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瓮安的经验与教训
我们从瓮安事件中学到了什么
我们从瓮安事件中学到了什么作者:华闻在线来源:《今传媒》2008年第08期6月28日下午,贵州瓮安县城发生一起围攻县委、县政府部门的打砸烧事件,当地一些群众因对瓮安县公安局对该县一名女学生死因鉴定结果不满,聚集到县政府和县公安局。
期间,少数不法分子趁机打砸办公室,并点火焚烧多间办公室和一些车辆。
事件造成百余名民警受伤,县委、县政府和县公安局被焚烧打砸,公共财产损失严重。
事件发生后,贵州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
省委书记石宗源表示:“该事件反映一些社会矛盾长期积累,多种纠纷相互交织,没有得到重视,没有及时解决,干群关系紧张所致。
”他的讲话受到了舆论的赞赏。
政府部门真实、准确地公布事实真相以及对相关责任人的免职处理推动着事件的妥善解决。
瓮安最新发生的这一群体性事件,它的演变、激化和政府的应对处理方式,对于化解社会矛盾、确保社会稳定、推动社会和谐,积累了经验教训。
一、传统媒体对瓮安事件的评论保护民众利益,才能化解社会矛盾(22%)《长江日报》刊登的《反思瓮安事件:维护稳定需要解决深层次问题》:极少数借机闹事的人,应该受到制裁。
排除这极少数人,应该说,一些群众对政府工作不满意,导火索可能是某项政策、某个行政行为,但深层次则是观念和体制问题。
政府在向服务型政府、亲民政府、责任政府转型,但就步伐而言,与公众迅速增长的期待之间,仍存在一定落差。
《南方周末》刊登的《瓮安事件揭示稳定之道》:长期矛盾一朝引爆,这不是瓮安一地的情况,在社会转型期,在利益分配不平衡之当下,这应有一定的普遍性。
只不过在瓮安表现为矿群、移民和拆迁,而在别的地方,则可能表现为别的纠纷。
但无论其表现形式如何千差万别,民众权益受损,因而在利益分配格局中不对等,不能充分享受社会发展的红利,则很少能够例外。
基层政府治理混乱(22%)《潇湘晨报》刊登的《瓮安群体事件折射基层治理混乱》:瓮安事件所暴露的一个重要方面,恰恰是一些基层政府治理功能的弱化,矛盾不是迅速地解决,而是长期地积累起来,官员与民众不是和谐的互动,而是关系紧张缺乏互信……基层政府亦须改进处置突发事件的习惯性做法。
损害群众利益典型案例剖析[1]
损害群众利益典型案例剖析》:群体事件缘何而起发布: 2013-7-22 10:33 | 编辑: xufanghui | 来源: 北晚新视觉网2013年7月22日讯,最近发生的湖南临武瓜农邓正加死亡事件引发“围观”,三次上访的冀中星在机场航站楼引爆自制炸药等事件,都在提示我们,走群众路线不应是口头语,不能走过场。
“一个革命政党,就怕听不到人民的声音,最可怕的是鸦雀无声。
”这是近日由中央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编辑出版的《损害群众利益典型案例剖析》一书中,引述的邓小平同志的话。
书中精选了25个损害群众利益典型的案例,用反面典型案例开展警示教育。
中央纪委案件审理室和有关省区市纪委分别对案件实事进行了核实。
今天,本报摘登其中的部分案例和剖析,希望能引起各方的启示与思考。
瓮安县公安局大楼前停放的被烧毁警车一起自杀事件引发的群体性事件贵州省“瓮安事件”的经过及启示2008年6月22日,瓮安县三中初二女生李某某在县城西门河跳河身亡。
当地公安机关对死者进行尸检后作出溺水死亡的结论。
但死者家属认为死者有被奸杀的嫌疑,坚持将尸体停放在事发地大堰桥头的玉米地边,不予安葬并不断上访。
6月26日,黔南州公安局法医再次对死者进行尸检,鉴定系溺水死亡,但家属对此结论仍然不服。
与此同时,瓮安县城谣言四起,许多群众对李某某的死因和公安机关执法的公正性产生怀疑。
6月28日,县公安局向死者家属送达了《尸体处理催办通知书》,限死者家属必须于当天下午5时前把尸体抬走处理。
为防止公安局强制处理,死者亲属、同学和当地群众约3 00余人从停尸地点出发,进城“喊冤”,为李某某的死因“讨说法”。
当日正值周六,街上人较多,部分群众尾随队伍前行,人越来越多。
游行队伍抵达县政府时,已达上千人规模,但县政府没有人出来接待。
游行人员在砸坏县政府公示牌后,又转到距县政府100米左右的公安局大楼聚集。
当日下午4时30分,游行人群开始向警方投掷矿泉水瓶和泥块,一些人开始打砸警车,并焚烧停靠在公安局门口的警车。
瓮安事件学习心得(1)
学习瓮安经验的心得体会为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提醒广大党员干部牢记“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
开区组织党员干部赴瓮安实地考察,集中学习瓮安事件经验教训。
使我对瓮安事件有了更直观更深刻的感受,并且深受启发。
一、杜绝官僚主义,强化服务宗旨赵克志书记在瓮安警示基地视察时指出,瓮安事件的根本原因是我们一些领导干部的作风出了问题,官僚主义盛行,严重脱离群众,干群关系对立。
这告诫我们,要始终把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在各项工作各个环节都细心研究群众的利益,关心群众疾苦,体察群众情绪,努力运用说服教育、示范引导和提供服务等方法,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要始终坚持群众路线这条根本的生命线和工作路线,坚持密切联系群众的党性和宗旨。
一旦失去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我们的工作和事业也就无从谈起。
从开发区的具体情况来讲,干部职工要坚决杜绝官僚主义,牢记开发区服务企业、服务群众的服务宗旨。
做好日常接访工作,及时疏导、积极化解政府拆迁、企业欠薪等工作中存在的矛盾。
避免矛盾僵化。
二、转变干部作风,推动基层工作发展瓮安事件之后,当地政府吸取事件经验教训,积极转变干部作风,真抓实干,推动了瓮安经济快速发展。
在开发区当前的形势下,转变干部作风的关键在于抓好落实,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
开发区领导要做好带头示范工作,深入基层、深入群众,真正扑下身子开展调查研究。
通过走访开发区企业、走访村民,特别是要到最困难的地方去,到群众意见最多的地方去开展问题调查研究活动,对发现的问题要明确责任,盯住不放,对不同的问题采取不同的对策,同时要指导帮助和监督问题的解决,要对问题进行深入的反思,查找根源,举一反三,有效预防和减少问题的发生。
要坚持少说多做,坚持群众路线,依靠广大群众解决难题、求发展。
三、主抓民生保障,推动社会和谐瓮安事件发生之后,当地政府认真总结事件的经验教训,以民生工程为抓手,加强社会管理,推动瓮安和谐稳定。
到2012年底,瓮安建设保障性住房1655套,发放廉租住房租赁补贴385万元。
石宗源_反思瓮安事件
两中共贵州省委书记石宗源以坦诚的
会期间,贵州代表团开放日那天,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态度,面对媒体主动反思瓮安事件,赢 得了媒体的一致赞誉。 早在 2006 年 7 月《小康》曾经报道 过石宗源。事隔 2 年多,两会期间记者 再次采访到了低调的石宗源。 3 月 6 日,石宗源代表坦然回答中 外记者提问,并表示,回头来看八个月 前的“瓮安事件” ,有许多教训和经验需 要总结,其中之一就是要在第一时间向 媒体披露信息。 “光靠官方说的,人们不 信,媒体一说就信了。 ” 石宗源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信 息透明,是“瓮安事件”能够迅速平息 的一个重要原因。 “瓮安事件”发生后, 网上流传着很多谣言,比如死者被强奸、 死者的叔叔被打死等。贵州有关方面真 实、准确、全面地披露信息并借助媒体 的力量披露真相。 他表示,过去一遇到群体性事件, 愿意上镜,也不愿意接受采访,就是想干 就说什么“不明真相的群众”“少数坏 、 点活。谈及此事时石宗源对 ” 《小康》 : 说“去 人煽动”“不法行为” 、 ,基本上就是这么 年瓮安事件是逼着我走向前台。凤凰卫视 个公式。 “要打破这个公式,事实是怎么 的吴小莉约了我 3 年,也是那个时候才见 样就是怎么样,谁该负责谁就负责。 ”石 了面。 ”虽然说是“被逼” ,但在平息“瓮 宗源说, “瓮安事件惊动了境内外,造成 安事件”的过程中,石宗源开明的作风却 很不好的影响。作为贵州省的主要负责 广泛受到媒体赞誉。媒体报道,2008 年 6 人,我是有责任的。 ” 月 30 日,石宗源赶到瓮安县后一天三次 石宗源实干低调的精神一直为人称 就瓮安事件向百姓鞠躬道歉。 道,据一位贵州的同志介绍,贵州电视 事后有媒体将他评选为二 00 八年 台曾经最长 26 天没有石宗源的新闻。但 “魅力五十人”之一,但石宗源却只给自 面对突发事件,石宗源的开明作风又受 己打五十分。 到媒体的赞誉。 3 月 11 日,下午四点多,在两会代表 瓮安事件经验 驻地, 记者见到了一向低调的石宗源。 “长 期以来,我和你们是一个战壕的,一般不 “2007 年, 瓮 安 群 众 的 安 全 感 是
瓮安628事件心得体会
瓮安628事件心得体会【篇一:关于瓮安县群体事件分析】湖南商学院课程论文题目学生姓名学号学院专业班级指导教师职称关于瓮安县群体事件分析张文茜 131410003 公共管理学院行管1301班邬定国讲师2016 年 6 月公共危机管理案例分析——关于瓮安县群体事件分析(一)经济落后,民众生活水平低瓮安县坐落于中国最贫穷省份之一的贵州省腹地,是一个农业大县,全县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83.25%,第一产业比重占gdp的38.6%。
瓮安县水利资源丰富,正在建设的有国家重点工程构皮滩电站,同时瓮安也是矿产资源的富集县,全县煤炭总储量10.64亿吨,磷矿总储量6.5亿吨,铁矿藏量1500万吨,锌矿藏量60万吨以上。
农业县、水电站、矿产,在中国可以分别将它们理解为贫穷、移民、暴富阶层,因此瓮安是一个贫穷的县城,瓮安县群众长期以来对县经济发展缓慢,收入太低,生活艰难十分不满。
(二)政府威信力低事件发生之前,2007年9、10月,瓮安县城连续发生了四起爆炸案,至今未破案,此事让当地居民人心惶惶,一些居民直言根本不信任警察。
有的领导干部和公安民警长期以来失职渎职,对黑恶势力及严重刑事犯罪、群众反映的治安热点问题重视不够、打击不力,刑事发案率高、破案率低,导致社会治安不好,群众对此反应十分强烈。
(三)少女之死贵州省黔南州瓮安县三中初二(六)班学生李树芬于2008年6月22日凌晨溺水死亡。
当日7时40分许,经雍阳镇责任区刑警队现场勘查、尸检、dna鉴定,认定李树芬系跳河自杀。
死者家属不能接受,认为有被奸杀嫌疑。
6月25日,黔南州派法医复检,结论仍为溺水死亡。
死者家属要求公安部门责令当时在场人员王某、刘某、陈某等人赔偿50万元。
6月26日,经县工作组多次做工作,死者家属表示同意县工作组的协调意见,答应在6月28日签订协议了结此事。
(一)危机前阶段6月21日晚,李树芬在刘某做俯卧撑的时候“被水淹了”。
十几名消防队员打捞半个多小时未果,撤走。
瓮安事件背后原来是这样
瓮安事件背后原来是这样网友还就此恶搞起名人名言和广告词。
爱迪生的名言被恶搞成"天才就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上三个俯卧撑";笛卡尔的名言被恶搞成"我撑故我在";但丁的名言被恶搞成"做自己的俯卧撑,让别人说去吧!"广告词被恶搞成"自从做了俯卧撑,腰也不痛了,背也不酸了,打酱油也有劲了"。
由此,"做俯卧撑"已成了网友对一些问题因某种原因引而不发甚至做"立场中立"状的代名词。
许多网友纷纷给原本单一注解的"做俯卧撑"加入了各种各样外延更广泛、意义更深奥的诠释。
“当看见县政府大楼烧起来时,我的眼泪流了下来,可现场围观的不少群众却在大声喊'加油’。
”虽然距瓮安“6·28”事件之夜已过去了十几天,当贵州省人大代表、瓮安县柴姨妈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柴冬梅说起在事件现场的感受时,依然一脸沉痛之色。
“这不是一件孤立事件,而是各种社会矛盾长期积累的必然结果。
”71岁的老干部、前瓮安县长徐银芳这样说。
“群众心里有股怨气,憋久了就要出事啊!”另一位老干部王儒德对本刊记者说。
连日来,《瞭望》新闻周刊记者接触到的瓮安县干部群众都在反思:为什么女中学生李树芬之死,会引发万人聚集和打、砸、烧县委、县政府、县公安局办公楼这一罕见的群体性事件呢?“群众不向政府讲真话了”本刊记者调查了解到,瓮安事件发生的整个过程中,当地政府反应迟钝,处置失机。
而更值得深思的是,“群众不和政府讲真话了”。
由于对李树芬的死因存在疑问,从6月22日凌晨李树芬被其叔李秀忠等人打捞上岸后,李家就将遗体一直停放在事发地点。
受访的多位干部群众指出,有两个时段是避免“6·28”事件发生和扩大的关键时段,都一一错过。
第一个时间段,6月22日到6月28日事件爆发前。
在长达7天时间里,尽管县公安局和县有关部门对李树芬家属做了一些工作,但终究没有达到让家属安葬死者、防止事态扩大的目的。
瓮安事件
(一)事件特征分析
2、少数人有目的地策划性和多 数人的盲目性及从众性 3、过激性和利益性 1、“谣言”是瓮安事件的催化剂 2、“相对剥夺感”是瓮安事 件 参与者的外在动力 3、基层政府处理失误激化了事态
(二)事件原因分析
4、社会利益冲突是瓮安事件的根 本原因
三、案例评析
(一)事件特征分析
危机前阶段
6月27日,政府在经济上提出八点补偿方案,包括政府部门的捐助、 三个孩子的家庭因为贫穷每家出1万元,让李树芬的爷爷奶奶享受低保 政策,其哥哥李树勇享受“助学工程”,死者家属对这个方案没有异议。 双方商量好,6月28日上午在县政府签订协议了结此事。但不久,这一 方案又被李秀华拒绝了,不同意将尸体下葬。此时,各种谣言有了新的 版本,“王娇是县领导XX的侄女”,“李树芬检举王娇考试作弊,王娇 找社会青年报复,系雇凶杀人”、“李树芬的爷爷、奶奶和叔叔被打了, 住进医院,生命垂危”。
二、案例回放 (二)事件发展过程
危机前阶段
6月22日上午,李树芬的父亲李秀华等到瓮安县雍阳镇派出所询问有关情况。当 被告知案件己交瓮安县公安局刑侦队处理后,他们又前往询问。得到的结论是:李 树芬系投水自杀,尸体由家属自行处理,不予立案。在官方结论还没有得出时, 许多爱凑热闹的人纷纷来到河边,有闻讯赶来的居民、在城里打工的农民,还有 热血的青年学生和不少社会闲散人员。
二、案例回放 (二)事件发展过程
危机后阶段 7月3日,贵州省委在贵阳市召开了关于瓮安“6·28“事件的阶段性处置
情况汇报会,省委书记石宗源宣布了第三次尸检的结果:李树芬系溺水死 亡。 7月4日,贵州省委和黔南州委对瓮安县党政主要负责人作出调整决定,县 委书记王勤、县长王海平被免职。
基于瓮安“6.28”事件看政府危机管理
基于瓮安“6.28”事件看政府危机管理摘要:近年来,我国的群体性事件呈直线上升趋势。
科学地处理群体性事件对于构建和谐社会至关重要。
本文从阐释公共危机管理和群体性事件出发,基于公共危机控制处理的过程对瓮安“6.28”事件进行分析,来探视我国政府的危机管理能力,并提出了一些改进策略。
关键词:危机控制处理;群体性事件;策略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公共危机给政府管理带来了挑战。
政府的危机管理能力,尤其是危机后的控制处理能力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因此,通过分析危机发生后政府对危机事件的控制处理过程,可以窥视我国政府危机管理的能力。
一、公共危机管理与群体性事件(一) 公共危机管理的定义公共危机管理是指政府或其他社会公共组织通过监测、预警、预控、预防、应急处理、评估、恢复等措施,防止可能发生的危机,处理已发生的危机,以减少损失,甚至将危险转化为机会,保护公民的人身安全和财产,维护社会和国家安全。
其主体是政府及其他公共机构。
目前,我国的公共安全形势严峻,由人民内部矛盾引发的群体性事件增多。
(二) 群体性事件“一般认为,群体性事件是指基于群众的共同利益而聚众的、自发的、公开实施的严重扰乱社会公共秩序行为。
”“有关资料显示,十几年来,我国社会群体性事件呈直线上升趋势:1993年发生0.87万起,2006年逾9万起。
”这些都在考验着政府危机管理能力,立足于科学的处理过程必不可少。
二、从瓮安事件探视我国政府的危机管理能力瓮安事件,是指2008年6月28日贵州省瓮安县一名女中学生(李树芬)死因的鉴定结果所引发的数万群众围观起哄、打砸抢烧政府机关的大规模群体性事件,人们称之为瓮安“6.28”事件,也称“瓮安事件”。
瓮安事件已经过去,但它留给我们的思考将继续。
本部分内容将从公共危机控制处理的过程来分析瓮安事件,从而为探究我国政府的危机管理能力提供途径。
(一) 危机的开始阶段在此阶段,危机的剧烈和破坏程度都很小,如果政府处理得当,是有可能中止危机的;但如果处理不当,则会使危机进入蔓延阶段。
贵州瓮安事件3年反思:敌对思维致民怨淤积 文档
贵州瓮安事件3年反思:敌对思维致民怨淤积3年前,这里爆发了一场闻名中外的大规模“群体性事件”。
只有近10万人口的瓮安县城,有3万多群众走上街头。
由于对一位16岁少女溺水死亡处置不当不满,再加上谣言煽动,愤怒的人群先后冲击了县公安局、县政府和县委,并点火焚烧了3座办公大楼。
冲天大火震惊全国。
1935年,中国工农红军在瓮安建立了长征路上第一个人民政权——桐梓坡农会。
70多年后,这里的基层政权却遭到了质疑:她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究竟如何?反腐防变的能力怎样?她的执政基础是不是正受到威胁?在一段时间里,“瓮安执政”成了全国领导干部的一道考题,“瓮安之问”引发了社会的深沉思考。
瓮安人的解答是写在现实中的。
3年过去,瓮安交出了怎样的答卷?信访奇迹:80%纠纷可止于初访2008年7月4日,“6·28”事件刚过去6天。
龙长春从贵州省委办公楼出来,连换洗衣服都没带,就直接前往瓮安履任县委书记。
此前,他的职务是铜仁行署副专员。
一同“空降”的还有代县长谢晓东、公安局长庞鸿和政委周胜。
新班子带着省委的基本判断上任:“6·28”事件是当地社会矛盾长期积累,民间怨愤淤积太久的结果,是典型的泄愤式群体事件。
“近10万人的县城,3万多人上街,办公楼烧着了有群众还欢呼。
”龙长春坐在车上,一位老领导的话言犹在耳:“瓮安县委坐在火山口上了尚不自知!”此时的瓮安县委大楼已是满目疮痍,龙长春只能先在林业局“安营”。
在这里他劈出了第一板斧——县委书记大接访。
“要化解民怨,就必须直面矛盾。
”他在临时办公楼里先竖起了“为人民服务”的屏风,又在一楼设立了信访接待室。
一时间,楼前人流熙来攘往,办公室灯光彻夜通明。
4天后的赶场天,公开大接访的大棚搭到了县城中心的广场上。
由于电视台提前发了预告,所以一大早访民就蜂拥而至。
工作人员在入口处“放号”,叫到号后,访民按反映问题被分到不同部门的棚子里,但许多人进场后却直奔县委书记的大棚。
当天一共接访了115个号。
瓮安事件反思
酝酿:乌云密布 笼罩四野(3)
社会传言再起: 女学生的爷爷、 奶奶被打住院抢救; 妈妈说话含糊,已失 去理智;婶婶被剪去 头发关押到派出所, 叔叔李秀忠在与公安 人员争执中被打死
群众的愤怒往往就是这样被点燃的
酝酿:乌云密布 笼罩四野(4)
6月25日23时至次日凌晨3时许,对死者进行了第二 次尸检。公布的尸检结果是:死者系生前溺水窒息 死亡,生前未发现有性行为。 奸杀的嫌疑可能被排除,但家属仍认为存在过 失杀人可能。 6月27日死者家属和政府代表之间又进行一次协 调。至次日凌晨死者表舅称死者家属已同意调解方 案,签订协议。
沉痛的反思
瓮 安 事 件 不 得 不 让 人 深 思 ?
人 们 禁 不 住 会 让 问 几 个 为 什 么 ?
死 者 与 三 位 当 事 人 的 关 系
沉痛的反思(1)
• 为充分体现公正、科学和客观的检验原则,经省有关部门决定,7月2 日,省里派出专家组,在李树芬的亲属和村民代表见证下,对李树芬 遗体进行了第三次解剖检验。更加权威的检验结果再次表明,李树芬 确系溺水死亡。 • 从目前调查的结果看,“瓮安事件”的起因并不复杂,就是当地一位 少女溺水死亡的鉴定结果得不到家属的认可。但由于警方的处置方式 不当,缺乏说服力,致使谣言越来越多,最终一发不可收拾演变成大 规模的群体性事件。 • 其实人民群众只想了解清楚事件的真相,而由于当地政府、公安局没 有做到在公开、透明中,在媒体开放中处理事件,使流言的愈演愈烈。 这就引爆了当地社会长期积累的矛盾; • 另外,从此次事件中我们可以看出当地政府处理危机机制的缺乏、处 理问题墨守陈规、缺少民众的信任等等 • 公安民警长期以来失职渎职,黑恶势力膨胀,社会不稳定;移民安置、 暴力拆迁等侵犯了人民群众的利益。
贵州瓮安事件案例
公共管理案例瓮安县委县政府大楼被攻击事件案例讨论题:1.如果你被派往瓮安调查问题,你将如何进行具体的调查工作?2.你有何解决问题的方案可以防止今后再发生此类事件?3.分析你提出的解决方案可能导致什么后果。
4.你是否完全赞成贵州省委书记石宗源的谈话内容,哪些地方不赞成?为什么?瓮安"6.28"打砸抢烧近7小时 150余人伤无人死亡2008年07月01日20:51中国新闻网中新网7月1日电贵州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贵州省公安厅、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人民政府今晚0在贵阳举行瓮安6.28严重打砸抢烧突发性事件新闻发布会。
贵州省公安厅政治部主任、省公安厅新闻发言人王兴正介绍了“6.28”事件的起因和经过瓮安县三中初二(六)班学生李树芬6月22日凌晨溺水死亡。
王兴正说,6月26日,经县工作组多次做工作,死者家属表示同意县工作组的协调意见,答应在6月28日签订协议了结此事。
但6月28日16时,死者亲属邀约300余人打着横幅在瓮安县城游行。
由于当日正是周六,街上人较多,部分群众尾随队伍前行,人越来越多。
16时30分许,游行人员到县公安局办公楼前聚集。
公安民警拉起警戒线并开展劝说工作,但站在前排的人员情绪激动,在少数人的煽动下,一些不法分子用矿泉水瓶、泥块、砖头袭击民警,并冲破民警在公安局一楼大厅组成的人墙,打砸办公设备、烧毁车辆,并围攻前来处置的公安民警和消防人员,抢夺消防龙头,剪断消防水带,消防人员被迫撤离。
20时许,不法分子对瓮安县委和县政府大楼进行打、砸、抢、烧,一度冲击临近的县看守所,整个过程持续近7小时。
王兴正说,“6.28”事件,共造成县委大楼被烧毁、县政府办公大楼104间办公室被烧毁,县公安局办公大楼47间办公室、4间门面被烧毁,刑侦大楼14间办公室被砸坏,县公安局户政中心档案资料全部被毁,42台交通工具被毁,被抢走办公电脑数十台,全部直接经济损失正在统计中;共造成150余人不同程度受伤,大部分均为轻微伤。
从瓮安之乱到瓮安之变警示录
从瓮安之乱到瓮安之变警示录:在痛定思痛中浴火重生化“民怨”为“民愿”--毋忘情为民所系
“执政者最大的危险就是脱离群众。
”人民,是我们党的根基所在、血脉所在、力量所在。
如果根基动摇了,血脉割断了,大地之子“安泰”还会有无穷的力量吗?要想化解民怨,就要敢于直面矛盾。
大火,让瓮安的共产党人警醒起来!广大党员干部纷纷深入基层群众,问需于民,化解民怨。
民怨解则民气顺,民气顺则天下安。
和谐稳定为瓮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是的,共产党人的道理千条万绪,归根结底就是一句话:永远同人民在一起!
从“民生滞后”到“民生优先”--坚持利为民所谋
实践证明,只要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科学发展观,发展不但能更快,而且会更好。
执政理念决定发展思路。
思路一变矛盾迎刃而解。
“坚持科学发展观不能仅停留在纸面上、口头上,”龙长春说,“而必须落实在行动上,体现在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上。
”中国共产党之所以具有先进性,最重要的就是她毫无一党之私,全心全意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
--这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宗旨,也应成为每个共产党员永远坚守的信念。
从“替民做主”到“由民做主”--牢记权为民所用
让人民群众自己管理自己的事--这是瓮安人从惨痛教训中获得的财富。
无论历史还是现实都在昭示:民主是理想,也是实践。
需要制度,也需要细节。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九层之台,起于累土。
”正是这点点滴滴的积累,像一块块基石支撑起共和国民主政治的大厦。
从大乱到大治,从民心失落到民心重聚,。
学习瓮安事件心得体会
三一文库()
〔学习瓮安事件心得体会〕
学习瓮安事件心得体会,瓮安事件是20XX年6月28日一名
贵州女学生死因鉴定不清而导致的打砸抢烧事件,这里
31doc整理学习瓮安事件心得体会
学习瓮安事件心得体会
第1页共4页
为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3月29日,我部组
织全体党员干部赴瓮安开展警示教育和红色教育活动,活动
参观了瓮安县警示教育基地和猴场会址,在工作人员的介绍
下,我们了解了瓮安经历628事件后从大乱到大治的蜕变之
路以及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为党的事业奋斗的艰辛历程,
没参观一个地方都令人震撼,催人静思,让人警示,通过观
看学习,得到如下体会:
一、要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密切联系
群众。
在参观中我们了解到,628事件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党
员干部队伍在作风方面存在严重问题,党群干群关系紧张,
致使群众对党政机关和干部缺乏基本的信任,最终导致事件
发生,这给我们的启示就是要牢固树立群众观点,真心实意
同群众拉近距离。
密切联系群众,不只是认识问题和方法问
题,从根本上说是世界观问题,是能否树立和发扬优良作风、
牢记根本宗旨的问题。
24。
损害群众利益典型案例剖析
新风正气必定压倒歪风邪气——几起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典型问题【案情背景】党员干部的作风如何,对党风政风乃至整个社会风气都具有重要影响。
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作风建设。
党的十八大召开后不久,中央政治局就制定了《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
中央领导同志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充分体现了中央领导集体落实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坚强意志和求真务实、转变作风的坚定决心。
各地区各部门根据中央的精神要求,切实采取措施,努力转变作风,取得了初步成效。
但仍有少数党员干部无视规定,我行我素,顶风违纪,在社会上造成恶劣影响,这是党的纪律决不允许的。
海南、广东等地党委、政府和纪检监察机关对群众反映的几起典型问题进行了严肃杏处,确保新风正气压倒歪风邪气。
【案情简介】海南省琼中县财政局局长公款大吃大喝问题。
2013年1月,琼中县财政局局长在海口市壹号华府酒楼2次宴请个人朋友,1次宴请有关单位工作人员,共花费公款1.5万元。
海南省纪委对琼中县党政主要负责同志和分管财政的负责同志进行诫勉谈话。
琼中县委、县人大常委会分别免去该财政局局长党内和行政职务,并责令其个人上缴招待费用。
广东省珠海金融投资控股有限公司银企合作交流座谈会公款大吃大喝问题。
2013年1月4日晚,国有企业珠海金融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总经理等人以晚餐会形式,邀请珠海金融界有关负责人在横琴召开银企合作交流座谈会。
晚餐共17人参加,酒水、菜品共消费375 17元。
其中,红酒1 2瓶,共23706元;菜品、饮品共13811元。
珠海市委、市纪委给予珠海金融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总经理党内警告处分,免去其职务,责令参会者自负晚餐超标费用。
陕西省白河县县委书记违规借用越野车问题。
2012年2月中旬,经白河县委常委、办公室主任同意,白河县委办公室向兴达公司借用大众途锐越野车l台,供县委书记使用,直至2013年1月15日媒体曝光后,才将借用车辆退还公司,借用时间近一年。
瓮安“6·28事件”引发的思考
瓮安“6·28事件”引发的思考作者:李昌民来源:《人民论坛》2008年第14期6月28日,因一名女学生跳水自杀,部分不明真相的群众聚集到贵州瓮安县政府和县公安局办公楼前,引发了大规模人群聚集围堵政府部门和少数不法分子打、砸、抢、烧突发事件。
事件共持续了7个小时,造成瓮安相关部门办公大楼和办公设备等被损毁。
贵州省委书记石宗源表示,“该事件反映一些社会矛盾长期积累,多种纠纷相互交织,没有得到重视,没有及时解决,干群关系紧张所致。
”贵州“瓮安事件”给我们提出了一个重大课题,那就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处理好人民内部利益矛盾。
据统计,当前由利益矛盾引起的人民内部矛盾已占到社会矛盾纠纷总数的70%—80%,成为我国新时期社会矛盾的主要表现形式。
人民内部矛盾如果处理不当,就有激化或转化的可能。
构建利益诉求机制,畅通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渠道在现行制度框架内,当前应通过一系列具体的制度安排保障人民不同利益的有序和有效表达,拓宽反映社情民意的渠道,完善深入了解民情、充分反映民意的决策机制,使相关利益主体广泛、平等地参与政府决策。
要改革目前的代表比例结构,增加和提高基层代表和委员的名额比重。
要逐步扩大直接选举的范围,在选举中引入适度竞争机制。
要推行人大代表的专业化和职业化,为代表大会闭会期间人大代表反映公众利益开辟新途径。
要确立人大代表与选区居民的责任机制,实行代表接待日制度、议事公开制度和重大决策与立法的听证制度等,加强人大代表与广大人民群众之间的良性互动。
要广开言路,保障民主党派代表的民主权利。
要健全对重大问题决策前的协商制度,把政治协商纳入决策程序。
要进一步扩大民主党派的知情权和参与程度,为民主党派参与协商创造条件。
健全基层民主自治制度,使基层组织和普通民众获得更多的议事决策的机会和渠道,以弥补代议民主制的不足。
健全社会团体、社会中介组织和社会自组织系统,发挥它们在利益表达和政治参与中的媒介作用。
我们要关注社会组织的利益表达,大力培育各类社会组织,发展各种形式的行业协会、非营利性基金会和公益性社团,使它们承担起利益表达的主要角色,充分发挥其在利益表达和政治参与中的媒介作用。
2008年贵州瓮安事
2008年贵州瓮安事件1、事件过程2008年6月22日凌晨零时27分,瓮安县公安局110指挥中心接到报警,称西门河大堰桥处有名叫李树芬的女子跳河,请求出警。
110指挥中心立即指令雍阳镇派出所民警出警。
缺乏打捞工具,家属拨打119通知消防队员前来施救。
凌晨2时许,消防队员撤离,民警交待家属继续打捞。
按家属请求,将在场人员刘言超、陈光权、王某带回雍阳镇派出所询问,但未做笔录(处理不善)。
凌晨3时40分,死者家属将李树芬尸体打捞上岸,停放在桥头。
死者家属怀疑死者系奸杀,请求转刑侦处理。
当天下午,县公安局法医对死者尸检,鉴定死者系溺水死亡。
6月23日,李树芬的父亲李秀华、母亲罗平碧等人提出再次尸检等要求。
6月24日,瓮安县公安局调查认定死者溺水死亡系自杀,于当天下午向死者家属送达了《不予立案通知书》和《尸体处理通知书》。
死者家属对公安机关的结论不服,未将尸体领回处理。
当晚,组织双方调解,调解再次失败。
6月25日上午9时许,李树芬的叔叔李秀忠做笔录,李秀忠上到刑侦队办公楼三楼,与干警张明发生冲突。
闻讯赶来的李秀忠妻子和妹妹抓扯张明,局长指示带到看守所关押。
6月25日18时许,李秀忠正在给亲属打电话时,被几个不明身份的人突然从后面冲上来追打,致使其轻微脑震荡、头皮损伤、胸腹部软组织损伤、鼻骨骨折。
此时,有传言说,女学生是被“奸杀后投入河中”;“元凶是县委书记的亲侄女,另外两个参加行凶的男生和派出所所长有亲戚关系,又说元凶是副县长的孩子”;死亡女生的“叔叔、爷爷、奶奶因上告被打住院抢救,妈妈被打得说话含糊,已失去理智,婶婶被剪去头发关押到派出所”;“死亡女生的叔叔在与公安人员的争执中被公安人员打死”……(流言传闻)6月26日凌晨1时左右,州公安局对李树芬尸体再次进行尸检,仍维持溺水死亡的结论,家属则坚持有奸杀嫌疑。
瓮安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公安局政委罗来平等人继续做家属工作至凌晨4时40分,调解最终失败。
6月28日上午,公安局再次向死者家属送达了《尸体处理催办通知书》,限死者家属必须于当天下午17时前把尸体抬走处理。
从瓮安之乱到瓮安之变警示录学习情况
红花岗质监分局关于学习从瓮安之乱到瓮安之变警示录的情况汇报11月1日,在全局职工会议上,我局党组书记、局长赵新跃同志组织学习了10月24日的《人民日报》第六版“在痛定思痛中浴火重生——从瓮安之乱到瓮安之变警示录”。
2008年,对瓮安而言是一个特殊的年份。
在这一年有两件大事让瓮安人民刻骨铭心。
年初,一场百年不遇的雨雪冰冻灾害突然袭来。
交通中断、供水中断、电力中断,瓮安成为了一个孤岛。
但是瓮安县委一班子人雪中送炭,带领广大干部走家串户,为群众送去了粮食、蔬菜和煤炭等急需物品,排忧解难,共度难关。
然而,谁都未曾想到,仅仅时隔半年,一场比冰雪灾害更为严重的灾难骤然发生。
2008年6月28日,因7天前一名中学女生在县城西门河大堰处溺水身亡,有关方面处臵不当,加之各处谣言四起,引起死者亲属和群总的强烈不满,进而引发大规模群体事件,直至一场大火烧向县公安局、县委、县政府的办公大楼。
为什么一件小事能够引起性质这么恶劣的群体事件呢?究其原因,是在经济快速增长的背后,掩盖了很多深层次的矛盾:社会建设投入偏低,民生欠账越来越多;干部作风问题突出,干部关系比较紧张;治安状况严重恶化,警民矛盾日益凸显等等。
当地流传一句这样的顺口溜:“好人散了火,坏人结了帮,治安搞不好,难以奔小康。
”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忽视了社会管理,当地黑恶势力猖獗,帮派组织横行乡里,群众严重缺乏安全感。
更为严重的是,干警队伍中少数人竟与黑恶势力沆瀣一气,严重损害了政法机关的公信力。
局长赵新跃同志指出,历史是惨痛的,但是我们不能一直生活在惨痛之中,而应该从惨痛中找寻出路。
市场经济的趋利性逐步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形形色色的价值观不断充斥人们的思想。
稍有不慎,思想就可能被腐蚀,就会犯错误、栽跟头。
所以每一个公职人员一定要在事非原则上泾渭分明,小节上时时刻刻从严把握,及时清扫思想的灰尘,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干干净净踏踏实实干事,清清白白堂堂正正做人。
腐败现象的存在是我们不容回避的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宣传舆论工作用于统一认识,凝聚人心、 鼓舞斗志,让人民群众知道党委和政府在 想什么、做什么、怎么做,信息公开透明, 可以让人民了解事实真相,避免谣言蛊惑 人心。 “信息控制”与“信息发布”的教训
教训2:政府的不当执政行为
瓮安事件表面的、直接的导火索是女中学 生的死因争议,但背后深层次原因是当地 在矿产资源开发、移民安置、建筑拆迁等 工作中,侵犯群众利益的事情屡有发生。 换句话说,瓮安当局的不当执政行为,积 累了大量民愤,当地干部与群众的关系也 走向“决裂” “当地积案过多、积怨过深,积重难返”
“一些地方政府有个思维惯性,一旦群体事件 发生就认为一定存在‘少数别人用心的人’ 在推波助澜,这是不对的。” 应对群体事件需要新思维,关键是建立官民 对话的机制。官民对话是社会协调的重要组 成部分,社会协调是疏导民意的通道,是政 府与公众信任关系的纽带,也是建设和谐社 会的迫切需要。 通过有效的社会对话,民怨可以得到疏导, 真相得以大白天下,“干戈”可化为“玉 帛”。
官民对话
1.以人为本,莫称百姓为“刁民”。“天地 之间,莫贵于人”,领导要把群众当“人” 看,尊重人,尊重人的尊严和价值。群众 连最基本的生存权利都得不到保障,对话 只能是“奢谈”。
2 .先对等,再对话。地位平等,莫悖“鱼水 相依”关系。把群众放到与自己对等的位 置上,才能实现对话。如果居高临下,盛 气凌人,“对话”只会沦为自我“独白”。
4.有话有处说,有理有处讲。给老百姓提供 “诉说”的渠道,其本身就是解决问题的 方法和策略。群众“有话有处说,有理有 处讲”,矛盾再大,总能化解;群众告状 无门,冤情难申,矛盾再小,也会积羽沉 舟。
5.事件发生后,政府在对外表达时,要处理 好如下关系:
一是“详细”与“简略”的关系。政府的 信息发布应讲究详略得当,具有针对性。 在需要证据证实的一些关键环节,应尽可 能详细,充分;而在一些无关大局的环节, 则应该简略带过。
无论是事件爆发前的预防性对话,还是事 件爆发之后的紧急对话,一定要有相关政 府部门的领导人出面。一方面能掌握大量 一手信息,便于作出正确决策;领导出面 表明政府部门对事件的重视,能增加对话 的“效度”
3.早发现、早报告、早控制。做好监控工作, 把握好时机,赢得主动。早发现早解决, 把问题处理在萌芽阶段。应对危机的不二 法门在于“花少量的工夫来预防,而不是 花大量的钱来治疗”
二是“事实”与“态度”的关系。公众要 求信息及时公开,而政府部门却认为只有 经过调查、真相水落石出才能公开信息, 信息公开的“及时性”与“准确性”是困 扰政府部门的一个难题。 没事实,有态度。在真相没有水落石出之 前,政府可以及时出面表明态度,给老百 姓一个承诺。群众就会认为政府对这件事 不会不管,安定人心。
7.三个慎用:慎用警力、慎用警械武器、慎 用强制措施。警察之所以成为“众矢之 的”,是因为他们更多时候成为暴力解决 矛盾的工具。“决不能动不动就把公安政 法机关推到第一线,更不能用人民民主专 政的手段来对待人民群众”(石宗源)
8.干部下访,群众不访。信访机制是最有效 的“社会安全阀”之一。基层干部做好下 访接访工作,就能把矛盾化解在基层,群 众进京上访的情况就会减少,而“截访” 的社会成本就会大幅度降低。
贵州瓮安“6.28”事件的 经验与教训
此次事件固然有黑恶势力插手参与,但绝 大多数参与者都是与女学生之死没有直接 利益关系的普通群众。对于这些群众而言, 一方面是“路见不平”,而另一方面却是 借机发泄郁积已久的“对于社会不公正、 政治不清明”的强烈不满。
一个谣言引发一场骚乱,背后折射出来的, 却是小城社会环境的“不安”。正如石宗 源书记指出的,这次事件表面的、直接的 导火索是李树芬的死因,背后深层次原因 却是瓮安县屡屡侵犯群众利益,随意动用 警力处理群体性事件,导致干群关系和警 民关系紧张。谣言只不过是长期积累的 “民怨”的导火索。
《新群体事件观——贵州瓮安“6· 28” 事件的启示 》
作者:刘子富
新华出版社,2009年3月16日
通过对“瓮安事件”深 入调研,提出了“新群 体事件观”。即现场第 一原则、就事论事原则、 第一时间公布事件真相 原则、反思自责原则、 问责制原则以及慎用警 力原则。 本书对各级领导干部化 解社会冲突和社会矛盾 有极强的现实意义和借 鉴作用。
新群体事件观
亲临现场、靠前掌控
就事论事,不作“过度政治化”,不轻率 定性为“敌我矛盾”,不针群众的集体行 动视为与政府的对抗行动,有针对性地解 决群众的经济、民生利益诉求 信息公开:在黄金24小时内公布准确、真实 信息;查明多少、知道多少,就公布多少; 一定要准确,自己更不能说谎
反思自责:首先查找自身原因,检查自身 缺失,公开坦承失误和不足,争取群众信 任,重塑政府形象 “切割”、问责:迅速启动问责程序,分 清责任,罢免失职、渎职官员 慎用警力:不与群众发生直接对抗、冲突; 在“妥协”和“压制”之间拿捏尺寸,该 “柔软”的,“身段要柔软”,该强硬的, 当然也要“强硬”,如发生了打砸抢烧, 就要果断处置,将肇事者拿下。
三是“调查”与“定调”的关系。事件发 生后,不要急于定调。只有在事件调查清 楚之后,事件性质才能确定。“未调查, 先定调”会让人觉得在推卸责任。不妨再 经过调查之后,再对事件进行审慎定性。 在事实没有调查后,再对事件进行审慎定 性。在事实没有调查清楚之前,可以给公 众一个“积极处理此事,给公众合理交待” 的态度。
四是“群众”与“不法分子”的关系。在 发布信息时,不要轻易给“群众”贴上 “不明真相”、“被煽动”、“被利用” 的标签。
6.四可四不可:可疏不可堵、可散不可聚、 可顺不可激、可解不可结。
民意可以疏导,不可封堵;尽量让群众分 散,防止集合行为;顺应民意,避免激起 更强烈的民愤;本着解决问题、化解矛盾 的态度处理群体性突发事件,避免激化矛 盾。
第二,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和谁主 管、谁负责原则
责任落实到单位、落实到人头,不得把本 级应该解决的问题推给上级,不把本单位 本部门应该解决的问题推向社会。坚持 “现场第一原则”,哪里发生了群体性事 件,哪里就有相关部门主要领导第一时间 赶到现场,第一时间报告情况,第一时间 决策指挥,迅速控制局面。
教训3:政府的治理能力低下
基层政府治理功能的弱化,矛盾不是迅速 地解决,而是长期地积累起来,官员与民 众不是和谐的互动,而是关系紧张缺乏互 信。 本质上来自于对民众权利的漠视
教训4:丢掉“现场第一原则”
处置不及时,事态逐步升级 紧要关头,主要领导到哪去了? 缺乏政治敏锐性,事到临头无对策
第五,教育疏导、防止激化原则
要注意工作方法和策略,综合运用政 策、法律、经济、行政等手段和教育、 疏导、沟通、协商、调解等方法,积 极稳妥地处置群体性事件,加强对群 众的说服教育、情绪疏导,引导群众 以理性合法的方式表达利益诉求,妥 善解决各利益主体之间的矛盾,防止 矛盾激化和事态扩大。
关键:政府采取新思维官民对话应对
“大多数矛盾是在时间的迟滞当中发酵的,及时本 身就意味着主动。” 重庆罢运事件当天下午4点半,重庆市政府便主 动邀请媒体召开新闻发布会,向社会公布了停运 事件发生的原因,以及政府即将采取的处置措施。 此后,重庆市政府更是连续召开3次这样的新闻发 布会。 “云南孟连”事件发生后,在现场主持处置工作 的云南省委副书记李纪恒所言:“谣言止于真相。 一个负责任的政府,没有什么可以向公众隐瞒 的。”
充分理解死者家属的诉求 充分的沟通与交流 处理问题抓住时机 防止坏人借题发挥
从灾难中学习 ——应对社会安全事件的关键
经济的高速发展,GDP增长和财税增收, 以牺牲资源、牺牲环境、牺牲群众利益为 代价,对资源地进行掠夺式开采,对群众 利益诉求没有认真加以解决,忘记发展为 了谁,群众没有共享发展成果,这样的经 济发展模式人民群众不答应。
第一,预防为主、防患未然原则
高度关注社情民意,切实加强矛盾纠纷排查和化 解,注重从源头上减少人民内部矛盾的发生。 维护群众利益机制,处理社会矛盾的工作机制和 预警机制,科学有效的利益保障机制、诉求表达 机制、矛盾调处机制、权益保障机制、应急管理 机制,搭建多种形式的沟通平台,拓宽社情民意 表达渠道,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控制、早解 决,及时消除诱发群体性事件的各种因素,力争 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解决在初始阶段。坚决 防止侵害群众利益的事发生,坚决防止因决策失 误、工作粗糙、执法不当引发的群体性事件。
教训5:慎用警力的问题
7月24日,中纪委发布《关于违反信访工作 纪律适用<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若干 问题的解释》、监察部等部门发布《关于 违反信访工作纪律处分暂行规定》,两文 规定,违反规定使用警力处置群体性事件, 或者滥用警械、强制措施等,将对负有主 要领导责任者和直接责任者追究责任。
教训6:处理时的技巧性问题
贵州省委书记石宗源指出:“一些社会矛盾长 期积累,多种纠纷相互交织,一些没有得 到应有的重视,一些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 解决,矿群纠纷、移民纠纷、拆迁纠纷突 出,干群关系紧张,治安环境不够好。一 些地方、一些部门在思想意识上,干部作 风上,工作方式方法上,还存在一些这样 那样的问题,群众对我们的工作还不满 意。”
第三,依法办事、按政策办事原则
要维护法律法规的权威性和政策的严肃性, 严格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妥善解决群 众反映的问题,妥善处置群体性事件。对 群众的合理诉求能解决的要及时解决;一 时不能解决的,要列出时间限期解决;对 于按照政策法律确实不能解决的,要做好 宣传、解释、说服、教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