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外实践活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数学课内外实践活动与课堂教学素质化
雅安市雨城区第八小学冯文
当有人问诺贝尔获得者伦琴:“科学家需要什么修养”时,他回答说:第一是数学,第二是数学,第三还是数学。可见数学在科学领域中的含金量及综合素质都很高。
可在以往“强于基础,弱于创造”的“苦读+应试”的数学教学中,教师只重视数学知识的教学,忽视了素质教育观,很少关注学生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发展。学生始终被定位在被动的位置上,长此以往扼制了学生的思维,其结果等同于编一个固定的圈教学生买鸡蛋。这就是为什么在奥林匹克竞赛中中国学生能摘金,而最终未能通向诺贝尔奖领奖台的原因吧!这些事实不能不引起我们的反思。在当今的小学数学基础教学中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唯有使数学课堂教学素质化,课堂教学素质化才能更好地使学生三位一体地得到发展,才能在学习过程中“既把知识当目的,又当工具”。而数学中的实践活动却能更有效地推进课堂教学素质化。为什么呢?你看了在华盛顿儿童博物馆墙上的那幅醒目的格言:“我听见了就忘了,我看见了就记住了,我做了就理解了”。做,即实践。此时你便明白实践活动的意义了吧。
一、实践活动的趣味性、开放性,激发学生情趣
数学有一个显著特点是具有抽象性。小学生年龄小,知识少,以形象性思维为主。他们缺乏生活经验,往往感到数学难懂、难学、枯燥无味,久而久之,失去学数学的信心和积极性,而实践活动把数学和生活联系起来,让数学贴近生活,使学生体验到数学知识就在身边,加深和拓宽了学
生的知识面,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枯燥的知识趣味化,书面的知识生活化。
1、实践活动改变了学习环境、营造了一个平等民主的氛围。它形式多样,打破了“身居斗室、正襟危坐、目不斜视、鸦雀无声”严肃呆板的学习方式,。学生既可在室内也可走出教室、融入社会,学生人人参与,特别是学困生,为其创设了宽松良好的环境,使其可以随说、随想、随问,消除自卑感。因此,它给学生提供了课外学习的机会,让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学习数学,在现实中学数学,丰富了数学知识,它体现了开放的文化、开放的空间,学生有选择、有合作,且以具体形象、生动活泼和学生能够亲自参与等特点,给学生多方面的信息刺激,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活动,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身临其境,在愉悦中增长知识、培养能力、陶冶情操,接近了学生与生活的距离,使学生感受到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这是传统教学所无法代替的。
2、实践活动体现了“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注重发展学生个性,根据学生思维差别优化组合。如一年级刚入学的小朋友在动手贴纸花、剪纸花的过程中,有的男生苯手苯脚的,女生便帮剪,个矮的够不着贴,个高的帮助贴。同时在难题探索中不同层次的学生布置不同的任务。体现了“人人获得必要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能得到不同的发展”。从而形成“天生人人都有才”、“天生其才各不同”的教育理念。同时重视扬长补短,让学生能更进一层的得到发展。
3、解决传统的教也累、学也累的问题
实践活动创设了愉快的课堂气氛,能让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动机,能
更有效地完成学习过程,教育心理学也表明:学生在心情舒畅、情绪饱满的情况下,大脑皮层容易形成兴奋中心,此时思维最活跃,精力最旺盛。
例:在教学中制作的CAI课件,它编制了各类软件,集声音、图文于一体,能够为学生创设趋于自然的认知环境等信息载体,把学生带入生活,让学生觉得生活中充满了数学,把课堂变成了一个大社会,形成一个充满活力的运行体系,激发学生兴趣,从而使学生产生学习的动力与愿望。如在统计知识教学中教师用多媒体播放放烟花的过程,然后问:你们看到了什么?谁知道烟花中放出的三角形、圆形、正方形各有几个?学生答不上,让学生讨论有什么好方法?这时再播放第二次,学生便组内分工,共同探讨。这便达到了“与其拉马饮水,不如让其感到渴”的效果,使教者、学者都轻松。
二、实践性与过程性培养了学生的数学素质
1、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解决问题是培养学生创造思维的重要途径之一,实践活动的过程给学生提供了一个自主探索的机会,引导学生在观察、操作、猜测、分析和交流的过程中发现数学问题,并提出解决的方案。若在探究的过程中无问题的参与,则无法进行探究和发展,所以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实践活动过程就是激发了学生自学、互学、质疑、释疑的过程,让他们多问几个“为什么”、“是什么”、“该怎么办”,从而探索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如圆锥体体积教学中,可利用实物演示,把一桶沙从高处徐徐倒出,慢慢形成一个形状。问:看到这堆沙堆你想提出什么问题?让学生由趣生疑。然后动手实验,拿一个空圆锥,再拿一个等底等高的圆柱体,往里倒沙,让学生数数
几次刚好倒满。问:通过这个实验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学生会提出圆锥台体积与圆柱体积有什么关系?接着问:在什么情况下这个关系成立?又做不等底等高的实验验证。最后让学生探索出圆锥体积公式。这就是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重要。因此,实践活动引导学生“经历”、“感受”和“体验”探索过程,不仅让学生了解结论的由来,还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学生在面临新情况下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就不会束手无策,而是调动自己已有知识和经验去理解问题,进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
。
2、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
国家《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是日常生活和进一步学习必不可少的基础和工具、工具的价值在于应用、在应用中体验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存在与客观世界的联系,树立将数学应用于现实生活中的意义,打下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基础。”
因此,通过实践活动让数学“生活化”,生活“数学化”,使数学教学家庭丢弃塑料袋的情况与社会生活接轨,学生学会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数学的本领。例如:在《白色污染》实践活动中让学生做统计分析家庭丢弃塑料袋的情况。学生不但经历了数据收集、处理、呈现过程,而且还进一步明确了众数、中数、平均数的含义,同时要求学生根据一个塑料袋的面积估算全校丢弃塑料袋只须要多少时间就可以污染一个面积为7000平方米的校园。使学生体会到人类垃圾对人类的危害,知道环保是一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事。唤起学生的环保意识。这样让学生养成时时处处都有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