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信息化的区域推进如何实现教育公平之令狐文艳创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信息化的区域推进如何实现教育公平
令狐文艳
程薇薇泽州县犁川镇初级中学
摘要:
实现教育公平一直是举国仁人志士致力于解决的老大难问题,教育信息化区域推进给这个问题的解决带来了一种清新的气息,是一种值得深刻研究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举措。教育信息化区域推进既是信息时代社会经济发展对教育提出的要求,又是教育事业生存和发展的必然选择。推进区域教育信息化是国家教育信息化的基础,也是落实国家教育公平政策的重大举措,只有根据区域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实际,积极探索教育信息化建设发展之路,才能促进国家整体教育信息化健康、协调地发展。
关键词:教育信息化区域推广教育公平
教育信息化是人类进入信息时代的必然,是在教育领域内全面深入地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促进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过程。我国基础教育信息化通过五年多的建设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尤其是在发达地区硬件设施建设与“校校通”工程方面的成果比较显著,但是在实际应用层面却遇到了一定的瓶颈,主要表现为:重硬轻软(重硬件建设,轻实际应用);表面轰轰烈烈,实际效果(效益)不知如何;地区发展极不平衡;优质资源缺乏的同时却没有得到共享,而且低水平重复开发严重等。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引发了“区域推进”的动因。“区域推进”的目标聚焦在信息技术在教学全过程的广泛应用,并在应
用上有所创新,善于发现和培育一批有效应用的典型,充分发挥其辐射和示范作用,通过“以点带面,以面促点”,最终达到整个地区教育信息化的广泛应用和均衡发展。
教育公平,是当前教育领域不能回避的一个重要问题,而且教育公平已经上升到国家的基本教育政策层面,如何实现教育公平更是成为落实国家教育政策的关键。于是,很多地区把着眼点放在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上,认为只要能使各学校均衡发展、教育资源在各学校间均衡配置,就能实现教育公平。
教育信息化区域推进是一个发展的过程,是一个创新和具有民族特色的过程,是一个开放的、动态的过程。如何结合地方实际,加快区域教育信息化建设,迎接信息化时代的挑战,最大限度的实现教育公平,是迫切需要思考和研究的问题。
在现实情况下,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要解决两个最为核心的问题,一是培育更多的优质教育资源。优质资源的核心要素就是高水平的教师队伍。二是要充分发挥优质教育资源的作用,而优质教育资源必须得到高效传播与共享。无论从哪个方面来说,教育信息化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教育信息化对教育均衡及提高教育质量的战略意义也是毋庸置疑的。
关于区域教育均衡发展,涉及的内容和问题很多,对一些具体问题也需要具体分析。本文仅结合河北邯郸市的教育信息化实践,就教育信息化在教育构成要素中的作用,谈谈教育信息化如何促进区域教育的均衡发展。
实现区域教育均衡的最好路径和抓手
关于教育构成要素,一般认为由以下六个方面构成: 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方法、教育环境、教育内容、教育影响。
在教育活动中,起主导作用的是教育者,也就是指在教育活动中的信息传播者。他可以包括参与教育活动的各级信息传播者,对学生而言最直接的当然就是教师。
而学习的主体,也是构成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是受教育者。广义的教育中,所有为提高自身素质而处于学习状态的人都是受教育者;在狭义的教育中,受教育者特指教师“教”的对象——学生。
教育方法、教育环境、教育内容、教育影响则是在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起到桥梁作用的物质和意识形态。
从以上对各教育要素的含义解读不难看出,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是通过一定的教育方法在一定的教育环境中让教育内容在受教育者身上产生影响,优质教育和非优质教育的区别在于产生的教育影响不同——一个教育影响效果好,是积极的教育影响,一个影响不好甚至没有影响。因此,一项完整的教育活动不能缺少任何一个要素,教育活动的影响力跟上述诸要素密不可分。
从这几个教育要素的相互关系上可以看出,相同的教育内容使用不同的教育方法,在不同的教育环境中,达成的教育效果大相径庭。教育的均衡发展有三个层面: 区域内均衡、城乡间均衡和全国均衡。只有实现了区域间均衡、城乡间均衡,才谈得上全国的均衡。当前的状况是优质教育资源配置极为不公,最需要教育资源的地方,却最缺乏;最需要接受教育的群
体,却最远离教育。用切合实际的现代化手段整合教育资源,实现教育的均衡发展已经成为当务之急。
我们通过教育信息化的建设,可以使用先进的技术手段,为优质教育资源缺乏的地区,输送良好的师资,改善当地的教育环境,最大限度地减少区域间、城乡间在教学手段和教育环境上的差异。许多地方的教育均衡实践表明,教育技术和区域教育信息化建设是实现区域教育均衡的最好路径和抓手。
教育构成要素与区域教育均衡发展的关系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规划发展纲要(2010-2020年)》涉及到教育构成要素与教育均衡发展的描述有很多: “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均衡发展是义务教育的战略性任务。建立健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保障机制。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均衡配置教师、设备、图书、校舍等资源。加快薄弱学校改造,着力提高师资水平。实行县(区)域内教师、校长交流制度。实行优质普通高中和优质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名额合理分配到区域内初中的办法。义务教育阶段不得设置重点学校和重点班。在保障适龄儿童少年就近进入公办学校的前提下,发展民办教育,提供选择机会。”
可以看出,《纲要》中,是把教育构成要素里的教育者、教育环境、教育方法等作为保障性要素表述的,比如,对教育者的要求——均衡配置优秀校长、教师资源,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提高教师业务水平、提高教师地位待遇、健全教师管理制度等;对教育环境的要求——推进学校标准化建设,加大对贫困地区财政的支援力度等;对教育方法的要求——深化教育
教学改革,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注重学思结合,注重知行统一,注重因材施教等。对此,我们可以这样理解: 有较大和积极影响力的教育活动需要优秀的教育者、良好的教育环境、适合的教育方法来保障。而这样一个教育生态的形成,教育技术是最重要的支撑。
充分发挥教育信息化在教育构成要素中的作用
在实际的教育工作中,我们习惯于把这些教育构成要素分为教育硬件和教育软件,硬件是指教育环境和教育内容,软件则指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方法等。由此可见,只有区域、学校间的所有教育构成要素达到和谐的均衡,才具备达到教育均衡发展的基本条件。那么,从软硬件的角度看,教育均衡就可以分为教育硬件均衡和教育软件均衡,软硬件都达到均衡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1、强力推进教育技术硬件均衡。教育信息化对区域教育均衡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 首先,教育信息化实现了教育资源的优化共享,使经济落后地区也能够拥有和发达地区同等的教育资源。这对实现教育公平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其次,教育信息化有助于扩大教学规模,克服传统教育的诸多局限,为更多的人尤其是偏远和欠发达地区的孩子提供更多接受教育的机会,不同群体的学习者可以通过远程教育、网络学习等不同的方式得到学习的机会。
为保障区域间、城乡间教育技术装备的均衡,河北省邯郸市坚持教育信息化建设项目优先安排、项目经费优先落实、专业教师优先保障的“三优先”政策,先后把教育城域网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