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土勘察报告(毕业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勘察工作
2.1、勘察工作量
依据勘察规范和勘察合同的要求,结合拟建建筑物的规模和特征,沿拟建建筑物的周边、角点及中部共布设80个勘探孔,其中取土标贯孔20个,取土试样钻孔4个,标准贯入试验孔3个,鉴别钻孔20个,圆锥重型动力触探试验孔33个。深孔共施工62个(由于拟建高层建筑物位置有变化, 现局部深孔处变为多层楼或地下停车场位置),孔深16.00—28.50米,总进尺1400.00米;浅孔共施工18个,孔深8.80—10.80米,总进尺180.30米;本次勘察完成岩土工程勘探总进尺1580.30米;重型动力触探试验总进尺173.80米;取原状土试样11件,扰动土试样96件及岩石样16件,标准贯入试验31次,详见附表3-1/1《勘探点一览表》。地基土静载荷试验一组5个点;剪切波速测试点5个。
本次勘察勘探点的位置及高程由我公司现场实测。采用的黄海高程系统,其测量标志点引至场地东南侧庆丰街与科尔沁路交互处中心路面,其高程为272.20米(详见平面图位置图及勘探点布置图),钻孔标高测量点80个,地下水位测量点80个,地基土静载荷试验点承压板底面高程测量点5个。
2.2、勘察依据
(1)、勘察合同及平面位置图;
(2)、《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版);
(3)、《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规程》(JGJ 72-20041 J366-2004);
(5)、《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6)、《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
(7)、《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
(8)、《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
(9)、《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50123-1999);
(10)、《工程地质手册》(第四版);
(11)、《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勘察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10年版)。
(12)、《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
根据拟建工程的特征和该场地的地形地貌形态和工程地质条件对本次勘察等级进行
3.场地条件
3.1、位置和地形
拟建工程位于兴安盟乌兰浩特市赛罕街与庆丰街之间,红城南路与科尔沁路之间。地貌属于低山丘陵区的河流阶地,地势较平坦、开阔。
3.2、地层
本次勘察查明:拟建各建筑物处在同一地貌单元,地层结构也基本一致;在钻探所达深度范围内,地表普遍覆盖一层杂填土,其下部地层由浅至深依次为粉质粘土、圆砾及花岗岩等。地层分布较连续、较稳定,现分述如下:
①杂填土:灰黑、杂色;稍湿,松散,固结性差;厚度0.50~3.40米;主要由粘性土碎石、碎砖等组成,不宜作基础持力层。
②粉质粘土:黑灰、褐黄色;局部地段缺失该层,顶板高程 270.14~ 272.60米,厚度0.30~2.10米;可塑至硬塑状态,具中高至高压缩性;切面略有光泽,干强度及韧性均较高,无摇振反应。局部混有少量粉土成份或含砂量偏少近粘土;局部地段下部含少量砾石,砾石含量5%~10%之间。
③圆砾:褐黄、黄褐、杂色;顶板标高 269.40~ 272.10米,浅孔未穿透该层,可见厚度6.30-11.45米;成份为中等风化的中酸性火山岩碎块,较坚硬。砾卵石的含量占30-70%,余下由砂粒和少量粘粒充填。砾卵石圆度中等,多为滚圆、半滚圆状,呈水平排列。
砾卵石在水平和垂直方向上含量分布不均,结构和密实度在水平和垂直方向差异也较大。该层局部地段颗粒粒径偏细,为砾砂或偏粗含大块卵石,最大可达100毫米以上,颗粒级配一般。中密至密实,具低压缩性;稍湿至饱和。夹③1粉砂层及③2含砾粉质粘土层。
③1粉砂层:褐黄、灰黄色;透镜体状零星分布,厚度0.30~2.00米。稍湿至饱和,稍密至中密,具中低压缩性;级配较好,磨圆一般,含少量砾石,含量小于10%,砾石多呈椭圆状或亚圆形,母岩成份以花岗岩为主;局部颗粒偏粗为细砂或略细近粉土;个别地段混有少量粘性土或粉土成份。
③2含砾粉质粘土:黑灰、褐黄色;分布不连续,厚度0.25~6.50米,多呈透镜体状零星分布,大部分地段厚度较小,仅在钻孔GK21处揭露厚度较大。可塑至硬塑状态,具中压缩性;切面略有光泽,干强度及韧性均较高,无摇振反应。局部地段混有少量粉土成份或含砂量偏多近粉土;砾石含量小于20%,砾石多呈圆形或亚圆形;钻孔GK21处与多薄层粉土交互沉积、互层,粉土薄层单层厚度小于0.15米。
④强风化花岗岩:灰黄、褐黄、灰色等,顶板高程 254.06~ 262.00米,揭露厚度2.70~9.10米;标准贯入击数均大于50击。岩石大部分变色,只有局部岩块保持原有颜色,组织结构大部分破坏,小部分岩石已崩解和分解成砂土状,大部分岩石呈不连续的骨架,风化裂隙发育,岩体极破碎,个别地段有大量的次生夹泥。除石英外,长石、云母等矿物已风化蚀变,其余矿物大部分风化蚀变为次生矿物。锤击哑声,岩石大部分变酥,易碎,干钻不易钻进。
⑤中风化花岗岩:褐黄、灰黄、灰绿色,顶板高程 251.36~254.72米,本次勘探未穿透该层,可见厚度3.40~10.30米;风化裂隙发育,岩体被切割成岩块,岩体破碎;组织结构清楚完整,但大部分裂隙已风化,裂隙壁风化较剧烈,沿裂隙部分矿物氧化锈蚀,长石变得浑蚀、模糊不清。岩石表面或裂隙面大部分变色,断口色泽较新鲜;锤击哑声或发音较清脆,干钻不可钻进。
3.3、地下水及水、土的腐蚀性评价
在本次勘察深度范围有一层地下水,地下水类型为潜水,含水层岩性主要为圆砾及基岩裂隙,勘察期间地下水稳定水位埋深4.05~5.50米;高程268.28~ 268.32米(黄海高程)。根据区域资料:本区综合渗透系数8.0×10-1cm/s,最高水位高程为270.00米左
右,故抗浮设防水位可按270.00米考虑。根据本地区长期水位观测资料,地下水位历年在9、10月份最高,在5、6月份最低,年变
幅1.50米左右;本次地下水水质分析资料结果(详见水质分析报告表),PH值为7.76,侵蚀性C0
2为0.00mg/L,HCO
3
-为6.42mmol/L,
地下水水化学类型为HCO
3
—NaCa型水(重碳酸钠钙型水),水质良好,适宜建筑施工用水。
场地环境类型为Ⅰ类,地层为强透水层。按环境类型水和土对混凝土结构的腐蚀性评价(SO
4
2-为0.44 mg/L、Mg2+为20.98 mg/L、
NH
4
+为1.00 mg/L、OH-为0.00 mg/L、总矿化度为562.75 mg/L)腐蚀性等级为微;按土层渗透性水和土对混凝土结构的腐蚀性评价(PH
值为7.76、侵蚀性C0
2为0.00mg/L、HCO
3
-为6.42mmol/L)腐蚀性等级为微。综合评定为水和土对混凝土具微蚀性。对钢筋混凝土结
构中钢筋的腐蚀性评价,本区地下水位以上为圆砾、砾砂等,(Cl-为0.78mmol/L)腐蚀性等级为微。
4.岩土工程分析评价
4.1、场地的稳定性和适宜性
根据本次钻探测试,场地处于同一地貌单元,岩土分布较稳定,工程地质条件简单,上部为河流冲洪积的圆砾层,其下部花岗岩厚度较大,工程力学性及地基土均匀性均较好,场地内无不良地质作用现象,地质灾害发育可能性小,场地为建筑抗震有利地段。
综上所述,地基稳定性好,场地适宜该工程的建设。
4.2、岩土工程条件分析
根据建筑物使用功能和结构要求,如采用天然基础,持力层可选用③圆砾层作天然地基持力层。基坑开挖揭露地层为①杂填土层、②粉质粘土层、③圆砾层、③1粉砂及③2含砾粉质粘土层。持力层以上各土层分布较连续,力学性质较好,总体评价对于基坑开挖边坡完整,稳定一般,可采取自然放坡施工,地下水位以下施工时应采取有效的降水及排水措施,必要时应对基坑采取有效的支护措施。地基主要受力层为③圆砾层;主要下卧层为③2含砾粉质粘土层、④强风化花岗岩层及⑤中风化花岗岩层。以上各持力层层位较稳定,强度较高、压缩性较低,工程力学性质较好,无软弱夹层,为良好的下卧层。
4.3、岩土参数的分析与统计
本次工程勘察过程中,所采用的钻探、取样、原位测试、室内土工试验方法及资料整理工作严格执行现行规程规范,从各参数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