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叶利钦及其改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评价叶利钦及其改革
叶利钦是个传奇人物,叶利钦又是个争论性人物。他自1955年从乌拉尔工学院建筑系毕业后,在斯维尔德洛夫斯克市工作了30年,曾任该市住房建筑联合公司总工程师、经理,1976年任苏共斯维尔德洛夫斯克州委第一书记。叶利钦于1985年调往莫斯科担任党、政要职,1985年12月至1987年11月任苏共莫斯科市委第一书记,1987年11月至1989年5月任苏联国家建设委员会第一副主席。叶利钦于1989年3月当选为苏联人民代表,1990年5月在俄罗斯第一次人民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俄联邦最高苏维埃主席。1991年6月,叶利钦在全民选举中当选为俄罗斯联邦首任总统。1991年12月,他同原苏联其他10个加盟共和国领导人一起发表联合宣言,宣布建立独立国家联合体。1996年7月,叶利钦再次当选为俄罗斯联邦总统。1999年12月31日,叶利钦决定辞去总统职务。
有人评论:叶利钦“使别的十多个民族获得了独立发展的自由。”“纵观国内舆论,要么洋洋洒洒地描绘着他的传奇故事,将那段风云激荡的历史演绎成以权谋论和厚黑学为理论基础的宫闱倾轧,要么重复着激进改革祸国殃民的老调,不顾一些学者早已深入论证其谬误,过分功利地急于为己所用。我们认为,这两种态度都不足取,而必须站在人类历史的跑道中,回头检视叶利钦的政治遗产,这时你会发现他的成败功过都维系于面向自由的姿态。”对于叶利钦肢解苏联这样“风云激荡”的英雄壮举,是不能当成一般的“传奇故事”来看待,也不能把叶利钦肢解苏联的丰功伟绩贬低为阴谋、黑道或宫廷政变,更不能把他肢解苏联和私有化的“激进改革”看成是“祸国殃民”,这些认识已经被我们“论证”过,都是“谬误”啊,都是“老调重弹”啊。人们只有站在全人类价值的高度——即资本主义文明的高岗上,才能看清楚叶利钦的所作所为,始终是朝着“自由”世界——即资本主义世界的方向前进的啊!这就是叶利钦先生留给大家的宝贵的政治遗产啊!
叶利钦时代是俄罗斯民族近300年历史中最暗淡的时期之一。俄罗斯走的是一条以政治为中心、政治改革优先的发展道路。这条发展道路是由当时特殊的历史条件决定的。叶利钦是俄罗斯民族处于探索时期的总统,他的矛盾性实际表达了民族发展中的彷徨;从所持的立场和所选择的民族振兴道路来看,叶利钦是一个党派的总统;从所选择的改革方式和手段上看,叶利钦是一个"革命式"的总统;从领导和统治方式上看,叶利钦是一个大权独揽的总统。整个世界都无法忘记叶利钦。普京对他的评价是准确的,“率直勇敢”是性格品质,“开始了一个全新的时代”是历史现实。
对于一个国家来讲,开启一个新时代新纪元的领导,自然是非凡的人物。叶利钦在政治经济领域实施激进改革,他一手策划导致苏联最终解体,他促使俄罗斯政治上实行民主、经济上实行市场经济。连叶利钦自己都称自己“像一位跑完了超级马拉松——4万公里的运动员”。叶利钦备受关注、饱受争议也是必然的,谁让他是一个大国的总统,而且正处于波诡云谲的时代。他在中国也同样褒贬不一,就有论者认为他有“三宗罪”:“一手葬送了统一的前苏联;一手把俄罗斯经济送入休克;一手喂养了俄罗斯的寡头。”还有更多的中国网友在他逝世的新闻后面,写下一堆浮皮潦草的跟帖,有“这伙计没干多少好事”、“他毁灭了一个帝国,推荐了一个英才”之类。
俄罗斯艰难的转轨进程表明:俄罗斯的转轨道路是一条颠倒的发展道路,它是在不具备民主经济基础的条件下先建立了民主制,再靠民主制去推动社会经济基础的建设。正是这种颠倒,决定了转轨道路的复杂性。"民主式革命"内在的矛盾决定叶利钦时代社会转轨实践的矛盾性;对于落后的、需要在经济上赶超的国家来说,要建立超常的经济发展环境,相对集权是必要的。俄罗斯的实例证明,在条件不具备的情况下实行民主制,连正常的经济发展环境也难以形成。
在经济上,所采用休克疗法”,在当时确实未能“立竿见影”地取得预期效果,反而产生了一大批“不情愿的资本家”,他们在混乱中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并发展成为既得垄断利益集团,这让很多人不满。休克疗法”这种激进式的改革严重打击了俄罗斯的商品生产,引起了生产的大滑坡,导致了俄罗斯经济的急剧衰退1993年底,生产比危机前水平下降了40%以上。同1990年相比,1991年工业下降了8%,1992年工业下降了19%,1993年工业下降了32%。“休克疗法”的后果具体表现为:
1.私有化搞乱了经济,严重打击了生产。它既没有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也没有达到全民私有的目的,而是使国有资产落人极少数人的手里,使他们成为与政府关系十分密切的金融工业集团。这些集团控制着大量企业,形成了新的垄断。在私有化过程中,有大量企业还落人了黑手党手中,它们根本不关心企业的生产,只是用这些企业来洗黑钱。最后,国家从私有化中获取的资金主要用来弥补财政赤字,没有用来发展生产。
2.价格自由化使得物价失控,通货急剧膨胀,人民生活水平骤降。据俄罗斯联邦劳动部统计,1992年1月至1993年9月,物价上涨了162倍,而居民的工资只增加了56倍,居民的生活水平下降了三分之二。1996年9月,俄罗斯人的月平均工资为80万卢布(约为150美元),只是1991年12月的43%,全国有20%的人口月收人不到75美元,处于贫困线下。同时,俄罗斯却大约有50万月收人在1. 5-2万美元以上的“新俄罗斯人”,社会的两极分化严重。
3.实行外贸自由化后,俄罗斯限制进口的商品只占国内商品的16%,外国商品迅速占领了俄罗斯的国内消费市场,莫斯科、圣彼得堡的外国商品占70%-80%,这严重妨碍了俄罗斯民族工业的发展。而且,因为民族工业品缺乏竞争力,所以俄罗斯只能出口石油、天然气等资源性产品来换取外汇,出口结构不合理。外贸自由化影响了俄罗斯经济的发展。
4.为“影子经济”的孕育和发展提供了温床。“影子经济”,指的是在法律之外运行的非正式经济,其典型特征可以说是逃避商业契约的正式注册或故意歪曲契约内容。“俄罗斯推行的大规模私有化破坏了管理体制,在经济管理的行政命令体制被破坏的情况下,市场调节机制还没有建立起来,这就形成了经济管理的巨大真空,为“影子经济”的孕育和发展提供了温床。人们依靠投机、欺骗、敲诈发财致富,巨额国有资产公开地流人私人腰包。在私有化过程中,私有化收人只有5%上缴给了国家财政,而95%的私有化计划收人不翼而飞。再加上经营者和官员相互勾结,偷税漏税;国家对某些经济部门的垄断,以及一些控制部分市场的非正式集团对试图进人该市场的经济活动设置各种障碍;国家的税收水平过高,致使企业从事“影子经济”以逃避税收;正式企业无效运作,使得职工不得不寻找非正式就业渠道作为第二职业来养家;经济改革缺乏法律约束等都促成了“影子经济”的成长。
在政治上,苏联解体后,俄罗斯联邦众一叶利钦为首的民主力量立柱修改宪法,扩大总统的权力,实行总统制,但遭到主张实行议会制的俄罗斯最高苏维埃(议会)的坚决反对。最后叶利钦不惜用军队炮轰议会所在地,,武力战胜了经过选举产生的议会。之后叶利钦提出确立总统制的草案,这部至今仍然实行的俄联邦赋予总统广泛而强大的权力,它所确立的实际上是“总统集权制”,也称为“超级总统制”。这个俄罗斯总统制在客观上对稳定俄罗斯转型期的政治形势有一定积极作用,但是也存在严重弊端。首先,虽然司法权力得到较大的独立性,但三权分立仍名不副实,不能形成有效地权力制衡,表现为总统权力过大,总统决定内外对策,总统令具有法律效力;政府缺少独立性,议会权力过小。其次,由于内外大政方针都寄予总统一人,无法形成制约力量,既不利于社会的长期、稳定、健康的发展,也容易形成个人的专断独裁。再次,由于议会权力过小,政党作用的发挥受到限制,民众的意愿难以通过民选议会这一渠道影响政府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