许多优美的词句,选择自己最喜欢的词句抄写在本子上,并背诵下来。

然后同桌之间互相交流,并试着用这些词句描述一处景物。

(2)把你想象中的葡萄沟画出来,然后和其他同学的画作并在一起,在教室里进行一次“我画葡萄沟”的展览。

(3)有条件的同学收集有关新疆的图片及文字资料,在班上介绍介绍。

2.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抓住关键词句理解课文(教学重点)
师:读了课文,你能从课文中找出一句话夸夸葡萄沟吗?
生: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

师:葡萄沟好在什么地方呢?同学们在课文中找一找,用简短的语言说一说自己的理由。

生:葡萄沟水果多。

课文的第1自然段就向我们介绍了葡萄沟出产的水果多。

(指名有感情地读第1自然段)
师:继续汇报。

你认为呢?
生:葡萄沟里的葡萄不但很多,连老乡也非常好客。

(生读第2自然段最后一句话)
师:老师听出来了,你的“准会”“吃个够”都是重读,为什么要这样读?
生:这样可以让人们感受到老乡的热情好客。

师:你真会读书!继续来说说你还从哪些地方感受到“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

生:我从第2自然段的第3句话感受到的。

(生读这一句,教师课件出示相应句子)
师:葡萄沟的葡萄有这么多颜色,真美呀!其中有一个词语可以用来形容颜色很多,大家找一找。

(五光十色。

)我们可以把“五光十色”换成“五颜六色”吗?(不可以。


师:(图片展示阳光下的葡萄)大家看,阳光充足的时候,葡萄在阳光下发出光芒,所以这里要用“五光十色”一词来形容。

(生齐读这一句)
师:刚才这一句中,我们可以体会到葡萄沟的葡萄颜色很多,哪一句可以看出那里的葡萄数量多呢?(课件出示:到了秋季,葡萄一大串一大串地挂在绿叶底下。


师:大家再来找一找其他自然段表现葡萄沟好的地方。

生:收下来的葡萄有的运到城市去,有的运到阴房里制成葡萄干。

(出示葡萄干,请学生品尝,再说一说葡萄干的特点)
师:谁制成的葡萄干?(维吾尔族老乡。

)他们是怎样制成葡萄干的呢?(出示阴房图片及葡萄干制作过程)
师:葡萄沟好吃的、好玩的地方真是太多了!让我们竖起大拇指,再读一读
赞美葡萄沟的这句话吧。

(生齐读“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
赏析: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对通过重点词句诠释文章主题有了一定的认识,所以本环节中,教师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自由阅读、自由畅谈,通过提炼重点词句来诠释“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通过朗读来感受课文主题。

学生在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朗读课文,既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又锻炼了自主学习的能力,使学生的核心素养得到了提高。

本课是在学习《黄山奇石》和《日月潭》的基础上进行的。

《黄山奇石》围绕“奇”字来诠释黄山石如何“奇”,《日月潭》围绕“风光秀丽”来诠释日月潭的美,教学本课,我放手让学生自主地通过提取相关语句来理解“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感受葡萄沟的好体现在哪些方面。

在导入环节,我通过让学生听歌曲初识新疆,通过看图片对葡萄产生兴趣,接着顺势提出问题“葡萄生长在什么地方”,引出文章题目“葡萄沟”,并且出示地图带领学生找一找葡萄沟。

接着在学生自读自悟的基础上,设计问题“葡萄沟的好体现在哪些方面”,引导学生读课文思考问题。

在精读中,通过重点语句理解课文主题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也是一种十分必要的阅读能力。

教学时,我引导学生抓住文章中的重点词语和语句,深入领会关键词语和语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使学生准确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从而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