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礼仪与文化的关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商务礼仪与文化的关系
文化习俗、礼仪禁忌的差异,是导致双方不能顺利交流的重要原因。能够“入乡随俗”的前提是,大家必须在“入乡”之前就对“俗”有比较充分的了解。因此,商务在进行涉外交往之前,一定
要认真学习交往人士文化背景之下的礼仪习俗与禁忌,这样才能避
免产生那些原本可以避免的误解、冲突或其它严重的不良后果。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曾经有一位美国教授来华访问。在华讲学三个月回去之后,得到的结论竟是:“中国人不尊重知识和学术”。
究其原因,是因为他在中国的三个月之中,有很多中国人称呼他为“戴维斯先生”。这位学者是一位科学家,自从年轻时获得博士学
位之后,在后来的几十年中,美国人均以“戴维斯博士”或“戴维
斯教授”来称呼他,中国人叫他“戴维斯先生”时,他常浑然不觉
是在叫自己。他还对中国人说:“你可以正式地称呼我为教授,也
可亲切地称呼我为博士,或者是把我当作朋友,直接叫我的名字,
但是不要叫我先生。”但是每每遇到陌生的中国人时,称之“戴维
斯先生”者十之八九。他感觉非常不舒服,觉得中国人在故意贬低他,郁闷三个月之后,得出了“中国人不尊重知识和学术”的结论。但是,从中国人的角度上看,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先生”这个称呼
是用于对高级学者的尊称,早在春秋战国时代开始,“先生”这个
称谓就是对大教育家、大思想家和学者文人的尊称,如“屈原先生”、“鲁迅先生”、“蔡元培先生”等等。中国人称“戴维斯先生”,并不是把他当作一般男士看待,其实是很尊重他的,这就是
文化差异所导致的误解。幸好当时戴维斯先生还没有听到有中国人
叫他“戴老”——在中国称“老”是极为尊敬之意,美国人听来就
是在侮辱他、嫌弃他年龄大不中用了。
除了语言交流的差异之外,商务人员在涉外交往当中还要特别注意非语言交流方式上的差异。非语言交流上的差异,在不同的文化
背景下,差异是非常大的。例如,在涉外交往当中,人们为了表达
尊重,除了言语之外,还要伴随有恰当的礼仪举止。握手是一种常
见的国际交往礼节,但是如果见到日本、韩国及阿拉伯国家的女士,则不应主动要求与对方握手。拥抱和吻面的礼节常见于西方,在亚
洲国家则很少使用。
据说美国前总统肯尼迪在任期间曾到一个阿拉伯国家进行国事访问,在为他举行的宴会上,出于美国人的礼貌,他赞美王后的美貌
并行了拥抱礼和吻面礼。这一举动使得国王十分恼火,但他强按怒
火没有当场发作,结果宴会不欢而散。在西方国家,肯尼迪的这一
举动不仅十分正常而且非常得体,但在阿拉伯人看来,赞美他人的
妻子并拥抱、吻面是非常粗鲁失礼的举动——对他人的妻子是不可
以热情地打招呼的。
因此,商务人员在涉外交往的过程当中一定要注意,在跨文化交流中产生的很多因误解导致的不愉快甚至关系紧张的事件当中,相
当大的一部分都是缘于双方不了解对方的文化习俗和礼仪禁忌。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领域中,人们推崇一种环形的时间观念。因此,中国人利用时间比较随意,比较灵活;西方人奉行的则是线形的时间
观念,认为时间是一去不复返的。因此,他们的时间观念非常强烈,做
任何事都有严格的日程安排,时刻保持“紧张”的时间观念。这种差
异表现在国际商务礼仪中,主要导致例如以下两个方面的中西差别:
首先,在国际商务活动中,中国人不重视预约,有时候即使预约,也不
严格遵守预约时间,而西方人则注重预约,且严格按照预约时间安排
活动。其次,在商务谈判中,西方人喜欢开门见山,且在谈判中不喜欢
停下或者保持沉默,而是习惯于速战速决。然而,中国人则喜好感情
投资,喜欢宴请或者送礼物,在交杯换盏中达成一致,商务活动进程一
般比较缓慢。
在中国,饮食已经上升到一种几乎超越其他一切物质形态和精神
形态的举足轻重的东西,“民以食为天”是其最好的表达。中国的菜
肴讲究“五味调和”和“色、香、味、形、器俱佳”,追求美味,而
忽略营养均衡;西方人饮食追求科学搭配,营养均衡,菜肴的“色、香、味”是次等要求。他们喜欢清淡少油、原料新鲜的食物,只是将饮食
当做一种摄取营养的手段,吃得比较简单,不会过分地追求口味。因此,在商务活动中,中方喜欢安排圆桌筵席,美味佳肴置于中心,与客
人相互敬酒让菜、热闹非凡,在形式上形成一种团结、礼貌、共趣的气氛。然而,西方的宴会则讲究优雅温馨,富有情趣和礼仪,通过与邻座客人之间的交谈,达到交谊的目的;在宴请礼仪方面,中国从古至今大多都以“左”为尊,要将地位很尊贵的客人安排在左边的上座,然
后依次安排。西方则以“右”为贵,
在中国的文化观念中,人生的价值往往体现在其社会价值之中,总是把个人或者自我放在社会关系中去考察,否定个体的自我主体性,
人生意义常常与“忘我”或者“牺牲”相联系。它追求的是这一种
群体和谐的、稳定的伦理道德社会,个人可以弘扬个性,但不能将自
我置于国家、集体之上;西方则不然,其主张以自我为核心的个人主
义价值观念。个人是社会的核心,追求个人利益的主观能动创造性是社会进步的内在动力。因此,应将个人利益置于高于一切的位置,实
行利己主义和自由主义,个人有满足自己物质利益和精神享受的权利,有自己生活上的隐私。这种价值观的差异可以说是根本性的,它是决定中西方商务礼仪差异的根本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