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歙砚简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歙硯
砚为文房四宝之一,以笔蘸墨写字,笔、墨、紙、砚四者密不可分。
砚之起源甚早,大概在殷商初期,就已粗见雏形。
砚台历经秦汉、魏晋,至唐代起,各地相继发现适合制砚的石料,开始以石为主的砚台制作。
其中采用甘肃临洮的洮河石、广东端州的端石、安徽歙州的歙石制作的砚台,被分别称作洮砚、端砚、歙砚。
史书将洮、端、歙称作三大名砚。
清末,又将山西的澄泥砚与這三明硯,并列为中国四大名砚。
歙砚为中国四大名砚之一,产于现今江西婺源龙尾山西麓武溪,人称“龙尾砚”,又称“罗纹砚”,就是古歙砚,以砚石在古歙州府治(歙县)加工和集散而得名。
一、發展歷史
关于歙砚的起源,一般认为是唐代左右。
據史料記載,在唐開元年間,就已大盛。
宋人洪景伯《歙砚谱》记载,唐开元年间,歙州猎户叶氏逐兽至长城里(地名),见到山溪里,叠石如城,莹洁可爱,携归成砚,由此歙砚始闻天下。
唐元和年间,著名书法家柳公权在《论砚》一文中已把端砚、歙砚、洮砚、澄泥砚列为全国四大名砚。
歙砚作为御赐品,始于唐末。
《清异录》载,“开平二年”(908),梁大祖朱温赐宰相张文蔚、杨涉、薛贻‘宝相枝’各二十,龙鳞月砚各一。
‘宝相枝’斑竹笔管也。
……鳞石纹似之,月砚形象之,歙产也。
南唐后主李煜视歙砚为“天下之冠”,第一次在歙州设置了“砚务”擢砚工李小微为“砚务官”,派石工周全之,专门搜集佳石为宫中造砚。
由于国主的重视,歙州一带的制砚业就更为兴旺了,歙砚的身价从此扶摇直上。
这是歙砚最辉煌的时代,也是中国砚史上最辉煌的一页。
南唐败亡后,歙石开采停产五十年。
到了宋代,歙砚进入大发展时期。
此时的歙砚雕饰线条光洁明快,整体大方浑厚。
所刻人物多为单线阴刻,也有刻线和半浮雕结合的。
這張圖片就是南海一號船上出水的安徽歙硯,此件歙硯做工精美,裡面陰刻雕正看似中式花瓶,寓意平安,反看像西方喝紅酒的高酒杯,所以此硯台還是有一種中西方文化交融的表現在裡面。
二、特點
那麼作為四大名硯之一的歙硯有什麼特點呢?這與它本身的石質材料相關。
源於今安徽南部的古歙州,石質細密、細膩、堅韌、溫潤。
歙砚石色如碧玉,又具有不吸水、不拒墨、不损毫、贮水不涸、易洗涤等特点,享有“孩儿面”、“美人肤”之称。
其特点是色如碧云,声如金石,湿润如玉,墨峦浮艳。
其石坚润,抚之如肌,磨之有锋,涩水留笔,滑不拒墨,墨小易干,涤之立净。
三、文化內涵及
歙硯自唐以来,一直保持其名砚地位。
从美的本质上看,歙砚的材质美与图案美客观性较强,其坚润的特点与文人的气质相吻合,历代文人和书画家无不视歙砚为至宝。
大书法家米芾在《砚史》中就盛赞歙砚“金星宋砚,其质坚丽,呵气生云,贮水不涸,墨水于纸,鲜艳夺目,数十年后,光泽如初”。
宋代文学家欧阳修也在《砚谱》中赞誉歙砚“龙尾远出端溪上”,认为歙砚胜过端砚,宋代书法家蔡襄偶得一方歙砚后曾盛赞道:“玉质纯苍理致精,锋芒都尽墨无声,相如闻道还持去,肯耍秦人十五城。
”苏东坡求得龙尾砚特作《龙尾砚歌》,并写
了《眉子砚歌》等诗文。
他的弟弟苏辙赞龙尾石“声如铜,色如铁。
性坚滑,善凝墨”。
诗人、书法家黄庭坚曾到龙尾山一游,写下了《砚山行》“不轻不燥禀天然、重实温润如君子。
日辉灿灿飞金星,碧云色碧端州紫”。
大文学家欧阳修在《砚谱》中评价:“歙万出于龙尾溪,其石坚劲,大抵多发墨,故前世多用之。
以金星为贵,其石理微粗,以其手摩之,索索有锋芒者尤佳”
歙硯,隨著民族文化的誕生而出現,隨著文化的發展而進步,它凝聚了無數先民的辛勞和智慧,培養了一代又一代的藝術家。
儘管它不可能因自己的特長而阻止現代書畫工具在不斷變革,但體現了獨特而悠久的東方文化精粹的歙硯,仍有著不可磨滅和無法取代的神奇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