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次世界大战有和共同原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两次世界大战有和共同原因?其性质有何差别?一战对中国产生了什么影响?中国在二战中的地位和作用如何?

基本没有共同原因,性质上,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各大帝国主义集团之间的利益角逐,第二次世界大战是全世界联合起来的反法西斯战争,第一次没有正义和非正义的区别,而第二次明显有,一战的爆发,使各大帝国主义列强无暇估计在华利益,放松了对中国的掠夺和经济入侵,中国民族工业进入了黄金发展期,中国在二战中起到可举足轻重的地位,牵制了大部分日军的陆军兵力,使日军无法抽调更多的兵力参加和美国在太平洋战场上的岛屿防御战,使美国加快了赢取太平洋战争的胜利,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最终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

综合分析一战二战两次世界大战给中国带来的影响

1)、一战后:1918年11月,一战结束,帝国主义瓜分世界的角逐从战场上转移到谈判桌上。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相继召开。在巴黎和会上,中国提出收回山东主权、废除“二十一条”等合理要求遭到拒绝,英法美竟然无视中国的主权,在对德和约上把德国在山东的全部权益转交给日本。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引发了国内的五四运动。华盛顿会议签定的《九国公约》肯定了美国提出的“门户开放”政策,作为战胜国的中国重新回到了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主宰中国的局面,中国的主权再次被破坏。

启示:说明帝国主义列强实行的外交政策是实力外交,作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当时在外交上没有独立权,在惩治以德国为主的战败国的基础上分赃掠夺,宰割弱小民族,从而认识到弱国无外交。

(2)、二战后,中国人民取得了抗日战争的全面胜利,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二战中召开的开罗会议和菠茨坦会议通过了有利于中国的决议,雅尔塔会议确立了中国在联合国为五个常任理事国之一,中国在国际事务中举足轻重。

启示:说明二战后的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的国际地位也有了提高。

二战影响

1945年9月2日的东京受降仪式在美国战列舰“密苏里”号上举行,美国驻日总司令道格拉斯·麦克阿瑟向全世界人民发表讲话:“今天,枪炮沉没,一场大悲剧结束了,一个伟大的胜利赢得了。天空不再降临死亡,海洋只用于贸易,人们在阳光下可以到处行走。全世界一片安宁和平,神圣的使命已经完成……我们体验了失败的痛苦和胜利的喜悦,从中领悟到决不能走回头路。我们必须前进,在和平中维护在战争中赢得的东西……”

未能找到适合本国国情的建设道路,严重制约了经济的快速发展,潜伏着各种危机。中国进行改革开放,找到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三、民族解放运动向纵深发展

由于英法等老牌帝国主义在二战中受重创,亚非地区的殖民地人民发起了殖民地解放运动。印度的独立给了大英帝国致命一击,越南,埃及都取得了对帝国主义战争的胜利,中东,非洲先后独立数十个国家,最终导致由西方地理大发现后在全球形成的殖民地体系彻底瓦解。

四、联合国诞生

联合国由中、美、苏、英等国在战后创建,是世界最大、最重要、最具代表性和权威的国际组织。联合国它在实现全球非殖民化、维护世界和平和安全、促进社会和经济发展等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据联合国公布的材料,1948年以来,安理会共授权进行了60余项维和行动。另外,联合国还先后组织制定了从不扩散核武器到和平利用外层空间等数百个国际条约。

斯大林时期

斯大林为了巩固个人地位,通过残酷的手段打击政治对手,以肃反的名义展开了大清洗。数以百万计的人被送进了古拉格群岛(劳改营)甚至遭到屠杀。其中对军队内部的清洗使大批优秀军官死于非命,直接导致苏德战争初期苏联军队屡战屡败。虽然,在斯大林的领导下,苏联共产党对苏联的经济生产方式进行了大改造,并成功地把苏联改造成了一个重工业和军事上的强国,但斯大林残酷的犯下大屠杀罪行被西方国家的大多数人和部分苏联人视为独裁屠夫。

1932年至1933年间,斯大林推行的农业集体化运动导致乌克兰大饥荒,使250万到480万人死亡。乌克兰独立后,许多乌克兰政治家和学者认为1932年-1933年大饥荒是苏联对乌克兰的种族清洗和种族灭绝。

赫鲁晓夫

赫鲁晓夫时期

1953年,斯大林逝世。苏联共产党高层领导人之间进行了几年的政治斗争,最后赫鲁晓夫在打倒贝利亚、马林科夫等政敌后成为了苏联最高领导人。此后,苏联进入赫鲁晓夫时期。

赫鲁晓夫用秘密报告的形式揭露了斯大林在大清洗中的暴行,结束了警察恐怖,释放了数百万政治犯,为近2000万人恢复了名誉。赫鲁晓夫对普通群众开放克里姆林宫,并取消了中央领导的“特殊供给”和官僚干部的各种特权以及“特殊津贴”,深得民心,但也招致众多官员的不满。但赫鲁晓夫全面批判斯大林也一度引发东欧社会主义盟国的政治动荡。(参考条目:布拉格之春、匈牙利十月事件、波兰十月事件)

赫鲁晓夫主张东西方缓和,以避免核战争。对外主张“三和路线”,即和平共处、和平竞争、和平过渡。他多次访问美国等西方国家,但他的对外政策仍然导致美苏核对抗,曾策划了第二次柏林危机、古巴导弹危机等事件。

赫鲁晓夫时期,苏联在航天领域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参考条目:加加林、东方1号)

勃列日涅夫时期

1964年,赫鲁晓夫下台,勃列日涅夫成为最高领导人,苏联进入勃列日涅夫时

勃列日涅夫

期。

勃列日涅夫上台之后,否定了赫鲁晓夫的改革,否定了赫鲁晓夫的“三和路线”,对外实行强硬路线,行“主权有限论”,在中苏边界陈兵百万,还派兵进驻蒙古,甚至在珍宝岛与中国军队激战。他声称当华沙条约成员国的社会主义政权受到威胁时,苏联可以进行武力干涉,此为著名的勃列日涅夫主义。他1968年派军队侵略捷克斯洛伐克。1979年,由于阿富汗新政府取消了亲苏联的政策,他发动了阿富汗战争,成为导致苏联衰落和最终解体的重要因素之一。他坚持斯大林主义,恢复斯大林时代的政策。他下令停止对冤、假、错案的平反,停止对于斯大林的批判。

在勃列日涅夫执政后期,国民经济因为苏联式福利政策和军费开支巨大而滑坡,尤其是农业生产连年下降,苏联对东欧国家的控制力也迅速削弱,苏联变得外强中干,国库空虚,国力下降。勃列日涅夫大搞裙带关系,党内腐败愈演愈烈,高级干部成了特权阶层。他曾有句经典名言:“靠工资谁也活不了”,在其这种暗示的影响下,腐败像癌细胞在苏联共产党内扩散,埋下了苏联共产党瓦解的种

安德罗波夫

子。

安德罗波夫时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