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地区中小学教师职业幸福感”在不同条件下的差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贫困地区中小学教师职业幸福感”在不同条件下的差异
斑桃镇中心学校郑晓燕
前不久,我们对安康市贫困地区中小学部分在职教师进行了关于职业幸福感的实地访谈。现就不同地区、年龄、职务、性别等条件下教师职业幸福感的差异浅谈如下。
一、地域差异:
1、县城学校:教师的幸福感指数相对乡镇学校的教师要高。具体表现在:他们的教学条件较好、学生基础较好、家长特别重视,教师参加外出学习培训的机会较多、交通方便等。不过他们的压力相对也大:面对的社会活动多,来自社会监督的多,来自上级、家长的压力多,来自现实与教育理想的反差大等。
2、乡镇学校:教师的幸福感指数相对县城学校教师要低。因为他们面对的压力较多:工作量大(因教师缺编,每位教师任课节数每周大约23——28节,所带科目二到四个;校本研修、课题研究得牺牲教师宝贵的休息时间);学生基础差;家长素质较低(一部分家长虽然重视子女学业,但是因个人文化水平太低而辅导不了学生家庭作业。另一部分家长根本不重视子女学习,更谈不上辅导);统考制(全县教学质量的统考评比,末位移位制、淘汰制);身体健康逐年下降、就医条件差以及交通不便等。这些使得乡镇教师职业幸福感指数降低。
3、乡教学点:教师的职业幸福感指数相对乡镇学校教师要高。表现在:教学点教师99%都是老教师,他们依旧热爱教育事业,工作
上团结协作,生活上相互照应。为站好最后一班岗,发挥最后一点热,他们任劳任怨,唯恐有丝毫闪失;班级只有5个(学前班,一至四年级),每班人数20左右;各种应酬少,教学工作平静有序;不参加全县的统考。因此他们的压力较乡镇学校的教师要小很多,所以职业幸福感指数也就高得多。
二、年龄差异:
1、老教师:对教育事业无比热爱,甘愿发光、发热。幸福感指数8分以上。
2、中年教师:对教师事业依旧热爱,教书育人的激情依旧在。因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年龄和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教学压力,让职业幸福指数降为8分以下。
3、青年教师:这是一个较为矛盾与复杂的群体。一部分认为教师的职业是神圣与幸福的,但是现实与理想总是有一大段距离,诸多的不如意和来自各方面的压力让他们感到教师这份职业的难做;而另一部分认为选择教师职业,说不上爱与不爱,不过最起码它也是一份可以养家糊口的职业。幸福指数,就在7分或者7分以下。
三、职务差异:
1、学校管理层:因分工不同,职级职责也就不同。在管理岗位的教师承受的压力主要是学校的安全、校建(硬件和软件建设)、督促教师抓教育教学质量等工作。相对普通教师幸福感指数稍高一点。
2、普通教师:每天面对的课时数多,课头多,作业批改多,考试多(单元考、月考、期中考、期末考以及统考),常规检查多,假
期的培训多。难得的休息时间还得搞课题研究、校本研修。因此,他们的职业幸福感指数就要低得多。
四、性别差异:
1、男教师:相对来说,职业幸福感指数高出女教师。因学校的工作量平均,男女公平;男性体质相对较好、对家庭的精力投入稍微比女教师少;男性本身的好动、善于参加业余活动等。这些让男教师的职业幸福感稍高一点。
2、女教师:学校工作量的平均,体质的相对柔弱,对家庭精力的多投入等,让女教师的职业幸福感指数与男教师比稍微低一些。
综上所述,贫困地区中小学教师职业幸福感会因地域、年龄、职务、性别的不同而不同。所以,影响贫困地区教师职业幸福感的因素较多。但归根结底只有两个:教师的自身因素和教育教学的外部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