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汽油机混合气的形成与燃烧(2016年3月版)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bar
θ ig = 19 °CA
ϕ /°CA
汽车发动机原理
2、爆燃产生的原因 末端混合气自燃
正常燃烧:有明显的火焰前锋,且逐层向外传播,直至燃烧 完毕。 爆燃:火焰前锋未到,未燃混合气的温度达到其自燃温度 而着火燃烧,形成新的火焰中心,产生新的火焰传播。在较大 面积上多点着火,局部区域的温度压力急剧增加。这种类似阶 跃的压力变化,形成燃烧室内往复传播的激波,猛烈撞击燃烧 室壁面,使壁面产生振动,发出高频振音 ( 即敲缸声 ) ,产生爆 燃。
湍 流 火 焰
湍流较弱
湍流强烈
汽车发动机原理
湍流火焰燃烧速率
湍流火焰传播速度
dm = vT FT ρ m dt
火焰前锋面积
临界雷诺数Re=2300
未燃混合 气密度
提高混合气的湍流程度是改善汽油机燃烧的有效手段。
汽车发动机原理
二、汽油机的不规则燃烧 汽油机的不规则燃烧是指在稳定正常运转情况下, 各循环之间的燃烧变动(循环变动)和各气缸之 间的燃烧差异(各缸工作不均匀)。
汽车发动机原理
低速小负荷工况,不易爆燃,可用高压缩比。
ε < 11 不变压缩比
高速、大负荷
SI-ICE高速大负荷工况,燃烧室内温度、压力高,容易产生爆燃,
ε =8
转矩
中速、中负荷
ε = 11
低速、小负荷
ε = 14
转速
汽车发动机原理
(二)表面点火 在汽油机中,凡是不靠电火 花点火而由燃烧室内炽热表面 (如排气门头部、火花塞绝缘 体或零件表面炽热的沉积物等 )点燃混合气的现象,统称表 面点火。表面点火时刻是不可 控制。
汽车发动机原理
明显燃烧期的火焰传播 在均质混合气中,当火焰 中心形成之后,由于各处混合 气的浓度、温度和压力一致, 火焰向四周传播,形成一个近 似球面的火焰层,即火焰前锋 (主要燃烧区),从火焰中心 开始层层向四周未燃混合气传 播,直到连续不断的火焰前锋 扫过整个燃烧室。
汽车发动机原理
一般用压力升高率代表发动机工作粗暴度和等 容度。压力升高率越高,燃烧等容度越高,但燃 烧噪声和振动增加。火焰传播速率、火花塞位置、 燃烧室形状影响压力升高率,火焰传播速度高, 则压力升高率大。 最高燃烧压力点出现的时刻对发动机的动力 经济性有重大影响,所以存在最佳,用调整点火 提前角θig来保证。
汽车发动机原理
四、使用因素对燃烧过程的影响 1、混合气浓度 在 a=0.8~0.9 时, Pe 达最高值, 且爆燃倾向最大。 在a=1.03~1.1时,be最低。 当 a < 0.8 及 a > 1.2 时,经济性 差, HC 、 CO 排放量增多且工作 不稳定。 混合气浓度对燃烧影响极大,必 须严格控制。
a)正常燃烧 b)爆燃
汽车发动机原理
爆燃(爆震燃烧,knocking,detonation) 特征:示功图压力波动严重
正常燃烧 轻微爆燃 严重爆燃
汽车发动机原理
SI-ICE爆燃实例 发动机:EQ491 压缩比:9.0 汽油:90(RON) 2000r/min BMEP=0.9MPa
θ ig = 24 °CA
汽车发动机原理
汽车发动机原理
Principle of Automotive Engine
哈工大汽车学院 2016/03
汽车发动机原理
第四章 汽油机混合气形成和燃烧
汽车发动机原理
主要内容
• • • • • 第一节 汽油机的燃烧过程 第二节 汽油机混合气的形成 第三节 汽油机燃烧室 第四节 稀薄燃烧与缸内直喷汽油机 作业和思考题
汽车发动机原理
(一)循环变动 指发动机以某一工况稳定 运行时,这一循环和下一循 环燃烧过程的进行情况不断 变化,具体表现在压力曲线、 火焰传播情况及发动机功率 输出均不相同 。
汽车发动机原理
汽油机循环变动
汽车发动机原理
这种循环间的燃烧变动使汽油机空燃比和点火 提前角调整对每一循环都不可能处于最佳状态,因 而油耗上升,功率下降,不正常燃烧倾向增加,使 汽油机性能下降。当采用稀薄燃烧时,循环变动会 加剧,所以汽油机稀薄燃烧困难。 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1)混合气成分波动; 2)气体运动状态波动。
汽车发动机原理
2、点火提前角 对应于每一工况都存 在一个最佳点火提前 角(保证最高压力出 现在上止点后12°~ 15°),这时汽油机 功率最大,耗油率最 低。
图4-14 汽油机的点火调整特性 a 节气门全开 b n=1600r/min转速一定
汽车发动机原理
点火提前角过大,则大部分混合气在压缩过程中 燃烧,活塞上行所消耗的压缩功增加,发动机容易过 热,有效功率下降。 点火提前角过小,则燃烧延长到膨胀过程,燃烧 最高压力和温度下降,传热损失增多,排气温度升高, 功率下降,耗油量增多。
汽车发动机原理
不同进气涡流强度对pzmax变动的影响
汽车发动机原理
三、不正常燃烧 • 汽油机的不正常燃烧是指设计或控制不当,汽油 机偏离正常点火时间及地点,由此引起的燃烧速 率急剧上升,压力急剧增大等异常现象。 • 汽油机的不正常燃烧主要是爆燃和表面点火。
汽车发动机原理
(一)爆燃(爆震燃烧 ) 1 、爆燃的外部特征 爆燃时,缸内压力曲线出现高频大幅度波动 ( 锯 齿波 ) ,同时发动机会产生一种高频金属敲击声,因 此也称爆燃为敲缸。轻微敲缸时,发动机功率上升, 严重敲缸时,发动机 功率下降,转速下 降,工作不稳定, 机身有较大振动, 同时冷却水过热, 润滑油温度明显上 升。
层流火焰传播速度
dm = vL FL ρ m dt
火焰前峰面积
未燃混合 气密度
汽车发动机原理
2.湍流火焰燃烧速率 湍流是指由流体质点组成的微元气体所进行的无规则的脉 动运动。这些由气体质点所组成的小气团大小不一,流动的速 度、方向也不相同,但宏观流动方向则是一致的。这种湍流运 动使火焰前锋表面出现皱折,强湍流运动使火焰前锋面严重扭 曲,甚至分隔成许多燃烧中心,导致火焰前锋燃烧区的厚度增 加。湍流运动使火焰前锋表面积明显增大,火焰传播速度加快。
汽车发动机原理
下列因素或措施影响或改善循环波动: : (1)过量空气系数 α=0.8-0.9时循环波动最小,过浓或 过稀都会使循环波动加剧。 (2)适当提高气流运动速度和湍流程度可改善混合气 的均匀性,进而改善循环波动。 (3)残余废气系数过大,则循环波动加剧。 (4)发动机在低负荷、低转速时,循环波动加剧。 (5) 多点点火有利于减少循环波动。 (6)提高点火能量、优化放电方式、采用大的火花塞 间隙,有助于减小循环波动。
汽车发动机原理
pmax1 pmax 2
θ ig 3
θ ig 2
pmax 3
θ ig1
TDC
汽车发动机原理
3、后燃期(补燃期) 从最高压力点开始到燃料基本燃烧为止称为补燃期。 补燃期中,混合气燃烧速度开始降低,加上活 塞向下止点加速移动,使气缸中压力从点3开始下降, 在后燃期中主要是湍 流火焰前锋后面没有完全 燃烧掉的燃料,以及附在 气缸壁面上的混合气层继 续燃烧。 为了保证高的循环热 效率和循环功,应使补燃 期尽可能短。
汽车发动机原理
在补燃期,汽油机燃烧产物中CO2和H2O的离解现 象比柴油机严重,先吸热离解,在膨胀过程中由 于温度下降又复合而放出热量,这个过程对动力、 经济性是不利的。 一般应使2点在上止点前12°~15°,3点在 上止点后12°~15°出现。压力升高率最大为 0.175~0.25MPa/(°),整个燃烧持续期在40°~ 60°曲轴转角。
汽车发动机原理
(二)燃烧速度(率) • 火焰传播方式可分为层流火焰传播和湍流火焰传播。 • 1. 层流火焰燃烧速率 • 层流火焰 层流火焰传播速度远远不能满 足实际发动机燃烧的要求。 实际发动机中的火焰传播 是以湍流火焰方式进行的。
图4-1 层流火焰与火焰前峰 面形状的关系
汽车发动机原理
• 层流火焰燃烧速率 燃烧速度(率)是指单位时间燃烧的混合气量,可以 表达为
曲轴转角/ °CA
汽车发动机原理
n=3000r/min Ttq=53.2N ·m MAP=56kPa α=14.5 50个循环
气缸压力/ MPa
曲轴转角/ °CA
汽车发动机原理
汽车发动机原理
(二) 各缸之间的燃烧差异 各缸间燃烧差异称为各缸工作不均匀。 各缸之间的燃烧差异主要是由于燃料分配不均使空 燃比不一致造成的。 影响混合气分配不均匀的因素很多,总的来说, 与进气系统所有零件的 设计和安装位置都有关 系,任何不对称和流动 阻力不同的情况都会破 坏均匀分配,其中影响 最大的是进气管的设计。
ϕi
D X 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 95% 跳火 B A
θ ig
TDC
缸压线 压缩线
ϕ
汽车发动机原理
(一)正常燃烧过程进行情况 将燃烧过程分为三个阶段:着火落后期、明显燃烧 期和后燃期。 1、着火落后期 从火花塞点火到火焰 核心形成(汽缸压力 线明显脱离压缩线而 急剧升高)的阶段。 占整个燃烧时间的15%。
φi
汽车发动机原理
汽车发动机原理
(大众Touran,2.0L 汽油机,n=2000r/min) BMEP=0.19MPa
汽车发动机原理
(491汽油机实例)
n=3000r/min Ttq=53.2N ·m MAP=56kPa α=14.5 50个循环 气缸压力/ MPa MAP: Manifold Absolute Pressure
图4-2 汽油机早燃示功图
汽车发动机原理
早燃会诱发爆燃,爆燃又会让更多的炽热 表面温度升高,促使更剧烈的表面点火,两者 互相促进,危害可能更大。 凡是能促使燃烧室温度和压力升高以及促 使积炭等炽热点形成的一切条件,都能促成表 面点火。
汽车发动机原理
各种燃烧示功图的比较
图4-3 几种非正常燃烧过程的p–φ图
炽热表面
汽车发动机原理
早燃指在火花塞点火之前,炽热表面就点燃混合 气的现象。反之则称为后燃。 早燃对发动机危害最大,实际着火时间提前,点 火面积大,火核面积和燃烧速度大,压力、温度急 剧增高,工作粗暴; 压缩行程作负功,动力 性和经济性恶化;火花 塞、活塞等零件过热; 活塞和连杆等在压缩行 程末端受冲击载荷产生 振动发出低频敲缸声。
汽车发动机原理
5、控制措施 火花塞中置—缩短火焰传播距离 降低压缩比—增大自燃着火时间 紧凑燃烧室结构—减小火焰传播时间 提高湍流强度—减小火焰传播时间 推迟点火—降低最大爆发压力,减小压力波峰值 稀薄燃烧—增大低温多阶段着火的着火落后期 采用高辛烷值的燃料 采用可变压缩比VCR(Variable Compression Ratio)技术
汽车发动机原理
火花点火 火核形成
均质透明 前锋皱着 的火焰
汽车发动机原理
第一节 汽油机的燃烧过程
一、正常燃烧过程: 汽油机正常燃烧过程是由定时的火花点火开始, 且火焰前峰以一定的正常速度传遍整个燃烧室 的过程。
汽车发动机原理
一、SI-ICE的燃烧过程
p
p max
明显燃 烧期 后燃 期 C
着火落 后期
汽车发动机原理
爆燃的机理 火花塞点火
vL < 100 m/s
正常燃烧 压力波压缩 热辐射
压力波传播
低温多阶段着火
满足着火条件
末端混合气 压力温度升高
vn = 800 ~ 1000 m/s
dp = 65 MPa/(°CA) dϕ
激波冲击燃烧室壁面
爆震燃烧
汽车发动机原理
3、 爆燃的危害 ( 1 )机件过载(最高燃烧压力和压力升高率急剧增 大,机械负荷增大); ( 2 )活塞、气缸和活塞环磨损加剧(反复的压力波 破坏油膜); ( 3 )热负荷和散热损失增加(汽缸内温度明显升高 ); (4)动力性和经济性恶化 ; (5)排气冒黑烟,补燃增加,排气温度增加。
着火落后期长短 φi 与混合气浓度、开始点火 时缸内气体温度和压力、缸内气体流动、点火能 量及残余废气量等因素有关,随循环变化。 为了提高效率,希望尽量缩短着火落后期。为 了发动机运转稳定,希望着火落后期保持稳定 ( φi 稳定则2点相对稳定,因此3点也相对稳 定)。
汽车发动机原理
2、明显燃烧期 指火焰由火焰中心燃遍整个燃烧室的阶段,因此 也可称为火焰传播阶段。 在示功图上指气 缸压力线脱离压缩线 开始急剧上升(图中 2点)到压力达到最 高点(图中3点)止。 它是燃烧的主要时期。
汽车发动机原理
4、影响爆燃的因素 (1)燃料性质 辛烷值高的燃料,抗爆燃能力强。 (2)末端混合气的压力和温度 末端混合气的压力和温度增高,则爆燃倾向增大 (汽油机的压缩比较小的原因)。 (3)火焰前锋传播到末端混合气的时间 提高火焰传播速度、缩短火焰传播距离,都会减 少火焰前锋传播到末端混合气的时间,有利于避免爆 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