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生蛋白粉生产工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加工技术
花生蛋白粉生产工艺
贝惠玲
(广东省食品工业研究所)
【摘要】介绍了以花生蛋白为主要原料,生产花生蛋白粉的制作工艺。
【关键词】花生;蛋白粉;制作工艺
中图分类号:TS278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1807(2001)08-0046-02
花生是我国主要的油料作物之一,其总产量世界排名第二,约占世界花生总产量的15%。
花生的综合利用及加工对促进我国农业生产有极其重要的作用;花生蛋白正成为我国重要的植物蛋白资源。
1原材料与制作工艺
1.1材料与主要设备
原辅材料有花生仁、脱脂奶粉及白糖等。
设备有选仁机、花生脱皮机、热烫机、研磨机、均质机、冷热缸、离心分离机、喷雾干燥塔及包装机等。
1.2工艺流程
花生仁→选仁→浸泡→脱红衣→热烫→研磨→精磨→定容→离心分离→含粗纤维的蛋白液→加配料→高压
↑
→毛油精炼→成品油白糖、奶粉
均质→喷雾干燥→冷却→包装→成品
1.3制作工艺
①原料选择。
选择无霉烂的花生仁。
②浸泡。
于常温水中浸泡0.5h,利于脱红衣。
③脱红衣。
用花生仁专用脱皮机脱去红衣,去皮率可达98%以上。
④热烫。
在96℃热水中热烫5min,其作用是钝化脂肪氧化酶并使花生仁吸水,以利于研磨。
⑤研磨。
先用碟式研磨机进行粗磨,再用胶体磨进行精磨,此时物料细度≤10µm。
⑥离心分离。
用碟片式分离机将花生中的油脂分离出30%,毛油精制为成品油,其余蛋白液生产蛋白粉。
分离机转速为5000r/min,比重环90mm。
⑦杀菌。
在85℃条件下保持10min。
⑧三道均质。
三道均质是指将3台均质机串连起来使用,每台使用压力为40~50MPa。
含有粗纤维的蛋白液经三道均质后,物料细度可达2µm以下。
⑨喷雾干燥。
采用喷雾干燥塔干燥,进风温度为170~180℃,排风温度为75~80℃,塔身温度为80℃。
⑩冷却、包装。
经喷雾干燥后的花生蛋白粉在包装间内冷却至室温,过筛后包装。
○1毛油经过乳化处理后,再经碟片式分离机分离为成品油。
2产品配方及质量标准
2.1产品配方
花生仁250k g、白砂糖130k g和脱脂奶粉10k g,加水量至1000k g。
2.2感官指标
色泽:花生蛋白粉呈乳白色。
气味:具有花生应有的香味,无异味。
2.3微生物指标
细菌总数(个/g):≤10000
大肠菌群(个/100g):≤90
致病菌不得检出
2.4理化指标
水分(%):≤3
蔗糖(%):≤40
砷(以As计)(m g/k g):≤0.5
铅(以Pb计)(m g/k g):≤1.0
3结果与讨论
3.1花生的灭酶问题
钝化脂肪氧化酶是花生蛋白生产中的关键工艺措施。
经多次试验,选择了96℃热烫5min的钝化工艺,既不会使花生蛋白过度变性(整粒的花生不容易变性),又能钝化酶的活性。
经本工艺处理的花生蛋白粉,其过氧化值为油脂的0.03%,低于国际上0.15%的标准,其结果见图1。
3.2花生中粗纤维的利用
生产植物蛋白饮料,通常需要将原料加水研磨,抽提后去除渣滓(粗纤维),其抽提液再经浓缩干燥而成花生蛋白粉。
本工艺则是将粗纤维全部利用,即用3台高压均质机在40~50MPa的压力下将粗纤维多次剪切,
4"2""#年第$期《粮油加工与食品机械》
直至颗粒细度达2µm 以下。
这一工艺的创新,既节约了真空浓缩所需的能耗,又缩短了加工时间,产品得率也提高了20%,降低了原料成本和加工成本。
生产的花生蛋白粉,冲调后口感细腻,没有粗纤维感。
含有粗纤维的花生蛋白粉物美价廉,将成为健康食品的新品种。
3.3
热变性对花生蛋白的影响
花生蛋白主要由花生球蛋白(Arachin )(占63%)和副花生球蛋白(Conarachin )(占33%)所组成。
花生球蛋白为2个亚单体组成的二聚体;副花生球蛋白是由6~7个单体组成的聚合-离解体系。
球蛋白在水中有
很好的溶解性,但过度受热会使球蛋白转变成不溶性的
图1
在96℃下不同热
烫时间油脂的过氧化值图2
花生蛋白热变性曲线
样品加热前可溶性蛋白质为25.4%
原纤维型蛋白。
我们曾就花生蛋白的热变性进行过试验,取浓度相同的花生浆,在不同温度下分别加热0.5h ,测定其可溶性蛋白质的含量,结果见图2。
因此,我们在加工过程中应严格控制物料的受热强度。
经试验,杀菌温度为85℃,时间10min ;喷雾干燥要严格控制排风温度在78~80℃,能使蛋白粉在冲调饮用时具有良好的溶解性和稳定性。
其蛋白质的分散度指数PDI 可达98%以上。
参考文献
1Hirata Masa y uki ,Hase g awa Nobuhiro ,Suzuki Kazumasa.溶出性向上粉末及びその制造方法[P ].特开平10-182701.
2Ishil Takanori ,Hase g awa Nobuhiro ,Suzuki Kazumasa ,et al.粉末制剂及びその制造方法[P ].特开平8-277230.
3
高福成.食品工程原理〔M 〕.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8.
收稿日期:2001-07-08
作者简介:贝惠玲(1958-),女,广东汕头人,广东省食品
工业研究所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食品工程研究与食品开发。
通讯地址:(510315)广州市新港东路6号
《粮油加工与食品机械》2""#年第$期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