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领 导 概 论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八章领导概论(学时数:4)

教学目的和要求

了解:领导的内涵、作用、类型。

掌握:领导方式行为论,领导方式情景论的基本观点。

应用:学会对领导方式的有效性进行分析并分析其影响因素。

第一节领导的内涵

一、领导的含义

利用组织赋予的职权和个人具备的能力去指挥、命令和影响、引导职工为实现组织目标而努力工作的活动过程。

理解:

领导一定要与群体或组织中的其他人员发生联系。(或心甘情愿,或屈服于权力的压制)权力在领导者和组织其他成员中存在着不平等的分配。

领导者能够对组织成员产生各种影响,使其表现出某种所期望的行为或表现。

领导是手段而不是目的,不可为领导而领导。

二、领导与管理的关系

领导职能是管理职能的一部分,可以说管理职能的范围要大于领导职能。

领导和管理活动的特点和着重点有所不同。

所有的管理者都应该是领导者,但领导者不一定是管理者。

1、共性:

从行为方式看,都是一种在组织内部通过影响他人的协调活动,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从权力构成看,两者都是组织层级的岗位设置的结果。

2、区别:

管理是建立在合法的、有报酬的和强制性权力基础上的对下属命令的行为。

领导是可能建立在合法的、有报酬和强制权力基础上,也可能更多的建立在个人影响权和专长权基础上。

三、领导的作用

指挥作用

协调作用

激励作用

四、领导权力的来源

1.权力的实质与来源

权力是指一个人藉以影响另一个人的能力。从权力的来源看,权力就是对资源拥有者的一种依赖性。(资源:重要性、稀缺性和不可替代性)

2.权力的五种类型

第二节领导风格类型

一、根据管理制度权力是否集中,可分为

1、集权式领导者

2、民主式领导者

二、根据领导者维持与创新力度,可分为

(一)维持型领导者

(二)创新型领导者

1、魅力型领导者

2、变革型领导者

3、战略领导者

第三节领导理论

一、领导方式的基本类型

勒温,美国心理学家

•专权型领导

•民主型领导

•放任型领导

二、领导方式行为理论

(一)密执安大学的研究

利克特从1947年开始,研究群体效率如何随领导者行为的变化而变化。

两种不同的领导方式:

工作导向型领导行为

员工导向型领导行为

结论:

员工导向型领导与高的群体生产率和高满意度成正相关,员工满意度高,缺勤率低;

工作导向型领导与低的群体生产率和低满意度成相关。员工满意度低,缺勤率高。

(二)俄亥俄州立大学的研究

•弗莱西曼(与利克特同期):将领导方式分为两个维度加以描述。

•关怀维度:关心下属的程度。包括倾听下属成员的意见和要求,注意满足下属的需要,以友好、平易近人的态度对待下属等。•定规维度:领导者对任务的关注度。包括设计组织结构,明确职责、权力,确定工作目标和要求,制定工作程序、方法和规章制度,给下属成员分配任务等。

领导行为四分图结论:

两个维度皆高的管理者,一般能使下属达到高绩效和高满意度。而其他三种维度组合类型的领导行为,普遍与较多的缺勤、事故、抱怨以及离职有关。

(三)管理方格论布莱克和穆顿(德克萨斯大学)

管理方格论:81种领导方式。

贫乏型、任务型、中庸型、乡村俱乐部、团队型5种典型的领导方式。

(1.1)贫乏型,领导者对职工和生产都极不关心,效果最差。

(1.9)乡村俱乐部型,领导者充分注意搞好人际关系,营造和谐的组织气氛,但不关心生产。

(9.1)任务型,领导者只关心生产,不关心人。

(9.9)团队型,领导者对生产和人都极为关心。

(5.5)中庸型,对人和生产都有适度的关心。

三、领导方式情景理论

(一)权变理论

美国管理学家弗雷德·菲德勒(F. E. Fiedler)在《让工作适合管理者》一文中提出。

领导者的方式取决于领导者特征、追随者意愿、环境。S=f(L,F,E)

该理论认为:各种领导方式都可能在一定环境内有效,这种环境是多种外部与内部因素的综合作用体。

1.菲德勒认为,影响领导有效性的环境因素主要有三方面:

(1)领导者与下属的关系;

(2)任务结构;

(3)职位权力

具备了以上三个条件,则为有效的领导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反之则为不利条件。

2、菲德勒的随机制宜领导理论

3、结论

(1)在对领导者最有利和最不利的情况下,采用任务导向型领导方式,其效果较好;

在对领导者中等有利的情况下,采用关系导向型领导方式,效果较好。

(2)要提高领导的有效性应从两方面着手:先确定某工作环境中哪种领导者工作起来更有效,然后选择具有这种领导风格的管理者担任领导工作;先确定某管理者习惯的领导风格,然后改变他所处的工作环境。

(二)路径——目标理论

罗伯特·豪斯和特伦斯·米切尔在《关于领导方式的途径—目标理论(Path-Goal Theory of Leadership)》(1974)一文中提出。

该理论的核心在于:

领导者如何帮助下属认清和设定自己的工作目标以及个人目标,并找到实现这些目标的途径,从而增强下属的工作能力,在更大的范围和程度上由于目标的达到而获得满足。

1.四种领导方式

(1)指示型领导方式:领导对如何完成任务给以指导。

(2)支持型领导方式:领导十分友善,对下属表现出关怀。(3)参与型领导方式:领导与下属共同磋商,考虑其意见。(4)成就导向型领导方式:领导设定富有挑战性的目标,下属充分发挥水平。

2.权变因素

(1)下属的个性特点

(2) 环境

结论:

当领导者弥补了员工或工作环境方面的不足时,则会对员工的绩效和满意度起到积极的影响。

当环境结构与领导者行为相比重复多余或领导者行为与下属特点不一致时,效果均不佳。(三)领导生命周期理论

保罗.赫塞、布兰查德(美国管理学者)

该理论认为:

把下属的成熟度作为关键的情景因素,依据下属的成熟度水平选择正确的领导方式,形成周期性的领导方式。

1.领导的有效性取决于工作行为、关系行为和下属的成熟程度。

由工作行为和关系行为相组合形成四种领导方式:

(1)高工作低关系——指导式

(2)高工作高关系——推销式

(3)低工作高关系——参与式

(4)低工作低关系——授权式

2.下属的成熟程度

分为四个等级:

不成熟稍成熟较成熟成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