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生物学名词解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子生物学名词解释
第二章核酸的结构与功能
1. DNA的变性与复性(denaturation and renaturation of DNA): 双链DNA(dsDNA)在变性因素(如过酸、过碱、加热、尿素等)影响下,解链成单链DNA(ssDNA)的过程称之为DNA变性。DNA变性后,生物活性丧失,但一级结构没有改变,所以在一定条件下仍可恢复双螺旋结构。热变性的DNA经缓慢冷却后,两条互补链可重新恢复天然的双螺旋构象,这一现象称为复性,也称退火。
2.核酸分子杂交(hybridization of nucleic acids):是核酸研究中一项最基本的实验技术。其基本原理就是应用核酸分子的变性和复性的性质,使来源不同的DNA(或RNA)片段,按碱基互补关系形成杂交双链分子。杂交双链可以在DNA与DNA链之间,也可在RNA与DNA链之间形成。这种现象称为核酸分子杂交。简称杂交(hybridization)
3.增色效应与减色效应(hyperchromic effect and hypochromic effect): DNA变性时,双螺旋松解,碱基暴露,OD260值增高称之为增色效应;除去变性因素后,单链DNA依碱基配对规律恢复双螺旋结构,OD260值减小称为减色效应。
4. 核酶(ribozyme):核酶是具有催化功能的RNA分子。大多数核酶通过催化转磷酸酯和磷酸二酯键水解反应参与RNA自身剪切、加工过程。
5.探针:探针是经过特殊标记的核酸片段,具有特定的序列,能够与待测的核酸片段互补结合,因此可用于检测核酸样品中的基因。
第八章核苷酸代谢
1. 从头合成途径(de novo synthesis pathway): 利用磷酸核糖、氨基酸、一碳单位及CO2等简单物质为原料合成嘌呤或嘧啶核苷酸的过程,称为从头合成途径,是体内的主要合成途径。
2. 补救合成途径(salvage synthesis pathway):利用体内游离嘌呤或嘧啶碱基和游离嘌呤或嘧啶核苷,经简单反应过程生成嘌呤或嘧啶核苷酸的过程。在部分组织如脑、骨髓中只能通过此途径合成核苷酸。
第十章 DNA的生物合成(复制)
1. 半保留复制(semiconservative replication):DNA复制时,亲代DNA双螺旋结构解开,分别以解开的两股单链为模板,以dNTP(dATP、 dGTP 、dTTP 、dCTP)为原料,按照碱基互补的原则,合成与模板链互补的新链,从而形成两个子代DNA双链,其结构与亲代DNA双链完全一致。因子代DNA双链中的一股单链源自亲代,另一股单链为合成的新链,形成的双链与亲代双链的碱基序列完全一致,故称为半保留复制。
2. 端粒(telomere):是位于真核细胞线性染色体末端的特殊结构,由一段串联重复的DNA短序列与端粒结合蛋白构成;端粒具有稳定染色体结构,防止末端降解和融合的功能;并维持DNA复制的完整性。端粒复制要靠具有反转录酶性质的端粒酶来完成。
3.端粒酶(telomerase ):由RNA和蛋白质构成的一种核糖核蛋白复合体,RNA分子含复制端粒DNA所需的核苷酸模板,蛋白质部分具有反转录酶活性,同时具有核酸内切酶活性。催化端粒DNA的合成,维持染色体末端的端粒结构。
4.逆转录和逆转录酶(reverse transcription and reverse transcriptase):指遗传信息从RNA流向DNA。即以RNA 为模板,dNTP为原料,在逆转录酶催化下,合成与RNA互补的双链DNA的过程。逆转录酶 (依赖RNA的DNA聚合酶)为多功能酶, 具有三种酶活性:
1)RNA指导的DNA聚合酶:利用病毒RNA作模板合成一条互补DNA链;
2)RNase H:水解RNA-DNA杂化双链中的RNA链;
3)DNA指导的DNA聚合酶:以新合成的DNA链为模板合成另一条互补DNA链。
5 中心法则:遗传信息从DNA通过转录流向RNA,RNA通过翻译指导合成蛋白质,这种遗传信息的传递规律称之。少数RNA也是遗传信息的贮存者,RNA能逆转录为DNA,是对中心法则的补充。
第十一章 RNA的生物合成(转录)
1. 不对称转录(asymmetric transcription):有两重含义,一是指双链DNA分子中只有一股单链作为转录模板(模板链),另一股链不转录;二是模板链并非永远在同一单链上。
2. 断裂基因(splite gene):真核生物的结构基因是由若干个编码区和非编码区互相间隔但又连续镶嵌而成,去除非编码区再连接后,可翻译出由连续氨基酸组成的完整蛋白质,这些基因称为断裂基因。
3. 外显子和内含子(exon and intron):在断裂基因及其初级转录产物上出现,并表达为RNA的核酸序列称为外显子(真核生物结构基因中为蛋白质编码的可转录序列)。内含子是隔断基因线性表达而在剪接过程中被除去的核苷酸序列(真核生物结构基因中不为蛋白质编码的可转录序列)。
第十二章蛋白质的生物合成(翻译)
1. 多聚核蛋白体(polyribosome):一条mRNA模板链可附着10-100个核糖体,这些核糖体依次结合起始密码子并沿5’-3’移动,同时进行肽链合成,这种mRNA与多个核糖体形成的聚合物称多聚核糖体。多聚核糖体的形成可以大大提高蛋白质生物合成的速度和效率。
2. 信号肽(signal peptide):各种新生分泌蛋白的N端存在保守的氨基酸序列称信号肽,约13-36个氨基酸残基,可分为N端碱性区、疏水区和C端加工区三个区段。可将合成的蛋白质引导至细胞的适当靶部位,是决定蛋白质靶向输送特性的重要元件。
3.开放阅读框架(open reading frame, ORF):从mRNA 5'端起始密码子AUG到3'端终止密码子之间的核苷酸序列,各个三联体密码连续排列编码一条蛋白质多肽链,称为开放阅读框架。
第十三章基因表达调控
1.组成性基因表达(constitutive gene expression):无论表达水平高低,管家基因较少受环境因素影响,而是在个体各个生长阶段的大多数或几乎全部组织中持续表达,或变化很小。区别于其他基因,这类基因表达被视为组成性基因表达。
2.管家基因( housekeeping gene):
a)是一类对维持细胞基本生命活动所必需的基因
b)几乎在所有的细胞和所有的发育阶段都持续表达
c)其表达基本不受环境因素的影响
d)主要受启动子的调节
管家基因的表达属于组成性表达
3. 操纵子(operon):原核生物绝大多数基因按功能相关性成簇地串联、密集于染色体上,共同组成一个转录单位──操纵子。一个操纵子只含一个启动序列及数个可转录的编码基因。通常,这些编码基因可转录出多顺反子mRNA。原核基因的协调表达就是通过调控单个启动基因的活性来完成的。
4.增强子(enhancer):指远离转录起始点、决定基因的时间、空间特异性、增强启动子转录活性的DNA序列。其发挥作用的方式通常与方向、距离无关。
A.是远离转录起始点的、激活基因转录的正性调控元件。增强子与转录激活因子最终增强RNA聚合酶的活性B.决定基因表达的空间和时间特异性
C.其作用与其位臵和方向无关
D.增强子与启动子在结构上可重叠,在功能上互相依赖
5.顺式作用元件(cis-acting element):能调控自身基因表达活性的特异DNA序列。是RNA-pol和TF识别结合的位点。据其在基因中的位臵、转录激活作用的性质及发挥作用的方式分为:启动子、增强子和沉默子。
6.反式作用因子(trans-acting factor):由某一基因表达产生的蛋白质因子,通过与另一基因的特异的顺式作用元件结合,调控该基因的表达,这种蛋白质因子称为反式作用因子,也叫转录调节因子。转录调节因子按功能特性分为基本转录因子和特异转录因子。
第十四章基因重组和基因工程
1. DNA克隆(genetic cloning):应用酶学的方法, 在体外将各种来源的遗传物质DNA与载体DNA接合成具有自我复制能力的DNA分子—复制子,再通过转化或转染宿主细胞,筛选出含有目的基因的转化子细胞,经扩增提取获得大量同一DNA分子的过程,也称基因克隆、重组DNA。
2.基因组文库 (genomic DNA library):是指包含某一生物细胞全部基因组DNA序列的克隆群体,它以DNA片段的形式贮存着该生物的全部基因组DNA的信息。其构建过程是分离生物体的全部染色体DNA,用限制性核酸内切酶随机切割成长短大致相同的数以万计的片段,将所有片段重组于同一类载体上,便得到许多重组体,将重组体全部转化入宿主菌中保存起来,就形成基因文库。
3.cDNA文库 (cDNA library) :是指包含某一组织细胞在一定条件下所表达的全部mRNA经反转录而合成的cDNA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