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服务支撑能力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提升服务支撑能力,建设国家水工环信息中心
信息化已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

在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信息化建设的重大部署下,《国土资源信息化“十二五”规划》“高站位”、“宽视野”的及时发布,标志着国土资源信息化工作随着部领导的强力推动,正不断迈上新高度。

作为国土资源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地质环境监测和保护工作正面临愈加复杂形势,城镇的快速扩张、新农村建设和国家区域发展规划的实施以及各类基础设施建设,对地质环境的影响和干扰进一步加大,不合理的工程经济活动以及气候异常引发的地质灾害及各类地质环境问题将变得更加复杂。

保障新形势下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人居环境安全对地质环境调查监测和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提出了新的任务和更高的要求。

整合资源,夯实基础,“十一五”成果显著
“十一五”期间,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作为承担全国地质环境监测网的建设与管理、全国地质灾害的监测、预报、预警以及水工环相关信息服务的国家级单位,进一步明确了定位,并确定了中长期发展战略,制订了《全国地质环境监测规划》、《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信息化建设“十二五”规划》等一系列规划,调整了业务结构,夯实了管理基础,在地质灾害调查与防治、地下水监测与保护、矿山地质环境调查与恢复治理、水土地质环境监测、地面沉降监测与防控、地质遗迹调查与管理等业务工作方面均得到长足的发展。

全国已初步形成了由1925个地下水监测点构成的国家级地下水动态监测网、由22万个群测群防点构成的地质灾害监测网和长江三角洲、华北平原、汾
渭盆地3个重点地区地面沉降监测网。

依托矿山统计报表制度建立的矿山地质环境监测体系初步运行,在黄淮海平原典型区域已初步建立了水土地质环境监测网,传统监测技术与遥感监测技术的综合运用,形成了海量的地质环境监测数据和动态信息。

作为整合资源的必要手段,地质环境信息化工作也取得阶段性成果,成效明显。

一是地质环境信息网络框架基本形成。

地质环境信息网络框架构建基本完成,形成了内外网物理隔离的多级多节点网络结构,建立了连接国务院、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三峡库区以及国家气象局等部门的专用网络,IP卫星资源网建设初见成效,有力支撑了国土资源部地质灾害应急会商、中国地质调查局野外地质调查数据传输和安全管理工作的开展;基于GSM/GPRS/CDMA的地质环境监测数据通信网络实现了动态监测数据的实时传输和管理。

此外,覆盖全国部、省级国土资源部门的主干网络和连接县市国土资源部门的广域网络建设取得较大进展。

二是数据标准及规范初步建立。

数据标准化是信息化建设工作的基础,目前已经制定的地质环境信息化标准规范主要包括:地下水资源数据交换格式标准、水文地质钻孔数据交换格式标准、区域水文地质调查空间数据库建设工作指南、地质环境监测数据库格式标准、县(市)地质灾害调查数据库格式标准、水工环空间数据库图例标准、地质环境信息化建设数据库结构规范等。

三是全国尺度的基础数据库建设取得进展。

已经建立的基础数据库主要包括:全国1:20万分幅水文地质空间数据库、1:50万分省环境地质数据库、县市地质灾害调查数据库、地质灾害群测群防数据库、国家级地下水监测数据库、矿山环境数据库,汶川地震更新调查数据等。

此外,国土资源二号卫星将在今后遥
感数据服务方面发挥更大效用,这些都为地质环境信息化建设奠定了坚实的数据基础。

四是地质环境专业应用软件系列基本形成。

在信息采集方面,开发了地质环境调查野外采集系统、地下水监测信息采集与处理服务系统、地下水资源调查数据处理与综合分析系统、县(市)地质灾害调查信息管理系统、全国地质灾害数据采集直报系统等;在数据库管理和评价分析与预警方面,开发了地下水监测信息网络发布系统、区域地质环境评价系统、全国地质灾害预警预报系统等。

五是地质环境信息平台建设初具原型。

为了整合资源,有效集成以上工作成果,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以基础设施和网络建设为支撑,以数据中心建设为基础,以提升信息服务水平为目标,启动了以业务支撑系统、决策支持系统和一张图展示系统为核心的院地质环境信息平台建设项目。

配合地下水、地质灾害、矿山地质环境和地面沉降4个信息中心建设实施方案,目前已部分完成了地质灾害、地下水、矿山地质环境数据库集成和历史数据整合入库,并以三峡库区、地震灾区、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示范区等为重点区域,扩展完善二、三维可视化信息工作平台,提升地质灾害调查与监测成果显示度。

地质环境“一张图”信息服务系统目前已经具备基本的服务和展示能力,信息平台建设初具原型。

地质环境信息平台界面
“十一五”期间,我院成功实现了预警与群测群防相结合,累计完成预警产品850份,在中央电视台发布4级以上预警信息336次,在中国地质环境信息网上发布3级以上预警信息650次,成功避让3251起,转移避让受威胁的人数189211人。

地质环境预报预警能力得到提升。

在汶川地震、舟曲泥石流等重大地质灾害的应急指挥过程中,中国地质环监测院专业人员均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利用国土资源远程会商与应急指挥系统,将地灾画面等现场宝贵资料第一时间发回,为抢险救灾和应急指挥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做好支撑,强化服务,“十二五”机遇难得
国土资源部副部长、中国地质调查局局长汪民提出,要建成多个信息、技术和科学研究中心,支撑地质环境工作,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要系统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深入开发和广泛利用各类地质环境调查、监测、评价、规划、管理、保护等信息资源,并逐步构建全国地质环境信息数据中心和信息服务平台,把握当前国土资源领域发展的绝佳时期,做好支撑,强化服务能力,向建设国家水工环信息中心的目标迈进。

一是明确了总体目标。

整合各类地质环境信息资源,构建国家级地质环境数据中心,促进省级地质环境数据中心及地州、县市级数据节点建设,实现全国地质环境信息的大综合、大协作和大集成。

进一步建成系统一体化、数据集成化、信息综合化和成果可视化的国家级地质环境信息平台,带动省级地质环境信息平台建设,构建一个互连互通、资源充分共享的数字地质环境,实现全国地质环境信息服务能力的全面提升。

二是理清了建设思路。

在坚持以信息化规范和创新管理,以需求为导向、以应用促发展,加强统筹,建、用并举的信息化建设“三项原则”的基础上,以科学
发展观为指导,探索出全国地质环境信息化建设“三大理念”和“四统一分”的指导思想。

三大理念就是“大综合、大协作和大集成”,大综合,就是信息中心建设推进信息平台建设,由计划项目整合实现围绕统一目标的大综合,“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也是这个含义;大协作,就是全院,全国,全系统一盘棋,思维方式、工作方式要转变,要加强统筹,完善机制;大集成,就是成果集成和转化应用,形成良性发展局面。

“四统一分”是信息化建设要统筹部署,集中资源,明确责任,提升显示度和服务支撑能力。

要克服低水平重复投入,下决心以大综合、大集成避免信息孤岛。

要建立分工明确、责任落地的支撑体系,各室要和信息室明确分工、通力协作。

三是细化了工作部署。

近两年来,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已经为全国地质环境信息化建设自筹资金近千万元,并完成了国家级地质环境信息中心节点建设方案。

国家级节点是国家制定地质环境保护总体规划、进行重大地质灾害防治决策的重要支撑点,也是提供全国地质环境信息化标准、应用软件服务、信息服务及技术指导的节点。

国家级地质环境信息节点由信息化标准体系、基础设施及网络环境、数据中心、地质环境信息平台、业务支撑系统、地质环境管理决策支持系统与地质灾害应急技术支撑平台组成。

其中业务支撑系统包括地质灾害调查与防治业务系统、矿山地质环境调查与恢复治理业务系统、地下水监测与管理业务系统、地面沉降监测与防控业务系统、水土地质环境业务系统、地质遗迹业务系统、地热、矿泉水、典型海岸带地质环境等相关业务系统建设等部分组成。

水工环信息化建设总体框架
总体上全国地质环境信息化建设从2012年开始至2017年分3阶段进行建设,每阶段两年。

第一、二阶段为主要建设期,第一阶段(2012年—2013年)基本完成国家级节点及4—6个示范省级节点建设,并投入应用。

第二阶段(2014年—2015年)完成全国省级节点信息化建设及重点地、县级节点系统建设。

第三阶段(2016年—2017年)完成全国各级节点系统建设,进行全国联调、运行,完成全国地质环境信息化建设,并进入系统运行及维护阶段。

全国地质环境信息化建设涉及学科多,工作量大,要求高,是一项复杂的信息系统工程。

《国土资源信息化“十二五”规划》的发布,资源02C卫星的发射,为全国地质环境信息化建设提供了绝佳的契机和数据支撑,全国地质环境数据中心和信息平台建成,将全面提升地质环境管理水平,更好的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

水工环信息化建设,要推上新高度,迈大步上台阶。

形成“1112”信息化服务体系,就是“一个标准、一个数据中心、一套网络和两个平台”,两个平台分别是地质环境信息平台和应急技术支撑平台,两个平台互为支撑,相辅相成,最终形成国家级水工环信息中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