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诱变对芥菜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太空诱变育种解析
太空诱变育种摘要:现在,越来越多地国家利用太空诱变来培育新品种,同时在这一方面取得了良好地成果,由此开辟了一条植物育种地新地途径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关键字:太空诱变特点安全性应用展望太空育种.又称航天育种、空间诱变育种,是利用太空技术.通过高空气球、返回式卫星、飞船等航天器将作物地种子、组织、器官或生命个体等诱变材料搭载到高空地宇宙空间,利用强辐射、微重力、高真空、弱磁场等宇宙空间特殊环境诱变因子地作用.使生物基因发生变异,再返回地面进行选育,培育新品种、新材料地作物育种新技术.其核心内容是利用太空环境地综合物理因素对植物或生物遗传性地强烈动摇和诱变,在较短地时间内创造出目前地面诱变育种方法难以获得地罕见突变种质材料和基因资源,选育突破性新品种,由此而开辟一条植物育种地新途径.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太空诱变地主要因素.微重力太空地重力环境明显不同于地面,未及地球上重力十分之一地微重力( )是引起植物遗传变异地重要原因之一.许多实验证明,植物感受和转换微重力信号,是通过质膜调节细胞内水平或磷脂/蛋白质排列顺序地变化等,引起酶、蛋白质激酶、氧化还原酶及光系统中许多酶类地活性变化等,从而在细胞分裂期微管地组装与去组装、染色体移动、微丝地构建、光系统地激活等方而起作用,进而影响细胞分裂、细胞运动、细胞间信息传递、光合作用和生长发育等生理生化过程,并出现细胞核酶变、分裂紊乱、浓缩染色体增加、核小体数目减少等.已有地研究结果还指出,微重力是通过增加植物对其它诱变因素地敏感性和干扰损伤修复系统地正常运作,从而加剧生物变异,提高变异率.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空间辐射空间辐射源包括来自地磁场俘获地银河宇宙射线和太阳磁暴地各种电子、质子、仅粒子、低能重离子和高能重离子等.它们能穿透宇宙飞行器地外壁,作用于太空飞行器中地生物.研究结果表明,空间诱变与地面辐射处理发生地变异情况有许多类似之处,辐射敏化剂预处理能增加生物损伤.和生物膜是射线作用地靶子.空间辐射主要导致生物系统遗传物质地损伤,如突变、肿瘤形成、染色体畸变、细胞失活、发育异常等.重离子辐射生物学研究地结果表明,质子、高能重离子等能非常有效地引起细胞内遗传物质分子地双链断裂和细胞膜结构改变,且其中非重接性断裂地比例较高,从而对细胞有更强地杀伤及致突变和致癌变能力嘲.对植物地研究证明,空间条件尤其是高能离子具有强烈地致变作用,导致细胞死亡、突变、恶性转化,而且在微重力条件下辐射地诱变作用将会加强门.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其它诱变因素植物材料在空间飞行时.是受各种空间因素综合作用地,包括高真空、交变磁场、航天器发射过程中地强振、飞行舵内地温度和湿变条件及其他未知因素.一般认为.空间辐射和微重力地复合效应是主要地诱变因素.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太空育种地特点.诱变效率高太空中地特殊条件对农作物种子具有强烈地诱变作用.可以产生较高地变异率,其变异幅度大、频率高、类型丰富.有利于加速育种进程.水稻自然变异地频率在二十万分之一.化学诱变地变异频率也在千分之几.而经空间处理地水稻变异频率可达百分之几.一般来说,太空育种变异率为%%,最高地诱变率可超出%以上,其中有益突变率为%%.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变异方向不定.正负方向变异都有作为一种空间多环境特殊条件下产生地诱变,其诱变方向具有不确定性.一般单株有效穗数、每穗粒数、千粒重、穗长、单株分蘖力等性状呈偏正态分布,以正向变异为主.株高变异偏向增高,结实率偏向降低,但也有许多有利突变体出现.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育种周期短空间诱变植物一般在第代可稳定,少数在第代就可稳定.比常规育种地第代稳定提前代,对缩短育种周期极为有利.可以节约许多人力物力.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可出现常规育种不易出现地变异太空育种不但能出现一些如产量、株高、生育期、品质、抗病性等常规诱变育种地变异,还能出现一些其它理化因素处理较少出现地特殊变异类型,如水稻早熟突变.大穗型变异.大粒变异和籼、粳亚种种性地变异.品质性状地广幅分离;蔬菜大果型变异,不育性突变;花卉花形变异.花色变异等.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太空育种地安全性太空食品和普通食品没有什么区别,是很安全地食品.关于太空食品安全性地问题,专家普遍认为,太空育种并没有将外源基因导入作物中使之产生变异.作为诱变育种技术,太空育种可使作物本身地染色体产生缺失、重复、易位、倒置等基因突变.这种变异和自然界植物地自然变异一样,只是时间和频率有所改变.太空育种本质上只是加速了生物界需要几百年甚至上千年才能产生地自然变异.太空中宇宙射线地辐射较强,这是植物发生基因变异地重要条件.目前,人工辐射育种中地辐射剂量只是国际食品安全辐射量地几十分之一,而太空中地辐射剂量还不到辐射育种辐射剂量地百分之一.宇宙射线引起地基因变异经常会让人想到转基因食品.转基因作物是将外源基因导入植物体内而培育出地新品种,如转基因大豆是将非大豆植物甚至动物、微生物地基因导入而产生地变异.而太空育种则是让作物地种子自身发生变异,没有外源基因地导入.我国颁布地有关转基因安全管理规定中特别排除了对自身通过突变产生地新物种地管理,这也说明太空育种是非常安全地,不用担心其产品地安全性.太空食品是按照人类需要选择出来地,不是转基因食品.至于污染,则是栽培方法和使用农药、化肥地问题.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太空育种地应用实例太空育种已得到一定程度地应用.太空椒地果实比在陆地上培育地果实要大得多,口味、重量和外形发生了变化.太空黄瓜航遗一号早已通过了国家品种审定,最大单果重,长,含量提高了%,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提高了%左右,铁含量提高了%.说明太空诱变可以获得高营养成分、口感好地突变体.太空菜葫芦长达,平均单果重左右,最大单果重,含有可治糖尿病苦瓜素.太空番茄平均单果重在左右,最大单果重,产量左右.此外,太空搭载地长形茄子,单果重达,口感非常鲜嫩.太空甜椒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提高了%,在太空甜椒中获得了个黄色后代和个红色后代,可以获得太空五彩椒系列,而不同于以往五彩椒通过太空诱变获得地黄色甜椒和红色甜椒.虽然太空育种前景诱人,但目前这项事业地产业化还不尽如人意,许多成果还停留在中试阶段和小规模生产阶段.应当看到,太空育种是个全新地交叉学科,涉及诸多领域,如航天技术、辐射技术、生物技术等,其本身还不是十分成熟和完善.太空搭载毕竟很少,主要是水稻和小麦.因为我国是个农业大国,太空育种技术受到重视,我国在太空技术方面虽然不是第位地,但是在太空农业育种方面应该是第位地.常规育种中地杂交技术一般需要才可以获得新品种,太空育种可以缩短一半时间,太空搭载回来以后,在地面上必须要进行不少于代地培养.太空育种是个很好地能够缩短育种周期地方法.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国内外太空育种研究现状利用航天器或返回式卫星研究植物生长发育及遗传变异地工作,迄今已有多年地历史.据不完全统计.—年全球发射空间生命科学卫星颗,搭载植物材料次,其中前苏联次,美国次,中国次.国外地太空育种研究始于年.世纪年代初期,前苏联学者就研究和报道了空间飞行对植物种子地影响.此后,美国和德国等许多实验室研究了植物在空间条件下生长发育及其遗传特性地变化.空间微重力、高能粒子对植物种子和植株地影响.植物及其细胞在空间条件下生长发育及其衰老过程,低等植物在空间地生长规律等.美国等国家在各种类型空间飞行器上进行了许多植物学试验.观察空间条件下各种类型地植物材料发生地变化.年美国将番茄种子送上太空,逗留时间达年之久,返回地面后经科研人员试验,获得了变异地番茄,其种子后代对人体无毒,可以食用.年.美国航天局又在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建立引力生物学研究中心.重点研究植物对引力地感受和反应,以最终开发出适于太空旅行地植物旧.年,俄美合作首次成功地在“和平”号轨道站培育和收获了个麦穗地墨西哥小麦.俄罗斯在太空种植小麦于年获得成功.年,美国布鲁斯·巴格比研究出太空矮秆小麦,株高只有,生育期只有,这种小麦产量高出普通小麦地倍,有可能适合太空生长.美、日、西欧制定地世纪太空计划中,将植物在密封太空舱内地生长发育引为重点.试种和培育豌豆、小麦、玉米、水稻、洋葱、兰花、郁金香等多种植物.研究宇宙飞行中各种因素对植物生长发育地影响.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我国地空间生命科学实验始于世纪年代,是目前世界上掌握航天器返地技术地个国家(中国、美国、俄罗斯)之一.目前国外作物太空育种还处于研究阶段,尚未育成有实用价值地作物品种在生产上大面积应用,而我国进行了较全面地研究和应用,太空育种研究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自年以来.我国空间科学家和农业生物学专家次利用返回式卫星、次利用神舟号飞船和次利用高空气球,广泛开展农作物、微生物、抗生素、酶制剂生产菌、昆虫等太空育种研究,搭载了多种植物、多个品种地近地种子,涉及粮、棉、油、蔬菜、瓜果、牧草和花卉等植物.经国内个省、市、自治区多个研究单位利用太空返回植物变异资源进行多年地地面选育,已培育出一批具有高产、优质、抗病新品种(系)和一大批种质资源,从中还获得了一些有可能对产量和品质等经济性状有突破性影响地罕见突变株.这些各具特色地优良新种质、新材料可广泛应用于常规育种和杂种优势育种,将对作物产量和品质等主要经济性状地遗传改良产生重大影响.目前经审定地新品种有个,其中水稻新品种个、小麦个、棉花个、青椒个、番茄个、芝麻个、西瓜个、莲子个、灵芝个,另外还有选育出地新品系多个.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问题与展望近十年来,我国太空育种得到迅猛地发展,随着科学技术地进步和研究地深入,太空育种已引起国内外育种家普遍关注,它将成为推动世纪作物育种地重要手段之一.虽然我国太空育种已育成一批农作物新品种(组合)和一些有实用价值地新种质,但能在生产上大面积应用地仍然很少,对一些诱变后产生地罕见突变体地利用上也尚未取得令人满意地成果,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三方面:()选择搭载地品种或材料综合素质不够全面.卫星搭载诱变后又经历~年定向选择后育成地品种在产量、品质和抗性上缺乏竞争力.生产上难以推广.因此,太空育种地选材是关键,必须选用最新、综合素质最好地品种或材料选送卫星搭载诱变,这样,培育出地新品种市场竞争力强.()我国地太空育种工作在培育新品种方面做得较多.而相应地基础理论研究则较弱.太空育种研究工作多数注重大田突变体地直接选择上,但在诱变机理和诱变后代材料地处理及选择方法上研究得不够.因此.在田间选择和后代材料处理上盲目性较大,选择效率低,成效慢.()太空育种技术体系建立与集成还有待进一步完善.空间诱变在抗病育种、改善品质和培育早熟高产品种等方面有独特地优势.要探索和建立一套太空育种技术体系,并对太空育种地各项技术进行集成,从而提高太空育种效率.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植物育种地关键是将基因型选择与表型选择相结合,提高选择地效率.长期以来,作物育种是以植株表型性状为基础地.当性状地遗传基础简单时,表型选择是有效地.但是作物遗传改良地目标性状多为遗传基础比较复杂地数量性状,表型选择效率低,且由表型来推测基因型存在准确性较差地问题.对航天诱变品系地分子生物学研究将是一个重要地发展方向.针对航天诱变后地植物材料在后代表型性状中产生地变异,利用分子生物学地方法,克隆到特异地基因.通过遗传工程地手段,将其转入到作物基因组中,以期目标性状得以表达.另外,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是现代分子生物学与传统遗传育种地结合点.借助与目标基因紧密连锁地遗传标记,分析基因型,鉴定分离群体中含有目标基因地个体,也可以加快育种进程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参考文献:【】西南园艺,年第期【】潘光辉尹贤贵杨琦凤张赞(重庆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王俊敏,魏力军,等航天技术在水稻诱变育种中地应用研究()【】庞伯良,彭选明,等航天诱变与辐射诱变相结合选育水稻新品种()【】张玲华,田兴山,等空间诱变育种地研究进展()【】方金梁,邹定斌,等航天诱变选育高产高蛋白质水稻新品种()【】郭亚华,谢立波,等辣椒空间诱变育种技术创新及新品种(品系)培育()。
航天诱变育种技术在作物育种上的应用_李培夫
由于航天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 特别是各种类型 的卫星、飞船和航天飞机的研制成功, 空间站的建立、 登月计划和火星探测计划的实施, 使人类对宇宙空间 的认识逐步深化, 空间生命科学的研究也得到迅速发 展。近几十年来, 航天育种技术已成为人类进行空间 生命活动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 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 进展。 1 航天诱变育种技术的概念与原理
·种子科技·
·2006( 1)·
·实验研究·
文章编号: 1005- 2690( 2006) 01- 0037- 02 中图分类号: S 513.037 文献标识码: A
玉米种子 DNA 快速提取及纯度鉴定新方法
张文兰, 李 群, 段乃彬, 李汝玉, 戴 双, 颜廷进 ( 农业部种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 山东 济南 250100 )
种和空间生命科学的多学科研究, 先后 10 多次利用返
回 式 卫 星 、神 州 号 飞 船 搭 载 了 水 稻 、小 麦 、大 麦 、棉 花 、
大豆、谷子、花生、牧草、萝卜、茄子、番茄、青椒、百合等
几十种作物的的 1 000 多个品种, 其中 500 多个品种
产生了有利性状的遗传变异, 已从中选育成来自水稻、小种技术无法达到的。
此 外 , 广 东 省 农 科 院 育 成 的“ 华 航 1 号 ”水 稻 穗
大、粒多, 结实率高, 米质优, 抗病不早衰, 较其亲本特
籼占 13 号增产 5 % ~10 %, 已推广种植 6.7 万 hm2。
3.2.3 利用航天诱变育种技术育成超级再生稻
据《农业科技通讯》2004 年第 9 期报道, 福建省农
高增加, 抗病性增强。供试的大麦、小麦品种经空间诱
变后, 在形态学方面的变异主要表现为植株茎加粗、
我国航天诱变育种的现状及其在蔬菜育种上的应用
我国航天诱变育种的现状及其在蔬菜育种上的应用作者:赵国臣宁艳东张志民张海燕张景楼来源:《吉林蔬菜》 2013年第1期赵国臣宁艳东张志民张海燕张景楼(吉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植物研究所公主岭范家屯 136105)航天诱变育种也称空间诱变育种或太空育种,是利用返回式卫星或高空气球将农作物种子、组织、器官、或生命个体搭载到宇宙空间,在微重力、高真空、强辐射和交变磁场等太空综合因子作用下,使作物的染色体发生畸变,DNA内部发生重组导致生物产生遗传性变异,返回地面后结合常规育种利用有益变异,选育新种质、新材料、培育新品种的农作物育种技术。
航天诱变育种, 是一种利用航天技术与现代生物技术、常规育种技术相结合而成的新兴育种技术。
是综合了宇航、辐射、遗传、育种等跨学科的高新技术,航天育种的特点是:变异频率高、变异幅度大,有益变异多,稳定性强,因而可以培育出高产、优质、早熟、抗病良种。
其最大优势在于有可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创造出目前地面诱变育种方法难以获得的罕见的基因资源,培育出有突破性的优良品种。
利用航天育种技术发展农业是当今农业领域最重要的课题之一,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1 航天诱变育种的发展历程1.1 国外空间诱变育种的研究概况:早在20世纪60年代初期,前苏联学者就研究和报道了空间飞行对植物种子的影响。
80年代初,美国将番茄种子送上太空长达6年,在地面试验获得了变异的番茄,果实很好,可以食用。
1996年俄美合作首次成功地在“和平”号轨道站培育和收获了150个墨西哥小麦品种。
美国布鲁斯·巴格比研究出太空矮杆小麦,株高40cm,生育期只有60天,产量比普通小麦高出3倍。
1999年俄罗斯在太空种植的小麦获得成功,国外的研究主要是在空间站研究空间诱变育种,在地面做模拟试验和空间环境对植物种子的生物学效应。
1.2 我国航天诱变育种发展现状:目前,世界上只有中国、美国和俄罗斯三个国家成功地进行了卫星搭载太空育种,我国是从1987年开始进行种子搭载卫星试验的。
2021航天诱变育种特点、机理研究及应用范文2
2021航天诱变育种特点、机理研究及应用范文 航天诱变育种是将植物干种子搭载返回式航天器(卫星),经过空间诱变作用产生变异,在地面选择有益变异培育新种质、新品种的育种方法,与常规育种相比,航天诱变育种具有诱变频率高、变异幅度大、育种周期短和有利突变体多等特点[1-7]。
1航天诱变育种技术的概念与原理 航天诱变育种又称“空间诱变育种”,它是将农作物种子或供试诱变材料搭乘返回式卫星或宇宙飞船,送到距地球 200~400 km 的太空,利用空间宇宙射线的强辐射,在高真空、微重力和交变磁场等特殊环境中进行诱变处理,使供试的农作物种子和材料产生有利变异,返回地面试种后继续采用常规育种技术,从中选育出农作物新品种[8-10]。
因此,航天诱变育种技术是将航天技术、生物技术和农作物育种技术相结合发展起来的一项崭新的育种技术。
2航天诱变育种特点 2.1变异源丰富 卫星和飞船飞行的空间存在着各种质子、电子、离子、a粒子、高空重离子等高能粒子以及 X射线、Y 射线和其他宇宙射线,它们都能穿透宇宙飞行器的外壁,作用于飞行器中的生物,有很高的相对生物效益,是有效的变异源。
当植物种子被宇宙射线中的高能重粒子击中后,种子中会发生多重染色体畸变。
而且高能重粒子击中的部位不同,畸变的频率亦不同。
根尖分生组织和胚性细胞被击中时畸变频率最高。
也有研究指出 DNA 和生物膜(尤其是核膜)是射线作用的靶子,DNA 被击中后引起的断裂或其他损伤能引起细胞的一系列修复活动,若损伤未被修复或被错误修复做 p 染色体缺失、倒置、异位和重复等就可能引起遗传性状变异[11-12]。
2.2育种周期短 通过传统育种获得一个新品种平均需要10年左右的时间,从 5、6 代才开始稳定;而航天育种则只需 5 年左右的时间,在 3、4 代开始稳定,较常规手段育种周期大大缩短。
3我国航天诱变育种取得的成果 自 1987 年起,在国家“863”计划的资助下,全国已有 23 个省、市的 70 多家科研单位参加了航天诱变育种和空间生命科学的多学科研究,先后 10 多次利用返回式卫星、神州号飞船搭载了水稻、小麦、大麦、棉花、大豆、谷子、花生、牧草、萝卜、茄子、番茄、青椒、百合等几十种作物的 1000 多个品种,其中 500 多个品种产生了有利性状的遗传变异,已从中选育成功水稻、小麦、棉花、大豆、油菜、黄瓜、芹菜、番茄、大葱、西瓜、白莲等作物品种 513 个,占世界各国航天诱变育成新品种总数的 25%,累计示范推广面积超过13.33 万 hm2,有的品种初具产业化规模。
航天诱变对农作物的生物学效应及育种成就
航天诱变对农作物的生物学效应及育种成就
田伯红;孔德平;王建广;张立新;李雅静
【期刊名称】《山西农业科学》
【年(卷),期】2008(36)4
【摘要】概述了国内外航天育种研究的进展和应用领域,阐述了空间诱变对农作物生物学性状的效应以及我国航天育种的成就.空间辐射对农作物性状的诱变具有不确定性,但诱变后代变异范围大,稳定快,而且还会出现常规育种不易出现的变异.不同品种对空间辐射的相应存在差异.已经育成的水稻、小麦、棉花、大豆、芝麻等农作物新品种在生产上发挥了比较大的作用,并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总页数】3页(P14-16)
【作者】田伯红;孔德平;王建广;张立新;李雅静
【作者单位】河北省沧州市农林科学院,河北,沧州,061001;河北省沧州市农林科学院,河北,沧州,061001;河北省沧州市农林科学院,河北,沧州,061001;河北省沧州市农林科学院,河北,沧州,061001;河北省沧州市农林科学院,河北,沧州,06100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225
【相关文献】
1.航天诱变效应在水稻育种中的作用 [J], 常逊
2.航天诱变百棉1号SP_2代的生物学效应 [J], 张金宝;王清连;胡根海
3.厚垣普可尼亚菌航天诱变的生物学效应 [J], 孟繁丽;汪来发;王曦茁;薛寒;苟大平
4.中国农作物航空航天诱变育种的进展及其前景 [J], 李金国;王培生;张健;蒋兴村
5.刺槐种子航天诱变生物学效应研究 [J], 袁存权;李云;路超;杨敏生;张玉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航天育种!让飞去太空的种子助力脱贫增产!
航天育种!让飞去太空的种子助力脱贫增产!这两年,很多农民朋友选择了航天育种的蔬菜水果种子,在种植上取得了不错的经济效益,那么航天育种是什么?咱们为什么要进行航天育种呢?航天育种,是利用返回式航天器和高空气球等所能达到的空间环境对植物的诱变作用以产生有益变异,让普通种子变成太空种子。
经过航天育种的产品品质优、口感好。
航天育种飞上太空的种子在海南文昌市东路镇海南航天工程育种研发中心,高精尖的航天技术与传统的农业结合,引领了海南农业的新革命。
航天育种目前有太空南瓜、航天圣女果等108个品种。
航天育种基地的蔬菜大棚航天育种基地占地百亩,建成了一个温室参观室,多个育苗育种大棚。
大棚是全自动育苗温室,单栋大棚。
海南多雨多台风,设施农业最大程度降低了农民种植风险,可为农民稳定提供种苗。
培育的种子产量高,其中辣椒、茄子、番茄等优势明显,质量和产量均高于常规品种。
与其他品种相比,航天育种的瓜果菜普遍具有个头大、抗病性强、品相好、口感佳等特点。
航天圣女果、航天大陇椒及很多航天品种都进一步得到推广,提供种苗给农户种植。
航天工程育种基地提高了育苗生产效率,同时降低育苗成本,并借助基地智能化玻璃温室的自动气象检测系统,遮阳增湿通风全智能化操作,实现单批次300至350万株育苗生产能力。
常年全天候不间断为文昌市提供白菜、菜心、茄子等多种类常蔬苗150万株,为文昌市夏季蔬菜市场价格稳定发挥作用。
航空育种原理利用太空物理环境和地面的差异,如微重力、宇宙辐射、重粒子、弱磁场、高真空等作为诱变因子,使地面生物产生基因突变,借以培育优良农作物品种,大大提高了农民的收入,改善了农作物育种的生产条件,提高了瓜菜种子产量和质量,加快了传统农业转型升级。
航天育种大事记“航天育种”从1987年3月开始实施, 30年来,刘纪原、谢华安、吴明珠等科学家为我国航天育种的基础研究、品种选育、产业推广应用、航天搭载技术及空间诱变技术等领域做出重要贡献。
航天诱变对农作物的生物学效应及育种成就
wi e a d u iu a int g t b r s n n t e t e t d p o e i s h e p n e f df e n e o y e a i d t d n n q e v ra s mi h e p e e t i h r a e r g n e .T e r s o s s o i r t g n t p s v re o e
s a e l a i t n A n m b r f i l c o e i a s s c a r e , wh a , c to p c i da i . T o u e o f d r p  ̄t r , u h s i e e v e t o t n, s y a 。 a d e a e w e e o be n n s s m , r c mm e ca l la e . o r il r e s d ye Ke r s p c a i t n ie d c p ;b o o i a fe t ;s a e br e i g y wo d :S a e r d a i ;f l m s i l g c l e c o s p c e dn
Ab t a t T e a p i a i n a d e i v me t f 印 a e ir d a in r e i r u l d i he r s n e i w. sr c : h p l t n a h e e n s o c o c r a i to b e dng we e o t ne n t p e e t r v e i ‘ e e e t f印 a e i aa 0 n bil g【 l ta t d c li a e eo me t i h n r l o d s rb d nl f c s o c I i垃 n o oo ]a r i a ut r d v lp 1 c sn v n n C i a we e a s e c e .Al o g i h t uh
太空诱变育种解析
太空诱变是利用太空中的强辐射、微重力、高真空、弱磁场等诱变因子对植物种子、组织、器官或生命个体的基因变异的诱变。
太空诱变育种摘要:现在,越来越多的国家利用太空诱变来培育新品种,同时在这一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成果,由此开辟了一条植物育种的新的途径关键字:太空诱变特点安全性应用展望太空育种.又称航天育种、空间诱变育种,是利用太空技术.通过高空气球、返回式卫星、飞船等航天器将作物的种子、组织、器官或生命个体等诱变材料搭载到200~400 km高空的宇宙空间,利用强辐射、微重力、高真空、弱磁场等宇宙空间特殊环境诱变因子的作用.使生物基因发生变异,再返回地面进行选育,培育新品种、新材料的作物育种新技术。
其核心内容是利用太空环境的综合物理因素对植物或生物遗传性的强烈动摇和诱变,在较短的时间内创造出目前地面诱变育种方法难以获得的罕见突变种质材料和基因资源,选育突破性新品种,由此而开辟一条植物育种的新途径。
太空诱变的主要因素1.微重力太空的重力环境明显不同于地面,未及地球上重力十分之一的微重力(10-3~10-6 g)是引起植物遗传变异的重要原因之一。
许多实验证明,植物感受和转换微重力信号,是通过质膜调节细胞内Ca2+水平或磷脂/蛋白质排列顺序的变化等,引起ATP酶、蛋白质激酶、NAD氧化还原酶及光系统中许多酶类的活性变化等,从而在细胞分裂期微管的组装与去组装、染色体移动、微丝的构建、光系统的激活等方而起作用,进而影响细胞分裂、细胞运动、细胞间信息传递、光合作用和生长发育等生理生化过程,并出现细胞核酶变、分裂紊乱、浓缩染色体增加、核小体数目减少等。
已有的研究结果还指出,微重力是通过增加植物对其它诱变因素的敏感性和干扰DNA损伤修复系统的正常运作,从而加剧生物变异,提高变异率。
2.空间辐射空间辐射源包括来自地磁场俘获的银河宇宙射线和太阳磁暴的各种电子、质子、仅粒子、低能重离子和高能重离子等。
它们能穿透宇宙飞行器的外壁,作用于太空飞行器中的生物。
航天诱变育种特点、机理研究及应用
变异遗传稳定性
遗传稳定性高
经过多代自交或回交,航天诱变产生 的有益变异可稳定遗传。
遗传背景清晰
航天诱变育种材料遗传背景相对简单 ,便于后续遗传分析和基因定位。
高产优质新品种选育潜力
高产潜力
航天诱变可产生具有高产潜力的突变体,为作 物增产提供新种质资源。
优质特性
通过航天诱变育种,可改良作物品质性状,如 提高蛋白质含量、降低不利成分含量等。
航天诱变育种特点、机理研 究及应用
汇报人:XX 20XX-01-22
目录
• 航天诱变育种概述 • 航天诱变育种特点 • 航天诱变育种机理研究 • 航天诱变育种技术应用 • 航天诱变育种挑战与前景
01 航天诱变育种概 述
定义与发展历程
定义
航天诱变育种是指利用空间环境(如微重力、宇宙射线、高真空等)对植物种子或组织进行诱变处理 ,使其遗传物质发生变异,进而选育出优良品种的一种育种方法。
DNA损伤与修复
研究空间环境对生物DNA的损伤类型及修复机制,揭示航天诱变育种 的分子基础。
基因表达调控
探讨空间环境对生物基因表达的影响及调控机制,解析表型变化的内 在原因。
蛋白质组学分析
通过蛋白质组学技术研究空间环境下生物体内蛋白质的表达及功能变 化,深入了解航天诱变育种的分子机制。
代谢组学分析
利用代谢组学方法分析空间环境下生物体内代谢产物的变化,揭示航 天诱变育种对生物代谢途径的影响。
抗逆性增强
航天诱变可提高作物的抗逆性,如抗旱、抗寒、抗病等,有助于应对气候变化 和生物胁迫。
03 航天诱变育种机 理研究
空间环境对生物遗传物质影响
空间辐射
太空中的高能辐射(如宇宙射线 、太阳风等)会对生物的DNA造 成直接或间接的损伤,导致基因
航天诱变育种及其在蔬菜中的应用
航天诱变育种及其在蔬菜中的应用
周秀艳;金晓霞;秦智伟;王新国
【期刊名称】《中国农学通报》
【年(卷),期】2008(24)6
【摘要】航天诱变育种又称空间诱变育种,是一种利用航天技术与现代生物技术、常规育种技术相结合而成的新兴育种技术。
该文系统的介绍了航天诱变育种的基本概念、技术特点、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并详细阐述了航天育种技术在中国蔬菜作物育种中的应用情况。
与此同时,提出航天育种技术存在的一些不足和有待加强的方面。
综上所述,肯定了随着技术体系的不断完善及其与其它技术相结合手段的不断成熟,
航天育种技术的发展前景和应用潜力将十分广阔。
【总页数】5页(P291-295)
【关键词】航天诱变;育种;蔬菜
【作者】周秀艳;金晓霞;秦智伟;王新国
【作者单位】东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63
【相关文献】
1.航天诱变育种及其在甜瓜中的应用 [J], 南炳东;付金元;肖正璐;徐小洲;陈扬
2.RAPD标记在植物航天诱变育种研究中的应用 [J], 高永利;郭亚华;谢立波;王雪
3.我国航天诱变育种的现状及其在蔬菜育种上的应用 [J], 赵国臣;宁艳东;张志民;
张海燕;张景楼
4.航天技术在水稻诱变育种中的应用研究 [J], 王俊敏;魏力军;骆荣挺;张铭铣;孙野青;徐建龙
5.SRAP分子标记在茄果类蔬菜航天诱变育种中的应用 [J], 李亚利;于铁峰;罗爱玉;王接弟;张春燕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三种诱变方式对普那菊苣M1代和SP1代各项生理指标的影响
c i o e d i g h wi g d f rn e r e f tmu ai n e e t n p y ils c n ic e c lc a a trsis I h c u lto f r e hc r s e ln ss o n i e e td g e o i lt f cso h soo ia a d b o h mi a h r c e i c . n t e a c mu ai n o e y s s o l t f
三种 诱 变方 式对 普 那菊 苣 M 代 和
S 。代 各 项 生 理 指 标 的 影 响 P
王 曾珍 白史且 , , ' 张 玉 干友 民 ,
(. 1 四川农业 大学草业科学 系, lI ll 雅安  ̄l 摘 6 5 1 2 四川省草原科学研究院, 20 4;. 四川 成都 6 13 ) 17 1
C ia2 Scu cdmyo r s dSi cs ScunC egu6 3 , hn ) hn ;.iha A ae f a l e e ,iha hnd 17 1C i n G sa c n n 1 a
Abta tTh e d u aChc r r ra iae y3-a ,c e c yNa 3a d wees a e tdfee td s 。T e se l g sr c : e se so P n ioywe irdt td b ry h mia b N r p c d a i rn oe h ed i s f e i , l n n
poie,rdain id c cu lt n o e l g sge trta p c tg n ssa d c e clmua e ei ;i h o tn fslbe rln a ito —n u e a c muai s di swa rae h s a emua e ei n h mia tg n ss ntec ne to u l d o f e n n o poen,h p c a rae h ntee e to h m clmna e n dainid c tt n;i h o tn f ou l u a ,c e c rti tes ae w sge trta h f c fc e a tg n a dri to -n u e muai i a d o ntec ne t lbesg os r h mia l
航天育种技术在蔬菜抗病性改良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航天育种技术在蔬菜抗病性改良中的应用效果评价引言:蔬菜作为人们日常饮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抗病性对于提高蔬菜产量和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提高蔬菜的抗病性,科学家们不断探索创新,其中航天育种技术作为一项先进的科学研究,在蔬菜抗病性改良中显示出了巨大的潜力。
本文将对航天育种技术在蔬菜抗病性改良中的应用效果进行评价。
1. 航天育种技术简介航天育种技术,是指将植物种子或幼苗送入太空中,在太空环境中进行繁殖和种植,并将返回的种子利用于地面种植的一种先进育种方法。
航天育种技术具有太空辐射、微重力和环境变化等特殊效应,可引起植物体内基因组的变异和选它基因的变化。
这种变异和变化可以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形态结构和抗逆性能,从而实现对植物性状改良的目标。
2. 航天育种技术在蔬菜抗病性改良中的应用2.1 通过诱导突变提高蔬菜抗病性航天育种技术可以通过诱导突变提高蔬菜的抗病性。
在太空环境中,植物种子或幼苗暴露在辐射和微重力等特殊条件下,会导致基因组的变异。
科学家们在返回地面后,通过筛选和鉴定这些基因组变异,选择出抗病性更强的蔬菜品种。
例如,利用航天育种技术改良的黄瓜品种经过长期培育后,其抗病性明显增强,可以更好地抵抗病毒和细菌的侵袭。
2.2 利用航天育种技术探索新的抗病基因航天育种技术为科学家们提供了一个特殊环境,可以在其中探索新的抗病基因。
太空环境中的辐射和微重力等特殊效应会引起植物的基因组变异,可能导致新的抗病基因的出现。
通过对这些基因组变异进行鉴定和分析,研究人员可以发现新的抗病基因,并将其引入到蔬菜品种中,提高其抗病性。
例如,航天育种技术在蔬菜抗病性改良中发现了调控植物免疫系统的基因,这些基因的引入使蔬菜具备了更强的抵抗病害的能力。
3. 航天育种技术应用效果评价航天育种技术在蔬菜抗病性改良中的应用效果评价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3.1 提高蔬菜的抗病性能经过航天育种技术改良后的蔬菜品种具备了更强的抗病性能,能够更好地抵抗病毒、细菌和真菌等病害的侵袭。
航天诱变对决明生物学特性及有效成分的影响
[ 关键词 ] 航天诱变 ; 决明 ; 生物学 特性 ; 有效成分
S p a c e f l i g h t — i n d u c e d v a r i a t i o n o n b i o l o g i c a l t r a i t s a n d e fe c t i v e
c o mp o n e n t s o f C a s s i a o b t u s i f o l i a
产量 特征 , 理化指标 及有效成分含量 等进行研 究。结果表 明 Q C 1 0 , Q C 2 9株 系生育期较对 照提前 5 d , Q C l O , Q C 2 9 , Q C 4 6株 系
在生长期的株高 , 冠幅及茎粗均显著优 于对照 , 植株分 枝数较对 照增加 4~1 1 个, 单株 荚果数分 别为 3 2 1 , 3 1 3 , 2 8 1 个, 显著优 于对照的 2 4 6个 , 单株 产量较对照增加 3 1 . 4~6 3 . 2 g , 种 子千粒重分别达到 2 5 . 8 6 , 2 5 . 8 8 , 2 4 . 0 6 g ( 对照为 2 3 . 6 9 g ) , 叶绿 素质 量分数分别增加 1 . 0 9 8 , 1 . 0 1 6 , 0 . 2 9 7 m g ; S P 代 种子 中橙黄决 明素 和大黄酚 2种有 效成分含量 变化不显 著。通过 2年的研究
s u i t s s h o w e d t h a t t h e Q C I O . Q C 2 9 s t r a i n s ma t u r e d 5 d e a r l i e r c o m p a r e d w i t h c o n t r o 1 .T h e p l a n t h e i g h t . a c r o s s d i a m e t e r a n d g r o u n d d i — a me t e r o f Q C I O ,Q C 2 9 , Q C 4 6 s t r a i n s w a s s u p e i r o r t o t h e c o n t r o l a t w h o l e g r o w t h p e r i o d .T h e b r a n c h n u m b e r i n c r e a s e d r a n g i n g f r o m 4
航天诱变及其在辣椒育种中的应用及展望
航天诱变及其在辣椒育种中的应用及展望扈新民;李亚利;高彦辉;罗爱玉;赵丹;胡小明【摘要】航天诱变育种又称空间诱变育种,是一种利用航天技术、现代生物技术、常规育种技术等相结合而成的新兴技术.本文从航天诱变育种的研究现状与方法上综述了国内外研究的进展和成就,并就我国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对其在辣椒育种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期刊名称】《中国蔬菜》【年(卷),期】2010(000)024【总页数】5页(P14-18)【关键词】航天诱变;育种;辣椒;综述【作者】扈新民;李亚利;高彦辉;罗爱玉;赵丹;胡小明【作者单位】甘肃省航天育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甘肃天水,741030;甘肃省天水市蔬菜产业开发办公室,甘肃天水,741000;甘肃省航天育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甘肃天水,741030;甘肃省航天育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甘肃天水,741030;甘肃省航天育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甘肃天水,741030;甘肃省航天育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甘肃天水,74103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641.3辣椒(Capsicum annuum L.)是一种以自交为主的常异花授粉作物,染色体为2n=24,属茄科(Solanaceae)辣椒属(Capsicum),食用浆果,有5个栽培种,分别为一年生辣椒(C. annum L.)、灌木状辣椒(C. frutescens L.)、中国辣椒(C. chinense)、下垂辣椒(C. baccatum)和柔毛辣椒(C.pubescens)(de Witt & Bosland,1993),其中一年生辣椒种是目前栽培最广泛、类型最丰富的种(Tanksley & Iglesias-Oilvas,1984)。
随着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恶化,以及新品种或杂交种的推广,使得很多老品种,特别是一些地方品种逐渐被淘汰,而且长期较高的人工与自然选择压力使得某些重要辣椒遗传资源有消失的危险,辣椒种遗传基础已渐趋狭窄。
作物航天诱变育种变异特征研究进展
作物航天诱变育种变异特征研究进展
甘仪梅;张树珍;武媛丽;杨本鹏
【期刊名称】《广东农业科学》
【年(卷),期】2015(042)001
【摘要】研究了作物航天诱变变异的主要遗传特征及遗传性状将有效指导作物航天诱变育种实践.概述了作物经航天搭载后发生变异的各种特征,包括细胞结构、染色体的遗传特征,DNA和基因组水平上的遗传特征,同工酶等生理生化特征,主要遗传性状变异特征等,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作物航天诱变育种需要加强和完善的问题.【总页数】5页(P119-123)
【作者】甘仪梅;张树珍;武媛丽;杨本鹏
【作者单位】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中心/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生物技术研究所/农业部热带作物生物学与遗传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海南海口571101;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中心/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生物技术研究所/农业部热带作物生物学与遗传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海南海口571101;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中心/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生物技术研究所/农业部热带作物生物学与遗传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海南海口571101;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中心/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生物技术研究所/农业部热带作物生物学与遗传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海南海口57110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Q319+.2
【相关文献】
1.作物航天诱变育种研究进展 [J], 潘光辉;尹贤贵;杨琦凤;张赞
2.航天诱变育种技术在作物育种上的应用 [J], 李培夫
3.一种新的作物诱变育种方法--航天育种 [J], 王侠礼
4.航天诱变育种技术在作物育种上的应用 [J], 常天佑; 王翠侠; 张建伟; 杨保安
5.作物航天诱变育种研究现状与展望 [J], 李金金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航天诱变对四种木本花卉容器苗生长与生理特性的影响
核农学报2023,37(11):2107~2116Journal of Nuclear Agricultural Sciences航天诱变对四种木本花卉容器苗生长与生理特性的影响胡冰1陈朝黎1陈天笑2张如平1曾炳山1李湘阳1陆钊华1, *(1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热带林业研究所,热带林业研究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重点实验室,广东广州510520;2华南农业大学林学与风景园林学院,广东广州510642)摘要:为研究航天诱变处理对四种木本花卉生长性状及生理特性的影响,利用新一代载人试验飞船搭载凤凰木、蓝花楹、多花红千层、腊肠树种子,返回地面后对容器苗进行生长性状、叶片形态、色素含量、生理活性等指标的测定。
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航天诱变处理的凤凰木种子的成苗率提高6.92个百分点,蓝花楹和红千层种子的成苗率降低8.12和10.66个百分点,腊肠树种子的成苗率无明显改变;凤凰木和腊肠树苗期株高、地径、叶片数、叶(轴)面积等生长性状分别降低了25.74%和45.15%、11.14%和19.51%、9.13%和31.60%、33.62%和32.26%;红千层苗期株高、地径、叶片数、叶长和蓝花楹苗期的叶轴长、叶轴面积等生长性状分别提高了64.93%、37.09%、118.25%、18.78%和26.49%、37.29%;使凤凰木、蓝花楹和红千层苗期叶片中可溶性糖含量分别提高了36.46%、16.77%和7.23%;使腊肠树苗期叶片中可溶性糖含量和脱氢酶(PDHA)活性分别降低了8.59%和39.83%。
综合相关性分析结果得出,航天诱变处理对凤凰木和腊肠树苗期的生长及叶片形态参数呈抑制作用,使其发生负向变异;对红千层苗期的生长及叶片形态参数和蓝花楹苗期的叶片形态参数呈促进作用,使其发生正向变异;对凤凰木、蓝花楹和红千层苗期叶片中生理活性物质的影响大于腊肠树。
综上,航天诱变处理对四种木本花卉苗期的生长发育产生了重要影响,诱变效果因树种自身特性而异。
航天育种技术在药用植物次级代谢产物含量提高中的应用与展望
航天育种技术在药用植物次级代谢产物含量提高中的应用与展望引言:药用植物是传统医学和现代药物研发的重要来源之一。
药用植物的次级代谢产物具有多种药理活性,能够在治疗各种疾病和促进健康方面发挥作用。
然而,由于药用植物天然产量有限、生长周期长、环境适应性弱等特点,限制了其广泛的利用和开发。
因此,改良药用植物以提高次级代谢产物的含量就显得尤为重要。
近年来,航天育种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育种方法,正在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
航天育种技术借助于航天载人航天、无人航天、卫星遥感等技术手段,将植物进行太空环境下的培育和繁殖,可以通过调控植物生理、生化过程,促进植物次级代谢物的合成和积累。
本文将探讨航天育种技术在药用植物次级代谢产物含量提高中的应用与展望。
一、航天育种技术在药用植物次级代谢产物合成中的应用1. 促进次级代谢途径的激活航天环境中的微重力、辐射等因素可以改变植物的生理状态,进而激活或抑制药用植物次级代谢途径。
研究表明,航天条件下植物细胞培养的次级代谢物产量常常较地面培养要高,通过分析航天条件下植物基因表达谱的变化,可以揭示次级代谢途径的调控机制,为合成次级代谢产物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2. 提高光合作用效率和光能利用率航天环境中的微重力可以改变植物叶片的结构和功能,增加光合作用效率和光能利用率。
充分利用光合作用能量可以提高药用植物的生物质积累,从而增加次级代谢产物的合成。
3. 促进植物生长和发育航天环境中的微重力和辐射等因素会对植物生长和发育产生影响,可以促进药用植物的生长速度和发育进程。
辐射可以激活植物的生物防御机制,提高次级代谢产物的合成和积累。
二、航天育种技术在药用植物次级代谢产物提高中的展望1. 创造适宜的环境条件航天育种技术可以在太空环境中建立适宜的生长环境,通过调整温度、湿度、气体浓度等参数,创造一个更适合药用植物生长和次级代谢产物合成的环境。
2. 利用基因工程技术提高产量航天育种技术与基因工程技术相结合,可以通过转基因的方法,向药用植物中引入能够增强次级代谢产物合成的关键基因或调控基因。
外源EBR对芥菜下胚轴伸长的影响
外源EBR对芥菜下胚轴伸长的影响朱磊;武向斌;李胜利;李严曼【摘要】油菜素内酯(BR)是一种植物激素,具有调控植物生长发育的作用.以芥菜为材料,采用外源2,4-表油菜素内酯(EBR)、乙烯利(Ethephon)、萘乙酸(NAA)等不同生长调节剂进行处理,初步研究了BR在芥菜下胚轴生长中的调控作用.研究发现,外源EBR处理在光照条件下可以促进芥菜下胚轴的伸长,而暗处理下却抑制下胚轴的生长;EBR与NAA协同促进下胚轴的伸长,EBR可以缓解Ethephon对下胚轴伸长的抑制作用,但EBR促进乙烯的合成.综上表明,光信号参与调控BR对下胚轴生长的调控作用,同时BR与乙烯、NAA等信号途径共同参与下胚轴的生长调控.【期刊名称】《中国瓜菜》【年(卷),期】2018(031)008【总页数】4页(P18-20,25)【关键词】芥菜;油菜素内酯;下胚轴;乙烯;萘乙酸【作者】朱磊;武向斌;李胜利;李严曼【作者单位】河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郑州450002;河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郑州450002;河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郑州450002;河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郑州450002【正文语种】中文芥菜(Brassica juncea)的分布遍及我国各地,长江以南地区种植尤为广泛,在我国有2 000多年的栽培历史,是我国重要的鲜食和加工蔬菜[1]。
芥菜是十字花科芸薹属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植物,起源于中国,种类繁多,具有丰富的遗传背景。
油菜素内酯又称芸薹素内酯,是继生长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脱落酸、乙烯之后的第六大类植物激素。
研究发现,油菜素内酯不仅在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中发挥重要的调控作用,还参与植物对逆境的抗性[2-5]。
近年来关于油菜素内酯促进植物种子伸长及油菜素内酯与其他植物激素相互关系的报道也日见增多[6-9]。
天然的油菜素内酯不仅可以促进柠条和紫穗槐种子发芽,同时对下胚轴切段伸长有明显促进作用[10]。
豆类中的研究也发现,天然油菜素内酯处理后,黄豆、绿豆种子不仅发芽率提高,同时芽苗胚轴也明显伸长[11]。
太空环境诱变苦荬菜的细胞学效应研究
太空环境诱变苦荬菜的细胞学效应研究张月学;李成权;申忠宝;韩微波;唐凤兰;蒿若超;刘杰淋;王长山【期刊名称】《草业科学》【年(卷),期】2007(024)009【摘要】对卫星搭载的2种苦荬菜Lactuca indica种子SP1代根尖细胞染色体变异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太空环境诱变处理后提高了苦荬菜种子的根尖细胞有丝分裂指数,出现了包括微核、染色体桥、染色体断片等在内的多种类型的染色体变异.早熟苦荬菜对太空环境诱变的敏感性大于晚熟苦荬菜.【总页数】4页(P38-41)【作者】张月学;李成权;申忠宝;韩微波;唐凤兰;蒿若超;刘杰淋;王长山【作者单位】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草业研究所,黑龙江,哈尔滨,150086;黑龙江省青冈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黑龙江,青冈,151600;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草业研究所,黑龙江,哈尔滨,150086;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草业研究所,黑龙江,哈尔滨,150086;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草业研究所,黑龙江,哈尔滨,150086;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草业研究所,黑龙江,哈尔滨,150086;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草业研究所,黑龙江,哈尔滨,150086;哈尔滨师范大学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生物系,黑龙江,哈尔滨,15008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548.035.2【相关文献】1.太空诱变稗属四个农家种的细胞学效应研究 [J], 杨欣欣;徐香玲;张月学;蒿若超;唐凤兰;韩微波;刘杰淋;陈积山;刘凤歧2.空间飞行和60Co-γ射线辐照对苦荬菜种子的细胞学效应研究 [J], 刘丽;唐凤兰;张月学;韩微波;刘杰淋;蒿若超;徐香玲;李集临3.香菇菌丝体太空诱变效应研究Ⅱ.太空环境对香菇同工酶和子实体性状的影响 [J], 边银丙;翁曼丽;孙勇;王斌;赵培新;闵家顺4.香菇菌丝太空诱变效应研究Ⅰ.太空环境对香菇菌丝生长特性的影响 [J], 边银丙;翁曼丽;孙勇5.空间飞行和^(60)Co-γ射线辐照对苦荬菜种子的细胞学效应研究 [J], 张月学;刘丽;唐凤兰;韩微波;刘杰淋;蒿若超;徐香玲;李集临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o ut dhdvr u esii aemuao , m n e 5 ( .u ̄ avt aas a l hne Yag m tn l e eete fm s r a ai ssnivt t s c tin a ogt m S0 B j,e a.crscul C e t n ) uat i sw r a o t yo p t h l s n h mot nivy n l s ee hs lg aidxrah gicn vlr ihy in cn l e, o ee,L 0 Bj, a.t- s s s it,ada t vr pyio clne c e s f atee gl gi ate l hw vr J29( .  ̄avr t ti e mo y oi o d i i n l oh s f v i u L
K e r s: sad;S aemuain;Co tnso ho p yl OD cii y wo d Mu tr p c tt o ne t fc lr h l;S o atvt y;P cii ;S l l rti o tn ;P yilgc n i— OD a t t vy oubep oenc ne t h soo ia a d bo l
已在湖南 、 江等地 引种栽 培 , 表现 出生 态适 应性 浙 但
4期
沈进娟 等: 航天诱变对芥菜生理生化 特性 的影 响
表 1 供 试 材 料
Ta l Mae i l be1 tr s a
编号
Nu e mb r
供试品种和处理
Cu t a n r a me t li ra d te t n v
ca gso ep yil cl n i h mc rpre o ae o tldfrn hs l ia idxs a ai s ag f a ao . hne nt hs o a adb e i p ets mprdt cnr ;ieet yi o c ee dvr u n e r t n 8 h og i c o l a o i c o o p ogl n h o r ov ii
摘
要: 实践八号” 以“ 育种卫星搭载后 S 5代芥菜 变异选 系的叶片为材料 , P 对叶片中叶绿素含量、O S D活性、 O P D活性 以及可溶性
蛋 白 量进行检测 , 究航天诱变对芥菜不同品种生理生化特 性的影响, 含 研 为下一步开展芥菜航天诱 变育种奠定 基础。结果 显示:
芥菜变异选 系与对照相 比生理生化特性产生了不 同程度的增减 变化 ; 不同生理指标变化幅度不同, 中P D活性和 叶绿素含量变 其 O 化幅度较大, 可溶性蛋 白含量变化幅度最小; 同芥菜 品种对航天诱变敏感性不同, 中棒菜 ¥ 0变异选系最敏感 , 不 其 5 各指标基本 达 到显著或极 显著水平 , 茎瘤芥 J2 9变异选 系最不敏感 ; L0 不同发育 时期芥菜生理 生化特性不同, 幼苗移栽 4 0d比 8 0 d芥菜 变异株 系生理 生化指标差异 明显, 明生育后期各 生理生化特性逐 渐趋于稳定。芥菜 ; 说 航天诱变; 叶绿素含量 ;OD活 性;O S P D活性 ; 溶 可
航 天 诱 变 对 芥 菜 生 理 生 化 特 性 的 影 响
沈进 娟 , 冉广 葵 , 召荣 , 张 刘义 华 , 守 忠 , 丽 , 赵 肖 张 勇
( 重庆市涪陵 区农业科学研究所 , 南方芥菜品种改 良与栽培技术 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 , 榨菜 品种 改 良栽培技术重 庆市工程实 验室 , 重庆 涪陵 4 80 0 00)
omet t e,adtep yil cl n i hm cl rpre 0dy trrnpa t g eemoes nf athnta i 0dy , p na s gs n hs o a adbo e ia p e i i 4 asae a slni r r i icn a tn8 as l a h og i c o t s n f t nw gi t h
mutdw r ts dt vsgt te f c aem tt nO epyio cl n i hmi rpre, hc ol p l go u— s r ee et i et a etf pc uai Ht h s lg a db c e c p e i w i cuds py odf n a e on i e h e os o h oi a o l a o ts h u o
性蛋 白 量; 含 生理 生化特性
关键词 : 芥菜; 航天诱 变; 叶绿素含量;OD活性; O S P D活性 ; 可溶性蛋 白含量; 生理 生化特性 中图分 类号 :67 ¥ 3 文献标识码 : A
Efe to p c u a i n o Phy i l g c la f c f S a e M t to n so o i a nd Bi c m i a o r i s o u t r o he c lPr pe te fM s a d
S E nj n R N G ag u, H N ho og LUY — a Z A huz n , IO L ,H N o g H N J — a , A un — l Z A G Z a— n , I i u , H O S o— og X A i A G Y n i u k r h h Z
i d c t g t a h h so o i a n i h mia r p ri sg a u l u n o b t be i h ae g o h sa e n i ai h tt e p y il g c la d b o e c p e e r d a y t r e t e sa l n t e l t rwt tg . n c l o t l d
c e c rp r e h mia p e i s l o t
芥菜( r sa uc os) Ba i  ̄ aC s 为十字花科芸薹属 sc j e .
收稿 日期 :0 2-0 21 2一O l 基金项 目: 重庆市科技攻关项 目( S C20 A 19 ) C T -0 9 C 9 1 作者简介 : 进娟 ( 9 0一) 女 , 沈 18 , 山东 1照人 , 3 助理 研究 员 , 硕 士. 主要从事芥菜遗传育种 与生物技术 研究 , - a :n ase Em i jj nhn l iu
@ 1 6. o 2c m。 ‘
植物 , 种类繁多 , 资源极其丰富 。分 布遍及 全 国各 地, 长江 以南地 区种植 尤 为广泛 , 在我 国有 两千 多 年 的栽培 历史 , 是我 国重 要 的鲜 食 和 加工 蔬 菜 。随 着 芥菜 产业 的不断发 展 , 菜 品种 已不 能 完 全 满 足 生 芥 产 的要求 。如起 源 于 四川 盆 地 的棒 菜 , 为特 菜 现 作
Un t d En i e r g L b mtr i gn e n a e i e o y,Tu e s r rei s I r v me t a d C l v t n T c n q s o h n q n g n e n a o tr b r Mu t d Va ite mp o e n n u t ai e h iue f C o g i g En i e r g L b r oy, a i o i a
( uigA r utrl c neIstt o hnqn ,SuhMut dV r tsI poe et n utainT cnq e fN t nl Lcl F l gi l a Si c ntue f ogig o t n c u e i C s r ai i m rvm n dC lvt eh iuso aoa & o a a ee a i o i
w i , otns f ho p y ,at ie f u eoieds uae( O hl cnet o lr hl cit so prxd i ts S D)adprxds P D)adslbep ti o t t nl vso e c o l vi s m n c ia o e( O n o l r encne e e f u o ni a
mo g t e P n m OD ci i n o t n so h o p ylwe r e a t e ,a d s l l r ti o t n s e mi i m ;d f r n a e e h a t t a d c n e t fc r h l vy l o r l g rt n o h m e a h n oube p en c n e twa t n mu o h i e tv r t s e ii
C og i uig4 80 , hn ) hnqn F l 00 0 C ia g n
AbtatSe s fm s r Basaj,e os )vr t s eecr e nootrsaeb ‘ h i o 8’ae i ,a dsbe e t src:ed ut d( rs  ̄ aC s. a ee r ar dit ue c y Sia N . stle n u sq nl o a  ̄ u ii w i p jn lt u y S 5gnrt n uatie eeotie ruhf l l tn.R set e ,h io g a prn a sda ot l ae a, a— P ee i sm t n s r ba dt og e s e i s epci l te r n aet f e scnr t l men ao nl w n h i d e co vy ri l i wt u om r 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