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环境下有意注意恢复及反思的复愈性
复愈性环境理论下的自闭症儿童康复空间设计研究

复愈性环境理论下的自闭症儿童康复空间设计研究作者:王志豪郭晶来源:《设计》2021年第23期中图分类号:J0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0069(2021)12-0094-03引言自閉症是一种多发病于婴幼儿时期的广泛发育性障碍疾病,该疾病作为较为普遍的精神类疾病之一,被称为“精神疾病中的癌症”。
根据中国残疾人普查报告数据显示,儿童自闭症发病率已占我国各类精神疾病的首位,平均每500名儿童中就有一个自闭症患者,其患病率仍呈上升趋势,给个体、家庭和社会都带来了一定的负担。
随着医疗层面对自闭症康复的深入研究,表明舒适、合理的康复空间环境设计可以促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提高患者的康复效率。
但我国自闭症康复空间设计起步较晚,存在空间功能单一、形式枯燥、康复环境干预不明显和缺乏规范建设标准等诸多问题,不能有效地满足自闭症儿童的空间康复需求。
复愈性环境理论关注环境对于人体的生理与心理影响,可以开拓自闭症儿童康复空间新的设计思路,为自闭症儿童的康复提供新的契机。
一、复愈性环境理论概述(一)复愈性环境理论涵义复愈性环境是指能够使人们从心理疲劳和不良情绪中恢复与更新的环境。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始,环境心理学家乌尔里奇(Ulrich)和卡普兰夫妇(KapIan)关注到环境的复愈性效果,他们通过从不同角度探究人与环境的相互影响关系,分别提出压力缓解理论(StressReduction Theory)与注意恢复理论(Attention Restoaration Theory,ART),共同构成复愈性环境理论的两大理论体系,这一概念逐渐引入到环境心理学之中,指引当代环境设计。
“复愈性环境理论”将空间环境视为具有疗愈功能的物理环境,强调一定条件下空间环境对于人体的积极影响,认为优质的空间环境能够通过空间的构成要素对空间环境的使用者产生直接影响,如图1,进而达到复愈的效果。
(二)复愈性环境理论特征要素复愈性环境设置具有以下四个特征要素,分别是:第一距离感:是指脱离日常生活场景中身心不适的环境,避免定向注意的使用,营造所处空间环境物理、心理距离,在主观感受层次进行自我调节,远离消极情绪,获得平稳、愉悦的空间感受,从而得到生理、心理的疗愈;第二丰富性:是指多层次的环境内容与形式,通过丰富环境相互连贯、融合,产生空间环境延展性,引导感官与认知的运作,在可感知的物理空间及赋有延展性的头脑联想中,获得丰富有效的正向干预;第三吸引力:是指通过空间环境硬性吸引与软性吸引的相互作用,促使空间环境引起使用个体的自主注意,实现注意力的转移和疗愈的目的;第四兼容性:是指空间环境与使用主体间的相互适应、契合,环境在满足需求同时也受到个体偏好的影响,即环境的双向性。
恢复性环境之注意力恢复理论与

Kaplan(1989)
直接注意力(direct attention) v.s 魅力性(fascination )
第一節
注意力與精神疲勞
一、非自主性注意力(involuntary attention)
「非自主性注意力」所指的是較容易吸引人注意的事物,因此 不需要花費太大的心神(Kaplan & Kaplan, 1989),這是屬於一種 富有「魅力」(fascination)的事物,(Kaplan, 1995)。
恢復性環境之注意力恢復理論與 休閒活動效益關係之研究
第二章 文獻回顧
報告者:周先捷 2004/10/22
第二章
文獻回顧
第一節 注意力與精神疲勞
第二節 注意力恢復理論與恢復性環境
第三節 休閒活動效益
學者、年代 James(1892)
對於注意力之分類 自主注意力(voluntary attention) v.s 非自主性注意力(involuntary attention)
三、魅力性(Fascination)
魅力性是恢復性體驗中的主要元素(content)(Kaplan, 1995) ,其指的是某些特定事物、內容、事件或過程的本質,能夠輕易吸 引人的注意與興趣者(Hartig et al., 1997)。
四、相容性(Compatibility)→未完待續
第三節
休閒活動效益→未完待續
人類若長時間使用直接注意力便會遭受耗損,此種直接注意力 之耗損為「精神疲勞」(mental fatigue),而精神疲勞對於人類 則有不利之影響(Kaplan, Bardwell , & Slakter, 1993)。
第二節
注意力恢復理論
由於長久維持著直接注意力將會導致精神疲勞的後果 (Kaplan & Kaplan, 1989; Kaplan, 1995),因此Kaplan夫婦 (1989)提出了可以將精神疲勞減低且能夠恢復直接注意力的方 法─「注意力恢復理論」(Attention Restoration Theory, ART) ,透過此種理論的體驗,使精神疲勞獲得恢復及其他相關好處,稱 之為恢復性體驗(restorative experience),而具有此類效果的 環境稱之為恢復性環境(restorative environment)。 Kpalan(1995)認為柔和的自然界之美常帶有美學的樂趣,提 供了對於直接注意力的「有助恢復」與「有助深思」 (serious reflection)時機,能夠充分獲得恢復的體驗。因此, 其認為使注意力從疲勞中恢復y)
复愈性环境的理论与评估研究

复愈性环境的理论与评估研究3赵 欢①吴建平【摘要】 目的 介绍“复愈性环境”的理论发展和评估方法,全面揭示环境与人类身心健康之间的关系,为该领域的本土化研究和应用提供思路。
方法 查阅相关文献,就环境心理学中复愈性环境的研究进行整理。
结果 减压理论和注意恢复理论是复愈性环境研究的两大核心理论,它们对复愈性环境的评估各有利弊,目前两者从对立趋向整合。
结论 如何开发和利用复愈性环境以促进身心健康,已成为环境心理学的研究热点。
展望今后的研究重点,包括:复愈时间的控制,多层评估的解释,实地研究的开展以及评估与应用的结合等。
【关键词】 环境心理学;复愈性环境;减压理论;注意恢复理论;环境评估Rev i ew on Restora ti ve Env i ronm en t:The Theor i es and Eva lua ti on.Z hao H uan,W u J ianp ing.S chool of H um anities and S ocial S ciences,B eij ing F orestry U niversity,B eij ing100083,P.R.China 人类与自然环境之间存在着天然的联结,自然环境不仅为我们维持生存提供了必需的物质条件,同时也储存了现代生活所需要的心理资源,对我们维持健康、平衡身心状态至关重要。
早在19世纪中期,自然环境带给人类的平静与活力就被美国城市景观设计大师O l m sted所洞察,认为自然因素对城市居民有压力调节作用,并在他的景观设计中大量应用。
他提出的复愈(R estorati on)这一概念,逐渐受到环境心理学家的关注[1]。
复愈性环境(R estorative Environm ent)是指对人类不断消耗的身心资源和能力有恢复与更新效果的环境设置。
复愈包含各种身心资源和能力的更新,整个过程建立在普遍适应性需要的基础上。
能观察到的复愈过程,如情绪的积极转变,自主唤醒水平的下降,完成定向注意任务情况的改善,以及其它的变化等等,都依赖于个体对所需资源的利用[2]。
康复景观与康复花园中西方研究进展

0引言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对自然疗法的研究兴趣日益浓厚。
一些前人的研究已经分别从医学地理学[1]、环境心理学[2]、生态学视知觉论[3]、园艺疗法[4]等多个角度解释了自然景观如何以及为什么能够缓解人们的压力,改善人们的情绪。
在20世纪90年代初,随着美国对康复景观研究兴趣的增加,在医院中一度消失的院落重新焕发生机,西方国家的研究对我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本文旨在归纳总结西方国家与我国在康复景观主题上的理论内涵。
研究内容包括3个部分:首先,在西方国家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归纳4种解释自然如何以及为什么可以治愈人的理论学派,并对所使用的术语进行辨析;其次,对已筛选的146篇中文文献进行系统综述,对重要文献进行详细分析,包括研究重点、研究方法和主要发现和结论;最后,结合西方国家的理论和研究对我国的研究进行评价。
1西方康复景观的理论与术语在不同的文化中,将自然视为“疗愈者”的传统由来已久。
康复花园最早出现在中世纪的欧洲,修道院中的医院提供封闭的植被花园,希望病人的精神好转[5]。
1860年,弗洛伦斯·南丁格尔[6]在《护理纪要》一书中首次精确地描述并发表了自然对改善患者康复的效果,她认为自然与视觉的联系,如透过窗户看到的美好的自然景色,有助于病人康复。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不断有实证研究表明自然环境具有疗愈效果。
例如,奥德斯[7]通过在一个连续几年的研讨会中对焦点小组进行访谈,验证了自然的疗愈效果,并得出结论,具有自然特征的地方可以治愈人们的抑郁情绪。
弗兰西斯等[8]进行了类似的访谈,发现人们在压力过大或抑郁的情况下会去自然环境中寻求“self-help(自助)”。
因此,出现了几种拥有不同知识体系的学派,建立了景观与人体健康的关系,探索自然的疗愈机制。
本文基于西方国家已有文献的综合基础上,将它们简单划分为医学地理学、环境心理学、生态心理学(生态学视知觉论)、园艺疗法4大流派。
心理复原方案

心理复原方案心理复原是指在遭受心理创伤或经历剧烈变故后,通过一系列的心理调适和恢复措施,使个体能够恢复正常的心理状态。
面对各种压力和挫折,人们需要寻找适合自己的心理复原方案。
本文将介绍几种有效的心理复原方法。
一、积极倾诉人们在遭受心理创伤或困扰时,往往需要将内心的压抑情绪和痛苦感言出来,以减轻心理压力并获得情感支持。
可以选择与亲朋好友倾诉、寻求心理咨询师的帮助,或者尝试写日记、记录自己的心路历程。
倾诉不仅能释放情绪,还能获得他人的安慰和理解,有助于心理的自我调节。
二、身心放松长期压力累积会导致人体紧张和焦虑,所以进行身心放松练习对心理复原非常有益。
常见的放松方法包括深呼吸、温水浸泡、冥想和瑜伽等。
这些方法有助于减少压力激素的分泌,促进身心的平衡和恢复。
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适合的放松方法,并坚持进行。
三、积极面对问题面对困境和挫折时,积极面对问题是心理复原的关键。
不要逃避和否定自己的情绪和困境,而是要勇敢面对现实,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
这需要人们培养积极的心态和乐观的心理预期,培养处理问题的能力,以积极的态度面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
四、建立支持系统建立支持系统是心理复原的重要环节。
可以通过与家人、朋友和同事的交流建立起稳定的支持网络。
与他人分享自己的困惑、感受和需求,不仅能得到情感上的满足,还能获得实质性的支持和帮助。
同时,也要学会给予他人支持和鼓励,形成互助、共同成长的良性循环。
五、培养兴趣爱好心理复原不仅需要调整自身的心理状态,还需要培养积极的生活态度。
可以尝试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如阅读、绘画、运动等,让自己有更多的精神寄托和放松的方式。
这些兴趣爱好能够帮助人们解压、释放情绪,并丰富生活的乐趣,为心理复原提供积极的支持。
六、寻求专业帮助在一些情况下,人们无法独自应对心理问题,此时应及时寻求专业心理师或心理咨询师的帮助。
他们具备丰富的心理知识和经验,在听取个体的抱怨和困惑后,能够针对性地指导和帮助患者制定心理复原方案。
恢复性环境之注意力恢复理论与

二、直接(自主)注意力(voluntary attention) 二、直接(自主)注意力(voluntary attention)
直接注意力被定義為:在有目的的活動中禁止或阻隔一切「分 直接注意力被定義為:在有目的的活動中禁止或阻隔一切「分 散注意力」(distractions)來源或是相關「刺激」(stimuli) 散注意力」(distractions)來源或是相關「刺激」(stimuli) 之能力;缺少有效的直接注意力會使人分心,產生感覺的受損 之能力;缺少有效的直接注意力會使人分心,產生感覺的受損 (Kaplan, 1995)。 1995)。
Thanks for your attention
恢復性環境之注意力恢復理論與 休閒活動效益關係之研究
第二章 文獻回顧
報告者:周先捷 2004/10/22
第二章 文獻回顧
第環境
第三節 休閒活動效益
學者、年代 James(1892)
對於注意力之分類 自主注意力(voluntary attention) 自主注意力(voluntary attention) v.s 非自主性注意力(involuntary attention) 非自主性注意力(involuntary attention) 直接注意力(direct attention) 直接注意力(direct attention) v.s 魅力性(fascination 魅力性(fascination )
第二節 注意力恢復理論
由於長久維持著直接注意力將會導致精神疲勞的後果 (Kaplan & Kaplan, 1989; Kaplan, 1995),因此Kaplan夫婦 (1989)提出了可以將精神疲勞減低且能夠恢復直接注意力的方 法─「注意力恢復理論」(Attention Restoration Theory, ART) ,透過此種理論的體驗,使精神疲勞獲得恢復及其他相關好處,稱 之為恢復性體驗(restorative experience),而具有此類效果的 環境稱之為恢復性環境(restorative environment)。 Kpalan(1995)認為柔和的自然界之美常帶有美學的樂趣,提 供了對於直接注意力的「有助恢復」與「有助深思」 (serious reflection)時機,能夠充分獲得恢復的體驗。因此, 其認為使注意力從疲勞中恢復的環境應該具備下列四項特徵:
口袋公园的复愈性环境营造初探

础上,复愈效应也会越来越高。尤其是在城市 化进程推进中或运行环境,“在整个城市中如 何实现更好的生存”、“如何满足新时期背景 下城市经济社会发展中对其提出的个性化要求” 等,这些都是在实践中要进行积极思考的问题。 在设计时,要保证复愈性环境与城市化之间的 高度融合,由于各种不同类型群体对于压力提 出的承受能力具有一定限制影响,压力的存在, 导致城市化进程推进中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威胁, 这些问题在实践中需要得到不断完善和优化, 以此来保证复愈效应的最大化。在整个景观设 计中需要考虑到的问题之一是季节问题,季节 问题具有一定的不可回避性特点,诸多景观设 计工作在具体展开中,设计人员在前期势必会 对季节交替涉 到的一系列因素进行综合分析。 由于季节交替对于整个设计方案的编制和落实 而言会产生一定影响,因此要结合现实要求, 对客观因素进行有效分析。复愈性环境的营造, 要想保证整个营造效果,需要针对季节交替等 各类问题进行妥善处理 [5]。由于复愈性环境大 多数情况下都是以软质景观作为其中的主体, 其自身具有非常良好的复愈性功能特点。同时 植物本身具有一定的季节性特征,大多数情况 下并不适合冬天的气候条件,在这一基础上, 要与新时期背景下的各种不同类型先进技术手 段等进行结合,这样不仅能够从根本上实现对 季节变化等因素条件带来的一系列恶劣影响进 行妥善处理,而且能够满足复愈性环境在营造 时提出的个性化需求,以此来推动复愈性口袋 公园的规划和建设。
口袋公园的复愈性环境营造初探
文 / 郑红斌 湖南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湖南长沙 410000
【摘要】城市化进程推进速度的不断加快, 人口数量一直在不断增加,人们日常生活压 力越来越大,城市结构也发生了明显的转变, 促使人们对于新时期背景下环境提出了更高 的要求。基于此,本文重点分析口袋公园的 复愈性环境营造情况,针对可能会出现的一 系列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对策,以此 来保证口袋公园复愈性环境营造的效果。
注意力恢复实验报告

一、实验背景随着现代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面临着越来越多的信息输入和任务压力,导致注意力资源逐渐枯竭,影响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
为了探讨如何有效恢复注意力,本研究设计了一项注意力恢复实验,旨在探究不同环境对注意力恢复的影响。
二、实验目的1. 比较不同环境中(自然环境和城市环境)对注意力恢复的效果。
2. 分析不同注意力恢复策略(休息、运动、音乐等)对注意力恢复的影响。
3. 探讨个体差异(年龄、性别、职业等)对注意力恢复的影响。
三、实验方法1. 实验对象:招募30名年龄在18-45岁之间的志愿者,男女比例1:1,职业涵盖学生、上班族等。
2. 实验材料:注意力恢复测试软件、平板电脑、耳机、计时器、录音笔等。
3. 实验流程:(1)志愿者随机分为三组,每组10人,分别进行以下实验:A组:自然环境中注意力恢复实验B组:城市环境中注意力恢复实验C组:休息组(2)实验开始前,对志愿者进行注意力测试,记录初始注意力水平。
(3)A组志愿者在自然环境中进行注意力恢复活动,B组志愿者在城市环境中进行注意力恢复活动,C组志愿者进行休息。
(4)活动结束后,再次对志愿者进行注意力测试,记录恢复后的注意力水平。
(5)对三组志愿者的注意力恢复效果进行统计分析。
4. 注意力恢复活动:A组:在公园、森林等自然环境中散步、跑步、骑自行车等。
B组:在城市公园、广场等环境中散步、跑步、骑自行车等。
C组:在安静的环境中休息、听轻音乐、冥想等。
四、实验结果1. 自然环境中注意力恢复效果显著优于城市环境和休息组。
2. 不同注意力恢复策略对注意力恢复效果的影响存在差异,运动和音乐对注意力恢复效果较好。
3. 年龄、性别、职业等因素对注意力恢复效果有一定影响,但总体上差异不大。
五、讨论1. 本实验结果表明,自然环境对注意力恢复具有显著促进作用。
这可能是因为自然环境中的绿色植物、新鲜空气、宁静的氛围等能够降低心理压力,提高注意力水平。
2. 运动和音乐等注意力恢复策略对注意力恢复效果较好,这可能与运动和音乐能够提高大脑神经递质水平、促进血液循环有关。
中学生注意的发展教案及反思

中学生注意的发展教案及反思
一、教案
注意力训练游戏
这种游戏可以帮助我们锻炼自己的专注力和反应能力。
例如,玩“找茬”游戏,要求我们在两张图片中找出不同之处,这需要我们集中注意力,仔细观察。
阅读训练
阅读是一种很好的锻炼注意力的方式。
我们可以选择一些有趣的书籍或文章,每次读一段落后停下来思考一下,然后再继续往下读。
这样可以帮助我们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注意力集中能力。
冥想练习
冥想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放松和集中注意力的方法。
我们可以在每天早上或晚上花几分钟时间进行冥想,让自己的思维放松下来,集中精力。
二、反思
为什么我们需要发展注意力?
注意力是学习和生活中非常重要的能力。
如果我们的注意力不够集中,就会影响我们的学习效果和生活质量。
因此,发展注意力是非常必要的。
如何保持注意力集中?
保持注意力集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选择一个安静的环境,避免干扰;
(2)制定一个计划,按照计划执行;
(3)分段学习,每段时间集中精力;
(4)适当休息,让大脑得到放松。
注意力训练的效果如何?
经过一段时间的注意力训练,我们会发现自己的注意力有所提高。
我们可以更加专注于学习、工作和生活中的事情,减少分心的情况发生。
同时,注意力训练还可以提高我们的自信心和自我控制能力。
三、总结
发展注意力是我们每个人都需要做的事情。
通过一些简单的教案和反思,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如何发展自己的注意力。
希望大家都能够认真对待这个问题,不断提高自己的注意力水平。
如何运用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提高课堂效率

如何运用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提高课堂效率心理学告诉我们,注意是指有选择的加工某些刺激而忽视其他刺激的倾向。
它是人的感觉(视觉、听觉、味觉等)和知觉(意识、思维等)同时对一定对象的选择指向和集中(对其他因素的的排除)。
注意是记忆、思维的基础,科学合理地运用注意规律,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是教育教学的基本方法,可以使我们的教学事半功倍。
它要求我们教育工作者,尽可能从教学过程的各个方面,创造条件,培养学生积极的注意品质。
一般而言,根据注意的目的性和意志努力的程度,可以把注意分为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
合理运用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是优化教学过程、改善教学效果、保证教学质量的重中之重。
首先,让我们来看一下无意注意在日常教学中所起到的的运用。
无意注意,顾名思义,就是事先没有预定目的,也不用作任何意志努力就可以达到的注意。
无意注意需要刺激源具备足够的新奇性,同整个环境相比,要有显著的与众不同,足以使主体的注意力不自觉地趋向刺激源。
无意注意可以帮助学生对新异事物的直接定向,同时也是学生获得一些计划外知识经验的途径。
一,无意注意最大的关键在于营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
昔日孟母三迁的典故正是向我们说明了教学环境对于一个学生的人生发展的重要意义。
要消除那些容易分散学生注意教学内容的无意注意因素,如保持教室安静。
我们必须打造一个安静祥和的校园环境,努力构建学习型校园文化。
与此同时,教室的布置应当处处体现我们教育的本质,比如挂一些催人奋进的座右铭、张贴名人们的语录等等,让我们的学生在一个积极向上的环境中学习生活。
毋庸置疑,我们老师的外在形象和整体气质同样会给学生们带来潜移默化的影响,这就要求我们教育工作者不断提高个人素养,用自己渊博的学识,良好的品质去感染、引导我们学生,使之在不知不觉中领略学习和知识的魅力所在。
二,应充分利用容易引起学生对教学内容产生无意注意的因素,使学生在课上轻轻松松地集中注意听讲,如教学方法要避免单调呆板、教学形式要多样化、教学组织要生动有趣、教学内容要丰富且逻辑性强等。
注意作用的四种范式 -回复

注意作用的四种范式-回复【注意作用的四种范式】是指在学习和工作中,我们要集中注意力并用心感知、理解、解决问题的能力。
它是一种认知与心理机制,能够帮助我们提高学习和工作效率。
本文将分步骤解释并回答【注意作用的四种范式】的相关问题。
第一步:介绍【注意作用的四种范式】的概念【注意作用的四种范式】是来自于心理学领域的一个概念,用来描述关于注意力的四种不同方式。
它们分别是选择性注意、分配注意、抑制注意和终身学习注意。
这四种认知方式可以相互影响,也可以单独使用,不同的情况下需要用不同的方式来应对。
第二步:详细解释选择性注意的含义及作用选择性注意是指我们在特定环境下集中注意力处理特定任务的能力。
当我们面对众多刺激时,选择性注意能够帮助我们筛选出重要的信息,忽略掉无关的信息,提高我们的处理效率和判断准确率。
在学习和工作中,我们需要通过选择性注意,将有限的注意力资源集中在关键的任务或信息上,以提高效率和质量。
第三步:详细解释分配注意的含义及作用分配注意是指我们能够将注意力在多个任务之间灵活转移和分配的能力。
当我们面临多个任务或多个焦点时,分配注意能够帮助我们控制注意的转移,以便在不同任务之间保持准确和高效。
在学习和工作中,我们经常需要同时处理多个任务,分配注意的能力可以帮助我们在不同任务之间快速切换,并保持高度的专注度。
第四步:详细解释抑制注意的含义及作用抑制注意是指我们能够有意识地屏蔽掉干扰性信息,集中注意力在关键任务上的能力。
抑制注意可以帮助我们过滤掉外界的干扰和噪音,以保持思维的纯净和专注。
在学习和工作中,我们常常会面临各种干扰,包括噪音、社交网络、手机等,抑制注意的能力可以帮助我们摆脱这些干扰,提高我们的工作效率和学习成果。
第五步:详细解释终身学习注意的含义及作用终身学习注意是指我们在学习和工作过程中,不断调整和改进注意方式的能力。
终身学习注意认识到注意机制是一个能够不断改进和提高的心理过程,要求我们持续反思和调整我们的注意策略。
恢复性环境、健康和绿色城市主义

恢复性环境、健康和绿色城市主义徐磊青【摘要】本研究探讨了高密度背景下城市绿色空间的恢复性价值,集中对社区绿地、康复花园和建筑环境在减压和注意力恢复方面的分析。
研究认为在高密度城市中,应该将恢复性环境与积极生活研究相结合,使其与社会交往联系起来,共同构筑对于健康生活必不可少的支持性环境,达成景观、建筑和空间的一体化和可持续城市化。
%Based on the theory of restorative environment, the potentials on mental restorativeness and attention recovery of urban green spaces in highly densive urban context was discussed, parlicularly on the neighborhood green spaces, healing garden, and built environment. Colaborated with the research of active living research (ALR) , the author believes that the restorative environment could be integrated with the spaces of social communication to build the supportive environment for people's healthy life in highly densive city environment. Restorative environment wil be one of the fundamental theories of green urban design for sustainable urbanism, and for integration of landscape, architecture and urban planning.【期刊名称】《南方建筑》【年(卷),期】2016(000)003【总页数】7页(P101-107)【关键词】恢复性环境;健康;支持性环境;绿色城市主义【作者】徐磊青【作者单位】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U981景观的评估有很多方面。
生物多样性促进注意力恢复的实证与思考

生物多样性促进注意力恢复的实证与思考
,主题清楚
植物以及动物以及其他生物的多样性是维护自然环境和人类文明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主体。
许多学者研究发现,生物多样性在一定程度上还可以有效地影响人类精神健康,而且能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促进人们的注意力恢复,消除精神疲劳。
首先,我们来看看人们怎么从自然环境中获得心理疗愈的收获:不仅可以从生物多样性的视觉获利,还可以从植物的味道中获得安慰,从没落的树荫下透出的清新空气中体会到一种释然,以及从栖息地的视野中感受愉快的惬意。
另外,生物多样性还能带来不同颜色和模样的美景,让人感受大自然的怀抱,有着完全不一样的感受。
其次,经研究发现,能够起到促进注意力恢复的作用。
有研究显示,室外活动可以增加消除精神疲劳的效果,但这种效果不仅取决于山水绿植,还要取决于土壤上有没有受到潜在的生物多样性威胁。
如果森林仅仅有同一种树种或者野生动物的种族保护,而且缺少丰富的种族构成的群落变化,那么人们并不会感受到它的安慰和平静,甚至也不会减缓机体的紧张,从而最终促进注意力恢复的状况。
另外,生物多样性也有助于提高人们的智力思维水平,让人们有更多的激发脑力的机会,有研究表明,与其他环境相比,拥有多样化物种的环境可以迅速并且持久地改善人们的抽象思维能力,增强注意力和学习逻辑推理等能力。
最后,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还有助于人们的健康,比如生物多样性可以保护搅扰生态系统的外部中毒物,减少空气污染等,有助于降低病一类疾病的发生,从而改善和提升人们的身体和心理健康。
综上所述,生物多样性对于维护环境和健康极其重要,也能够有效地帮助人们恢复注意力和改善心理健康,而且作用还在不断发挥,我们要加以重视、维系和发展生物多。
2.心理健康与旅游

• 心理健康旅游活动的元素
以参与活动的经验来改善个体的心理问题。 俱乐部、课程、特定兴趣பைடு நூலகம்体、游戏联盟、 业余比赛、野外挑战。
• 表达艺术治疗是一种创造性的 连结,将艺术与心理层面联系 ,艺术表现之时同时以语言引 导进入艺术心理过程之中,让 人们能重新见到自身生命轨迹 与内心蕴藏的情感,这正是艺 术治疗之力量所在。
• 2.4心理健康旅游 2.4.1心理健康旅游的概念 2.4.2心理健康旅游的活动元素 2.4.3心理健康管理程序
• 心理健康旅游概念
(2008)日本学者,尤其是久坐电脑所引起的抑郁和 压力之苦的都市一族。
治疗性服务,设计用来恢复、矫正康复个体或团体的 心理健康水平的旅游活动。
认知功能 心理社会的健康 个人和生活的满足感 成长与个人的发展
兼容性——兼容性是指环境能够支持个体的爱好和目 标,同时个体的决定又能适应环境的要求。
• 注意恢复理论:
指出在现实生活中人们为了保持对事物进行的认识,必须运用自 己的有意注意,而有意注意会消耗机体大量的能量,从而导致注意力 下降,会产生许多不良影响。
该理论认为这样的环境有四个特征,离开、迷人、程度和相容。 如果人长期处于具有这些特点的环境中,个体将会体验到以下四个阶 段的逐步恢复的过程:第一阶段是平复思绪,头脑中杂乱的思绪逐渐 消失,个体的大脑逐步恢复到清醒的状态;第二个阶段是逐渐补充自 己的体力,逐渐从疲惫的状态中恢复,机体的有意注意也得到充分的 恢复;第三个阶段是个体杂乱的思绪得到平复,开始逐渐关注自己以 前没有意识到的想法和问题;第四个阶段是最高的阶段,个体会反思 自己的一生,会关注自己的行为和目标。
• 复愈性环境 可以分为四个维度:
距离感——距离感不仅仅是指空间距离,更侧重于心 理上的距离;
巧用无意注意,提高地理课堂教学效果

巧用无意注意,提高地理课堂教学效果摘要:中学生的有意注意力通常保持在15-20分钟,余下的时间就需要充分调动学生的无意注意。
在教学中,老师如果善于把握学生的无意注意,就可以延续有意注意,提高地理课堂教学效率。
我通过语言技巧的运用、现代教学媒体技术的利用、创设情境、运用实际材料以及巧用突发事件五个方法,在利用有意注意的同时,充分调动了学生的无意注意,把两种注意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提高了历史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无意注意教学效率地理课堂由于传统思想束缚地理课教学,教师习惯于满堂灌,一讲到底,一堂课下来,教师声嘶力竭,气喘吁吁,而学生昏昏欲睡,死气沉沉,所获不多,常令教师有恨铁不成刚之感,大呼学生之不可救药也。
如今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新教学理念,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效率,打造高效历史课堂。
我们都知道中学生的注意力通常保持在15-20分钟,而一堂课是四十五分钟,这就要求教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特别是在一堂课伊始和中间时,要有意识地调动学生的注意,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
在教学中,老师如果不善于把握学生的注意,就无法有效地进行教学;学生如果不注意听课,就无法较好地接受老师传授的知识。
因此,提高学生的注意力是提高课堂效率的重要手段。
中学生的有意注意力通常保持在15-20分钟,剩下的时间就需要充分调动学生的无意注意。
无意注意是指事先没有预定目的,也不需要作意志努力的注意。
无意注意是被动的、不由自主地发生的,所以也叫不随意注意。
它与有意注意一样,都是一种常见而又重要的心理现象。
在许多情况下,人们无目的地被事物吸引住了,心理活动不知不觉地指向和集中在某一事物上,而同时撇开其他的事物。
这种无意注意有利于人们正确地认识事物,提高学生的听课效率。
正确利用学生的无意注意,可以延续有意注意,提高课堂教学效果,那么如何巧妙的利用无意注意,打造高效历史课堂呢?一.运用语言技巧,引起无意注意,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语言是进行思想交流的工具,也是教师教学和引起学生无意注意的重要工具。
矿产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
矿产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
矿产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