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课题研究阶段总结与反思,推荐文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中问题导学应用研究》

——教学实践与反思

赵春霞

自2015年2月正式开题到2015年4月,课题研究开展已有两月。两月来,我们结合课堂教学和教研活动,开展了学习、设计、实践、研讨、检验、调查等方面研究工作,在研究过程中,通过有效整合,探索反思,优化教学的过程,逐步推进课题研究工作,不断加深对这个课题的认识,同时对研究的目标和方式作了必要的调整。目前已完成多个课堂活动案例的设计和实践,进行了问卷调查。

为了认真总结过去两月内所做的工作,并且为更好地开展下阶段工作提供经验和借鉴,我做了以下的阶段性总结与反思。

“问题教学法”的提出是为了解决学生课堂交流讨论不深入,学生质疑没深度的问题。“问题教学法”是以问题为主线开展课堂教学,对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从而提高课堂效率。这几年在我任教班级开始进行“问题教学”的教学研究。下面谈谈我对问题教学法在数学教学中的一些应用体会:

一、“问题教学法”对数学高效课堂的重要意义

传统数学教学模式往往使学生感到学习抽象、枯燥、难以理解。师生都深切体会到:“学生听的记不住,看的记不牢”,“教师讲解十次百次,还不如学生讲解一两次”只有动手动脑自己得出的知识才是真正属于自己的。“问题教学法”是指学生采用导学案和教科书自主先学,教师在课堂上创设情境提出问题,或者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进行课堂讨论、探究,解决问题,在总结和反思中养成学生自主学习习惯的课堂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旨在通过学生的主动学习,以问题为学习的切入点,通过学生质疑问难、交流分享、互助探究形成基本知识,再通过课题练习和训练提高能力;是学生明确学习路径,掌握学习方法,培养和提高学习能力,从而更好地灵活自如地学好数学。

二、“问题教学法”在教学中的运用

(一)“问题教学法”的发生

数学教学有各种形式,但不论哪种形式都离不开“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这一教学环节,构造好的问题情境、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探究式学习

的起步,也是“问题教学法”的首要环节。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尤其是学生的自主问题意识的培养是学生研究、创新的原动力。爱因斯坦说:“指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教育学和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习的材料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相联系时,学生对学习才会有兴趣。因此,构造好的问题情境要从学生所熟悉的现实生活情景和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构造出具有较好的问题。通过学生提出问题或者师生共同提出问题,从学生的需要出发组织教学,改变了传统的教师传授,学生接受过程,以问题为中心,分析已知、发现、确立、探索、解决的过程,学生也由被动的接受者、服从者、执行者变成了主动的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这一过程中,发现问题的喜悦感将成为学生前进的动力。我在设计数学教学时,努力创设数学情景,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将学生引入一种与数学知识有关的情景中,通过学生的体验,逐步学会并了解日常生活中发现的有关数学问题。这样会使学生的学习更有探索性和趣味性,更好的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新课标对于学生动手和独立思考的要求比较高,在学生感到有难度的同时又感受到新鲜,教材中也常常列举生活中的例子。

(二)“问题教学法”的灵魂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真正的课堂应该是一个思考的王国”。因此,数学教学应重视引导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通过各种活动将新旧知识联系起来,思考现实中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由此发展他们对数学的理解。实际上,学生数学学习基本是一种符号化语言与生活实际相结合的学习,两者之间的相互融合与转化,成为学生主动建构的重要途径。通过课堂讨论,培养学生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进行问题讨论给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即要求教师结合学生的提问,编制出适合学生讨论的问题、这就要求教师必须重视问题的设计。教师加入讨论,并保护学生的独创意识,鼓励学生对疑难问题各抒己见,并进一步讨论问题的分歧点,让他们不受拘束地表达自己的思维过程,求得正确解决问题的方法。这种师生、生生之间的双向信息交流,频繁往来。不同见解,不同思路可以随时进行交流,并得到及时反馈,学习小组内同学互相交流看法时要言之有理,并轮流在班内发言,再由本组同学补充,然后征求全班同学的意见,最后达成共识。共同构建知识,否则课堂内的讨论与交流将流于形式,这样能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终身学习的能力,而且还能克服部分学生

的依赖心理,造成两极分化。因此,在学生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既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留给每一位同学都有表达自己看法的时间与机会,还要根据学习小组的特点,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勇于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想法,达到互相促进,共同成长的目的,实现课程的第三维目标。

(三)“问题教学法”的目的

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是“问题教学法”的目的之一。学生在前面对问题情景的设置、问题探索、讨论交流后,就要解决问题。当教师苦心经营的提问,激发了学生提问的兴趣,学生能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时,学生就会问个不停,问个不休,这也是好的现象。教师要有耐心,仔细、认真的回答每一个学生提出的每一个问题,哪怕是再简单不过的问题,其他人嗤之以鼻的问题,教师也要认真对待,积极评价。只有这样,才能保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提问的热情。课堂上可以采取小组讨论,相互合作,课外拓展可以让学生进行社会调查,上网查询,借书阅读等方法,自己解决问题。当他们自己能够解决问题后,他们必然就收获到成功的最大快乐,学习兴趣就会空前高涨。此时的课堂教学也许是轻松、愉快和祥和的,教师就不会再把课堂教学当成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人生最大的享受了。学生也会在探究中、合作中,收获着喜悦。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也不能只听少数基础好的学生发言,还要引导基础差的学生发表见解,(我的做法是把学生分成a、b、c不同水平),并加以评价鼓励,如果他们能解决了,那表示我们有好多的同学都能达到课堂目标。这样通过问题解答、问题解决来达到我们的目的,提高了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研究能力。

(四)“问题教学法”的拓展和延伸

古人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师的课堂教学功能,不仅使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知识内化的思维方法和思维模式,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学会运用迁移规律,形成举一反三的能力。为此,学完一个知识点,都要进行“反思”,引导学生自我检验,及时补缺、巩固,有针对性的进行指导,对典型例题重点点评分析总结,及时引导学生对求解过程做出反思,把生活经验上升到数学概念和方法,建立起数学模型。以实现知识的正迁移,即利用迁移规律去提高学生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并要求能反过来解决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