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染底泥修复治理技术研究进展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0·
国国家海洋及大气管理局关于底泥中多环芳烃 ( PAHs, 45μg/g) 的规定划分去疏浚污染沉积物, 像五 大湖的Hamilton湾及Indiana湾这样的污染港口的治理 费用相当惊人[5(] Hamilton湾的污染中心区需2千万美 元, 全部治理需要40亿美元) 。
为了更好地发挥疏浚技术在底泥污染治理中的积 极作用, 目前, 国内外学者的研究工作主要集中在以下 几点[6]: (1)疏浚过程中高精度定位技术和现场监控系统 的研究以提高疏浚精度; (2)环保疏浚关键设备的研究 以减少疏浚施工过程的底泥扰动, 避免污染底泥的扩 散; (3)疏浚底泥的资源化综合治理技术研究以实现环 境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协调统一。 1.2 覆盖
然而, 对于疏浚的效果还存在一些争议, 南京的玄 武湖, 日本的Suwa湖都是疏浚失败的例子[4]。荷兰的 Zierikzee湾, 疏浚后沉积物污染变得比疏浚前更为严 重[5]。另外, 疏浚工程及疏浚污泥的治理费用都十分昂 贵, 这也是疏浚技术推广应用面临的实际问题, 按照美
基金项目: 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 2005B33301007) 作者简介: 宁寻安( 1967- ) , 男, 副教授, 博士, 主要从事环境污染治理技术 及环境规划的研究和教学工作,( 电话) 020- 38457983 ( 电子信箱) chen- ws@gdut.edu.cn。
污染物 营养物 营养物 PAH, PCBs 木焦油 木焦油, PAHs, TCDD PCBs PCBs PAH, 金属, 营养物 金属 PCBs
表 1 国外一些原位覆盖工程实例
场地条件
覆盖设计
3700m2
细沙, 5 和 20cm 厚。
20000m2
细沙, 20cm 厚。
靠岸 1.2hm2, 深 6~18m。
2 化学控制技术
化学控制技术就是通过在已污染的沉积物表层加 入化学试剂, 使沉积物中的污染物得到转化( 无害化) 或固化, 从而减少污染沉积物的环境影响的治理措施。 常用的药剂有氯化铁、铝盐和石灰等。Murphy等[9]的研
污染底泥修复治理技术研究进展 宁寻安, 等
工程位置 日本 Kihama Inner 湖 日本 Akanoi 海湾 华盛顿 Denny 海湾 华盛顿 Eagle 海港 华盛顿 Simpson- tacoma 威斯康星 Sheboygan 河 密执安 Manistique 河 哈密尔顿海港,安大略湖 挪威 Eitrheim 海湾 纽约 Stlawrence 河
[2] Otis M J. New Bedford Harbor, Massachusetts Dredging/dis- posal of PCB Contaminated Sediments Dredging 94 - Pro- ceeding of the Secon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Dredging and Dredged Material Placement [J]. American Society of Civil Engineers, 1994, 1:579- 587.
4 结语
( 1) 加强精确测量技术在底泥修复治理环境中的应 用研究。只有准确掌握污染底泥厚度、密度与范围等技 术参数, 才能制定出科学合理、具体有效的治理方案;
( 2) 完善沉积物质量基准的建立。只有建立了沉积 物质量基准, 才能更科学、更客观地进行沉积物及水环 境质量评价, 并为污染源控制、底泥的修复治理和管理 提供依据;
3 生物控制技术
3.1 原位生物处理 原位生物处理不需疏浚而直接对底泥进行处理,
这样既可节省大量的疏浚费用, 又能减少疏浚带来的 环境干扰, 因而是理想的污染沉积物治理方法。原位处 理需要投加具有高效降解作用的微生物和营养物, 有 时还需投加电子受体或供氧剂, 但外加的微生物或其 它物质易受水力条件及土著微生物等因素的强烈影 响, 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
冯奇秀等[11]用底泥生物氧化复合制剂和土著微生 物培养液原位处理广州市朝阳涌, 获得了很好的治理 效果, 底泥总有机碳大幅度降低, 底泥对上覆水体的净 化能力明显增强。可见, 只有激活土著微生物, 才能保 证原位生物处理技术的有效实施。另外, 植物- 微生物 联合修复技术也是一种很有发展前景的原位治理技 术。植物的根系为微生物提供旺盛的最佳生长繁殖场 所, 而微生物对污染物的强化降解给植物创造了更优 化的生长空间。这样植物与微生物共同组成的生态系统 可以有效地去除和降解一些难降解的污染物。Rock的 研究表明, 在污染的沉积物上种植一层植物, 可以形成 有效的保护层, 防止沉积物的再悬浮和污染物的溶解 扩散, 另外, 植物生长过程中根际可以释放出氧、酶等物 质, 有助于微生物降解沉积物中的污染物。植物- 微生物 联合修复技术目前较多出现在土壤修复研究中, 而在沉 积物修复治理中的研究仍少见报道。
覆盖法的不足是降低了水深, 对底栖生态系统具 有破坏性; 在浮泥较多或水动力强度较大的水域, 覆盖 法的工程效果将明显降低。另外, 寻找大量清洁覆盖材 料的问题也不易解决, 因而, 覆盖技术的应用受到了一 定的限制。因此, 有人建议: 把覆盖技术与固体废物处理 相结合, 将经无害化处理的固体废物用作覆盖材料, 既达 到了覆盖的目的, 又处置了固体废物, 一举两得[8]。
覆盖是将清洁的沙、底泥、砾石或人造地基材料覆 盖于污染底泥上面, 使污染底泥与水体隔离, 从而防止 底泥污染物向上覆水体迁移的原位固定技术。覆盖主 要通过以下三个方面限制污染沉积物的环境影响: (1) 将污染沉积物与底栖生物物理性地分开; (2)固定污染 沉积物, 防止其再悬浮或迁移; (3)降低污染物向水中的 扩散能量。研究表明, 覆盖能有效防止底泥中 PCBs、 PAH 及重金属进入水体, 对水质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国外已有不少成功的应用例子[7(] 见表 1) 。
6968m2
6 分沙/6 分沙砾/6 分砾石
施工方法
用驳船撒布 用驳船撒布和水力喷射 用沙箱进行水力管道输送 直接机械施放 从驳船用起重机施放 通过管道输送 从驳船撒下 从驳船用桶放下
究认为: 将上述药剂投放到水体中会形成一层新的活 性层沉积在污染沉积物表面, 这些化学物质很容易与 沉积物中释放出来的磷形成沉淀, 阻止了磷向水体的扩 散。Varjo等[10]的研究发现: 氯化铁可与硫化氢反应, 形成 氢氧化铁并与磷结合; 铝盐可在水体中形成磷酸铝或胶 体氢氧化铝, 进而形成磷酸铝沉淀。从而限制磷的释 放。这种方法的最大缺陷是对水生生态系统存在潜在 的威胁, 石灰可以增大水中氨的毒性, 而铁和铝盐则可 以破坏鱼鳃的正常功能。因此, 一般只用于应急措施。
·101·
环境科学与技术 第 29 卷 第 9 期 2006 年 9 月
理技术, 具有十分广阔的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1] Holdren C W, Jones J. Managing Lakes and Reservoirs(3rd edition)[M]. by N Am. Lake Manage Soc. and Terrene Inst, in coop with U.S.EPA. ,2001.
环境科学与技术 第 29 卷 第 9 期 2006 年 9 月
污染底泥修复治理技术研究进展
宁寻安, 陈文松, 李萍, 尹光彩, 白晓燕
( 广东工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广州 510006)
摘 要: 综述了疏浚、覆盖、化学处理和生物处理等底泥修复治理技术的研究进展, 并指出该研究领域尚需解决的技术难题。 关键词: 底泥; 疏浚; 覆盖; 化学处理; 生物处理 中图分类号: X70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 6504(2006)09- 0100- 03
3.2 异位生物处理 异位处理即对疏浚底泥进行的处理, 有溶剂浸提、
湿式空气氧化等物理化学方法和生物处理方法[12]。尽管 有资料报道, 通过溶剂( 丙酮) 浸提可提取出底泥中 98% 以上的 PAHs; 而应用湿式空气氧化技术可使底泥中的 PAHs 的去除率达 97%以上。但是, 这些物化处理方法存 在能耗大, 处理费用高, 处理过程中可能产生二次污染 等问题而使其应用受到限制。因此, 以价廉、安全( 无二 次污染) 为特点的生物处理方法得到更多的关注。据报 道, 从简单的烃类到复杂的 PCBs、PAHs 等, 运用生物 处理都已取得较好的效果, 有的已达到规模化使用[13]。 目前, 生物处理面临的问题是降解速度慢和降解不彻 底, 为此, 国内外学者纷纷开展提高生物活性和提高生 物可利用性等方面的探讨研究, 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Kraig 等[14]的研究表明, 外加硫酸盐作电子受体可显著 提高生物活性, 从而增加 PAHs 的厌氧降解。Aronstein 等利用表面活性剂促进底泥污染物从固相向液相的解 析, 从而加快生物处理的降解速率[15]。因此, 通过添加 合适的电子受体, 表面活性剂, 并结合厌氧- 好氧联合工 艺的合理应用, 可获低耗、快速、彻底的生物处理效果。
0.79m 厚的沙性沉积物
22hm2
0.9m 厚的沙性沉积物
靠岸 6.88hm2, 不同深度。
1.2~6.1m 厚的沙性沉积物
浅河的几个地区/泛滥平原
带硬质石块的沙层
河里 1858m2 3~5m 深的浅滩 40/1000 的塑料衬垫
一个工业海Biblioteka Baidu 10000m2
部分 0.5m 厚的沙
100000m2
地基材料和篾筐
按照控制方法原理的不同, 污染底泥的释放控制 技术可分为物理、化学和生物控制技术。
1 物理控制技术
1.1 疏浚 疏浚是通过挖除表层污染底泥以达到减少底泥污
染物释放的技术措施。在很多时候, 疏浚是一种必需的 选择, 而且见效快, 效果好。例如, 瑞典的Trummen湖, 疏 挖表层1m厚的底泥后, TP浓度迅速下降, 且这种状态维 持了18年[1]。美国马萨诸塞州的New Bedfold港, 通过疏 浚, 有效地消除了沉积物中PAHs和重金属的释放[2]。我 国滇池草海实施疏浚工程后, 疏浚区水体不再黑臭, 水 质明显好转, 水体透明度由原来<0.37m提高到0.8m[3]。
( 3) 加强沉积物- 水体界面的扩散交换过程的研究, 阐明扩散交换机制, 建立完善的污染物释放模型, 为有 效控制底泥污染物向上覆水体的释放提供理论依据;
( 4) 加强对植物- 微生物联合原位修复技术的开发 研究。植物与微生物联合应用能够促进污染物的降解, 因而是一种投资少、安全( 无二次污染) 、高效的修复治
由于长期的外源输入和水生生物残渣的沉积, 底 泥富集了大量的污染物, 如重金属、N、P 等营养物和难 降解有机物等, 成为水体污染的重要次生污染源( 内污 染源) , 对人类健康和环境构成严重的威胁。例如, 美国 EPA 在 1998 年 的 调 查 报 告 中 指 出 , 美 国 已 发 生 的 2100 起鱼类消费问题, 经多次证实污染来自底泥。在 我国, 杭州西湖的内源污染负荷已经达到外源污染负 荷的 41%。可以预见, 随着外源污染控制技术的不断发 展和治理效果的不断提高, 底泥污染治理问题将日益 突出。因此, 研究污染底泥修复治理技术的必要性和重 要性不言而喻。本文拟总结评述近年来国内外环境学 者对污染底泥修复治理技术研究的主要成果, 并尝试 指出其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的发展方向。
[3] 柳惠青. 湖泊污染内源治理中的环保疏浚[J]. 水运工程,2000, (11):21- 27.
[4] 濮培民,王国祥,胡春花,等. 底泥疏浚能控制湖泊富营养化吗 [J]. 湖泊科学, 2000, 12(3):269- 279.
[5] Murphy T P, Lawson A, Kumagai M, et al. Review of emerg- ing issues on sediment treatment [ J] . Aquatic Ecosystem Health and Management, 1999, 2(4):419- 434.
国国家海洋及大气管理局关于底泥中多环芳烃 ( PAHs, 45μg/g) 的规定划分去疏浚污染沉积物, 像五 大湖的Hamilton湾及Indiana湾这样的污染港口的治理 费用相当惊人[5(] Hamilton湾的污染中心区需2千万美 元, 全部治理需要40亿美元) 。
为了更好地发挥疏浚技术在底泥污染治理中的积 极作用, 目前, 国内外学者的研究工作主要集中在以下 几点[6]: (1)疏浚过程中高精度定位技术和现场监控系统 的研究以提高疏浚精度; (2)环保疏浚关键设备的研究 以减少疏浚施工过程的底泥扰动, 避免污染底泥的扩 散; (3)疏浚底泥的资源化综合治理技术研究以实现环 境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协调统一。 1.2 覆盖
然而, 对于疏浚的效果还存在一些争议, 南京的玄 武湖, 日本的Suwa湖都是疏浚失败的例子[4]。荷兰的 Zierikzee湾, 疏浚后沉积物污染变得比疏浚前更为严 重[5]。另外, 疏浚工程及疏浚污泥的治理费用都十分昂 贵, 这也是疏浚技术推广应用面临的实际问题, 按照美
基金项目: 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 2005B33301007) 作者简介: 宁寻安( 1967- ) , 男, 副教授, 博士, 主要从事环境污染治理技术 及环境规划的研究和教学工作,( 电话) 020- 38457983 ( 电子信箱) chen- ws@gdut.edu.cn。
污染物 营养物 营养物 PAH, PCBs 木焦油 木焦油, PAHs, TCDD PCBs PCBs PAH, 金属, 营养物 金属 PCBs
表 1 国外一些原位覆盖工程实例
场地条件
覆盖设计
3700m2
细沙, 5 和 20cm 厚。
20000m2
细沙, 20cm 厚。
靠岸 1.2hm2, 深 6~18m。
2 化学控制技术
化学控制技术就是通过在已污染的沉积物表层加 入化学试剂, 使沉积物中的污染物得到转化( 无害化) 或固化, 从而减少污染沉积物的环境影响的治理措施。 常用的药剂有氯化铁、铝盐和石灰等。Murphy等[9]的研
污染底泥修复治理技术研究进展 宁寻安, 等
工程位置 日本 Kihama Inner 湖 日本 Akanoi 海湾 华盛顿 Denny 海湾 华盛顿 Eagle 海港 华盛顿 Simpson- tacoma 威斯康星 Sheboygan 河 密执安 Manistique 河 哈密尔顿海港,安大略湖 挪威 Eitrheim 海湾 纽约 Stlawrence 河
[2] Otis M J. New Bedford Harbor, Massachusetts Dredging/dis- posal of PCB Contaminated Sediments Dredging 94 - Pro- ceeding of the Secon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Dredging and Dredged Material Placement [J]. American Society of Civil Engineers, 1994, 1:579- 587.
4 结语
( 1) 加强精确测量技术在底泥修复治理环境中的应 用研究。只有准确掌握污染底泥厚度、密度与范围等技 术参数, 才能制定出科学合理、具体有效的治理方案;
( 2) 完善沉积物质量基准的建立。只有建立了沉积 物质量基准, 才能更科学、更客观地进行沉积物及水环 境质量评价, 并为污染源控制、底泥的修复治理和管理 提供依据;
3 生物控制技术
3.1 原位生物处理 原位生物处理不需疏浚而直接对底泥进行处理,
这样既可节省大量的疏浚费用, 又能减少疏浚带来的 环境干扰, 因而是理想的污染沉积物治理方法。原位处 理需要投加具有高效降解作用的微生物和营养物, 有 时还需投加电子受体或供氧剂, 但外加的微生物或其 它物质易受水力条件及土著微生物等因素的强烈影 响, 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
冯奇秀等[11]用底泥生物氧化复合制剂和土著微生 物培养液原位处理广州市朝阳涌, 获得了很好的治理 效果, 底泥总有机碳大幅度降低, 底泥对上覆水体的净 化能力明显增强。可见, 只有激活土著微生物, 才能保 证原位生物处理技术的有效实施。另外, 植物- 微生物 联合修复技术也是一种很有发展前景的原位治理技 术。植物的根系为微生物提供旺盛的最佳生长繁殖场 所, 而微生物对污染物的强化降解给植物创造了更优 化的生长空间。这样植物与微生物共同组成的生态系统 可以有效地去除和降解一些难降解的污染物。Rock的 研究表明, 在污染的沉积物上种植一层植物, 可以形成 有效的保护层, 防止沉积物的再悬浮和污染物的溶解 扩散, 另外, 植物生长过程中根际可以释放出氧、酶等物 质, 有助于微生物降解沉积物中的污染物。植物- 微生物 联合修复技术目前较多出现在土壤修复研究中, 而在沉 积物修复治理中的研究仍少见报道。
覆盖法的不足是降低了水深, 对底栖生态系统具 有破坏性; 在浮泥较多或水动力强度较大的水域, 覆盖 法的工程效果将明显降低。另外, 寻找大量清洁覆盖材 料的问题也不易解决, 因而, 覆盖技术的应用受到了一 定的限制。因此, 有人建议: 把覆盖技术与固体废物处理 相结合, 将经无害化处理的固体废物用作覆盖材料, 既达 到了覆盖的目的, 又处置了固体废物, 一举两得[8]。
覆盖是将清洁的沙、底泥、砾石或人造地基材料覆 盖于污染底泥上面, 使污染底泥与水体隔离, 从而防止 底泥污染物向上覆水体迁移的原位固定技术。覆盖主 要通过以下三个方面限制污染沉积物的环境影响: (1) 将污染沉积物与底栖生物物理性地分开; (2)固定污染 沉积物, 防止其再悬浮或迁移; (3)降低污染物向水中的 扩散能量。研究表明, 覆盖能有效防止底泥中 PCBs、 PAH 及重金属进入水体, 对水质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国外已有不少成功的应用例子[7(] 见表 1) 。
6968m2
6 分沙/6 分沙砾/6 分砾石
施工方法
用驳船撒布 用驳船撒布和水力喷射 用沙箱进行水力管道输送 直接机械施放 从驳船用起重机施放 通过管道输送 从驳船撒下 从驳船用桶放下
究认为: 将上述药剂投放到水体中会形成一层新的活 性层沉积在污染沉积物表面, 这些化学物质很容易与 沉积物中释放出来的磷形成沉淀, 阻止了磷向水体的扩 散。Varjo等[10]的研究发现: 氯化铁可与硫化氢反应, 形成 氢氧化铁并与磷结合; 铝盐可在水体中形成磷酸铝或胶 体氢氧化铝, 进而形成磷酸铝沉淀。从而限制磷的释 放。这种方法的最大缺陷是对水生生态系统存在潜在 的威胁, 石灰可以增大水中氨的毒性, 而铁和铝盐则可 以破坏鱼鳃的正常功能。因此, 一般只用于应急措施。
·101·
环境科学与技术 第 29 卷 第 9 期 2006 年 9 月
理技术, 具有十分广阔的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1] Holdren C W, Jones J. Managing Lakes and Reservoirs(3rd edition)[M]. by N Am. Lake Manage Soc. and Terrene Inst, in coop with U.S.EPA. ,2001.
环境科学与技术 第 29 卷 第 9 期 2006 年 9 月
污染底泥修复治理技术研究进展
宁寻安, 陈文松, 李萍, 尹光彩, 白晓燕
( 广东工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广州 510006)
摘 要: 综述了疏浚、覆盖、化学处理和生物处理等底泥修复治理技术的研究进展, 并指出该研究领域尚需解决的技术难题。 关键词: 底泥; 疏浚; 覆盖; 化学处理; 生物处理 中图分类号: X70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 6504(2006)09- 0100- 03
3.2 异位生物处理 异位处理即对疏浚底泥进行的处理, 有溶剂浸提、
湿式空气氧化等物理化学方法和生物处理方法[12]。尽管 有资料报道, 通过溶剂( 丙酮) 浸提可提取出底泥中 98% 以上的 PAHs; 而应用湿式空气氧化技术可使底泥中的 PAHs 的去除率达 97%以上。但是, 这些物化处理方法存 在能耗大, 处理费用高, 处理过程中可能产生二次污染 等问题而使其应用受到限制。因此, 以价廉、安全( 无二 次污染) 为特点的生物处理方法得到更多的关注。据报 道, 从简单的烃类到复杂的 PCBs、PAHs 等, 运用生物 处理都已取得较好的效果, 有的已达到规模化使用[13]。 目前, 生物处理面临的问题是降解速度慢和降解不彻 底, 为此, 国内外学者纷纷开展提高生物活性和提高生 物可利用性等方面的探讨研究, 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Kraig 等[14]的研究表明, 外加硫酸盐作电子受体可显著 提高生物活性, 从而增加 PAHs 的厌氧降解。Aronstein 等利用表面活性剂促进底泥污染物从固相向液相的解 析, 从而加快生物处理的降解速率[15]。因此, 通过添加 合适的电子受体, 表面活性剂, 并结合厌氧- 好氧联合工 艺的合理应用, 可获低耗、快速、彻底的生物处理效果。
0.79m 厚的沙性沉积物
22hm2
0.9m 厚的沙性沉积物
靠岸 6.88hm2, 不同深度。
1.2~6.1m 厚的沙性沉积物
浅河的几个地区/泛滥平原
带硬质石块的沙层
河里 1858m2 3~5m 深的浅滩 40/1000 的塑料衬垫
一个工业海Biblioteka Baidu 10000m2
部分 0.5m 厚的沙
100000m2
地基材料和篾筐
按照控制方法原理的不同, 污染底泥的释放控制 技术可分为物理、化学和生物控制技术。
1 物理控制技术
1.1 疏浚 疏浚是通过挖除表层污染底泥以达到减少底泥污
染物释放的技术措施。在很多时候, 疏浚是一种必需的 选择, 而且见效快, 效果好。例如, 瑞典的Trummen湖, 疏 挖表层1m厚的底泥后, TP浓度迅速下降, 且这种状态维 持了18年[1]。美国马萨诸塞州的New Bedfold港, 通过疏 浚, 有效地消除了沉积物中PAHs和重金属的释放[2]。我 国滇池草海实施疏浚工程后, 疏浚区水体不再黑臭, 水 质明显好转, 水体透明度由原来<0.37m提高到0.8m[3]。
( 3) 加强沉积物- 水体界面的扩散交换过程的研究, 阐明扩散交换机制, 建立完善的污染物释放模型, 为有 效控制底泥污染物向上覆水体的释放提供理论依据;
( 4) 加强对植物- 微生物联合原位修复技术的开发 研究。植物与微生物联合应用能够促进污染物的降解, 因而是一种投资少、安全( 无二次污染) 、高效的修复治
由于长期的外源输入和水生生物残渣的沉积, 底 泥富集了大量的污染物, 如重金属、N、P 等营养物和难 降解有机物等, 成为水体污染的重要次生污染源( 内污 染源) , 对人类健康和环境构成严重的威胁。例如, 美国 EPA 在 1998 年 的 调 查 报 告 中 指 出 , 美 国 已 发 生 的 2100 起鱼类消费问题, 经多次证实污染来自底泥。在 我国, 杭州西湖的内源污染负荷已经达到外源污染负 荷的 41%。可以预见, 随着外源污染控制技术的不断发 展和治理效果的不断提高, 底泥污染治理问题将日益 突出。因此, 研究污染底泥修复治理技术的必要性和重 要性不言而喻。本文拟总结评述近年来国内外环境学 者对污染底泥修复治理技术研究的主要成果, 并尝试 指出其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的发展方向。
[3] 柳惠青. 湖泊污染内源治理中的环保疏浚[J]. 水运工程,2000, (11):21- 27.
[4] 濮培民,王国祥,胡春花,等. 底泥疏浚能控制湖泊富营养化吗 [J]. 湖泊科学, 2000, 12(3):269- 279.
[5] Murphy T P, Lawson A, Kumagai M, et al. Review of emerg- ing issues on sediment treatment [ J] . Aquatic Ecosystem Health and Management, 1999, 2(4):419- 4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