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不确定性研究

合集下载

徐建华计量地理学课后习题

徐建华计量地理学课后习题

计量地理学期末第二章1. 地理数据有哪几种类型,各种类型地理数据之间的区别和联系是什么?答:地理数据就是用一定的测度方式描述和衡量地理对象的有关量化指标。

按类型可分为:1)空间数据:点数据,线数据,面数据;2)属性数据:数量标志数据,品质标志数据地理数据之间的区别与联系:数据包括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空间数据的表达可以采用栅格和矢量两种形式。

空间数据表现了地理空间实体的位置、大小、形状、方向以及几何拓扑关系。

属性数据表现了空间实体的空间属性以外的其他属性特征,属性数据主要是对空间数据的说明。

如一个城市点,它的属性数据有人口,GDP,绿化率等等描述指标。

它们有密切的关系,两者互相结合才能将一个地理试题表达清楚。

^2. 各种类型的地理数据的测度方法分别是什么?地理数据主要包括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空间数据——对于空间数据的表达,可以将其归纳为点、线、面三种几何实体以及描述它们之间空间联系的拓扑关系;属性数据——对于属性数据的表达,需要从数量标志数据和品质标志数据两方面进行描述。

其测度方法主要有:(1) 数量标志数据①间隔尺度(Interval Scale)数据: 以有量纲的数据形式表示测度对象在某种单位(量纲)下的绝对量。

②比例尺度(Ratio Scale)数据: 以无量纲的数据形式表示测度对象的相对量。

这种数据要求事先规定一个基点,然后将其它同类数据与基点数据相比较,换算为基点数据的比例。

【(2) 品质标志数据①有序(Ordinal)数据。

当测度标准不是连续的量,而是只表示其顺序关系的数据,这种数据并不表示量的多少,而只是给出一个等级或次序。

②二元数据。

即用0、1 两个数据表示地理事物、地理现象或地理事件的是非判断问题。

③名义尺度(Nominal Scale)数据。

即用数字表示地理实体、地理要素、地理现象或地理事件的状态类型。

3. 地理数据的基本特征有哪些?1)数量化、形式化与逻辑化2 )不确定性3 )多种时空尺度,4 ) 多维性4. 地理数据采集的来源渠道有哪些?1)来自于观测、测量部门的有关专业数据。

空间数据处理模型不确定性分析方法研究的开题报告

空间数据处理模型不确定性分析方法研究的开题报告

空间数据处理模型不确定性分析方法研究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及意义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地理信息系统(GIS)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空间数据处理模型的不确定性也越来越受到关注。

不确定性是指对系统内某些参数或状态无法完全确定的情况,也即存在不确定的概率分布。

在空间数据处理中,由于数据源的不同、数据获取的精度不同、算法的选择不同等因素的影响,处理结果可能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

因此,空间数据处理中的不确定性分析尤为重要,它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结果的可信度和局限性,从而更准确地进行数据分析和决策。

本文拟就空间数据处理模型不确定性分析方法进行研究,探讨其不确定性的来源和处理方法,为应用地理信息系统做出更准确的数据分析和决策提供理论和方法支持,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参考。

二、研究内容本研究拟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 空间数据处理模型不确定性的来源;2. 常用的空间数据处理模型不确定性分析方法及其优缺点;3. 针对实际应用场景,建立基于贝叶斯理论的空间数据处理模型不确定性分析方法;4. 实验验证。

三、研究方法本研究主要采用文献综述和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查阅和分析,了解已有研究成果及其不足之处,构建研究框架和方法流程,提出相应的改进和优化方法。

同时,还需要结合实际数据,分析其不确定性来源和特点,根据实验结果对比不同方法表现,验证研究成果的有效性。

四、研究目标及预期成果本研究的目标是建立一种基于贝叶斯理论的空间数据处理模型不确定性分析方法,为应用地理信息系统做出更准确的数据分析和决策提供理论和方法支持。

预期成果包括:1. 空间数据处理模型不确定性产生的来源和本质的分析;2. 常见的空间数据处理模型不确定性分析方法的优缺点;3. 基于贝叶斯理论的空间数据处理模型不确定性分析方法的建立,并做出相应实验验证和分析;4. 提出改进和优化方法,为相关领域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地理学中的数学方法

地理学中的数学方法

地理学中的数学方法题型:(成绩=80%卷面+20%平时)名词解释4—5′/题共20′简答计算(2选1)综合分析题:数学方法的实际应用一、名词解释:常用的统计指标(标准差、方差、均值、中位数......)相关分析、回归分析、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层次分析......二、简答:1、简述相关系数的种类2、地理数据一般水平(平均值、中位数、众数......)离散程度(极差、方差、标准差......)3、数据标准化的方法4、某数学方法的一般步骤三、计算题(2选1)给出一个案例,根据所学设计怎样解决实际问题,会用什么方法、可能得到什么结果。

四、综合题地理学中数学方法的应用一、名词解释1、标准差也称为均方差,是方差的平方根。

标准差是反映一组数据离散程度最常用的一种量化形式。

标准差越高,表示实验数据越离散,也就是说越不精确;反之,标准差越低,代表实验数据越精确方差是各个数据与平均数之差的平方的平均数。

主要用于度量随机变量和均值之间的偏离程度。

方差越大,说明数据波动越大。

中位数(Median):即一组数据按升序排序后,处于中间位置上的数据值。

如评价社会的老龄化程度时,可用中位数。

众数(Mode):即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值。

如生产鞋的厂商在制定各种型号鞋的生产计划时应该运用众数。

2、相关分析从狭义的角度来看,相关分析以现象之间是否相关、相关的方向和密切程度为主要研究内容,它不区别自变量与因变量;不关心关系的表现形式。

从广义的角度来看,相关分析就是研究两个或两个以上变量之间相关方向和密切程度大小以及用一定函数关系来表达现象相互关系的方法。

3、回归分析是在相关分析的基础上,具体描述因变量对自变量的线性依赖关系的形式。

即寻找能够清楚表明变量间相关关系的数学表达式,并根据这个表达式进行估计预测。

4、聚类分析是统计学中研究“物以类聚”问题的多元统计分析方法。

聚类分析是根据地理变量的属性或特征,按照其亲疏程度或相似性,在没有先验知识的情况下,采用数学方法将它们自动分类,最后得到一个能反映个体或站点之间、群体之间亲疏关系的分类系统。

考虑地物构造的矢量数据不确定性描述

考虑地物构造的矢量数据不确定性描述

两类 : 具有 明确边 界 定 义 的 地理 实 体 和无 明确 空 间范 围的地 理实 体 . 一 类 的不 确 定 性称 为 随机 第 不确定 性 ; 二类 的不 确定性 称为模 糊不 确定性 , 第 研 究 的理 论 方 法 有 模 糊 理 论 、 集 理 论 、 理 论 粗 云 等. 第一 类地 理实 体 在 现有 的不 确 定性 的研 究成
不确 定性 传播 、 确定 性 可 视 化 等 方 面均 取 得 了 不
可 喜 的 成 果 , 些 学 者 对 不 确 定 性 来 源 进 行 了 分 一
类 , 建立 了不确 定性 研究 框架 , 间数据 的位 并 ]空
置不确 定性 研究 主 要 集 中在 基 本 几 何要 素上 , 即 点 、 、 的 不 确 定 性 研 究 . 的 位 置 不 确 定 性 在 线 面 点 大 地 测 量 学 中 得 到 了 充 分 地 研 究 . 状 目标 的 研 线
元 的语 义说 明.
和模 型 误差 同时 存 在 的线 实 体 , 立 了将 随机 误 建
差 和模 型误差有 机结 合 的综合 误差 带模 型.
收稿 日期 : 0 00 2 2 1 92
郭继 发 ( 1 ) 男 , 士 , 师 , 要研 究领 域 为时 空 数 据 库 及 不 确 定 性 18 9 : 博 讲 主 河 南 省 科 技 攻 关计 划项 目( 准 号 : 5 4 2 0 6 、 批 0 2 2 0 3 ) 河南 省 自然 科 学 基 金 项 目( 准 号 : 6 1 5 7 0 资 助 批 0 10 50 )
据不 确定 性研究 在不 确定 性来 源 、 确定性 分类 、 不
1 问题 的提 出
线元 不 确 定 性 模 型 有 两端 大 、 中间 小 的 “ 哑

基于多模型对比的土壤盐分制图及不确定性研究

基于多模型对比的土壤盐分制图及不确定性研究

基于多模型对比的土壤盐分制图及不确定性研究王瑾杰;丁建丽;张子鹏;张喆【期刊名称】《新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中英文)》【年(卷),期】2022(39)5【摘要】基于野外采集的110个表层土壤盐分样本,采用四种机器学习算法(随机森林、极限学习机、多元自适应样条回归和人工神经网络)与46个环境协变量来绘制新疆艾比湖地区土壤盐分的空间分布图并预测了其不确定性.通过10折交叉验证对各模型的精度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1)使用随机森林(Random Forest,RF)模型能够更稳定更准确地预测土壤EC值,其R^(2)均值达到了0.662,该性能优于人工神经网络(0.622)、极限学习机(0.637)和多元自适应样条回归模型(0.549).(2)Sentinel-2光谱数据是土壤EC预测最重要的变量,其次是盐分指数、气候、地形数据以及植被指数,相对重要性分别为44%、31%、20%和5%.(3)RF模型的结果揭示了区域土壤盐分空间分布的变化信息,模拟结果精度优于其余三个模型,确定RF模型是干旱区尾闾湖流域土壤盐分监测的有效方法.【总页数】10页(P513-521)【作者】王瑾杰;丁建丽;张子鹏;张喆【作者单位】新疆大学地理与遥感科学学院;新疆绿洲生态重点实验室;智慧城市与环境建模普通高校重点实验室【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K909【相关文献】1.基于T-S模糊神经网络模型的干旱区土壤盐分预测研究2.土壤可蚀性因子制图及其不确定性研究进展3.基于土壤变异解释力的几种土壤制图方法的对比研究——以南阳市1m土体土壤有机碳密度制图为例4.基于地图直接对比的土壤空间表达尺度效应研究——以封丘土壤属性制图为例5.基于GIS的土壤盐分空间变异及盐分监测样点合理布设研究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如何进行地理研究

如何进行地理研究

如何进行地理研究地理研究是一门十分重要却又不被大众所重视的学科,它可以让我们更好地了解世界和自然环境的变化、发现其中的规律和趋势,为我们提供更多的解决方案和可持续发展的路径。

然而,要进行一份优秀的地理研究可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需要有专业的知识和一定的经验,同时需要认真负责、不断探索和创意思维。

本文将从地理研究的科学性、实践性、技巧和挑战等角度进行探讨,为大家介绍如何进行地理研究。

一、地理研究的科学性地理研究是一门科学,需要符合科学的研究方法和程序,遵循科学的规律性和客观性。

首先,地理研究需要有一个好的研究问题,它可以基于先前的知识或观察到的现象,提出假设并进行探讨研究,例如地球的气候变化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基于研究问题,需要进行科学的实验和调查,收集和记录数据,例如采取不同的气候模型并进行比较分析。

根据数据的统计和分析,结论和推论需要符合科学的质量和可信度,例如一份科学论文需要经过同行评审和多次修改才能发表。

因此,地理研究要求严谨的理性思维和科学素养,需要具备对统计学、地图制图、GIS等方法和工具的掌握与应用。

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地理研究的精准性和深度,如相信地球是平的或真的存在“大洲漂移”理论一样都是不科学的研究。

二、地理研究的实践性地理研究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获取真实的数据和情景,它是一门极具实践性的学科。

例如,在实地考察中收集到的数据,可以直接反映真实情况,从而加深对研究问题的认识和理解。

在实践中,还需发扬创造力,创新研究方法,利用新科技、新设施等工具。

例如,卫星技术可以为研究地球的气候变化和地表土地利用带来更多的数据来源和分析模型,而3D打印技术可以为地形测绘和模拟实验提供更方便、便宜的工具。

三、地理研究的技巧地理研究需要具备一定的技巧,以便更加顺利、高效地完成研究任务。

其中,制作地图是地理研究必备的技巧之一。

制作地图能够对数据进行可视化处理,便于观察和分析。

当然,制图也需要有良好的专业软件的支持,例如ARC, QGIS等。

现代自然地理学理论第四章地理学的基本研究方法

现代自然地理学理论第四章地理学的基本研究方法
数学模型建成后,还必须把从数学模型分析得出的数学推 论,返回到现实中去,看看能否正确地回答实际问题。而 且还不能仅仅简单地根据建模所用的样本数据本身是否得 出合理的结论或是否与已知结果一致,来判定模型的合理 程度或是否有效。
检验数学模型是否可靠的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是假设检验。 通常有:
U-检验:在大样本(n>30)且符合正态分布的情况下,检验 随机变量的数学期望是否等于某一已知值的一种假设检验方法。
供对某个问题解决的多种可行方案。如果系统分析者向决 策者提供了唯一的可行方案,经常会由决策者无法接受, 而又无其它选择,结果,使系统分析工作无效。 (3)定量和定性方法相结合 系统分析离不开数学模型,但是,所研究系统的要素目前 并不是都能数量化的。因此,把系统分析理解为纯数量研 究方法,就曲解了系统分析的本质,也就大大限制了系统 分析方法的应用范围。 (4)系统综合——不是多种学科的简单叠加 系统分析不仅要求它的具体工作能达到它所涉及学科的科 学标准,而且经常提出在许多学科中尚未涉及的领域,或 需要涉及到几个学科的边缘地带。
农村经济发展的座谈法调查:收入来源、收入状况、产业 结构、关心的问题、存在的问题、发展方向等。
土地利用的访问法、考察法调查:
▲土地名称——群众命名 ▲土地利用现状----群众经验总结 ▲利用中的问题-----群众经验总结
第二节 数学方法:3个问题:数学与定量化、地
理与数学、数学建模
一、数学方法与定量化 数学是研究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科学。其特点是具有很
研究的深入需要定量,定量需要应用数学 方法。从最简单的排序、求平均到建立各 种数学模型等都离不开数学方法。在现代 科学研究及其成果的推广中,信息系统的 建立与运用,是科学研究现代化的一个重 要标志。

GIS属性数据不确定性及其传播研究

GIS属性数据不确定性及其传播研究

在 地 理 信 息系 统 ( egahcIfr t nS s m, I) G o r i noma o yt G S 中 p i e 嵌 入 H T 和 T PI 准 的综 合 应 用技 术 体 系 , 用 ltre TP C/ P标 利 nent 在 We 上 发 布 空 问数 据 , 用 户 提供 空 间数 据 的 浏览 、 询 、 b 为 查
t e e p e so fa t b t aa hi p p re p o e h r p g t n oft e ati u e u c ra n y a l s a e n o sr c s p o a a i n mo e f h x r s i n o tr u e d t T s a e x l r s t e p o a a i h t b t n e ti t tal t g sa d c n tu t r p g to d l i o r o
集 与准备、数字化信息提取、信息综合和属性数据表达等阶段 ,研究属 性数据 不确定性在各阶段的传播 ,构造其传播模型 , 出属性数据 提
不确定性的合成算法与传播算法 ,实验结果验证 了该模型的可用性与有效性 。 关健词 :属性数据 ;不确定性;地理信息系统 ;传播模型 ;灵敏度分析
S u y 0 t i u eDa a Un e t i t S a d I s o a a i n t d n Atrb t t c r a n y i GI n t n Pr p g to
mo e . d1
[ e od ]ar u a ; ne a t G o r h f m t n yt ( I)p p gt n oe;es i t a a s K y r s t b t dt u cr i y e g p iI o a o s m G S; r aa o dls iv y n l i w t e a i tn ; a cn r i S e o i m n t i y s

GIS中属性不确定性的处理方法及其发展

GIS中属性不确定性的处理方法及其发展

收稿日期:2001-05-22;修订日期:2001-12-06基金项目:香港理工大学科研基金项目No .1.34.9709、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项目No .2001AA 135081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 .40023004资助。

作者简介:史文中(1963— ),男,副教授,香港理工大学,目前主要从事GIS ,遥感技术应用研究。

发表论文150篇,著作3部。

文章编号:1007-4619(2002)05-0393-08GIS 中属性不确定性的处理方法及其发展史文中1,王树良1,2(1.香港理工大学土地测量与地理资讯学系,九龙香港;2.武汉大学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武汉湖北 430079)摘 要: 属性数据的不确定直接影响决策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特别是对侧重于属性分析的领域。

在研究属性不确定性的基础上,分析了GIS 中的主要处理方法及其研究进展,具体地就基于GIS 的模型、概率论及数理统计学、模糊集合、云理论、粗集等方法及进展进行讨论。

关键词: 属性不确定性;GIS ;研究进展中图分类号: P208 文献标识码: A1 引 言GIS 作为一个空间信息决策支持系统,其应用日益广泛(图1)。

在现实世界中,复杂的地理现象并非全都是空间匀质分布的,且实体多相互混杂,甚至很少界限分明。

纯几何意义上的点、线和面在现实世界并不存在。

GIS 采样获取数据有时不易明确地将其分类,只是对现实世界的一种近似描述。

同时,误差一般指测量值或计算值与真实数据或假定真实数据间的差值,可是获取大量空间数据的真值并不容易,甚至有些严格或绝对意义上的真值往往并不存在。

由于现实世界的位置和属性信息的定位、储存、处理、分析、管理大部分都和GIS 有关,故在GIS 应用过程中,空间数据质量中的不确定性问题越来越为人重视。

但是多年来,传统的数据处理方法认为空间分布可以用一组离散的点、线和面来表达,通常假设已经检核了属性数据,并把属性不确定性和位置不确定性隔离讨论。

土地利用规划中不确定性的识别和处理研究

土地利用规划中不确定性的识别和处理研究

土地利用规划中不确定性的识别和处理研究摘要: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不断发展,土地资源的可利用面积不断下降,人口数量持续增多,城市人口密集度逐渐提升。

在这一背景下,如何合理规划和利用土地成为了需要深入探讨的重要话题。

而土地利用规划过程中还存在很多不确定因素的影响,需要逐一进行识别与处理。

本文从土地利用规划中不确定性的分类出发,介绍了土地利用规划中不确定性的识别方法,并提出了具体的解决处理措施,以供相关从业者参考。

关键词:土地利用规划;不确定性;识别方法;处理方法引言:在土地资源可利用面积不断减少、人口密集程度持续提升的今天,土地利用规划的重要性越发凸显,只有提升土地资源利用率,才能给城市化进程以充足的发展空间,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土地利用规划正是由上述目标驱动、对土地开发利用所进行的全面化、系统化的长期统筹布局与战略安排,是一项具有高度复杂性的宏观控制管理工作,容易受到各种各样不确定因素的影响,需要对其不确定性进行准确识别与及时处理,以确保土地利用规划的科学性可行性。

下面将对土地利用规划中不确定性的识别与处理进行介绍。

1.土地利用规划中不确定性的主要分类1.外部因素土地利用规划是在对城市未来发展方向合理预测的基础上进行的,但城市未来发展方向受很多外部因素的影响,导致技术人员无法进行准确预测和推断,难以在土地利用规划中做出合理决策。

在社会发展过程中,自然生态环境可能发生较大的变化,国民经济的增长在全球化经济时代受到越来越多因素的影响,可能会出现难以预测的波动起伏,而社会结构也会随着经济、科技、政策、文化、生态的影响而不断改革,这些外部因素具有较强的突发性与难以预测性,会对土地利用规划产生重大影响[1]。

1.内部因素除外部因素以外,土地利用规划过程中的各项流程环节也会对整体规划方案的科学性与可行性产生影响。

当土地利用规划的信息收集不够全面、设计方案不够合理、设计人员专业素养不足时,土地利用规划可能会出现较多疏漏错误,影响土地开发、利用与管理的顺利进行。

计量地理学

计量地理学

1、地理数据是用一定的测度方式描述和衡量地理对象的有关量化标志,是对地理问题进行定量化描述和研究的基础,是一切数学方法在地理学中应用的先决条件。

2、相关分析:分析地理要素之间的相关关系。

回归分析:拟合地理要素之间的数量关系、预测发展趋势。

方差分析:研究地理数据分布的离散程度。

时间序列分析:用于地理过程时间序列的预测与控制研究。

主成分分析:用于地理数据的降维处理及地理要素的因素分析与综合评价。

聚类分析:用于各种地理要素分类、各种地理区域划分趋势面分析:用于拟合地理要素的空间分布形态。

3、对计量地理学的评价评价一:在地理学的学科体系中,“计量地理学”担负着方法论的任务,将数学方法应用于地理问题的认识、分析和研究,有利于地理学由定性描述走向定量、定位的分析。

地理系通过“计量地理学”的教学,让本科学生了解学科发展的特点和趋势,掌握计量地理学的基础知识、常用方法,理解数学模型在实际工作中的作用和意义。

结合实际问题的分析,是学生能够正确处理数据资料,建立起适宜的数学模型,把数学方法同现实问题紧密结合,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为其他课程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数理基础,也为从事实际工作准备了条件,可以说,这门课程的教学对于提高学生的素质发挥了积极作用。

评价二:计量地理学让本科学生了解学科发展的特点和趋势,掌握计量地理学基础知识、基本数学模型,着重培养学生正确处理地理数据资料,利用定量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4、地理数据的基本特征(简答)一、数量化、形式化与逻辑化二、不确定性三、多种时空尺度四、多维性一、数量化、形式化与逻辑化。

定量化的地理数据是建立地理数学模型的基础,其作用为:确定模型的参数、给定模型运行的初值条件;检验模型的有效性。

形式化、逻辑化与数量化,是所有地理数据的共同特征。

二、不确定性。

各种原因所导致的数据误差。

(1)地理系统的复杂性。

(2)数据误差。

三、多种时空尺度。

地理数据的不确定性研究

地理数据的不确定性研究

值 。 由于难 以确 定 每个地 理 特 征或 现 象 的真值 . 因 此在 大 多数 情况 下 我们 不能 得 到差 异 的真 值 . 是 而 用不 确定 性来 描述 地理 数据 和 G S分 析结果 质量 I 目前 决 策 人 员逐 渐 采用 地 理 数 据 和 G S分 析 I
的不 确 定 性 传播 机 理 等 已经 成 为 G S领 域 的研 究 I
经 常假设 它们 没有 任何误 差 而 GI 图产 品 的表 S制 现 魅 力 以及 G S空 间分 析 能 力使 这 些 产 品 获得 不 I 相 称 的信 任 . 我们 经 常毫 无理 由地接 受 这些 数 据精
度 。 是 , 果盲 目使 用这 些包 含误 差 、 但 如 没有考 虑其
不 确定 性 的地 理 数据 . 策人 员 可能 会 做 出不合 理 决
的决定 , 时会 造成 可 挽 回的重 大经 济损 失 。 有
2 地 理 数据 不 确定 性 的研 究 内容
地 理 数据 的 不确定 性 主要 包 括位 置 不确 定 性 、
与所 要表 达 的地理 现 实之 间存 在 一 个基 本 的差 异 .
即不 确定 性 。在 G S中 . I 这种 不 确定 性 通 过空 间 分
维普资讯
第9 卷 第 4期
20 0 7年 8月
地 球 信 息 科 学
GE I ORMAT ON S E E O— NF I CI NC
Vo ., No4 1 9 .
Au , 07 g.20
地理数据 的不确定性研 究
承继成, 金江军
( 京 大 学 地球 与 空 间科 学 学 院 , 北 北京 1 0 7 ) 08 1
热 点㈣ 发展 具有 处理 不确 定数 据 的功能 的 GI S已

地理学科的研究方法

地理学科的研究方法

地理学科的研究方法地理学是一门研究地球表面自然与人文现象的学科,它通过一系列的研究方法来探索和解释地球上的各种现象和问题。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地理学研究方法,帮助读者了解地理学的研究过程。

一、实地调查实地调查是地理学研究中最基本的方法之一。

研究者亲自到研究对象的现场进行观察和收集数据。

实地调查可以提供详细的实地情况,让研究者直接体验并感受研究对象的特征和现象。

例如,研究者可以前往一个河流流域,实地考察该地区的水文特征、地貌形态和人类活动等情况。

二、测量和遥感地理学研究中广泛使用的方法之一是测量和遥感技术。

测量方法可以帮助研究者获取地理现象的精确数值数据,如地形高程、降水量、温度等。

遥感技术通过使用航空或卫星影像来获取地理信息,如地表覆盖类型、植被状况、城市扩张等。

这些测量和遥感数据可以为地理学的研究提供重要的依据和参考。

三、地理信息系统(GIS)地理信息系统(GIS)是一种将地理数据集成、存储、管理、分析和表达的技术系统。

GIS系统通过数字化地理数据、图层叠加分析、空间统计等功能,可以帮助研究者更好地理解和解释地理现象。

例如,研究者可以通过GIS系统将不同的地理数据图层叠加,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和相互影响,从而得出结论。

四、模型和模拟地理学的研究中,常常使用模型和模拟方法来预测和解释地理现象。

模型是对于地理现象形成的抽象和简化描述,通过建立模型,研究者可以在控制变量的条件下,深入探究地理现象的内在机理和特征。

模拟方法则是将这些模型运行在计算机上,通过模拟实验和推演,预测和分析地理现象的发展趋势和可能影响。

五、统计分析统计分析是地理学研究中的重要方法之一。

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往往包含大量的数据,通过统计分析可以对这些数据进行整理和归纳,揭示地理现象的规律和趋势。

例如,研究者可以使用统计方法对降水数据进行分析,推测出某一地区的降水情况和变化趋势,进而预测气候变化对该地区的影响。

六、模糊数学模糊数学是地理学研究中一种常用的数学方法。

如何评估选址时的风险和不确定性

如何评估选址时的风险和不确定性

如何评估选址时的风险和不确定性在评估选址时,风险和不确定性是不可避免的因素。

为了确保项目的成功和可持续性,评估过程应该全面考虑这些因素。

本文将介绍一些评估选址时常见的风险和不确定性,并提供一些方法来评估和应对这些因素。

一、市场风险和不确定性在选址决策中,市场风险和不确定性是最主要的因素之一。

市场需求、竞争状况、消费者行为等都会对项目的成功产生重大影响。

评估市场风险和不确定性时,可以采用以下方法:1. 市场调研和数据分析:通过市场调研和数据分析,了解目标市场的规模、趋势、竞争对手等信息,评估项目的市场潜力和竞争力。

2. 合作伙伴评估:与行业内的合作伙伴合作,分享市场情报和经验,从而降低市场风险。

二、政策风险和不确定性政策风险和不确定性是选址决策中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政府政策、法规和审批程序等都会对项目的运营产生影响。

评估政策风险和不确定性时,可以考虑以下方法:1. 政策研究:深入研究目标地区的政府政策和法规,了解其对项目运营的影响。

与相关政府部门进行沟通,了解审批程序和要求。

2. 风险评估:对不同政策风险进行评估,量化其对项目的潜在影响,并制定相应的风险应对策略。

三、地理和环境风险和不确定性选址时还需要评估地理和环境风险和不确定性。

地质条件、自然灾害潜在风险、环境污染等因素可能对项目的可行性产生负面影响。

评估地理和环境风险和不确定性时,可以采用以下方法:1. 地理勘察:进行详细的地质勘察,了解地质条件和潜在风险,例如土壤稳定性、地震风险、水源状况等。

2. 环境评估:进行环境评估,了解项目对环境的潜在影响。

充分考虑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制定相应的环境管理和保护措施。

四、供应链风险和不确定性评估选址时,也需要考虑供应链风险和不确定性。

供应链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对项目的成功至关重要。

评估供应链风险和不确定性时,可以考虑以下方法:1. 供应商评估:评估供应商的可靠性、质量管理体系和供货能力等,选择优质的供应商合作。

浅析GIS空间信息不确定性研究的若干问题

浅析GIS空间信息不确定性研究的若干问题
确性 以及 时态现 势完 整性 。
1 误 差 与 不确 定 性
不确定 性概 念早在 2 0世 纪 7 0年代 的电子 测 量 和 计
量 学文 献 中出现 过 , 当时 的不确 定性 是误 差 的 同义词 , 可
以任意选用 , 多 的 还是 采 用 误 差 这 一 简 洁 的概 念 。误 较 差指 统计 意义下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的“ 偏差 ” 错 误 ” 不 仅包 括系 统误 差 、 或“ , 随机误 差 和粗 差 , 包括 概念 模糊 和 量化 不确 定 性等 , 还 因
2 GI 间信 息 不 确 定 性 来 源 S空
空 间信息 的特 点 是 多 维 、 源 、 尺 度 、 多 多 多分 辨 率 和 多时 态 , 映 了地 球 复 杂 巨大 系统 和 地 球 上各 种 自然 和 反 社会 现象 的非 线 性 特 征 , 理 信 息 是 主要 的空 间信 息。 地 数据 是信 息 的载体 , I 于管理 和描 述 的这些 空 间数据 G S用 可 以分为 3类 : 属性 数 据 、 间数 据 和 时态 数 据 。其 质 量 空 满足 逻辑 一致性 、 据 完 整 性 、 义 正 确性 、 置 属 性 精 数 语 位
0 引 言
空 间信息 及其质 量客 观 上决 定 了 G S不 确定 性 的产 I
对 象知识 缺 乏 的 程度 , 常 表 现 为 随 机 性 和 模 糊性 。从 通
信 息论 的角 度 看 , 不确 定 性具 有 多方 面 的含 义 , 数据 的误
差 、 据和概 念 的模 糊 性 以 及 不完 整 性 都 可 以看 作 是 不 数 确定 性 的内容 。G S空 间信息 所涉 及 的 问题千 差 万别 , I 因 此不 确定 性概念 用在 这里 比较合 适 。

近70年来中国自然地理与生存环境基础研究的重要进展与展望

近70年来中国自然地理与生存环境基础研究的重要进展与展望

近70年来中国自然地理与生存环境基础研究的重要进展与展望一、本文概述近70年来,中国自然地理与生存环境基础研究取得了显著进展,为国家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重要支撑。

本文旨在全面回顾和总结这些重要进展,分析当前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并展望未来的发展方向。

文章将从多个方面展开论述,包括自然地理学的核心领域研究、生存环境的变化与影响、新技术在基础研究中的应用、以及未来研究的趋势和前景。

通过梳理这些内容,我们将展示中国自然地理与生存环境基础研究的辉煌成就,同时指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以期为未来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

二、自然地理基础研究的重要进展在过去的七十年中,中国的自然地理基础研究取得了显著的进展,涵盖了地表、大气、水文、生态等多个方面。

这些研究不仅提升了我们对自然地理现象的认识,也为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科学支撑。

在地表研究方面,我国成功实施了多次大规模的地质调查,对地壳结构、岩石圈演化、板块运动等关键科学问题取得了重要突破。

特别是近年来,利用先进的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手段,对青藏高原隆升机制、新构造运动与地震活动关系等问题的研究取得了重要成果,为我国的防灾减灾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

在大气研究方面,我国在大气探测技术、气候系统研究、空气污染与防治等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

通过建设全球最大的大气本底观测网络,成功监测了大气中温室气体、气溶胶等关键要素的时空变化,为全球气候变化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

同时,针对我国严重的空气污染问题,开展了大量的大气污染机理、来源解析与控制技术研究,有效推动了空气质量改善。

在水文研究方面,我国在水资源评价、水文循环、河流治理等领域取得了重要进展。

通过实施全国水资源调查评价,掌握了我国水资源的基本状况,为水资源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在水文循环研究方面,我国科学家成功揭示了气候变化对水文循环的影响机制,为预测未来水资源变化趋势提供了理论支撑。

在生态研究方面,我国在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生态恢复与重建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

地理知识大全:探索世界各地的地理之谜

地理知识大全:探索世界各地的地理之谜

地理知识大全:探索世界各地的地理之谜介绍:揭开地理之谜的神秘面纱地理是一门研究地球与人类活动的学科,它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我们周围的世界。

在这个广袤的地球上,隐藏着许多令人难以解释的地理之谜,让人们充满好奇和探索的欲望。

本文将带您走进各大洲,探索世界各地的地理之谜,解开那些令人着迷的谜题。

1. 大洲之谜:南极洲的蓝洞南极洲是地球上最南端的大洲,也是世界上最寒冷和最遥远的大陆之一。

而在它的海域中,藏着一个神秘的谜题:南极洲的蓝洞。

这些蓝洞由于水和冰充满其中,给人一种如同进入另一个世界的感觉。

许多科学家认为蓝洞中的水可能是来自冰川融化,但真相是什么呢?1.1 蓝洞的奇迹蓝洞是指海底下水域中的一个巨大洞穴,由于洞穴内部的自然光线有限,使得洞穴呈现出令人惊叹的蓝色。

在南极洲的冬季,这些蓝洞变得尤为明显,因为海洋的表面结冰,形成了一个巨大的覆盖层,阻止了阳光直接照射到蓝洞的水面上。

1.2 蓝洞的由来关于蓝洞的起源,科学家们唯有猜测。

一种可能是蓝洞形成于上个冰期,当时蓝洞所在的地方是一片冰川。

随着气候变暖,冰川融化,形成了现在的蓝洞。

另一种可能是由于地壳运动导致地底溶洞的形成,洞内水源不断涌入,最终形成了如今的蓝洞。

2. 陆地之谜:澳大利亚的乌鲁鲁石头澳大利亚的乌鲁鲁是世界上最大的砂岩单体岩石,它的壮丽景观吸引了众多游客。

然而,乌鲁鲁岩石的形成却是一个不解之谜。

2.1 岩石的起源乌鲁鲁岩石的形成始于大约5.5亿年前的中元古代,当时的澳大利亚大陆还是一个海底,覆盖着海水。

随着时间的推移,岩石中的沉积物逐渐堆积,形成了庞大的沉积岩。

而在之后的地壳运动和风蚀作用下,形成了如今的乌鲁鲁岩石。

2.2 形成的谜团然而,乌鲁鲁岩石的形成过程中有一个谜团,那就是岩石中的砂粒是如何粘结在一起的。

由于砂岩是由砂粒通过地质过程压实粘结而成,乌鲁鲁岩石中的砂粒源自于当时的海洋沉积物。

但是,科学家至今仍无法解释为什么这些砂粒能够粘结在一起,并形成如此巨大的岩石。

三维GIS的参数曲线不确定性及其可视化的研究

三维GIS的参数曲线不确定性及其可视化的研究
_3.6 1 4. 0 1 .2. 0 ) . 1 3 1 .0J 0 7.1 1 0 8』6 1 : 0 6. 9l

则 ( x, ) 于 ( x,l 的系数 矩阵 A : A , 关 , , S y )

I 一) 0 031 f 0 …f ( f t一) 1 ( 。00 l 1 0 ( f 0 0 31 …0t 1 ) t一 一 ( l 0
2 曲 线 位 置 不 确 定 性
三 维 空 间 中 , 间点状 目标 的位置 不 确定 性 , 空 可 以用 点 的误 差 椭球 、 差 曲 面 、 位 中误 差 、 位 均 误 点 点
{ [ f +(f f ] 3 =1) 2一 ( ( f) 一 1 + ) 【,(fz2一a+△] A=1) lt t2 3 z[ +( ) f 一A 1 z z


k ; y ≤ c< 一 r ̄

() 8
kr≤z t a cz —Z≤k :
Y 3 2 பைடு நூலகம்X 20
对 于 该 区间 , 不妨 作 为扩 展不 确定 度 (x a d d ep n e
u c r it : n e t ny) a Vx = + , + a, + Uy =k y =七 () 9
规 则 曲线 表 示 , 对 于 曲线 的不 确 定 性 研 究 , 在 已有

些 研 究 。本 文 采 用 误 差 理论 。 以 B ze 线 为 ei r曲
例 ,对 参 数 曲线 的位 置 不 确 定 性 及 其 可 视 化 进 行
研 究
f,[一。 ̄2 -A+ ] A -(,L+t tx f x 1)r ( ) z 1
P, 2 3 I , 组成 , 尸P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空间不确定性研究进展张勇(浙江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浙江金华321004)摘要:GIS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而出现,并正处于激烈的演化和发展状态。

文中介绍了GIS现状及发展趋势,以及由错误导致的拓扑关系的不确定性和GIS(空间数据、空间推理、空间查询、空间查询语言)的不确定性、拓扑关系理论的发展、GIS在21世纪的发展等问题。

关键词:地理信息系统(GIS);空间数据;拓扑学关系;不确定性;不一致性Advance of study in spatial uncertaintyZhang Yong( Zhejiang Normal University College of environment and sciences , Zhejiang Jinhua 321004) Abstract: The emergence of GIS keep pace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computer technology,and be in the state of evolution and intense development.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GIS trend, as well as the uncertainty caused by the error of topological relations and GIS (spatial data, spatial reasoning, spatial query, spatial query language) of uncertainty, development of topological relation theory, development and other issues of GIS in the 21 century.1绪论地理信息系统(GIS)是以采集、存储、管理、分析和描述整个和部分地球表面与空间和地理分布有关的空间信息系统。

GIS在采集和处理、分析中出现的数据范围很广,包括位置数据、属性数据、时域数据、逻辑关系等。

由于现实世界的复杂性和模糊性、人类表达能力的局限性,数据不可避免地含有误差,研究GIS的误差理论,直接关系到GIS产品的质量控制。

因此在GIS初步形成和产品化时,提出了数据质量中空间数据的不确定性理论,并被国际上列为20世纪90年代的重点基础理论课题之一。

所谓不确定性是指一种广义的误差,它包含数值和概念的误差,也包含可度量和不可度量误差。

数值误差总是可度量的,而概念误差一般难以度量。

测量误差被定义为观测值与真值之差,是数值上可度量的误差。

从这个意义看,不确定性表示的误差范围要广,故定义为广义误差。

尽管如此,不确定性理论中主要研究的对象仍是数值上可度量的误差,它是占主导地位的。

GIS质量控制的指标体系主要取决于这类误差的研究成果。

因此,在这一点上不确定性理论与测量误差理论没有根本区别,甚至两者是一致的。

2不确定性研究现状及研究进展2. 1研究的基础理论不确定性问题是非线性复杂问题。

除了经典误差理论、概率论、数理统计作为研究该问题的理论基础外,还需要寻找证据理论、模糊数学、空间统计学、嫡理论、云理论、信息论、人工智能等非线性科学理论的支持,随机几何学、分形几何学、神经网络、遥感信息模型等基于边缘学科的不确定性分析处理方法也逐渐受到重视。

下面简单介绍几个基本的不确定性研究理论基础。

(1)基于概率论及数理统计的不确定性研究。

这方面的理论主要有概率论、证据理论、空间统计学。

概率论主要用于处理由于随机误差而产生的不确定性。

证据理论也称Dempster-Shafer理论,是对传统概率论的一个扩展。

证据理论是概率论的更一般性表达,证据理论可以利用结合规则和两两比较的方法分析不确定性。

其最大弱项在于,不能就矛盾证据或不同假设之间具有的微弱支持问题提出解决办法。

(2)基于模糊集合、粗集理论的不确定性研究。

模糊数学以模糊集合为基础,用模糊可行区间表示数据非统计不确定度。

其优点在于算处理不确定性的能力,如土地分类中土壤渐变区域的处理、基于自然语言的空间查询等。

其弱点是没有严格证明的过程,它所处理的对象是可能性而不是概率。

因此,模糊数学常用于处理不确定性中的不准确性而非随机性,如两线状地物连接处的不确定性场模型中确定域与模糊域目标间拓扑空间关系的描述等。

粗集理论从集合论的观点出发,在给定论域中以知识足够与否作为实体分类的标准,并给出划分类型的精度。

粗集理论不排斥不确定性,力求按照实体的原形来研究实体,非常适合用于不确定影像分类、模糊边界划分、属性不确定性及评定属性的绝对不确定性和相对不确定性、简化属性依赖和属性表等。

(3)基于云理论、信息熵的不确定性研究。

云理论是一个分析不确定信息的新理论,包括云模型、不确定性推理和云变换3部分。

云在空间由系列云滴组成,具有期望值、熵和超熵3个数字特征。

以云理论为基础提出了云方法,它用期望值,熵和超熵这3个数字特征描述整个云团,实现定性和定量的转换,适用于空间关联规则的挖掘、空间数据库的不确定性查询及地理空间数据中模糊性和随机性为一体的属性不确定性问题。

熵是信息论中的一个基本概念,是用以度量信息源不确定性的惟一量,非常适合用来对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进行评定。

利用熵理论评定测量数据的不确定性方法主要有:①直接根据样本的信息熵计算测量值的不确定度,②由最大偏方法确定出样本的概率分布,再根据此概率分布计算测量结果的估计及其不确定度。

其优点是在小样本容量下能获得可靠的评定结果。

2. 2研究现状及进展刘文宝研究了GIS矢量数据中不确定性分析(测绘学报,2000)。

史文中分析了GIS数据之属性不确定性研究(中国图像图形学报,2001)张伟在其硕士论文中研究了高程数字模型的不确定性分析(西北大学2001)。

宋涛在其硕士论文中对矢量GIS模糊地理位置区域地理信息的不确定性分析(西南交通大学,2003)。

巫兆聪在其博士论文中分析粗集理论在遥感影像分类中的应用(武汉大学,2004)。

杜世宏《分析不确定性空间关系》一文中得到现有的精确空问关系表达基本上不能处理空问关系所固有的不确定性由于空间对象、人类对空问关系的认知、空问关系的处理等过程中充满了各种特征的不确定性,因而探讨空间关系表达和处理过程中的不确定性问题,对于空问关系在GIS中的应用有着重要的意义.(中国图像图形学报,2004)王培法,都金康,冯学智在《DEM不确定性影响评价中的填洼分析》一文研究发现,洼地对不同参数DEM不确定性影响评价作用不同,随着DEM不确定性的增大,洼地的影响也增大。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7)。

刘二永,汪云甲在《GIS 中网络最短路径的不确定性分析》一文中提出GIS中线段长度的误差模型推导出网络最短路径的不确定性模型据此模型可以求出最短路径的可信度和在给定的置信水平下的最短路径长度的置信区间。

(测绘通报,2009)。

周涛,陆惠玲,杨德仁,拓守恒在《“蛋黄”模型的拓展研究》一文中得到区域之问的拓扑关系在空间数据挖掘、图像数据挖掘、图像分析和GIS中占的地位日益突出。

本文在文献巨川给出的“蛋一黄”模型的基础上,进一步讨论了“蛋一黄”模型中的46种拓扑关系的内部逻辑关系,指出不能够反映空间目标之间拓扑关系的变化趋势,使得“蛋一黄”模型的空间推理能力受到限制,从而有效改善了“蛋满”模型的空间推理能力。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12)。

从当前研究的重点看,GIS数据不确定性研究主要集中在位置不确定性、属性不确定性等方面。

由于表达基本几何要素的数据是GIS数据的最为关键的部分,位置数据的不确定性又会引起属性数据的不确定性,因此对位置数据不确.定性的研究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有利于整个GIS数据的质量评定。

在矢量GIS空间数据中,点、线和面目标是它的基本要素。

因此,GIS空间数据的不确定性研究主要是研究点的定位不确定性和线元的定位不确定性以及面域的定位不确定性。

点位精度是测绘学科研究的重要内容,点位不确定性处理模型己经发展得比较完善,这包括利用误差传播定律来决定点的误差;描述点分布的模型即二维正态分布或简化的圆形正态分布模型;用误差椭圆来表示点坐标的准确度等。

在经典测绘科学中,对线要素和面要素的研究较为薄弱。

其中以线要素的研究最为关键,因为线元不仅是面域不确定性的基础,其本身也是GIS叠置分析、缓冲区分析和空间地址配对分析等的基本元素。

对面要素的研究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线要素的研究进展状况。

线要素常常分为2类:类型I线和类型II线。

类型I线是指现实世界中有明确点描述其位置的线,如道路中心线、地籍边界;类型II线是指现实世界中没有明确点描述其位置的线,如土壤边界、森林边界等。

目前,有些学者提出了3种用于描述线的位置不确定性的模型:ε-带、误差带和误差熵不确定带模型。

1982年Chrisman提出了度量线元位置不确定性的“ε-带”模型。

ε-带是一种定宽带,它是沿一条线或多边形边界线两侧具有定宽(ε)的带所构成。

ε带既可以表示该数字化线的误差带,又可以当作该线真实位置的概括范围,可作为判断数字化线段的质量指标。

如何合理定义ε值是应用ε带法的关键,很多情况下是根据经验人为选定的,带有主观性。

在ε-带模型的基础上,人们又进一步提出了误差带模型。

首先是Caspary 等提出了“e-带”模型;继而史文中、刘文宝基于随机过程理论提出了"G带”模型,G-带是更广泛意义上的误差带,能够准确表现线要素的非均匀性和各向异性;刘文宝等根据求解曲线族包络线原理,导出了“G带”边界线的解析表达式,并证出平面线位误差带“G-带”的边界线为连续闭合曲线;刘大杰等提出了改进后的“εm”模型;刘大杰等将平面直线的不确定性εm模型和ɛm模型推广到了三维空间直线;童小华等研究了平面圆曲线和一般曲线不确定性的模型和εm模型。

与ɛ带不同的是误差带在中间最窄而两端较宽,呈现出“两端大、中间小”的形状特点。

范爱民等利用误差熵确定了“ε带”的带宽,提出了误差嫡不确定带(H-带)模型,根据线元端点的误差嫡确定“ε带”的带宽;李大军等又考虑了线元上误差分布不均匀的特点,对“H-带”进行了发展,提出了以整个线元边缘概率分布的平均信息熵作为确定“ε-带”带宽的依据,建立了线元的平均墒不确定带模型。

误差不确定带模型在描述的精细程度方面不及“G-带”,但有利于系统地研究空间数据的不确定性。

另外,不确定性的可视化研究是进人90年代以后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而兴起的,目前主要采用灰度方法、彩色加三维的方法,通过采用直观的二维、三维图形或其他灵活的形式,把抽象的空间数据不确定性的大小及分布转换为人的视觉可以直接感受的具体图形,以利于用户对数据质量的认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