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书斋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名人书斋名
第一篇、
本人搜集了几个大腕名人的书斋名(从古至今),敬请浏览:
梁启超:饮冰室陆游:老学庵丰子恺:缘缘堂
闻一多:何访一下楼朱自清:犹贤博弈斋刘禹锡:陋室
舒位:瓶水斋贾平凹:静虚村蒲松林:聊斋
谢国桢:瓜蒂庵章钰:四当斋沈从文:窄而霉斋
李耕:菜根精舍曾国藩:求缺斋方渐:富文阁
纪晓岚:阅微草堂怀素:绿天庵毛晋:汲古阁
张溥:七焚庵黄宗羲:惜字斋郑燮:七品官耳
王力:龙虫并雕斋杨雄:玄亭文征明:玉磐山房
徐文长:湘管斋翁方纲:复初斋王毅荣:天绘阁
何绍基:不洗砚斋龚自珍:定庵刘鹗:抱残守缺斋
吴昌硕:缶庐柳亚子:弈楼梁实秋:雅斋
冯友兰:三松堂陈恒:力耕堂梅兰芳:梅花诗屋
叶圣陶:未厌居齐白石:寄萍堂张善孖:大风堂
孙犁:耕堂杨树达:积微居阮章竞:苦噪楼
姚雪垠:无止境斋
第二篇、
文人书斋名寓意多
自古以来,我国便是诗书礼仪之邦,不少文人墨客大都有专门藏书、读书、写作的地方,或称为书斋,或称为室、居、轩、堂等。
这些书斋的命名在一定程度上表露了主人的性情与志趣,它们往往或缘于某事,或由于某因,异彩纷呈,各有寓意。
这些饶有情趣的室名,常给人以有益的启示。
陋室:唐代大诗人刘禹锡的居室兼书房名。
诗人曾专门写下了篇脍炙人口的《陋室铭》,以描绘自己书斋的简陋,把自己的“陋室”与三国时诸葛亮的“茅庐”以及西汉文学家杨雄的“玄亭”相提并论,表现了高洁的品行和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
老学庵:南宋爱国诗人陆游晚年的书斋名。
取“师旷老而学犹秉烛夜行”之语铭斋,立志要活到老、学到老,生命不息、学习不止。
苦斋
:明朝文学家章溢隐居在龙泉县一间陋室里进行学习和创作,他以苦为乐,发奋用功,写出不少著名的诗文。
他曾说:“人知乐之为乐,而不知苦之为乐。
”刘基为这种精神所感动,写了《苦斋记》一文,把章溢的书斋取名为苦斋。
“七焚斋”:
又名“七录斋”。
明朝文学家张溥自幼勤奋好学,他读书,一定要亲手抄写,抄写完毕后,朗读一遍即烧掉,接着再抄,再读,再烧,如此反反复复达六七次之多。
天长日久,他的右手握笔处长出了老茧。
为了勉励自己,他就把自己读书的屋子取名为“七焚斋”。
项脊轩:明朝文学家归有光的书斋。
据说,他的远祖道隆曾居住在江苏太仓县项脊泾,他以“项脊”命名,有纪念祖先之意。
聊斋:清代文学家蒲松龄题书屋为“聊斋”。
相传,在创作《聊斋志异》时,为搜集素材蒲松龄常设烟、茶在路边,过路人只须到此讲讲故事、传闻,或聊聊天,便可免费享用。
一旦听到有用的“材料”,蒲松龄就回去整理成文,因此他取书屋名为“聊斋”。
瓶水斋:清朝诗人舒位一生涉猎极广,知识渊博,文思敏捷,写诗挥洒自如。
他把自己的创作成果比作从汪洋大海中汲取出的一瓶水,所以命名自己的书斋为“瓶水斋”。
绿林书屋:20 年代初,著名文学家、思想家鲁迅先生支持学生运动,被反动文人诬为
“学匪”。
“学匪”住的房子,当然是强盗的所在,因此,鲁迅先生把其寓居北京阜成门内西三条胡同的书斋取名为“绿林书屋”,来讽刺反动文人的诬蔑。
北望斋:现代著名作家张恨水,在抗日战争中欣闻平型关大捷,看到了中国反侵略的希望,命屋名为“北望斋”,寄托他对中国共产党的希望和对故乡的怀念。
羿楼:抗日战争期间,著名诗人柳亚子将他的书斋命名为“羿楼”,羿者为古代神话中的射日英雄,“日”指日本帝国主义,以此表现他的爱国精神。
静虚村:这是作家贾平凹的居室名。
他说:“我刚从山里搬到西
安时,住城北新村,地方虽小,却很安静,我就取名‘静虚村’。
静是心静,虚是心宽,包容大”。
龙虫并雕斋:著名语言学家王力教授著作甚丰,有浩瀚的专著、有精美的小品,拿他自己的话来说:“古人有所谓雕龙、雕虫的说法,在这里,雕龙指专门所著,雕虫指一般的小文章、小意思。
”龙虫并雕,两样都干。
故将自己的书斋取名“龙虫并雕斋”。
此外,还有一些文人也有自己的书斋,
如梁启超的“饮冰室”、
叶圣陶的“未厌居”、
闻一多的“何妨一下楼”、
丰子恺的“缘缘堂”、
孙犁的“耕堂”等,形形色色,真是韵味无穷。
饮冰室阅微草堂聊斋陋室三立斋清代散文家姚鼐,室名“惜抱轩”, 文人好附风雅,借物抒情,连书斋取名也有喻意。
南宋诗人杨万里接受抗金志士张浚凡事须正心诚意之勉励,据意为书斋取名为“诚斋”。
明朝文学家张溥读书习于边抄录边诵边记,如此反复六、七次,故把书屋取名“七录斋”。
清代史学家黄宗羲作文惜如金,故取书斋名为“惜字庵”。
清代诗人舒位把知识和创作之成就比如从汪洋大海中吸取出的一瓶水,故取名“瓶水斋”。
现代著名语言学家杨树达取书斋为“积微居”;
此外还有俞平伯的“古愧书屋”;
丰子恺的“缘缘堂”;
叶圣陶的“未厌居”;
胡适的“藏晖室”;
周作人的“苦雨斋”
;而鲁迅取过“俟堂”、“绿林书屋”、“且介亭”等大都带有强烈讽刺性书斋名。
敞人酷爱旧诗,人未出名也附庸风雅取书斋名为“劲草书室”,不想引来全国不少名人、名家赠联、题字,还在八十年代中就被澳洲电台播报过,使书室扬名海外。
分析以斋室之名命名自己著作的情况,大体有以下三种。
一是将自己的著作直接冠以书斋之名。
宋代大诗人陆游晚年“取师旷‘老而学如秉烛夜行’之语”,而名书斋为“老学庵”,故其文集即命之为《老学庵笔记》。
清代大儒俞樾因赴京复试,手占一诗,开首两句为“花落春仍在,天时尚艳阳”。
博得主考官曾国藩赏识,于是名上金榜,故他题斋名曰《春在堂》,其一生著作遂命之为《春在堂全集》。
又如侯方域的《壮悔文集》、张溥的《七录斋诗文全集》、梁实秋的《雅舍小品》、沈尹默的《秋明室杂诗》等,均以斋名冠之。
二是有些名流学者的著作名取自其居室之名。
清代著名诗人黄仲则因家贫,所居之处“既当书斋,复当寝室,故名两当”。
居室取名“两当轩”,乃有论文集《两当集》传世。
叶圣陶有室名“未厌居”,其在上世纪二十年代的短篇小说集《未厌集》自序中曾交待过书名的来历:“厌,厌足也。
作小说家虽
不定是甚胜甚盛的事,也总得做个样儿。
自家一篇一篇地作,作罢重复看过,往往不像个样儿,因此未能厌足……又,厌,厌憎也。
有人说我是厌世家,自家检查过后,似乎尚未。
不欲去自杀,这世如何能厌?自家是作如是想的,几篇小说集拢来付刊,就用‘未厌’两字题之。
”又如清代学者陆陇其的《三鱼堂文集》,现代作家丰子恺的《缘缘堂随笔》等也是如此。
三是有的文人,因是仕宦出身,筑有庭院、别业。
晚年身居华屋,其著作乃以庭园之名命之。
北宋著名政治家、科学家沈括自云晚年“弃浔阳之居,筑室于京口之陲,巨木蓊然,水出峡中,停萦杳缭,环地之一偏者,目之梦溪。
”这便是他的名著《梦溪笔谈》的由来。
晚清诗人黄遵宪曾在故乡营建别墅,取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之诗意,题名“人境庐”,后有《人境庐诗草》行世。
江南名园“弇州园”是明代著名文学家王世贞的私家花园,其文集故名《弇州山人四部稿》《弇州堂别集》。
清代诗人袁枚在南京清凉山下筑有“随园”,故其著作有《随园诗话》等。
将自己的著作冠以“斋室之美名”,流风所及,迄今不衰。
如当代诗人苏渊雷的《钵水斋集》、台湾著名作家彭歌的《双月楼说书》、戴逸如的《启锁斋笑林》等。
名家斋室绿意浓
书斋画室是学者艺人创作的摇篮,生活的港湾。
中国古今不少文艺界名人尤重给自己的斋室起个有意义的名号,把自己的爱好、追求、寄托、希望倾注其间。
我发现,他们的斋室名竟有不少弥散着花卉之芬芳,缀饰着果木之秀美。
唐代以善狂草出名的书法家怀素,在湖南零陵故里种下芭蕉万余株,取叶代纸而书,挥毫习字,他取其所居名为“绿天庵”。
因而,芭蕉又有“绿天”别称。
至于用“草堂”名书斋,有的是因自己的书斋乃是茅草结庐,条件艰苦,如“杜甫草堂”;有的则是文人的自谦,如“扬州八怪”之一的清代名画家汪士慎,将自己的书斋称为“青杉草堂”、“七峰草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