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判专业户”章士钊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谈判专业户”章士钊

在20世纪上半叶,中国出现了一位十分罕见的奇人。他纵横于黑白两道,驰骋于政学两界。他是孙中山、黄兴的知己密友,亦是陈独秀、李大钊的生死之交;杜月笙奉之为上卿,段祺瑞仰之为帝师;他施教过蒋介石、张学良;亦资助过毛泽东、周恩来;胡适折服于其思想,郭沫若赞佩于其学问。此人名叫章士钊,清末秀才,民国策士,新中国之大学问家。他曾经三次在中国历史的重大关头出任谈判大使,可谓是现当代中国的“谈判专业户”。

一、南北议和调解员

1916年,袁世凯死后,黎元洪任总统,段祺瑞出任总理。不久,发生府院之争。国会支持黎元洪。后来,黎元洪免去段祺瑞总理之职,并且引督军团团长张勋入京,却引致张勋在1917年7月1日为溥仪复辟,国会亦被解散。

“张勋复辟”后,黎元洪重新任命段祺瑞为总理,段祺瑞组织护国军兴兵讨逆。

张勋拥清室复辟的第三天,孙中山在上海也召集在沪陆海军及国民党要人讨论拥护共和、出师讨逆大计。决定在南方另行召集国会,组织临时政府。4日,孙中山致电参众两院议员,号召议员南下护法。两广巡阅使陆荣廷为首的桂系军阀反对段祺瑞的武力统一政策,表示欢迎孙中山来粤护法。7月6日,孙中山偕章太炎、朱执信、廖仲恺、陈炯明等率海琛、应瑞舰离沪南下,海军总长程璧光也提出拥

护约法、恢复国会、惩办祸首三项主张,率第一舰队共十艘军舰,于8月5日到达黄埔,同行者有唐绍仪、汪精卫等。当时控制滇、黔两省的滇系军阀头目唐继尧也为对抗段祺瑞拥护护法,

段祺瑞的护国军13天就打入北京,粉碎了张勋复辟。黎元洪引咎辞职,总统之职由冯国璋取代。段祺瑞打败张勋重新掌握北京政权后,采纳梁启超建议,准备另行召集“临时参议院”,重新制定国会组织法和选举法,选举新国会,从而引起旧国会议员的不满,他们响应孙中山择地另开国会的号召,纷纷南下赴粤。至8月中旬,到达广州的国会议员已达150余人。

8月18日,孙中山在黄埔公园宴请国会议员,商讨召开国会问题。由于议员不足法定人数,决定召开“国会非常会议”。25日非常国会开幕,31日通过《中华民国军政府组织大纲》13条,规定中华民国为戡定叛乱、恢复《临时约法》,特组织中华民国军政府。军政府设大元帅一人,元帅三人,由国会非常会议分别选举之。《临时约法》的效力完全恢复以前,中华民国之行政权由大元帅行使,大元帅对外代表中华民国,元帅协助大元帅筹商政务。军政府设外交、内务、财政、陆军、海军、交通六部。

9月1日非常国会选举孙中山为海陆军大元帅,陆荣廷和唐继尧为元帅。10日,孙中山宣誓就职。同日,非常国会通过了军政府各部总长名单,外交:伍廷芳,财政:唐绍仪,陆军:张开儒,海军:程璧光,内政:孙洪伊,交通:胡汉民,军政府参谋总长:李烈钧,大元帅府秘书长:章太炎。

至此,中国出现了两个政府。一个由冯国璋任大总统,段祺瑞任总理飞政府。一个由旧国会选举出的由孙中山任大元帅,陆荣廷、唐继尧为元帅的军政府。

为了适应护法戡乱的战争需要,军政府没有采纳宋教仁在《临临时约法》规定的内阁制,孙中山提出的党、政、军权合一的大元帅制方案,实行军事、内政、外交合一的元首制。

广东军政府一成立就发生政治危机。许多拥护护法的人要求恢复《临时约法》规定的内阁制,而军政府却采取了元首制,树立了孙中山在护法政权中的领导地位。所以陆荣廷与唐继尧两位元帅对军政府的组织原则及选举结果都非常不满,均不肯就职。伍廷芳、唐绍仪、程璧光、李烈钧四位部长也赞成合议制,这四人也不肯就职。于是孙中山任命了一批中华革命党的骨干和原同盟会或国民党的激进分子代理各项工作。这样,军政府实际上成为中华革命党领导护法运动政府。北京的段祺瑞政府认为,张勋复辟已经被我粉碎,护法军政府没有必要存在,决心以北洋武力镇压护法军。

大总统冯国璋则企图借助护法军对抗段祺瑞的皖系,因而暗中主和。对此,段祺瑞极为恼火,愤而向冯国璋提出辞职。冯索性主张南北双方罢兵休战,和平解决南北问题。11月22日,冯免去国务总理段祺瑞,任王士珍为国务总理。25日冯国璋颁布南北停战令。此举在护法阵营内部引起不同的反响。

广东政府孙中山始终坚持护法,反对南北调和,在11月18日发表对时局的声明:“舍恢复约法及旧国会外,断无磋商余地。”然而以扩张

实力和地盘为目的的桂、滇两系,在分别控制了湘、川两省后,便不顾孙中山护法运动的宗旨,下令驻川滇军停战。章士钊也主张南北议和。

1918年1月,由桂系军阀发起,成立护法各省联合会议,试图成为与军政府抗衡的另一政权机关。2月,又由国民党稳健派人士出面,正式提出改组军政府的主张,并拟定《中华民国军政府组织大纲修正案》七条,其中心用意在于改大元帅单独首领制为若干总裁合议制,以排挤孙中山。4月10日,滇系军阀唐继尧率提出护法各省现宜遥戴黎元洪或冯国璋为大总统,推岑春渲为国务总理,至于孙中山,“则宜游历各国,办理外交”。

5月4日,非常国会竟通过了《修正军政府组织法案》。当日孙中山即向非常国会提出辞呈,并发表大元帅辞职通电。20日非常国会选举唐绍仪、唐继尧、孙中山、伍廷芳、林葆怿、陆荣廷、岑春煊七人为政务总裁,以岑春煊为主席总裁,章士钊仍为秘书长。孙中山遂于次日离开广州,前往上海。孙中山的下台为南北议和创造了条件。1918年10月,北京另行选出国会,因国会在安福合同,所以称安福国会。国会支持段祺瑞,选举徐世昌为大总统。主张议和的冯国璋下野。冯国璋的下台为南北议和造成了障碍。

1919年2月20日,南、北议和代表在上海举行“和平会议”。

北方总代表朱启钤(代表徐世昌),其他代表方枢(安福系)、吴鼎昌(安福系)、江绍杰(安福系)、施愚(直系)、王克敏(直系)、汪有龄(交通系)、刘恩格(奉系)、李国珍(研究系)、徐佛苏(研究系)

共10人;

南方总代表唐绍仪(广州军政府)、章士钊(代表岑春煊)、胡汉民(国民党)、缪嘉寿(云南)、曾彦(广西)、郭椿森(政学会)、刘光烈(四川)、王伯群(贵州)、彭允彝(湖南)、饶鸣銮(福建及海军)、李述膺(陕西)共11人。

双方的谈判队伍固然强大,但并不团结,也不统一,当时人称之为“南与南不和,北与北不合,南北复不合”,此话倒是一语中的。

在北方的谈判团中,其实主要有安福系政客所控制,他们代表的是段祺瑞和皖系军阀的利益,真正的后台老板是段祺瑞,大总统徐世昌反而插不上手;而南方的代表团更加分散,他们分别代表了自己省份的地方势力,往往各打各的小算盘,唯独在反对段祺瑞的问题上倒是齐心协力,意见一致。

北京政府大总统徐世昌倒是希望和谈能有成果,但主导和谈都是那些枪把子,他们俩夹在中间,谁也不敢得罪。北方代表提出西南各省撤销军政府,全国归于一统。从法统上来讲,北方代表的提议名正言顺,毕竟他们人多省众,又占住北京,还有一个像模像样的国会,由它一统也说得过去。但从道义上来说,南方打出“护法”的旗号,我们又理应支持“护法”,这“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南方代表自知不能与之相较,于是便把矛头对准了老段,别的不说,光“停止参战借款、取消参战军和公布中日密约”这三项具体而直接的要求,直接对准段祺瑞。段祺瑞听到南方代表的“无理”要求后,心里也是十分的激愤。他想,中国能成为战胜国,自己可谓是第一功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