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碑楷书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魏碑的存在形式
魏碑的作品主要是以“石碑”、 “墓志铭”、“摩崖”和“造 像记”的形式存在的 。
上篇:楷书发展略史
楷书即是真书、正书。古时 又称“隶楷”或“今隶”。
(一)、楷书由隶书演变而来
楷书在形成初期,保留较多的 隶意,但同时又有其自身的趋变特 征。
东 汉 《 张 迁 碑 》
晋 《 爨 宝 子 碑 》
北魏《中岳嵩高灵庙碑》
《 杨 淮 表 记 》
前 秦 《 广 武 将 军 碑 》
北 魏 《 石 门 铭 》
(二)、楷书始于魏而盛于晋
汉代没有楷书的遗迹,最早见到的 楷书遗迹是在东汉三国时代。到了西晋 甚至也依然不甚通行。直至东晋,我们 才可以看到较多楷书遗迹。
钟 繇 《 墓 田 丙 舍 帖 》
康 有 为 雄 文 联
下篇:北魏《元倪墓志》临写要点提示
北魏《元倪墓志》,全称《魏故宁远将军 敦煌镇将元君墓志铭》。北魏正光四年(523)二 月刻。楷书。19行,行22字。纵74厘米,横 73.5厘米。民国初年在河南洛阳姚凹村出土, 曾归常熟曾炳章、昊兴蒋榖孙、番禺陈渔春。 一九六O年从陈氏处访得此石,现藏上海博物 馆。
(四)墨法
由于楷书往往易忽略对墨法的运用, 墓志的临习与创作中,虽不要求像行草那 样墨法变幻强烈,但是也切忌不能一味图 黑。要注意枯、湿、浓、淡的综合运用。 (方法)
(五)临习宗旨
循法——随性
北 魏 《 元 倪 墓 志 》
(一)用笔方法
中侧锋并用,笔毫在运行过程中,注 意提按、快慢的灵活运用,以及笔画 之间的映带。
(二)结体方法
字形总体取扁势,多呈上收下放,左 敛右展之态。中宫或宽绰有余,或紧 密无间。临习时注意笔画之间的留白 之处,切忌工整一致。(破)
(三)章法
临习时,谨记临帖即创作,着重注意原帖中 字与字之间的大小、轻重、正侧的学习。还 要注意,在折格子时,尽量折长方形,长宽 比例约为4:3,如此则可以表现行大列小的 章法模式 。
魏碑楷书
——楷书发展略史及《元倪墓志》临习要点
主讲人:张亚明
正 名
魏碑是楷书
魏碑是指南北朝时期北朝的碑刻书法作品。现 存的魏碑书体几乎都是楷书,因此有时也把这些楷 书碑刻作品称为“魏楷”。魏碑原本也称北碑,在 北朝相继的各个王朝中以北魏的立国时间最长,后 来就用“魏碑”来指称包括东魏、西魏、北齐和北 周在内的整个北朝的碑刻书法作品。
唐以后虽也出现过擅楷书的大家, 但是,在南北朝重“情性”,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唐代重 “技法”的两大楷书艺术高峰之下,没 有什么突破性的发展。
苏 轼 《 醉 翁 亭 记 》
赵 孟 頫 《 玄 妙 观 重 修 三 门 记 》
(六)、清代“碑学”的兴 起
所谓“碑学”,是以“崇碑贬帖“为 其特征的书学流派。这里的”碑“一开始 专指北朝魏碑,后经康有为辨析,扩大为 包括南北朝在内的六朝碑版乃至秦汉刻石。
王 羲 之 《 乐 毅 论 》
王 僧 虔 《 王 琰 帖 》
(三)、南北朝书法分南北两派
“书分南北宗”的理论,始于清代的阮 元。北宗长于碑版,南宗长于书牍。
王 羲 之 《 黄 庭 经 》
索 靖 《 月 仪 帖 》
北 魏 《 始 平 公 造 像 记 》
北 魏 《 元 桢 墓 志 》
北 魏 《 崔 敬 邕 墓 志 》
北 魏 《 元 倪 墓 志 》
(四)、唐楷是楷书发展的丰碑
一则唐楷的艺术高度,在法度上无 疑对南北朝楷书是一种完善。二则对学 习书法,继承传统而言,无疑是极好的 楷范。
虞 世 南 《 孔 子 庙 堂 碑 》
欧 阳 询 《 九 成 宫 醴 泉 铭 》
颜 真 卿 《 唐 王 琳 墓 志 》
(五)、唐以后至清代的楷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