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格栅集水池施工设计方案(专家论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

1工程概况 (1)

1.1 项目概况 (1)

1.2 深基坑工程概况 (1)

1.3施工面置图 (3)

1.4施工要求和技术保证条件 (4)

2编制依据 (6)

3施工进度计划、材料与设备计划 (7)

3.1施进计划 (7)

3.2材料计划 (7)

3.3机械投入计划 (8)

4施工准备 (9)

4.1技术参数 (9)

4.2 工艺流程 (10)

4.3施工法(基坑开挖、基坑降水、基坑支护) (11)

4.4检查验收 (25)

5 施工安全保证措施 (27)

5.1组织保障 (27)

5.2 技术措施 (28)

5.3应急预案 (29)

5.4监测监控 (37)

6 劳动力计划 (39)

6.1项目管理人员 (39)

6.2 作业人员 (40)

7 附图 (42)

深基坑专项案

第一章工程概况

1.1 项目概况

如皋市同源污水处理厂扩建及提标改造工程位于如皋市,为缓解如皋市污水排放处理压力,拟实施本二期扩建工程。其主要实施容为:集泥池1座,滤布滤池2座,高效沉淀池2座,水量调节池1座,二沉池2座,A2/O生物反应池1座,旋流沉砂池2座,细格栅渠1座,粗格栅井/集水池1座,滤布滤池操作间、风机房、提升泵房。工程总占地面积约37268m2。二期扩建后污水处理能力约为5万吨/日。

1.2 深基坑工程概况

1.2.1基坑简介

本次须编制深基坑专项案为粗格栅集水池,池体长21.25m;宽10.4m;高7.1m。基坑尺寸为长34.95米;宽24.1米,基坑底标高为-2.8m,基坑深度为7.7米。

1.2.2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概况

1.2.2.1地形、地貌

厂区地貌单元属长三角洲冲积平原北翼,整个厂区多为农田、民房,有明河、局部有暗沟分布,河边地势稍低,其余地形尚平坦,地面标高一般在85高程基准4.5m~4.9m。

1.2.2.2地基的构成与特征

本次勘察所揭露的深度围的土层除表层填土及淤泥为Q4ml外,属第四纪全新长江冲积层Q4ml,主要由素填土、粉土、粉砂、粉质粘土等组成,一般组成层分布特点,按其成因类型、土层结构及其形状特征,划分为5个主要层次。

⑴层素填土:灰黄色、杂色,含植物根茎,局部建筑垃圾,下部以粉土为主。该层场区普遍分布,厚度:0.4m~1.0m。

⑵层粉土:灰黄、灰色,见Fe、Mn质斑痕,含云母。无光泽,干强度、韧性低。厚度0.1m~3.9m,层低标高:-0.02m~3.54m。

⑶层粉质粘土:灰色,偶见腐植物,含云母局部夹粉土薄层。有光泽,干强度、韧性中等。厚度0.5m~1.7m;层底标高:0.16m~2.15m。

⑷层粉砂夹粉土:青灰、灰色,含云母局碎屑。无光泽,干强度、韧性低。厚度0.3m~3.5m;层低标高:-1.7m~1.39m。

⑸层粉砂:青灰、灰色,含云母局碎屑,局部夹粉土薄层。粉砂中密饱和,主要矿物成分为英和长。厚度3.9m~9m;层低标高:-9.92m~-5.17m。

1.2.2.3 水文地质概况

场区浅部地下水属自有潜水类型,地下水主要受大气降水、地表径流影响,水位变幅视季节性降雨量略有升降。地下水排泄式主要为大气蒸发,侧向径流和人工采集。

本场地30m深度围地下水类型为隙潜水,勘察期间地下水初见水位标高为2.9米(埋深2米),稳定水位标高为3.2米(埋深1.9米),水位年变幅2.2米,现场实测地下水位标高为2.6米。

1.2.2.4边环境

粗格栅集水池深基坑在施工过程中影响施工的外部环境有:

①基坑西侧围墙外25米为城市主干道渔路快车道。

②基坑西侧18米处为一D500的自来水主管道。

③基坑西侧20米处为渔路雨水主管道。

④基坑西侧1米处有一通往项目部的临时道路(水泥混凝土)。

⑤基坑北侧6米处有一排临时用电电线杆。

1.3 施工平面布置图

1.4 施工要求和技术保证条件

1.4.1 施工要求

1、支护结构施工前,应再次详细查明场地管线和建筑物现状情况,并在有

第三见证的情况下进行记录和拍照及存证。场地如有地下管沟及电缆、光缆等管线,应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后可进行土开挖。

2、基坑开挖至设计标高后及时浇筑垫层混凝土;基坑施工过程中,必须对四坡顶设置符合相关规的安全防护措施。

3、基坑开挖四坡顶禁止大型车辆停放且不得堆放施工材料等。

4、在基坑开挖、地基验槽及基础施工过程中,若发现有地下管线、结构物分布时,应提前进行妥善处理。

5、基坑开挖时,其纵横向边坡放坡应根据地质、环境条件取开挖时的安全坡度。必须分段、分区、分层、对称进行,不得超挖。每步开挖所暴露的部分地下墙体宽度宜控制在 3m~6m,每层开挖深度不大于2m,禁在一个工况条件下,一次开挖到底。

6、纵向放坡开挖时,应在坡顶外设置截水沟或挡水堤,防止地表水冲刷坡面和基坑外排水再回流渗入坑。

7、基坑开挖后,应及时设置坑排水沟和集水井,防止坑底积水。

8、土开挖的顺序、法必须与设计工况相一致,并遵循“开槽支撑、先撑后挖、分层开挖、禁超挖”的原则。

9、机械挖土时,坑底应保留200~300mm厚土层用人工挖除整平,防止坑底土扰动。

1.4.2 技术保证条件

1、由项目技术负责人组织质检员、施工员、技术人员等熟悉、审查图纸并做好记录,参加专家论证会。对专家论证意见认真阅读并在施工中格按专家要求

进行。

2、编制材料、成品、半成品、机械设备、工具、用具及各技术工种劳力进场计划。

3、由测量人员引进座标、水准点并设置控制桩,做好保护。

4、对特殊工种作业人员进行培训、考核。

5、做好各级的技术安全交底。

1.4.3监测要求

1.4.3.1监测项目

为了控制围建筑物、构筑物及地下管线的变位、沉降和预报施工中出现的异常情况,并正确指导施工,在施工过程中应建立格的监测网络,实现信息化施工,其主要监测容有:

1)基坑外地表沉降、基坑坑底土的回弹量。

2)基坑外地下水位。

3)坡顶的水平位移。

4)各地下管线的沉降。

1.4.3.2监测要求

1) 为了确保监测数据的可靠性,应由专业单位承担监测工作。

2) 监测项目的测点布置、观测频率等应符合《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GB50007-2011)的有关要求。

3) 基坑开挖与支撑的架设、预加轴力及轴力详见《围护结构横断面图》,支撑轴力达到设计值的80%报警。

4) 基坑各开挖段应格动态控制变形,考虑变形的时空效应,变形监测值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