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抗病育种研究进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玉米抗病育种研究进展
摘要:玉米育种的目标是高产、优质、多抗。我国以高产为首要目标的玉米育种已取得了显著的成绩,由产从83.5公斤(1949) 增加到397公斤(1990) ,比解放初增长了近四倍。优质是一直强调的育种目标,但重视程度不够。而抗病育种是多抗和优质的直接保证,也是解决病害问题的经济有效途径,一直受到广泛的重视。我国的玉米病害约3O余种, 其中叶部病害10种,根茎病害6种,系统侵染性病害9种,穗部病害4种,检疫性病害3种。
关键词:玉米大、小斑病、丝黑穗病、青桔病、穗粒腐病、纹枯病、回交、轮回选择、累积选择
1.玉米抗病育种的重要性与育种目标
玉米育种的目标是高产、优质、多抗。我国以高产为首要目标的玉米育种已取得了显著的成绩,由产从83.5公斤(1949) 增加到397公斤(1990) ,比解放初增长了近四倍。优质是一直强调的育种目标,但重视程度不够。而抗病育种是多抗和优质的直接保证,也是解决病害问题的经济有效途径,一直受到广泛的重视。我国的玉米病害约3O余种, 其中叶部病害10种,根茎病害6种,系统侵染性病害9种,穗部病害4种,检疫性病害3种。发生普遍,为害严重的有玉米大、小斑病、丝黑穗病、青桔病、穗粒腐病、纹枯病、全蚀病和矮花叶病等。对玉米产量造成严重影响。例如,1999年我国南方部分地区玉米粗缩病的大面积暴发,严重的地块几乎绝收。每年因各种病害造成的玉米产量损失约占总产量的10%左右,并且严重地降低了玉米产品的质量。因此,提高玉米的抗病性已经成为玉米育种的永恒目标,选育抗病虫的杂交种,对于保证玉米高产、稳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遗传规律
2.1 玉米大斑病
玉米大斑病又称条斑病、煤纹病、枯叶病、叶斑病等。主要为害玉米的叶片、叶鞘和苞叶。叶片染病先出现水渍状青灰色斑点,然后沿叶脉向两端扩展,形成边缘暗褐色、中央淡褐色或青灰色的大斑。后期病斑常纵裂。严重时病斑融合,叶片变黄枯死。潮湿时病斑上有大量灰黑色霉层。下部叶片先发病。在单基因的
抗病品种上表现为褪绿病斑,病斑较小,与叶脉平行,色泽黄绿或淡褐色,周围暗褐色。有些表现为坏死斑。
玉米大斑病病原菌以菌丝或分生孢子附着在病残组织内越冬。成为翌年初侵染源,种子也能带少量病菌。田间侵入玉米植株,经10~14天在病斑上可产生分生孢子,借气流传播进行再侵染。玉米大斑病的流行除与玉米品种感病程度有关外,还与当时的环境条件关系密切。温度20~25℃、相对湿度90%以上利于病害发展。气温高于25℃或低于15℃,相对湿度小于60%,持续几天,病害的发展就受到抑制。在春玉米区,从拔节到出穗期间,气温适宜,又遇连续阴雨天,病害发展迅速,易大流行。玉米孕穗、出穗期间氮肥不足发病较重。低洼地、密度过大、连作地易发病。
2.2 玉米小斑病
玉米小斑病又称玉米斑点病。由半知菌亚门丝孢纲丝孢目长蠕孢菌侵染所引起的一种真菌病害。为我国玉米产区重要病害之一,在黄河和长江流域的温暖潮湿地区发生普遍而严重。在安徽省淮北地区夏玉米产区发生严重。一般造成减产15-20%,减产严重的达50%以上,甚至无收。
玉米小斑病主要以休眠菌丝体和分生孢子在病残体上越冬,成为翌年发病初侵染源。分生孢子借风雨、气流传播,侵染玉米,在病株上产生分生孢子进行再侵染。发病适宜温度26—29℃。产生孢子最适温度23—25℃。孢子在24℃下,1小时即能萌发。遇充足水分或高温条件,病情迅速扩展。玉米孕穗、抽穗期降水多、湿度高,容易造成小斑病的流行。低洼地、过于密植荫蔽地;连作田发病较重。
2.3 玉米丝黑穗病
玉米丝黑穗病又称乌米、哑玉米,在华北、东北、华中、西南、华南和西北地区普遍发生。此病自1919年在中国东北首次报道以来,扩展蔓延很快,每年都有不同程度发生。从中国来看,以北方春玉米区、西南丘陵山地玉米区和西北玉米区发病较重。一般年份发病率在2%~8%,个别地块达60%~70%,损失惨重。20世纪80年代,玉米丝黑穗病已基本得到控制,但仍是玉米生产的主要病害之一。
丝黑穗病病菌在土壤、粪肥或种子上越冬,成为翌年初侵染源。种子带菌是远距离传播的主要途径。厚垣孢子在土壤中存活2~3年。幼苗期侵入是系统侵
染病害。玉米播后发芽时,越冬的厚垣孢子也开始发芽,从玉米的白尖期至4叶期都可侵入,并到达生长点,随玉米植株生长发育,进入花芽和穗部,形成大量黑粉,成为丝黑穗,产生大量冬孢子越冬。玉米连作时间长及早播玉米发病较重;高寒冷凉地块易发病。沙壤地发病轻。旱地墒情好的发病轻;墒情差的发病重。
2.4 玉米青枯病
玉米青枯病又称玉米茎基腐病或茎腐病,是世界性的玉米病害,但在我国近年来才有严重发生。1981年河南省大发生,全省被害面积100万亩以上,严重地块发病率达80%-90%,甚至绝产;1985年河北省涿鹿县发病面积在10万亩以上,每亩减产50-100公斤;1987年吉林省怀德、榆树、扶余等县,因此病减产达0.75亿公斤;1988年广西省扶绥县,秋玉米上大发生,面积达7万-8万亩,发病率为70%-80%,损失严重。
玉米茎腐病多发生在气候潮湿的条件下,如在北京地区,凡是7、8月间降雨多,雨量大,玉米青枯病发生就严重,因为此时降雨造成了病原菌孢子萌发及侵入的条件,使9月上旬玉米抗性弱的乳熟阶段植株大量发病。玉米幼苗及生长前期很少发生茎枯病,这是由于植栋这一生长阶段对病菌有较强抗性,但到灌浆、乳熟期植株抗性下降,遇到较好的发病条件,就大量发病。连作的玉米地发病重,这是由于在连作的条件下,土壤中积累了大量病原菌,易使植株受侵染。
2.5 玉米矮花叶病
玉米矮花叶病(本病也叫花叶条纹病)是四川省70年代后期以来,广为流行的一种新病害,以川中的平坝、浅丘区发病较重。玉米整个生长期中,均可受害。发病初期,首先在最幼嫩的叶片上表现不规则、浅绿或暗绿色的条点或斑块,形成斑驳花叶,并可发展成沿叶脉的狭窄条纹。生长后期,病叶变成黄绿色或紫红色而干枯。病株的矮化程度不一,早期感病矮化较重,后期感病矮化轻或不矮化。早期侵染能使玉米幼苗根茎腐烂而死苗。受害植株,雄穗不发达,分枝减少,甚至退化,果穗变小,秃顶严重,有的还不结实。
矮花叶病源为病毒。毒源来源,一是种子带毒,二是越冬杂草上寄生。玉米矮花叶病毒源主要借助于蚜虫吸食叶片汁液而传播,汁液磨擦和种子也有传毒作用。蚜虫介体,主要是麦二叉蚜、高梁缢管蚜、玉米蚜、桃蚜和菜蚜等,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