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化教师培训模式的分析与思考

多元化教师培训模式的分析与思考
多元化教师培训模式的分析与思考

多元化教师培训模式的分析与思考

X

黎琼锋

(贺州地区师范学校, 广西贺州542800)

[摘要]对传统的教师培训模式及当今几种教师培训模式如校本培训模式、远程教育模式、

反思模式等进行分析和思考, 旨在探讨适合现代教师的培训模式, 以满足在新世纪中对人才培

养提出的更高、更新的要求。

[关键词]教师培训; 多元化; 校本培训; 远程教育; 反思模式

[中图分类号]G650[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1- 7070 (2001) 02- 0022- 04

传统的教师培训模式以脱产培训为主, 面向的是极少数教师。在培训过程中, 培训者一般是行业的专家, 他们在培训时处于

中心地位, 其任务就是将知识(概念、程序、模式等) 清楚、准确地传授给受训教师, 而受训者就是听专家讲解, 吸收专家的知识, 以

便日后在教育教学中运用这些知识。

传统的教师培训模式的主要目标是使教师获得新的理论知识, 并以新理论带动教学行为的改变。因此, 在培训过程中是以传

统的培训方式——讲授为主, 以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掌握为着眼点, 培训者处于支配地位, 接受培训的教师则处于次要的、被动

的地位。这种培训模式, 不但不能适应现代社会对教师素质的要求, 更不能满足教师作为培训学习主体的需要, 也不可能为教师

的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 探讨新型的培训模式极有必要。

一、以提高教师素质、促进学校发展为目的的校本培训模式

(一) 校本培训的内涵及特征

校本的含义有三: 一是为了学校, 意指要改进学校实践、解决学校所面临的问题; 二是在学校中, 即学校自身的问题要由学校

中人来解决; 三是基于学校, 意指从学校出发。归根结底, 一切以学校为本。校本培训指的是源于学校发展的需要, 由学校发起和

规划的, 旨在满足学校每个教师工作需要的校内培训工作。它既可以在整个学校进行, 也可以在部分部门或某一科目上进行, 同

时还可以是两三所学校间相互合作地进行。[1 ]

校本培训最大的特点是培训的需要产生于教育实践, 培训的场地主要也是在任职学校。这使得任职学校经常处于培训活动

的中心, 能够充分调动任职学校的积极性, 而且能够理论联系实际, 最大限度地为学校服务, 为教师服务。校本培训的方式不拘一

格, 能够使培训目标易于达到, 培训具有很强的实效性, 而且符合我国的国情。顾泠沅在《走向21 世纪的教师教育》一文中就将其

作为21 世纪教师继续教育的一种重要形式作了介绍, 认为这种形式比较符合我国地域分布广、培训任务重、经费短缺、又要保持

学校正常教学秩序等实际情况, 因而可望成为一种与离岗(职) 培训优势互补的运作方法。[2 ]

(二) 校本培训与全面提高教师素质

教师素质最基本的构成部分为: 职业素养、教育教学能力、人格修养。对在职教师进行的培训, 主要目的

是为了教师职业的进

一步专业化, 由此而促进学校的改革和发展。因此, 在培训过程中, 主要是围绕培养教学实践能力、更新科学和教育知识、进行专

业化的训练和再训练而进行的。校本培训能够充分利用其自身优势达到以上目的并全面提高教师的素质, 从而促进学校的发展。

1. 校本培训课程的可选性, 有助于促进教师人格的自我完善

校本培训以校为本, 以满足学校每个教师的需要为出发点。所以, 在开设培训课程时, 必然要考虑教师们的需要。教师在培训

前后可以参与设计培训的内容和课程, 对于出自校方需要而开设的课程, 也完全有权自己作出选择。这种自主参与机会的获得以

及自由选择的权力, 不仅可以带给教师在培训时的乐学情绪, 还逐渐培养起教师的自主精神, 促进教师主体性的发展。这种受教

22

X [收稿日期]2001- 03- 20

[作者简介]黎琼锋(1969- ) , 女, 广西贺州人, 贺州地区师范学校讲师, 主要研究方向是教师教育、教师管理。

育过程中培养的主体性, 正是作为教育者的教师要求学生所获得的。教师主体性的形成, 不仅符合当代教育改革的需要, 更新教

师的育人观, 提高其育人水平, 还能够促进教师完美人格的塑造。教师的自主精神和自由参与行为的获得可以使教师形成积极正

确的自我认识, 唤起教师对人生境界更高层次的追求, 自觉地运用人类文明的精华和时代精神塑造自己的人格, 在能动的实践活

动中不断追求和实现自身价值, 完善自己的人格。[3 ]

另外, 在校本培训过程中, 教师通过选择自己需要的、有兴趣的内容或课程提高自己的知识素养, 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 也是

促进人格自我完善的重要途径。人格的核心部分是指人的内在素质, 即人的精神境界、思想意识, 这些都与人的文化素质密切相

关。文化素质的获取, 是一个人长期坚持自我学习, 在不断提高自我修养的需要的促进下, 广泛涉猎知识, 多方吸收文化精华的结

果。一个人只有想学、愿学、乐学时, 才能真正地学到知识并进行内化, 才可能提高文化修养。在校本培训中, 教师们可以根据专业

兴趣或个人兴趣选择课程甚至是设计课程, 从而学到更精深更广博的知识, 提高自己的文化修养。

2. 校本培训方式的多样性, 有助于教师提高职业的专业化程度

许多国家的教师教育改革主要是通过促进教师教育的专业化来实现的。所谓“专业化的教师教育”, 它涵盖的内容包括三方

面: 以培养解决问题的专业能力为目标的有关教育科学(教育学、教育心理学、教育社会学、教学论、学科教学法等) 与教育研究的

理论学习、连贯的临床学习、教育科学的学习与临床学习的整合。

从以上内容不难看出, 作为一种职业, 教师既要不断充实或更新教育教学理论, 又要注重这些理论与自身实践的密切联系,

使自己的职业不断专业化。因此, 培养和提高教育实践能力非常重要。而一般的离岗(职) 培训, 很难使受培训的教师及时将所学

的新理论付诸实施, 不一定能使整个学校受益。校本培训以学校自身为基地, 可以联系实际考虑多种培训形式的运用。第一类是

“边学边用”的培训方式。最简单的如将教育专家、特级教师请到学校作专题报告, 或者将一些教育专家

讲学的录像、光盘在学校

播放, 以满足全体教师学习新理论的需要, 随后开展讨论, 然后将新思想、新观念带入自己的课堂教学, 实现及时运用与创新; 第

二类是以实验和研讨为主的方式, 可以鼓励教师参与研究及满足教师参与研究的愿望。如根据学校自身的特长开展一些专业学

术会议, 可以邀请同行专家、教师们参加; 或者根据教师们的需要和兴趣特长组成各类专业或课题方向组, 在专家的指导下进行

教育科学研究或教育实验操作, 提高教师的教育教研能力, 并有意识地办成特色学校。还有一类就是利用微格教学系统和采取示

范教学的方式, 提高教师的教学技能。微格教学是培养新教师、探讨新教法的有效手段, 有条件的学校都应该建立一套微格教学

系统, 在校本培训中充分利用, 采取示范教学则可以依靠校内优秀教师促动其他教师改进教学, 或者与别的学校的教师共同探讨

教育教学方法, 总结教育教学经验。通过听课、评课、反思, 执教者与听课者都能得到提高, 增强了解学生的能力和教会学生的信

心。这些方式多样的校本培训, 有效地促进了教师业务素质的全面提高和职业的进一步专业化。

3. 校本培训人员的互动性, 有助于教师达到良好的育人效果

教育工作能否产生应有的效果, 不是仅靠教师个体劳动所能达到的, 需要教师集体的共同努力。在校本培训中, 由于参与培

训的人员都是相互熟悉(或是大部分相识) 的, 有共同的职业和目标, 有助于形成培训过程中人与人之间

的互动, 培训目的容易达

到, 培训学员的团结、合作精神及与人分享知识的能力得到优化, 这给以育人为天职的教师的劳动带来极大的效益。

首先是组织培训者(或单位、小团体的领导) 与培训学员之间的双向互动。培训过程中教学的开放性, 促成了一种动态的教

学、管理模式。组织培训者必须立足于以培训学校、教师为本, 加强一种双向的沟通, 如通过听取培训学员的建议, 使培训课程与

培训方式都有意识偏向教师的兴趣、爱好。这种尊重他人的行为也容易产生受人尊重的相应行为。双方在一种平等、融洽、合作的

关系中, 给双方的交往行为带来鼓励与支持, 也使培训任务得以顺利完成。而且, 在适度的强化之后, 课堂教学的开放性会进一步

增强, 双方的积极性也得到提高, 培训目的得以实现。教师们可以将这种经验经过改造后在自己的课堂教学中加以运用, 育人效

果也会大大提高。

二、以发展自我学习能力、实现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远程教育模式

(一) 现代远程教育的内涵及特征

现代远程教育是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新型的教育方式, 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 将教育信息传送给受教

育者, 包括应用电脑、网络等技术手段, 以生动形象的方式将大量的信息展现在受教育者面前。现代远程教育是构筑知识经济时

代人们终身学习体系的主要手段。[5 ]现代远程教育具有以下特征及优势:

1. 突破时空限制——学习是自由自愿的

由于计算机网络具有实时双向传输信息的功能, 这使得课堂不仅仅局限在一间教室里, 甚至不局限在一座

城市、一个国家

内。只要是计算机网络联通的地方, 都可以成为学习的场所。计算机网络可以把各种教育机构、科研机构

和公共文化设施联结在

一起, 组成一个巨大的知识宝库, 人们只要坐在计算机面前, 运用一下鼠标, 便能超越时空的阻隔, 从这

巨大宝库中任意找寻自己

想要的知识。这样, 学习便是在一种完全自由的背景下, 由学习者自主进行。

2. 资源共享——扩大受教育机会

在不同的地方进行远距离教育活动, 大家可以共享有限的教育资源, 在一定的时间内选择自己所喜欢的专

业或教师上课。现

23

黎琼锋多元化教师培训模式的分析与思考

2001 年6 月

代远程教育还可以实时地在网上转播一堂公开课, 使在不同地方的人如同在一个教室里聆听教师上课一样, 有身临其境之感。人

们还可以选择到一些自己所喜爱的学校或教师的课堂中听课, 与在校生一样享有这些学校或教师的教育机会, 并且因为享有名

校、名师的教育而随之产生一种成就感, 促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学习。

3. 特色教学——网上交互式学习

现代远程教育的教学有其独特的方式。除了网上传授知识之外, 对于一些学生经常要碰到的知识点上的疑

难问题, 教师可以

通过长期积累, 把它们编成一个个问题条, 组成一个答案库, 放置在学校网上。现代远程教育系统提供具

有智能搜索引擎的数据

库系统。学生在学习过程中, 遇到了难点, 可以利用问题包含的知识点的关键词或某种算法条件对现代远

程教育网进行查询。同

样, 系统提供的问题分析系统, 可以充分利用学生的问题分析结果, 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 完善答案库。

这种非直接性的解答问题

的过程, 可以促使学生自主地去找寻答案, 锻炼其独立的思维能力。[6 ]另外, 可以通过互联网进行异地实

时交流, 学生可以与教师

对话交流或进行公开讨论, 也可以通过转换系统的不断切换看到异地的学习情景, 并将自己融入其中, 或

通过E2mail 与教师交

流。这种方式快捷、方便, 利于及时反馈。

(二) 现代远程教育与教师的可持续发展

对于广大教师而言, 可持续发展是一个全新的概念和陌生的领域。而教师的职业又要求他们必须具有这种

思想以及更高的

素质水平, 要求他们在已有的受教育的基础上继续接受更高或更多的教育, 以不断适应时代发展对教师的

要求。这既是教师接受

培训的原因, 也是教师继续教育的内容之一, 还是教师作为一个发展的个体所必需的。因此, 教师的可持

续发展, 必须掌握一定的

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要有较强的思维能力、自学能力, 有获取、处理信息的能力, 有合理的知识结构与

储备。现代远程教育系统

可以帮助教师达到这些目标。

1、现代远程教育为教师的培训以及终身教育提供有力的支持

教师的可持续发展中一个关键所在便是掌握一定的知识和技能, 而且这种知识和技能要不断地适应社会的发展而更新变

化, 这就促使教师们不断地接受教育甚至反复地接受教育, 这也是终身教育的要求所在。已受过一定程度教育、已有固定职业的

教师们, 要想在原有基础上获得继续发展或是追求更高的学历, 就必须选择一种适合他们的时间自由、学习方式灵活的教育形

式, 现代远程教育正好符合上述特点。现代远程教育的开放式, 可以吸收众多已有学业基础但仍需继续提高的在职教师们。而且

在时间的选择方式上, 自由、灵活是在职教师喜爱的方式。在职教师可通过不断地接受继续教育, 进行不断的知识更新和知识创

新, 这样才能保证自身的持续发展。

此外,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的提高、信息技术的运用、家庭电脑的逐步普及更使许多教师圆了曾经不能圆的“大学

梦”。他们不必千里迢迢去求学, 教育被推送到了面前, 教师们可以自愿、自觉、自由地选择想学的课程。作为现代远程教育一种新

方式的网络教学, 成为高等教育可以充分利用的发展空间, 更成为教师们自主接受培训的重要方式以及实现终身教育的主要支

撑点之一。

2. 通过远程教育获得自主学习能力是教师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现代社会里, 知识增长的速度不断加快, 无论是在国际还是国内的人才竞争中, 更新知识是保持竞争优势的关键, 学习能力

也便成了新的核心竞争力。要实现自身的价值及满足社会对教师的需求, 教师们必然要不断地促使自己去获取更多更新的知识。

而且教师的可持续发展也要求教师们将学会获取知识作为发展的第一要素。所以教师在教学生学会学习的同时, 自己也得具备

自主学习的能力, 只有这样, 才能促进自我学习, 为其不断地接受教育和进行自主的学习提供极大的积极主动性。

现代远程教育网络的开放性为教师的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提供了种种机会。在现代远程教育的教学过程中, 师生之间的交

流机会少, 迫使受教育者学会自己去探求知识、获取知识, 逐步发展了一种会学习的能力。这种自己获得的用以教育自己的能力

便是自主的学习能力。在实现教师的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 最重要的是这种能力的获得。通过现代远程教育网络获得知识, 只是

受教育者需要获取的知识的一部分, 他们要利用这一部分去延伸、扩展, 而且要一边习得一边为更多的习得探寻一种良好的方

法、路径。“未来的学校必须把教育的对象变成自己教育的主体, 受教育的人必须成为教育他自己的人, 别人的教育必须成为这个

人自己的教育。”(《学会生存》) 在现代远程教育网络之下的学习者, 实际上是网络学校中进行自我教育的主体, 必须通过自己对

自己的教育, 才能获得知识和发展。并在这样一种教育系统的支持下, 不断成为自主学习的人, 成为自己的教育者。

三、以改进教师教学行为为着跟点的反思模式

(一) 反思模式的涵义

反思( reflect ive p ract ice) , 是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过程为思考对象来对自己所作出的行为、决策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

审视和分析的过程, 是一种通过提高参与者的自我觉察水平来促进能力发展的途径。[7 ] (P208) 20 世纪70 年代以来, 反思性教学逐

渐成为西方教师教育理论界的一股重要思潮。在这一背景下,“反思型教师”成为理想的教师类型。反思活动可以使教师对自己的

内部状态和外部行为及结果获得更为明晰和理智的意识。反思型教师会从社会生命和精神生命的角度来看待教师职业, 把教师

职业作为实现个人生命价值的条件。对理想自我的建构, 会不断地促使教师对已有的状态和期望达到的目标进行反思。

24

2001 年6 月桂林市教育学院学报第15 卷第2 期(总第45 期)

以反思为基础的教师培训模式是对传统的教师培训模式的挑战。反思模式中, 培训者所扮演的是一个教学反思的促进者的

角色, 教师们成对或成组地进行讨论, 有时同时进行角色扮演, 培训者有时也会提供一些信息, 但更多的是与教师们一起讨论, 听

教师发言。在这样一种模式下, 教师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的尊重, 主动积极性得到充分的发挥。[7 ] (P208)

(二) 反思模式与教师的教学行为

1. 反思模式的着眼点就是为了促进教师教学行为的改进

反思模式中教师培训不以现成理论的掌握为主, 其意义主要在于促进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觉察, 看到所倡导的理论与所

采用的理论之间的差别, 并帮助他们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通过培训, 教师获得的是个体知识, 即个体通过经验获得的知识; 还有

问题性知识, 即通过批判性地、创造性地解决问题而构建起来的知识。在此过程中, 教师从检查分析自己的教学行为开始, 通过自

我的反思, 找到理论和实践之间的差距, 从而不断调整自己的行为, 不断成长。或者通过微格教学系统, 把教师的课堂教学过程完

整地拍摄下来, 然后让教师一边看一边分析, 反思自己课堂上的一言一行, 将改进后的教学行为运用到实际的课堂中; 也可以组

织部分教师一起分析, 让集体受益。总之, 与教学行为有关的因素几乎都被纳入到培训过程中。

2. 反思模式对教师作为培训主体的充分尊重是实现培训目标的有效保证

反思模式的涉及面可宽可窄, 内容可多可少, 重要的是教师作为培训活动主体的地位得到尊重, 可以作为研究者参与到“自

我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对自己的学识结构、德行、管理水平等方面进行反思。如教师通过自学一些教育教学理论知识, 对照

自己的工作实践进行反思, 写出自学体会进行交流; 还可以配合师德教育, 对自己的言行进行世界观和方法论层面上的反思, 对

自己在学生、家长、社会中的地位进行客观定位, 从而明确自己的努力方向; 还可以在更新的基础上, 对自己教育教学活动的组织

管理进行反思, 以及在班集体建设、凝聚力焕发、创造力培养、问题意识的保护等方面以现代教学观为参照, 进一步尊重学生的个

性, 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8 ]

反思模式为教师培训提供了一条新思路, 虽然它与校本模式有相同之处, 但校本模式立足点在学校(包括

学校教师) , 而反思

模式的着眼点是教师的教学行为, 目标更具体, 操作性更强, 明显突出了教师在培训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因此可作为一种独立的

模式出现。

从以上几种模式可以看到: 无论是内容还是方法、形式, 教师培训呈现出一种多元化的色彩。现代社会里, 科学技术知识的迅

速增长以及社会进步速度的不断加快, 学习化社会已展现在人们面前。培训模式的多元化趋向, 为在职教师的继续教育和终身教

育都带来了极大的好处, 满足了教师的需求和发挥了教师的受教育自主权。但也要清醒地意识到: 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之间是有

机衔接的统一体, 未来教师的培养应从在职教师的培训中获得经验和吸取教训; 传统模式与现代模式也应结合起来相互取长补

短。因此, 必须不断提高师范教育的质量, 加强培训机构与中小学之间的联系与密切合作, 使我国的教师教育的质量更上一层楼。

[参考文献]

[ 1 ]郑金洲. 校本: 教育改革的新走向[N ]. 中国教育报, 2000—05—06.

[ 2 ]王秀美. 对校本在职进修的认识与思考[J ]. 师资培训研究, 2001, (1) : 33- 35.

[ 3 ]邢少颖, 贾宏燕. 试论教师完美人格的塑造[J ]. 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1, (1) : 56- 58.

[ 4 ]张贵新. 欧洲教师教育的现状与改革方向[J ]. 教育研究, 2001, (1) : 60- 65.

[ 5 ]靖士明. 谈谈远程网上教育[J ]. 上海教育科研, 2000, (9) : 45.

[ 6 ]雷庆. 现代远程教育: 实践终身教育思想的有效途径[J ]. 中国现代远程教育, 2000, (9) : 12.

[ 7 ]张建伟. 反思——改进教师教学行为的新思路[A ]. 文萍. 心理学理论与教育[C ]. 桂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9.

[ 8 ]陈立群, 乔世伟, 任奕奕. 构建学校自培体系促进教师自主发展[J ]. 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2001, (3) : 57- 58. (责任编辑彭志雄)

25

黎琼锋多元化教师培训模式的分析与思考

2001 年6 月

__

校本培训_教师培训新模式

电化教育研究 2002年第3期(总第107期)教师培训[文章编号] 1003-1553(2002)03-0069-04 校本培训:教师培训新模 式 李玉斌 (辽宁师范大学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学院,辽宁大连 ) [摘要]本文通过对我国在职教师传统培训方式的考察,分析指出我国中小学在职教师现代教育技术能力的现行培训模式的继承性及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实施校本培训的建议。 [关键词]中小学在职教师;现代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现状;校本培训 [中图分类号]G451.6 [文献标识码]A 随着实践的发展,传统培训模式的弊端愈加突出,改革呼声日益高涨。20世纪90年代以来,欧洲一些主要国家师资培训模式首先发生了明显的改变,即培训的重心开始下移,由以大学或专门培训机构为基地转向以教师所在的学校为基地,出现了校本培训(Schoo l-based In-service Educati on)。 一、校本培训的发展与内涵 以教师任职的中小学作为在职进修机构的作用被人们认识始于20世纪70年代的英国。当时英国正处于教育的大变革时期,变革给教师带来了一系列的新问题,迫使教师要对未来具备一种应变能力。这使得以大学为主体的师范教育模式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一些右翼议员和教育大臣公开提出,教师是在中小学课堂而非大学讲堂内学会怎样教学的,要求在教师进修制度方面改革原有的“以课程为中心”的教师进修体系,在教师、学校以及校外教师进修机构之间建立一种新的更亲密的伙伴关系,发展一种合作解决问题的在职进修新体系,强化以中小学为基地的师资培训。于是便有了“以学校为中心”的在职进修模式的雏形。这种模式以教师任职的中小学为基地,由校内的同事组成进修小组,通过诊断、讨论来解决学校中存在的问题和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面临的问题,与之相结合进行进修学习。它完全围绕共同关心的实际问题展开,可以请校内外的学科专家来学校讲学,也可以由校外进修机构提供课程学习。有的学校还设有“专业辅导教师”专门负责该校教师的进修。这种模式后来发展成为80年代以来英国中小学教师在职进修教育的主要模式,并得到了美国、德国、法国等许多国家的响应。 1989年在美国全美教师联合会发表的《着眼于未来的师资教育》报告中指出,教师培训从根本上要满足教师的不同需要,如果把师资培训形式和内容仅仅局限在大学或地方教育机构中,就会出现令人欣喜的假象,因此在未来的师资培训探索中,应当淡化把教师集中起来,让他们成为“学生”而加以培训的理念,而是要把培训送上门去,把培训随时随地渗透到教师真实的教学情境和教学过程中去。此后,美国中小学纷纷要求与当地的大学或教师中心合作,许多大学、教师培训机构、教师专业团体也积极尝试在中小学开展师资培训活动,逐步探索出一种新的模式——“学校本位”师资培训模式(Schoo l-based In-service Educati on M odel)。 法国和德国的中小学对新任教师实习都制定了较为完善的制度。日本的“新任教师研修制度”也是以校内进修为主,并为新任教师配备指导教师。俄罗斯亦重视教师的校内进修活动,有独自的也有几所学校合作举办的各种学术研讨会。葡萄牙也建立了一种新的教师教育制度——在职专业训练 96

教师培训总结反思

教师培训总结反思 教师培训总结反思一XX年8月至9月,在学校领导的关心和安排下,我有幸参加了哈尔滨工业大学举办的国家级骨干教师培训,教师培训总结反思。此次培训有来自全国二十六个省市的焊接专业64位教师参加。在这两个月的学习中,我严格服从学校的教学安排,认真对待课堂理论教学,两个月保持全勤,积极参与讨论和授课,努力完成作业,积极参与各项专业技能训练和社会实践活动,先后参观了哈尔滨工业大学焊接国家重点实验室,哈尔滨焊接实验室,中国兵器集团下属哈尔滨建成集团、哈尔滨飞机制造厂、哈尔滨空调制造集团,在哈工大导师的无私奉献和指导和帮助下,取得了丰硕的培训成果。 一、体会 这次培训,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有专题讲座,有实践观摩、互动讨论等,回首这两个月的培训,感觉自己是经受了一次观念上的洗礼,理论上的增长,既有知识的积淀,也有教学技艺的提高,这是收获丰厚的两个月,也是促进我教学上不断进步成长的两个月,在这两个月里,我重新审视了自己,调整了自己,完善了自己。 在培训期间,我会感叹每位老师知识渊博,旁征博引。几年的辛勤耕耘,已磨去了曾有的激-情和梦想。这两个月我们远离喧嚣,离开忙乱,来到哈尔滨工业大学华德应用技

术学院静静地聆听讲座,静静地写心得写总结,徜徉在学习的快乐里。原来我们太多操劳于琐碎的事务性的工作,太多疲于低头拉车而无暇顾及抬头看路,来到这里后,才清醒地认识到自己教育理论的贫乏。经过培训,意识到激-情和创新是成就你走向成功的必要因素。教育的理论、方法、形势日新月异,只有不断学习,不断更新,才能不断吐故纳新,弃莠汲良,才能使自己的教学工作达到最优化。 二、收获 下面我就两个月来的学习谈几点收获: 1、提高了师德水准,更新了教育观念 从师德教育培训起,哈尔滨工业大学顾得库院长从如何提高教师的素质出发,通过大量详实的案例,对教师的素质做了精彩的演讲,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哈尔滨工业大学吴林教授对中职教师和中职学生的心理问题做了透彻的分析,给我们在处理师生关系、班级管理方面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我们原有的师德观和专业成长目标有了更大的丰富和提升,我们深刻领悟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学无止境”的真谛。通过培训意识到天外有天,自己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通过集中理论学习,和名师的互动交流,使我们逐步更新了教育教学观念,了解了先进的教育科学基本理论,现代教育观、学生观和学习观,明白了在教学活动中应遵循客观

对教师培训工作的几点思考

对教师培训工作的几点思考 来源:中国教师报作者:刘明远添加时间:2010-1-13 11:57:00 教育改革,尤其是新课改实施以来,困难很大,究其原因,很大程度上与我国中小学教师队伍专业化水平不足有关。客观地说,现在,教师队伍建设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尚未落实,教师教育整体改革相对滞后,在职教师培训体制不顺、机制不活、基地不稳,不少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师训专项经费很少甚至是“零投入”,教师培训的针对性、及时性和实效性亟待加强。 要为上述的困难和问题寻求解决之道,我们必须思考:我们教师队伍建设(这里主要指培训)的责任主体是谁?我们的财力物力的投向应该制定一个怎样的标准? 教师培训的责任主体是谁? 对教师实施专业能力培训的重要性不用多讲,关键是钱从哪里来?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应该明确教师培训的责任主体是谁,经费究竟怎么解决。这些年,据我了解,全国有好多地方都有教师培训方面的规划,行政部门还专门出台了文件,规定教师工资总额的 2.5%用于教师培训。应该说,这是一笔可观的数目,可现实情况是这个钱从未真正到位过。现在还有一个数字,学校公用经费的5%用于教师培训。我们算一笔账,现在每个学生的公用经费一般五六百,初中生达到六七百,如果5%到位,那又是一个不小的数目,可现实的情况还是钱到位不了。谁来负责任?比如说学校公用经费的5%问题,校长就会说我要搞校本培训,学校的校长、教师还要到外面去学习,有的

甚至还要出国培训学习。这种打擦边球的现象很多,又缺少具体部门来统筹,所谓的教师专项培训经费根本没有得到专项落实。 这就是责任主体不明确,真正要做好教师培训工作,每一个省也好,市(县)也好,就得统筹好经费这块蛋糕,这块蛋糕有多大另当别论,但是没有肯定是不行。有了经费后,怎么用也需明确责任主体(实施培训的机构)。哪级部门承担哪些培训,用多少经费,承担哪些责任与义务,这些必须明确,必须有整体方案。 有钱了就能做好教师培训吗? 对于大多数地区的教师培训来说,现在是没钱,而有钱了,如何将教师培训工作做好也是一个问题。有了钱并不一定能做好培训,这样的例子太多了,有的甚至成为笑话。有媒体看到,某县好不容易筹了一百万元的教师培训经费,结果当地的教育行政部门安排了100位教师到我国著名的高等学府去呆了一周,说是要让他们学习先进的办学理念和管理思想。这种花钱的方式,这类“豪华”的培训是否合适值得深思。培训机构(实施培训的责任主体)的职责与义务、内容与形式、投入与产出、效率与效益,理应问责。 随着社会的转制与转型,各级培训机构也在重组、裂变之中。培训机构的建设和发展方式需要改变,以前都是学校(院)的方式,无论省教院还是市教院,都是一个办学的主体。我认为将来的方向应该逐步推进小机构大质量大服务多功能的培训责任主体,并建立健全的教师培训机构网络。在这个基础上再整合资源,明确责任与义务,转

最有效的教师培训形式

最有效的教师培训形式 第一组(北京的老师) 最有效的培训方式: 1、用做中学的方法来学“做中学”; 首先谈一下什么样的培训是最有效的,以前主要是教研室培训,这种培训中理论比较多,而实践的东西比较少。首先要,参与到做中学的体验是最重要的 2、把教师作为研究者,进行参与式的培训,并充分参与研究中和培训接受者界限明显, 3、分散与集中培训相结合; 4、教师心态要调整,不是被告知者,而是参与者。与培训者一样,是平等的参与和研究; 5、将理论的传授转变为实践的体验,边学习边研究、边反思边总结,是研究型的实践。遇到的最大的困难: 1、教师的观念要转变:由被动到主动; 对已有的观念,站在以前学习的基础上进行实践 2、将理论运用于实践; 转化过程是对一线教师比较困难的 3、相应媒体、网络资源的配备和应用; 老师可用的资源比较少,有的教师素质比较低,还不知道如何上网。 4、建议小班上课,课时连续性; 法国可以延长一节课的课时,老师有安排课时的自主性。课时安排应该有弹性。 5、开发有价值的案例; 6、资源中心的建立和使用。 北京还没有专门的资源中心,供以后教师和学生的参考。 刘占兰:开发案例一定要建立在实践的基础上,在原有的基础上,对主题进行修改和完。第二组(南京的教师) 最有效的培训方式: 1、教师的培训是一个“理念——实践——理论”的过程,并不断概括提升; 2、结合案例等进行理念的学习; 3、要有充足数量的案例; 4、培训方式应是典型的活动加研讨,并逐步深化; 5、培训由市级骨干培训到校本培训。 如何设计案例: 1、从模仿入手; 2、教师分析学生的活动,找出主题,专家参与,完善案例; 3、市成立案例分析研究小组,在实践中形成典型案例。最大的困难:

新教师培训实施方案

新教师培训实施方案 20XX年周田小学新老师培训工作方案为了更好地促进新教师的专业成长,尽快的熟悉业务,有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根据教育办的师资队伍建设规划,结合我实际状况,特制定这个新教师培训计划。 一、培训目标 1.让新教师对新课改目标、课程标准、教材教法有较为到位的认识,并及时适应新课标的要求。 2.让新教师能够用新课改理论运用到实际教学中,加强听、评课,提高教学水平及质量。 二、培训内容及要求 1.在业务学习上,要求新教师做好笔记。 2 .新课标下的教材、教法。要认真钻研新教材,了解新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及体系结构,熟练掌握新教材及所教学段教材的重点和难点。以上内容在教案里要体现出来。教学方法运用得当,要积极学习,努力探索适合自身特点学科教学规律行之有效地教学方法。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形成的合作、探究的新型学习方式,对这种学习方式各学段要大胆探索和实施。 3.指导教师的课随时向新教师开放,并经常进行听课、评课的互动。 4.要求新教师每课都要做好反思,并体现在教案本上。此

外,新教师要认真学习研究新课标。对新课标规定的教学目的、教学要求、教学内容等都要切实掌握,对新课标中指出的教学中重视的问题必须结合自身教学实际切实重视。 三、培训措施 1.参加校本教研。 本学年,要求新教师提前认真备好课,精心设计授课程序,上出最佳效果。授课教案要上交存档。要按时积极参加校本教研和上级举行的教研、培训等活动,认真听课,做好笔记,课下及时反思、认真实践,将所学理论与实践融会贯通,把所得的心得及时记录下来。 2.结对跟踪培养 充分发挥学校优秀教师、骨干教师的作用,与新教师结对进行跟踪培养。骨干教师要从业务学习、备课、上课、批改作业、辅导学生、考试、反思等各个环 节精心指导新教师,指导要中肯、具体,不要花架子,切切实实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新教师拜师要诚恳,虚心学习骨干教师的教学艺术。指导教师除了上好示范课外,还要随时向新教师开放课堂及不定时的进入新教师的课堂进行听课指导,让新教师尽快成长,承担起教育教学的重任。 3.在学校每人一节的教研课中,教研组要特别重视对

培训组织模式与方法

培训组织模式与方法 摘要:教师培训的专业化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前提,构建立体联动的学习型组织是教师培训的重要平台,增强主动服务的意识和能力、成为教师的同路人是教师培训机构的发展路向,使教师成为主动的探究者是有效能教师培训的共同信念。在首届中国教师培训论坛中形成了以上的共识。 关键词:教师培训,理念更新,制度保障 自“十五”以来,我国教师教育正经历着大规模的制度重建。培养机构层次的提升、高师院校的转型、省级教育学院的调整、区县教师进修学校的重组、教师培养和培训模式的改革、教师专业化是此次制度重建的主要内容。试图通过以上各方面的历史性变革,建立并逐步完善能够满足时代要求的新型的教师教育体系。 近年来,我国在教师教育机构调整与改革方面取得重要进展,培养与培训模式也进行了有意义的探索。同时,还存在诸如提高培训质量,完善培训保障制度的重大问题。为了持续、深入地推进教师教育改革,教育部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北京师范大学教师教育研究中心联合《21世纪校长》杂志、教育部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于2006年10月在北京举办了首届“中国教师培训论坛”。论坛吸引了全国各省市教育行政机构、教师培训和培养机构的近200名代表参加。与会专家和代表在研讨中普遍认为:教师培训的改革与发展首先是培训制度与活动背后的支配理念的变革,当前推进教师培训进一步深入开展的关键在于完善教师培训的制度保障。 一、教师培训的理念更新:在专业化培训中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所谓教师培训,就是具有认定资质的机构,根据教师成长的内在规律和教育改革的需求,基于特定的内容,通过有效的组织和活动方式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由此来看,教师培训是科学,需要以相关的理论知识为基础。在我们认识到教学是专业,教师是专业人员的时候,更需要认识到教师培训是专业工作。本次论坛的一个中心议题是讨论支持教师培训的知识基础。教育部师范司管培俊司长在阐述当前我国教师培训的新趋势时,从教师培训的目标、教师专业发展的动因、教师培训的内容与方式、以及制度与环境等方面提出了指导我国教师培训的

我的培训反思总结

我的培训反思总结 通过这次培训学习我收获颇多,使我在思想上、业务理论上、工作实践上都获益匪浅。通过培训班的学习,让我在专业理论知识上有了进一步的学习与提高,老师精彩的讲座和耐心的讲解,使本来枯燥无趣的理论变得深入浅出,而通过专题讲座、参与式培训、小组研修等形式又让我更多的吸取其他幼儿园的实践经验,以达到自我提高。我在学习专业理论的同时,老师们的敬业、谦虚、乐观、朴实的精神与品质,深深地感染了我。通过培训主要有以下几方面收获。 一、更新了思想,更新了观念,体会了素质教育的内涵。 这次培训,我们有幸听了好多精彩的讲座,我的思想又一次更新,教育观念又一次得到了转变 二、通过学习,我明确了骨干教师应该具备的素质及应发挥的作用。明确了今后的努力方向。 一名骨干教师,要有高尚的师德,较高的专业素质,相对的学科知识;要有一定的示范作用,即骨干教师要做到:有思想、有智慧;有风格、有特色;能研究、善思考;勤学习、能创造。这样才称得上是骨干教师,对比之下我有很多差距,我会积极发挥自己的作用,不断地努力,真正成为一名优秀的骨干教师。通过学习,我也明确了自己今后的发展方向,我要通过培训,通过努力,成为一名优秀的幼儿教师。 三、通过学习,更坚定了我对幼儿教师这个职业的热爱,我要努力工作,成为一名合格的幼儿教师。 四、一名骨干教师要有精湛的教学艺术,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作为一名骨干教师,要在教学方面深入研究,有独到的教学风格。 五、通过这次培训,我感觉到作为骨干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 通过学习,我才知道,我们一天不学习,就会被时代淘汰。所以我们要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制定学习计划,不断地更新自己,超越自己,使自己站在教育教学的最前沿。使自己永远充实。我要扎扎实实地学习,每年要看两本杂志,虚心地向专家、同行学习,使自己不断上进,成为学识渊博、教学理论丰富的骨干教师。积极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做出自己的贡献。这次骨干教师岗位培训,我更进一步了解和掌握了新课改的发展方向和目标,反思了以往工作中的不足。一些对教育教学工作很有见解的专家们以鲜活的实例和丰富的知识内涵及精湛的理论阐述,使我的教育教学水平进一步得到更新,真是受益非浅。下面是我通过培训获得的几个方面的体会: 一、教师要转变角色。 首先教师应树立新的师幼关系观,即转变传统教育工作者中“唯师是从”的专制型师幼观,构建教学双主体之间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新型的平等、民主、合作关系。其二教师应通过观察记录,熟悉每个儿童的个性特点,主动和儿童交流、合作,在平等互动中促进儿童的个性发展,主动和儿童交流、合作,在平等互动中促进儿童的发展。第三,做反思型教师。反思是教师着眼于自已的活动过程,分析自己的某种行为、决策以及所产生的结果的过程,是一种通过提高自我观察察水平来促进能力发展的手 段。 二、教师要尊重幼儿的发展水平,注重个体差异 我们要真正关注幼儿的活动过程,不要为了体现活动结果而只是提问能力强的孩子,忽视个体差异教育。如在观摩活动中,我们要以平常的心态组织孩子活动,让各种不同发展水平的孩子都有受教育的机会,甚至要让能力差的孩子得到更多的机会表现自己的能力,这样能力差的孩子才有安全的活动环境气氛,自信心十足,才会获得成功和满足。因此我们在教学活动中,要面向全体幼儿,尽可能让每个孩子有表现自己的机会,不要只追求结果而放弃过程中尊重幼儿发展水平与个体差异教育的统一。 三、教师应注重综合性和课程的整合。 儿童的多个发展领域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它们构成了一个有机的发展整体,就像杜威所说的:“出现在儿童世界里也并不把他的经验按学科分门别类地呈现出来的,儿童也并不把他的经验按学科结构来分门别类,而且儿童也并不足分门别类地去感受、去认识他所经历到的事物。分科课程与儿童生活的统一性是冲突的。”因此,幼儿园的教学内容应是综合的,尽可能使不同的课程内容产生联系,以促进学习迁移。在教学实践中,要综合各领域的知识进行活动设计,力求帮助幼儿获得完整的经验。

新教师培训与培养的实践与思考

新教师培训与培养的实践与思考 作者:秦娥 来源:《师资建设·理论与政策版》 2013年第1期 □文/湖北省长阳土家族自治县教研培中心秦娥 在“均衡教育”理念指导下,各级政府及教育行政都非常重视对农村义务教育的关注,尤其在教师队伍建设方面加大了扶持力度。近几年来,每年都有资教生、支教生、特岗生、选调生、招聘、置换生等各类新教师输送到农村支教。2012年3月,湖北省人民政府又下发了《关于创新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机制的意见》,意见指出:建立“国标、省考、县聘、校用”的教师管理制度,实行全省统招统派、经费省级负担、县级教育行政部门负责管理、农村学校使用的补充新机制。这一系列惠农政策,为农村教师队伍注入了新鲜血液,给农村教育事业增添了活力。然而,也有来自不同类型高等院校的大学生在具有自身优势的同时,存在着一些缺憾,如教育教学专业知识欠缺、常规教育教学经验不足、“耐心”与“爱心”不够,这些缺憾是他们工作浮于表面的不稳定因素,导致他们有的刚刚上路就拜拜,有的刚刚成长为骨干就跳槽,这样反复的输入与输出,为农村学校教师队伍建设带来了新的困难,如何培训与培养新教师,使之尽快适应学校的教育教学等工作,已经成为农村教师培训的新课题。 为此,我们提出了新教师“一年入门、两年胜任、三年成才”的培养目标,围绕这一目标,我们从以下方面进行了实践与思考: 一、抓好岗前培训帮助新任教师迈好坚实的第一步 新任教师走上教育教学岗位是他们成长道路上非常关键的一步,我们有责任和义务帮他们迈好这一步。岗前培训在我县坚持了近二十年,但由于新教师来源在不断变化,从起初的师范院校直接分配到现在的特岗、资教、支教、招聘等渠道输入,我们对新任教师的岗前培训工作也在不断更新观念、调整思路,其目的是想通过岗前培训,使新任教师平稳完成角色转换,从心理上、工作上、行为规范上初步适应教师职业要求,引导他们迈好成长的第一步。 岗前培训由县研训中心组织进行集中培训,培训时间安排在每年暑期开学前夕,主要是通过“头脑风暴”式的“遵纪守法、爱岗敬业、教育教学常规”等方面的教育来进行,其具体的培训课程和形式根据每年新任教师的实际需求进行选择。比如我们开设的“教育政策法规”一直坚持了二十年,教学方式却由过去的灌输式转变为现在的案例教学式,这样更能激发新时代教师的学习热情,他们在一个个鲜活案例的引导下了解《教育法》、《义务教育法》、《教师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定》基本内容,明确教师、学生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提高新任教师的法规意识。在“教育教学常规”这一块,在以前师范院校直接分配进来的新任教师培训中,我们一般采用竞赛之类的形式来完成,因为他们在学校就已经基本掌握了扎实的教育教学基本功,我们开设这一课只是起一种强化与选拔作用,但近几年输送进来的新任教师大多是非师范专业类毕业的学生,有的即使是师范院校毕业的学生,在学校也基本没有接受过教育教学常规及教学基本功的训练,于是,我们将这一块内容调整为培训重点,并聘请当地名师,如借助模范班主任、优秀学科教师等优秀教师进行言传身教,通过示范、互动交流、合作探究等方式,帮助新任教师初步掌握班级管理、教育教学的基本技能与技巧,明确课堂基本结构,尝试实践课程理念等。同时,我县有着丰厚的少数民族文化底蕴,因此,我们还开设了“民族文化与民族教育”等特色课程,帮助来自不同地区或民族的新任教师,了解土家族民族文化相关知识及其与教育的关系,使之尽快适应民族教育工作。 通过短暂培训洗礼之后的新任教师,将分配到各个学校任职,由各学校对其继续进行为期一年的培训与培养,县研训中心定期或不定期开展培训培养工作的指导、检查、经验交流和评比等活动。一年后,由新任教师本人写出书面总结,任职学校组成考核小组对其一年的德、能、勤、绩进行考核评价,报经县教育局考核认定合格者,颁发合格证书,并聘任为正式教师;不合格者,延长培训期一年。 二、建立培养机制引领新任教师健康成长 人的健康成长,不是单靠理论的宣传和学习而习得的,而是要靠实践中自身“体悟”出来的。新任教师带着从高校习得的广博知识和岗前“爆炒”的教育教学相关知识走马上任,此时,他们还只是刚刚学步的稚子,要确保他们能够健康成长,学校的培养与指导是非常关键的。我们还要求每所学校都必须成立专门的领导和指导小组,制定新任教师培养方案和具体的指导计划,为新任教师配备优秀的指导教师,并随时与上级培训部门取得联系,上下齐心,从师德、师能等方面对他们进行跟踪培训与培养,建立长效的培养机制。

教师个性化培训方案

株林小学教师个性化培训方案 20世纪末期,在我国全面启动的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程的实施中,教师培训的研究和实践成为关注的热点之一。走进新世纪,伴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的推进以及教师教育的深入发展,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目标将引领教师在职教育走向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可以预言,“以教师发展为本”将成为新世纪教师培训中的主旋律,尊重教师需要、重视独特内涵、发展个性化特征的“个性化教师培训模式”是其必然的发展趋势。 一、个性化教师培训的模式探索。 个性化教师培训模式是一种在校本培训的机制下适合中小学教师个性发展的培训模式。它本质上是一种参与式培训与行动研究相结合的复合型模式。在这个模式下,教师作为学习的主体,依据自己的知识背景、兴趣意愿、专业需求选择学习内容、研究课题和培训方式,强调教师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自我反馈和探索反思。指导者则对教师的学习实践活动进行指导、培训和拓展。它淡化了把教师集中到本校之外,脱离自己的工作岗位,重新成为学生进行学习的理念,突出了培训的针对性、实效性和独特性,体现了教师专业发展的合理性、成长性和差异性。 1.培训思路。 为了实施“个性化教师培训模式”,实现教师“不拘一格”的培训目标,我们在近年的实践研究中,探索了一条“个体突破——整体推进——观念更新——能力提高——素质拓展——专业发展”的培训思路。这条培训思路的具体做法是:由高校专家、有经验的高水平教师和教师培训机构的专职教师组成导师组,首先对实验学校的骨干教师进行系统的理论培训。然后导师依据“分层分类、求同存异、分析需求、准确定位”的原则,与学校骨干教师结成对子,共同制定灵活多样的个性化培训方案,拟定阶段性目标和长期训练计划。其后导师定期到学校对骨干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现场诊断与分析,帮助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尤其注重对其解决问题的过程分析,从而提高骨干教师的反思实践能力,使他们在反思实践中,真实地获得解决教育教学问题的行动智慧。这种培养过程不是一次性的,而是一个长期的反复沉淀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对骨干教师教育教学实践的个性化诊断离不开理论的学习和理论的指导。导师通过指导骨干教师自主选择课题开展研究,促进骨干教师的实践创新能力的提高和教学科研经验提升;通过辅导骨干教师自修读书,促进教师自主学习能力的养成和理论知识的积累。因此,这是一个以真实问题为载体的理论和实践自然交融的过程。这条培训思路使理论学习和骨干教师的教学实践之间有了强有力的媒介和助推器,从而大大加快了教师的成长速度,为骨干教师的观念更新、能力提高、素质拓展、专业发展提供了保证。 当骨干教师成长、成熟,能独挡一面时,“整体推进”的时机便已成熟。导师通过集中培训的方式对全体教师进行理论指导。然后以各学科骨干教师为学科带头人,通过结对子,成立学习型教师组织的方式,带动全体教师的学习、发展,最终实现全体教师的成长、进步。 2.培训方式。 (1)教育教学能力的个性化提高——实用·实效·实益。 个性化教师培训模式关注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个性化提高,注重能力的实用性、实效性和实益性。教育教学能力的提高以具体的课堂为平台,以普遍的教学

中小学教师培训的创新实践与思考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b212391093.html, 中小学教师培训的创新实践与思考 作者:程何 来源:《中国教师》2019年第12期 【摘要】开展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需要教师培训机构提高培训质量、提升培训品位。品质培训,于实施主体而言,要在课程特色、文化特色、形式特色、管理特色上下功夫,做好特色培训,撑起“品质培训”内涵;与乡镇基地学校或其他远程教育中心开展联合培训,担起“品质培训”使命;以生态学视角进行教师全员培训,筑起“品质培训”生态圈,夯实教师培训机构品质培训,助推教师的专业发展。 【关键词】品质培训教师培训机构教师培训中小学教师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指出,全面提高中小学教师质量,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队伍;开展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促进教师终身学习和专业发展。要实现中小学教师的全员培训,市、区、县教师培训机构就要做好精准对焦、赋能培训工作,做有品质的教师培训。近年来,湖南省宁乡市教师进修学校作为国培项目A类县,在教师培训工作中,已摸索出了一条在课程特色、文化浸润、学习共同体构建等方面赋能培训的品质培训之路。 一、品质培训的内涵界定 品质培训(Quality Training)是指为建设、打造高素质、专业化、创新性教师队伍,教育行政部门严格按照培训政策和方针,制定培训方案,并由教师培训机构通过一系列方式及手段,精心组织、专业实施、精准评估,将培训的效果从教师的提升发展落地到学校和区域教育教学质量提升上,以构筑教师发展的“同心圆”,实现全市、县、区教师专业化 发展。 品质培训的责任主体是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实施主体是市、区、县教师培训机构。品质培训的实现主要从培训的目标达成、培训的需求滿足及培训的内容、课程、资源、方式、管理、评估优化等方面发力,促进教师培训品味、内涵、质量的提升。 二、开展品质培训的基本思路 教师培训机构的担当和使命是做有“思想”、有“内涵”、有“效果”的培训,这种使命、担当促使每一位培训者在负责培训项目时,迸发创新性思维,提升培训品位、提高培训品质。湖南省宁乡市以研促培,以赛促培,在教师培训中实现品质化的探索,主要从特色培训、联合培训、生态培训三个角度进行(见图1)。

中小学教师培训模式需求分析

中小学教师培训模式需求分析 (一)需求分析 1、关于培训容 培训容的选择,从政策、制度设计,到组织实施,总是根据教育改革发展需要和教师的能力结构理论,将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应该学习的相关容以一定科目的形式呈现。一般而言,包括学科教学论、学科专业知识、教研与科研、教师职业道德、信息技术能力、心理健康教育等。 问卷总体数据显示,教师最希望参加培训的学习容依次是:专业知识(38.8%),学科教学论(24.1%),教研与科研(13.7%),信息技术能力(10.5%),心理健康教育(8.3%),师德(2.4%)。由此显示,在中小学新课程实施的背景下,教师对本体性知识、条件性知识还是有较高的学习需求。对与教学密切相关的教科研、信息技术能力的提升,也有较高的期待。 卡方检验显示,培训容的需求,在不同省份、性别、年龄、教龄、学历、职称、学校层次和类型以及学校所在区域上存在着不同水平的显著差异。 培训容需求的省份差异:学科教学论的比例,中部省份的需求(21.9%)明显低于东部省份(26.5%),教研与科研方面,东部最高(15.6%),其次中部(13.4%),西部最低(10.5%),信息技术能力需求反之,西部最高(14.9%),其次中部(11.2%),东部最低(7.4%)。东部省份的心理健康教育需求较高,达到10.4%,明显高于中西部。 培训容需求的性别差异:女教师的专业知识需求(40.3%)高于男教师(36.6%),学科教学论上的需求(23.3%)低于男教师(25.2%),信息技术能力上的需求(8.5%)低于男教师(13.4%)。 培训容需求的年龄差异:50岁以上年龄的教师,对专业知识(46.0%)和学科教学论(26.7%)上的需求,明显高于其他年龄段的教师,而在教研与科研方面的需求(8.3%),明显低于其他年龄段的教师。 培训容需求的学历差异:专科及以下学历的教师有较高的专业知识需求(42.9%),较低的教研与科研需求(10.2%),较高的信息技术能力需求(12.1%),而研究生学历的教师在专业知识方面的需求较低(30.4%),教研与科研的需求较高(22.1%),信息技术能力需求较低(5.4%),心理健康教育需求较高(14.6%)。 培训容需求的教龄差异:20年以上教龄的教师,在专业知识的需求上比例较高 (43.0%),教研与科研上的需求较低(11.4%),心理健康教育上的需求较低(5.6%);5年教龄以下的教师,在信息技术能力上的需求较低(6.1%,6.3%),在心理健康教育上的需求较高(10.3%,10.9%)。高级职称的教师对专业知识的需求较高,达到42.1%。

对教师培训工作的思考与建议-2019年作文

对教师培训工作的思考与建议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师德和业务水平是提升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一条重要途径,更是影响教育质量的关键因素。最近,我们通过召开县区培训部主任座谈会和举办新教师在岗培训项目检查与评比活动,针对教师培训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广大教师对培训的期待等作了调查与研究,目的是为了进一步总结、反思过去的培训工作,深入了解教师今后的培训需求,我们在如下几方面做了一些思考: 一、教师培训面临的困难 作为培训工作的组织者和管理者,我们深切的感受到了培训主客观因素产生了培训的困难,主要集中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一是新教师方面。近些年在岗教师缺口较大,很多毕业生根据需要招聘到了教师岗位,分布在市区及各县、市区,尽管我们的岗前培训是以县、市区为单位集中面授,但由于一些学校的教师教学负担重或者说离面授培训地点远,不能按时参加培训,即使安排在双休日或者是假期,也有部分教师因家务琐事,也不能再抽出时间全身心的投入培训。还有部分新教师认为自己刚刚走出大学校门,教育教学理论方面无需再学习,对组织培训认识肤浅,多数是为了一年的考核合格证参加学习的。 二是中老教师方面。部分中年教师认为自己从经验到经历都已成熟,在学校已经到了举足轻重的位置,无需再参加比较初级

的培训,对培训内容、地点、方式挑挑拣拣。而部分老教师由于工作需要仍然坚守在教学的第一线,但他们又因为视力降低、记忆力减退和精力不足,而不愿参加培训学习,尤其是理论性较强或操作上有特殊要求的培训,如计算机中级培训等等,我们感觉困难较大。 三是资金落实方面。财政规定的资金不能到位。个别县、区以及学校的培训经费多数采取自筹。有的学校这部分资金没有用到教师培训工作中来,甚至舍不得在教师身上花钱。 四是培训时间方面。基层学校没有可以随时代课的教师,特别是重点学校,人员非常紧张,教师们的课时安排的满满当当,分身乏术,有人形容是一个萝卜一个坑,造成了能参加骨干培训的教师无法离开,离岗培训根本没有办法实现。 二、教师培训存在的问题 通过调研,我们发现培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观念认识的问题。部分领导重视不够,没有给教师创造参加培训的机会,有的教师上级部门指派了培训教师参加培训活动,校长也会以各种理由不让其参加,即使有的学校组织了培训,允许参加了上级部门的培训,也是对培训的管理缺乏有力的措施和激励机制,造成教师参训的积极性、主动性下降。部分教师观念陈旧、认识不到位,他们认为自己已在大学学到了有关知识,不必再进行培训,对培训应付了事,点卯走人的现象经常出现。

新理念 新模式

新理念新模式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将我国广大中小学教师的专业发展问题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教师的培训、学习、提高显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要。如何提高培训的质量和效益,如何建立“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摆在每一位教育管理者面前——伴随着新课程实验的大规模推进,教师培训在各地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在回顾近两年来教师培训的总体情况时,教育部基础教育司有关负责人表示:“在新课程实验的推进过程中,教师培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忽视。为使教师培训更加规范有序,更加注重质量效益,有必要就有关问题进行研究,不断探寻教师培训的新模式。” 理念之一通识培训是教师培训的首要任务近两年来,按照《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及相关培训工作的要求,各地开展了广泛的新课程教师培训,不仅突出体现了课程标准的重点和难点,而且还针对实验过程

中遇到的问题,对课程标准的教育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试评价等问题,结合案例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论述。然而,如何将先进理念运用到教育教学之中,仍然是广大中小学教师面临的困惑。许多教师反映,参加培训的时候,感觉培训者介绍的理念非常好,对于课程标准和教材的要求似乎也已经明了,但在实际教学中真正落实起来却很难。面对传统的培训模式与新课程新要求的冲突,如何更新培训观念,变革培训模式,提高培训的质量和实效,是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有关专家明确指出:“新课程对教师的挑战首先是观念的冲击,走进新课程,观念必须先‘走进’,没有教育观念上的真正转变,即使用上了新标准、新教材、新方法,也将走样、走味,一旦遇到困难或阻碍,最终必将回到老路上去。所以,在教师培训中,必须首先抓好通识培训,抓好教育观念的转变。目前,在培训中,一些教师对理论学习不感兴趣,而急于操作,结果‘一听就明白,一做就不会’,观念的转变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专家提醒:“不要小看通识培训的作用,要引导教师认真学习课程改革的有关文件,在转变观念上下功夫。对于教师来说,方法指导固然重要,但比方法更重要的是思想的指导,是教育思想的引领。” 理念之二“以校为本”的教研是后续培训的关键据来自实验区的教师反映,大部分教师在培训后都很难把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运用到日常课堂上,这种困惑始终困扰着教师。这表明,教师无论参加哪种形式的培训,都要面对从理论到实践的转换问题,在理论与实践的转换上,有一个很难逾越的鸿沟。正如一位校长所言:“培

中小学教师培训交流的模式与方法

中小学教师培训交流的模式与方法【引用】 学生的成功取决于教师的高素质。教师的有效培训是增强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教师素质的重要途径,是当前基础教育改革对教师队伍发展的必然要求,所以教师培训被置于了“优先发展,适度超前”的重要定位。反思以往的教师培训的理念和方法,借鉴国内外相关研究的经验,配合新一轮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探索新的教师培训模式,对于提升教师的专业化水平,促动教师的专业成长,对于新课程改革的成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传统教师培训中的不足 传统的以高等教育机构为本的教师培训是知识导向型培训模式。它以知识的传授为基础,或强调学科知识,或强调专业知识,沿袭传统的“教师讲学员听+ 中小学参观考察(走马观花的形式)”的方式。这种模式忽视了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联系,忽视了实践性知识的学习,忽视了学员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在倡导先进科学的教育思想、教育理论的同时,却使用了与这些观点相悖的培训方式。在教师培训理念和方法上的偏差在一定水准上影响了教师培训的效果。实际上,大部分教师在参加了这类培训后,都感到困惑,难于把所学知识使用到日常的课堂教学中。而校本培训又走向另一个极端,仅观摩教学活动依样画葫芦的学习模仿些他人已经贴了标签的经验,缺乏反思和研究性的经验学习。同事之间的切磋互助利于教学实践技能的养成,却难以提升教育理论,同一层次教师间的相互支援往往会囿于同水平的反复,难以提升理解的理论水平,这是校本培训的“致命伤”。中小学毕竟是实行基础教育的场所,不是高等教育机构,没有相对应的学术氛围,教师培训完全在中小学实行也不可取。 二、国外的相关研究 1. 教师的知识观 瑞福肯(Rivkin,1998)、桑德斯(Sanders,1996) 等的研究表明,教师素质与学生的表现以及学业成绩之间的关系密切相关。而教师教育知识由条件性知识(来自教育科学的理论的显形知识)和经验性知识(来源于教育实践的隐性知识)构成。条件性知识是一般教育的通用知识,影响人们的教育理念,并为实践提供理性支持,用以指导与调控实践活动。经验性知识是通过教师在教育实践活动中的感悟和直觉来获取和形成的知识,它对条件性知识的学习起基础或防碍作用,对教师教学行为的影响更为广泛、深刻和复杂。两类知识的性质决定了条件性知识的学习及对实践的指导意义不是只通过外部的灌输学习就能实现的,它还必须在实践中经过教师自己的积极参与、体验、反思、经历、相信认可时,才能真正掌握和内化。如果教师培训不考虑教师学习的特点,仅仅重视报告新观点、新思想,难免使教师所学的条件性知识大多停留在口头上,行为仍被隐性知识牵着鼻子走,出现“两条腿走路”的现象。 2. 成人教育理论 柯尔伯(Davia kold) 的经验圈理论认为:一个成人要取得培训的成功,必须经历四个阶段,它同样也适合于教师的培训。(1) 教师在实际的工作中,需要解决一些实际的问题,迎接新的挑战,所以教师需要培训一些新的知识和经验。(2) 在培训过程中,教师必须能够从多个角度观察和思考这些新的知识和经验。(3) 教师在培训的过程中必须结合自己的观察和思考,创造概念,形成逻辑完整的理论体系。(4) 教师要使用这些理论与自己的工作实际,在实际的工作中做出自己的决策和解决具体的问题。柯尔伯的经验圈理论对于教师培训的实际意义在于,成人是带着经验和问题来培训的,培训的内容要求与自己职业的发展及个人的内在世界的提升相联系,培训的过程应该是一个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不仅要注重理论知识的培训,同时在理论培训的过程中要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以及自己的经验教训,来消化吸收这些新的知识和经验,形成自己的对这些知识和经验的新的理解,并在实际工作中使用这些知识和经验做出决策,解决实际问题。 3. 对比课的研究 乔依斯和许瓦斯(Joyce and Showers,1982) 曾对两组参与了三个月在职课程培训的教师做过对比研究,其中一组教师在受训期间同时参与了校内同事之间相互观课和指导,而另一组教师所在的学校则没有

教师国培学习总结与反思

教师国培学习总结与反思 能够参加国培,对于教师们来说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几乎,那么在培训学习中,教师们应该如何对学习情况进行总结反思呢?下面是由小编整理的教师国培学习总结与反思,希望对您有用。 教师国培学习总结与反思篇一在2xx-x年的岁末,我有幸与同事们一起,与来自各个地区的幼教同仁们一起相聚在武汉城市职业学院,参加“国培计划(20xx)”——湖北省农村幼儿教师培训骨干教师培训班。心中感到无限的荣幸与感激。能参与此次国培计划的都是奋战在教学一线的骨干教师们,而此次培训也是国家及其重视学前教育,专门为我们聘请到很多名师教授为我们授课,是特别难得的一次学习机会。虽然我们顶着凛冽的寒风从各地汇聚于此,但国培如同冬日里的暖阳,暖和着,照亮着每一位老师的心。 国培地点在武汉城市职业学院,我们置身于幸福而又文化氛围浓厚的大学校园中,仿佛又回到了学生时期。对知识的渴求,对理论上的指导,实践中的困惑,无一不促使我们认真聆听幼教专家学者的精彩讲座。虽然国培工夫还没过半,但谈起心得,我归纳几个关键词: 一、传道解惑 在第一天的数学领域中,华师大的张教授为我们概括了目前老师们存在的问题,如现今在数学领域中,思想不明白,目的是否达到,认识不完整,研究薄弱等,那么往深层次分析,问题存在的原因是新纲要留给我们的空间太大,自然常识与数学都合为科学领域,但实际上又不一样。有的园所融合备课,有的园所分开研究,这些见地都是我们平时所

困惑的事情,张教授一一为我们做了解析。 二、榜样互动 最为欣赏的是在幼儿园班级组织和管理中的何磊园长精彩的授课,开篇点题,借用非诚勿扰中的一句话:你讲或不讲,班级组织与管理它都在那里。在何磊园长的会谈中,大量运用一线教师喜闻乐见的案例为我们深化浅出的剖析班级组织和管理中存在的困惑。并与我们做互动谈话,激发了我们共同与专家一起探究问题的极大爱好。在互动中,我们逐步把握了班级管理的方法,如:规则的引导,情感的沟通,互动指导,榜样激励、目标指引等等。何磊园长在长达三个小时的授课过程中激-情,睿智,大方而富有感染力在我们心中埋下了榜样的种子,榜样的力量是无穷无尽的,相信在我们日后的工作中影响长远。 三、严谨治学 此次做客的专家教授中,来自湖南师大曹中平教授堪称幼教界的国宝人物。曹教授眼中、口中我们明白了,是游戏是人类从野蛮进入了文明,游戏是生命力的表现,是感性与理性的结合,游戏表现的是善于美。在他的指导下,我们在游戏与活动区活动做了一番探究,这一领域,老师们经常是做吃力不讨好的事情,往往废寝忘食的自制了很多玩具孩子们却不爱玩,家长花钱买的玩具也经常得不到孩子的爱惜。是因为孩子们缺乏的是从玩具的命名,它的玩法以及制作过程的了解。这些细节的缺失造成了目前的状态。另外,我们从曹教授PPT的展示中也分享到了福禄贝尔的恩物体系,并得到启示:幼儿对玩具的认识是由面到点,由整体到部分,由浅入深。恩物1——10的特性正是与儿童

乡村教师培训存在的问题分析及思考

乡村教师培训存在的问题分析及思考 二 0 一七年四月

乡村教师培训存在的问题分析及思考 乡村教师是我国乡村教育事业的主要承担者,乡村教师培训是促进乡村教师专业成长、提高乡村教师素质、推进乡村学校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途径。乡村教师培训不仅关系到乡村教师自身的专业成长与发展,更关系着乡村基础教育改革的成败及教育质量的高低。由于长期受交通地理条件不便等因素影响,造成我国城乡发展不平衡,乡村学校优质资源配置不足,乡村教师岗位吸引力不强,乡村教师队伍结构不尽合理。整体相对而言,乡村教师专业学习资源匮乏,知识结构不够完善,学科视野不够宽广,自己对自己的期望值不高,进取心不强,致使乡村教师整体素质不高。为此,2015年国家出台的《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一2020年)》明确提出,要把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必须进一步加强乡村教师培训力度,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本文结合自己多年的乡村教师培训工作,对过去乡村教师培训中存在的问题试做分析,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问题解决”策略思考。 一、乡村教师培训存在的问题 新世纪课程改革以来,乡村教师培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但是,在乡村教师培训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直接影响着教师参训的热情和培训的质量与效果。 (一)乡村教师培训目标定位不明确 一个培训项目的培训目标的确定在一定意义上决定着这个培训活动的内容和形式,以及培训的效果。切合培训对象的培训目标的制定是保证培训有效性的重要前提。过去我们的培训都是全县一盘棋的做法,其培训目标设计多没有结合乡村教师实际进行有效的制定。突出表现是,忽视乡村教师教学环境的特殊性。例如,在我们的访谈调查中发砚,当前乡村学校面临的一个严重问题是留守儿童问题。乡村教师需要的不仅仅是如何传授知识的教学技能,更为需要的是如何有效地管理这些孩子的培训指导,如何对他们进行心理辅导教育。 而针对乡村教师的专门培训也存有大一统现象,忽视乡村教师个体需求之间的差异和不同发展阶段的教师对培训的不同要求。忽视不同年龄或教龄、不同职称级别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