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里木盆地志留系层序地层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SQ2层序是介于SB2到SB3之间的一套地层。LST在地震上表现为超 覆尖灭特征,斜坡下部同相轴自东向西为2套强相位的低位楔反射, 并逐渐向HT1井方向相位变弱,反映出LST沉积时基准面较低,以砂 岩沉积为主,伴随着基准面的上升,可容纳空间增大、泥质增多,整 体为东厚西薄的地层展布。TST 在地震上表现为退积反射,向西 LST和TST 逐渐减薄难以区分。HST沉积时,基准面由缓升至速降, 沉积了一套以泥岩为主的加积、进积体,并向HT1井方向逐渐减薄, 在地震上表现为弱相位平行连续特征,顶部具有削截现象。
2.层序界面识别标志
SB1特征:沉积作用转换面。对应地质上奥陶系与志留系 的分界面,是沉积作用转换面。是由厚层泥岩到厚层细砂 岩的分界面,其中GR曲线发生wenku.baidu.com变,因此该界面为不整合 界面。在野外露头剖面上,表现为风化壳的界面特征。
SB2特征:岩性岩相转换面。是志留系内的一个三级层序 界面,位于一套呈进积叠加样式和退积叠加样式的砂岩的 转换处。界面处 GR曲线有指状高值。在野外露头剖面上 ,表现为侵蚀面的界面特征。
5.储层预测
剖面上利用波阻抗反演进一步确立砂泥 岩分布,波阻抗峰值蓝黑色的是偏泥岩, 红黄色的是偏砂岩,圈闭整体呈泥包砂 的透镜状分布。
通过层序划分、地震反射特征、波阻抗反演特 征等综合分析,可识别出在SQ2中2个隐蔽圈 闭,可能存在油气藏。
4.地震层序分析
SQ1层序是介于SB1到 SB2之间的一套地层。LST 在地震上表现为自
东向西的前积反射,同相轴向斜坡区下超,形成盆地扇及低位楔,以 初始海泛面为顶界。TST在地震上表现为从西向东的退积反射,同相 轴靠近斜坡区反射终止,向西 LST 和TST逐渐减薄难以区分,以最大 洪泛面为顶界。HST 在地震上表现为同相轴连续顶部呈现削截特征, 并向 HT1井方向逐渐减薄。
塔里木盆地巴楚隆起HT1井区志留系 层序地层分析
矿物s162 李忠炎
1.层序格架的建立
塔里木盆地台盆区志留系 主要为一套陆源滨浅海相碎屑 岩沉积,在盆地内分布十分广 泛,如塔北隆起、 北部坳陷、 塔中隆起、 巴楚隆起等地区均 有钻遇。研究区位于塔里木盆 地中央隆起区的次级构造单元 巴楚隆起东段。
塔里木盆地志留系在 巴楚地区主要发育柯坪 塔格组、塔塔埃尔塔格 组和依木干他乌组。将 志留系划分为 2个层序 (SQ1,SQ2),3个层序界 面 (SB1,SB2,SB3)。
SB3特征:岩性岩相转换面。对应地质上志留系与泥盆 系的分界面,具有底冲刷面的特征,位于一套呈退积叠 加样式和加积叠加样式的砂岩的转换处。在野外露头剖 面上,表现为角度不整合或相转换面的界面特征。
3.测井层序分析
SQ1低位体系域(LST)特征:下部为灰色块状厚层细砂岩,中部为 含有泥质条带的细砂岩,上部为灰色细砂岩夹有红褐色泥岩,顶部为 灰色粉砂岩。从下至上总体为粗—细—粗的复合旋回特征,基准面从 上升到下降,低位域内部存在次一级别的基准面变化过程图。主要为 潮坪相沉积。SQ1海进体系域(TST)和高位体系域HST特征:TST 为上下2套泥岩,各厚20m,中间夹有10m 厚的粉砂岩,GR 曲线总 体高值,为潮坪相的泥坪、砂坪沉积。HST由泥质粉砂岩、粉砂质泥 岩泥岩组成,为潮坪相的混合坪、泥坪沉积,由2个反旋回叠置组成 。 SQ2低位体系域(LST)特征:由厚层泥质粉砂岩和薄层泥岩组成, 以潮坪相的混合坪、砂坪沉积为主。SQ2海进体系域(TST)和高位 体系域(HST)特征:TST主要由厚层粉砂质泥岩和泥质粉砂岩组成 ,最大海泛面处 GR 曲线异常高值,为泥坪和砂坪沉积。HST厚层泥 岩和薄层粉砂岩组成,为潮坪带的泥坪沉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