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尔槽试验简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测定镀液的分散能力
镀液的分散能力是指在一定的电解条件下使镀层厚度 分布均匀的能力,又称均镀能力。 电镀液的分散能力具有比较性质,其比较的基准是初次 电流分布。所谓初次电流分布是仅考虑阴极不同表面至阳极 几何距离不同时的阴极电流分布情况。因此,分散能力由实 际电流分布和初次电流分布的相对偏差表示。 利用霍尔槽做镀液分散能力的试验,需要适当延长电镀 时间,以利对已经镀好的霍尔槽试片进行不同电流密度区域 的镀层厚度进行测试。一般可镀l0~15min,电流强度可以 在0.5~3A之间选取。电镀完成后对试片清洗干净后,干燥。
AD=63.5mm,AB=47.6mm, BC=103.2mm,CD=127mm, DF=63.5mm
赫尔槽试验的电路
• 为了保证试验时电流的稳定,要采用低频直流电源。 • 电流表、电阻:监控和调节试验电流强度 • 电压表:了解溶液的导电性或电极极化(特别是阳极)的情况。
赫尔槽阴极试片上的电流分布
1.沃特逊(Watson)法
在赫尔槽阴极试片上取一定数量的测量点,计算各点的电 流密度(或用电流密度标尺测量),先计算出各点电流密度的 比值K,然后测出试验后各点的厚度,算出厚度比M,按以下公 式计算:
T P
式中
K M 100% K M 2
T.P.——镀液分散能力; K——阴极上不同部位的两点间电流密度之比; M——阴极上上述相应两点间镀层厚度之比。
预测与预防故障发生
镀液发生故障,往往是由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有时电镀生产 中还没有明显的故障,而在赫尔槽试片上已经可以察觉到了。因为赫 尔槽试验能显示较宽的电流密度下镀层的质量。 如酸性光铜电镀时,可能大生产上没表现出明显故障,赫尔槽试 片高区烧焦范围变宽了,说明硫酸铜含量偏低或者是载体添加剂浓度 偏低。 例如光亮镀镍中,锌杂质的含量一般达到0.06g/L时,才能在生 产中察觉到对镀层的危害。而用赫尔槽试验,其含量达到0.01g/L时, 就能在阴极试片上反映出来。所以,假使我们事先对某种镀液中各种 可能的杂质的影响,做好一系列反应不同情况的赫尔槽阴极样板,保 存或记录起来作为对照,然后在电镀生产时,定期做赫尔槽试验。 当发现赫尔槽阴极试片上反映出镀液即将要发生故障时,提前对 镀液进行处理和调整,避免故障的发生。
从赫尔槽的结构上可以看出,阴极试片上各部位与阳极的距离 是不等的,所以阴极上各部位的电流密度也各不相同。离阳极距离最 近的一端(近端),它的电流密度最大。随着阴极部位与阳极的距离 逐渐增大,电流密度逐渐减小,直至离阳极最远的一端(远端)电流 密度最小。 赫尔槽阴极上的电流分布, 最初是用实验的方法测定酸性硫酸 镀铜溶液中所获得镀层的金属分布。实验前, 先把阴极划分成几个等 距离的部位, 然后进行电镀, 电镀后测定各部位的金属分布(厚度)。 因为酸性硫酸镀铜的电流效率几乎是100%, 所以金属分布就等于它的 电流密度的分布。从对酸性硫酸镀铜溶液进行的实验, 得到了赫尔槽 阴极表面上电流分布的一系列数据, 后来试验者又做了电流效率接近 100%的酸性镀镍和其他镀液的实验, 发现测出的数据都比较接近。他 们经过长期的实验后,总结出了阴极上各部位距近端的距离与电流密 度之间关系的平均曲线, 如图。
电流强度与时间
试验电流强度与时间要根据工艺要求和试验目的灵活选择。 一般情况下,半光镍、光镍、封口镍、光亮酸铜等,电流强 度2A,电镀5min;珍珠镍,电流强度2.5A,电镀5min;裂 纹镍,电流强度2A,电镀3min。装饰性镀铬,电流强度 5~10A,电镀1~3min。光铬,8A,1min;黑铬,6A,3min。 专门考察整平能力(光亮酸铜)时,可适当延长时间,电镀 10~15min。 要特别考察深镀能力或低区杂质的影响时,以0.1~0.3A镀 3~5min。 当所用电流太小、电压太低时,试验电源显示可能不准确, 导致度数不准,试验重现性差。可用数字式万用表监控试验 电流和电压。
阴阳极的夹持
钛夹子最好,但是贵。一般用鳄鱼夹,多为铁件滚镀薄层亮 镍,容易生锈。 夹持时,接导线的一边应与阴、阳级的使用面接触。 试验后最好是用清水洗干净后吹干,腐蚀严重应更换新的。
温度
试验温度与大生产一致。
加热:对于带电加热的赫尔槽,可直接将镀液于赫尔槽内进行 镀加热,若没有自动控温,则应注意监控温度。对于普通赫尔 槽,可在电炉上用烧杯将镀液预先加热到高于所需温度5℃左 右后倒入赫尔槽内,阴阳极板要吸收部分热量,用温度计监控 温度,待温度下降至高于所需温度0.5~1℃时立即开始试验。
趋优化原则
若改变某一工艺条件或补加某一组分,试片与原液相比, 结晶细致光亮范围加宽或某一故障好转,则这一改变是正确的, 应继续改变该因素找出最佳值。相反,若改变某一因素后镀层 还不如原液状况好,则说明这一改变是错误的。这一原则对开 发新工艺、新添加剂尤显重要。
赫尔槽的应用
1. 观察不同电流密度下的镀层外观;
赫尔槽阴极上远端至近端的电流密度变化有50多倍, 这样,做 一次赫尔槽试验, 就可以看出相当宽的电流密度范围内电镀层的质 量情况, 仅这一个方面, 已足够显示出赫尔槽试验的优越性。
赫尔槽试验的要求与规范
电源
输出电压0~15V,电流0~10A的直流小电源; 带有时间预置定时声音报警,好控制试验时间; 同时有电流、电压显示。电流相同时,电压越低,说明镀液 电导率越高,通过电压显示也可观察阳极钝化情况; 输出直流电源的波纹系数与大生产基本一致。
赫尔槽试片应遵循的原则
单因素变更原则
赫尔槽实验时,无论对工艺条件或组分的改变,一次只 能改变一个因素,而不能同时改变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因素,否 则无法判定是哪一因素的变更在起作用。
先易后难原则源自文库
实验时应先从一般电镀规律入手,确定先改变易测定判 断的因素,并抓主要矛盾,才能少走弯路。 镀液PH值与镀液温度对电镀效果影响大但易测定。对光 镍的低区光亮性不足现象,(PH过低、硼酸过少、CI— 过少、 低区走位剂过少)首先应测定镀液PH值,若过低,低JK区效果 肯定差,且光亮剂用量大增(吸附效果变差),应先调高PH值。 再分析主盐,看是否是由于主盐不够导致,最后才是考虑到添 加剂的原因。不能一来就加光亮剂。
空气搅拌:比较方便,可调节搅拌强度。赫尔槽出气口大,对 试片搅拌不均匀,镀层易出现亮度不一样的竖状条带,可能造 成误判。如果减小出气口口径,虽可以使打气变均匀,但打气 孔易堵塞,且清洗不便。 人工搅拌:用直径3mm的细玻棒,按约每秒一个来回的均匀速 度在阴极试片表面附近做机械搅拌,尽量使镀液保持平稳,不 要有气泡产生。
选择合适的操作条件
通过赫尔槽试验确定最佳PH、液温、搅拌方式及强度,大生产允 许阴极电流密度范围等工艺条件。 若试片全光亮范围在AB之间,则在AB中点C上画一条线,再在CB上 距离C点1/3CB处取一点D,依据试验所用电流,确定C、D处的阴极电 流密度,下限为D的对应值,上限为C的对应值,即大生产所用阴极电 流密度范围只能在DC之间。不能以A、B对于的阴极电流密度作为范围, 因为实际生产中工件形状复杂,加上阴阳极距离、工件上挂方式等集 合因素影响及阳极分布的影响,大生产必须留有足够范围的阴极电流 密度余量。
阳极
材料:与大生产一致。光亮酸铜用低磷铜阳极,镀铬用锡铅 阳极。 尺寸:宽63mm,长65~68mm,厚度3~5mm。 阳极出现钝化后需要砂洗活化后再试验。
阴极试片
材料:一般用黄铜片,镀铬需要用到刚镀有亮镍的黄铜片。 试片的表面状况应一样,以利于对比。
尺寸:100×65mm,厚度0.25~1mm。 保存:钝化、洗净、吹干、密封。酸铜试片钝化后会变色, 最好的保存方式是存放在稀硫酸中。 镀前处理: 1)除油与活化 碱液除油:用细布沾优质洗衣粉溶液或5%-10%氢氧化钠溶 液擦洗,使试片表面完全亲水。原理:皂化反应。 电解除油:试片为阴极或阳极,稳流电流7~10A,除油时间 15~30S。原理:水的电解,阴极上析出氢气,阳极上析出氧气。 阴(阳)极上析出的氢(氧)气泡能撕裂油膜。 除油、清洗后需要用10%左右稀硫酸浸泡活化处理,以去掉 表面的钝化层。
冷却:若夏天气温比较高,在做光亮酸铜赫尔槽试验时,所需 温度为24±2℃。需要用冰水浴冷却镀液到试验温度以下一点。 镀液少、气温高、打气剧烈、试验过程中会产热,如果试验前 不进行冷却处理,试验温度过高使结果产生误导。
镀液搅拌
是否需要搅拌与大生产一致。
搅拌虽可减小浓差极化,扩大允许JK,但使光亮整平效果向高 区移动,低JK区光亮整平下降(深镀能力下降)。故搅拌强度 不一样,镀层的光亮整平性会有差别。
样液
所取样液应具有代表性。镀液必须事先经过充分混合才能取 样;当混合有困难时,需要用移液管在渡槽不同部位吸取样液。
每次试验所取样液的体积应相同。
换液。因试验所用镀液只有250ml,各组分消耗快。当使用 不溶性阳极时, 镀液经试验1~2次后, 即行调换新液。在可溶性 阳极的场合下, 一般每批试验3~4次,在试验微量杂质或添加剂的 影响时, 每批镀液试验的次数应该少一些。
2)砂磨 专门考察镀液的整平能力时,对黄铜试片应先抛光成镜面光亮, 再用宽约5cm的840#细砂纸在试片中部长度方向均匀细砂出一条 砂路带,同样条件下镀10min后比较砂路被填平的范围。 磨砂试片应注意几点: 细砂路要沿同一方向砂顺直,不允许来回或旋转砂,每次砂磨力 度要适中、一致; 手指只能压住长度方向边缘1cm处不受镀的部分,因多数情况下 砂磨后的试片不需要除油,若按住受镀部分,镀后会留下指纹印。 砂磨后不用除油,但要用细布擦洗掉砂磨下来的细砂尘,不然会 粘附在试片表面冲洗不掉,影响试验结果。 3)背面绝缘 因每次试片夹持紧贴槽壁程度不一样(特别是试片薄而不 平整时),背面消耗的电流不一样,正面的电流就会不一样,结 果重现性差。简单办法是对干燥试片背面贴透明胶带,宽度应够, 应无气泡。特别是对于电流强度较小的试验,一定要做背面绝缘。 比如在判断镀液的深镀能力的时候。
赫尔槽试验简介
2016.6.17
目录
• 赫尔槽介绍 • 赫尔槽试验特点(阴极电流分布) • 赫尔槽试验规范及注意事项 • 赫尔槽试验遵循的原则 • 赫尔槽试验的应用
赫尔槽
利用电流密度在远、近阴极上分布不同的特点,英国人 R.0.Hull于1935年设计了一种由平面阴极和平面阳极构成 一定斜度的小型电镀试验槽,称为赫尔槽,又译为霍尔槽,因 形为梯形,故又称梯形槽。
2. 研究镀液中各种成分对镀层质量的影响,确定镀液中某种成分的适当 含量;
3. 选择合适的操作条件,如Jk、T、PH值等; 4. 一定程度上预测故障的发生; 5. 帮助分析电镀故障产生的原因等; 6. 还可以用赫尔槽测定电解液的分散能力、覆盖能力、整平性等。
赫尔槽试验是电镀工艺综合指标的反映,是单 向化学分析不能代替的。
由图可见,阴极上电流密度与阴极上各点距阴极近端的距离之间 符合对数关系: Jk=I(C1—C2 lgL) 式中:Jk——阴极电流密度(A/dm2) I——通过赫尔槽的电流(A) L——阴极上某一点至阴极近端的距离(cm) C1、C2——与电解液性质有关的常数。 经过试验者反复的实验研究, 发现当阴极保持一定的斜度时, 所测 得不同电解液的二个常数值(C1、C2)差不多, 在1000ml赫尔槽中: Jk=I(3.26—3.05 lgL) 在267ml赫尔槽中: Jk=I(5.1—5.24 lgL) 若以267ml赫尔槽装250ml溶液,其Jk应乘以267/250=1.068。 应该注意的是, 靠近阴极两端上的计算电流密度值是不准确的, 至 少在距两端1厘米以上处的计算电流密度值才可作为参考。
赫尔槽结构与尺寸
按盛液体积来分,有 1000mL、534mL、 267mL等多种尺寸。为 便于换算,国内多直接 于267 mL的赫尔槽中盛 装250mL镀液使用。 空槽盛液250 mL, 液高EF=45 mm;盛 267 mL,则液高为48 mm。实际液位因阴、 阳极板占有一定空间, 会比此略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