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指标体系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 独立:各指标彼此独立,互不交叉 b) 相关:指标设臵有依据 c) 层次:指标体系包括三个层级,7类、22项、 68个指标
31
设臵原则
指标体系的设臵原则(续)
3. 可操作 指标概念明确、相关信息易获得并可以测量, 定量指标也有相应的量化手段。 4. 可行 过程和结果指标设臵均与国家相关政策保持 高度一致。 5. 指标数量尽可能少 在全面原则的前提下,尽可能地提炼核心指 标,尽量减少指标的数量。
33
指标体系的制定过程
进展与修订阶段
制定过程
2016年9月29日——疾控局组织讨论新管理办法及指 标权重表 2016年10月8-16日——随着新管理办法的定稿,在前 期工作的基础上,以新管理办法条目内容和指标权重 表为依据,细化指标体系 2016年10月17-18日——参与新管理办法制定的专家对 细化指标体系讨论稿进行讨论与修订 2016年10月19-24日——在专家共识的基础上,汇总形 成示范区评价指标体系(讨论稿) 2016年11月——讨论稿进一步修改
《中国慢性病防治中长期规划(2017-2025年)》
充分发挥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的典型引领作用,提升各地区 慢性病防治水平
15
修订背景
新管理办法的修订与印发
2015年
国家卫生计生委启动《管理办 法》修订工作 征询相关部门和机构意见,组 织专家修改,通过委主任会议
2016年10月
印发《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 范区管理办法》
28
制定目的
指标体系的作用——引导 (续)
全社会层面:引导社会各界对慢性病综合防 控的了解,促进社会各界对慢性病综合防控 相关措施和行动的共同理解,采取积极态度 和行动参与示范区建设。 慢性病防控工作层面:指标度量的内容也是 慢性病综合防控工作的主要方面,所以示范 区建设指标体系起到引导辖区开展慢性病防 控的作用。
32
指标体系的制定过程
准备与起草阶段
制定过程
2015年12月——疾控局提出制定指标体系的任 务 2016年1-6月——依据新管理办法的历次修订 稿,在原有工作基础上,结合相关资料,慢病 中心领导和业务人员、以及参与管理办法制定 的专家共同沟通、筛选评价指标 2016年7月 、8月、9月——讨论修改“指标体 系讨论稿”,并与疾控局沟通
回顾
疾病早诊 早治
患者健康 自我管理
卫生系统 功能
患者规范 化管理
社区诊断 和监测
13
初步成效——社会效应
4. 示范区建设得到社会的关注与认可
回顾
示范区成为基层开展慢性病防控的平台和抓手
示范区工作纳入国家卫生城市建设之中 示范区建设理念上升到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市 建设
得到了世界卫生组织等国际同行的认可
部门合作层面
• 政府统一领导 • 各部门明确履职 • 工作融合
全社会参与
• 营造支持性环境 • 发挥群众组织作用 • 增强群众自我保健 意识 • 培养健康自我管理 技能
11
初步成效——体系建设
2.慢性病防治结合的专业体系初步建立
回顾
12
初步成效——卫生系统功能
3. 专业技术能力得到提升,卫生系统功能得到加强
29
制定目的
指标体系的作用——评价
示范区评价指标体系可以定性、定量地反映 示范区的建设情况和相关政策与措施的实施 效果。 指标体系提供的信息可以作为示范区建设过 程中的动态评价指标,为政策的制定与调整 提供科学依据。
30
设臵原则
指标体系的设臵原则
1. 全面
a) 涵盖管理办法的具体目标和主要任务的各条目 b) 包括过程指标和结果指标 c) 包括反映示范区建设现况和发展变化指标 2. 系统
18
修订内容
修订的主要内容
5. 加强慢性病防控体系队伍建设 加强专业公共卫生机构、二级及以上医院和基层医 疗卫生机构“三位一体”的慢性病防控机制建设和 队伍 建设。 6. 发挥创新引领作用——有特色、可复制、可推广 鼓励政策、机制创新 开展具有地方特色的慢性病综合防控工作 总结推广示范区慢性病防控工作模式和经验做法 7. 评价方法 从强调定量评价方法转向定性定量相结合方法 72项具体指标到5项具体目标17项主要任务
建设计划
全国建设160-170个国家 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
增加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 示范区覆盖地级市 • 东部44个 • 中部16个 • 西部32个
《中国慢性病防治中长期规划(2017-2025年)》
建设计划
示范区建设任务分配原则
《中国慢性病防治中长期规划(20172025年)》目标要求
各地示范区工作进度 各地示范区建设质量 各地示范区建设积极性 发挥地域引领作用
20
修订内容
修订的主要内容
9. 动态评估
Biblioteka Baidu
强化日常管理:中国疾控中心承担 完善示范区动态评估:每年工作进展报告经 市、省级审核后报中国疾控中心 复审制度:每满5年接受复审 明确规定复审流程和结果发布:示范区自评, 省级复核,复核意见报国家卫生计生委,国 家卫生计生委组织复审并公布结果
2011年《慢性非传染性疾 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工作管 理办法》 2012年《中国慢性病防治 工作规划(2012-2015 年)》
相关文件、政 策出台 2012年《卫生事业发展 “十二五”规划》 《国家卫生城市标准 (2014版)》
回顾
示范区发展阶段
准备与启动阶段:(2009年1月-2010年12月) 文件准备、政策论证和出台
24
建设计划
2016-2017年度示范区建设计划
建设第四批示范区
复审第一批示范区
探索向上拓展到地级市和省,向下延伸 到乡镇社区
25
二、指标体系(试行)
26
制定目的
慢性病防控示范区评价指标体系
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评价指标体系 (简称“指标体系”)是定性、定量地分析和评 价示范区建设水平和发展情况,同时用于示范区 之间的比较。 回答的问题:某区/县慢性病综合防控的水平 与发展趋势如何?在与其它区/县进行比较所处的 位臵在哪里?提升该区/县慢性病综合防控水平的 途径是什么?
17
修订内容
修订的主要内容
3. 强化个人健康责任意识,着重行为方式改变 要求建立自我为主、人际互助、社会支持、政府指 导的健康管理模式。 通过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支持性环境建设,提高 人群健康意识、健康知识、健康技能,促进健康行 为的养成。 4. 强调信息化建设 慢性病全程管理以信息化为基础:高危人群干预、 早期筛查与管理、分级诊疗、家庭医生签约服务、 康复治疗等。应用互联网+、健康大数据提供便捷、 高效的健康管理和诊疗服务。 示范区评价指标获取:基于区域人口健康信息和疾 病预防控制信息管理系统。
14
示范区建设面临新任务和新要求
《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
修订背景
实施慢性病综合防控战略,重大慢性病过早死亡率下降10%
(2020年)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
实施慢性病综合防控战略,加强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
《“十三五”卫生与健康规划》
实施慢性病综合防控战略,完善政府主导的慢性病综合防控协调机 制,优化防控策略,建立以基层为重点的慢性病防控体系,加强国 家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覆盖全国15%以上的县(市、区)
19
修订内容
修订的主要内容
8. 申报方式
由自愿申报调整为全国、省、区/县三层面统筹 决定 国家卫生计生委根据国家规划和各地示范区建设 进度确定各省份建设任务 省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负责培养、遴选、推荐和 管理,确保示范区建设的质量,提升示范区的整 体水平 县(市,区)级政府负责承担示范区建设各项任 务
生服务、一般常见病及多发病的初级诊疗服务、
慢性病管理和康复服务。
4
回顾
工作启动
进一步深 化医药卫 生体制改 革
应对慢性 病带来的 沉重疾病 负担
探索慢病 防治体系 建设和机 制创新
“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工作指导方案》卫办疾控发„2010‟172号
回顾
相关文件
27
制定目的
指标体系的作用——引导
政府层面:引导辖区政府关注与慢性病综合 防控相关的优先解决的关键问题和优先发展 领域,同时也使政府掌握这些问题的状态和 进展情况。
各部门层面:引导各部门政策制定者和决策 者在制定各项政策和决策时,能够将慢性病 综合防控融入本部门的所有政策和策略中, 纳入各部门工作职责。
21
修订内容
修订的主要内容
10. 权重表
指标分类 政策完善 环境支持 体系整合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慢性病全程管理 权重 45 50 30 28 87
监测评估
创新引领 合计
30
30 300
22
“十三五”示范区建设计划
到2020年国家级慢性病综合防 控示范区覆盖率达到15%,到 2025年覆盖率达到20%。 “十三五” 到2020年,东部省份所有地级 市和中西部省份50%的地级市 均建有1个以上国家级慢性病综 合防控示范区。
试点与探索阶段:(2011年1-12月) 试点、摸索程序(第一批示范区建设)
巩固与发展阶段:(2012年1月-2014年12月) 快速发展、调整程序(第二、三批示范区建设)
调整与提升阶段:(2015年1月至今) 总结提升、经验交流、修订管理办法、新管理办法的印发
7
回顾
建设工作进展——数量与分布
东、中、西部地区示范区县(市、区)覆盖情况(%) 地区 示范区个数 县(市、区)总数 覆盖率(%)
50.0(50) 37.2 28.9 36.9
9
建设工作进展——数量与分布
265个示范区分布图(仅剩西藏)
回顾
:第一批 :第二批 :第三批
初步成效——工作机制
各示范区已经初步形成
回顾
1. 政府主导、部门合作,全社会参与的慢性病综合防控工作机制在
政府层面
• 高度重视 • 落实任务和职责 • 政策保障和支持
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
管理办法和评价指标体系
刘世炜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病中心
主要内容
一.管理办法
示范区建设回顾
修订背景 修订内容 示范区建设计划
二.指标体系(试行)
制定目的
设臵原则 制定过程 基本框架 指标说明
一、管理办法
3
回顾
示范区建设政策背景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 见》(中发„2009‟6号) 加强对严重威胁人民健康的传染病、慢性病、 地方病、职业病和出生缺陷等疾病的监测与预 防控制。 加快建设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主体的城市社 区卫生服务网络,完善服务功能,以维护社区 居民健康为中心,提供疾病预防控制等公共卫
东部地区
中部地区 西部地区 合计
113
73 79 265
676
1087 1087 2850
16.7
6.9 7.1 9.3(10)
8
回顾
建设工作进展——数量与分布
东、中、西部地区示范区地级市覆盖情况(%) 地区 东部地区 中部地区 西部地区 合计 示范区覆盖地(市)数 地(市)总数 44 45 43 132 88 121 149 358 覆盖率(%)
16
修订内容
修订的主要内容
1. 进一步突出慢性病综合防控的理念
强调了政府主导、部门协作、动员社会、全民参 与的工作机制 加大了示范区建设过程中相关部门的任务权重 强化了地方政府防控的主体责任 融慢性病防控于万策 2. 扩展了慢性病防控的目标人群
慢性病防控范围由18岁以上人群拓展到全人群和 人的生命全周期 关注儿童、老年人等重点人群的健康问题
34
制定过程
指标体系的制定过程
印发
2016年12月1日 国卫疾控慢病便函 [2016]117号 《关于开展20162017年度国家慢性病 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 工作的通知》 附件2:国家慢性病 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 指标体系(试行)
35
指标说明
指标内容 权重 25 (一)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建立多部门协作联动机制。 一、政策完善 10 (二)保障慢性病防控经费。 (45分) 10 (三)建立有效的绩效管理及评价机制。 20 (四)开展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构建全方位健康支持性环境。 10 (五)为群众提供方便、可及的自助式健康检测服务。 二、环境支持 (六)开展全民健身运动,普及公共体育设施,提高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口比 10 (50分) 例。 10 (七)开展烟草控制,降低人群吸烟率。 15 三、体系整合 (八)建立防治结合、分工协作、优势互补、上下联动的慢性病综合防治体系 (30分) 15 (九)加强慢性病防控队伍建设。 10 四、健康教育 (十)通过多种渠道积极开展慢性病防治全民健康教育。 10 与健康促进 (十一)提高居民重点慢性病核心知识知晓率和居民健康素养水平。 8 (28分) (十二)发挥社会团体和群众组织在慢性病防控中的积极作用。 (十三)规范健康体检,开展高危人群筛查与干预,加强癌症、心脑血管疾病 20 等重大慢性病的早期发现与早诊早治。 (十四)建立分级诊疗制度,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开展高血压、糖尿病等 25 重点慢性病规范化管理。 6 五、慢性病全 (十五)在重点人群中开展口腔疾病防治。 程管理 15 (十六)完善区域信息平台,实现医疗卫生机构间互联互通、信息共享。 (87分) (十七)中西医并重,发挥中医药在慢性病预防、保健、诊疗、康复中的作用。 7 (十八)做好基本医疗保险、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和医疗救助重大疾病保障的衔 接。 (十九)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慢性病防控工作,促进医养结合。 六、监测评估 (二十)开展过程质量控制和重点慢性病监测工作。 (30分) (二十一)开展慢性病防控社会因素调查,定期发布调查结果。 七、创新引领 (二十二)慢性病综合防控工作有特色、可复制、可推广。 (30分) 总分 7 指标分类
31
设臵原则
指标体系的设臵原则(续)
3. 可操作 指标概念明确、相关信息易获得并可以测量, 定量指标也有相应的量化手段。 4. 可行 过程和结果指标设臵均与国家相关政策保持 高度一致。 5. 指标数量尽可能少 在全面原则的前提下,尽可能地提炼核心指 标,尽量减少指标的数量。
33
指标体系的制定过程
进展与修订阶段
制定过程
2016年9月29日——疾控局组织讨论新管理办法及指 标权重表 2016年10月8-16日——随着新管理办法的定稿,在前 期工作的基础上,以新管理办法条目内容和指标权重 表为依据,细化指标体系 2016年10月17-18日——参与新管理办法制定的专家对 细化指标体系讨论稿进行讨论与修订 2016年10月19-24日——在专家共识的基础上,汇总形 成示范区评价指标体系(讨论稿) 2016年11月——讨论稿进一步修改
《中国慢性病防治中长期规划(2017-2025年)》
充分发挥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的典型引领作用,提升各地区 慢性病防治水平
15
修订背景
新管理办法的修订与印发
2015年
国家卫生计生委启动《管理办 法》修订工作 征询相关部门和机构意见,组 织专家修改,通过委主任会议
2016年10月
印发《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 范区管理办法》
28
制定目的
指标体系的作用——引导 (续)
全社会层面:引导社会各界对慢性病综合防 控的了解,促进社会各界对慢性病综合防控 相关措施和行动的共同理解,采取积极态度 和行动参与示范区建设。 慢性病防控工作层面:指标度量的内容也是 慢性病综合防控工作的主要方面,所以示范 区建设指标体系起到引导辖区开展慢性病防 控的作用。
32
指标体系的制定过程
准备与起草阶段
制定过程
2015年12月——疾控局提出制定指标体系的任 务 2016年1-6月——依据新管理办法的历次修订 稿,在原有工作基础上,结合相关资料,慢病 中心领导和业务人员、以及参与管理办法制定 的专家共同沟通、筛选评价指标 2016年7月 、8月、9月——讨论修改“指标体 系讨论稿”,并与疾控局沟通
回顾
疾病早诊 早治
患者健康 自我管理
卫生系统 功能
患者规范 化管理
社区诊断 和监测
13
初步成效——社会效应
4. 示范区建设得到社会的关注与认可
回顾
示范区成为基层开展慢性病防控的平台和抓手
示范区工作纳入国家卫生城市建设之中 示范区建设理念上升到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市 建设
得到了世界卫生组织等国际同行的认可
部门合作层面
• 政府统一领导 • 各部门明确履职 • 工作融合
全社会参与
• 营造支持性环境 • 发挥群众组织作用 • 增强群众自我保健 意识 • 培养健康自我管理 技能
11
初步成效——体系建设
2.慢性病防治结合的专业体系初步建立
回顾
12
初步成效——卫生系统功能
3. 专业技术能力得到提升,卫生系统功能得到加强
29
制定目的
指标体系的作用——评价
示范区评价指标体系可以定性、定量地反映 示范区的建设情况和相关政策与措施的实施 效果。 指标体系提供的信息可以作为示范区建设过 程中的动态评价指标,为政策的制定与调整 提供科学依据。
30
设臵原则
指标体系的设臵原则
1. 全面
a) 涵盖管理办法的具体目标和主要任务的各条目 b) 包括过程指标和结果指标 c) 包括反映示范区建设现况和发展变化指标 2. 系统
18
修订内容
修订的主要内容
5. 加强慢性病防控体系队伍建设 加强专业公共卫生机构、二级及以上医院和基层医 疗卫生机构“三位一体”的慢性病防控机制建设和 队伍 建设。 6. 发挥创新引领作用——有特色、可复制、可推广 鼓励政策、机制创新 开展具有地方特色的慢性病综合防控工作 总结推广示范区慢性病防控工作模式和经验做法 7. 评价方法 从强调定量评价方法转向定性定量相结合方法 72项具体指标到5项具体目标17项主要任务
建设计划
全国建设160-170个国家 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
增加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 示范区覆盖地级市 • 东部44个 • 中部16个 • 西部32个
《中国慢性病防治中长期规划(2017-2025年)》
建设计划
示范区建设任务分配原则
《中国慢性病防治中长期规划(20172025年)》目标要求
各地示范区工作进度 各地示范区建设质量 各地示范区建设积极性 发挥地域引领作用
20
修订内容
修订的主要内容
9. 动态评估
Biblioteka Baidu
强化日常管理:中国疾控中心承担 完善示范区动态评估:每年工作进展报告经 市、省级审核后报中国疾控中心 复审制度:每满5年接受复审 明确规定复审流程和结果发布:示范区自评, 省级复核,复核意见报国家卫生计生委,国 家卫生计生委组织复审并公布结果
2011年《慢性非传染性疾 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工作管 理办法》 2012年《中国慢性病防治 工作规划(2012-2015 年)》
相关文件、政 策出台 2012年《卫生事业发展 “十二五”规划》 《国家卫生城市标准 (2014版)》
回顾
示范区发展阶段
准备与启动阶段:(2009年1月-2010年12月) 文件准备、政策论证和出台
24
建设计划
2016-2017年度示范区建设计划
建设第四批示范区
复审第一批示范区
探索向上拓展到地级市和省,向下延伸 到乡镇社区
25
二、指标体系(试行)
26
制定目的
慢性病防控示范区评价指标体系
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评价指标体系 (简称“指标体系”)是定性、定量地分析和评 价示范区建设水平和发展情况,同时用于示范区 之间的比较。 回答的问题:某区/县慢性病综合防控的水平 与发展趋势如何?在与其它区/县进行比较所处的 位臵在哪里?提升该区/县慢性病综合防控水平的 途径是什么?
17
修订内容
修订的主要内容
3. 强化个人健康责任意识,着重行为方式改变 要求建立自我为主、人际互助、社会支持、政府指 导的健康管理模式。 通过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支持性环境建设,提高 人群健康意识、健康知识、健康技能,促进健康行 为的养成。 4. 强调信息化建设 慢性病全程管理以信息化为基础:高危人群干预、 早期筛查与管理、分级诊疗、家庭医生签约服务、 康复治疗等。应用互联网+、健康大数据提供便捷、 高效的健康管理和诊疗服务。 示范区评价指标获取:基于区域人口健康信息和疾 病预防控制信息管理系统。
14
示范区建设面临新任务和新要求
《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
修订背景
实施慢性病综合防控战略,重大慢性病过早死亡率下降10%
(2020年)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
实施慢性病综合防控战略,加强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
《“十三五”卫生与健康规划》
实施慢性病综合防控战略,完善政府主导的慢性病综合防控协调机 制,优化防控策略,建立以基层为重点的慢性病防控体系,加强国 家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覆盖全国15%以上的县(市、区)
19
修订内容
修订的主要内容
8. 申报方式
由自愿申报调整为全国、省、区/县三层面统筹 决定 国家卫生计生委根据国家规划和各地示范区建设 进度确定各省份建设任务 省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负责培养、遴选、推荐和 管理,确保示范区建设的质量,提升示范区的整 体水平 县(市,区)级政府负责承担示范区建设各项任 务
生服务、一般常见病及多发病的初级诊疗服务、
慢性病管理和康复服务。
4
回顾
工作启动
进一步深 化医药卫 生体制改 革
应对慢性 病带来的 沉重疾病 负担
探索慢病 防治体系 建设和机 制创新
“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工作指导方案》卫办疾控发„2010‟172号
回顾
相关文件
27
制定目的
指标体系的作用——引导
政府层面:引导辖区政府关注与慢性病综合 防控相关的优先解决的关键问题和优先发展 领域,同时也使政府掌握这些问题的状态和 进展情况。
各部门层面:引导各部门政策制定者和决策 者在制定各项政策和决策时,能够将慢性病 综合防控融入本部门的所有政策和策略中, 纳入各部门工作职责。
21
修订内容
修订的主要内容
10. 权重表
指标分类 政策完善 环境支持 体系整合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慢性病全程管理 权重 45 50 30 28 87
监测评估
创新引领 合计
30
30 300
22
“十三五”示范区建设计划
到2020年国家级慢性病综合防 控示范区覆盖率达到15%,到 2025年覆盖率达到20%。 “十三五” 到2020年,东部省份所有地级 市和中西部省份50%的地级市 均建有1个以上国家级慢性病综 合防控示范区。
试点与探索阶段:(2011年1-12月) 试点、摸索程序(第一批示范区建设)
巩固与发展阶段:(2012年1月-2014年12月) 快速发展、调整程序(第二、三批示范区建设)
调整与提升阶段:(2015年1月至今) 总结提升、经验交流、修订管理办法、新管理办法的印发
7
回顾
建设工作进展——数量与分布
东、中、西部地区示范区县(市、区)覆盖情况(%) 地区 示范区个数 县(市、区)总数 覆盖率(%)
50.0(50) 37.2 28.9 36.9
9
建设工作进展——数量与分布
265个示范区分布图(仅剩西藏)
回顾
:第一批 :第二批 :第三批
初步成效——工作机制
各示范区已经初步形成
回顾
1. 政府主导、部门合作,全社会参与的慢性病综合防控工作机制在
政府层面
• 高度重视 • 落实任务和职责 • 政策保障和支持
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
管理办法和评价指标体系
刘世炜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病中心
主要内容
一.管理办法
示范区建设回顾
修订背景 修订内容 示范区建设计划
二.指标体系(试行)
制定目的
设臵原则 制定过程 基本框架 指标说明
一、管理办法
3
回顾
示范区建设政策背景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 见》(中发„2009‟6号) 加强对严重威胁人民健康的传染病、慢性病、 地方病、职业病和出生缺陷等疾病的监测与预 防控制。 加快建设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主体的城市社 区卫生服务网络,完善服务功能,以维护社区 居民健康为中心,提供疾病预防控制等公共卫
东部地区
中部地区 西部地区 合计
113
73 79 265
676
1087 1087 2850
16.7
6.9 7.1 9.3(10)
8
回顾
建设工作进展——数量与分布
东、中、西部地区示范区地级市覆盖情况(%) 地区 东部地区 中部地区 西部地区 合计 示范区覆盖地(市)数 地(市)总数 44 45 43 132 88 121 149 358 覆盖率(%)
16
修订内容
修订的主要内容
1. 进一步突出慢性病综合防控的理念
强调了政府主导、部门协作、动员社会、全民参 与的工作机制 加大了示范区建设过程中相关部门的任务权重 强化了地方政府防控的主体责任 融慢性病防控于万策 2. 扩展了慢性病防控的目标人群
慢性病防控范围由18岁以上人群拓展到全人群和 人的生命全周期 关注儿童、老年人等重点人群的健康问题
34
制定过程
指标体系的制定过程
印发
2016年12月1日 国卫疾控慢病便函 [2016]117号 《关于开展20162017年度国家慢性病 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 工作的通知》 附件2:国家慢性病 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 指标体系(试行)
35
指标说明
指标内容 权重 25 (一)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建立多部门协作联动机制。 一、政策完善 10 (二)保障慢性病防控经费。 (45分) 10 (三)建立有效的绩效管理及评价机制。 20 (四)开展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构建全方位健康支持性环境。 10 (五)为群众提供方便、可及的自助式健康检测服务。 二、环境支持 (六)开展全民健身运动,普及公共体育设施,提高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口比 10 (50分) 例。 10 (七)开展烟草控制,降低人群吸烟率。 15 三、体系整合 (八)建立防治结合、分工协作、优势互补、上下联动的慢性病综合防治体系 (30分) 15 (九)加强慢性病防控队伍建设。 10 四、健康教育 (十)通过多种渠道积极开展慢性病防治全民健康教育。 10 与健康促进 (十一)提高居民重点慢性病核心知识知晓率和居民健康素养水平。 8 (28分) (十二)发挥社会团体和群众组织在慢性病防控中的积极作用。 (十三)规范健康体检,开展高危人群筛查与干预,加强癌症、心脑血管疾病 20 等重大慢性病的早期发现与早诊早治。 (十四)建立分级诊疗制度,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开展高血压、糖尿病等 25 重点慢性病规范化管理。 6 五、慢性病全 (十五)在重点人群中开展口腔疾病防治。 程管理 15 (十六)完善区域信息平台,实现医疗卫生机构间互联互通、信息共享。 (87分) (十七)中西医并重,发挥中医药在慢性病预防、保健、诊疗、康复中的作用。 7 (十八)做好基本医疗保险、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和医疗救助重大疾病保障的衔 接。 (十九)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慢性病防控工作,促进医养结合。 六、监测评估 (二十)开展过程质量控制和重点慢性病监测工作。 (30分) (二十一)开展慢性病防控社会因素调查,定期发布调查结果。 七、创新引领 (二十二)慢性病综合防控工作有特色、可复制、可推广。 (30分) 总分 7 指标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