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谈钱学森精神的当代价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简谈钱学森精神的当代价值
上个学期读完了《走进钱学森》深感伟人之伟大,正如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的颁奖词所说
在他心里 国为重 家为轻 科学最重 名利最轻。5年归国路 10年两弹成。开创祖国航天 他是先行人 劈荆斩棘 把智慧锻造成阶梯 留给后来的攀登者。他是知识的宝藏 是科学的旗帜 是中华民族知识分子的典范人们总是用钱学森的事迹教育科技工作者,用钱学森之问拷问教育工作者,用钱学森精神来教育下一代,那么,钱学森的优秀品质到底是什么,又有哪些当代价值呢?
下面来谈谈钱学森的一生和我的想法
1.钱学森所具有的理论结合实践的先进研究方法和永不止尽的探索精神
钱先生在每做一个课题,从查阅调研大量文献资料、理论模型的提炼和建立,直到与实验结果的对照 其中的每一步骤 甚至一笔一划、一点一滴 他无不工整认真、一丝不苟。他从不满足于一般性的理论推导 而是一定要通过数值计算和实验结果相对比 使理论得到验证。一旦发现有误 便进行修正 甚至推倒重来 直到得到满意的结果为止。因为,没有先进的理论指导,实验就如同没有罗盘的帆船,而没有实验的验证,理论就如同空中楼阁,钱老及其重视两者的结合,并身体力行的走在理论与实验的最前沿,时隔多年,我们仿佛仍然可以看到钱老穿梭在实验室,制造厂,实地考察,亲自探索。
钱学森当时是导师卡门教授的助手,在研究某个航空难题之时,年轻的钱学森刻苦钻研、反复推敲,前后写了五份演算文稿。这部文稿原先有800多页,但发表时却被他精简成10页!他把定稿装入文件袋时,特意在封面工工整整写上“Final”(最后的定稿),但他马上又觉得不妥,又在旁边添加一行“Nothing is final!”(没有什么认识是终极的)
“没有什么认识是最后的”,这句话极富哲思。科学无止境、学习无止境、生活无止境,社会的每一个进步都一再证明“没有什么认识是终极的”。我们做过的功课,完成的工作,即使再出色,对于未来只不过是一个新的起点,挑战和未知将不断等待着我们的探索
2.学习钱学森的爱国精神和民族责任感
“我的事业在中国,我的成就在中国,我的归宿在中国。
在美国期间,有人好几次问我存了保险金没有,我说1块美元也不存。因为我是中国人,根本不打算在美国住一辈子。”
1950年,钱学森同志开始争取回归祖国,而当时美国海军次长金布尔声称:“钱学森无论走到哪里,都抵得上5个师的兵力,我宁可把他击毙在美国,也不能让他离开。”钱学森同志由此受到美国政府迫害,遭到软禁,失去自由。
1955年10月,经过周恩来总理在与美国外交谈判上的不断努力——甚至不惜释放15名在朝鲜战争中俘获的美军高级将领作为交换,钱学森同志终于冲破种种阻力回到了祖国,自1958年4月起,他长期担任火箭导弹和航天器研制的技术领导职务,为中国火箭和导弹技术的发展提出了极为重要的实施方案——对中国火箭、导弹和航天事业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巨大贡献。
3.钱学森具有的全面发展的品质,这一点,也是我认为我们现在最需要也
最缺失的一点。
“难道搞科学的人只需要数据和公式吗?搞科学的人同样需要有灵感,而我的灵感,许多就是从艺术中悟出来的。”
出生于20世纪初的钱老,经历了时代变换的风云,承受了科学研究的辛劳,其生命轨迹却长达近1个世纪。这和他从小热爱体育运动不无关系。
钱老喜欢画画,而且画技不俗,还擅长吹圆号、吹口琴。热爱艺术的钱老一生没有放弃对美的追求。这或许是受他的妻子蒋英的影响,他的妻子蒋英是一位杰出的女高音歌唱家,每当钱学森研究劳累时,他总是喜欢静静地聆听妻子弹钢琴,并经常和妻子交流音乐。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两次登门看望钱老,钱学森当面就“创新人才”培养问题提出了建议,还提出了“处理好科学和艺术的关系,就能够创新,中国人就一定能赛过外国人”的观点。
在新的经济形势下,我们的教育环境确实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市场经济所提倡的竞争意识、独生子女政策下父母对子女更高的期待、全社会的舆论环境以及政策的导向作用,使教育变得更加功利了。现在的学生,基本上除了会做题,没有什么特长,知识面不广,创造能力从何而来?
很多人都说我们现在已经培养不出钱学森这样的大师了,也有人悲观地说“大师的时代已经过去了”。现在,信息渠道越老越发达了,学生们的知识面却窄了;营养越来越丰富的今天,学生体质差了;开始成绩越来越高了,创造力没了;物质越来越丰富了,道德却跳水了。每当我走进校门,看到主楼上挂着的八个字“砺志树人发展创新”而我们学校既没有砺志,又没有树人,成绩发展了,创造力却一点比一年缺失。我真为我们学校感到羞愧。其实,培养一群全面发展、道德高尚的人,远比培养几个尖子生重要!人们忘了教育是“百年树人”的事业,“我们现在太强调…不能输在起点上‟、…不能输在跑道上‟,但其实,只有真正跑到终点的才是胜利者。
4.钱学森的领导能力与团结协作精神,这也是当代人才所必备的素质之一
不知道大家想过没有,两弹一星元勋23位其中个个都有卓越贡献,可恐怕有半数以上大家从未听说过,而最受大家敬仰的莫过于钱学森,难道邓稼先,朱光亚,郭永怀等人的学术成就不高吗?钱学森之所以受到大家的推崇,不仅因为他有极高的学术成就,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他领导了整个团队、他是中国航天事业的总设计师。说通俗一点,就是,钱学森是领导,但他不是现在喝酒抽烟打麻将、空谈误国的领导,而是认真智慧负责任、实干兴邦的好领导。钱学森来到中国后向国家提出的第一个要求,就是开设专门的研究部门,组建研究团队,因为他深知,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只有依靠团队,才能更好地推进祖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在他的领导下,卫星设计院,应用数学研究院,火箭燃料研究院都兴建起来了。他不仅懂得如何研究,更懂得如何带领大家一起研究,他任用新人,广泛采纳大家的建议,合理分配,充分利用大家的专业特长。正是他这种博大的学术胸襟与善于合作的精神,铸就了他的辉煌与祖国航天事业的腾飞。
如今的我们,还能不能像钱学森一样不为名利,潜心向学,我们还能不能像钱学森一样,追求创新,善于创新;我们还能不能像钱学森一样博采众长,全面发展。有人说,我们是应试教育的牺牲品,这话也有一定的道理,但作为祖国的未来,我们难道就甘于成为牺牲品?环境虽然不利,但我们依然应该想尽一切办法去完善自己,充实自己,让自己成为一个高尚的,全面的人。我们可不可以抓紧每一次实验的机会,抛开所有的题目,去领会实验的快乐;我们可不可以周末抽出一点时间,走出题海,去欣赏音乐的美;我们可不可以在饭后拿起一本名著,去体会书中文字的激情与思想的碰撞;我们可不可以多参加课外活动,去提高自己的沟通合作能力?我们不应该只是把钱学森之问挂在嘴上,更应该把它放在心里,去尝试,去改变,我们的人生才有希望,我们的祖国才有希望!如果我们为职位而读书、为收入而读书,而不把提高学习境界作为目标,那中国将真的再也走不出大师了。顺便说一句,友情提示,钱学森收到的教育是非常正规的,北师大附小——北师大附中——上海交大——麻省理工——加州理工。仿佛是注定要成功,所以说,只有每一步都走得踏实,都走得完美才能一步步攀上成功之巅,所以,高中努力考名校是必须的!
每个人的成功都是不可复制的,但我们总可以从伟人身上的到启发,钱学森所告诉我们的远不止这些。无论我们将来从事科学还是艺术,都值得像钱老学习。“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但愿钱学森之问能够在我们这一代找到答案
李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