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DP增长与幸福指数
比较分析国民幸福指数与GDP

比较分析国民幸福指数与GDP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国民幸福指数和GDP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两个重要指标。
本文将对这两个指标进行比较分析,以探究它们的联系和影响。
国民幸福指数和GDP的定义国民幸福指数(GNH)是衡量一个国家居民生活质量的标志性指标,由不同的元素构成,包括个人的物质和精神福利、社会支持、文化传承、自然保护等。
国民幸福指数旨在反映居民满意度和幸福感,从而为政府制定政策提供指导。
GDP(国内生产总值)则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全部货物和服务的价值总和。
GDP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可以反映一个国家的经济产出和总体经济水平。
国民幸福指数和GDP之间的关系国民幸福指数和GDP都是衡量一个国家的发展水平的指标,但它们所反映的方面不同。
GDP主要关注经济增长及其成果,而国民幸福指数则主要关注人民的生活品质和人民幸福感。
两者之间的关系复杂,以下分为三个方面进行详细分析。
1. 经济发展对国民幸福指数的影响经济发展可以提高居民生活水平和国民幸福指数。
随着GDP的增长,居民的收入水平得到提高,并且享受到了更好的教育、医疗和住房条件等基本生活条件,从而提升了居民的生活幸福感。
此外,经济发展还能带来人们生活方式和价值观的转变,更多地注重人们的精神和文化需求,从而提升国民幸福指数。
2. 国民幸福感对GDP的影响国民幸福感的提高也可以进一步促进经济发展。
当人们拥有了更高的幸福感和生活质量,会更有动力去创造更多的财富和物质资源,从而推动GDP的持续增长。
同时,较高的国民幸福指数也会吸引更多的投资和人才,进一步推动经济发展。
3. GDP和国民幸福指数的平衡尽管经济发展能够促进国民幸福指数的提高,但长期追求GDP的增长也会带来负面影响。
这种单一指标下的纯经济发展容易忽略社会公平、环境保护等问题,从而降低国民幸福指数。
因此,要同时注重GDP和国民幸福指数之间的平衡,强调可持续发展,从而更好地实现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
让好看的GDP和真实的幸福感一起成长

犹 如 渴 盼 第 一 场 冬 雪 ,每 一 个 干 涸 的 心灵都在默默 呼唤 , 盼望 “ 福 ” “ 严 ” 幸 和 尊 的 洁 白雪 花 , 快 在 2 1 温 柔 洒 落 , 尽 0 1年 铺
遍角落。
同时 , 即使 应 用 “ 福 指 数 ”也 并 不 意 幸 , 味着 就 要 摒 弃 GD 。邢 占军说 , P与幸 P GD
经济 同步增长 ,把好看 的 G DP与居 民真实的幸福
感 统 一起 来 , 为 最 大
福不仅体现 为耀 眼的 GDP数 字,更表现 为他们腰 包里鼓鼓 囊囊的钞 票 、餐 桌上丰盛可 口的饭 菜、 脸
上 流 露 出的 温 馨 笑 容和 心 里 纵 情 流 淌 的 欢 乐。 令人 欣喜 的是 , 年 的 “ 今 两会 ” 各 地政 府 将 “ . 人 民 的 幸福 美好 生 活 ” 明确 写入 了政 府 工 作报 告 , 承 诺“ 十二 五 ” 间 使 民 生 改 善 达 到 新 高度 , 计 的 民 期 设 生 工 程 项 项 关 乎 民之 所 愿 , 件 维 系民 生 幸福 。政 件 府 将 以民 生 需 求 为 导 向 , 居 民 最急 、 难 、 盼 的 从 最 最
里 。 是 在 中 国 ‘ 及幸 福 ’ 一 条 捷 径 , 以小 这 普 的 对
大调 查 ” 查 结 果 公 布 , 全 国 88万 张 回收 问 调 在 . 卷 中 ,29 的 受访 者 深 感 物 价 上 涨 的压 力 , 7 .% 群 众 感 到 最 困 难 的 前几 位 分别 是 收入 、 医疗 、 房 住 及 子 女 教 育 问题 。 种 调 查 结 果 也 表 明 , 国居 各 我 民 的幸 福感 指 数 逐 年 下 降 。 影 响 幸福 指 数 升 降 的一 个 重 要 原 因 是 贫 富 差 距 。 国社 会 调 查 所 的 一项 报告 显示 , 中 民众 最 为 关 心 的社 会 问题 , 在 第 一 位 的是 贫 富 差 距 。 排 在 北京 社 会 心理 研 究 所 的调 查 中 ,市 民 已连续
对中国GDP的认识

对中国GDP的认识作者:高强摘要:中国的GDP增长在一定程度上表明我国经济实力的增强,综合国力的上升,但在人均GDP方面,人民的富裕程度较低,生活水平不高,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仍需不断建设。
关键字:经济实力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次市场活动价值居民的幸福感指数灰色收入阴流子绿色GDPGDP即国内生产总值,是指经济社会在一定时期内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物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
GDP反映一国的经济实力与市场规模,是一个重要的经济指标。
现在我们来横向与纵向说明一下中国的GDP。
从横向发展来说,2011年3月中国GDP首超日本位居世界第二位,但有资料显示,日本官方并未承认。
中国的GDP首超日本暂居世界第二说明了我国的经济实力有所增长,市场规模有所扩大,对世界经济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举个不恰当的例子,中国的经济打个“喷嚏”,世界经济可能会“感冒”。
这是因为当今时代是一个全球化的时代,经济一体化是必然,尤其是我国加入WTO以后,引进国外先进的技术资金与管理理念,输出非含金量的初级产品与高科技产品。
有资料显示,中国的贸易量在09年相当于法国、德国、意大利三国的贸易总量。
可见,中国经济的增长对世界经济的发展起到了补充作用。
那么日本官方为什么不承认中国GDP超过日本?首先是中国人均GDP的原因。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人口激增,再加上人口基数大这一基本国情,GDP虽然增幅较快,可人均GDP却始终增长缓慢。
中国政府报告显示,2011年中国的人均GDP仅为日本的10%,而人均GDP反映的是一国的富裕程度与生活水平,可见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只是接近小康社会,与发达国家富裕程度相比,还相距甚远。
所以说,中国的GDP增长在一定程度上表明我国经济实力的增强,综合国力的上升,但在人均GDP方面,人民的富裕程度较低,生活水平不高,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仍需不断建设。
从纵向发展来说,中国GDP近20年都保持高速发展,并且速度越来越快。
三季度29省份GDP数据公布,其实老百姓更在意幸福指数

三季度29省份GDP数据公布,其实老百姓更在意幸福指数佚名
【期刊名称】《中国经济周刊》
【年(卷),期】2016(0)44
【摘要】近期,全国各省份陆续公布了2016年前三季度经济运行成绩单。
截至11月8日,除辽宁和西藏外,其余29个省份的地区生产总值数据已经出炉。
从各省份公布的数据看,今年前三季度,有12个省份的经济增速较上半年有所加快,7个省份的增速与上半年持平,10个省份的增速则有所放缓。
其中,重庆以10.7%的增速领跑;山西垫底,GDP增速4%。
【总页数】1页(P12-12)
【关键词】GDP数据;地区生产;中国经济周刊;增速比;东部省份;最佳模式;东北三省;南省;国内生产总值;商业业态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426.7
【相关文献】
1.9省份前三季度GDP数据未达到全年目标 [J], ;
2.哪个省的GDP更健康?桂鲁琼名列三甲西部省份差异显著——31省份GDP健康度测评及排名(2015) [J], 栾大鹏;赵帆;
3.27省份前三季度GDP增速公布:重庆第一,吉林垫底 [J],
4.31个省份前三季度GDP出炉辽宁成唯一负增长省份 [J],
5.幸福指数取代GDP,我们能否更幸福?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人均gdp和幸福指数的关系分析

人均GDP和幸福指数的关系分析人均GDP和幸福指数的关系分析摘要:当人均GDP达到一定水平时,人们对幸福的关注度越来越高。
本文介绍了人均GDP、幸福指数的概念,阐述了人均GDP和幸福指数的关系,并对提高国民幸福指数的意义和途径进行了初步探讨。
关键词:人均GDP 幸福指数经济实力一、人均GDP与幸福指数的概念(一)人均GDP的概念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也称作“人均GDP”,是重要的宏观经济指标之一,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宏观经济运行状况。
将一个国家核算期内(通常是一年)实现的国内生产总值与这个国家的常住人口(目前使用户籍人口)相比进行计算,得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2012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为519322亿元,年末全国大陆总人口为135404万人,据此,2012年中国人均GDP为38354元,截止2012年末,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为6.2855,这就意味着2012年我国人均GDP达到了6100美元,世界排名第84位,排名比较靠后。
[1] (二)幸福指数的概念幸福指数是衡量幸福感具体程度的主观指标数值,是对生活的客观条件和所处状态事实与价值判断。
这一概念最早是由不丹国王提出并付诸实践的。
30多年来,在人均GDP仅为700多美元的南亚小国不丹,国民总体生活得较幸福,“不丹模式”引起了世界的关注。
之后,美国的经济学家P.萨缪尔森也提出了一个幸福方程式:效用/欲望=幸福指数。
[2]二、人均GDP和幸福指数的关系(一)我国人均GDP与幸福指数的关系总体上来说,人均GDP是硬指标,幸福指数是软指标,两者的关系并不是一个绝对的、固定不变的,可以是正相关也可以是负相关,在不同时期、不同收入阶段是不一样的。
一方面,在经济欠发达、人均GDP不高时,人均GDP与幸福指数基本上呈负相关关系。
在这一时期,国民生产总值的快速增长并没有使人民快乐幸福起来。
究其原因,随着物质财富相对增长、经济生活水平相对提高,人们对社会的满意程度、幸福目标的要求也在相对提高。
国民幸福水平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现代经济信息8国民幸福水平与经济发展的关系邓 琳 重庆工商大学摘要:随着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进入第三阶段,即2022-2049年,已经达到以全体人民小康为核心的中等幸福以后,开始追求的目标是达到以丰裕为核心的适度幸福。
根据可持续发展的科学理念,经济发展的最终目标是以人为本让人民感到幸福,所以要不断地保障和改善民生并且做到更好,这是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具有的独特气质。
随着经济的不断增长,人们的生活水平已经达到小康之后,却出现了很多的问题,比如环境与生态破坏严重、贫富差距悬殊等内部矛盾日益突出,经济的增长并没有带来国民的幸福水平的提高,很有可能陷入“中等收入陷阱”。
本文将从中国达到全面小康以后将如何提高国民的幸福水平展开论述,使人民的生活更加幸福,社会的发展更加和谐健康。
关键词:国民幸福水平;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F124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28-0008-01一、研究背景由于中国达到全面小康之后,人们的物质生活得到了充分地满足,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家庭变得逐渐富裕,所以人们开始追求更高地精神满足。
这时候国民幸福水平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衡量人们幸福感的程度的指标进入了公众的视线,也可称为国民幸福指数。
这一指数在很早以前就被提出来,是不丹的国王提出来的。
不丹被人们认为是世界上幸福指数最高的国家,他们国家认为政府制定和实施政策应该把让人民更加幸福当做目标,非常重视物质和精神的共同发展。
幸福感这个词被定义为“人的需求得到满足或生活完满发展后的一种积极的心理体验。
”[1]虽然中国经济地不断增长,人们的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最不提高,但是人们的幸福感并没有随之增加,GDP 不能作为衡量中国经济发展的根本指标,它只是属于生产值指标,而中国发展的根木目标应该是以人为本、以人为中心的目标,即是要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的需要,实现经济的可持续的科学发展,提高生活的质量,增强国民的幸福感。
2024年人民幸福指数飙升的一年

土壤修复与保护
土壤污染问题:工业废水、废 气、废渣等对土壤的污染
土壤修复技术:生物修复、物 理修复、化学修复等
土壤保护措施:制定相关法律 法规,加强监管力度,提高公 众环保意识
土壤修复与保护的意义:提高 土壤质量,保障食品安全,促 进生态平衡
生态多样性保护
建立自然保护 区:保护各种 生物及其生存
环境
实施生态修复: 恢复受损生态 系统,提高生
物多样性
加强环境监管: 严格控制污染 排放,保护生
态环境
提高公众环保 意识:倡导绿 色生活方式, 减少对环境的
破坏
6
社会治理能力提升
法治建设加强
法律法规不断完善,保障人民权益 执法力度加大,维护社会秩序 司法公正公开,增强人民信任 法治宣传教育,提高人民法律意识
2024年人民幸 福指数飙升的原
因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内容/
汇报人:XX
目 录
Part One.
经济快速发展
Part Four.
文化繁荣发展
Part Two.
社会福利改善
Part Five.
生态环境改善
Part Three.
科技创新推动
Part Six.
社会治理能力提升
1
经济快速发展
经济增长率
科技创新成果惠民
5G技术:高速网络,提升生活品质
医疗科技:远程医疗,精准医疗, 提高健康水平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人工智能:智能语音助手,智能家 居,提高生活便利性
环保科技:新能源,节能减排,改 善生活环境
4
文化繁荣发展
文化活动丰富多样
各种艺术表演、展览、 音乐会等文化活动层
2024年幸福指数持续走高

经济增长带动居民收入增长
居民收入增长促进消费,推动 经济增长
政府政策支持,提高居民收入 水平
居民收入增加,提高生活质量, 增强幸福感
消费市场活跃
居民收入增长:随着经济增长,居民收入不断提高,消费能力增强 消费结构升级:消费者更加注重品质、品牌和个性化,推动消费升级 消费渠道多样化:线上线下融合,方便消费者购物,提高消费体验 政策支持:政府出台一系列政策,鼓励消费,促进市场繁荣
推动产业扶贫,帮助贫困地区 发展特色产业,增加就业机会
4
文化教育发展
教育资源均衡分配
政府加大对教 育的投入,提 高教育经费比 例
实施义务教育 均衡发展政策, 缩小城乡教育 差距
推进教育信息 化,提高教育 资源的共享和 利用效率
加强教师队伍 建设,提高教 师素质和教学 水平
文化活动丰富多彩
各类文化活动层出不 穷,如音乐会、戏剧、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企业加大了环保投入,如采用 清洁能源、减少污染排放等
环境质量改善,如空气质量提 高、水质改善等
扶贫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政府加大扶贫投入,提高贫困 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水平
加强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建 设,提高贫困地区居民生活水 平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实施精准扶贫政策,针对不同 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采取不同 措施
公共卫生意识的提高,人们更 加注重健康生活方式和预防疾 病
6
社会保障体系健全
社会保险覆盖面扩大
2024年,我国社会保险覆盖面进一步扩大,更多的人能够享受到社会保 障带来的福利。
政府加大对社会保险的投入力度,提高了参保人员的待遇水平,增强了 社会保障的可持续性。
比较分析国民幸福指数与GDP

比较分析国民幸福指数与GDP国民幸福指数和国内生产总值(GDP)都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
虽然它们都可以作为衡量国家整体发展水平的工具,但它们的含义和使用方式有着很大的不同。
本文将比较和分析国民幸福指数和GDP的优缺点,并探讨它们在衡量国家发展水平方面的潜在影响。
首先,国民幸福指数是一种用于衡量人们主观感受和生活质量的指数,包括了个人幸福感、社会关系、健康与安全、教育程度、文化价值观等多个方面。
国民幸福指数尽可能多地反映了人们的日常生活质量,更能体现国家的生活水平。
除此之外,国民幸福指数还能影响人们对政府的信任,塑造国家的形象,促进国际交流。
但国民幸福指数也存在着主观性大、数据准确度难以保障等问题,无法完全地反映出整个社会经济状况的变化和发展。
其次,GDP通常被视为衡量经济发展水平的衡量标准,它代表一个国家生产的总物品和服务的价值。
通过GDP指数,我们能够更客观地了解一个国家经济增长的情况,掌握国家的产出和消费水平,社会经济活力领域等。
但GDP作为一个单一的指标,可能会忽略一些重要的因素,如:资源消耗、公民反感、环境破坏等。
这些因素的忽略也许会对国家的未来发展构成严重的威胁。
对比而言,国民幸福指数与GDP的优点和局限性是相对的。
首先,国民幸福指数增加会更好地反映出社会的幸福和健康水平。
同时,能够反映社会和谐及环境保护的情况和进步。
另一方面,GDP增加通常可以被看作是经济增长的一个主要量化指标,代表一个国家的经济生产力的整体。
这样会引导国家的经济发展,提升社会财富。
其次,国民幸福的指数可较好地展示一个国家的整个社会体系的状况,对于一个国家的长期发展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而GDP则往往只关注经济方面,可能会忽略其他领域的发展。
国民幸福的指数更注重的是公民对政府的满意程度,对于领导者正确制定政策方向,实现长期经济可持续发展必然大有裨益。
然而,国民幸福指数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例如,它很难衡量和比较不同国家和文化背景的幸福感受,数据质量和可靠性有一定的问题。
经济增长与人民幸福指数的关系

经济增长与人民幸福指数的关系经济增长一直是各国政府和企业追求的目标之一,因为实现经济增长可以带来更高的生产力、就业、创新和竞争力。
然而,随着经济增长对资源的过度消耗和对环境的破坏,社会对经济增长的看法也发生了变化。
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经济增长不仅仅是GDP指标的提高,还必须体现在人民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的提升上。
经济增长和人民幸福指数之间有哪些关系呢?首先,经济增长可以提高人们的收入水平,改善基础设施、医疗、教育等社会公共服务,提高人民素质和生活水平。
这些因素都对人民的幸福感有着直接的影响力。
另外,经济增长还可以带来一些非物质的福利,如社会和文化的多样性、技术进步的创新等等,也都是影响幸福感的因素。
然而,经济增长也需要在有效地控制恶性循环、保护环境、增加资源的情况下进行。
长期的经济增长不得不在生态环境受到威胁的情况下进行,因此经济增长和生态环境的关系也需要被视为幸福指数的影响因素之一。
经济不可单独考量幸福指数是一个复杂的指标。
它不仅仅反映了人们的收入和财富,也反映了社会和家庭关系、健康状况、环境条件、安全性等因素。
因此,我们不能以经济增长是否带来幸福指数的提高作为唯一判断标准,必须综合考虑多个因素。
所以,建立一个企业和国家各级政府为主体,以“环保发展、科技领先、产业转型升级、社会民生”为主线的发展模式,可以使生态和经济的协调性得到切实实现,生态和经济得到均衡发展。
这样的发展方式,可以真正实现一种可持续发展方式,不仅可以保护生态环境和保障人民的幸福指数,还可以实现经济增长的持续和稳健发展。
总之,经济增长和人民幸福指数之间的关系是相互影响的。
经济增长只有在可持续性的前提下,才能真正带来人们的福利,而人们的幸福指数也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经济增长只是其中之一。
在未来的发展中,我们需要找到一种经济增长和人民幸福指数之间的平衡点,实现生态、经济和社会的共同发展。
国民幸福指数计算公式

国民幸福指数计算公式国民幸福指数(Gross National Happiness, GNH)是用于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居民整体幸福感的指标。
与传统的国内生产总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 GDP)相比,GNH更关注人的综合幸福感,而非仅仅关注经济增长。
国民幸福指数的计算公式综合考虑了多个维度的因素,以获得更全面、准确的评估。
下面将详细介绍几个常见维度的测量指标。
1. 经济繁荣与可持续发展:经济繁荣是国家幸福的基础之一,但不仅仅依靠经济增长可以衡量幸福。
GNH将考虑国内生产总值、可支配收入水平、失业率、贫富差距等指标,以确保人们有足够的经济保障和平等分配机会。
2. 社会支持与人际关系:人际关系对于幸福感至关重要。
GNH考虑社会支持网络、社交活动参与度、家庭和朋友关系的健康程度等指标。
这有助于衡量人们是否有良好的支持系统和稳定的人际关系,为他们提供情感和心理上的支持。
3. 心理健康与精神成长:人们的心理健康和精神成长是幸福感的重要组成部分。
GNH会通过测量心理健康水平、幸福感、满足感以及个人发展的机会等指标来评估这一维度。
注重个体的内在成长和精神层面,关注是否有充分的自我实现和自我提升的机会。
4. 健康与生活质量:健康是幸福度的关键要素之一。
GNH考虑医疗资源、预期寿命、慢性疾病发病率等指标,关注人们的身体健康状况和对医疗服务的可获得性。
同时,也会考虑环境质量、住房状况、交通便利等因素,促进良好的生活质量。
综合以上几个维度,国民幸福指数的计算公式可以表述为:GNH = 经济繁荣与可持续发展 + 社会支持与人际关系 + 心理健康与精神成长 + 健康与生活质量需要注意的是,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国民幸福指数计算可能会有所不同,以符合其自身的特点和价值观。
通过定期评估和调查,可以了解国家幸福的整体状况,并为政府制定政策,改善人民的生活提供有价值的指导。
总之,国民幸福指数的公式包含了经济、社会、心理和健康等多个重要维度,通过评估人们的综合幸福感来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整体幸福水平。
幸福感与经济状况的关系

幸福感与经济状况的关系幸福感作为一个主观的感受,不仅受到个人内在状态和生活经历的影响,也与经济状况密切相关。
人们常常认为经济状况越好,幸福感就会越高,然而,事实上,幸福感与经济状况之间的关系并非单一线性。
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探讨幸福感与经济状况的复杂关系。
首先,经济状况对个体幸福感的影响是客观存在的。
毫无疑问,经济的基本保障是实现个体幸福感的基础。
当一个人没有足够的财富来满足日常生活中的基本需求时,如食物、住房、医疗等,他们的幸福感往往会受到负面影响。
因此,经济状况较好的个体往往更有可能拥有更高的幸福感。
然而,仅仅依靠经济状况来衡量幸福感是片面的。
幸福感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包括社会关系、个人成长和自我实现等。
即使是在经济相对艰苦的环境中,一些人仍然能够保持高水平的幸福感。
这表明经济状况并非幸福感的决定性因素。
相反,人们对生活的评估和情感状态更加重要。
近年来,一些研究发现,社会经济地位与幸福感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
社会经济地位是指个人在社会中的地位和声誉,往往与其经济状况相关。
然而,社会地位不仅仅取决于经济财富,还包括教育程度、职业选择、社交圈子等多个方面。
研究表明,相对较高的社会经济地位与更高的幸福感之间存在正相关。
这可以解释为什么即使在经济一般的环境中,一些人仍然能够保持较高的幸福感。
另一方面,幸福感与物质财富的关系也受到文化和价值观的影响。
在一些文化中,个人追求物质财富被视为获得幸福的重要因素。
然而,在其他一些文化中,人们更看重人际关系、精神成长和自我实现等非物质方面的追求。
因此,即使在物质上贫困的情况下,一些人仍然能够从其他方面获取幸福感。
此外,幸福感与经济状况之间还存在“适应性”现象。
初始阶段,财富的增加确实会带来幸福感的提升。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对财富的适应使得其对幸福感的影响逐渐减弱。
一项研究发现,财富超过一定限度后,增加的财富对幸福感的影响非常有限。
这说明超越一定经济状况的财富对幸福感并没有明显的影响。
以HDI替代GDP实现经济与幸福的同步提升

以HDI替代GDP实现经济与幸福的同步提升作者:傅红春来源:《领导之友》2011年第04期“十二五”期间,一个很重要的挑战和目标,就是要实现经济增长和幸福提升的同步。
经济活动的根本目标、终极目标,是人的幸福,但GDP增长与幸福提升,并不一定是同步的。
有人主张,应该以“幸福指数”替代GDP,来衡量各个地区发展水平,特别是各级官员的政绩。
理论上,这是有道理的。
但问题在于“幸福”的定性,非常主观,非常个性化;而“幸福”的定量,更是困难。
那么,有没有一个指标,可以替代GDP,以衡量各个地区发展水平和各级官员的政绩呢?我认为有,就是“HDI”。
何谓HDIHDI是人类发展指数的英文(Human Development Index)首字母缩写。
联合国1990年开始发布(联合国后来还回溯计算并发布了早些年的HDI),由预期寿命、教育状况和生活水平三个分指标构成。
联合国最初推出这个指标的一个重要考虑,就是弥补GDP指标的不足。
20年来,HDI的基本思想没有改变,但具体的计算方法在不断完善。
现在的指标值是“预期寿命”、“教育年限”和“生活水平”三个分指标的几何平均数。
以下根据联合国2010年人类发展报告,对HDI作一些介绍。
分指标“预期寿命”是社会平均的个人预期寿命。
分指标“教育年限”再由两个分指标构成,一是“平均受教育年限”,指现有人口中25岁及以上人口在一生中的平均受教育年限;二是“预期受教育年限”,指现有条件下,社会平均而言,一名学龄儿童预期将接受教育的年限。
分指标“生活水平”,是经货币购买力(由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提供)折算以美元表示的人均GNI(人均国民总收入)。
GNI原名是GNP(国民生产总值),联合国1993年、我国2003年改称GNI。
GNI和GDP的最重要差别在于,前者是国籍概念,不管收入的获得者是不是在本国国境之内(比如从国外获得的收入);后者是国境概念,不管价值的生产者是不是具有本国国籍(比如外商在本国的生产)。
我看“十二五”之唯GDP论与人民幸福指数

导 经 济 增 长 为 首 要 目标 , 实 现 了经 济 的较 快 增 长 , GDP 经 济 效 率 的高 低 , 致 粗 放 型 的 增 长 方式 。GDP指 标 不 并 “ 崇 拜 ” 为 一 种 普 遍情 结 。 成
— —
能 准 确 地 反 映 一 个 国家 或 地 区 财 富 的 变化 。 济 学 家 都 经
同样 , 疗 、 医 轮番 上 涨 , 重 居 民的 负 担 。另外 , 加 在安 全 教 育 与 事 故 事 若 外 包 或 请 雇 工 付 出 报 酬 则 增 加 了产 出 。
标 作 为 最 重 要 的 政 绩 考 核 标 准 , 至 唯 GDP论 英 雄 。 甚
额 的大 小 , 取 决 于其 质量 。如果 固定 资 本 的质 量 不 好 , 还
那 不 能 区 分正 负 效 应 的产 品 , 导 社 会 无 效 经 济 活 动 没 有 到 使 用 期 限 就 不得 不 报 废 , 固定 资 本 形 成 总额 再 诱 的增 加 。GDP指 标 反 应 的社 会 总 产 出 , 社 会 产 出 有 的 多 也 不 能 同等有 效 地 提 高 国 民财 富 。然 而 , 照 当前 的 但 按 是 具 有 正 的效 应 , 当计 入 ; 的是 负 的效 应 , 当扣 除 GDP核 算 ,固定 资 本 的低 效 或 者 提 前 报废 , 带来 新 的 应 有 应 会 的 , 按 照 GDP的核 算 方 式 , 者 不 加 区 分 的被 计人 。 但 两 如疾 病 预 防可 以减 小 社 会 医疗 支 出 , 投 入 与疾 病 治疗 其 投 入增 加 , 最终 被计 入 新 一 轮 的 GDP中 。 GDP指 标 不 能 反 映 某 些 重 要 的非 市 场 经 济 活 动 ,
正确认识GDP 与幸福度之间的关系

党史党建文汇1955年我军实行军衔制时,毛泽东等中央领导人主动提出不要军衔,对全军指战员是一个很大的教育,解决了评衔工作中的许多矛盾。
在毛泽东的带动下,我军许多高级将领纷纷提出让衔或降衔。
第一个提出让衔的是徐向前。
他的理由主要是既然革命已经成功,当不当元帅无所谓。
为此,他还给毛泽东专门写过信。
但是,没有任何理由不评这个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就是我军主要高级将领的人为元帅。
第二个提出让衔的是主持评定工作的罗荣桓,他不同意自己出任元帅,并自谦无尺寸军功。
然而,毛泽东坚持罗荣桓上选,他说:“罗荣桓同志是我军政治工作的典范,他是秋收起义以后上了井冈山的老同志,几十年从不为个人名利争短长,他协助林彪同志在解放战争中指挥了辽沈战役、平津战役,这也是有目共睹的。
”大将里面让衔的首推许光达。
当周恩来通知他将被评为大将时,他感到很不安。
周恩来让贺龙做他的工作。
贺龙说:“这次授衔,10个元帅、10个大将,是毛主席、中央军委几位副主席反复研讨、权衡,又照顾各方面而决定的。
”许光达却反问贺龙:“如果柳直荀、周逸群还在,应该授什么军衔?”贺龙说:“这个问题问得好,我们不忘却共患难的亡友。
周、柳有可能像总理、邓小平一样,改行搞党务或行政。
”许光达又问:“贺锦斋、段德昌要是不死呢?”贺龙回答:“可能是大将。
”“若是叶挺还在呢?”“元帅,理所当然的元帅。
”许光达又说:“毛主席、中央军委对我的信任,我衷心感谢。
但与其他几位大将比,无论德、才、资,均不如他们。
我请求贺总把我的意见反映到中央军委,改授我上将衔。
”后来,许光达又给毛泽东和中央军委写信,要求降低标准,只评上将。
毛泽东在中央军委扩大会上作关于评定军衔工作的讲话时,对许光达让衔一事进行了赞扬:“同志们,今大我要向你们介绍一位甘心把自己的级别降低的人,他就是许光达同志!这是一面镜子!一面共产党员毫不为己、不谋私利的镜子!他将始终成为我党、我军上下的一面很好的镜子!五百年前,明朝有一个大将叫做徐达,他是平定中原,威震天下,如今五百年后,我们人民军队中也有一位大将,他就是许光达,他是以他的高风亮节而名震天下的!”(摘自《领导科学》)让军衔:一面共产党人的镜子33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GDP与幸福综述

GDP与幸福综述摘要:中国GDP快速发展,在GDP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不可忽视的问题,如何解决经济发展中存在的社会问题,幸福指数将成为一种发展趋势。
关键词:GDP 幸福指数中国经济当前中国经济的状况。
日本公布2010年国内生产总值为54742亿美元。
日本GDP低于中国1月公布的58786亿美元,日本正式交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位置。
日本首相菅直人说:“中国经济规模很大,就应当担任在世界上更大责任。
”此外,海外收购、超级富豪、p十七届五中全会上,《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未提及有关GDP增速的量性要求。
人们在重新思考一个常识问题:经济发展到底为了什么?早在2006年,胡锦涛主席在耶鲁大学演说时就明确提出要“关注人的价值、权益和自由,关注人的生活质量、发展潜能与幸福指数”。
温家宝总理近年来也多次强调: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
在近期召开的地方两会上,“幸福”成为各地政府工作报告以及“十二五”规划中的高频词。
告别GDP崇拜,缔造幸福中国。
已经到了付诸实践的阶段。
“幸福指数”作为一种政治导向的轮廓正在不断清晰,而它如何通过全国“两会”转化为全社会的行动,将是各方关注的焦点。
走到尽头的“唯GDP”。
事实上,GDP(国内生产总值)的概念来自1953年联合国发布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SNA)及其附表”,它是这一体系的核心指标。
在经过1968年与1993年的两次修订之后,SNA系统已经成为当前国际最主流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被称为经济学界最后一位通才的萨缪尔森对GDP赞誉有加:“虽然GDP和国民经济核算似乎有些神秘,但它们确实是20世纪最伟大的发明。
如同人造卫星探测地球上的气候,GDP描绘出一幅经济运行状态的整体图景。
”连曾长期执掌美联储的格林斯潘也说,是GDP“把秩序带给了本来是混乱的世界”。
然而从GDP诞生的那一天起,对它似乎难以取代的尊崇地位的争议就从未停止,20世纪另外一位举足轻重的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约瑟夫斯蒂格利茨早就警告世人,应远离对GDP的迷信。
经济增长与幸福指数的关系研究

经济增长与幸福指数的关系研究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追求也在不断变化。
在过去,人们主要关注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物质财富的增长。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开始意识到经济增长并不是唯一的目标,而是要追求幸福的生活。
因此,研究经济增长和幸福指数之间的关系成为一个热门的话题。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什么是经济增长和幸福指数。
经济增长指的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实际国内生产总值(GDP)在一段时间内的增加。
幸福指数是一个衡量人们主观感觉的指标,它反映了人们对生活满意度和幸福感的评价。
从表面上看,经济增长似乎会带来更高的幸福指数。
经济增长意味着更多的就业机会,人们可以赚取更多的收入,提高生活水平。
此外,经济增长还会带来更好的基础设施、教育和医疗条件,人们可以享受到更好的生活品质和福利。
然而,许多研究表明,经济增长与幸福指数之间的关系并不是单一的。
一些国家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幸福指数却没有明显提高。
这可能是由于经济增长的好处并没有完全体现在人们的幸福感上。
这一现象的原因可以从多个角度来解释。
首先,经济增长往往导致了财富的不平等。
在一些国家中,富人越来越富有,而穷人的生活水平并没有明显改善。
这种财富分配的不公平会导致社会的不满和不安定,从而影响人们的幸福感。
其次,纯粹追求经济增长也可能导致环境问题的加剧。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我们已经目睹了环境污染和资源短缺的严重情况。
这些问题不仅对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了威胁,还对人们的心理健康产生了负面影响。
因此,虽然经济增长可能会增加人们的物质财富,但它也带来了一系列其他问题,进而影响了人们的幸福指数。
除此之外,经济增长还可能导致一些文化和社会价值的丧失。
传统文化、家庭价值观和人与人之间的互助关系等因素对人们的幸福感起着重要作用。
然而,在追求经济增长的过程中,人们常常忽视了这些价值观念的重要性,导致了社会的价值观转变和社会关系的疏远。
这也是为什么一些国家在经济增长的同时,人们的幸福指数并没有明显提高的原因之一。
中国国民幸福指数

3、国民幸福指数是社会良性运转的“晴雨表”。 国民幸福指数可以反映社会需求结构的态势、 社会运行机制的效能、社会整合程度的状况, 观察国民幸福指数可以为社会矛盾和问题的解 决提供基础。尤其是在社会变革和转型时期, 国民的判断和选择在很大程度上反映着社会变 革和转型的效果,而国民幸福指数走势正是国 民判断和选择的重要预测指标。当前,我国改 革发展正处于关键阶段,利益关系更加复杂, 各种社会矛盾凸显。密切关注各项重大政策对 人民群众整体幸福感的影响,关注城乡居民幸 福感的差异和走势,关注社会不同利益群体幸 福感的状况,将其作为社会良性运转的“晴雨 表”,对于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具有 十分重要的意义。
曾今塞利格曼在《真实的幸福》中写道 “你对金钱的看法实际上比金钱本身更影 响你的幸福……在所有阶层中,越看重钱 的人对他们的收入越不满意,也对他的生 活越不满意”
影响中国人幸福的因素
物价疯涨加大了人们的生活成本 工作紧张,竞争强(地位越高,笑容越少) 体质差,许多人有晚睡晚起,暴食暴饮的 不良习惯,且动不动就吃上不放心的食品
中国国民幸福 指数
问题:
1、什么是国民幸福指数?
2、国民幸福指数是怎样计算出来的? 3、国民幸福指数对我国有什么样的作用?
讨论:
为什么腾飞的经济,收入水平的提高,日 益提升的国际地位,并没有让中国人的幸 福指数得到提高,反而成为了垫底的地位 ?
幸福指数
国民幸福指数的含义
国民幸福指数(GNH)Gross National Happiness(国民幸福总值)是衡量人们对自 身生存和发展状况的感受和体验,即人们 的幸福感的一种指数。是衡量一个国家或 地区生态环境、政府管理、经济发展、社 会进步、居民生活与幸福水平的指标工具。 也就是通过运用专门的测量工具去获得人 们主观幸福感的数量化结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GDP增长与幸福指数有感
课号:BK0L02A 姓名:李林禧学号:094177121 专业:09临床四班
摘要:GDP是一个产值的指标,幸福指数是一个反映人民生活状况的指标。
现在有一些人用赚钱的多少来衡量幸福快乐,对GDP加以盲目崇拜。
但事实上,GDP 和幸福指数并不存在着因果关系。
幸福指数的高低需要两个指标,一是物质指数,二是精神指数,让幸福与经济同步增长,把GDP与居民真实的幸福感叠加起来。
关键词:GDP;幸福感;幸福指数;经济指标;
正文:
2010年,中国的国名生产总值(GDP)超过日本,跃居世界第二,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我们在自豪、骄傲的同时,不免有些疑惑:GDP数据真的是大国标志吗?那么如何解释在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的时候,大清国的GDP是世界的33%,比美国加欧洲的总和还多得多,而号称日不落世界帝国的英国GDP只占世界5%呢?又如何解释中国幸福指数排名在阿富汗之后呢?
不可否定,如今国际上还没有哪个国家找到可完全替代GDP的更好的经济指标。
首先,GDP的应用被作为广泛衡量经济增长和繁荣程度的指标,世界上许多国家都以GDP数量的多少和GDP增长率的高低,作为评判经济形势的好坏和政府经济政策是否有效的基本指标;其次,联合国也根据连续6年的GDP总量和人均量来决定一个国家的会费;再者,世界银行根据GDP的人均量来决定一个国家所能享受的硬贷款、软贷款等优惠待遇,并称其为“划分经济等级的主要标准”;同时在中国,指定国民经济发展计划和观察小康进程都把GDP的表现如何放到最重要的位置,而且GDP增长速度常常成为考核一个地区工作和干部政绩的重要标准。
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来说,经济实力的增强,无疑将被用来更好地解决国内社会和谐发展的问题,以此来提高国民幸福感实现GDP存在的最大价值。
GDP 就像一把尺子,一面镜子,衡量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表现。
但法国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史提格里曾说:“当今世界GDP愈来愈成为衡量社会福祉与经济结构变革的唯一标准。
但实际上对人类生活品质而言,GDP是一个糟糕的衡量标准。
”
而随时间的增加,人们发现GDP在逐渐提高的同时,生活质量却没有同步提升。
有那么一个笑话,说美国GDP就好比吃狗屎,这样就创造出了200万美元的GDP。
事实也如此,在我国某座城市,年年进行改造,马路挖了再铺,铺了再挖,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这些改造的过程就是GDP增长的过程。
就像这种不断增长的GDP,又怎么能够给居民带来真实的幸福感呢?
可幸福究竟在哪里?就目前来讲,我国还处在“没钱”的阶段,这幸福不会从天上掉下来,它得想方设法,不懈努力去谋取。
这个谋取的唯一途径就是靠发展。
而GDP就是衡量发展的指标,GDP涨了才代表有钱,有钱了才满足物质指数,在物质指数满足的情况下加入精神满足那就组成最后的幸福指数!
就幸福感来说,“相对收入理论”和“社会比较效应”认为,人们所获得的一定数量的物品所产生的幸福感,取决于与其他人所拥有物品相比较而得到的满
足感或失落感。
马克思说过:“一个房子不管是大还是小,只要周围的房子差不多,每一个房子的居住者都会感到很满意。
但是,如果在小房子旁边盖起了一座宫殿,那么它就会立即显得破落不堪。
”同样,美国南加州大学一项研究发现,美国人的年收入低于8000美元以前,收入与快乐的增长之间具有正相关性,但是在跨过这一“门槛”之后,收入对快乐增长的影响变得微乎其微。
这也告诉我们,幸福并不全靠财富,其增长水平也无法体现在GDP指标中。
经济增长带来的GDP膨胀,有时甚至会给幸福感造成损伤。
比如工业发展导致环境污染,激烈的社会竞争导致人际关系紧张,高负荷的工作导致健康水平下降等,这些给GDP 带来贡献的东西,最终损害的却是人们的幸福和快乐。
就如在《中国青年报》发表的《不能只看GDP的增长速度》一文中提到的,我国经济多年一直处于高速增长状态,其中固然包含令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社会进步、新建企业、新上工程项目,并以增长速度来衡量官员政绩的地方,总会鼓励各类“形象工程”上马……基建项目中的“半拉子”、“烂尾”、“豆腐渣工程”,消费者得到假冒伪劣商品不断增多,还有体制因素造成的国民的国企投资扩张后,生产出许多缺少销路的产品、建成缺少收益的工程,以及贪污挪用其他资金甚至包括赈灾扶贫款项建在楼堂馆所,社会上巨额同时又是畸形的公款消费行为……这些都为GDP的增加作出了“贡献”,却不能够增加社会的总财富和福利水平……
因此,中央将“幸福指数”纳入考核范围,与此同时,许多专家从不同角度提出建议,尽快建立绿色GDP的概念, 让好看的GDP和真实的幸福感一起成长,用务实的精神增强国人幸福感。
就像国际幸福指数研究组的邢占军所说:“毕竟幸福快乐本身才是目的,财富不过是实现这个目的的一种手段。
认清财富并非快乐的决定性因素,更多的快乐可能来自财富之外。
”
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我们拥有自己的幸福观,幸福并不是GDP。
幸福不是高楼大厦, 幸福不是鲜花似锦。
幸福不是华美诗章, 幸福也不是7%或者8%。
幸福是什么呢?幸福就是老百姓的小康生活, 就是生活安定就业充分, 就是老有所养病有所依, 就是心情痛快畅所欲言。
幸福不仅体现为耀眼的GDP数值,更表现为他们腰包里鼓鼓囊囊的钞票、餐桌上丰盛可口的饭菜、脸上流露出的温馨笑容和心里纵情流淌的欢乐。
让幸福与经济同步增长,把好看的GDP与居民真实的幸福感统一起来!
参考文献:
[1] 周岳霞.GDP的昨天、今天与明天[J].青海统计(季刊),2003,(12)
[2] 李泼.GDP:9%与幸福指数的距离[J].FEB,2011,(131)
[3] 李伟杰.让好看的GDP和真实的幸福感一起成长[J].决策探索,2011,(1)
[4] 周智涛.幸福在哪里?[J].软件工程师,2006,(12)
[5] 李人凡.警惕“GDP崇拜”[J].出版参考,200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