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大肠杆菌病如何防治
如何预防鹅大肠杆菌病 鹅大肠杆菌的防控措施
如何预防鹅大肠杆菌病鹅大肠杆菌的防控措施
鹅大肠杆菌病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鹅的,是一种急性传染病,2周龄的幼鹅发病率比较高,呈急性败血症;成鹅也偶感染,为卵黄性腹膜炎,并且较强的传染性,产蛋停止,流行才告终。
达龙转卡先锋,防治家禽肠道感染、大肠杆菌、感冒、拉稀、包心包肝。
如何预防鹅大肠杆菌病
1、做好种蛋管理,切断种蛋传播可能。
2、鹅群养殖密度合适,注意舍内空气流通良好。
3、减少鹅舍内污染,包括空气、饲喂器具等。
4、舍内环境和器具定时科学消毒
5、鹅舍内温度适中,科学饲养管理。
6、对有必要的鹅场要选择免疫接种,进行预防。
7、一旦发现有鹅出现生病症状,要及时诊断治疗。
有传染性的要及时隔离治疗,且对全群接种免疫。
鹅大肠杆菌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及防控措施
鹅大肠杆菌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及防控措施鹅大肠杆菌病是一种由大肠杆菌引起的急性病,其主要症状包括腹泻、呕吐、上呼吸道感染、低热和腹部疼痛等。
该疾病流行于全球各地的野生鹅和家禽中,对养殖业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损失。
以下是对鹅大肠杆菌病的流行病学和临床症状的剖析,同时提出一些有效的防控措施。
流行病学特征鹅大肠杆菌病是一种广泛分布的细菌病,全年均可发生。
该疾病流行于鹅、鸭、鸡、火鸡、鹌鹑等家禽,尤以鹅和鸭最为敏感。
病原体可通过排泄物、呼吸道分泌物、卵及肉类等途径传播,其中排泄物是主要的传染源。
临床症状和剖检变化病症在潜伏期后表现为腹泻、呕吐、上呼吸道感染、低热和腹部疼痛等症状。
患鸭呈现腹泻、消瘦、呼吸困难、睡眠及食欲不振等病状。
同时,鸭蛋出壳率下降、幼鸭死亡率增加、成年鸭死亡率也逐渐提高。
病程较短,一般在发病2-3天后就会出现重症症状,如神志不清、昏迷,严重时可导致死亡。
经过剖检检查可以发现鹅和鸭的肠道黏膜中有大量的菌群堆积,伴有肠壁水肿、出血和坏死。
同时,肾脏显著增大、颜色较为深红,肝脏充血程度明显增强,且口腔、食道及其他消化道部位均可见溃疡病变。
防控措施1. 加强饲养管理。
防止禽群过度密集,加强清洁卫生,清理排泄物,并确保饮水和饲料的卫生。
2. 加强疫情监测。
定期进行禽群体检查,若有任何疑似或确诊病例应立即隔离和报告,同时采取相应的措施,确保病原体不会进一步传播。
3. 接种疫苗。
目前已开发出多种鹅大肠杆菌疫苗,可以有效地控制病症的传播和发展。
在疫区地区进行预防接种,可以有效的降低病害的死亡率。
4. 采用药物治疗。
目前常用的治疗药物包括氟喹诺酮类、磺胺类和氨基糖苷类等,通过对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可以有效的控制病情的发展。
5. 加强卫生宣传。
加强禽类疫病的宣传,普及养殖者应该注意的防控方法,提高社会公众的防病意识,推动防治工作的广泛开展。
总之,对于鹅大肠杆菌病的防治工作,要采取综合的防治措施,确保禽群的健康生长,降低疾病对养殖业经济造成的影响。
浅谈鹅大肠杆菌病诱因、危害与防治
河南农业2024年第3期
YANGZHI TIANDI
养殖天地
时,鹅大肠杆菌的耐药性增强。
由于鹅大肠杆菌传播范围大,所以养殖户会大量使用抗生素或使用单一抗生素,这种不合理用药而造成耐药性的问题不容忽视。
三、鹅大肠杆菌病的防治方法
(一)强化鹅群的饲养管理
鹅大肠杆菌广泛存在于饲料、饮水中。
调查发现,1g 鹅舍灰尘中的大肠杆菌数量超过100个,若是在冬季,因为鹅舍通风效果差,会显著增加细菌的含量。
因此,在饲养管理中,养殖户定要期做好鹅舍的通风消毒工作,保证正常的空气流动,这是减少细菌滋生的有效方法。
除此之外,饲养管理中要求养殖户应充分减少应激源,如为鹅群提供营养适宜的饲料,增强雏鹅的体质,减少疾病的发生。
养殖户在喂养期间可采用少喂勤添八
5~7次,日粮精日5次。
24 h 后,6个青睐。
因此,相关人员应探索中药防治鹅大肠杆菌病的合理方法。
目前,较为常见的中药是锦心口服液,该药物有良好的抗菌消炎效果;或者向饲料中添加黄连解毒散等药物,对鹅大肠杆菌感染也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四、 结语
鹅大肠杆菌病诱因复杂,并且会对当地养殖行业发展产生严重影响,相关人员需要制订科学有效的防治方案,做好鹅群的中药防治以及饲养管理等,进一步降低鹅大肠杆菌病的感染发生率。
作者简介:
朱三榜(1973—),男,河南周口人,中专,兽医师,主要从事动物检疫工作。
(责任编辑 刘沛儒)。
鹅大肠杆菌如何预防 鹅防治肠道感染的办法
鹅大肠杆菌如何预防鹅防治肠道感染的办法
鹅大肠杆菌病的病原体为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在自然界中广泛分布,也存在于健康鹅和其他禽类的肠道中。
鹅大肠杆菌症状,鹅大肠杆菌病的诊断与防治。
达龙转卡先锋,治疗家禽肠道感染、浆膜炎、大肠杆菌、感冒、拉稀、包心包肝。
鹅管理需要注意以下几点:a、温度与湿度;b、通风;c、喂饲;d、光照
a、温度与湿度:保温对雏鹅很重要,必须高度重视,温湿度过高或过低,对雏鹅生长发育均会带来不良影响,不同日龄的雏鹅要求温湿度不同。
b、通风:育雏是为了保温,室内处于密闭状态,但不能忽略通风换气,以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换气与保温保湿同样重要。
c、喂饲:每天要供给清洁饮水,每天换水2~3次,幼雏每天给料次数和喂料要因年龄而异,每天给料次数随年龄的增加而逐渐减少,而饲料喂量则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增多。
d、光照:光照时间有两种,一种是全日23小时光照,1小时黑暗,另一种是每天16小时光照,8小时黑暗,利用后一种光照制度时,应模仿自然光照。
鹅大肠杆菌病防治
鹅大肠杆菌病防治文章摘要:禽葡萄球菌病是由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鹅、鸭等多种家禽的一种环境性传染病。
主要以脐炎、败血症、关节炎等为主要特征,呈急性或慢性经过,细菌对家禽的致病力较强,不同日龄的鹅均可感染致病,但临床上则多见于幼...禽葡萄球菌病是由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鹅、鸭等多种家禽的一种环境性传染病。
主要以脐炎、败血症、关节炎等为主要特征,呈急性或慢性经过,细菌对家禽的致病力较强,不同日龄的鹅均可感染致病,但临床上则多见于幼鹅,幼鹅发病后常引起死亡。
本病也是危害鹅业生产的一种常见的细菌性疾病。
1.病原及流行特点。
鹅群饲养管理不善、饲养密度大、环境卫生差、鹅舍潮湿、通风不良以及营养缺乏等不良因素都能促进本病的发生。
据临床观察,幼雏发病多与垫料有关,由于出壳几天内的幼雏活动少,常堆集休息,尤其腹部皮肤和跗关节与垫料接触机会多,若垫料的稻草粗糙或潮湿污秽,很容易刺破或损伤腹部皮肤及关节表皮,造成感染,引起脐炎、关节炎或败血症。
2.临床症状。
根据葡萄球菌病的临床表现可分为三种病型。
(1)脐炎型。
临床上见于1周龄以内的幼鹅,尤其是3日龄的雏鹅,病鹅精神萎顿,不吃或少食,怕冷,缩颈垂翅,眼半睁半闭,腹部膨大,脐部肿胀坏死,常蹲卧,不愿活动,病雏常于数日内败血死亡或因衰弱挤压致死。
(2)关节炎型。
临床上多见于1―2周龄的幼鹅,偶尔亦见于青年鹅和成年鹅。
病雏鹅趾关节和跗关节肿大;常见跗关节周围红肿,患肢跛行,不愿着地,运动受限,触之肿胀部位有波动感和热痛感,病鹅饮食欲不振,由于取食困难,逐渐消瘦衰竭死亡。
青年鹅、成年鹅患病严重的通常被迫淘汰处理。
雏鹅病程为3―7天,青年鹅和成年鹅病程可达10―15天以上。
(3)败血型。
临床上见于2周龄内的雏鹅,常因腹部皮肤感染呈急性败血症死亡。
病程1―3天。
3.防治措施(1)加强饲养管理,做好鹅舍的环境卫生,保持垫料的干燥、清洁。
避免和减少鹅体皮肤损伤。
(2)做好孵坊和种蛋的消毒工作,种蛋要避免鹅粪污染。
鹅大肠杆菌病的防治
鹅大肠杆菌病的防治阳松平湖南省安仁县平背乡动物防疫站,湖南安仁 423600鹅大肠杆菌又名鹅大肠杆菌性腹膜炎,是由不同血清型埃希氏大肠杆菌所引起的一种常见传染病。
对幼鹅可引起急性败血症;对于生产期的母鹅可引起其整个生殖器官的感染,导致母鹅发生卵黄性腹膜炎,通过交配可传染给公鹅,由公鹅进行扩散性传染。
因此,生产期母鹅患此病又称为鹅卵黄性腹膜炎(俗称“鹅蛋子瘟”或鹅大肠杆菌性生殖器官病)。
此病具有较强的传染性,可使母鹅产蛋明显下降,死亡率可高达10%,给广大的养殖户造成了较大的损失,危害严重。
1 流行特点鹅大肠杆菌病可发生于鹅生长的各个阶段,对15日龄左右幼鹅及开产母鹅危害较大。
本病的传染方式主要是由于病鹅的粪便污染鹅舍环境,病菌微粒在空气中传播,易感鹅通过呼吸道吸入体内而感染;开产母鹅如果感染此病,会通过交配传播给公鹅,使公鹅外生殖器病变增多,进而传染给其它母鹅,最后扩至整个群体。
患病母鹅产蛋率会有明显的下降,种蛋受精率也会降低,被污染的种蛋出雏率会降低5%左右。
2 临床症状患病雏鹅一般表现为扎堆,不爱运动,萎靡,昏睡,采食量减少或是不食,饮水增加,鹅群粪便中稀便增多,白痢增多,肛门处污浊,呼吸费力直至死亡,患病雏鹅死亡率较高。
生产期母鹅临床表现为精神沉郁、羽毛松散,肛门处羽毛潮湿且排便不净,常落后于鹅群,单独趴卧,采食量和饮水量下降,生产性能下降且蛋品质较差,粪便呈不规则形,部分呈煮蛋汤样,死亡率在3%~8%之间。
患病公鹅的表现症状为阴茎收缩困难,红肿严重,局部出现不同大小的干酪样结节,无法正常交配,肛门处也是类似的结节,患病公鹅死亡率极低。
3 病原大肠杆菌中有10%~15%的有害菌,对鹅有直接危害,其中雏鹅主要受到有O1、O2、O6等血清型的危害。
大肠杆菌是一种革兰氏阴性菌,大小通常为1.2~1.8 μm2,一般菌株上生有鞭毛,能四处运动。
在普通培养基上于18 ℃或更低的温度中生长,菌落圆而隆凸,光滑、半透明、无色,直径1~3 mm,边缘整齐或不规则。
鹅大肠杆菌病的诊断及诊治方法
健康养殖·诊疗2020.24 畜牧业环境73摘 要:本文将对鹅大肠杆菌病的诊断方法进行分析,探讨鹅大肠杆菌病的防治措施。
关键词:鹅养殖;大肠杆菌病;诊断;防治1 前言大肠杆菌是在自然界中广泛分布的一种细菌,属于革兰氏阴性短杆菌,拥有不同的血清型,其中大部分血清型不致病,只有少数血清型菌株具有较强的致病性,引起宿主肠道、尿道以及关节等部位感染。
鹅大肠杆菌病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急性传染病,感染后的病鹅会出现羽毛松乱、恶冷扎堆以及便稀腥臭等症状,如果不能及时治疗,就会引发其他疾病,严重时造成病鹅死亡,严重影响养殖经济效益。
2 鹅大肠杆菌病的临床症状2.1 急性败血型病症不同年龄段的鹅都可能感染急性败血型大肠杆菌病,而7~45d的幼鹅的感染率更高。
在感染急性败血型大肠杆菌病后,一些病鹅会在没有明显症状的情况下突然死亡,而未死亡的病鹅会出现精神不振,呆立不动,羽毛蓬乱以及食欲降低等症状,粪便呈黄白色,性状稀薄,并且混有气泡、血丝,附着在肛门附近。
随着病情的加重,病鹅最终会因衰竭而死亡,死亡率在5%~20%之间,最高可达50%。
2.2 卵黄腹膜炎型病症卵黄腹膜炎型病症在产蛋期成年母鹅中较为常见,主要病症为精神萎靡,食欲不振,拒绝走动,经常卧地不起,无法正常站立。
与此同时,病鹅的呼吸急促,腹部出现膨胀或下坠现象,粪便呈黄白色稀糊状,附着在肛门附近。
此外,病鹅的体型消瘦,出现严重的脱水现象,喙、蹼干燥,眼球下陷。
随着病情的发展,最终会引发内中毒而死亡。
一些病鹅可以自愈,但无法恢复正常产蛋量。
3 病理变化3.1 急性败血型病症急性败血型病症主要引发纤维素肝周炎与腹膜炎。
感染纤维素肝周炎后,病鹅会出现刚脏肿大的现象,并且肝脏表面与心外膜之间会出现黄白色的纤维素膜。
而在感染纤维素腹膜炎后,病鹅的腹腔中会出现大量给水,心包膜与心外膜的厚度增加,而心包腔内会出现脓性分泌物。
此外,心包膜与心外膜上都会出现黄白色纤维渗出物,病情严重的会导致膜粘连。
家庭养鹅如何做好大肠杆菌病的防治工作
DO I : 1 0 1 6 8 1 5 / j c n k i 1 1 — 5 4 3 6 / s 2 0 1 7 2 3 0 5 4
农业工程 技术 ・ 综 合 版
2 0 1 7 年第 8 期
家庭 养鹅 如何做 好大肠杆 菌病 的防治工作
张爱荣 ,刘金朋 ,张 健
一
、
发病 情况
每 天一 次 ,连 续使 用 3 天 。通 过采 用 中药 治疗 之后 ,患病 鹅 症状
病 例 发生 在 南 方地 区 某家 庭 散 养户 ,共 养 殖 蛋鹅 4 4只 ,采 消 失 ,恢 复到 以前 进 食状 态 。半个 月后随 访 ,该 养殖 户 未继 续 出 用半 牧 半舍 方式 ,所 有鹅 在 一个 圈舍 中饲养 ,圈舍 位于 庭 院 茅 厕 现 患病 鹅 ,鹅 群生 长情 况 良好 。 、 防 控措 施 附近 。2 0 1 7 年 1 月下 旬 ,鹅 群 中 出现 了 2 只 以体 温升 高 、腹 泻为 2 在进 行 治疗 的 同时 , 对鹅 舍进 行 改造 , 远 离 厕所位 置 。同时 , 主要 症 状 的患 病鹅 。发 病 后养 殖 户立 即将 患病 鹅 隔离 ,并 对 鹅舍
就 成 为摆在 养殖户 面前 的一道 难题 。该 文主要 结合 实际 情 况, 就 氧氟 沙星 高敏 。
一
例 家庭散 养的鹅 大肠 杆 菌病 的诊 断 和 防治进 行 了分 析, 希 望 通
过本 次研 究能 为养 殖户 开展该 种 疾病 的 防治提 供 一 定的指 导。
关键 词 : 鹅 大肠 杆 菌病 :诊 断 : 防治
( 广 州市 白云 区动 物卫 生监督 所。 广州 5 1 0 4 2 0 )
摘要 : 大肠杆 菌病 是 家禽 类 养殖 户 常见 疾 病, 对 禽 类养 殖产 业 的 露 珠状 、中间 凸起 、边 缘 整齐 、湿 润光 滑 、不透 明菌落 。小心 挑 危 害十 分严 重。 鹅是 大肠 杆 菌 易感 动物 , 尤其 对雏 鹅和 产 蛋母 鹅 取 致病 菌群 落 ,制 成涂 片后 用革 兰 氏染 色镜 检 ,发 现大 量 阴性 染
鹅大肠杆菌 (5)
鹅大肠杆菌有哪些症状鹅感染流感疾病怎么预防鹅如何防治大肠杆菌
鹅不仅要科学饲喂管理,还应做好大肠杆菌、流感、副粘病毒病等常见病害的防控,才能确保让鹅群健康生长,获得良好养殖效益。
达龙无迪无双,针对病毒病细菌病一针见效。
治鹅大肠杆菌、流感、浆膜炎、腺病毒、其他混合感染。
鹅大肠杆菌病各种年龄的鹅都可发生,但以7~45日龄的鹅较易感。
病鹅精神沉郁,羽毛松乱,怕冷,常挤成一堆,不断尖叫,体温升高,比正常鹅高1℃~2℃,呼吸困难,死亡率较高。
鹅大肠杆菌怎么防治:
(1)做好孵化房及其用具、种蛋彻底消毒,新出壳的雏鹅避免与种蛋和成鹅接触,以免感染。
(2)一经发病及时诊断,及时分群、消毒,尸体和粪便做无害化处理;适时用葡萄糖拌饮水,以补充营养,尽早恢复体能。
鹅感染大肠杆菌病怎么办?.doc
鹅感染大肠杆菌病怎么办?概述:鹅大肠杆菌病在雏鹅中多有发生,但它也可感染成鹅,成鹅患该病又称母鹅卵黄性腹膜炎,是产蛋母鹅常见的疾病,本病主要能引起产蛋母鹅的卵巢、卵子和输卵管感染,使母鹅产蛋率明显下降并死亡,具有较强的传染性。
一旦鹅感染大肠杆菌病怎么办?一、及时对患鹅进行确诊鹅大肠杆菌病诊断(1)根据临床症状:母鹅群在开始产蛋后不久即发现有部分母鹅表现精神沉郁,食欲减退,不愿走动,离群,下水后在水面上飘浮,仔细检查时,可见病鹅的肛门周围沾着污秽发臭的排泄物,排泄物中混有蛋清,凝固的蛋白或卵黄小块,最后病鹅完全不吃、失水、眼球凹陷,衰弱而死亡,病程3-7天,少数病鹅能自愈康复,但不能恢复产蛋。
患病公鹅症状较轻,仅在阴茎上出现红肿、溃疡或结节,病重的在阴茎表面分布有芝麻至黄豆大小的坏死灶,阴茎脱垂外露不能缩回泄殖腔。
(2)根据病理剖检:母鹅主要变化为卵黄性腹膜炎,剖开腹腔,可见腹腔中充满淡黄色腥臭的液体和破坏的卵黄,腹腔器官表面有淡黄色凝固的纤维素性渗出物。
肠系膜发生炎症,并有出血点,肠管相互粘连。
卵巢变形萎缩,呈灰褐色或酱色等,有的卵子皱缩。
积留在腹腔中的卵黄如果时间过长即凝固成硬块。
输卵管粘膜发炎,有黄色纤维素性渗出物沉着。
二、对患有大肠杆菌病的鹅进行治疗选择较敏感的药物进行治疗,如庆大霉素、氟哌酸、新霉素等。
由于大肠杆菌对药物易产生面耐药性,因此有条件的饲养者,在用药前最好进行药敏试验,选择敏感药物,或选用本场过去少用的药物进行全群给药,可收到满意效果。
早期投药可控制早期感染的病鹅,促使痊愈。
同时可防止新发病例的出现。
已患病鹅,体内已造成多种病理变化,治疗效果极差。
三、消除不良因素如保持鹅舍的清洁卫生、通风良好、密度适宜,加强饲养管理和消毒等。
公鹅在本病的传播上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在种鹅繁殖季节前,应对种公鹅进行逐只检查,凡种公鹅外生殖器上有病变的,一律淘汰,不能留做种用。
春夏季雏鹅常发细菌性传染病的防治策略
春夏季雏鹅常发细菌性传染病的防治策略文章摘要:雏鹅大肠杆菌病本病的病原为埃希氏大肠杆菌,14日龄以内的雏鹅多发,呈败血性传染病,以春夏秋末多发。
卫生条件差、潮湿、饲养密度大、通风不良、空气污浊是导致该病传播和流行的主要原因。
症状雏鹅�...雏鹅大肠杆菌病本病的病原为埃希氏大肠杆菌,14日龄以内的雏鹅多发,呈败血性传染病,以春夏秋末多发。
卫生条件差、潮湿、饲养密度大、通风不良、空气污浊是导致该病传播和流行的主要原因。
症状雏鹅患病表现精神不振,缩颈,闭目呆立,食欲减少,渴欲增加,羽毛松乱无光泽,干爪,排出青白色稀便,肛门周围羽毛被排出的粪便所沾污。
特征表现是结膜发炎,眼肿流泪,有的上下眼睑粘连,严重者见头部、眼睑、下颌部水肿,尤以颌部明显,触之有波动,即所谓的小鹅肿头症。
剖检雏鹅的特征性病变是肿头症,头部、下颌部的皮下组织水肿,坏死,似胶冻样并有多量的黄色液体浸润;眼结膜充出血,眼睑水肿;脑膜充血,个别有出血;肝脏肿大,边缘钝圆;脾脏肿大,质地较脆;肠黏膜充,出血;肺充血,有的气囊混浊;心包膜增厚,心包液增多。
防治大肠杆菌为条件性致病菌,饲养管理不当,雏鹅舍卫生条件差等均易诱发本病。
因此加强饲养管理,改善卫生条件,严格消毒工作等是预防本病的关键;大肠杆菌的血清型较多,用抗生素药物治疗时,容易产生耐药性。
一旦确诊为大肠杆菌病,应通过药敏试验选择敏感药物进行治疗。
如没条件作药敏,可选用在当地不常用的药物或新药,当前大肠杆菌对丁胺卡那、头孢噻呋钠、硫酸安普霉素、氟苯尼考等敏感率很高,可将其作为治疗药物的首选,交替进行使用。
可用硫酸安普霉素250毫克/升水进行饮水,连用3天~5天,在饮水中添加电解多维和0.1%的维生素C,连用3天~5天。
病情较重的雏鹅可皮下注射头孢噻呋钠0.1毫升/只。
雏鹅沙门氏菌病鹅沙门氏菌病,又称鹅副寒伤,是由沙门氏杆菌属中的鼠伤寒沙门氏菌、肠炎沙门氏菌引起的急性或慢性传染病。
对雏鹅危害较大,其特征是脐炎,表现腹泻、结膜炎和消瘦等症状。
白鹅大肠杆菌病的诊治
白鹅大肠杆菌病的诊治白鹅大肠杆菌病是一种常见的感染性疾病,引起的病原体是大肠杆菌,严重影响白鹅的生长和繁殖。
针对这种疾病,白鹅养殖户需要及时采取措施进行诊治,保障白鹅的健康和生产效益。
一、病因及症状白鹅大肠杆菌病的病原体是大肠杆菌。
病菌主要通过食物、水源和环境传播,也可以通过呼吸器官感染传播。
白鹅感染该病后,表现为下列症状:1、食欲不振:白鹅接种病原体后几小时或几天内,出现食欲不振、精神不振、喜欢蜷缩的症状。
2、腹泻:患有该病的白鹅,粪便量明显增加,米汤样或水样。
3、尿渍:病鹅尿液呈暗色,彩度降低,鲜明度下降。
4、体温升高:白鹅体温小时于39℃,发病后可高达41℃。
5、呼吸急促:患有该病的白鹅,呼吸急促,气喘呼哧。
6、掉羽:白鹅感染该病后,羽毛逐渐脱落,引起掉羽现象。
7、生长缓慢:白鹅感染该病后,生长缓慢,眼睑、嘴唇和足底出现水肿。
二、诊断及防治1、诊断方法:针对白鹅的大肠杆菌病,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进行诊断:(1)留取病鹅粪便进行培养,直接检测大肠杆菌的数量和病原性变化;(2)采用ELISA检测,通过酶标记抗原和抗体相互作用,测定病鹅体内大肠杆菌的抗原和抗体浓度,进一步验证诊断;(3)通过血清学进行检测,检测病鹅血液中大肠杆菌的抗原和抗体水平,详细了解病原体的感染情况。
2、预防措施:在日常养殖管理中,可以采取以下预防措施,减少白鹅大肠杆菌病的发生:(1)保持环境清洁:定期清理白鹅场内的环境、喂食桶和饮水器,避免细菌的繁殖和传播;(2)加强营养调理:饲喂白鹅精细饲料,均衡搭配各种营养成分,增强白鹅体质;(3)加强检疫:及时检测病鹅并集中隔离治疗,防止细菌进一步传播;(4)加强免疫措施:根据具体病情合理采用疫苗接种等技术手段,增强白鹅的抵抗力。
(2)利用抗生素治疗:可以采用青霉素、链霉素、氨基糖苷类等抗生素进行治疗;(3)辅助治疗:辅助治疗包括适当的生理盐水、电解质液体等,调节病鹅体内水分及电解质平衡。
白鹅大肠杆菌病的诊治
白鹅大肠杆菌病的诊治白鹅大肠杆菌病(简称白鹅病)是由禽大肠杆菌引发的一种传染性疾病,主要侵害白鹅,也会传染给其他家禽和野生鸟类。
病原菌主要通过口腔、食管、胃肠道和泌尿道等部位进入机体,引起呼吸道、胃肠道和泌尿系统的感染炎症,严重时会引起死亡。
为了更好地防范和治疗白鹅大肠杆菌病,以下是本疾病的诊治方法。
一、临床表现1.急性型病例:突然发病,表现为体温升高、食欲减退、无精神、疲倦、羽毛蓬乱、腹泻,部分患者出现鼻眼分泌物增多、眼睑水肿、呼吸困难等症状。
2.亚急性型病例:中毒症状较轻,体温不升或轻度升高,进食减少,生长缓慢,严重时出现贫血、营养不良等症状。
3.慢性型病例:病程较长,表现为生长迟缓、进食减少、贫血、体重减轻、产蛋减少等。
二、诊断方法1.临床诊断:通过临床症状和体征进行初步判断,如体温升高、食欲减退、腹泻、眼睑水肿等。
2.病原学诊断:采集病死鸟的病理标本或者患鸟的粪便、尿液、泄殖腔分泌物等标本进行病原菌检测,如培养、PCR等方法进行检测。
三、治疗方法1.控制传染源:对患病白鹅进行及时隔离,减少传染机会。
对病死鸟和排泄物及时做好处理,消毒饲料、饮水器等。
2.药物治疗:主要采用抗生素进行治疗,如氧氟沙星、氧氟沙星、诺氟沙星等广谱抗生素,根据病情严重程度进行选择。
同时可以结合利福平、阿奇霉素、甲硝唑等药物辅助治疗,以加强治疗效果。
3.支持治疗:对严重脱水的患白鹅进行静脉输液,保持水电解质平衡。
采用高营养饲料,补充维生素、氨基酸等,提高机体免疫力。
四、预防措施1.加强养殖环境管理:保持饲料、饮水器的清洁卫生,保持鸟舍干燥、通风良好。
加强消毒,定期清理鸟舍内的污染物。
2.合理饲料管理:科学配制饲料,合理营养,增加抗菌肽类和益生菌等添加剂,提高鸟类免疫力。
3.疫苗预防:采用白鹅大肠杆菌病疫苗进行预防接种,提高鸟类的抗病能力。
4.密切监测:对白鹅进行定期的健康检查,发现异常情况及时采取措施,防止病情扩散。
雏鹅大肠杆菌病预防诊治
雏鹅大肠杆菌病预防诊治文章摘要:一、临床症状患病种鹅群生产情况、精神状态正常,产蛋率、种蛋受精率不见异常。
多数雏鹅出壳后表现大肚与脐炎,俗称”大肚脐”,病雏精神沉郁,少食或不食,腹部大,脐孔及其周围皮肤发红、水肿,多在5日�... 一、临床症状患病种鹅群生产情况、精神状态正常,产蛋率、种蛋受精率不见异常。
多数雏鹅出壳后表现大肚与脐炎,俗称”大肚脐”,病雏精神沉郁,少食或不食,腹部大,脐孔及其周围皮肤发红、水肿,多在5日内残废或淘汰。
有的表现下痢排出泥土样粪便,1~2天内死亡。
二、病理变化死胚恶臭,卵黄囊呈黄色泥土样,头部水肿较明显,肝、肾、脾可见出血斑。
发生脐炎的死亡雏鹅可见卵黄未吸收或吸收不良,卵囊充血、出血,囊内卵黄液粘稠或稀薄,多呈黄绿色并发臭,肠道呈卡他性炎症。
肝脏肿大,呈黄色,有时可见散在的淡黄色坏死灶,肝包膜略有增厚。
其他器官病变不明显。
三、预防措施大肠杆菌病是禽类的常见病,但近年来,一些种鹅场每次发生大肠杆菌病均较为严重,且发病突然,虽及时诊诒,但也造成了不少死胚及死雏,经济损失较大。
因此,必须搞好预防工作。
1.搞好消毒工作平时要严格做好消毒工作,尤其要做好水源、入孵种蛋及孵化器械的熏蒸消毒。
孵化期间如有爆蛋,更应注意及时清洁消毒。
种鹅群应注意预防大肠杆菌病,减少经种蛋垂直传播或受污染。
2.管理好水源一些规模养鹅场,此病发病期多适逢天气干旱,种鹅场水池无水期,无法及时换水,致使大肠杆菌大量繁殖;或受外来污水污染,病菌由污水传入。
这说明缺水是暴发大肠杆菌病的诱因,因此畜禽场应设法保证充足的水源供应。
防止外来污水的污染并做好水源的清洁、消毒工作。
3.做好种蛋消毒用福尔马林消毒液对孵化用具、入孵种蛋严格熏蒸消毒,对饲养场地及孵化厂房全面彻底消毒处理。
4.选择有效药物治疗一旦发病治疗,最好先做药敏试验,选择高敏药物及时治疗,以快速控制住病情,减少损失。
四、治疗措施鹅群一旦发病,要严格控制鹅群下水时间。
鹅的疾病防治方法
鹅的疾病防治方法鹅是一种常见的家禽,其肉质鲜美,受到许多人的喜爱。
然而,鹅也容易患上一些疾病,严重影响了鹅的养殖效益。
因此,了解和掌握鹅的疾病防治方法对于饲养者来说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鹅的疾病及其防治方法。
一、大肠杆菌病大肠杆菌病是一种常见的鹅的疾病,其主要症状包括食欲不振、腹泻、精神萎靡等。
为了预防和治疗大肠杆菌病,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饲养环境卫生:保持饲养环境的清洁卫生,定期清理粪便,及时更换饮水器和饲料槽,减少细菌滋生的机会。
2.合理饲料配比:科学配制鹅的饲料,增加抗生素和益生菌的使用,在饲料中添加适量的维生素和矿物质,提高鹅的免疫力。
3.强化管理措施:加强对鹅的日常管理,定期给鹅进行体检,发现异常及时采取措施。
二、鹅寒热病鹅寒热病是一种常见的病毒性疾病,其主要症状包括发热、呼吸困难、气喘等。
为了预防和治疗鹅寒热病,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保持适宜温度:鹅需要在适宜的温度下生活,避免寒冷或过热的环境,保持鹅舍的温度稳定。
2.增加营养摄入:鹅在患病期间,需要增加蛋白质和维生素的摄入量,提高免疫力,帮助其抵抗病毒。
3.隔离患病鹅只:一旦发现有鹅出现寒热症状,应及时隔离,并进行病原学检测,以便提前采取治疗措施。
三、鹅霍乱鹅霍乱是一种常见的鹅的传染病,其主要症状包括腹泻、呕吐、食欲不振等。
为了预防和治疗鹅霍乱,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消毒鹅舍:定期消毒鹅舍,清除鹅舍中的病原体,减少病菌滋生的机会。
2.提高饲养水质:为鹅提供清洁卫生的饮水,避免水源受到污染,减少病菌传播的风险。
3.加强营养调理:对于患病的鹅只,可以适当调整饲料配方,增加维生素和矿物质的摄入,帮助其恢复健康。
四、鹅腹水症鹅腹水症是一种常见的鹅的疾病,其主要症状包括腹部水肿、腹部积液等。
为了预防和治疗鹅腹水症,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饲料调整:合理调整鹅的饲料,减少过多的蛋白质和矿物质摄入,防止饮食不平衡引发腹水症。
鹅苗常见病大肠杆菌注意预防和治疗
鹅苗常见病大肠杆菌注意预防和治疗鹅的大肠杆菌病鹅的大肠杆菌病是由大肠杆菌引起的鹅苗和产蛋鹅的细菌性疾病。
因应激反应、饲养管理不当等导致机体抵抗力降低时,其肠道内的大肠杆菌会异常繁殖,从而引发本病。
此外,饲料发霉变质、营养不全、饮水不洁净、群体过密、舍内通风不良、温度突然下降、长途运输、缺水、预防接种等,均会导致本病的发生。
1.临床症状鹅苗患病后,表现为拉稀、气囊炎等症状。
产蛋鹅则表现为卵巢、卵子和输卵管感染发炎,形成卵黄性腹膜炎,俗称“蛋子瘟”。
患病鹅苗主要表现为精神沉郁、昏睡,采食减少或不食,饮水增加,腹泻、粪便恶臭并带有白色粘液或混有血丝或气泡,肛门周围沾污粪便,干后引起排粪困难,呼吸困难,最后窒息死亡。
患病母鹅在开始产蛋不久,部分鹅表现精神沉郁、产软壳蛋、产蛋率下降、食欲减退、不愿活动。
后期由于病鹅并发腹膜炎,病情加剧,体温升高,完全不食,衰弱死亡。
少数病鹅能自行康复,但不能恢复产蛋。
2.剖检变化鹅苗心、肝表面上有黄白色纤维素膜覆盖,心包积液,腔内充满淡黄色液体。
气囊发生纤维素性炎症,表面附着湿润的颗粒凝乳状渗出物。
肝脾肿大,有腹水。
产蛋病鹅可见腹腔中充满黄色腥臭的液体和破坏的卵黄。
卵巢中的卵子变形,呈灰色、褐色或酱色等不正常色泽,有的卵子皱缩。
积留在腹腔中的卵黄,如果时间较长,即凝固成硬块,切面呈层状。
3.防制措施①做好综合防治对种蛋进行认真消毒,搞好清洁卫生,防止饲料和饮水被粪便污染。
加强饲养管理,饲喂全价日粮,提高鹅群抗病力。
减少应激因素,及时通风换气。
②检查种公鹅生殖器发现种公鹅患此病应及时淘汰。
最好采用人工授精,防止本病传播。
③采用药物治疗每公斤饲料拌料0.5~1.0克氯霉素,连喂4~5天,或者以痢特灵拌料,每公斤饲料喂0.2~0.4克,连喂4~5天。
同时在饲料中补加维生素A、D3粉、维生素B1粉和维生素C等。
矿产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鹅大肠杆菌病如何防治
本病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鹅的急性传染病。
2周龄以内鹅多发,呈急性败血症;成鹅也可感染,为卵黄性腹膜炎,并且较强的传染性,产蛋停止,流行才告终。
一、病原
病原为埃希氏大肠杆菌,为革兰氏染色阴性短小杆菌,该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在干燥的环境中可存活数月,但对热和消毒剂的抵抗力不强,一般消毒药都能很快使之灭活。
二、病因
大肠杆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与健康鹅的肠道中,其中致病性大肠杆菌约占10~15%,在鹅抵抗力正常的情况下不能发病。
当外环境突变或饲养管理不当与生病等因素导致机体抵抗力下降时,引起感染发病。
病鹅和带菌鹅是主要传染源,粪便污染是本病的主要传播方式,被污染的饲料、饮水、饲养和孵化用具等是主要的传播媒介。
三、症状与病变
急性型为败血型,发生在雏鹅及部分母鹅。
病雏表现精神不振,缩颈,呆立,排青白色稀便,食欲减少,饮欲增加,干脚。
特征性症状是结膜发炎,眼肿流泪,上下眼睑粘连,严重者见头部、眼睑、下颌部水肿,尤以下颌部明显,触之有波动感。
多数患鹅当天死亡,有的达5~6天死亡。
成鹅表现为体温升高1~2℃,食欲废绝,渴欲增加,迅速死亡。
慢性型病程一般3~5天,有的长达10余天。
病母鹅食欲减退,精神不振,喜卧,常在水面漂浮或离群独处。
气喘,站立不稳,头向下弯曲嘴触地,腹部膨大。
排黄白色稀便,肛门周围有污秽发臭的排泄物,混有蛋清,凝固的蛋白或卵黄小块。
患鹅脱水,眼球下陷,喙、蹼干燥,发绀,最后因衰竭死亡。
耐过者不能恢复产蛋。
雏鹅肿头症是特征性病变,可见头部、下颌部的皮下组织水肿坏死,似胶冻状,并有多量的黄色液体浸润;成年母鹅死亡后,尸体消瘦,气管内有黄白色泡沫样
渗出物,肝肿大质脆、瘀血,表面有针尖大出血点及灰黄色坏死点。
公鹅病变局限于外生殖器部分,可见肿胀、坏死、溃疡等。
四、防治
1、消除各种不良因素,如保持清洁卫生、良好通风、适当饲养密度及适宜温度,饲料饮水质好充足等。
2、鹅舍定期消毒,种蛋、孵化器切实消毒。
3、公鹅在本传播上起重要作用,在配种前应逐只检查,凡外生殖器有病变的一律淘汰,不能种用。
如确需使用的,应每日用消毒药清洗创面,同时全身使用抗菌素,治愈后再用。
4、有条件的,可用发病场分离到的大肠杆菌制成多价灭活苗,对母鹅进行免疫;或对病鹅群免疫,以及早控制疫情。
5、发病鹅应立即隔离,用药物治疗。
可用:氯霉素按40毫克/千克体重混饲,连喂4天;或肌注,按60~80毫克/次,日2次,连用3~4天;土霉素35毫克/千克体重,混饲,连用5天;环丙沙星,按0.05%混饲。
有条件的话,用大肠杆菌高免血清进行预防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