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打造高效化学课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努力打造高效化学课堂
武汉市先锋中学罗芸
【摘要】“高效”课堂,就是在课堂中用最少的时间、投入最小的精力,使全体学生尽快的达到“三维”目标,为所有学生终身发展奠基。我们要切实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导学案为统领,以小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为抓手,全面落实新课程理念,努力打造“以学生为主,以学习为主,以学力为主”的高效课堂。
【关键词】高效化学自主合作探究高效课堂模式
追求高效课堂,是所有老师毕生追求的目标。因为,哪个老师都不愿意看到自己的课堂内有如下现象:自己口若悬河滔滔不绝讲解,学生或昏昏欲睡或心不在焉;自己费尽心力苦口婆心教导,学生或不屑一顾或抵触情绪严重------如此种种低效甚至无效的课堂,早已不适应时代的发展,改革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势在必行。
具体来说,在“高效”课堂中,教师应从“主演”变为“导演”,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领者,把学习过程中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探究问题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教师只是在关键时机加以适当的组织和点拨,以利于学生主动构建知识网络、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学生应从“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从“机械被迫记忆知识”变为“自主合作快乐探索知识”,从“要我学”变为“我要学”和“我乐学”。从这个意义上看,我认为高效的课堂背景下,传统的“教”室应更名为“学”室,传统的“课”堂应更命名为“学”堂。而这样深刻的改变,对教师和学生都是一个严峻的考验,任重道远。那么,我们如何打造高效的化学课堂呢?
一、高效课堂对教师的要求
1、教师要有充分的课前准备,它是打造高效课堂的前提基础。
我们不能由于自己预设得不充分、目标掌握得不明确,对于课堂即时生成调控不力而浪费时间。化学课知识点多而繁、与各章节联系广泛、基本概念和原理抽象难懂、实验多且稍一疏忽容易失败或者造成事故,更应该进行充分的课前准备。即:教师需进行集体备课、精备课、课后备课三次备课。
(1)集体备课是指以备课组为单位,组织教师集体研读课标和教材、分析学情、制定单元教学计划、研究教法和学法、分解备课任务、反馈教学实践,最终通过集体智慧研制出
各章节的导学案。编写导学案要注意:讲授新课,必须注重基础知识的掌握、注重化学用语书写的规范性和注重实验操作技能的指导到位。复习课,必须注重知识的整体性、系统性及运用能力,要体现知识主脉,体现规律方法,体现能力的培养。要特别强调的是,编写导学案的重点是要努力研究学生,不仅要把学生看作“对象”、“主体”,还要看作是教学“资源”的重要构成和生成者,课堂教学的共同创造者。实践证明,切合学生发展的科学的导学案,对促进学生深刻理解重难点知识、灵活构建知识网络、激活学生的智力、提高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都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2)精备课是指教师个人依据导学案,结合自己所任班级学生的实际发展水平,充实教学各个环节的细节部分,再经过整合,形成各具特色的个性化和弹性化教案,以利于本班学生的长期发展。精备课一定要考虑学生的不同层次,因材施教,设计问题既要注意基础,又要有坡度、宽度和深度;教学内容要有逻辑性和启发性;教学语言要通俗易懂且具有趣味性;教学方法要有灵活性和多样性;巩固练习要精简,避免大量重复性的训练。力争做到心中有教材、心中有学生、心中有教法、心中有目标。
(3)课后备课是指课后教师对自身教学活动进行回顾和梳理,将师生、生生合作产生的课程资源、将预设与实际的不吻合内容、将实验的得与失、将灵感突发产生的亮点、将课堂生成的疑难问题等等进行沉淀、过滤、蒸发和结晶的过程,是对自己的教学行为和教学态度不断修正和完善的过程,是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从经验上升到理论的过程。同时,完善预设的导学案,每月将导学案和个性化教案整理汇总,建立资源库,供下一届备课参考。
2、教师要有较强的课堂驾驭能力,这是课堂高效运行的必要条件。
高效的课堂必然是学生主动学习,且学生的思维总处于活跃状态,总是积极地探索知识并试图将刚刚获得的知识转化为能力。实际上,学生能否主动参与与教师是否具备扎实的教学功底或者教学艺术有密切关系。较强的课堂驾驭能力主要体现在:
(1)教师能否设计适当的情景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比如:初三绪言课玩“变魔术”:老师一走上讲台二话不说就把一张白纸贴在黑板上(已用酚酞溶液写好“化学”两字晾干了),再把“水”(稀氢氧化钠溶液)喷在白纸上;将一小粒“石头”(白磷)投入盛装沸水的烧杯中,再用小气筒往水中通入空气。学生们看到这些奇异的现象,想亲自动手试试的热情会立马高涨起来。
(2)教师能否突破课堂教学的封闭性,积极开发和利用多种多样的课程资源,主动构建化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社会实际的广泛联系,使化学教学能面向生活、面向社会、面向未来,从而增强学生对本学科学习兴趣的持续性,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比如:讲过滤
操作之前,让同学们回忆家里熬中药后怎么将药渣子和中药水分开,或者回忆炸豆浆后豆渣怎么和豆浆分离,或者讨论怎么将水盆里的菜叶和水分开。从中得出过滤操作的原理,并且使学生知道学以致用的道理。
(3)能否采取灵活机动的教学策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引导他们在民主、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中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与探究学习,变“我乐学”为“我会学”。比如:将课本的演示实验改为学生分组做不同的金属与盐酸反应实验,通过观察实验现象,探究金属的活动性强弱顺序。然后,学生利用得出的活泼性强金属与活动性弱的金属盐溶液反应,进一步探索金属与盐溶液反应的条件。
3、教师要“精讲多练”,开展“课内研讨”,提高化学课堂高效性。
教师要精讲,学生要精练。所谓精讲是指抓住主干内容讲,抓住学生最疑惑的地方讲。所谓精练是要有的放矢,有针对性的练,有重点的练,不搞题海战术。为此教师应精选例题与习题,遵循学生的认知心理规律,展开变式训练,要小题大做、大题巧做、旧题新做,通过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多题一解等形式,让学生真正理解知识并会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此外,教学过程中,教师还要根据化学学科的特点,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善于联想、善于对比、善于思考、善于记忆、善于总结”的学法指导,以期学生能不断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创造性的解决问题。
教师要充分相信学生的学习能力,不要为了防止学生出错,包办代替。就好象小孩子不摔跤学不会走路一样,教师要让学生尽量出错,这样才能充分暴露问题,就暴露出的问题,留出充裕的时间让学生进行课内研讨,学生通过“合作和交流”总结出的经验教训,不一定正确。但展示出来的却是最真实最原始的思维过程,是最彻底的“自我表现”,这种引导中有争辩,思考中有疑问,探究中有发现的课堂就是真正的高效课堂,其效果就是知识与能力同步提高,认知与情感和谐发展。比如:学习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在学生预习的基础上,直接让学生自己操作,将学生置于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的位置。其结局必然是部分学生忘记在试管口塞棉花导致试管、导管以及水槽都“见红”;部分学生试管口朝上导致冷凝水倒流试管“炸裂”;部分学生实验完毕先撤走酒精灯,导致水倒吸进试管使之“破裂”;部分学生受忙脚乱,先未预备好收集装置,导致最后收集的氧气只有一点点等等。这些失败的教训学生一生都会牢记于心,比教师事先多次强调操作注意事项记得更牢固,隐性好处是“我乐学”。
在“课内研讨”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克制“讲”的冲动,因为教师急切的“提示”和“点评”实际上是干扰了学生对信息的提取加工过程,其效果就好像大家熟知的故事“对于黑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