殡葬文化学——中国古代哲学的生死观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章中国古代哲学的生死观

目的要求:1、掌握原始宗教的生死观

2、掌握儒、释、道的生死观

教学重点: 孔子及儒家学派的生死观

教学难点:释、道家的生死观

授课方法:课堂讨论法、比较法

教学过程:

一、原始宗教的生死观

1、人类早期的生死观。

一切宗教(或哲学)的核心问题都是同一的,即:生命。其目的在于:超越有限、超越死亡,即所谓“生命永恒”。在原始宗教那里,这一命题就已经表现得淋离尽致了,它是在“灵魂不死”的认知下进行的。文献学和民俗学的资料均表明,灵魂观念在原始时代具有世界性。

2、灵魂观念产生!

原始人用它解释人的生、老、病、死,生命运动的生生不息,并以此指导自己的全部活动。原始人认为,灵魂这种“小人”和其主人的身体完全相似,即灵魂因人的高矮胖瘦而分别具有高矮胖瘦的特征;人死后,灵魂变为鬼魂去了另一世界。

3、从此,原始人变得坦然起来。他们对一切问题都有了一个“圆满的”答案:对他们来说,真正的死亡是不存在的,死亡不过是到另一世界去生活,好像只是换了一个生活环境。

死亡文化的“实用性”从一开始就被原始人正确地把握住了。

二、孔子及其儒家学派的生死观

1、孔子(公元前551479年),名丘,字仲尼。其先祖是殷商的贵族,周灭商,受封于宋国,世居宋。到孔子的曾祖父孔防叔时,宋内乱,避乱,迁鲁。到孔子时,家道已败落。鲁国是周公旦(周武王的四弟)的封地,号称“礼仪之邦”,古代的典章、文献极为丰富;而孔氏家族又具有殷商的文化传统,这些对于孔子成为一代思想家无疑受益匪浅。

2、孔子以周文化(“周礼”)的继承者自居。儒家的最基本概念是“仁”。

(1)《说文》:“仁,亲也,从二人。”即是说,“仁”就是协调两个人之间的亲密关系的一种境界,或一类行为准则。在“仁”的旗帜下,孔子学说的逻辑如此展开:一是个人的道德修养,儒家的理想人格是“圣人”;二是参与社会活动,实现理想社会,儒家的理想社会是“圣王之治”。

(2)《礼记·大学》概括为: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后人亦称之为“修、齐、治、平”功夫,或“内圣外王”之学。修、齐为“内圣”,诚意、正心亦为修身的组成部分;治、平为“外王”。其中,“内圣”是为了“外王”,“内圣”是“外王”的基础,而这两者的最完美境界都达到了“仁”。后来。

(3)《孟子》云:“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便是具体展开了孔子“内圣外王”的思想。正因为如此,儒学被称为“仁学”、“人学”,近世亦有人称孔子为“伟大的人道主义者”。

3、儒家是从入世精神、仁学推衍出它的生死观,并服务于它的人格修养和社会治理。具体地说,儒家通过积极的人生实践,建立功勋和学说,造福于社会并扬名于后世,以此超越死亡,达成生命永恒。

4、儒家的基本逻辑是:入世主义精神、仁学、人格修养、社会治理,它的生死观集中体现在“三不朽”信条中。因而儒家的人生观是积极的、蓬勃向上的。

三、老、庄及其道家学派的生死观

1、老子道家的生死观

(1)老子,名聃(dān),楚国人,生卒年不详,大约与孔子同时而长于孔子。老子曾做过周王室的史官,孔子年轻时游洛阳,曾向老子请教过“道”。老子是中国文化史上一位影响深远的人物,一部五千言的《道德经》,蕴含深奥,令历代学者叹服不已,后世累代有注释者。

(2)两大基本内容:道的本体论,道的方法论。如果说孔子哲学的主要特点在于济世救民的话,那么,老子哲学的主要特点则在于思辨寻理。老子和孔子对中国文化史的深远影响相得益彰,实难分伯仲。道家是先秦哲学中反对儒家的主要派别之一。

(3)老子哲学的人生观、社会观是中性而略具消极色彩。《老子》五千言并未过多地谈到死亡、殡葬问题,但他却为道家后起者奠定了基调。

2、庄子道家的生死观

(1)庄子,名周,约公元前369-286年,与孟子同时或稍后,宋人(今河南商丘)。庄子淡泊名利,终生不仕,曾谢绝了楚威王聘为国相的请求。他或四方游历,或隐居著书,生活曾一度极为清苦,然自得其乐。现存《庄子》一书,共三十三篇,其中《内篇》的七篇被认为是庄子原作,其它《外篇》和《杂篇》共二十六篇则多后起道家的托名之作,但基本上都反映了他的思想。庄子哲学皆假托寓言而阐明道家思想,想象力丰富,文风奇特、诡谲。

(2)庄子持“元气论”的物质观。认为,人由“元气”聚合而成,气散则死,生生死死在无休止地转换着,如四时之运行。可是,人们却将“其所美者为神奇,其所恶者为臭腐。”其实两者是一回事,因为它们都是由气构成的,故曰“通天下一气耳”,“故万物一也”(一,即齐一,一回事。)。生命,不过是身外的尘垢“假借”而成,生、死就像昼、夜一样无穷地交替,“生之来而不能却,其去不能止。”(见《庄子》的“至乐”、“知北游”、“达生”等篇)

(3)在庄子看来,死亡不过是回归自然而已,生存倒像是出去走了一遭。庄子的殡葬观也是独特的。既然生死只是“气”的循环聚散,死亡是回归自然这个“巨室”,那么,殡葬就是多余的。

四、墨子及其墨家学派的生死观

1、墨子,名翟,鲁国人。在孔子之后,孟子之前。《淮南子·要略》说,墨子原系儒门弟子,因不满儒家学说而另创一个对立的学派。

2、墨子提出了一整套社会学说和政治方案,对此可概括为:“兼爱”,要人们要普遍地相互爱护,不分亲疏;“尚贤”,推举贤才;“尚同”,上下同心;“节俭”,节约俭朴;“非攻”,反对诸侯各国之间的战争;“非乐”,反对沉醉于音乐享受等。

3、墨子的生死观及殡葬观。它可归结为:明鬼、非命、节葬。它们构成墨家“非儒”(反对、非难儒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4、墨子提出了殡葬改革方案:“曰:棺三寸,足以朽骨;衣三领,足以朽肉。掘地之深,下无菹漏,气发泄于上,垄足以期(识别)其所,则止矣。返,从事于衣食之财,佴(助,给)于祭祀,以致孝于亲。故曰:子墨子之法,不失为死、生之利者,此也。”墨子是迄今我们所知中国最早的主张“薄葬”的殡葬改革家。

五、佛教的生死观

1、佛教产生于公元前六世纪的古印度。创始人释迦牟尼,意为“释迦族的圣人”,出生于迦毗罗卫(今尼尔泊南部),其原名为乔答摩.悉达多。其父为迦毗罗卫国的国王,他立为太子,从小受过良好的教育,准备将来继承王位。

2、佛教在公元一世纪东汉初传入中国。佛教的原始教义是教人们斩断一切尘缘,包括对血缘关系淡薄、不事官府等。

3、佛教是一种出世主义(和儒家积极的入世主义正相反对)。它从纯个人的角度寻找人生苦难的根源,并提供解脱个人苦难、寻求生命永恒的道路。

4、佛教焚化尸体就源于对肉体、感官的鄙视乃至厌恶,因为它们是妨碍人们过一种清净无欲的空寂淡泊的生活精神的“涅般木”境界的障碍。但高僧的经焚烧后骨头称为“舍利子”被保存下来,供信徒们瞻仰。

六、儒家和佛教的最根本区别

1、儒家建立在对生命热爱的基础上,因而产生了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强烈的使命感。也由于热爱生活,父母对子女有养育之恩,子女对父母也就有了“孝”即报恩的义务。

2、佛教则建立在人生苦难、厌倦生命的基础上,因而采取了一种消极的生活态度,社会责任感极其淡漠。既然生存充满着苦难,“苦海无边”,那么,对生育自己成人的父母也无须承担“孝”之类的义务了。明清的法律规定,僧人必须拜父母,祭祀祖先,为父母服三年丧,否则,杖一百,令还俗。这就是不承认出家人有放弃对父母此类义务的权利。

佛教能在中国得到传播,与它自身受到了一定的“改造”是分不开的。首先是受到儒家“忠”、“孝”的影响,其次是与中国传统的偶像崇拜、民间迷信相结合,逐步成为了“中国化”的佛教。

思考题:

1、原始宗教的灵魂观念是怎样产生的(参考教材第41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