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六单元第一课时 认识周长冀教版

合集下载

《认识周长》教案(精选13篇)

《认识周长》教案(精选13篇)

《认识周长》教案(精选13篇)《认识周长》篇1教学内容:国标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61,62页教学目标:1,通过学生的操作,实践,感悟周长的含义,了解物体表面或平面图形一周边线的长就是它们的周长.2,通过围,量,算等操作活动,引导学生自主探索测量,计算周长的多种方法.3,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发展数学思考能力,享受学习的快乐.教学重点,难点:体会周长的含义,能正确计算周长教学准备:,实物投影,尺子,树叶,卡片等一,创设情境,感受周长【描一描】1,同学们,天是越来越冷了,到处树叶飘落.老师来的时候搜集到了一些树叶,想欣赏一下吗你收集了哪些(举起来)这些树叶真漂亮,你能在纸上描下它们的形状来吗请你拿出一张纸,选择一片最喜欢的树叶,用彩笔一笔描出它的轮廓来.开始吧!2,好!谁愿意来给大家展示一下(实物投影展示)请用笔指着,说清楚沿着什么,从哪里开始,又到哪里结束.说得真好!谁再来说(板书:边线)【如果没出现这样的词语,在演示后教师说:我们把这样的一周(手势)的长叫做:边线】【说一说】看我们画的图形,这画的其实就是树叶的什么啊树叶的边线就是——(树叶一周的长度)【摸一摸】那我们能一起摸一摸你手中树叶一周的边线吗边摸边说说什么是它一周的边线.(一名展示说)4,看来,不管从哪里开始,大家都是沿着树叶的边线描了一周或摸了一周,请看(动态演示) 这一周边线的长度,我们就把它叫做树叶的周长.(板书课题:周长)谁再来说一说:什么是树叶的周长(在丰富的生活背景上学习数学,帮助学生建立概念,教师展示了许多漂亮的树叶,给了学生美的享受以后,学生有了得到树叶的欲望;紧接着教师创设了第二个教学环节,又让学生用描的方式把图形保留下来描树叶的轮廓,短短几分钟描的过程,学生的体会在不断地加深,这种在做中感悟我想是老师用再多的语言都无法替代的.这样教师就抓住了学生的心态,使课堂气氛骤然升温.教师又让学生通过说一说,摸一摸活动,使学生把周长这个抽象的概念与生活联系起来,加深了学生对周长的理解.) 二,通过实例,认识周长【指一指,说一说】我们通过树叶的边线,认识了树叶的周长,下面我们来看这幅图(课件出示游泳池,),你能指出他的边线吗先指给同桌看看,然后指名上台指.池口边线是什么颜色黑色的一圈就是池口的边线.那么这游泳池池口一周边线的长我们就叫做池口的什么呢 (周长) 【看一看】在我们的生活中,这样的周长还有很多,看.(课件出示其他图片)【描一描】刚才我们认识了物体上的边线,那这些平面图形有边线吗如果选择你喜欢描的一幅你选择谁能一笔描出它的边线吗其他人都能吗(课件练习2)打开书翻到62页,拿出水彩笔,选择一幅自己喜欢的图形,用一笔描出来.描完后展示.我们同学沿着图形的边线描了一周,这一周的长度就是图形的周长.谁来说说它们的周长 (长方形先开始)总结:通过刚才的活动我们发现无论物体或图形一周的长我们都可以叫做边线,而这一周边线的长就是他们的周长.【练一练】看我们同学学的这么认真,两只小甲虫也来凑热闹拉,它们把树叶当成了运动场,我们来看一看那一只爬的才是树叶的周长(课件)(教师进一步来揭示周长的含义,通过实际物体的边线周长抽象到平面图形的周长,再到数叶的小甲虫围周长的富有童趣的练习,帮助学生进一步建立,完善周长的概念,同时为周长的测量引入到实际物体埋下伏笔.从课堂上学生的反映来看,这样的设计不但能赋予枯燥的学习内容以纯真的儿童气息和快乐的生活情趣,而且切实帮助学生建构了对"周长"的理解,加深对"周长"的认识.)三,引导探究,测量周长【测量周长】1,那么小甲虫到底爬了多远我们有办法测量吗谁来说说 (集体交流)然后同桌合作测量树叶的周长.2,试一试:是不是所有的周长都要围一围呢请看,谁先说说它的周长是什么你有什么好办法可以知道它们的周长,同桌各选一个量一量,算一算.小结:我们用不同的方法测量出了树叶和平面图形周长,说明我们一定是要根据物体的形状特点和条件选择合适的方法,直线图形选择直尺比较合适,曲线图形选择围的方法比较好.3,老师这还有一个图形,(出示五角星)你用什么方法测量它的周长呢有不同的方法吗(计算简单图形的周长是教材的基本要求.先让学生从"数叶的周长的测量"过度到"平面图形的周长测量",这样符合儿童的从具体到抽象的认知规律.进而总结出周长的测量的一般方法,让学生在自己动手,动脑探索的过程中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内化:曲线图形采用"化曲为直"的转化方法,象这样一些直线图形的周长,要先测量出边长,再计算所有边长的总和,能根据周长的含义来计算简单的平面图形.) 【练一练】咱们研究了周长的测量方法,下面图形的你能用不同的方法算出它们的周长吗要求用算式表达出计算的过程谁来口答 (练一练4)为什么这样就是它的周长这些图形周长你能很快算出来吗要不要用尺子去量为什么小组合作自由解决这个问题.练一练5你怎么算的 (结合学生的算法板书)同学们真聪明,不仅会用各种方法计算周长,还能感借助方格图,求出各种图形的周长.(在方格纸上计算平面图形的周长重点是解决方法的多样化.学生可以结合平面图形的特征,在计算时采用简便方法,从而为后续的学习作好铺垫.特别是对于不规则图形周长的计算,学生想出了许多可行的方法,渗透了转化,割补等重要的数学思想.)四,拓展延伸,运用周长【总结评价】回顾这节课,评价一下自己:你学到了什么知识学习的快乐吗我们也可以评价一下别人:你觉的小组里谁在哪个方面比较突出或者你有什么建议想对他说的【拓展】今天的所学的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可广泛了,(课件)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的应用随处可见.做树叶书签.今天你们给老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老师希望大家一起记住这个时间,我们可以把我们喜欢的树叶制成书签.在背面写上上课时间.展示(成品)《认识周长》教案篇2教学目标:认识周长的含义,会指出并能测量简单图形的周长.使学生通过观察,测量和计算等活动,在获得直观经验的同时发展空间观念.教学重点及难点:重点:认识周长的含义,并能指出和测量简单图形的周长.难点:用自己的方法测量简单图形的周长.教学准备:电脑课件教学过程:谈话导入,感受周长同学们都有在操场上跑圈的经历,如果,我想跑一圈,该怎么跑生:……哦,选好起点,从起点出发,跑一圈回到起点,这就是操场一周的长度,我们把它叫做操场的周长.(板书:周长)这有一片树叶,有3只小甲虫,沿着树叶爬了一圈,仔细观察,谁爬的距离才是树叶的周长(课件演示)生:第1只……为什么第2只不是 (不够一圈)为什么第3只也不是 (超过一圈)二,动手操作,体验周长刚才我们找到了操场,树叶表面的周长,你们还想了解哪些图形的周长呢生:长方形,圆形,……请你看看你的周围,什么东西的面就是长方形的生:……拿好你的书,请你摸一摸,指一指它的周长.学生体验门的面也是长方形的,谁来指一指它的周长学生上台指你能指出黑板表面的周长吗请你来试试.学生上台指为什么黑板这条线段你不指呢生:它不是……(课件出示长方形)哦,长方形的周长就是:围成长方形四条边的总长.(板书)"围成"是什么意思生:封闭.(课件出示正方形)谁来指一指它的周长学生上台指.正方形的周长是生:围成正方形四条边的总长.(课件出示三角形)那三角形的周长是生:围成三角形三条边的总长.学生说老师指.(课件出示一组图形)这么多图形,一个一个说太麻烦了,谁能用一句话来说说,它们的周长生:围成图形所有边的总长.(板书)什么是周长学会了吗吹牛吧!那我来试试,这有几个图形,你能指出它的周长吗 (课件出示)学生辨析三,探索办法,测量周长认识了周长,现在我想知道这个三角形的周长,我该怎么办生:用尺子量.量几次呢 (3次)再把3次的结果加起来就知道它的周长了.长方形呢它的周长,你觉得要量几次呢生:4次还有更简便的方法吗生:2次为什么可以只量2次呢生:它对边相等.量出一条就知道另一条的长度了.你们听明白了吗如果是正方形,最少量几次就知道它的周长了生:1次为什么生:四条边一样长.像这些直直的边,我们可以用尺子量,那有的边不是直的,(课件出示圆形)我们怎么办生:用软尺,用绳子围……这些办法真不错.不能直接量的,我们可以借助别的东西来量.这节课,我们认识了周长,你觉得你学得怎么样……想不想继续挑战自己(课件出示思考题)想一想,下面这个图形量几次就能知道它的周长生:……(课件演示)刚才他说的方法就是……,瞧!移完以后,这是个什么图形呢那我们可以量几次就知道它的周长了呢下课.《认识周长》教案篇3教学内容:三年级认识周长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理解周长的含义,能正确测量和计算一些简单平面图形的周长.2,经历观察,操作,归纳,总结等数学活动的过程,使学生经理周长高年形成的过程,让学生在活动直观经验的同时发展空间观念.3,在学习活动中,学会余人合作,能运用多种策略解决问题,在交流中初步形成反思的意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验与同学合作客服困难后获得的成功,树立驾驭数学的自信.教学过程:一 ,导入:1,你看到了什么用一句话说一说.①小朋友围着操场跑了一圈②彩灯沿着心形牌匾走了一圈③老爷爷在白菜地一圈周围上栏杆④在照片四周边上镶了一个相框2,他们有什么共同之处小结:像这样一圈一周的长度就是他们的"周长"二,感悟生活中事物面的周长1,3个实物图,指指表示他们的周长(树叶,方巾,红领巾)互相说说,上来指指表示它们是从那里开始又到哪里结束的(生:树叶一周的长度就是它的周长,我是从这里开始又到这里结束) 第一个2生指,还可以从哪里开始到哪里结束小结:不管我们从哪里开始,都是沿着地图走了一周2,找找生活中物体面的周长(互相说说,注意语言要规范)如:课桌面,一周的长度就是桌面的周长,腰围,头围.3,找一找:——面的周长比桌面周长长——面的周长比桌面周长短小结:生活中很多物体的面都有周长,而且还有长有短.4.用你自己的话说说,什么是周长.三,量算结合,理解周长:1,下面的图形有没有周长如果有请指出来,为什么第四个图形没有周长2,有没有办法,知道他们周长吗⑴小组内先商量办法,再用工具试试.⑵合作时要明确分工,互相配合.3,交流⑴长方形{a.4条边量后,相加b.只量长宽再分别×2 追问:长方形有4条边,为什么只量2条边,利用长方形特点就可以更方便地求出周长了}⑵圆:{a.用毛线,圈圈,量一量毛线的长度 b.对折,围半圈×2把曲线圆形利用毛线来围,再拉直了量,化直为曲,很方便}⑶{a.量个边长度相加 b.转化成正方形 1条边乘以4求出}小结:刚刚同学们发挥聪明财智用绳,量一量,加一加或转化再量,算.不管用什么方法,都求出了它们的周长.四,练习一个人想围甲走一圈,另一个想围乙走一圈,谁走的路长,想想回答,为什么五,你今天学了什么你今天有什么收获《认识周长》教案篇4学习内容:国标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61、62页预设目标:1、通过学生的操作、实践,感悟周长的含义,了解物体表面或平面图形一周边线的长就是它们的周长。

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第六单元第1课时周长冀教版

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第六单元第1课时周长冀教版

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第六单元第1课时周长冀教版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学习冀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周长”的第一课时,认识周长,掌握周长的计算方法,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周长的概念,知道什么是周长。

2. 培养学生运用周长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意识。

教学难点:1. 周长概念的理解。

2. 周长计算方法的掌握。

3. 周长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教具学具准备:1. 课件或黑板。

2. 直尺、圆规、量角器等测量工具。

3. 纸质图形(如三角形、矩形、圆形等)。

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些图形,让学生观察并说出这些图形的边长,引导学生思考这些边长有什么特点,从而引出周长的概念。

2. 讲解周长概念:向学生讲解周长的定义,让学生理解周长是一个图形边界线的长度。

3. 讲解周长计算方法:通过示例,让学生学会如何计算不同图形的周长,如三角形、矩形、圆形等。

4. 实践操作:让学生分组进行测量和计算,巩固所学知识。

5. 课堂练习:布置一些周长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检验学习效果。

7. 课后作业布置:布置一些周长相关的作业,让学生回家后继续巩固所学知识。

板书设计:1. 周长的概念:图形边界线的长度。

2. 周长的计算方法:不同图形的周长计算公式。

3. 实际问题中的应用:运用周长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作业设计:1. 请学生测量家中或学校的物品,计算其周长。

2. 请学生绘制一些图形,并计算其周长。

3. 请学生解答一些周长相关的实际问题。

课后反思:1. 教学过程中,学生对周长概念的理解是否到位?2. 学生在计算周长时,是否掌握了正确的方法?3. 学生能否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问题中?4. 教学方法是否合适,是否需要调整?5. 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如何,如何提高学生的积极性?重点关注的细节:教学难点周长概念的理解:周长是指一个图形边界线的长度,也就是图形一周的长度。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 6.1周长 冀教版(表格式)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 6.1周长  冀教版(表格式)
教学设计方案
学校:
课题:周长
学科:数学
教学目标:
1、感悟周长的含义,理解物体某个面或平面图形一周的长就是它们的周长。
2、通过围、量、算等操作活动,自主探索测量、计算图形周长的一般方法。
教学重点:
感悟周长的含义,理解物体某个面或平面图形一周的长就是它们的周长。
教学难点:
通过围、量、算等操作活动,自主探索测量、计算图形周长的一般方法。
2、认识平面图形中的周长
将这些物体的表面描下来,我们就会得到各种各样的平面图形,那么大家一起来看看,在这些平面图形中有没有一周的长度呢?
小结:封闭的平面图形有一周的长度。
3、聚类分析:
1、刚才我们找到了物体表面一周的长度,也找到了平面图形一周的长度,像这样物体表面或平面图形一周的长度就叫周长,(
2、揭示周长概念
制定依据:
1、内容分析
“周长的认识”属于概念类课型。教材 周长的认识分析以往周长概念的教学大都是以生活实例引入,然后直接揭示“周长”概念,接下来就把大量的时间与精力投入到对周长测量的方法以及对直线规则图形周长公式研究的学习上。从而忽略了概念形成的聚类分析过程,造成的学生单调的概念操练,也打乱了对图形周长计算从一般到特殊与简单到复杂的逻辑梳理。因此把本节课分割成三大块内容:一是认识周长的含义,通过对大量素材的聚类分析,理解物体某个面或平面图形一周边线的长就是它们的周长;二是掌握不同的图形计算周长需要什么工具?怎么计算周长?采用什么单位?从而进一步明确本学段图形周长的研究范围,初步感受到直边图形可以通过测量每条边的长度精确计算周长,曲边图形可以采用绳子绕周长一周,通过计算绳子的长度计算曲边图形的周长;三是直边图形的周长计算,通过自主探索明确周长就是围成一个图形所有边长的总和。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1认识周长|冀教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1认识周长|冀教版

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1 认识周长|冀教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周长的概念,学会用尺子测量物体的周长,发展学生的测量和估算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学生能够自主探究周长的求法,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合作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勇于尝试、积极思考的良好学习态度。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认识周长。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理解周长的概念。

然后,教授学生用尺子测量物体的周长,并学会简单的估算方法。

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理解周长的概念,学会用尺子测量物体的周长。

难点:掌握周长的求法,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尺子、剪刀、绳子、PPT等。

学具:练习册、尺子、剪刀、绳子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利用PPT展示一些图片,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图形的特征。

引导学生发现图形的周长就是图形边缘的总长度。

3. 实践活动: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活动,用尺子测量教室的长、宽,并计算出教室的周长。

4. 巩固练习:学生独立完成练习册上的相关习题,教师及时给予指导和讲解。

六、板书设计:认识周长周长的概念:图形边缘的总长度周长的求法:用尺子测量长度,并计算总和七、作业设计:1. 练习册上的相关习题。

2. 观察身边的物体,测量并计算它们的周长。

八、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学生能够理解周长的概念,学会用尺子测量物体的周长。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讲解。

同时,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积极思考、合作探究的良好学习态度。

在实践活动环节,要关注学生的操作情况,确保他们能够正确地测量和计算周长。

1. 导入环节:在导入环节中,教师通过PPT展示不同形状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图形的特征。

这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的重要步骤。

教师应确保图片的多样性和代表性,以便学生能够从中发现不同图形的周长特征。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六单元第一课时 认识周长 说课稿_冀教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六单元第一课时 认识周长 说课稿_冀教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六单元第一课时认识周长说课稿_冀教版第一课时认识周长教材分析:本节内容是同学们已经学习了长度单位,并掌握了测量的方法的基础上设计的,将为学习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奠定基础。

本节内容设计了量一量,说一说,指一指,练一练几个层次的内容,充分体现了数学教学的层次性。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动手操作、观察、表达、概括的能力,并且已经掌握了测量长度和表达长度的方法。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学生通过学习,理解周长的含义.能较准确的指出物体表面的周长.能准确量出和表达物体表面周长的长度。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感知周长学生通过“说”“指”理解周长的含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使学生养成倾听别人意见的习惯教学重点:理解周长的含义。

教学难点:准确测量和表达测量的结果。

教法、学法为了能够实现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准备采用让学生“感知-理解-再感知—再理解”的“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学生采用“合作-指-量”的“动手操作、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学习本节知识。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一上课,教师:“同学们,老师为大家带来两件小礼物。

”出示两种小布艺,“大家喜欢吗?”激起孩子们的热情。

“这是福利厂准备生产的两种小布艺图案,在成批加工小布艺之前,需要把所需材料都裁剪好,那么,我们看一下兔博士为我们带来什么问题。

”出示问题:“怎样确定每个小布艺的花边需剪多长呢?”引用兔博士的问题设疑,激起孩子们求知的兴趣。

“想试一试吗?”过渡到动手尝试的环节。

二、动手尝试。

学生利用课前准备的尺子、剪刀、针、线绳,通过小组合作,尝试测量小布艺花边的长度,教师巡视,提醒同学们用剪刀和针时注意安全,及时发现学生的不同的想法和测量方法,对于测量有困难的小组要及时给予帮助。

“谁能将测量的方法及结果给同学们说一说呢?”引入第三个环节“汇报结果”三、汇报结果。

请同学们说出自己的方法,鼓励学生说出不同的方法,体现数学方法的多样性,在汇报中让学生互相学习,对于同学们说出的简单的方法要及时评价,让同学们体验成功的喜悦,更愉快地投入到学习中。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1 认识周长|冀教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1 认识周长|冀教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1 认识周长|冀教版一、教学目标1.能够了解周长的含义,并能正确使用周长计算公式计算简单图形的周长。

2.能够应用所学知识,正确求解一些日常问题。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1.认识周长的含义。

2.掌握周长计算公式。

难点1.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知通过导入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引出周长的概念。

例如:“小明家的院子是一个矩形,长为10米,宽为8米,他要给院子围上一圈篱笆,需要多长的篱笆呢?”2. 认识周长的含义让学生观察几个不同形状物体,询问学生这几个物体的相似之处,引导学生认识:每个物体的边的长度的总和即为周长。

3. 学习周长计算公式教师讲解周长的计算公式,并通过多个例子来帮助学生理解公式。

例如:“正方形的周长= 4 × 正方形的边长”4. 让学生进行练习和讨论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自行选定不同形状的图形,计算周长并汇报。

例如:“你们小组选定的图形是怎样的?你们如何计算周长?”5. 课堂练习通过多道计算周长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检测学生掌握情况。

例如:1.一个正方形的边长是8cm,它的周长是多少?2.一个矩形的长是15cm,宽是8cm,它的周长是多少?3.一个圆的半径是6cm,它的周长是多少?6. 总结归纳通过学生的讨论,总结出各种图形的周长计算公式。

例如:“三角形的周长 = 三角形三边长之和”7. 小结和拓展老师指出今天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并且通过课外拓展,让学生进一步思考周长的相关问题。

例如:“如果一个房间的周长是32米,这个房间的面积是多少?”四、作业1.完成教师布置的练习题,做到扎实掌握本节课的知识。

2.家中找5个不同形状的物体,测量它们的周长,并填写到作业本上。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如通过生活中的问题快速导入、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等。

针对难点,注重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以彻底解决学生的问题。

同时,注重拓展,让学生发散思维,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1周长|冀教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1周长|冀教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1周长| 冀教版教学目标1.知道周长是一个封闭曲线所包围的长度。

2.能够用尺子测量简单图形的周长。

3.能够理解周长可以用数值表示,并运用公式计算。

4.发现课本上所学概念与生活实际有联系。

教学重点1.掌握周长的定义。

2.理解周长的公式。

3.运用周长公式计算数值大小。

教学难点1.理解周长的概念和公式。

2.能够运用周长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方法通过观察实物、自主发现、合作探究、教师示范、同伴互助等方式,以了解周长的概念和公式,能够独立运用周长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1. 导入新知教师带领学生观察一张拉面机的照片,问学生拉面机的周长是多少?学生估算后回答。

教师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周长的概念。

2. 自主探究教师出示图形卡片,要求学生组成不同形状的图形,并用尺子测量图形周长,记录在黑板上,让学生发现周长的数值。

然后讨论:什么是周长?如何计算周长?3. 教师讲解教师讲解周长的概念和公式,并结合图形卡片进行讲解,让学生理解周长的定义和计算方法。

4. 合作探究学生小组相互检查计算的周长数值是否正确,并讨论如何纠正错误,教师在旁边指导。

5. 教师示范教师出示一道周长计算题目,让学生手抄题目,并在纸上画出所给图形,在计算周长的同时注明计算过程。

6. 同伴互助教师组织学生分成小组,互相交换并检查手抄的题目和计算结果是否正确,给出建议并纠正错误。

7. 展示互评学生展示自己所完成的周长计算题目,并与同伴相互评价。

8. 学生练习学生自主完成课本上的练习题目,并在黑板上展示出自己的答案。

9. 小结教师对本节课所学概念进行认真梳理,让学生理解周长的定义和计算公式,并复述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及其重点。

课后作业1.独立完成课本上所给练习题目。

2.科普活动:学生探究周长计算与生活实际的联系,例如:测量家中房间周长,并记录下来。

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是以自然、生动的方式,通过观察实物、自主探究、合作探究、教师讲解、同伴互助等方式,让学生了解周长的概念和公式,并能够独立运用周长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1 认识周长|冀教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1 认识周长|冀教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1 认识周长|冀教版一、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朗读“周长”的读音和写法。

2.能够简单易懂地描述周长的概念,并掌握周长的计算方法。

3.能够灵活运用周长的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4.培养学生主动思考和发散思维的能力,提高其数学素养。

二、教学重难点1.周长的概念与计算方法。

2.实际问题的转化与解决。

三、教学内容及步骤1. 学习周长的概念(1)教师引入教师出示一张环形图案,引导学生观察图案并想一想:“这个“圆形”图案有没有边呢?如果没有,为什么?”引导学生思考,并从中引出周长的概念。

(2)合作探讨学生分为小组,观察各种图案并讨论其周长的概念。

教师引导学生互相交流,共同探讨。

(3)全班探讨各小组分别展示其讨论成果,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周长是封闭图形边长的长度和,通俗地说,就是围住图形一圈的长度。

2. 掌握周长的计算方法(1)教师讲解教师讲解周长的计算方法并用实际图形进行解释,让学生理解计算方法的本质。

(2)小组合作练习学生按照教师的要求,选择不同的图形进行周长的计算练习。

教师在一旁进行指导和解答。

(3)全班巩固练习教师出示一组综合图形题,让学生掌握周长的计算方法,并通过实际操作练习解答。

3. 实际问题的解决(1)教师讲解教师出示有关实际问题的图片和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分析。

并讲解如何将实际问题通过周长的计算方法转化为数学问题。

(2)小组探讨学生根据教师出示的实际问题,小组进行探讨并解决问题,练习转化问题的能力。

(3)全班探讨各小组展示其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答案。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和总结。

四、作业布置1.完成教师布置的周长计算练习题。

2.自编一个实际问题,探究其周长解决方法。

3.预习下一节课内容。

五、教学反思1.通过合作探讨和小组练习,学生有机会发挥主观能动性,灵活运用周长计算方法,掌握知识点。

2.教师利用实际问题的方式,使学生在课堂上学习与生活联系,寓教于乐,达到了教学目标。

3.在探究周长的计算方法时,教师应将实际问题和计算方法相结合,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周长知识。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1 认识周长|冀教版 (3)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1 认识周长|冀教版 (3)

《认识周长》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冀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知道周长的含义,能指出并测量物体表面的周长。

2.结合具体实物或图形,在观察、思考、操作等活动中,认识物体表面的周长。

3.能与他人合作,测量物体表面的周长,获得测量周长的活动经验,感受周长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并发展合作技能和空间观念。

对“知识与技能目标”进行分解,过程如下:【分解过程】最后确定的学习目标:1、通过描树叶的边线,在老师的提示下初步认识周长。

2、通过找一找,摸一摸,自主地理解、感受周长的含义3、通过小组合作,自主地探究测量物体表面周长的方法4、通过小组合作,自主地交流测量物体表面周长的方法5、通过看一看,在老师的提示下了解周长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6、通过练一练,自主地加深对周长的认识教学重点:结合具体实物,通过观察、亲身体验等活动,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理解周长的含义。

教学难点:建立正确的周长概念。

教具准备:ppt学具准备:杯垫、测量工具教学过程:一、情景引入,初步感受一周。

谈话:同学们你们知道刚刚过去的是什么季节?秋天的景色不仅美丽还很神奇,来,一起看(ppt),它有时是金黄色的,有时是火红色的,有时是五彩斑斓的,这些美丽的景色正是这一片片不同色彩的树叶构成的。

今天叶老师给每位同学带来了一份礼物。

漂亮吗?1.认识边线。

仔细观察,你能指出这片树叶的边线吗?2.描边线。

请你快速描出这片树叶的边线。

3.认识“一周”。

说说你是怎么描的?谁还有不同的方法?他两指的边线有什么共同的特点?从一点出发,再回到这一点。

这一圈在数学上叫做一周(板书:边线(一周))这一周就是树叶的边线。

二、探究新知,认识周长1.认识物体表面的周长。

①认识“周长”的概念。

谁来指一指数学书的封面的周长?从哪开始?从顶点开始比较好指。

边线的长度就是数学线书封面的周长;你能指出硬币面的周长吗?拿出你的硬币指指看。

怎么指更准确?先用一只手标出起点(或用笔点一个点),另一只手再去指,这样就比较准确。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1 周长 |冀教版(16)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1  周长 |冀教版(16)

周长【教学内容】【教学目标】1、知道实物表面或者平面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它的周长。

2、通过描、指、说、量等活动,认识并理解周长的含义。

3、在具体情境中感知周长与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教学重点】知道围绕物体表面或平面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周长。

【教学难点】理解周长的含义。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课堂练习纸、彩色笔、若干平面图形等。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思考小胖和小丁丁住在同一个长方形的小区,长方形草地被一条小路分成A、B 两部分。

清晨他们从小区不同的位置出发进行晨跑,猜一猜谁跑的路线更长?【设计说明:创设情境,激发思考。

为学生创设生活情境,通过让学生说一说他们谁跑得路线长?调动学生思考积极性,激发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建立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

】二、探究新知,认识周长探究一:观察交流,感知周长1、认识物体表面的周长①看一看蚕宝宝爬桑叶的过程。

说一说蚕宝宝是怎么爬的?②描一描物体表面的周长。

【自主探究】描一描白玉兰叶和荷叶的周长③指一指身边物体表面的周长,并和你的同桌说一说。

【合作探究】2、认识平面图形的周长①从具体实物中抽象出平面图形,指一指、说一说平面图形的周长。

【自主探究】②跟进练习【合作探究】探究二:操作测量,建立模型1、师生合作,讨论交流测量三角形的周长的方法。

【合作探究】2、学生活动,量一量,算一算圆和正方形的周长。

【自主探究】3、学生汇报①借助正方形四条边都相等的特征求周长。

②借助线和直尺测量圆的周长,渗透化曲为直的思想。

【设计说明:通过指一指、描一描、说一说等活动先让学生认识桑叶、荷叶、白玉兰叶这些物体表面的周长,让学生初步感知、理解周长的含义。

再借助直尺、卷尺、线等学具,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和学习兴趣,渗透变曲为直的”转化”思想,通过操作活动使学生逐步归纳总结出平面图形的周长,就是它一周的长。

】三、巩固理解,拓展应用1、选择①春天到了,荷花开满了一池,工作人员为防止赏荷玩耍的小朋友不小心跌落池塘打算给荷花池围一圈栅栏,他需要围()栅栏。

(冀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1周长

(冀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1周长

周长
8cm
…… 2cm
……
4cm
……
(1+16)×2=34(cm)
(2+8)×2=20(cm)
4×4=16(cm)
有情况。
4. 分层学习:有几种解法,哪种长方形需要
的细线最短?
四、总结 1. 今天学习的重点是什么?
学习
2. 从今天的探究中,你学到了什么?
学习单 学习单
法。
巩固长 (正)方形 的计算方法, 并在通过分 析大量的解 法,发现寻 找解法的规 律,扩大思 考的广度。
总结本 课学习。
【板书设计】
16cm 1cm
活动一:揭示周长概念
1. 巡视指导:巡视学生学习过程,提取有效 第一次探究
二、探究 资源。
发现
2. 资源分析:组织学生分析正误,抽取长 交流讨论
(正)方形周长的概念。
3. 小结学习:围绕长(正)方形一周的长度
课题题卡 演示课件
通过资
学习单 源正误判断
分析,抽取
实物投影 长(正)方
形周长的概
板书
念和计算方
复习长、
课前 2
(1) 4cm
(2)
( )cm2 3cm
(3)
形的面积计算
42cm2 ( )cm
方法计算填空。 6cm
正方面的面 积计算方法。
25cm2 ( )cm
1. 激趣引入:今天我们继续来玩一玩长方形
一、引入 与正方形。
激趣
2. 布置活动:用细线围绕一个 16 平方厘米
的长方形一周(不计损耗),需要多长?
《周长》教பைடு நூலகம்设计
【教学目标】
1、 用细线围封闭图形,理解周长的概念。 2、 通过自主探究,探索长、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认识周长》教学设计(精选4篇)

《认识周长》教学设计(精选4篇)

《认识周长》教学设计(精选4篇)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化规划教学系统的过程。

如何把教学设计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认识周长》教学设计,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认识周长》教学设计1教学内容: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6162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观察和操作活动中初步理解周长的含义,探索周长的测量方法。

2、通过指一指、描一描、量一量等活动,让学生逐步建立周长的概念,同时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3、能利用对图形周长的认识测量和计算一些平面图形的周长。

4、在学习过程中体验数学和生活的联系,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能力。

教学重难点:理解周长的意义,会测量并计算各种图形的周长。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图形画,树叶等可以描述周长的物体。

学具准备:三角尺,水彩笔,细线,不同形状的树叶。

教学过程:一、观察操作,认识周长1、激发热情,感知周长出示画有彩色图形的纸,谈话:老师画了许多彩色的图形,我打算把它们剪下来送给表现好的同学,要把图形完整的剪下来,你认为应该怎样剪呢?师:对,沿着图形一周的边线剪。

(板书:边线)让学生指一指,老师剪下一个图形送给刚才发言的学生。

2、摸一摸(想想做做第1题)谈话:请同学们拿出数学课本,你能不能指出数学书封面的边线。

学生用手摸一摸课本封面的四条边,并说一说,指一指。

师:同学们都是从左边为起点开始指的,那能不能从右下边为起点指?在指边线的时候要注意什么?独立指出课桌面和三角尺的边线,再在小组和班级中交流。

(课件动态演示指出这三样物品的边线。

)3、认识周长出示游泳池图,你能指出游泳池池口的边线吗?学生指出后,再用动态画面演示游泳池池口的边线。

谈话:游泳池池口黑色边线的长就是游泳池池口的周长。

(板书:周长)周长的周是一周的意思,长是长度的意思。

请学生举例说说一些物体的面的周长。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1 周长|冀教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1 周长|冀教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1 周长|冀教版一、教学目标1.能够了解周长的概念及单位。

2.能够使用周长公式计算简单的图形周长。

3.培养学生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周长的概念及单位。

2.周长公式的使用。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知识向学生展示不同的图形,并询问学生这些图形都有什么共同点,引出周长的概念。

通过导入,引起学生兴趣,让学生主动思考。

2. 概念讲解1.周长是指一个封闭图形边界上的长度,即一圈的长度。

2.周长的单位有厘米、米、千米等。

3.计算周长时,需要用到周长公式。

3. 周长公式1.矩形的周长公式:周长 = 长 + 宽 + 长 + 宽,或者周长 = 2 \* (长 + 宽)2.正方形的周长公式:周长 = 4 \* 边长3.三角形的周长公式:周长 = 边1 + 边2 + 边 34.圆的周长公式:周长 = 2 \* π \* 半径4. 计算操作1.让学生做图,标注出图形的边界长度。

2.带入公式,计算周长。

5. 课堂练习1.让学生自己画一个图形,计算其周长。

2.教师抽取几位学生,让他们上来计算周长并进行检查。

四、教学总结1.总结周长的概念及单位。

2.总结周长公式的使用方法。

3.强调计算周长的重要性及实际应用。

五、课后作业完成相应的课后练习册上的练习题,自主练习10道以上,包括矩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形的周长计算。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采用了知识导入、概念讲解、计算操作、课堂练习等多种教学方式。

在导入阶段,采用了展示图片的方式引出周长的概念,学生反应积极,主动思考。

在讲解周长公式时,采用了多种图形的周长公式,丰富了学生的知识面。

在计算阶段时,采用了带领学生一起做图和计算的方式,让学生体验到周长的实际应用。

在课堂练习环节,让部分学生上来讲解,增强了学生的参与感和自主学习的兴趣。

但是,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计算能力有待提高,需要加强练习和提高。

同时,在课堂时间的安排上,要更好地掌握好节奏,避免让学生疲劳或者无聊。

数学三年级上册教学设计-第六单元第1课时 周长 冀教版

数学三年级上册教学设计-第六单元第1课时 周长 冀教版

数学三年级上册教学设计-第六单元第1课时周长一、教学目标•理解周长的概念•知道周长的计算方法•能够运用周长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观察、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二、教学内容本课时的教学内容为周长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1 周长的概念周长是指封闭图形界限的长度。

常见的封闭图形有矩形、正方形、圆形等。

2.2 周长的计算方法不同形状的图形周长的计算方法是不同的:矩形和正方形的周长矩形和正方形都是由四条边组成的,它们的周长可以通过将四条边的长度相加来得出,即:周长 = 长 + 宽 + 长 + 宽(矩形)周长 = 边长 + 边长 + 边长 + 边长(正方形)圆形的周长圆形的周长可以通过圆的直径或者半径来进行计算,即:周长= π × 直径(π ≈ 3.14)周长= 2 × π × 半径(π ≈ 3.14)三、教学过程3.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几张不同封闭图形的图片,让学生感受到图形的封闭、周长的概念,并提问“你们知道周长是什么吗?如何计算图形的周长?”等问题。

3.2 周长计算初步以矩形和正方形为例,通过黑板上的绘制,演示计算周长的方法。

引导学生将图形分解为边长,然后将边长相加,即可求得周长。

3.3 圆的周长计算通过实物、模型等方式,让学生感知圆形的特点。

引导学生将圆形分解为三部分:圆心、半径、直径,并通过黑板演示,引导学生掌握圆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3.4 实际问题运用让学生通过实际问题练习周长的计算和应用,例如:“一片草坪是一个矩形,长20米,宽10米,它的周长是多少米?”等。

3.5 课堂练习通过多样化的题目,让学生巩固和提高应用周长知识的能力,例如:“一个正方形的边长是8米,它的周长是多少米?”等。

四、教学评价通过课堂点名、小组合作、个人表现等多种方式进行评价,并对表现优异的学生进行肯定和奖励。

五、课后作业通过编写有关周长的计算题目,让学生练习和巩固所学知识。

同时注意引导学生认真对待作业,及时复习和掌握所学知识。

冀教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1周长

冀教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1周长

周长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事物或图形,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周长。

2、在操作活动中进行独立思考,并能自主探索测量、计算周长的方法。

3、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发展数学思维,享受学习的快乐。

教学重点:认识周长,会测量并计算基本图形的周长。

教学难点:通过实际操作活动,理解周长的含义。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感受周长1. 剪一剪,说一说(1)在两幅卡通头像图片中,把你最喜欢的卡通形象从纸上剪下来,看谁剪得又快又好!(2)说一说你是怎样剪的?(3)体会“一周”的含义2、辨一辨到底哪只小动物爬的才是树叶的一周呢?说说你的理由(出示课件)3、揭示课题:周长二、提供实例,认识周长1、指一指1)出示图片,请你指一指说一说这些图片的周长2)在教室里找一找物品表面的周长2、描一描1)让学生描边线,体会周长2)小结:枫叶______的长度,就是枫叶的_______地毯______的长度,就是地毯的_______……3、总结周长:平面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这个图形的周长三、引导探究,计算周长(一)规则图形周长计算1、算一算(1)这是什么图形?说一说他的周长(2)怎样计算周长?说说你的方法(3)列式计算2、练一练(1)测量数据,计算出周长(2)汇报交流:小结计算周长的方法:用尺测量出每条边的长度,然后相加(如果遇到边的长度相同,还可以用乘法做)3、小结:测量周长要根据物体形状的不同,灵活地选用合适的方法。

(二)不规则图形周长计算1、想一想:用同样的火柴棒搭成的图形,比较两个图形的周长,哪个图形周长长?2、小结:可以平移图形的边来计算3、练一练:四、课堂小结: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有哪些收获?和大家分享一下五、机动:A与B两个图形,比较周长的长短AB。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1 周长的认识|冀教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1  周长的认识|冀教版
运用周长比较的不同图形周长的长短。
培养学生对于数学知识不能一味守旧,而是灵活运用。
五.总结
今天你学到了什么?
学生说一说
课后反思
师:1.根据题意,你准备怎样给桌布配上花边?
2.怎么进行计算?谁来列式计算?
3.口算,等于260.单位是什么?
4.为什么是厘米?
板书:长度。
师:所以需要为这块桌布配上一条长度为260cm的花边,而这个260cm我们就叫做这块桌布的周长。
板书:周长
生:配桌布,桌子的长是80cm,宽是50cm。
生:桌子的面积。
通过实物辨析,发现立体图形无法找出周长,从而引入平面图形的概念。
通过举例的方式强化学生对概念的感பைடு நூலகம்,把数学知识与生活建立联系。
培养学生观察和总结的能力。
培养学生善于发现的能力。
三.练习巩固(灵活运用概念,比较周长的大小)
一、小胖,小巧和小丁丁每天都要晨跑,仔细观察他们跑的路线,你能说说谁跑的是操场的周长吗?
生:上前用手指一指。
生:绕桌布一周的长度。
生:四条边加起来的长度。
生:绕这块桌布一周的长度。
生:一周就是从哪里出发又回到了那里。
学生描一描
学生说一说
学生举例
个别回答
生:不是
生;闭口的,封闭的。
绕三角形的边一周的长度就是三角形的周长。
引导学生归纳
周长的概念。
设置冲突,引发学生思考。利用周长定义对图形的周长进行辨析
教具准备
课件PPT
教 学 过 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德育渗透
一、引入(初步感悟周长)
一、初步感悟周长
1.出示课件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1 周长 |冀教版 (1)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1  周长 |冀教版 (1)

周长教学内容: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景,认识周长;通过摸、描等活动,进一步理解周长。

2、经历探索和交流,理解周长的本质意义。

能计算周长,发展空间观念。

3、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结合具体情景理解周长的含义。

教学难点:理解周长的本质意义,会计算周长。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1、多媒体演示:小熊猫给三只小蚂蚁布置了任务(绕桑叶爬一周),请你们仔细观察一下,哪只小蚂蚁完成了任务?2、什么是一周?3、像这样,小蚂蚁从桑叶边线的一点出发,绕着边线爬回这个点,就是一周。

这条红色边线的长度就是桑叶一周的长度,也就是桑叶的周长。

4、闭上眼睛想象一下只小蚂蚁绕桑叶爬行一周。

5、揭示课题:周长二、探索新知、建立模型1、描一描书中荷叶、枫叶、白玉兰叶的边线。

荷叶一周的长度,就是荷叶的周长。

枫叶一周的长度,就是枫叶的周长。

白玉兰一周的长度,就是白玉兰叶的周长。

2、判断图上的红色边线的长度是叶子的周长吗?3、找一找我们身边物体的周长,并摸一摸。

(数学书封面、笔盒表面、桌面……)这些都是物体表面一周的长度,就是物体表面的周长。

4、判断:下面哪些图形有周长,哪些没有,为什么?这些都是平面图形。

平面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平面图形的周长。

5、今天我们学习了周长?你知道了什么?三、内化练习,巩固新知1、这个竹园的周长是多少呢?这个竹园的周长是几条边的总长?2、求菜园和花园的周长。

3、在生活中有许多关于周长的问题。

想一想给一幅画装木框和装玻璃用到我们学过什么知识。

周长表示什么?(一周的长度)面积表示什么?(面的大小)4、想一想:两只蜗牛赛跑,它们的跑道一样长吗?5、一块长方形草地被分成A、B两部分,小巧和小亚同时分别绕A、B两块草地跑一圈,她们俩谁跑的路程长?四、总结评价,交流收获今天我们认识了周长,谁来说一说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板书设计:周长物体表面一周的长度就是物体表面的周长。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1 认识周长|冀教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1  认识周长|冀教版
( )一周的长度就是( )的周长。
3)挑战任务:找一找甲、乙两部分的周长,用不同颜色的彩笔描一描,
比一比甲、乙两部分的周长相等吗?
出示
2、小结:刚才我们认识了周长,那么要知道周长到底是多少怎么办?(测量)
二、合作探究,计算周长
(一)想一想,量一量,算一算
出示任务单二:
1、小组讨论:怎么求下面图形的周长?
认识周长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使学生理解周长的含义。
2、能测量计算一些平面图形的周长。
3、渗透化曲为直、平移的数学思想。
4、在学习的过程中,使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验成功的快乐。
教学重难点:对周长含义的理解和计算平面图形的周长。
教具:多媒体课件
学具:细线、直尺、皮尺、长方形、三角形、圆形、楼梯形、表格。
出示:
( )
( )
周长是( ) 周长约是( ) 课件演示
2、小组合作,量一量,算一算下面图形的周长。
( ) ( )
( ) ()
( ) ( )
周长: 周长:
(二)议一议(渗透平移思想)
1、出示
请学生通过观察说一说怎么求它的周长?除了量出每条边的长度相加外,还有更方便的方法?
2、出示
这两个图形你会平移吗? 课件演示
2、揭示课题: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周长。板书课题:(周长)
(三)建立周长的概念
1、描一描周长、说一说周长、找一找周长
这些图形你们都认识吗?指2-3个说说名称.
出示任务单一:
1)挑选2个自己最喜欢的图形,描一描它的周长。
看电脑演示,告诉学生所描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这个图形的周长。
2)照样子说一说周长。有困难的学生可以跟着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教材分析:
本单元内容包括认识周长、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室外测量三部分。

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是在学生认识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基本特征,常见的长度单位,经历了用不同方式测量物体长度的基础上学习的。

本单元在编排上注重旧知识对新知识的推动作用。

在引导学生认识周长的同时,重视探索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方法,在教学中要把认识周长和计算周长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中,这是培养学生对周长正确计算能力培养的重要途径。

室外测量从实际问题出发,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探索新知,并能应用新知解决问题。

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事物和图形,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周长。

2.结合具体情境,通过观察、度量及比较、归纳等活动,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

3.能运用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4.结合具体情境感知图形知识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初步的空间观念。

重点、难点
重点: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

难点:能运用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教学建议:
1.在教学中注重所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或具体的事物出发,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探索交流等多种形式的活动,获得对空间与图形的直观经验,并逐步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

让学生运用长方形或正方形的公式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让学生亲历“做数学”的过程。

在教学中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活动机会,如:测量,比较,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和充分交流的过程中理解掌握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教学时,还要满足多
样化的学习要求,肯定不同的探究过程。

课时安排
本单元计划5课时完成教学
第一课时认识周长
教学内容
教材74~75页了解不同物体的周长。

教学提示
利用生活中常见的小布艺,通过如何确定“小布艺花边的长”这一问题,让学生在合作研究、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引出周长的概念,并结合硬币面、课本封面、课桌面边线的长,进一步认识周长的含义。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结合具体事物或图形,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周长。

过程与方法:能测量并计算不同物体图形的周长。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结合具体情境,感知周长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重点、难点
重点:指出并测量出不同物体、图形的周长
难点:测量物体周长
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不同形状的物体
学具准备:直尺、剪刀、小布艺、针、线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用课件演示:工厂生产的两种小布艺,及制作好花边的过程。

让学生说一说什么是周长?像这样围小布艺一周的长度叫周长,接着演示2张幻灯片,突出图形不同周长也随之改变。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利用视频冲击学生大脑,使学生在有了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新知。

二、探索新知。

师:工厂里这两种小布艺的周长究竟是多少呢?我们怎样测量出来?
小组合作,利用学具解决问题,测量出小布艺的花边长度。

小组汇报活动收获:
生:我们先把小布艺的花边做好,再拆下花边量一量。

生:先找一根绳子沿着小布艺的边绕一圈,再测量绳子的长度,绳子的长就是小布艺花边的长度。

生:把圆形小布艺对折,用绳子绕对折后小布艺的弧形边,绳子的长再乘2就是圆形小布艺的花边的长度。

生:长方形小布艺就用直尺量出每条边的长度,再把四条边的长度加起来,就是长方形小布艺的花边的长度。

生:要知道长方形小布艺的花边长度,可以只测量一个长边和一个短边,各小组不同方法,只要正确,就要给与肯定。

教师小结:花边的长就是小布艺的周长。

我们会用不同的方法得出小布艺花边的长,就是求出了小布艺的周长。

师:现在我们找一找身边这些物体的边线吧。

请同学们指出硬币面、课本封面、课桌面的边线,并用手摸一摸。

描一描,让学生描一描自己的练习本,橡皮的周长。

师:这些物体的边线就是它们的周长。

设计意图: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经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

通过动手操作、独立思考和开展小组合作交流的活动,总结规律,通过联系生活实际解决问题来增加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并体验数学的乐趣。

三、巩固新知。

量一量,看来周长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

其实,我们人体上也有周长,
我们的头一周的长度就是头围,腰一周的长度就是腰围。

(可请一名学生跟老师一起示范怎样量头围)
你们想自己动手量一量吗?小组合作,动动你的手。

(师讲明测量要求)(1)测量树叶的周长和腰围。

(2)测量铅笔盒盖的周长、数学课本封面的周长,鞋底面的周长。

各小组把测量结果记录下来与同学交流。

设计意图:指导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根据所学知识进一步体会周长的含义。

尽可能地引导学生动手、动口、动脑合作交流。

四、达标反馈。

用彩笔描出图形的边线。

五、课堂小结:孩子们,你们能用一句话说出这节课的收获与体会吗?(师小结:认识了周长,会描图形的周长,会测量四边形的周长。

)你们认为还有哪些值得研究的问题?
六、布置作业。

1、你能用彩笔描出下面图形的边线吗?
2、你知道下面图形的周长吗?
()()
板书设计:
认识周长
花边的长就是小布艺的周长
物体的边线就是它们的周长
周长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
教学反思
本节课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入手,合理设计活动,创设主动探索交流的学习氛围,精心搭建求知的舞台, 以促进学生自我发展为中心,让学生在轻松活泼的环境中完成知识的形成过程! 整个活动中,完全放手,让学生充分讨论交流,为学生创设了一个较大的探索空间,让学生对周长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数学只有回到生活中,才会显示其价值和魅力,学生回到生活中运用数学,才能真实地显现其数学水平,这样,努力把学生的现实生活资源转化为教学资源,使学生切实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

教学资料包。

(一)教学资源包。

优秀的教学导入。

师:在你们的课桌上都有一张图片,图片上有一个可爱的卡通小动物,你喜欢它吗?把它剪下来。

看谁剪得又快又好。

生:动手剪。

师:说说你是怎样剪得?
生:沿着卡通的边线剪下来的。

师:同桌之间指一指你剪出的卡通的四周的边线,
生:用手指沿着四周边线走一圈。

一圈的长度就是它的周长。

板书:认识周长。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动手操作,整体感知周长,让学生形成周长的概念。

(二)资料链接。

第一个算出地球周长的人
两千多年前,有人用简单的测量工具计算出地球的周长。

这个人就是古希腊的埃拉托色尼。

埃拉托色尼博学多才,他不仅通晓天文,而且熟知地理,又是诗人、历史学家、语言学家、哲学家,曾担任过亚历山大博物馆的馆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