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主体互动式教学模式 (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双主体互动式”高效课堂
教学模式指导
纵观目前的课堂教学,“机械讲授式”教学仍为一些教师所推崇,过分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而忽视学生主体参与的问题在许多教师的教学实践中仍然较为普遍地存在着,这种课堂教学模式对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个性的培养产生了极大的阻碍。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要求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在积极参与、乐于探索、勇于实验、勤于思考的探究过程中,学习和掌握化学知识与技能,培养科学探究能力,逐步形成科学态度与科学精神,最终促进学生终生发展。因此,改革中课堂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精神和能力,对全面实施新课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在现代教育概念中,课堂不再是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地方,而是师生互相交流的平台,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课堂的组织者和知识的主导者,学生由被动的接收者转变为学习的主体和积极参与者。针对新课改的理念,我校对课堂教学进行了一些探索,摸索出了“双主体式”的课堂教学模式,课堂成为师生联袂主演的一块舞台,那么师生如何来演绎呢?
一、注重情感交流,奠定师生合作基础
以“乐教”换“乐学”。多年的教学经验告诉我们,老师如果在课堂教学双边活动中能够营造出良好而愉快的学习氛围,那么学生就能积极、主动学习,反之则不能。要实施愉快教学,教师本身必先“乐教”,老师首先应给学生一个清新、朴素、自然、轻松、有趣的面孔,同时还要有亲切的态度、生动有趣的教学语言,要善于动用一切因素,为学生创造一个
愉悦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倍感亲切。“亲其师,方能信其道”,如此才能让学生达到“乐学”状态,从而积极配合老师发挥主体性作用。
二、大胆解放学生,构筑学习乐园
1.转变传统的课堂纪律观念
传统的过于苛责的“服从纪律”虽然能够使学生遵守纪律,也在学生身上产生意想不到的副作用,如恐惧、丧失学习动机、对学校产生厌恶等等,因而不再被提倡。现代教育观念反对过分强调课堂的严肃性,反对师道尊严,应努力营造民主平等、和谐宽松、愉快热烈的教学气氛。教师应微笑讲课,并且“走下讲台”,与学生零距离,允许学生争辩,鼓励学生质疑,让学生各抒己见,畅所欲言,这样有利于唤起学生的自主意识,从而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成为课堂的主角。
2.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合作意识是现代人必备的基本素质,知识经济时代更需要人与人之间的通力合作,更需要集体的大脑。课堂教学中,除师生互动外,生生互动也是教学中非常重要的教学资源。互动学习有利于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气氛,让学生主动积极的学习。几个人交流思想,就会有几种思想,而几种思想的交锋就可能因“碰撞”而产生新的思想。因此,老师应鼓励学生积极思维,热烈讨论,使他们在交流中主动参与学习,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三、以人格魅力吸引学生,以专业水平促进教学
1、鼓励质疑,以学促教
“弟子不必不如师”,老师不可能一贯正确。因此,在课堂上应鼓励学生给老师挑毛病,让学生指出教的过失或不足之处,主动寻找在教学和
师生关系方面存在的问题。学生对老师的纠错,会给课堂带来极大的活力,让学生学得有信心。此外,师生之间还可以展开一些小小的辩论,在辩论中实现教与学,课堂的“双主体性”也因此凸现。
2、巧设导语,变教师为“导游”
教育家于漪说“课的开始,其导入语就好比提琴家上弦,歌唱家定调。第一个音定准了,就为演奏或者歌唱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一堂优秀的课离不开老师新颖、别致的开场白,如果老师一进教室,开口就能把学生的注意力迅速集中的话,将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使之学生尽早进入学习状态。所以,老师应象导游那样用精彩生动的内容,声情并茂的语言激发学生的“游兴”,引导学生进入作品的艺术境界,倘徉其中,撷英揽萃,留恋忘返。如此,师生就仿佛置身于“艺术的境地”,学生越学越起劲,老师越讲越激动,教和学也就相辅相成了。
总之,新课改下的教学,不再是老师满堂灌,学生不停记的教学模式,课堂也不再是由教师唱独角戏,学生作“被填之鸭”的场所,而应该是师生共同演绎,相互促进的舞台。
说得好不如做得好,本学期我校一直朝这个方向努力着,虽有收获,但仍有不足,今后我们将一如既往的继续前行,迎接胜利的曙光。
凭信乡中心校 2011.11
“双主体互动式”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指导
凭信乡中心校
20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