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微创方案治疗胆囊结石并胆总管结石的疗效对比
两种微创方案治疗胆囊结石并胆总管结石的疗效对比

两种微创方案治疗胆囊结石并胆总管结石的疗效对比胆囊结石和胆总管结石是胆道系统常见的疾病,常常给患者带来严重的疼痛和不适。
传统的治疗方法主要是通过手术切除结石,但随着微创技术的发展,微创治疗逐渐成为治疗胆道结石的首选方案之一。
微创治疗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势,而且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在微创治疗胆囊结石和胆总管结石的方案中,常用的包括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取石术和内镜下胆道镜取石术。
那么这两种微创方案的疗效又有何不同呢?接下来我们将详细介绍两种微创方案治疗胆囊结石和胆总管结石的疗效对比。
一、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取石术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取石术是一种介入治疗方法,适用于单纯胆囊结石或合并胆总管结石的患者。
该方法通过肝门经皮穿刺的方式,将穿刺针引导至胆囊内,并通过穿刺针将胆囊内的结石进行取石。
该方法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特点,适用于老年患者、合并其他基础疾病的患者。
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取石术的疗效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创伤小:该方法避免了传统开腹手术的创口,减少了手术创伤,有利于患者的快速康复。
2. 术后并发症少:相比传统手术,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取石术的术后并发症较少,如感染、出血等风险明显减小。
3. 术后疼痛轻:由于手术创伤小,术后疼痛感较轻,患者能够更快地进行康复训练。
4. 恢复快:患者在术后能够很快进行正常活动,对生活没有太大影响。
二、内镜下胆道镜取石术内镜下胆道镜取石术是一种通过内镜引导下进行的微创手术,适用于胆总管结石患者。
该方法通过胆道镜引入胆总管内,直接将结石取出。
该方法具有直接观察结石、取石彻底的特点,适用于具有胆道结石的患者。
1. 取石彻底:通过内镜下手术,医生能够直接观察胆总管内的结石情况,并且能够将结石完全取出,确保了手术的彻底性。
2. 术后疗效好:由于取石彻底,术后胆总管的通畅性得到有效改善,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症状。
3. 减少复发风险:通过内镜下手术取石,能够减少胆总管结石的复发风险,对患者的长期疗效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双镜联合微创手术与开腹手术对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疗效对比研究

并胆 总管结石的 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 将我 院手术 治疗 的胆 囊结石合并胆 总管结石 患者 1 2 0例 , 分为 实验组 ( 双镜联合 微 创手术 ) 微创 手术组 和对 照组 ( 开腹手术) 各6 0例 , 对行双镜联合微创术 与开腹手 术治疗胆 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 的患者
在手 术成 功率、 手术时间、 胃肠功 能回复 时间、 术后 镇痛 以及住 院 时间与 完全 康复 时间等 方面进行 对 比分析 。结果 : 两组
1 . 1 一般资料
我院在 2 0 1 0年 9月 ~ 2 0 1 2年 8月期间收
治的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 石患者 1 2 0例 , 经 B超、 C T或 经内镜逆行胆胰管造影 ( E R C P ) 确诊 为胆囊结 石合 并胆总 管结石 , 胆 总管 结石 直径 <3 . 5 e m, 数量 少 于 4枚 , 无 肝 内 胆管结石 , 无上 腹手术史。随机分 为实验 组和对 照组 。实 验组 6 0例 , 行双镜联 合微创术 ( E S T+L c ) , 其 中男 3 6例 , 女2 4例 , 年龄范围在 3 0- 7 5岁 , 平均 年龄为 ( 5 4 4 - 1 5 ) 岁。
一
1 . 2 治疗方法
1 . 2 . 1 对照组
采用传统 开腹手术 治疗 , 在全 身麻醉 后 ,
取右肋缘下斜切 口或右上腹经 腹直 肌纵 行切 口, 开 腹先行 胆囊逆行或顺 行切 除后 , 打 开胆管 探查 , 取 石后 常规 胆道 镜 探查 证实无胆 管结 石 , 行 T管引流术。 1 . 2 . 2 实验组 采用双镜 ( E S T+L C ) 微创术治疗治疗 , 先 行E S T, 行E S T时患者需采用左侧 卧位 , 麻醉后将十二指肠 镜从 口插入十二指肠的降部 , 在降部 中后 内侧 寻找十 二指
腹腔镜胆道探查术与传统手术对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疗效分析

腹腔镜胆道探查术与传统手术对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疗效分析[摘要]目的对应用腹腔镜胆道探查术与传统开腹手术方式对合并患有胆总管结石的胆囊结石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观察。
方法抽取74例合并患有胆总管结石的胆囊结石患者病例,将其分为常规组和微创组,每组37例。
常规组患者采用传统开腹手术方式进行治疗;微创组患者采用腹腔镜胆道探查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效果。
结果微创组患者结石症状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常规组;手术操作和术后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常规组;手术操作过程中患者出血量明显少于常规组(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常规组患者采用传统开腹手术方式进行治疗;微创组患者采用腹腔镜胆道探查术进行治疗,采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置导尿管,术前使用抗生素,患者体位、术者站位及穿刺孔选择基本同lc(四孔法),建立co2气腹,压力维持在12~16 mm hg。
用电钩在胆囊管上下1 cm处电凝切开胆总管,切开处结石可用分离钳或抓钳直接取出,自剑突下套管或锁骨中线肋缘下套管置入胆道镜,助手或术者用无创伤抓钳轻轻抓住胆道镜头部,将其置入胆总管,遇到结石用取石网篮取出,小结石可以连同胆道镜及取石网篮一并从套管取出,较大结石可以用勺钳或结石收集袋取出。
对两组患者结石症状治疗效果、手术操作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手术操作期间出血情况进行对比研究。
1.3 疗效评价[3]显效:所有结石临床症状表现彻底消失,生命体征和血象表现都已恢复正常平稳状态,相关临床指标检查结果转阴;有效:部分临床症状表现消失,生命体征和血象表现基本正常,相关临床检验结果已有部分转阴或开始转阴;无效:所有临床症状和相关指标与治疗前比较没有实质改善,病情加重。
1.4 统计学处理研究过程中所得所有资料均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系统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形式表示,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进行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2.1 两组患者结石症状治疗效果常规组患者经传统开腹手术治疗后结石症状治疗总有效率为75.6%;微创组患者经腹腔镜胆道探查术治疗后结石症状治疗总有效率为94.6%。
LC联合EST与LC联合LCBDE治疗胆囊结石并胆总管结石的疗效比较

rt n h n l x a s meh v odf rn e P> .5 o eaint .nro ea v le iga frc v r aea dtea a h u ti a en i ee c s( 00 p rt me it p rf ebe dn nle oe y e t f o i a i
L C联合 E T可 缩短 患者的手 术时间 ,加快 患者 S
f 键词1 胆 囊切 除术 ,腹 腔镜 ;内镜 下括约 肌切 开术 ;腹腔镜 胆 总管探 查术 关 『 中图分 类号1R 5 . 6 74 『 献标识码1A 文 f 文章编号110 —9 4(0 2一120 0 7 15 2 1) 9 —3 0
o e tp ne e of ir tH pao a r at/ la vSug r .heS c n rey t e o dAt 7a e h /t dHo p ?lo s Ja /Ku m i ̄M e l M Lbl ̄e n n. d b le .Ku mi g6 n n 501 I h, 0 ,L ha
h l d c 0 i i sswi w n ma l n a i e p o e u e . t o s S xy fv a e f h l so ih a i a ( 0e 0 h l h a i t t o mi i l i v sv r c d r s Me h d i t — e c s so 0 e v t l i ss n1 t h y i c t c oe o h l h a i o Au u t 0 7 t g s 2 1i u o p t l r e r s e t e v a a y e , 3 c s sw r h l d c 0 i i ssf m g s 2 0 o Au u t 01 n o r s i er t( p c i l n l z d 3 a e e e t r h a we ) v p o o me y L o i e t T. 2 a e e ep o o me y L mb n d wi C r f r d b C c mb n d wi ES 3 c s sw r r f r d b C(  ̄ i e t L BDE. e s r i a i . h ‘ h Th u g c l me t i ta p r t eb e d n ,ta st p na d me ae x e s s o l ai n ,a a x a s mea d} pt l t y nr o e a i l e i g r n i o e b o nr t,e p n e ,c mp i t s n l h u t i n ms i a s v c o e t as we e sai t a l a ay e . s l e e p n e f r ame t t eo e ai n c mp ia in , r n i o e b o n r t t i l n lz d Re u t Th x e s so e t n , h p r t o l t s t st p na d me sc y s t o c o a
两种微创方案治疗胆囊结石并胆总管结石的疗效对比

两种微创方案治疗胆囊结石并胆总管结石的疗效对比胆囊结石是一种常见的胆囊疾病,是胆液中胆固醇、胆盐结晶沉淀形成的硬块。
一般情况下,胆囊结石不会引起症状,但当结石移动或堵塞胆囊或胆总管时,就会引起胆绞痛、恶心、呕吐等症状。
对于这种疾病,微创手术成为了一种常见的治疗方式。
微创手术是一种通过腔镜技术进行的手术,相比传统的开放手术,微创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
针对胆囊结石并胆总管结石的微创治疗方案主要有腔镜胆囊切除术和内镜下胆管镜括约肌切开取石术。
本文将对这两种微创方案的疗效进行比较分析。
一、腔镜胆囊切除术腔镜胆囊切除术是一种通过腔镜技术进行的手术,主要用于治疗胆囊结石。
手术过程中,医生通过腹壁上的小切口将腔镜插入体腔内,观察患者的胆囊情况,然后利用特殊的器械将胆囊切除。
这种手术方式创伤小,术后恢复迅速,是目前治疗胆囊结石的首选方案之一。
1. 优点:(1)创伤小:腔镜手术仅需在体表做3~4个直径为0.5~1.0cm的小切口,术后伤口愈合快,创伤小,美容效果好。
(2)术后恢复快:腔镜手术创伤小,出血少,患者术后疼痛轻,一般在术后1~2天就可下床活动,恢复迅速。
(3)术后并发症少:相比传统的开放手术,腔镜手术并发症少,术后感染、出血等并发症风险低。
2. 不足之处:(1)适用范围窄:腔镜手术需要严格的手术适应症,对于一些合并疾病比较多的患者可能不太适用。
(2)专业技术要求高:腔镜手术需要医生具备较高的技术水平,要求医生具备熟练的腔镜操作技能,手术风险较大。
二、内镜下胆管镜括约肌切开取石术内镜下胆管镜括约肌切开取石术是一种治疗胆总管结石的微创手术方案。
该手术是通过内镜技术,将内窥镜插入消化道,穿过乳头括约肌进入胆总管,将结石取出,同时可通过括约肌切开排除结石。
这种手术方式对于治疗胆总管结石具有较好的效果,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治疗方案。
(1)高效彻底:内镜下胆管镜括约肌切开取石术能够直接进入胆总管,将结石取出,治疗效果较为彻底。
ERCP+LC与LC+LCBDE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疗效比较

ERCP+LC与LC+LCBDE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疗效比较代俭华;刘丹峰;陈龙江;章新桥;孙礼侠;刘昌阔【摘要】目的比较腹腔镜联合十二指肠镜(ERCP+LC)与腹腔镜联合胆道镜(LC+LCBDE)两种微创术式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6年11月芜湖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112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临床资料,其中ERCP+LC组62例和LC+LCBDE组50例,比较两组的手术成功率、一次性结石取净率、术后住院天数及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胆总管结石数等指标上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ERCP+LC组与LCBDE组在手术成功率(83.87%vs 90.00%)、术后住院天数[(7.86±3.41)d vs(6.31±2.95)d]、一次性结石取净率(98.3%vs97.8%)、30 d内再入院率(3.4%vs 2.2%)相关指标上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ERCP+LC组术后总并发症发生率较LC+LCBDE组高(25.4%vs11.1%,P=0.042);ERCP+LC组并发症主要包括高淀粉酶血症、急性胰腺炎、出血及感染,后者并发症则为胆漏、胃肠功能恢复欠佳及出血.结论腹腔镜联合十二指肠镜(ERCP+LC)与腹腔镜联合胆道镜(LC+LCBDE)这两种微创术式均是处理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安全、有效的方式,具体术式应根据患者个体情况及医院自身技术和设备条件合理选择.%Objective To compare the clinical effects and safety of ERCP+LC and LC+LCBDE in the treat-ment of gallbladder stones with common bile duct stones. Methods Clinical data of 112 cases of gallbladder stones with common bile duct stones treated with ERCP+LC(n=62) and LC+LCBDE (n=50) between Jan. 20l4 and Nov. 2016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The success rate, duration of hospitalization,disposable stone clear-ance rate,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were observed and compared between two groups. Results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able in respects of sex, age, number of common bile duct stones and so on. Between ERCP+LC group and LC+LCBDE group,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erms of the success rate (83.87% vs90.00%), duration of hospitaliz ation [(7.86±3.41) d vs (6.31±2.95) d], disposable stone clearance rate (98.3% vs 97.8%), and re-admission rate within 30 d (3.4% vs 2.2%). However, the total complication rate in ERCP+LC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LC+LCBDE group (25.4% vs 11.1%, P=0.042). The main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were hyperamylasemia, acute pancreatitis, bleeding, biliary and infection in ERCP+LC group; whereas bile leakage, poor recovery of gastrointestinal function and bleeding were found in LC+LCBDE group. Conclusion Both ERCP+LC and LC+LCBDE are safe and effective for the treatment of gallbladder stones with common bile duct stones. Both of which can be selected depending on the individual condition of the patient and the skill and equipment conditions.【期刊名称】《肝胆胰外科杂志》【年(卷),期】2017(029)005【总页数】4页(P377-380)【关键词】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微创;多镜;疗效【作者】代俭华;刘丹峰;陈龙江;章新桥;孙礼侠;刘昌阔【作者单位】皖南医学院附属芜湖市第二人民医院肝胆外科,安徽芜湖 241000;皖南医学院附属芜湖市第二人民医院肝胆外科,安徽芜湖 241000;皖南医学院附属芜湖市第二人民医院肝胆外科,安徽芜湖 241000;皖南医学院附属芜湖市第二人民医院肝胆外科,安徽芜湖 241000;皖南医学院附属芜湖市第二人民医院肝胆外科,安徽芜湖 241000;皖南医学院附属芜湖市第二人民医院肝胆外科,安徽芜湖 241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57.4+2Abstract ObjectiveTo compare the clinical effects and safety of ERCP+LC and LC+LCBDE in the treatment of gallbladder stones with common bile duct stones.MethodsClinical data of 112 cases of gallbladder stones with common bile duct stones treated with ERCP+LC (n=62) and LC+LCBDE (n=50) between Jan. 20l4 and Nov. 2016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The success rate, duration of hospitalization, disposable stone clearance rate,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were observed and compared between two groups.Results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able in respects of sex, age, number of common bile duct stones and so on. Between ERCP+LC group and LC+LCBDE group,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erms of the success rate (83.87% vs 90.00%), duration of hospitalization [(7.86±3.41) d vs (6.31±2.95) d], disposable stone clearance rate (98.3% vs 97.8%), and re-admission rate within 30d (3.4% vs 2.2%). However, the total complication rate in ERCP+LC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ofLC+LCBDE group (25.4% vs 11.1%, P=0.042). The main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were hyperamylasemia, acute pancreatitis, bleeding, biliaryand infection in ERCP+LC group; whereas bile leakage, poor recovery of gastrointestinal function and bleeding were found in LC+LCBDE group. Conclusion Both ERCP+LC and LC+LCBDE are safe and effective for the treatment of gallbladder stones with common bile duct stones. Both of which can be selected depending on the individual condition of the patient and the skill and equipment conditions.Key wordsgallbladder stones with common bile duct stones; minimal invasive; multiple endoscopy; curative effect肝外胆道系统结石是肝胆外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如不及时手术处理,可能带来严重的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
老年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应用两种微创术式治疗的效果比较研究

老年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应用两种微创术式治疗的效果比较研究摘要:目的:分析老年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应用两种微创术式治疗的效果。
方法:选择本院中2015年4月至2017年4月间收治的86例老年胆囊结核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计算机方案随机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分别命名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中均包含43例患者。
对照组患者采用ERCP和EST联合LC手术方式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使用LCBDE和LC联合缝合术进行治疗,根据两组患者的手术成功率、一次清除率及中转开腹率和及手术相关指标进行对比。
结果:实验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的手术成功率、一次清除率及中转开腹率和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实验组患者的手术和住院时长及费用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两种不同的手术方式治疗效果无明显差异,但LC和LCBDE在手术和住院时长优势明显,具有较高的临床运用价值,但还需根据患者的身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进行治疗。
关键词:老年胆囊结石;胆总管结石;微创术式;治疗效果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是较为常见的疾病,据相关研究显示进行胆囊切除术的患者术后合并胆结石的概率很高,且该病随着年龄越大,发作率也越高,所以该病大部分是老年患者[1]。
传统手术治疗方式虽然治疗效果不错,但对老年患者来说创口较大,又由于老年患者还可能患有其他慢性疾病,导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高[2]。
本次研究中,选择本院中2015年4月至2017年4月间收治的86例老年胆囊结核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老年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应用两种微创术式治疗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本院中2015年4月至2017年4月间收治的86例老年胆囊结核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计算机方案随机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分别命名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中均包含43例患者。
其中对照组男性患者26例,女性17例,年龄56-72岁,平均年龄(59.6±7.5)岁,实验组男性患者23例,女性20例,年龄59-75岁,平均年龄(62.1±7.9)岁。
两种微创术式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比较

取 出胆 总 管 结 石 , 理 盐 水 冲 洗 胆 道 , 中 留置 T 生 术
管 引 流 , 规 于 文 氏 孔 留 置 腹 腔 引 流 管 。② L 常 C+
张 瑞 徐 钧 侯 波 ( , , 山西 省人 民医 院普外科 , 太原
摘 要 : 目的
001 ; 302
山西省人 民医院内镜 中心 )
对 比分 析 腹 腔 镜 胆 囊 切 除 +胆 总 管探 查 取 石 术 ( C+L B E 和 腹 腔 镜 胆 囊 切 除 联 合 逆 行 胰 胆 管 造 影 +内 镜 L CD )
约 1c 然后 置 入纤 维胆 道 镜 , 查 胆 道 , 取 石 篮 m, 探 用
目前针 对胆囊 结石合 并 胆总 管结 石 主要 有两 种 微 创术式 J 腹腔镜 胆 囊 切 除 +胆 总 管 探查 取 石 术 :
(a aocpcc oeytc m n o o i u t 1 rso i h l s t y a d cmm n bl d c p c eo e
计学 意义 ( P>0 0 ) 结论 .5 。
中 图 分 类 号 : R 5 .2 67 4
L L B E术式可作为治疗胆 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 的主要 术式。 C+ C D
文 献 标 志码 : A 文 章 编 号 : 10 0 7—6 1 ( 0 0 1 — 9 9— 3 6 1 2 1 ) 1 0 8 0
山西 医科 大学 学 报 ( hni dU i) 2 1 JS ax Me nv 0 0年 1 1月 .4 ( 1 1 1
胆囊结石2种微创治疗方式的疗效对比

两 种 治 疗 方 式 各 有 其 适 应 证 和优 缺 点 , 于 胆 囊 结 石 应 采 取 对
切 、 结 合 的 个 体 化 治 疗 方 案 。 有保 胆 条 件 的 胆 囊 结 石 病 人 , 腔 镜 保 胆 取 石 术 手 术 创 伤 更 小 、 复快 、 院 时 间短 、 后 并 发 症 保 腹 恢 住 术 发 生 率 低 , 保 留 了胆 囊 的正 常 生 理 功 能 , 有 很好 的 临 床 推 广 价 值 。 且 具
g o p. Th so r tv o lc to a e wa lo ls e ha ha n LC g o ru e po tpe aie c mp ia in r t sa s e s rt n t ti rup. Th r sn e u r n e c s n t al l d e r s — e ewa o r c re c a e i heg lb a d rp e er
作 者单 位 :10 0 浙 江 省 绍兴 市 人 民医 院 / 江 大 学 绍 兴 医 院肝 3 20 浙
胆外 科
通讯作者 : 剑锋 , 方 电子 信 箱 : 7 @ 13 cr f 7 6 .ol l f f
・
ll ・ 4
医 研 杂志 2 2 月 学 究 0 年8 第4卷 第8 1 1 期
愿 强 烈 ; 胆 囊 功 能 良好 ( 餐 后 1 ② 脂 h胆 囊 体 积 缩 小 > 0 ) 3% ;
③ 无 急 性 胆 囊 炎 发 作 史 , 囊 壁 厚 度 < mm; 结 石 单 发 或 多 胆 4 ④
发, 直径 > . c 。 。 ( ) 胆 禁 忌 证 : 胆 囊 萎 缩 、 囊 腔 03m 2 保 ① 胆 消 失 者 ; 胆囊 管 内 结 石 无 法 取 出 , 计 术 后 仍 无 法 取 出 者 ; ② 预 ③ 胆 囊 管 经 术 中造 影 证 实 梗 阻 者 ; 术 中 B超 或 造 影 见 胆 囊 ④
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治疗方法的比较

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治疗方法的比较发表时间:2018-10-11T14:12:35.600Z 来源:《健康世界》2018年17期作者:黄林[导读] 结论与传统开腹手术相比,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对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治疗效果更显著,安全性更高。
雅安职业技术学院附属医院四川雅安 625000摘要:目的探究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采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与开腹手术的治疗效果对比。
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5月~2017年8月收治的162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并根据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予以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予以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并对两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以及并发症情况进行对比。
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的对比(P>0.05);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4.93%,明显比对照组患者的17.28%低,(P<0.05)。
结论与传统开腹手术相比,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对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治疗效果更显著,安全性更高。
关键词: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腹腔镜;胆道镜;治疗效果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laparoscopy combined with choledochoscopy and open surgery on cholecystolithiasis combined with choledocholithiasis. 162 cases of cholecystolithiasis and choledocholithiasis patients Methods in our hospital from May 2016 ~2017 year in August,according to the number table method will b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traditional open surgery,observation group received laparoscopy combined with choledochoscopy,and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ith surgery related indicators and complications were compared. Results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operative time(P>0.05);observation group of intraoperative bleeding,anal exhaust time and hospitalization time was significantly shor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P<0.05);the complication rate of observation group was 4.93%,17.28%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patients(P<0.05). Conclusion compared with the traditional laparotomy,laparoscopy combined with choledochoscopy has a more significant effect on cholecystolithiasis combined with choledocholithiasis,with higher safety.[Key words] cholecystolithiasis combined with choledocholithiasis;Laparoscopy;choledochoscopy;treatment effect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在临床上十分常见,占胆结石的12%左右,这类患者病情发展较快,有50%左右的患者会快速产生烦躁以及嗜睡等表现,随后会出现酸中毒等感染性休克症状,病情十分危急,如果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患者一般会由于循环衰竭导致死亡,通常出现于1至2天内,或者数小时内[1]。
应用不同微创方法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疗效观察

甲组腹腔引流时 间、 住 院时 间、 术后 平均输 液量 、 住 院 费用 及并发症发生 率显 著 高于 其他 3组 , 差 异有 统 计学 意 义 ( P< 0 . 0 5 ) 。其他 3组 间 相 比 , 差 异 无 统计 学 意 义 ( P>0 . 0 5 ) , 见
确胆囊结石 、 胆总管结石情况后 , 退 出导管 , 留置导丝 , 插入乳 头 切开刀 , 取 出结石 。观察术 中出血量 、 腹 腔 引流时 间、 术 后平 均 输液量 、 住 院时 间、 住 院费用 及术 后并 发症 发生 率。
2 结 果
1 . 2 治疗方法 甲组采用腹 腔镜胆管 T管引流术。全身麻醉 , 肚 脐上缘 1 0 mm处切 口并插入气 腹针 , 建立气腹 并使 气 腹压力 达到 1 3 mm H g后拔出气腹 针。后进行 常规 的四孔法 操作 。探
学 意义 。 4 参 考 文 献
近年来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结合胆总管切 开探查术 已成 为常
用 的微创术式 。对于发作 4 8 h内的急性期胆囊炎 、 胆囊 萎缩 、 合 并胆管结石 以及上腹部手术史者 , 已成为适应证 。 临床上微 创 治 疗 胆 囊 结 石 合 并 胆 总 管 结 石 的 方 法 主 要 有: 腹 腔镜胆 管 T管 引流 、 腹腔 镜胆道探 查 I 期缝合 、 经胆 囊管 途径 腹腔镜 胆道探 查术和经 腹 腔镜 胆囊 切 除加 十二 指肠乳 头 切 开取 石等 , 应 根据患者 的 自身特 点 - 3 ] 选 择 。腔镜 胆管 T管
张 海涛
河 南原 阳县 红 十 字 医 院普 外 科 原阳 4 5 3 4 0 0
【 摘要】 目的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联合ERCP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效果分析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联合ERCP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效果分析【摘要】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联合ERCP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有效方法之一。
本文通过对手术步骤、并发症及预防措施、术后恢复情况观察、疗效评价及随访结果以及相关临床病例的分析,对该治疗方法的效果进行了全面评估。
结果显示,该方法在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方面取得了良好的疗效,术后患者的恢复情况良好。
该方法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需要进一步完善和改进。
展望未来的研究方向,可以通过不断优化手术技术和提高治疗效果,使患者获得更好的治疗体验和效果。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联合ERCP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具有一定的优势和潜力,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推广。
【关键词】关键词:腹腔镜胆囊切除术、ERCP、胆囊结石、胆总管结石、手术步骤、并发症、恢复情况、疗效评价、临床病例分析、优势、局限性、研究方向。
1. 引言1.1 胆囊结石与胆总管结石的发病率胆囊结石是一种常见的胆道疾病,主要是由于胆囊胆汁中胆固醇、胆盐、胆红素和钙等成分不平衡导致。
胆囊结石的发病率在不同年龄段和不同地区略有差异,但整体上呈现逐年增高的趋势。
据统计,发达国家成年人群中有10%~15%患有胆结石,而在中国则有超过5%的人口患有胆结石。
胆总管结石是指胆总管内形成的结石,通常是由胆囊结石经过胆总管进入胆总管引起的。
胆总管结石的发病率与胆囊结石有一定的相关性,且胆总管结石也可独立存在。
胆总管结石的发病率在胆囊结石患者中约为10%~15%,是胆道疾病中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胆囊结石和胆总管结石都是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健康造成影响。
对于这两种疾病的治疗需加以重视,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对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
1.2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和ERCP的介绍"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和ERCP的介绍: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是一种通过腹腔镜技术切除胆囊的手术,是目前治疗胆囊结石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由于其微创性、恢复快、创伤小等优点,越来越受到患者和医生的青睐。
两种微创术式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疗效研究

两种微创术式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疗效研究易新平;钱巍巍【期刊名称】《腹腔镜外科杂志》【年(卷),期】2018(23)3【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取石术(laparoscopic common bile duct exploration,LCBDE)与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内镜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ndoscopic sphincterotomy,EST)+ LC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2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135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分为LC+ LCBDE组(n=84)与ERCP/EST+ LC组(n=51),对比观察两组术中情况(手术成功率、结石残留率、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情况(腹腔引流管留置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及术后并发症)、住院时间及治疗费用.结果:两组手术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C+ LCBDE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腹腔引流管放置时间多于ERCP/EST+ LC组,但住院时间、住院费用优于ERCP/EST+ LC组.结论: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两种术式均安全、有效,各有优缺点,应根据患者情况、医院设备及医疗水平,结合胆总管结石数量、直径等,慎重选择手术方式.【总页数】5页(P198-202)【作者】易新平;钱巍巍【作者单位】柳州市中医院,广西柳州,545001;柳州市中医院,广西柳州,5450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57.4【相关文献】1.两种微创术式治疗急性胆源性胰腺炎合并胆总管结石伴胆囊结石疗效比较 [J], 欧廷政;罗勇;罗雪梅2.两种微创术式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效果比较 [J], 章金霞3.两种微创术式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效果比较 [J], 杨正宏;蒋虹静4.两种微创术式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效果比较 [J], 冉隆剑5.两种微创术式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效果比较 [J], 冉隆剑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不同微创方法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疗效比较

实用 医学杂 志 2013年第 29卷第 23期
院 ,余 3例取石失败转开腹手术 ,失败原 因:1例结 石 大于 2.5 cm。l例 十二指 肠乳头 严重水 肿 ,l例 合并十二指肠憩室。内镜手术时间 26~68 min;内 镜下成功率 96.7%。在成功取石的 87例 中 ,每例取 出结石 1~5枚 .1次取尽 结石 成功 率 90.8%(79/ 87),2次取 成功率 3.45%(3/87),3次 取石成功 率 5.75%(5/87)。B组 86例患者均行 Lc+LCBDE十 一 期缝合 ,术后第 4天拔 出腹腔引流管 ,第 5天出 院 ,其 中 4例术后第 3天 出现胆漏 ,腹腔引流管通 畅 ,患 者 无 主 诉 不适 ,术 后 6 d带 管 出 院 ,2~4周 后 返 院拔 出腹 腔 引 流 管 ,拔 管 前 先 夹 管 1~2 d,无 不 适 则 拔 出 门诊 随诊 3~6个 月 。B超 检 查 胆 道 无狭窄及结石复发 (表 1)。
B组 :LC不 再 赘 述 ,解 剖 胆 囊 三 角 ,游 离 胆 囊 管 ,胆囊 管较粗 者 7#线绑扎后 近端生 物夹夹 闭 。 但不切断 以利于牵 引。解剖胆 总管前壁 ,穿刺证实 后 (部 位最好是 十二 指肠上段 2 cm胆 总管 ),文 氏孔塞腔镜纱 .以电钩沿穿刺点纵行切开胆 总管 1.5 cm,采用水 冲洗法 ,取石器械 法 ,网篮法取石 , 再 次 检查 无 肝 内外 结 石 残 留后 ,用 3一O或 4—0微 乔线一期缝合胆总管 ,要求全层缝合 ,针 距及边距 以 0.2 on为宜 2_,取出胆囊 ,文 氏孑L旁放置引流管 右腋 前 线 操作 孔 固定 。术 后 4—5 d拔 除腹 腔 引流 管 出 院 。 2 结 果
A 组 90例 患 者 中 87例 ERCP+EST获 得 了 成 功 ,其 中 84例 1周 内行 三孑L法 LC,2例 患者 ERCP术后并发急性胰腺炎 。19例 患者 ERCP后 出 现血淀粉酶 升高 ,患者无 明显不适 主诉 ,经禁食 (部分需要 胃肠减压 )、制酸 、抑酶等对症治疗 ,3~ 4 d恢复正常 ,1例患者 Oddi括约肌 出血 ,治愈后 1周 均顺利完成三孔法 LC,LC术后第 2天办理 出
微创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对照研究

1 资料 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
所有纳入观察病例术 前均 经彩色超声和 MR P 实有胆囊结石合 C证 并胆 总管结石 ,并测定 患者的结石直 径 ,结石数量 ,胆 总管 内径 。病 例 均来源于 20 年 5 至 20 年 5 中南 大学 湘雅三 医院普外科 收 03 月 06 月 治住 院的胆囊结石合 并胆总管结石 患者 ,共 8 例 ,均为 择期性手术 。 O 并按病历 后两位数字编 号随机分为联 合应用内镜下乳 头括约肌切开及 腹 腔镜胆 囊切 除术治疗组 ( 简称 “ A组 ” )和腹 腔镜胆 总管 切开 、纤 维 胆管 镜取 石、T形管 引 流术联 合 L C术治疗 组 ( 简称 “ B组 ”。A ) 组 4 例 中,男 2 例 ,女 1 例 ;年龄 (3 土8 )岁 ,胆 总管 结石 0 3 7 4. . 1 5 个 数 (. ±O 4 ,最 大 胆总 管结 石直 径 O7c 20 . ) 3 4 . m,总胆 红 素 (61 9 4.
头括 约肌 切开及腹 腔 镜胆 囊 切除术 治 疗 ,B 组用腹 腔镜胆 总管 切开 、 纤维胆 管镜 取石 、T形 管引流 术联 合 L 术治 疗。观 察 对 比两 组手术 C
成 功率 ,结石 残 留、手术 出血 量 、手 术时 间等指 标 。结果 A 组 手术成 功率 9. ,结石 残 留率 5 B组手 术成 功率 10 ,无 结石 残留 。 5% O %; 0% 且 B 组在手 术 出血 量、住 院天 数、手 术 时间 几个 方 面均优 于 A 组 。结论 腹 腔镜胆 总管 切开 、纤 维胆 管镜 取 石、T形 管 引流 术联 合 L C术
对比分析腹腔镜胆道探查术与传统手术对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效果差异

2022年4月第7期中外女性健康研究技术应用文章编号:WHR202101033对比分析腹腔镜胆道探查术与传统手术对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效果差异段克旺七台河市人民医院,黑龙江七台河54600【摘要】目的:对比分析腹腔镜胆道探查术与传统手术对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效果差异。
方法:研究对象选择本院208年10月至2020年8月收治的72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并将其分成观察组(腹腔镜胆道探查术,36例)和参照组(传统手术,36例),分析治疗效果。
结果:观察组临床各项指标均优于参照组;参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5.00%,观察组为5.56%;相比于参照组,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相对较高,对比差异显著(P<0.05)。
结论:在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的治疗中,腹腔镜胆道探查术不仅可以改善患者的临床各项指标,对于减少并发症的产生也是极为有利的,能够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
【关键词】腹腔镜胆道探查术;传统手术;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中图分类号】R575.7【文献标识码】B胆囊并发胆总管结石是临床常见并且多发的疾病,其发病率较高,临床很容易反复发作,其产生和遗传因素、肥胖、饮食不节等多种因素有关,并且患者发病之后,其很容易产生黄疸、腹部疼痛、发热以及寒战等一系列症状,如果不对患者进行及时治疗,则会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以及日常生活,严重的甚至还会对患者的生命安全带来严重威胁12。
当前临床在对患者所进行的治疗中,一般都是对其采用手术治疗3。
因此本文针对分析腹腔镜胆道探查术与传统手术对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效果差异进行对比,见下文。
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研究对象选择本院2018年10月至2020年8月收治的72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并通过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各36例。
在观察组中,男女患者分别21例和15例,平均年龄为(51.44士130)岁;在参照组中,男女患者分别22例和14例,平均年龄为(51.23士147)岁。
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微创治疗方法

碎 石等 方法 取 出结 石 , 再行胆 囊 切除 术 。 其主 要适 应证 为 : 胆 总管直 径 > 9 m m; 结 石 直 径> 9 n l m, 结 石数 目> 5 个等[ 4 1 。L C +
! Z车,
综述f
胆囊 结石合并胆 总管结石微 创治疗 方法
梁 刚 , 何盟 国 , 马 富 平 , 晁延军 。 ( 1 . 陕 西 省 核 工 业 二 一 五 医 院 肝胆 外 科 , 陕西 咸阳 , 7 1 2 0 0 0;2 . 咸 阳市 中心 医 院 肝 胆 外 科 , 陕西 咸 阳 , 7 1 2 0 0 0 )
联 合 内镜 下 乳 头括 约 肌 切 开 术 , 三 镜 联 合 治 疗 胆 囊 和 胆 总 管 结石 , 分析 讨 论 三 种 方 法各 自的 优 缺 点 , 希 望 为 临床 手 术 治疗 提 供参考 。
关 键词 : 胆 囊结石 ; 胆 总管结石 ; 微 创 中 图分 类 号 :R 6 5 7 . 4 文献 标 志码 :A 文章编 号 : 2 0 9 6 — 1 4 1 3 ( 2 0 1 7 ) 0 3 — 0 1 8 7 — 0 3
一
患者 早 曰恢 复 ; 缺 点为胆 总管壁 的完整 性受损 , 若 术后 留
置 T管 , 会 引起 大 量胆 汁 丢 失 , 影 响患 者 生活 质 量 , T管 放 置 时间 过长 , 又可 诱 发胆 总 管结 石 、 感染、 胆 管 出血 、 坏死、 狭 窄 等 并 发症 , 拔 管 时还 有 可 能 出现 胆 汁 性 腹 膜 炎 等 并 发症 , 而 且该 术式对术者腹 腔镜下操作技术要 求较高 , 手 术 相对 费 时费力。 L C术后 , 行L C D E分 为两 种 手 术 方 法 , 即借 助胆 道镜 经 胆囊 管胆 总管取 石 ( L C T B D E ) 和 行 胆 总 管 切 开 取 石
小切口胆囊切除术与传统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疗效

小切口胆囊切除术与传统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疗效作者:余学愚来源:《中国医学创新》2013年第06期【摘要】目的:探讨小切口胆囊切除术(MC)和传统胆囊切除术(OC)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疗效。
方法:选取本院2008年2月-2012年3月105例确诊为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其中MC组55例,OC组50例,比较两组疗效。
结果:MC组与OC组相比较,MC组切口长度短,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术后肛门排气时间短,住院天数少。
结论:小切口胆囊切除术(MC)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治疗效果明显优于OC组。
【关键词】小切口胆囊切除术;传统胆囊切除术;胆囊结石;胆总管结石我国成年人胆囊结石的患病率为7%~10%,10%~15%胆囊结石患者合并胆总管结石,而且随着年龄的增加其发病的可能增加。
传统的胆囊切除手术手术创伤面积大、恢复慢、出血量大,小切口胆囊切除手术是一种微创手术,能够有效地避免上述缺点,选取本院2008年2月-2012年3月105例确诊为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进行疗效比较,现将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2 治疗方法两组患者均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MC组术前B超确定胆囊底部与颈部的皮肤投影点,切口为右上腹腹直肌切口,切口长度为4~6 cm,常规方法入腹,切口上下处置拉钩牵开肝和十二指肠,切开肝十二指肠韧带表面腹膜,钝性分离胆囊管周围组织,若胆囊张力较大则用针筒抽去部分胆汁减压处理,暴露胆囊和胆总管,纱布隔离脏器,直视下暴露胆总管和胆囊动脉,胆囊动脉结扎切断,钝性分离胆囊床,距胆总管约0.5 cm处结扎并切断胆囊管,取出胆囊,同时应行胆总管探查术,取出胆总管结石,缝合胆囊床和止血[1]。
2 结果2.2 术后感染及并发症比较 MC组切口感染1例,OC组切口感染2例,两组切口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3 讨论但同时需提出小切口手术的缺点以及需要注意:(1)操作范围小,对术者要求高:手术视野相对较小,不便进行安全检查,增加了手术误伤的风险,同时切口的缩小,手术难度增大,要求术者手术者必须有很好的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的经验和较熟练技术。
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两种微创治疗方式效果比较

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两种微创治疗方式效果比较发布时间:2021-03-16T01:34:44.017Z 来源:《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20年11期作者:胡大海王福坤谢清友(通讯作者)[导读] 目的:探讨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微创治疗方式,比较两种不同治疗方式的应用效果。
宁阳县中医院 271400【摘要】目的:探讨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微创治疗方式,比较两种不同治疗方式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6月~2020年6月期间收治的98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作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分别接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LCBDE)和LC+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恢复情况。
结果:观察组和对照患者的治疗有效率(97.96%vs.93.88%,χ2=0.261)、并发症发生率(8.16%vs.12.24%,χ2=0.445)以及复发率(2.04%vs.6.12%,χ2=0.261)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
观察组患者的术后排气时间[(26.51±3.52)h>(19.13±3.92)h,t=9.805]比对照组更长(P<0.05),而住院时间[(7.14±1.73)h<(9.62±2.44)h,t=5.804]比对照组更短(P<0.05),住院费用[(2.06±0.62)万元<(2.79±0.57)万元,t=6.067]比对照组更低(P<0.05)。
结论:在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微创治疗中,LC+LCBDE和LC+ERCP均可作为治疗选择,具有良好的应用疗效,同时减轻手术创伤,保障手术安全。
两种微创治疗方式有着各自的优势和不足,应结合患者的个体需求进行选择,。
【关键词】胆囊结石;胆总管结石;微创治疗方式胆囊结石、胆总管结石属于胆道系统疾病,两种疾病往往合并发生,引发右上腹疼痛以及恶心呕吐、腹胀等消化系统症状。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联合ERCP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效果分析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联合ERCP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效果分析【摘要】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联合ERCP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是常用的治疗手段。
本文通过分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和ERCP的原理及技术,探讨了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治疗难点,并总结了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
研究发现,该联合治疗在疗效上有明显优势,术后并发症较少,恢复较快。
个体差异和并发症预防仍需重视。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联合ERCP治疗对于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患者具有明显的疗效,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关键词】关键词:腹腔镜胆囊切除术、ERCP、胆囊结石、胆总管结石、联合治疗、临床效果、优势、不足、并发症、恢复。
1. 引言1.1 胆囊结石和胆总管结石合并症状严重胆囊结石和胆总管结石合并症状严重,是胆道疾病中常见的情况之一。
胆囊结石是指在胆囊内形成的结石,通常由胆囊内胆固醇过多或胆汁中胆固醇饱和度增加引起,症状包括右上腹疼痛、恶心、呕吐等。
而胆总管结石是指在胆总管内形成的结石,可以造成胆道梗阻,导致黄疸、发热、肝功能异常等严重症状。
当胆囊结石和胆总管结石同时存在时,症状通常更加严重,甚至会引起胆管炎、胆管炎性肝炎等严重并发症。
由于合并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需要及时有效的治疗手段来解决这一问题。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联合ERCP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便成为一种常用的治疗方法,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症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1.2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和ERCP是常用治疗方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和ERCP是常用治疗方法,是目前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主要手术方式之一。
胆囊结石和胆总管结石合并症状严重,容易引发胆管炎、胆管炎性肠梗阻等严重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是一种微创手术,通过腹腔镜在腹腔内操作,切除患者的病变胆囊,可以有效解决胆囊结石合并的问题。
而ERCP则是内镜下的一种治疗方法,通过胃肠镜将导管引入胆总管,通过X线引导,直接对胆总管结石进行取石、扩张等治疗操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两种微创方案治疗胆囊结石并胆总管结石的疗效对比Abstract:Objective To compare the clinical outcomes of 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 (LC)+ choledochoscopy with common bile duct exploration (LCBDE)and LC + endoscopic duodenal papillary sphincter incision (EST)for the treatment of gallbladder stones and common bile duct stones. Efficacy.Methods A total of 104 patients with gallstones complicated with common bile duct stones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3 to December 2017 were enrolled. The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LC+LCBDE group and LC+EST group,52 cases each. The operation time,intraoperative blood loss,hospitalization time,complication rate and incidence of Oddis sphincter injury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Results The operation time (131.52±25.71)min,hospitalization time (8.13±2.35)d,complication rate (15.38%)and Oddis sphincter injury rate (3.85%)were lower in the LC+LCBDE group than in the LC+EST group(167.12±35.24)min,(10.37±3.25)d,48.07%,25.00%,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amount of intraoperative blood los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0.05).Conclusion LC+LCBDE and LC+EST are effective minimally invasive methods for the treatment of gallstones and common bile duct stones. LC+LCBDE has the advantages of short operation time,short hospital stay and low complication rate,and can protect Oddis sphincter. Normal function has certain advantages.Key words:Common bile ductstones;Laparoscopy;Choledochoscopy stone removal;Papillary sphincter incision胆囊结石(cholecystolithiasis)是一种常见疾病,发病率10%~15%,隨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习惯的改变,中国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发生率也在不断增加。
国内文献报道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发病率为10%~15%。
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具有病程短、症状明显、容易引起胆源性胰腺炎等特点。
对该病手术治疗的特殊性在于其治疗策略要同时包括胆总管结石和胆囊结石两个方面,以往以传统开腹手术(胆囊切除+胆道切开探查+T管引流术)为主,近年来随着微创外科的发展,对新的治疗策略的探索一直是该领域的热点。
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常用的微创方案有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胆总管探查术中胆道镜取石术(LCBDE)、LC+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取石术(EST),目前对于选择哪种手术方式更能让患者获益仍然存在争议。
为此,本研究探讨LC+LCBDE与LC+EST治疗胆囊结石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旨在为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参考。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21年1月~2021年12月滨州市中心医院肝胆外科收治的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104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术前均经B超、CT、MRI+MRCP等影像学诊断确诊为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
本研究经我院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
将患者按照手术方法分为LC+LCBDE组和LC+EST组,每组52例。
LC+LCBDE 组中男24例,女28例,年龄29~73岁,平均年龄(47.51±6.25)岁;体重48~93 kg,平均体重(70.49±15.31)kg;主要临床表现:右上腹疼痛28例,发热14例,恶心呕吐6例,胆囊炎15例,胆管炎6例,无症状体检发现7例;合并症:原发性高血压17例,2型糖尿病患5例,肥胖者6例。
LC+EST组男19例,女33例,年龄25~71岁,平均年龄(45.93±7.45)岁;体重51~98 kg,平均体重(72.16±13.25)kg;主要临床表现:右上腹疼痛33例,发热11例,恶心呕吐7例,胆囊炎12例,胆管炎9例,无症状体检发现6例;合并症:原发性高血压14例,2型糖尿病患4例,肥胖者9例。
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体重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可进行。
1.2纳入和排除标准纳入标准:①患者对本次研究知情同意且签署知情同意书者;②符合诊断标准者。
排除标准:①合并严重的心、肺、肝、肾等器官疾病不能耐受手术者;②合并肝内胆管结石、急性重症胆管炎、急性胆源性胰腺炎;③合并胆道出血或消化道出血病史者。
1.3方法①LC+LCBDE组患者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联合胆道镜胆总管取石术:术前6 h禁饮食,采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患者取仰卧位,头高脚低;四孔法建立CO2气腹,脐部为观察孔,在剑突下为主操作孔,两辅助孔位于又锁骨中线。
解剖胆囊三角,行胆囊切除术;显露胆总管,细针穿刺证实胆总管后,根据结石大小用剪刀切开胆总管前壁,将胆道镜自主操作孔置入胆总管,观察结石位置、大小、数量和胆总管情况,采用胆道镜取石网篮取石,确认无残留结石后观察Oddis括约肌功能,最后放置T管引流,4-0可吸收缝线缝合胆总管;②LC+EST组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和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取石术:术前6 h禁饮食,首先在镇静状态下行EST手术,患者取仰卧位,麻醉成功后经口插入十二指肠镜,注入碘海醇行逆行胆道造影,确认结石位置、大小和胆管结构情况等,于十二指肠乳头开口11~12点方向切开Oddis括约肌,置入取石网篮取石,较大结石可行机械性碎石后取出;并观察Oddis括约肌功能,必要时放置鼻胆管引流。
术后5~7 d,病情稳定后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1.4观察指标记录两组患者术中术后情况、术后并发症及Oddis 括约肌损伤情况。
术中术后情况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
括约肌损伤参考相关文献制定:①十二指肠乳头开闭功能正常;②轻度损伤:括约肌有收缩力,但十二指肠乳头不能完全关闭;③中度损伤:括约肌有收缩反应,十二指肠乳头不能关闭;④重度损伤:括约肌无收缩反应。
括约肌损伤发生率=(轻度损伤+中度损伤+重度损伤)/总例数×100%。
1.5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 19.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表示,行?字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2.1两组术中术后指标比较LC+LCBDE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低于LC+ES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及Oddis括约肌损伤发生率比较LC+LCBDE组并发症发生率、Oddis括约肌损伤发生率均低于LC+EST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讨论胆囊结石是临床上最常见的胆道疾病,胆固醇与胆汁酸浓度比例改变以及胆汁淤滞、胆道炎症是胆囊结石的常见病因,其典型的临床表现主要为胆绞痛、右上腹隐痛、胆囊积液等,严重影响患者日常工作与生活。
胆囊结石有很多患者同时合并有胆总管结石。
以往治疗采用传统的开腹胆囊切除并胆总管切开探查取石术,手术创伤大,恢复缓慢。
随着微创技术和腹腔镜外科的发展,LC+LCBDE和LC+EST成为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常用手术术式。
高会琦评估腹腔镜胆总管探查联合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疗效,结果显示LC+LCBDE术中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低于LC+EST组,表明LCBDE联合LC可以一次性微创切除胆囊并取出胆总管结石有利于缩短患者的康复进程,体现加速康复外科理念。
黄三雄等比较两种微创方案治疗老年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疗效,结果显示采用LC+LCBDE的住院时间、住院总费用低于采用LC+ERCP/EST的患者,认为EST可能造成结石复发,导致二次手术,LC+LCBDE是更为良好的微创方案。
侯宝华等比较不同微创方案对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治疗效果,认为LC+LCBDE适用于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扩张的胆总管结石,安全有效,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本研究中,LC+LCBDE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Oddis括约肌损伤发生率均低于LC+EST组。
说明LC+ LCBDE 手术创伤更小,可以有效减少肠梗阻、腹腔粘连、胃肠功能紊乱等并发症。
由于手术切口较小,切口感染和腹腔感染的发生率较低,不会对患者造成过多的损伤,术后患者恢复较快。
另外不同于LC+EST的Oddis括约肌入路,LC+LCBDE不会对Oddis括约肌造成损伤,导致乳头括约肌收缩功能受损、十二指肠乳头不能正常关闭,进而减少了肠内容返流的几率,减少了胆道感染的机会及胆总管结石的复发。
由于需要同时操作腹腔鏡和胆道镜,及术中取石器械的限制,LC+LCBDE 手术难度较高,因此对手术医师的要求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