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文学鉴赏作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马克·吐温和他的两部历险小说
姓名刘淼学号20121107 班级12届金融3班
摘要:马克·吐温是19世纪美国现实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
其一生出版了大量的文学作品。
而《汤姆·索亚历险记》和《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则是其儿童文学的代表作。
马克·吐温通过以欢快的笔调对少年儿童进行的描写讽刺和批判了当时美国社会习俗的虚伪庸俗、宗教仪式社会背景下的刻板陈腐和学校教育的虚伪。
这两部文学作品本身是姐妹篇,但也有些异同。
本文从作者的生活经历来分析比较两部儿童文学作品,来体会作者在其文学作品中传达的信息,更好的理解当时的美国社会,以便理解文学作品于社会生活的意义。
一、作者简介:马克·吐温(Mark Twain,1835年11月30日-1910年4月21日),原名萨缪尔·兰亨·克莱门(Samuel Langhorne Clemens),是美国的幽默大师、小说家、作家,也是著名演说家,19世纪后期美国现实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
马克·吐温于1835年11月30日出生在美国密苏里州的佛罗里达乡村里贫穷律师家庭中,于1910年4月21日去世,享年75岁,葬于纽约州艾玛拉。
他早年在在乡村的生活经历为他的作品提供了大量的素材。
他是家中7个小孩的第6个小孩。
他只有两个兄弟姐妹可以在童年过后幸存下来,他的父亲是当地的律师,收入微薄,家境拮据。
小塞缪尔上学时就不得不打工。
他十一岁那年父亲去世,从此开始了独立的劳动生活,先在印刷厂当学徒,当过送报员和排字工,密西西比河水手和舵手、南军士兵,还经营过木材业、矿业和出版业,但有效的工作是当记者和写作幽默文学。
吐温曾是西南边陲穷乡僻壤的穷孩子、流动的印刷工人、密西西比河上的领航员、内华达银矿开采工、旧金山放荡不羁的记者,从密西西比河上的汽轮到意大利的别墅,从印刷厂的工作服到牛津大学灰红色的博士礼帽⋯⋯。
这些丰富多彩、饱经沧桑的人生历程比汤姆的任何梦想都更富浪漫色彩。
作为一位天才作家,他知道怎样利用他的亲身经历和所见所闻来配合他的创作目的。
儿时生活的贫穷和长期的劳动生涯,不但为他以后的文学创作累积了素材,更铸就了一颗正义的心。
他经历了美国从“自由”资本主义到帝国主义的发展过程,其思想和创作也表现为从轻快调笑到辛辣讽刺再到悲观厌世的发展阶段。
他的写作风格为融幽默与讽刺一体,既富于独特的个人机智与妙语,又不乏深刻的社会洞察与剖析,既是幽默辛辣的小说杰作,又有悲天悯人的严肃,还十分的聪明。
马克·吐温自己则说:“不能一味逗乐,要有更高的理想。
”马克·吐温的幽默讽刺不仅仅是嘲笑人类的弱点,而且是以夸张手法,将它放大了给人看,希望人类变得更完美、更理想。
那么他的写作风格在《汤姆·索亚历险记》和《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也体现非常的明显。
人物性格的塑造和对社会神获得描写无一不体现着他的聪明才智。
二、两部作品的分析。
1,《汤姆·索亚历险记》
《汤姆·索亚历险记》(The Adventures of Tom Sawyer)是马克·吐温的四大名著之一。
1876年的出版,《汤姆·索亚历险记》标志着马克·吐温的现实主义创作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这本书以欢快的笔墨调描写了少年儿童自由活泼的心理,并以其与小市民庸俗保守的生活加以对照,突出了那种生活的枯燥与沉闷。
汤姆淘气活泼,富于幻想有正义感,为了摆脱现实的种种束缚,充分享受自由的乐趣,打算外出去冒险。
所有这一切都与当时的社会生活有关,即与资本主义的生活环境相抵触,为世俗的道德和教会的戒律所不容。
总的来说,揭露美国地方生活的停滞庸俗及宗教的伪善是小说的主要思想内容。
从写作方面看:小说情节紧凑,而且含义深刻。
小说通过汤姆生活中一系列情节,批判了资
产阶级儿童教育的清规戒律;小说的时代虽在南北战争前,写的虽是圣彼得斯堡小镇,但该小镇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当时美国社会的缩影。
小说运用了对比和夸张的手法,深刻讽刺了小市民的庸俗、保守、贪婪以及资产阶级道德和宗教的虚伪。
它的主要内容:汤姆幼年双亲去世,由波莉姨妈收养。
聪明顽皮的汤姆受不了波莉姨妈和学校老师的管束,常常逃学闯祸。
一天深夜,他与好朋友哈克贝利·费恩到墓地玩耍,无意中目睹了一起凶杀案的发生。
后来,汤姆、哈克带着另一个小伙伴一起逃到一座荒岛上做起了“海盗”,弄得家里以为他们被淹死了,结果他们却出现在了自己的“葬礼”上。
在法庭上,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汤姆终于勇敢地站出来,指证了凶手。
不久之后,在一次野餐活动中,他与他喜欢的女孩蓓姬·撒切尔在一个岩洞里迷了路,整整三天三夜饥寒交迫,面临着死亡的威胁,更可怕的是,他们还在山洞里看到了凶杀案的凶手——印第安·乔。
最终,汤姆靠牵着绑在石头上的风筝线探路,找到了出口,走出了山洞。
村里人发现他们,他们讲述了在洞中的经历,之后,村里人用铁板堵住了山洞口。
汤姆和蓓姬告诉村里人在山洞里见到了杀人犯印第安·乔,当村里人在洞中找到印第安·乔时,他已经死了。
最后,汤姆和哈克重返山洞,找到了一笔宝藏,成了这个村的小英雄。
对作品的自我分析与感悟:作者马克·吐温以满腔热情和真挚的爱为读者塑造了小主人公汤姆·索亚和他的一群小伙伴。
汤姆·索亚是个成长中的孩子,他调皮,喜欢恶作剧,却又善良可爱乐于助人。
他讨厌教堂里老师干巴巴的说教,他不喜欢整天在学校里干燥无味的生活,他希望加入海盗,过新鲜刺激的生活。
他总在危险时刻,挺身而出,救出那些懦弱的"好孩子",体面的"优秀生"无法做出的正义行为,展示出自己的魅力。
而哈克贝利·费恩,是作者着重刻画的另一个“调皮鬼”。
他不上学,没有接受过教育,却拥有一颗正义的心,勇敢的心。
他是圣比得堡镇上公认的“野孩子”,父亲是个酒鬼,不受约束,但秉性纯良,是一个自由自在的流浪儿;汤姆与他关系最要好,把他当作知心朋友,后因救了道格拉斯寡妇一命而被其收养。
书中充满着童真,童趣,童心,可能与作者的经历有关。
作者从小缺少父母的关爱,正因为这样才会把小时候的所见所闻写得如此淋漓尽致。
马克·吐温以一个孩子的经历,细致地描写,处处透着童趣。
即使现在我进入到大学里,重温着这样的经典名著,也能让我回想起我的童年生活,也能让我重新体验一下童年的生活。
我喜欢这部作品,汤姆·索亚的成功更是他多次的“大难不死”,说到这儿,我想强调一下生命的可贵性,俗话说: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
可见有人为自由什么都可以不要,可是生命是做万事的根本,如果你连生命都失去了那你还能做什么呢?人的一生也许漫长,也许短暂,但总是充满各种色彩,有快乐的红色,有忧愁的灰色,有新鲜的绿色,有郁闷的紫色……如果不珍爱生命也会失去那些快乐的,忧愁的,新鲜的,郁闷的经历,汤姆索亚的生活多姿多彩也许令许多孩子羡慕也令许多大人会心一笑,他有聪明才智不仅让别人为他刷篱笆,自己也获得许多玩具;他因为一个比他富的男孩与他大打起来;他因为要别人看得起他而带上好友去冒险,不过亏他的大胆,智慧,机灵,他“躲过”了一劫又一劫最终还是取得了他要的。
有人因自己有某种自身缺陷而自暴自弃,他们会无所事事,甚至会因无事可做而去寻死,生命如此重要的东西也会一下子地挥之而去,他们就失去了生活种种的色彩。
其实他们缺了社会给予他们的鼓励和改变。
我们还是羡慕他的幸运和机灵,也羡慕他的多彩生活,其实只要人人都珍惜自己或长或短的有限生命,发挥自己的特长,也可以有自己的绚丽人生,请珍爱生命,珍爱做万事的根本,拥有彩色的人生。
2、《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
《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Adventures of Huckleberry Finn),1884首次出版,是马克·吐温的代表作,也是美国文学史上一部影响深远的作,是《汤姆索亚历险记》的续集。
这部小说从思想到技巧都有许多创新。
小说赞扬了男孩哈克贝利的机智和善良,谴责了宗教的虚伪和信徒的愚昧,同时,塑造了一位富有尊严的黑奴形象。
马克·吐温以写男孩历险故事及抨击
人性的虚伪著称于世。
由于他的创作源于他的平民生活,他被称作美国“文学中的林肯”。
小说的中心情节是讲白人孩子哈克和黑奴吉姆如何结下深厚友谊的故事。
哈克为了逃避酒鬼父亲的虐待,逃到一小岛上,巧遇逃奴吉姆,两人结伴而行,企图从密西西比河上逃往北方的自由州。
哈克起先受反动教育影响,觉得不应该帮逃奴的忙,后来在日日夜夜的漂流生活中,逐渐被吉姆的善良无私的性格所感动,表示宁肯冒着下地狱的危险,也要帮助吉姆得到自由。
他们一路上历尽艰险,遭遇民队的追捕、骗子的虐待以及各种自然灾害。
在两人的同心协力下,所有艰险均被化解。
最终,哈克在好朋友汤姆的帮助下救出了被骗子卖掉的吉姆,并得知女主人在遗嘱中已宣布解除吉姆的奴隶身份。
自我分析与感悟:吉姆是个忠厚能干的黑人,但他依然避免不了被任意贩卖的厄运,他的不幸命运是广大黑奴悲苦人生的真实写照。
值得肯定的是,他不再像哈里叶特·斯托笔下的汤姆叔叔那样,面对迫害逆来顺受,而是采取了出逃的对策,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这要算是力所能及的反抗了。
他还是一个富有同情心和牺牲精神的人,在大河上漂流时,他处处照顾哈克,尽可能不让孩子受惊受苦;当汤姆中弹受伤时,他不顾自己的安危,留在危险区域协助医生救护孩子。
通过吉姆一系列高尚热诚行为的描绘,作品告诉我们,黑人在人格上不仅不比白人差,甚至在许多方面还超过了白人,由此彻底粉碎了种族歧视的谬论邪说。
通过这一形象的塑造,小说意在表明废除蓄奴制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哈克是小说的中心人物,也是美国文学史上一个著名的富于正义感和叛逆精神的儿童形象。
小说开始时,他虽然活泼好动,爱好自由生活,但因为长期受到种族主义反动说教和社会风气的影响,歧视吉姆,常常捉弄他,一度想写信告发吉姆的行踪。
经过与吉姆同行的日日夜夜,他终于认同了吉姆,决心帮助他获得自由。
小说以颇具戏剧性的笔触描写了哈克内心斗争的结果:他拿起了那封告发信说道:“好吧,那么,下地狱就下地狱吧”,随后就一下子把信扯掉了。
这段非常传神的描写诚如作家所言,是“健全的心灵(即民主理想)与畸形的意识(即种族偏见)发生了冲突,畸形的意识吃了败仗”。
哈克的思想转变和多次帮助吉姆渡过难关的行动,说明既然种族主义谬论连一个孩子都蒙骗不了,那么蓄奴制度的崩溃确实是历史的必然,同时也表明了作家提倡白人黑人携手奋斗,共创民主自由新世界的先进思想。
一百多年来,这部小说一直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热烈欢迎,专家们也好评如潮。
英国诗人艾略特认为哈克的形象是不朽的,堪与堂吉诃德、浮士德、哈姆莱特比美,美国小说家海明威称颂它“是我们所有的书中最好的一本书”。
在文本的宣读过程中,不难发现,那就是作为小说主人公的哈克,有异于以外传统文学中成人形象的特殊文学形象,有着成人的眼光无法诠释的特性---就是他的童性。
他用他那双童话的眼睛去看这个世界,当他睁开清澈的双眼看到的世界和他从幼儿时代就深烙的童话世界相差如此大时,他会用他童话里的心去分辨是是非非,去思考……直到他发现世界是如此的混沌不堪,于是他的探索逐渐的转变为逃避,通常他会以拒绝成人世界的文明、向往没有开发的自然来作为逃避的方向,他的这种反抗在某种程度上超越一条界线,就很微妙的转变成他对于成人世界的反抗,他也很希望能通过他的反抗来改变这个世界的混沌和黑暗,这种试图常常在成人世界的重重压力之下,瓦解,要么被同化,要么被吞噬。
但是这种探索和反抗从来没有断过,在一代又一代的儿童身上重续,也许有一天,他会改变这个世界的色彩,让世界折射出属于太阳的光彩……哈克想通过拯救来实现自己的个人英雄主义理想,哈克要拯救的黑奴杰姆,是和文明世界所不同的纯真的人,是当时所谓文明的白人世界所坚决否认的阶层;这是他对于所谓的文明的成人世界的一种反抗表现。
但是最终,哈克拯救杰姆之后才发现,杰姆已经不是逃跑黑奴,是个自由人了。
小说结尾哈克又回到了这个“文明”社会,但却一心向往美国西部的生活,但想象中的西部并不存在了,无形中这个西部相当于“绝望”,那个连孩子幻想的自然的地方都被成人开化了。
哈克代表了当时那些积极向上的美国人。
哈克的人生历程反映了美国人渴望从欧洲“文
明”社会的束缚中解脱出来,他们想拥有他们真实风格的生活和自由。
更重要的是哈克帮助吉姆逃跑的主题代表了马克·吐温的思想,即黑人应该同白人同样享有相同的民主、自由和权利。
哈克的成长和成熟是美国人民的成长和成熟.哈克是同他的国家一道成长的。
三、两部作品对美国社会的影响
《汤姆·索亚历险记》,文章的故事发生在19世纪上半叶美国(密西西比河畔)的一个普通小镇上,描写了他在汉尼拔的童年。
吐温模仿自己小时候的性格,塑造出汤姆·索亚的性格来。
这书亦引入一角色哈克贝利·费恩为配角。
吐温之后的出版著作为《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这本书出版以后,令他成为更著名的伟大美国作家。
《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是《汤姆·索亚历险记》的续集,其故事背景是奴隶制还未被废除的1850年代,严肃的气氛比后者更为浓厚。
这书成为了美国大部分学校的必修书,因为哈克放弃服从规矩,而很多这样年龄的人正是这样想的。
上世纪六十年代,马克·吐温是以“说笑话的能手”登上美国文坛的。
一般的评论文章或者文学年鉴总是把他与“滑稽作家”、“幽默家”、“滑稽小品的作者”归成一类,其特长是“为大多数人提供无害的消遣”。
马克·吐温生前遭到最猛烈的抨击是在《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发表之后。
这部作品先在英国出版(一八八四),后在美国《世纪杂志》上选登(一八八五)。
选登时编辑为了“保护读者趣味”,删掉不少“粗话”和“低级描写”。
即使经过防疫措施,高雅的读者还是抗议以讲究文体著称的《世纪杂志》居然发表这样低级庸俗的东西。
但是,马克·吐温好像没有听见这样的批评,也不怕戴“败坏英语文风的主要代表”这顶帽子,在美国出版《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时居然一字不改。
阿堪萨斯的《旅行家》宣布说:“这本书因庸俗粗糙受到谴责”,这是因为“庸俗幽默的时代已经过去”,“由于读者趣昧日趋高雅,夸张的幽默也为时不久了。
将来的幽默必须纯净和忠实。
为什么后来证明是美国十九世纪的一部杰作在当时受到如此冷遇呢?马克·吐温是西部作家,他的创作素材都是在西部获得的。
粗犷、开放、幽默的艺术特色也是西部的。
但美国当时的文化中心是在东部,西部作家的命运操在东部批评家手里。
东部批评家有时也欣赏西部的幽默作品,不过那是为了猎奇,为了消遣,并不认为这是严肃的文学创作。
转机出现在八十年代,马克·吐温指出“幽默家虽然轻松,却有一个严肃的目的”——“嘲弄虚伪,揭露伪装”,幽默家是“王公贵族、特权人物和一切骗人玩,意儿的天敌,是人类权利、人类自由的天然朋友”,他发挥了幽默在文学作品里的价值,同时给读者展现了一个真实的美国。
不仅《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是一部美国名著,无论从社会内容、思想意义,还是从艺术风格、语言技巧方面考虑,都是一部伟大的小说,永远散发出“非常清新”的“青春气息”他认为,倘然作家都遵循这一原则进行创作,美国人民和美国生活的全貌便会如实地展现在世人面前;也只有这样,才会写出“伟大的美国小说”。
马克.吐温的风格开创了美国小说语言口语化的先河,对后世作家产生了巨大影响。
总的来说,马克.吐温一生著述丰富。
他还写过一些同情中国移民、反对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作品。
马克.吐温早年的作品情调幽默,文笔轻捷,充满了对上升时期的美国生活的憧憬;中期以后,色调逐渐暗淡低沉,对美国的社会现实表现出不满和失望;晚年则随着资产阶级民主理想的破灭以及个人生活悲剧德影响,作品了明显地表现出悲观与绝望的情绪,颇有命定论的倾向。
马克·吐温的两部历险小说既是对自己内心的童年生活的展现,同时也讽刺当时社会各个阶级的丑陋现状,对于我们了解美国提供了极好的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