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理论与实务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了解产品的需求与供给的价格弹性对于产品定价、制定税收及物价政策等有重要的意义。如果减价的是面包、鸡蛋等常 用品,促销效果可能一般,因为其价格弹性小;如果减价的是高级冰淇淋,则促销效果好,因为其价格弹性大。 又比如征收豪华消费品税,1990 年,美国因严重赤字而征收私人游艇、高级轿车、珠宝、皮革等豪华消费品 10%的消费 税,结果这些消费品因此销售量大幅下降。这是因为当时经济不景气,人们的消费能力弱,所以这项征税使得需求曲线向左 移动了,结果给经济带来了两个负面影响:①这些豪华消费品的销售量大减,相应的制造商和销售商都受到了打击,导致失 业情况出现;②政府得不偿失,国会预算这税项五内年能增加十五亿美元税收,但在 1991 年后只增加三千万美元的收入。 除去推行新税项的开支后,政府在第一年还有可能亏钱。所以,当政府已竭尽所能地削减开支,而赤字仍然高企时,增加税 收看似是解决问题的方法,但是政府一般也不太愿意采用,怕因此而引起民愤。所以就象上面的美国政府一样,有时会增加 那些不受广大市民消费影响的豪华消费品的税收,但是这又忽视了价格弹性的重要性。
六、宏观经济学基本概念 (一) 本地居民收入作为经济福利指标的评述: (模拟题二 b) 指标无法反映所得分配; 地下经济难以掌握; 可以漏掉未上市的生产成果;休闲的价值被忽视;污染等产品的负面影响未被扣除;产品的性质与品质未 被辨别。 个人可支配收入DPI = 个人收入PI-个人所得税 (二)凯恩斯学派与古典学派理论的比较 1.市场调整:凯: 物价和工资都缺乏调节的灵活性,纵然面对经济环境的改变,也不可能迅速调 整.当总供给大于总需求时,过量的供给变成了存货;古:市场能自身具有自动调节机制,能随时调整物 价和工资,经济体系能通过价格的升降,使市场达到均衡状态. 第 3 页 共 6 页
2.充分就业:凯:理论体系诞生于经济大萧条中,当时存在大量失业人口,故该理论认为社会不是 经常能达到充分就业状态;古:长期而言,各种资源都能得到最佳分配,社会最终也会处于充分就业状态. 3.总供需:凯:由于劳动市场供过于求时,货币工资率不能即时调整,使劳动供需均衡.在社会未 达到充分就业状态时,总供给是一条斜线,充分就业状态下是一条垂直线.总需求的变化时,在总供给线 的斜线段,会影响物价水平和总产出,但在垂直段则只能影响物价水平.政府在经济衰退时应采取扩张性 的财政政策;古:带动市场的调整是即时的,能使供需重新达到均衡状态,市场长期处于充分就业,总供 给是垂直线.只有总供给的变化才能影响总产出.而总需求的变化只会导致物价水平变动,不会影响总产 出. (新古典派认为只有未预期的倾向供给才可增加产出) . 工资僵固:当劳动市场供过于求时,货币工资率无法即时向下调整,故无法取得劳动供给的均衡。 成因:合同与管制。 :①由于有工会的压力或政府立法,不允许企业降低工资。工会代表工人要求高工资, 并签订工资合同。②工人的“货币幻觉” 。工人们会对价格水平不变情况下的货币工资的下降进行抵抗, 但却不会抵抗货币工资不变情况下的价格水平的提高。虽然这两种情况都使得实际工资下降,但工人们却 采取不同的态度:他们欢迎货币工资的上升,而且也不会抵抗价格水平,因为人们容易只看到货币的票面 值而不注意货币的实际购买力。③政府也通过制定最低工资法来限制企业改变工资。这三个原因会引起非 熟练工人的失业。 ) 4.对宏观经济政策的态度:凯:政府的宏观经济政策在经济非充分就业状态下效果显著。古:后来 又沿货币主义发展为新古典派,力主单一政策规则,认为货币政策能给经济一个稳定的环境。在无通胀情 况下,货币增长率应保持为 GDP 平均增长率加人口增长率之和。在有通胀时,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均对经 济无用。 (三)各派经济学家的共识 1.GDP 是衡量一国经济福利的一项重要指标,在长期,它依赖于劳动、资本和技术等生产要素。长 期总供给是位于潜在产出水平上的垂直线。 2.在短期,总需求能够影响一国生产的物品和劳务的数量。GDP 依赖于经济的总需求,更高的消费 者信心、较大的预算赤字和较快的货币增长都可能增加产出和就业,从而减少失业。 3.居民和企业的预期(即如何对政策的变化做出反应)在决定经济的行为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四)凯恩斯均衡收入模型: (模拟题五) C+I+G+(X-M) =Y 其中C=C a+ cYd Yd= 收入Y-所得税T (五)经济增长的定义和因素 1、经济增长定义:指一国(地区)实质产出或每人平均实质收入的增加;而经济增长率则是其在某 段时期内的实质产出或实质收入的增长率。 2、影响因素:劳动生产力的提高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原因。劳动生产力是平均每一就业者的实质产出, 而提高劳动生产力的方法,可以通过专业分工与规模经济效益,增加资本和人力资源投资,及提升技术水 平。 七、宏观经济政策 (一)内容: 1.财政政策:政府支出(购买和转移支付) 、税收和公债。 政府支出直接形成社会需求和购买力,经济衰退时,政府提高支出水平,增加社会整体需求水平;经 济过热时,政府减少支出水平,降低社会总体需求,以抑制通货膨胀。 税收政策可以通过改变税率或变动税收总量来实现。 当政府采用扩张性财政政策,如减税或扩大政府支出,就会使支出大于收入,产生预算赤字,反之会 产生预算盈余。弥补赤字的途径有:借债和出售政府资产。借债一是向中央银行借债,即让中央银行增发 货币,其结果是通货膨胀。所以借债本质上是用征收通货膨胀税来解决赤字。发展中国家常用,发达国家 较少用。另一借债是向内发公债。这会增加利息支出,最终还得靠征税和多发行货币办法来解决。 政府实行膨胀性财政政策,就表现为 IS 向右上方移动,利率提高,均衡收入增加,实行紧缩性财政 政策,就表现为 IS 向左下方移动,均衡利率减小,均衡收入下降。 2.货币政策:经济萧条时采用扩张性货币政策,即通过增加货币供给来带动带动总需求的增长(利 第 4 页 共 6 页
动质量。即人力资本。劳动的人力资本是指劳动者受教育和培训的积累。 形状:一般是右下倾斜,特殊时为水平,如完全竞争要素市场中个别厂商的要素需求曲线。 (二)要素价格的决定:与产品市场的厂商决策过程相同, 1.均衡价格及厂商的决策: (1)要素均衡价格取决于要素的供求平衡点。这可由要素市场的供求曲线 交点得到。 (2) 厂商为达到利润最大化, 应该在要素的边际成本线与边际收益线的交点决定要素的使用量, 即边际生产收益等于工资时的使用量。 (3)要素的价格是要素使用量所对应的供给线决定的价格。 关于边际产值 VMP 和边际生产收益 MRP: 边际产值 VMP 是指增加 1 单位生产要素所增加的边际物质产 品 MPP 的销售额(其中边际物质产品 MPP 是总产量对 L 的一阶导数, 是某种生产要素投入的边际产出量),VMP =P·MPP。 边际生产收益 MRP 是增加 1 单位生产要素所增加的总收益,是总收入对 L 的一阶导数,MRP= MR·MPP。 2.不同市场结构下的要素决策 (1)完全竞争市场(产品与要素均是完全竞争的): 厂商是要素市场价格的服从者,面临水平的要素 供给线(类似于产品市场的企业需求曲线) 。因此厂商使用要素的单位成本 AFC(即工资)与边际成本 MFC 相等,边际成本线也就是水平的要素供给线(也可理解为,厂商选用生产要素数量,在 AFC=MFC 时最为 合适) 。厂商只需决定使用量。 由于产品市场也是完全竞争的, 厂商的产品需求曲线水平, 因而产品价格 P 是常数, MR=P, MRP=P· MPP。 于是有 MRP=VMP。VMP 曲线就是厂商对于某种生产要素最佳选择需求曲线 MRP。根据利润最大化条件:边 际收入等于边际成本,如果某种生产要素的价格或其供给曲线已知,则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厂商应该在该要 素的边际产值与其价格相等处决定该要素的使用量。 要素和产品市场都是完全竞争时要素价格决

(2)不完全竞争市场:这里仅指要素市场完全竞争而产品 市场不完全竞争。 由于要素市场完全竞争,故边际成本情况同上。 由于产品市场不完全竞争,厂商的产品需求曲线倾斜,MR<P, 所以Baidu NhomakorabeaMRP<VMP,此时厂商支付的要素价格小于生产要素的社会贡 要素市场完全竞争、产品市场垄断时要素价格决定 献,此为“专卖性剥削”.(模拟题六 a、b) 五、市场失灵:是指市场价格机能在充分发挥作用的情况下,不 能如预期地圆满达成经济效率的现象,即当私有市场不存在,或 没市结构非完全竞争时,市场价格机能本身运作无法达到完全竞 争市场预期下的经济效率,而造成资源配置没有效率。 (模拟题八)市场失灵的原因——(1)自然垄断 ; (2)外部性; (3)公共物品;补充:在市场机能 的发挥过程中,生产要素的报酬取决于这个要素对社会边际贡献的生产力和要素供给量,即各尽所能,各取 所需,有能者富,无能者穷,导致贫富不均.)
(4)规模经济:单位平均成本下降。 2、成本分析法:固定成本与可变成本(总、边际、平均,都与相应的产量相关) 。 (模拟题四) 3、利润最大化:边际收入 MR=边际成本 MC
有关完全竞争厂商长期均衡计算的公式: 总成本 TC=固定成本 TFC(常数项,即不受产量变动影响)+总变动成本 TVC(有生产量 q 有关的项,即受产量变动影响的成本) 平均成本 AC=总成本 TC÷产量 q=平均固定成本 AFC+平均变动成本 AVC 平均固定成本 AFC=固定成本 TFC÷产量 q 平均变动成本 AVC=总变动成本 TVC÷产量 q 1 1 边际成本 MC=(总成本 TC) 在 MC 最低点,可变要素的边际产量开始递减(MC 开始递增) ,即(MC) =0 时的产量 1 1 边际收益 MR=(P*Q) 在 AVC 最低点,可变要素的平均产量开始递减(AVC 开始递增) ,即(AVC) =0 时的产量 市场需求函数 Q=a+bP
二、消费者与生产者 (一)效用:衡量人们消费时的满足感的指标。有总效用 TU、边际效用 MU。其他 1、边际效用分析法:边际效用递减法则 2、边际效用分析法:当收入或财富有限时,消费者应使“花在各种产 品或服务上的最后一块钱的边际效用相等” ,即消费均衡理论。应用此法需 了解总效用值及消费数量相对应的关系。 3、 异曲线分析法:排出效用的大小顺序,了解效用的相对值即可。 (1)无差异曲线:一般消费品的曲线、替代品的曲线、互补品的 曲线;分析某种产品的消费时,常设为横坐标,而将其他所有消费设为纵坐标。 西餐 (2)预算约束线 (二)成本理论 1、有关概念: (1)会计成本(外显成本) 、机会成本(经济成本,包括外显成本与隐藏成本) 。隐藏成本、 (经济成 本大于会计成本) 。 (2)会计利润、经济利润(超额利润) 。 (3)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 (模拟题一 a) 第 1 页 共 6 页
dQ P 1 P Q2 - Q1 P2 +P1 · = · ;弧弹性ε = · dP Q 需求曲线斜率 Q P2 - P1 Q2+ Q1
3、价格弹性的分类:ε > 1 为有弹性,多为奢侈品。ε < 1 为无弹性,多为必需品。 4、价格弹性的决定因素: (1)需求价格弹性的决定因素:替代品数量及强弱、产品支出(价格)占 消费者收入的比例、时间长短.(模拟题三 a) ; (2)供给价格弹性的决定因素:生产要素的替代用途、成 本变动的敏感度、时间长短; (3)价格弹性与销售收入的关系: >1 时,降价, 可以增收 (消费者支出增加) ; <1 时,降价,可以减收(消费者支出下降) 。
经济理论与实务
一、供给与需求,价格弹性 (一)供给与需求 1、非价格因素的变动使市场均衡发生三种变化:需求曲线平移、供给曲线平移、需求和供给曲线同 时平移。需求的非价格影响因素:收入与财富、相关产品(消费替代品或互补品)的价格、嗜好、对未来 的预期、消费者人数。供给的非价格影响因素:生产技术、原料与生产要素的价格、其他相关产品(生产 性替代品或互补品)的价格、预期价格、供给者人数。 2、价格机能的干预:这是指现实经济中由于经济或政治的需要,政府对价格的干预,干预的最后都 导致了市场的不均衡,产生了不利后果。包括两类: (1)数量管制:限制消费者的购买数量,一般是在短 缺经济下使用,如中国计划经济时的农副产品凭票购买。 (2)价格管制:即政府限制市场价格在均衡价格 之上或之下。最高限价:限制最高销售价格,导致生产者没有生产的积极性,出现短缺经济,如计划经济 下对农副产品的最高限价。最低限价:限制最低销售价格,导致消费者买不起,出现过剩经济, (二)价格弹性 1、需求价格弹性 = 2、计算:点弹性ε = 需求量变化的百分比 价格变化的百分比 (注:不考虑负号)
三、市场结构 (一)几种市场的特征:完全竞争市场、垄断市场和不完全竞争市场(垄断性竞争、寡头垄断)的特征区 别。 1、完全竞争: (1)特点:①个别厂商对产品价格没有任何影响力,市场中厂商数目非常多。厂商的需求价格弹性 非常大,需求曲线水平,②长期中,厂商可以自由进出。 (厂商进入该行业不受任何限制,价格是作为选 择产品唯一考虑的因素。 )③产品的自由流动性,完全信息,产品之间完全可替代。 (2)竞争状态曲线 2、垄断:一家厂商垄断市场,对产品价格有完全的控制能力。 (1)垄断的成因: (模拟题一 b)整个市场的需求只允许容纳一个厂商的生存;由于政府的管制而形 成垄断,如政府为了奖励发明与创造,特别设有的专利权与著作权的保障;由于厂商本身具有的独特的生 产函数,便得其长期平均成本曲线呈现偏斜率的形状,即长期平均成本随着产量而递减,这种厂商我们称 为自然垄断或技术垄断厂商;厂商可以控制某一生产要素或独特的街道知识,使得其他厂商无法加入与之 竞争;产业内的既存厂商为了避免彼此之间的竞争而互相联合,共同决定价格与产量,这也是一种垄断行 为,如石油输出国组织所形成的卡特而。 (2) 垄断与完全竞争的比较: ①边际收益和价格的关系不同,完全竞争中, 边际成本=边际收益=价格; 垄断中,由于需求弹性小,边际成本=边际收益≤价格。②厂商的市场势力不同,市场势力即限产提价的 能力.③经济效率不同. (3)垄断的下列缺陷导致经济效率低下:①产量受到限制,②管理松懈,③缺乏技术进步的激励.④有 寻租行为. 四、生产要素 (一)劳动需求与供给 1.劳动供给: (1) 劳动者的时间使用:劳动与休闲,如何安排取决于工资率。 (2)劳动供给曲线(劳动供给量——工资率) (模拟题三 b)劳动者是否增加劳动供给量取决于替代效应和收入 效应的净影响。替代效应:工资上升时,劳动工作报酬率增加,劳动者会 增加劳动时间,劳动供给量增加;收入效应:工资上升时,减少工作时间仍会取得与以前一样的收入,劳 动者会减少工作时间,劳动供给量减少;若收入效应大于替代效应,则工资上升,劳动供给量减少;若收 效应小于替代效应,则工资上升,劳动供给量增加。 要素供给曲线的形状:左上倾斜:即供给与价格正相关。对于劳动要素而言,在低工资收入阶层,工 资上升时,替代效应大于收入效应,供给与价格正相关;向内弯曲:即供给与价格负相关。在劳动要素的 高工资阶层,工资上升时,收入效应大于替代效应,因此供给曲线向内弯曲。垂直:对于供给固定的要素, 如专业性很强的劳动(外科医生、计算机软件人员等) ,还有土地资源等,供给曲线是完全或几乎没有弹 性的,表现为垂直形状。 2、劳动需求 (1)劳动的需求曲线由边际生产收益决定 (2)影响劳动的需求曲线的因素:工资——产生反方向影响;产品价格:边际生产收益是价格乘以边 际产量,所以价格变动会使曲线移动;技术变革:可以增加边际产量,使曲线右移;其他要素的供给;劳 第 2 页 共 6 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