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高中上册《以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学案新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版高中上册《以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学案新编一、学习资料
1.“工匠精神”的来源
“工匠精神”一词,最早出自著名企业家、教育家聂圣哲。
他曾呼吁:“中国制造”是世界给予中国的最好礼物,要珍惜这个练兵的机会,决不能轻易丢失。
“中国制造”熟能生巧了,就可以过渡到“中国精造”。
“中国精造”稳定了,不怕没有“中国创造”。
千万不要让“中国制造”还没有成熟就夭折了,路要一步一步走,人动化(手艺活)是自动化的基础与前提。
要有工匠精神,从“匠心”到“匠魂”……
在2016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总理说“要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近些年来充斥媒体的“中国智造”“中国创造”“中国精造”“工匠精神”,如今成为决策层共识,写进政府工作报告,显得尤为难得和宝贵。
2.“工匠精神”的现实意义
“工匠精神”在当今企业管理中有着重要的学习价值。
当今社会心浮气躁,追求“短、平、快”(投资少、周期短、见效快)带来的即时利益,从而忽略了产品的品质灵魂。
因此企业更需要工匠精神,才能在长期的竞争中获得成功。
当其他企业热衷于“圈钱、做死某款产品、再出新品、再圈钱”的循环时,坚持“工匠精神”的企业,依靠信念、信仰,看着产品不断改进、不断完善,最终,通过高标准要求历练之后,成为众多用户的骄傲。
无论成功与否,这个过程,他们的精神是完完全全的享受,是脱俗的,也是正面积极的。
中国很多企业的产品质量为什么搞不好?原因虽然有很多,但最终可以归结到一个方面上来,就是做事缺乏严谨的工匠精神。
企业不能盲目学习和引进日本式管理。
日式管理最值得学习的是一种精神,而不是具体做法。
这种精神就是匠人精神。
所谓工匠精神,第一是热爱你所做的事,胜过爱这些事给你带来的钱;第二就是精益求精,精雕细琢。
精益管理就是“精”“益”两个字。
在日本人的概念里,你把它从60%提高到99%,和从99%提高到99.99%是一个概念。
他们不跟别人较劲,跟自己较劲。
二、学习探究
探究活动一:阅读全文,整体感知
请阅读课文,总结“工匠精神”的内涵。
答案:①炉火纯青的技术
的总和,也就是概念的内容。
语境中说的是“工匠精神”的内容,应选“内涵”。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中国企业缺失“工匠精神”,主要原因是因为中国工业化起步晚,在工业发展的过程中过度追求速度,从而陷入了一种浮躁的状态造成的
B.中国企业丢失“工匠精神”,主要原因是中国工业化起步晚,在工业发展的过程中过度追求速度,从而陷入了一种浮躁的状态C.中国企业缺失“工匠精神”,主要原因是中国工业化起步晚,在工业发展的过程中过度追求速度,从而陷入了一种浮躁的状态D.中国企业缺失“工匠精神”,所以说中国工业化起步晚,在工业发展的过程中过度抬升速度,从而陷入了一种浮躁的状态答案:C
解析:原句共有两处问题。
一是用词不当,应把“丢失”改为“缺失”。
二是句式杂糅,“主要原因是因为”,应删去“因为”。
3.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A.是全社会都必须补齐的“短板”
B.这一“短板”是全社会都必须补齐的
C.是必须补齐的全社会的“短板”
D.这一全社会的“短板”是必须补齐的
答案:A
解析:根据前面的语境可知,中国社会缺乏工匠精神是短板,所以首先要说全社会,然后再说这种现象是什么。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组是()
___________。
很多事急不得,更速成不得。
____________。
丝绸、瓷器、漆器、金银器等各类技艺精湛的手工艺品,饱蘸着匠人们对自然的敬畏、对创造的虔敬、对工序的苛求。
________。
盛于魏晋时期的“百炼钢”之术,其制作过程需工匠把精铁加热锻打一百多次,一锻一称,直到斤两不减,如此千锤百炼,最终锻出高纯度的器具。
________。
①慢工出细活,文火煲靓汤
②一丝不苟的工序、精湛的技术、专注的追求、精益求精的精神,是我们今天所倡导的“工匠精神”
③无数巨匠一生默默无闻,远离名利场,只为了完成一件作品,办好一件事情
④古人对事物的创造,往往匠心独运,不尚速成
A.①③②④
B.①④③②
C.②①④③
D.②④③①
答案:B
解析:先整体把握,确定①句为全段的中心句或引子,后面根据前后文的衔接关系,自然就可排出正确句序。
5.根据所给材料的内容,在下面画线处补写恰当的句子。
要求内容贴切,语意连贯,逻辑严密,语句通顺,不得照抄材料,每句不超过20个字。
材料:司马迁《史记》记载:“黄帝采首山铜,铸鼎于荆山下。
”晋代王嘉在《拾遗记》中说:“神农采峻岭之铜,以为器。
”如果这些史料可靠,则我们祖先大约在5000年前就开始使用铜器了。
但是,考古学家一直没有发掘到可以确证是夏代之前的铜器。
因此,这些记载还只能视为传说。
早在传说中的远古时期,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铸造铜器了。
从传世文献记载来看,我国在夏代之前就已进入铜器时代,但是,②___________________。
20世纪50年代,考古工作者在河南偃师二里头一带发掘出了不少青铜器。
经鉴定,这批青铜器的制作年代距离现在3500多年,这个时间大概是夏晚期。
它们出土的地点正好是古书中所说的夏代开采铜矿之地,因此,可以确信,③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我们的祖先就开始采掘铜矿
②这却一直没有得到考古发掘的证实
③我国至迟在夏晚期就已经开始使用铜器了
6.阅读下面的材料,用四个短语概括“工匠精神”的内涵,不超过20个字。
瑞士手表誉满天下,畅销世界,堪称经典,这得益于瑞士制表工匠具有的“工匠精神”。
具有这种精神的工匠有着精湛的技艺和高度的职业敬畏态度。
在生产中,他们极度关注工作细节:严格依照操作流程,认真完成每一道生产工序,对每一个零件、每一个产品都精心打磨,专心雕琢。
在工作中,他们不断追求产品的完美和极致。
在中国制造升级换代之时,我们也应该大力弘扬这种工匠精神,使中国成为制造强国。
答案:①技艺精湛;②敬畏职业;③关注细节;④追求完美(极致)。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什么是“新工匠”
吴晓波
①家用菜刀有两大品牌,张小泉和双立人。
②张小泉创建于1663年,当年用龙泉之钢铸造,六十六道工序,曾被列为贡品,1915年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得过银奖,还是唯一
被评为国家驰名商标的刀剪类商品,是名副其实的中国百年品牌;双立人创建于1731年,它所在的索林根小城地处德国西部,是欧洲不锈钢技术的发源地,也是1915年,双立人在旧金山世界博览会上独揽四项大奖,是如假包换的德国百年品牌。
③如今的张小泉亦步亦趋地走在先人开拓的路上,材料不变,工序不变,款式不变,视之为“百年传承的工匠精神”;而双立人则百般求变,不锈钢技术不断迭代,生产工艺全面创新,款式、门类更是层出不穷。
④在今天的商店里,张小泉菜刀的价格是双立人菜刀的二十分之一,至于销量和销售区域,则差距可能更大。
⑤我们要找的“新工匠”,应该是双立人,而不是张小泉。
中国不乏匠人,但却缺乏“新工匠”。
全国老字号品牌超过 1.2万个,摊开来,家家都有一个与传承和工匠精神有关的“神话”,可是有的苟延残喘,有的容光焕发,究之根源,正是有新旧之别。
譬如张小泉和双立人,它们在百年前能各自崛起,都因为它们的工匠对当时的锻铸技术实现了突破,他们所生产的菜刀锋利轻快、造型时尚,他们的风格被固化为传统而得以流传。
⑥但是,时间会消磨一切的价值,随着时代的演进,技术被再次突破,审美被超越,甚至使用的场景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如果后世的匠人抱守古人而不思进取,则传统成为枷锁,古人成为沉重的十字架。
⑦云南白药由云南伤骨名医曲焕章发明于1902年,被视为止血神药,其配方、工艺列入国家绝密。
早年的白药,为粉末状的小瓶封装,一姓单传,百年不变。
也是从十多年前开始,这家企业在王明辉的带领下大开大阖,先后从散剂开发出胶囊剂、酊剂、硬膏剂、气雾剂、创可贴等新品类,甚至还进入牙膏、洗发剂等快消品领域,成为老字号企业中第一家年销售额突破百亿的公司。
如果固守曲老药师的小瓶模式,云南白药恐怕迄今还是一家偏居南国一隅的小而美作坊。
由此可见,具有“新工匠”精神多么重要啊!
⑧真正的“新工匠”不是回到传统,一味地向前辈致敬,而是从传统出发,在当代的审美和生活中重新寻找存在的价值。
7.针对“新工匠”,本文提出了什么观点?
答案:真正的“新工匠”是从传统出发,在当代的审美和生活中重新寻找存在的价值。
8.张小泉和双立人,它们在百年前双双崛起的原因是什么?
答案:都因为它们的工匠对当时的锻铸技术实现了突破,他们所生产的菜刀锋利轻快、造型时尚,他们的风格被固化为传统而得以流传。
9.第⑦段主要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其作用是什么?
答案:第⑦段主要运用了举例论证的方法。
举了云南白药企业在王明辉的带领下先后开发出胶囊剂、酊剂、硬膏剂、气雾剂、创
可贴等新品类,甚至还进入牙膏、洗发剂等快消品领域,成为老字号企业中第一家年销售额突破百亿的公司的例子,有力地论证了“新工匠”精神的重要性。
10.阅读下面的链接材料,结合文章内容,说说怎样培养“新工匠”精神。
链接材料:
在2016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总理说“要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近些年来充斥媒体的“中国智造”“中国创造”“中国精造”“工匠精神”,如今成为决策层共识,写进政府工作报告,显得尤为难得和宝贵。
答案:观念上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求变;技术上要有所突破;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