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平顺性实验指导书

合集下载

汽车理论实验指导书(不太全供参考).doc

汽车理论实验指导书(不太全供参考).doc

汽车理论实验指导书(不太全供参考)2004年9月目录实验一汽车动力性实验1实验二汽车制动性实验4实验三汽车平顺性实验・・・6实验一汽车动力性实验一、实验目的通过本实验加深对汽车动力性评价指标的理解.掌握汽车的滑行阻力和加速时间的测定.熟悉用CTM-4F仪器的使用方法.掌握实验数据的处理方法.二、实验原理及方法1滑行实验汽车滑行时的行驶方程式:■滚动阻力,■空气阻力,.空气阻力系数,对于本实验车,■迎风面积,=2.2,・滑行平均速度.■旋转质量换算系数,= 1.05,-整车总质量,=1450kg,-滑行减速度,•摩擦转矩,,•车轮半径.根据通过实验测得■曲线,计算平均滑行减速度(根据运动学公式).最后通过计算得到汽车滚动阻力滚动阻力系数:.2连续档加速实验根据汽车的整车行驶方程式汽车处于不同档位时、不同,因此汽车处于变加速行驶,通过实验测得曲线得到汽车的加速时间. 3实验前,选择并布鱼好实验路段,以不短于加速行程的两倍为宜.在路段两端各竖两根标杆作为标志.4滑行实验时,汽车先以略高于预直车速行驶,在接近试验路段时摘档滑行,试验人员发出实验信号,当汽车车速达到预置车速时上I动记录汽车在加速过程屮的吋间、行-程和速度的关系. 以同样的方法在相反方向做第二次试验.5原地起步加速实验时,将车停于试验路段起点,试验人员发岀信号,驾驶员迅速挂档,并踩下加速踏板.当汽车车速达到预直车速时,自动记录汽车在加速过程屮的时间、行程和速度的关系.三、实验仪器设备I实验车…桑塔纳30002CTM-4F汽拖综合测试仪3OES-II非接触速度传感器四、实验步骤(一)滑行试验初始阶段:开机或按复位按扭,奏开始Illi,显示Good字样择工况:按滑行键,奏开始音乐.预宜数据:按B键,最高位LED显示b,然后按二位数字键,表示滑行速度由最低位二位显示滑行初始值.如果键入数字有错,可重新按B键再键入正确的数字.例如需要从15km/h初始滑行, 则先按B 键,再按1和5两个数字键.按C键,最高位LED显示C,然后按两位数字键,表示采样速度间隔,由最低两位LED显示采样速度间隔值.如果键入数字有错,可重新按C键,再键入正确的数字.例如希望速度每变化3km/h,得到一组相应的距离值,则先按C键,再按数字0和3两个数字键.顺便指出,本机最小采样速度间隔为lkrn/h.准备实验:按执行键,奏完输入音兀,LED显示汽车速度,当汽车实测速度等于预萱初速时,仪器发出节奏蜂鸣声,表示测试条件已具备,可待实际车速略人于预宜初速后,摘扌当进行滑行.5试验过程:按执行键,计算机对汽车速度进行•监视,当汽车速度降低至预宜初速时,测试过程开始.显示器显示即时速度值.最低位LED显示U.如果测试过程屮欲监视其它参数的变化情况,可用键盘改变显示内容.按B键,显示器显示距离值,单位为m,最低位LED显示d;按c键显示时I'可值,单位为秒,最低位LED显示;按D键显示滑行减速度,单位为,最低位LED显示A, 次低位LED显示“■”说明为减速度;按A键从新显示速度值,单位为,最低位LED显示U.如果测试过程中出现故障,试验不能正常工作,可按停止键,屮止测试后再按作废键转冋步骤2, 但步骤3可以省略,重新进行试验.6打印阶段:当滑行结束,计算机自动对测试数据进行处理,并打印计算结果.打印滑行速度•滑行距离,滑行速度•滑行时间的变化情况•按曲线键计算机自动打印V-S曲线和V-t曲线.汽车连续挡加速实验准备T作:对于手动档汽车,做连续扌当加速实验时,先把脚踏板开关妥善的]古I定在离合踏板上, 另一端接在插座上.初始阶段:开机或按复位按扭,奏开始Illi,显示Good字样.选择工况:按加速键,奏开始音乐.预直数据:按A键,最高位LED显示A,然后按二位数字键,表示加速末速度,由最低位二位显示加速末速值.如果键入数字有错,可重新按A键再键入正确的数字.按B键,最高位LED显示b,然后按两位数字键,表示加速初速度.由最低位二位显示初速度值. 如果键入数字有错,可重新按B键,再键入正确的数字.按C键,最高位LED显示C,然厉按二位数字键,表示采样速度间隔值,由最低两位显示采样速度间隔值.如果键入数字有错,可重新按C键,再键入正确的数字.例如希望速度每变化5km/h, 得到一组相应的距离和时间值,则先按C键,再按数字0和5两个数字键.准备实验:按执行键,奏完输入音乐,LED显示汽车速度,当汽车实测速度等于预置初速时,仪器发出节奏蜂鸣声,表示测试条件已具备,做加速准备.5试验过程:按执行键,加速开始,计算机对汽车速度进行监视,测试过程开始.显示器显示即时速度值,最低位LED显示U.如果测试过程屮欲监视其它参数的变化情况,可用键盘改变显示内容.按B键,显示器显示距离值;按C键,显示时间值;按D键显示加速度值;按A键从新显示速度值.如果测试过程屮出现故障,试验不能止常工作,可按停止键,屮止测试后再按作废键转冋步骤2, 但步骤3可以省略,重新进行试验.6打印阶段:当计算机监测实际车速达到预宜末速度时,计算机白动对测试数据进行处理,并打印计算结果•打印速度•加速距离,速度•加速时间的变化情况.按曲线键计算机自动打印V-S 曲线和V-t曲线.五、实验报告要求实验报告由个人独立完成,每人--份•报告要用实验报告纸,装钉整齐,并后附原始记录•报告应字迹整齐,数据、曲线等符合要求.实验报告应包括以下儿个部分(1)封而(包括:实验名称、班号、姓名及学号、同组同学姓名、实验日期、报告完成日期)(2)实验目的.(3)实验原理及方法(不包括实验步骤).(4)实验仪器设备(5)实验纪录、数据处理及分析3.实验数据处理包括:⑴绘制速度一滑行吋I'可1111线,速度一滑行距离〕111线.(2)计算平均滑行减速度、汽车滚动阻力和滚动阻力系数.⑶绘制速度•加速距离,速度•加速时间曲线.六、思考题I汽车加速行驶时,行驶阻力有哪些?2手动档和白动档汽车在加速性能上有何不同?实验二制动性实验一、实验目的通过本实验掌握汽车制动性的评价指标.掌握汽车的制动距离和制动减速度的测定.熟悉用CTM-4F仪器的使用方法.掌握实验数据的处理方法.二、实验原理及方法1.汽车的制动距离是指驾驶员从操纵制动踏板开始到汽车完全停止为止所驶过的距离.2.汽车制动性实验主要测试汽车制动距离、制动减速度、制动时间.3.制动加速度,■制动初速度,■制动时I'可.4.制动过程主要包括制动器起作用阶段和持续制动阶段.制动减速度、制动时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5.本试验要求汽车在选定的道路上以•定的初速度(15km/h)开始紧急制动(使车轮“抱死”).6.汽车以略高于预宜车速接近试验路段,试验人员发出信号,驾驶员踩下制动踏板.当汽车车速达到预置车速时,白动记录汽车在加速过程中的时间、行程和速度的关系.7.使汽车朝相反方向稳定行驶,重复上述实验.8.在整个实验过程屮,学生必须注意扶紧屎椅,以免跌伤或碰坏仪器.实验时,应精神集屮,操纵仪器要准确无课.三、实验仪器设备实验车…本山奥徳赛CTM-4F汽拖综合测试仪OES-II非接触速度传感器四、实验步骤准备工作:先把脚踏板开关,妥善的固定在制动踏板上,另一端接在制动插座上.初始阶段:开机或按复位按扭,奏开始曲,显示Good字样.选择工况:按制动键,奏开始音乐.预置数据:按B键,最高位LED显示b,然后按二位数字键,表示制动速度,由最低位二位显示制动初速值.如果键入数字有错,可重新按B键再键入正确的数字.例如从20km/h制动,则先按B 键,再按数字键2和数字0两个数字键.按C键,最高位LED显示C,然后按二位数字键,表示采样时间间隔值.如果键入数字有错,可重新按C键,再键入正确的数字.例如希望速度每变化5km/h,得到一组相应的距离和时间值,则先按C键,再按数字0和5两个数字键.准备实验:按执行键,奏完输入音乐,LED显示汽车速度,当汽车实测速度等于预置初速时,仪器发出节奏蜂鸣声,表示测试条件已具备,可待实际车速略人于预宜初速后,做制动准备.5试验过程:按执行键,表示制动准备就绪,司机监测车速等于预直车速时,迅速踩制动踏板,测试过程白动开始.显示器显示即时速度值.最低位LED显示U.如果测试过程屮欲监视其它参数的变化情况,可用键盘改变显示内容.按B键,显示器显示距离值,按c键显示吋间值;按D键显示减速度值;按A键从新显示速度值.如果测试过程中出现故障,试验不能止常工作,可按停止键,中止测试后再按作废键转冋步骤2, 但步骤3可以省略,重新进行试验.6打印阶段:当制动结束,计算机自动对测试数据进行处理,并打印计算结果.打卬制动速度■制动距离、制动速度■制动时间的变化情况.按曲线键计算机动打印V・S曲线和V-t曲线.五、实验报告要求实验报告由个人独立完成,每人一份.报告要用实验报告纸,装釘整齐,并厉附原始记录.报告应字迹整齐,数据、曲线等符合要求.简述实验目的及原理.实验报告应包括以下儿个部分(1)封面(包括:实验名称、班号、姓名及学号、同组同学姓名、实验日期、报告完成日期)(2)实验目的.(3)实验内容(不要求具体步骤)及原理.(4)实验仪器设备(5)实验纪录、数据处理及分析3.实验数据处理包括:(1)绘制速度一制动时间曲线,速度一制动距离曲线.(2)计算制动减速度六、思考题1影响汽车制动距离的因素有哪些?2产生制动侧滑的原因有哪些?实验三平顺性实验一、实验日的通过本实验掌握汽车平顺性的评价指标.掌握汽车的座椅和地板振动加速度的测定.熟悉用DASP智能数据采集分析仪的使用方法.掌握振动实验数据的处理方法.二、实验原理及方法1.汽车行驶时,由于不平路面的随机输入产生振动,通常用廉椅和地板上的振动加速度评价汽车的行驶平顺性.选择典型的沥青或水泥路面,以30匀速行驶,用加速度传感器和DASP智能数据采集分析仪测得座椅和地板上的振动加速度.测试系统原理框图如下:三、实验仪器设备1.实验车…本出奥徳赛2.DASP智能数据采集分析仪3.BZ电荷放大器一・组4.YD系列加速度传感器3个四、实验步骤1试验准备(1)将测试系统按图示接好.⑵根据加速度传感器的灵每攵度调整电荷放大器的灵每攵系数.(3)进入DASP主界面,点击采样图标,输入文件名和试验号.(4)接通电荷放人器和数据采集箱电源,汽车以30试行驶.首先示波,调整电荷放人倍数,保证信号清楚而且不过荷.(5)输入标定系数.2实验过程(1)点击采样图标,输入文件名和试验号(2)输入采样频率100Hz,采样通道数2,采样长度2页(3)当车速达到预定车速时,按采样键,测试开始.(4)实验结束后,点击数据分析菜单的功率谱分析,选择测点号(座椅为1#,地板为2#)和窗函数(hanning).(4)得到加速度的白功率谱、加速度的时间历程、加速度的均方根植.五、实验报告要求1 .实验报告由个人独立完成,每人一份•报告要用实验报告纸,装钉整齐,并厉附原始记录.报告应字迹整齐,数据、曲线等符合要求.简述实验目的及原理.2.实验报告应包括以下儿个部分(1)封而(包括:实验名称、班号、姓名及学号、同组同学姓名、实验日期、报告完成日期) ⑵实验目的.(3)实验内容(不要求具体步骤)及原理.(4)实验仪器设备(5)实验纪录、数据处理及分析3.实验数据处理包括:(1)加速度白功率谱、加速度的时间历程的变化.(2)计算加速度均方根值.六、思考题1车身和车桥振动的频率范围是多少?2人体在垂直方向上墩感频率范围是多少?附录:汽车动力性能试验记录表汽车型号底盘号码发动机号码岀厂日期:天气气温试验地点风向风速路而状况载质彙总质量变速器扌当位试验日期滑行实验记录加速实验记录序号记录值1速度V(km/h)1086420时间t(s)正向反向平均2速度V(km/h)1086420距离S(m)正向反向平均制动实验纪录序号记录值1速度V(km/h) 0 5 10 15 20 25 30 时间t(s)正向反向平均2速度V(km/h) 05 10 15 20 25 30 距离S(m)正向反向平均序号记录值1速度V(km/h) 30 25 20 15 10 5 0时间t(s)正向反向平均2速度V(km/h) 30 25 20 15 10 5 0 距离S(m)正向反向平均。

第六章汽车的平顺性-文档资料

第六章汽车的平顺性-文档资料

两个后轮遇到的不平度(由于存在滞后距
离L):
q2(I) xI L, q4(I) yI L
谱量 Gik (n)
Gik (n)

1 lim T T
Fi* (n)Fk (n)
Fi (n)、Fk (n)为qi (n)、qk (n)的傅立叶变换 Fi*(n)、Fk*(n)为Fi (n)、Fk (n)共轭复数;T为长度I的分析区间。
相干函数在频域内描述了两个轮迹中频率为n 的分量之间线性相关的程度。
cohxy2 (n) 1, 两个轮迹中频率为n的分量之间幅值比 和相位差保持不变,完全线性相关; cohxy2 (n) 0, 两个轮迹中频率为n的分量之间幅值比 和相位差是随机变化的。
第三节 汽车振动系统的简化,单质量
系统的振动
暴露界限:当人体承受的振动强度在此界 限内,将保持人的健康或安全。它作为人 体可承受振动量的上限。
疲劳-降低工作效率界限:当人承受的振 动强度在此界限内时,能准确灵敏地反应, 正常地进行驾驶。它与保持人的工作效能 有关。
舒适降低界限:在此界限之内,人体对所 暴露的振动环境主观感觉良好,能顺利地 完成吃、读、写等动作。它与保持人的舒 适有关。
1)1/3倍频带分别评价法:
对传至人体的加速度进行频谱分析,可得1/3倍频 带的加速度均方根值谱。
1/3倍频法认为:同时有许多个1/3倍频带都有能量作用于 人体时,各个频带振动作用无明显联系,对人体产生的 影响主要是人体感觉振动强度最大的一个1/3倍频带所 造成的。
2)总的加速度加权均方根值评价法
所包含的不平度垂直位移q的谱量成同其“功率”仍

2 q~n
,因此换算的时间频谱密度可表示为
:

汽车平顺性实验指导书

汽车平顺性实验指导书

汽车平顺性实验指导书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实验一悬挂系统的固有频率和阻尼比测定实验一、实验目的汽车车身部分(簧载质量)的固有频率和阻尼比以及车轮部份(非簧载质量)的固有频率是分析悬挂系统振动特性和对汽车平顺性进行研究、评价的基本数据。

也是车辆车辆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

通过对汽车悬挂系统固有频率和阻尼比测定,使学生学会和掌握车辆振动的基本试验方法,采集和处理实验数据并根据已学过的理论知识进行深入分析,培养学生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二、实验的主要内容了解车辆振动测试系统的组成和测试原理,汽车悬挂系统的固有频率和阻尼比测定方法和数据分析。

三.实验设备和工具1.实验车辆小型客车、载货汽车或摩托车一辆1.1 试验应在汽车满载时进行。

试验前称量汽车总质量及前、后轴的质量。

1.2 悬架弹性元件、减振器和缓冲块应符合该车技术条件规定。

根据需要可拆下减振器和缓冲块。

1.3 轮胎花纹完好,轮胎气压符合技术条件所规定的数值。

2.测量仪器振动加速度传感器2只数据采集和信号分析仪1台2.1 测量仪器的频率范围应能满足0.3~100Hz的要求。

2.2 振动传感器装在前、后轴和其上方车身或车架相应的位置上,其质量应不足以影响试验结果。

四、实验原理可用各种不同的方法(滚下法、抛下法或拉下法)使汽车悬挂系统产生自由衰减振动,利用振动测试系统采集各车轮自由衰减振动的加速度时间历程,分析处理实测数据并分别得到该车辆各车轮和悬挂系统的固有频率和相对阻尼系数,并对车辆的悬挂系统的设计参数进行客观评价。

五、实验方法与步骤(滚下法)(一)测量数据1.用磁性底座将振动加速度传感器器分别安装在被测车轮的车轴上方(悬架弹性元件的下方)和该侧车轮所对应的车身底板(悬架弹性元件的上方)处,检查并确保传感器安装牢固可靠。

2.开动汽车,使测试端的车轮沿凸块斜面滚至凸块上(凸块断面如图1所示),其高度根据汽车类型与悬挂结构可选取60、90、120mm,横向宽度要保证车轮全部置于块凸上,在停车、挂空档、发动机熄火后,再将汽车车轮从凸块上推下,若同时测量的两侧车轮,滚下时应保证左、右轮同时落地。

汽车平顺性实验报告

汽车平顺性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了解汽车平顺性的基本概念,掌握汽车平顺性试验的方法和步骤,通过实际操作,提高对汽车平顺性评价指标的理解,为今后从事汽车性能研究奠定基础。

二、实验原理汽车平顺性是指汽车在行驶过程中,避免因路面不平而产生的振动和冲击,使人感到不舒服、疲劳,甚至损害健康,或者使货物损坏的性能。

汽车平顺性试验主要是通过测量汽车在行驶过程中的振动加速度,来评价汽车的平顺性。

三、实验仪器与设备1. 实验车辆:M类载客汽车2. 加速度传感器:三轴向加速度传感器3. 数据采集仪:INV3060S型智能采集仪4. GPS时间同步装置5. 数据采集和信号处理软件:DASP-V11工程版6. 汽车平顺性分析软件:DASP-汽车平顺性分析软件四、实验方法与步骤1. 实验准备:将加速度传感器安装在座椅靠背处、坐垫上方以及脚支撑板处,采用真人加载,确保实验数据的真实性。

2. 实验数据采集:在脉冲输入(凸块)下,分别以10-60km/h的速度行驶,在随机输入(一般路面)下,分别以40-70km/h的速度行驶。

使用INV3060S型智能采集仪采集各测点的振动加速度响应数据。

3. 数据处理与分析:利用DASP-V11工程版数据采集和信号处理软件,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得到最大加速度响应值及总加权加速度均方根值。

4. 汽车平顺性评价:根据处理后的数据,绘制与行车速度的评价关系曲线,分析汽车的平顺性。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数据:根据实验数据,得到各测点的最大加速度响应值及总加权加速度均方根值。

2. 汽车平顺性评价:根据评价关系曲线,分析汽车的平顺性。

以座椅靠背处为例,当车速为60km/h时,总加权加速度均方根值为0.5g,说明在此速度下,座椅靠背处的振动较为明显,汽车的平顺性有待提高。

3. 对比分析:将本次实验结果与标准平顺性指标进行对比,分析汽车平顺性的优劣。

六、实验结论1. 本次实验通过对汽车平顺性的实际测量和分析,了解了汽车平顺性的基本概念和评价方法。

汽车平顺性试验

汽车平顺性试验

汽车平顺性道路行驶试验报告一、试验目的和任务1、学习与该试验有关的数字信号采集和处理的知识。

2、对汽车相应部位振动信号进行采集,并对信号进行处理,作出对被试验车辆平顺性的评价。

3、根据主观感觉的舒适性来评价被检车辆的平顺性,同时,通过试验发现它们在平顺性方面存在的问题,探索产生问题的原因,为汽车平顺性设计提供改进措施。

二、试验内容和条件1.试验内容(1)随机输入行驶试验:测定汽车在随机不平路面上行驶时的振动对乘员及货物的影响,评价试验车辆平顺性.试验时,汽车在稳速段内以规定的车速稳定行驶,然后以该稳定车速匀速地驶过试验路段,记录各测量点的加速度时间历程(样本记录长度不小于3min)和平均行驶车速。

(2)脉冲输入行驶试验:测定汽车行驶单凸块时的,对乘员及货物的冲击响应,评价试验车辆平顺性.试验车速分别为10、20、30、40、50、60 km/h,每种车速的试验次数不少于8次.当汽车行驶到距凸块50m远时车速应稳定在试验车速上,而后以稳定的车速驶过凸块,同时用磁带记录仪记录汽车振动的全过程,待汽车驶过凸块并冲击响应消失后,停止记录。

测试系统应适宜于冲击测量,其性能应稳定、可靠,频响范围为0.1~100Hz,其中加速度传感器的量程不得小于10g.2.试验条件(1)根据试验内容和国标GB/T 4970—1996、GB/T 5902—86要求,本次试验在沥青路面上进行,路面平直、干燥,纵坡不大于1%,长度不小于3km,两端有30~50m扥稳速段,风速不大于5m/s.(2)汽车各总成、部件、附件及附属装置(包括随车工具与备胎)必须按规定装备齐全,并在规定的位置上,调整状况应符合该车技术条件的规定,轮胎气压符合汽车技术条件的规定,误差不超过±10 kPa。

(3)测试部位的乘员应全身放松,两手自由地放在大腿上,其中驾驶员的两手自然地置于方向盘上,在试验过程中应保持乘坐姿势不变,乘员不靠在靠背上.三、试验仪器和试验装置1. 试验车辆:某型号轿车整车质量1930 kg。

汽车行驶平顺性

汽车行驶平顺性

汽车行驶平顺性实验一、 实验目的1、通过本次实验学习并应用Simulink 仿真2、通过实验清楚研究汽车平顺性的目的是控制汽车振动系统的动态特性。

3、通过本次实验,使我们更好地理解汽车振动系统的简化,系统频响特性和系统参数对“输出”影响分析,掌握车辆振动的基本实验方法。

4、通过实验的建模编程仿真培养运用理论知识解决有关汽车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 实验方法通过软件MATLAB 的控制系统仿真Simulink 模块进行仿真建立模型,数据处理。

三、 实验过程1、双质量系统振动的运动方程:()()()()()001t 212111121222=-+-+-+=-+-+q z K z z K z z C z m z z K z z C z m 设x=(z2 dz2 z1 dz1) dx=(dz2 ddz2 dz1 ddz1) y=(ddz2 z1-q z2-z1) , q 为路面输入。

2、列出状态方程3、(1)在matlab 中建立m 文件,输入如下程序: %双质量系统平顺性仿真%x=(z2 dz2 z1 dz1) dx=(dz2 ddz2 dz1 ddz1) y=(ddz2z1-q z2-z1) q为路面输入m1=24;m2=240;K=9475;Kt=85270;c=754;A=[0 1 0 0,-K/m2 -c/m2 K/m2 c/m2,0 0 0 1,K/m1 c/m1 -(K/m1+Kt/m1) -1/m1];B=[0K/m1];C=[-K/m2 -c/m2 K/m2 c/m2,0 0 1 0,1 0 -1 0];D=[0-10];Simulink仿真模块:(2)bode图的程序及仿真模块如下:在matlab中建立m文件,输入如下程序:%双质量系统平顺性仿真%x=(z2 dz2 z1 dz1) dx=(dz2 ddz2 dz1 ddz1) y=(z2 z1)q为路面输入m1=24;m2=240;K=9475;Kt=85270;c=754;A=[0 1 0 0,-K/m2 -c/m2 K/m2 c/m2,0 0 0 1,K/m1 c/m1 -(K/m1+Kt/m1) -1/m1];B=[0K/m1];C=[ 1 0 0 00 0 1 0];D=[00];Simulink仿真模块:四、实验结果1、(1)z1-q(2)z1-q2、z1:z2:五、心得体会在此次试验中,我们更加熟练的运用了matlab这个软件。

汽车平顺性试验

汽车平顺性试验

汽车性能道路试验指导书 试验八 汽车平顺性试验
编制 巢凯年 廖文俊
改编 李平飞 徐延海
西华大学交通与汽车工程学院
一、目的
掌握汽车行驶平顺性实验仪器性能与实验方法。

二、实验设备与框图
加速度传感器,电荷放大器,抗频混低通滤波器(如果电荷放大器本身有滤波功能可略去抗频混滤波器),综合测试系统,笔记本电脑,汽车。

三、实验步骤
1、按上图在汽车前轴或后轴上方在地板和座椅上分别安装一压电式角速度传感器及其它仪器。

2、一乘员坐在传感器木盒上,后背不能与座椅相靠。

3、汽车分别为40Km/h和50Km/h车速在柏油路上行驶。

待车速稳定后开始记录。

样本长度为3min。

4、参数要求
1)低通滤波器截止频率100HZ
2)采样间隔Δt=0.005s
3)分辨带宽Δf=0.1953HZ
4)独立样本个数q≥25
5)Hanning窗函数
四、实验报告要求
1、报告实验日期、地点、车型、仪器型号、悬架型式、乘员质量与乘坐姿势描述;
2、简述实验过程;
3、记下电脑计算的平顺性评价结果:
各车速下各位置处的振动加速度均方根值、总加权均方根值、舒适降低界限、总加权振级〔用分贝(dB )表示〕; wz p &&σCD T wz p L &&4、评价座椅上振动的舒适程度(参考《汽车理论》)。

汽车试验学实验指导书-共6项

汽车试验学实验指导书-共6项

汽车平顺性与通过性试验一、实验目的1、熟悉影响汽车平顺性与通过性的主要因素。

2、掌握测量设备的种类及使用方法。

3、掌握平顺性与通过性试验的过程与方法。

4、掌握试验数据的处理方法。

二、实验器材1、试验车辆。

2、米尺。

3、加速度传感器。

三、实验主要内容1.基于平稳随机振动理论,通过测定道路不平度所引起的汽车的随机振动,分析其对成员和货物的影响,以评价汽车的行驶平顺性。

2.通过测量汽车的通过角、离去角和最小转弯半径,研究汽车的几何参数对汽车通过性的影响。

四、试验方法和步骤4.1 平顺性试验(一)试验准备试验道路为平直的沥青路面或水泥路面,纵坡不大于1%,路面干燥,不平度应均匀无突变,试验时风速不大于5m/s,汽车技术状况符合该车设计技术条件的规定,汽车载荷为额定最大装载质量。

测试部位的载荷应为身高(1.70±0.05)m、体重为(65±5)kg的真人。

测试部位的成员应全身放松,佩戴安全带,双手自然地放在大腿上,其中驾驶人的双手自然地置于转向盘上,在试验过程中应保持坐姿不变。

将凸块置于试验道路中间,并按汽车轮距调整好两凸块间的距离。

为保证汽车左右车轮同时驶过凸块,应将两凸块放在与汽车行驶方向垂直的一条直线上。

加速度传感器安装于驾驶人及同侧最后排坐椅椅垫上方、座椅靠背、脚部地板上。

(二)试验步骤试验车速为10km/h 、20km/h 、30km/h 、40km/h 。

试验前,将凸块置于试验道路中间,其中凸块的尺寸如图1所示。

按汽车轮距调整好两凸块间的距离。

为保证汽车左右车轮同时驶过凸块,将两凸块放在与汽车行驶方向垂直的一条直线上。

试验时,汽车以规定的车速均匀驶过凸块。

在汽车通过凸块前50m 时稳定车速。

当汽车前轮接近凸块时开始记录,待汽车驶过凸块且冲击响应消失后停止记录。

图1 三角形凸块(三)试验数据处理1.最大加速度响应∑==n j j Z n Z 1max ..max ..1式中,n 为脉冲试验有效试验次数,n ≧5;j Z max ..为第j 次试验结果的最大加速度响应(m/s 2)平顺性试验所需试验数据 车速(km/h )加速度(m/s 2)102030401 4.35 5.29 6.48 7.72 2 4.21 5.22 6.57 7.883 4.13 5.51 6.22 7.21 44.235.376.337.554.2 通过性试验(一)试验准备试验场地为平整的混凝土或沥青路面,其大小应能允许车辆做直径不小于30m的圆周运动。

平顺性计算作业指导书

平顺性计算作业指导书

1、适用范围
任何车型,不考虑气流的影响,五自由度模型的理论计算。

2、分析的目标及意义
本分析旨在分析汽车以不同的速度在不同的路面行驶时的平顺性能,获得的数据可为汽车的总布置提供参考,以保证汽车在行驶过程中产生的振动和冲击环境对乘员舒适性的影响在国家法定范围内。

3、分析流程
3.1在bromb.m文件中,根据“平顺性计算所需参数表”输入参数。

3.2打开MATLAB,在命令行里输入路面级别、车速等边界条件。

4、建模
搭建振动理论模型如下图。

步骤3.1 步骤3.2
5、分析软件的使用
MATLAB(用于建立振动模型,并可做数值处理);EXCEL(用于数据、图线处理)
6、输入参数
7、工况载荷
7.1路面等级及车速按国标GB4970取。

7.2车载
7.2.1满载
7.2.2一人(驾驶员)
7.2.3半载
8、分析结果后处理
取驾驶员座椅处的垂向加速度均方根值换算成等效振动级别,填入下表。

9、评价标准
9.1 以目标车的分析结果及实验结果为目标
9.2 ISO2631(测点处加速度均方根值)
10、成果提交形式
以报告的形式提交
11、分析注意事项
单位制统一。

汽车平顺性能测试实验

汽车平顺性能测试实验

平顺性测试
一、理论基础
2.汽车平顺性的评定指标
1) “疲劳-降低工效界限” TFD和“车平顺性的评定指标
1) “疲劳-降低工效界限” TFD和“降低舒适界限” TCD
平顺性测试
一、理论基础
2.汽车平顺性的评定指标
2) 加速度的加权均方根值σW
2 WO (1.4 WX )2 (1.4 WY )2 WZ
平顺性测试
一、理论基础
4.用常用车速的评价指标评价平顺性
根据需要也可只用常用车速的评价指标来评价平 顺性。各类客车的试验车速均为50 km/h,测点 均为左侧最接近后桥正上方处的座椅。评价指 标为σW和Leq。 σW为加速度加权均方根值,m/s2; Leq为给定测 量时间内的加速度加权均方根对数值,又称等 效均值,dB; TCD为降低舒适界限。
平顺性测试
二、实验目的及要求
(1) 掌握汽车平顺性测试的几种方法。 (2) 熟悉实验步骤、掌握各相关仪器的使用方 法。
平顺性测试
三、实验所用的主要仪器和设备
• 测试仪器系统 • 数据处理设备 • 2512型“人体响应振级计” • 两种形状的单凸块作为脉冲输入:三角形 和长坡形。
平顺性测试
四、实验设备的工作原理
2.脉冲输入行驶性能检测的设备
(1)测试仪器可选用随机输入行驶性试验所用设备。 (2)试验用装置采用两种形状的单凸块作为脉冲输入: 三角形和长坡形。
平顺性测试
四、实验设备的工作原理
3.悬挂系统固有频率和阻尼比的测定
测试仪器可选用随机输入行驶性试验所用设备。振 动传感器装在前、后轴和其上方车身或车架相应 的位置上。
平顺性测试
一、理论基础
1.汽车平顺性的测试内容

汽车平顺性随机输入行驶实验

汽车平顺性随机输入行驶实验

汽车平顺性随机输入行驶实验简介汽车平顺性是指车辆行驶过程中,乘坐舒适程度的评价指标之一。

通过进行随机输入行驶实验,可以评估汽车的平顺性能。

本文档旨在介绍汽车平顺性随机输入行驶实验的目的、实验原理、实验步骤以及实验结果的分析。

目的本次实验旨在评估汽车的平顺性表现,通过对汽车在随机输入行驶条件下的响应,分析车辆是否具有良好的平顺性能。

实验原理在汽车行驶过程中,驱动力和悬挂系统是影响汽车平顺性的关键因素。

悬挂系统能够有效地减轻车辆在行驶过程中因不平整路面所带来的震动。

而驱动力则决定了汽车在不同速度下的平顺性。

随机输入行驶实验通过对车辆进行随机输入激励,模拟日常行驶过程中的各种路况情况,包括起步、加速、刹车、转弯等。

通过采集车辆在这些随机输入条件下的响应数据,可以评估汽车的平顺性能。

实验步骤1. 实验准备•确定实验车辆,并保证其处于正常的使用状态。

•预先安装行驶数据采集系统,包括传感器和数据采集设备。

2. 设定实验参数•设定随机输入激励的方式和幅值。

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置不同的行驶条件,如起步、加速、刹车、转弯等。

•确定数据采样频率和采集时长,以确保在实验过程中获得足够的数据。

3. 进行实验•将车辆置于实验场地,并确保周围环境的安全。

•根据设定的随机输入激励,进行实验行驶。

在实验过程中,可以通过数据采集设备实时监测车辆的响应情况。

4. 数据处理与分析•采集到的数据可以通过专业的数据处理软件进行分析。

常见的分析指标包括车辆在不同频率范围内的振动加速度、位移等。

•通过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可以评估汽车的平顺性能。

较小的振动加速度和位移值表示车辆具有较好的平顺性能。

实验结果分析通过对随机输入行驶实验获得的数据进行分析,可以评估汽车的平顺性能。

以下是可能的实验结果:•平均振动加速度和位移值较小,说明车辆具有较好的平顺性能。

•部分频率范围内的振动加速度和位移较大,可能表示车辆在某些行驶条件下存在平顺性不足的情况。

•在转弯等特殊行驶条件下,振动加速度和位移波动较大。

汽车平顺性试验方法

汽车平顺性试验方法

汽车平顺性试验方法1.路线选择在进行平顺性试验前,需要选择一条适合的路线。

这条路线应当包含不同类型的道路(如城市道路、高速公路、乡村道路等),以及不同的路面状况(如平整路面、凹凸不平的路面、过渡面等)。

路线的选择应当具有代表性,能够反映出不同路况对车辆平顺性的影响。

2.试验车辆准备在进行平顺性试验前,需要对试验车辆进行准备。

首先,要确保车辆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包括发动机、悬挂系统、轮胎等。

其次,要校准车辆仪表板上的相关测量设备,以确保测量的准确性。

最后,要安装合适的传感器和数据采集设备,以便记录和分析车辆在试验过程中的数据。

3.测试仪器准备进行平顺性试验需要使用一些仪器和设备来测量和记录相关数据。

常用的测试仪器包括加速度计、位移传感器、气压传感器等。

这些仪器需要进行校准和安装,以确保准确度和可靠性。

4.试验过程在进行试验前,需要进行试验的准备工作。

首先,要对实验路线进行详细的规划和标记,以确保试验过程中能够准确记录车辆的运动和行驶状况。

其次,需要对试验车辆进行相关的检查和测试,以确保车辆的安全和试验的可靠性。

试验过程中,应按照一定的速度和时间来进行试验。

在试验过程中,可以通过多种仪器和设备来测量和记录相关数据,如车辆的加速度、位移、速度、纵向和横向加速度等。

同时,还应注意观察车辆的动态性能和乘客的舒适度感受,如车辆的振动、噪声、方向稳定性等。

在试验过程中,可以通过改变汽车的参数来观察不同参数对车辆平顺性的影响,如悬挂系统的调整、轮胎的更换等。

这些调整可以帮助分析和改善车辆的平顺性能。

5.数据分析与评估试验结束后,需要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和评估。

可以使用专门的数据分析软件来处理试验数据,提取有关车辆平顺性能的指标和参数。

在数据分析过程中,可以比较不同试验条件下的数据差异,以评估其对车辆平顺性的影响。

通过数据分析和评估,可以获得有关车辆平顺性能的定量和定性指标。

例如,可以计算车辆的振动指标(如总振动加速度、频率谱等),并与相关标准进行比较,以评估车辆的平顺性能。

汽车平顺性检测实验报告

汽车平顺性检测实验报告
受冲击,其运动不直接影响到另一侧车轮,独立悬架所采用的车桥是断开式的。 这样使得发动机可放低安装,有利于降低汽车重心,并使结构紧凑。独立悬架允 许前轮有大的跳动空间,有利于转向,便于选择软的弹簧元件使平顺性得到改善。 同时独立悬架非簧载质量小,可提高汽车车轮的附着性。
本车采用的是麦弗逊式独立悬架,如图所示。滑柱摆臂式悬架将减振器作为 引导车轮跳动的滑柱,螺旋弹簧与其装于一体。这种悬架将双横臂上臂去掉并以 橡胶做支承,允许滑柱上端作少许角位移。内侧空间大,有利于发动机布置,并 降低车子的重心。
由此根据公式得 f0qx 3.7286
图表前-后上
后上横纵坐标数据:
前-后下 5
9.9561 -0.3874 10.1678 0.1816 10.4854 -0.0791
10.8382 0.0704 11.0852 -0.0302
后下横纵坐标数据:
9.9561 0.2179 10.1467 -0.1133 10.4783 0.0863 10.8100 -0.0634 11.0922 0.0258
11.4309 0.0102 11.6850 -0.0067
前下横纵坐标数据:
10.8311 -0.0719 10.8664 0.2431 11.0993 -0.0408 11.2545 0.0432 11.4521 -0.0388
2.前轮滚下测量
后-前下
由此根据公式得 f0qs 2.3618 0.2533
汽车平顺性检测实验
姓名 学号 班级
汽车平顺性检测
一、实验目的
1、学习与该实验有关的数字信号采集和处理的知识。 2、熟悉 LMS 测试和分析系统,达到能够独自进行汽车振动信号采集和分析的 程度。 3、对汽车相应部位振动信号进行采集,并对信号进行处理。 4、做出个性化的实验报告,内容包括传感器的位置、悬架偏频的判定、阻尼 比的计算,并对汽车的平顺性做出评价。

汽车理论-平顺性实验报告

汽车理论-平顺性实验报告

三、 实验过程 1、学习并掌握汽车在路面速度输入下的平顺性的理论知识,列 出平顺性的微分方程: m2 z2 + K z2 − z1 = 0 m1 z1 + K z1 − z2 + K t z1 = 0 2 、 根 据 微 分 方 程 式 , 利 用 matlab 编 写 程 序 , 如 下 所 示 :
10
-1
10
0
10
1
10
2
五、 实验总结 通过这次实验, 让我学会了怎么评价路面速度输入下的汽车平顺 性,认识到了 matlab 对车辆工程研究的重要性,初步了解并掌握了 matlab 的使用。
3、运行程序,得出实验结果
四、 实验结果 1、
10
2
z2 ~ q 的幅频特性曲线
10
1
10
0
10
-1
10
-1
10
0
10
1
10
2
2、
10
0
Fd /G ~ q 的幅频特性曲线
10
-1
10
-2
10
-3Βιβλιοθήκη 10-410-1
10
0
10
1
10
2
3、
fd ~ q 的幅频特性曲线
10
0
10
-1
10
-2
10
-3
10
-4
汽车理论实验报告
——汽车的平顺性实验
姓名: 班级:车辆 11-2 学号:31110400****
一、 实验目的 通过汽车平顺性实验,了解汽车在路面速度输入下的平顺性,并 掌握影响汽车平顺性的因素; 了解并掌握如何利用 matlab 编程求解, 并学会分析所得出的实验结果。

实验四 汽车平顺性实验

实验四 汽车平顺性实验

河南工学院实验报告 实验项目汽车平顺性实验实验日期
班 级 姓 名
指导教师 综合成绩
一、预习内容
二、实验数据(现象)记录及结果处理
三、实验结果分析与讨论
教师评阅意见
(1)实验预习 (30分)成绩:
□预习认真、熟练掌握方法与步骤(30~28) □有预习、基本掌握方法与步骤(27~22)
□有预习、但未能掌握方法与步骤(21~18) □没有预习,不能完成实验(17~0)
(2)操作过程 (40分)成绩:
□遵规守纪、操作熟练、团结协作 (40~37) □遵规守纪、操作正确、有协作 (36~29) □遵规守纪、操作基本正确、无协作 (28~24) □不能遵规守纪、操作不正确、无协作(23~0) (3)结果分析 (30分)成绩:
□结果详实、结论清晰、讨论合理(30~28) □结果正确、讨论适当(27~22)
□结果正确、没有分析讨论(21~18) □结果不正确、没有分析讨论(17~0)
其它意见:
教师签名: 年 月 日。

矿产

矿产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