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和消除土壤污染源的措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节内容要点:控制和消除土壤污染源的措施、增加土壤环境容量的措施、提高土壤自净能力的措施以及其它防治措施等。
污染物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进入土壤,引起土壤正常功能的变化,从而影响植物的正常生长和发育。然而,土壤对污染物也能起净化作用,特别是进入土壤的有机污染物可经过扩散、稀释、挥发及光化学降解、生物化学降解、化学降解等作用而得到净化。如果进入土壤中的污染物在数量和速度上超过土壤的净化能力,即超过土壤的环境容量,最终将导致土壤正常功能的失调,阻碍作物正常生长。
土壤环境容量是指在一定环境单元,一定时限内遵循环境质量标准,既保证产品的产量和质量,也不使环境污染时土壤所能容纳污染物的最大负荷量。
在某种程度说,土壤是环境中污染物的"汇"。土壤与植物的生命活动紧密相连;污染物可通过土壤-植物系统及食物链,最终影响人体健康。因此,土壤污染的防治十分重要。首先要控制和消除污染源,对已经污染的土壤,要采取一切有效措施,消除土壤中的污染物,或控制土壤污染物的迁移转化,使其不能进入食物链。
1) 控制和消除土壤污染源
控制和消除土壤污染源是防止污染的根本措施。控制土壤污染源,即控制进入土壤中污染物的数量和速度,使其在土体中缓慢地自然降解,以免产生土壤污染。
●控制和消除工业"三废"的排放
应大力推广清洁工艺,以减少或消除污染源,对工业"三废"及城市废弃物必须处理与回收,即进行废弃物资源化。对排放的"三废"要净化处理,控制污染物的排放数量和浓度。
我国水资源短缺,分布又不均匀,近几年来水体污染日益严重,故我国的水资源日益馈缺,农业用水甚为紧张。因此,我国许多地方已发展了污水灌溉。这一方面解决了部分农田的用水;另一方面,污水中含有相当多的肥料成分,但也可以导致土壤污染。因此利用污水灌溉和施用污泥时,首先要根据土壤的环境容量,制定区域性农田灌溉水质标准和农用污泥施用标准,要经常了解污水中污染物质的成分、含量及动态。必须控制污灌水量及污泥施用量,避免盲目滥用污水灌溉引起土壤污染。此外,工业废渣不能任意堆放。
●控制化学农药的使用
禁止或限制使用剧毒、高残留农药,如有机氯农药;发展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如除虫菊酯、烟碱等植物体天
然成分的农药;大力开展微生物与激素农药的研究。微生物可使昆虫引起感染而死亡,如核角体病毒防治桑毛虫,效果较好。激素农药有昆虫内激素(昆虫体内腺体分泌物)、蜕皮激素(蜕皮激素固酮防治蛾类幼虫)、保幼激素(天蚕油保幼激素使昆虫无法成活)和外激素,如果蝇、午毒蛾及棉红铃虫等性引诱剂。另外,可采用含有自然界中构成生物体的氨基酸、脂肪酸、核酸等成分的农药,它们易被降解。探索和推广生物防治病虫害的途径,开展生物上的天敌防治法,如应用昆虫、细菌、霉、病毒等微生物作为病虫害的天敌。还应开展害虫不孕化防治法。
●合理使用化学肥料
要合理施用硝酸盐和磷酸盐等肥料,避免过多使用,造成土壤污染。
2) 增加土壤环境容量,提高土壤净化能力
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砂掺黏和改良砂性土壤,可以增加或改善土壤胶体的性质,增加土壤对有毒物质的吸附能力和吸附量,从而增加土壤环境容量,提高土壤的净化能力。
分析、分离或培养新的微生物品种以增加微生物对有机污染的降解作用,也是提高土壤净化能力极为重要的一环,
这方面目前已取得了一些进展。
3) 其他防治土壤污染的措施
●施用化学改良剂
化学改良剂包括抑制剂和强吸附剂。一般施用的抑制剂有石灰、磷酸盐和碳酸盐等,它们能与重金属发生化学反应而生成难溶化合物以阻碍重金属向作物体内转移。在酸性污染土壤中施用石灰,可提高土壤pH值,使镉、铜、锌、汞等重金属形成氢氧化物沉淀。据试验,施用石灰后,稻米的含镉量可降低30%。施用钙铁磷肥也能有效地抑制Cd、Hg、Pb、Cu、Zn重金属的活性,如Cd2+和Hg2+与磷酸盐分别形成难溶Cd3(PO4)2↓、Hg3(PO4)2↓,这对消除土壤中Cd、Hg污染具有重要意义。
施用强吸附剂可使农药分子失去活性,也可减轻农药对作物的危害。如加入0.4%的活性炭,豌豆从土壤中吸收的艾氏剂量可降低96%。有机质、绿肥、蒙脱土等都具有类似的缓解效果。
●生物改良措施
通过植物的富集而排除部分污染物,包括种植对重金属吸收能力极强的作物,如黄颔蛇草对重金属的吸收量比水稻高10倍;种植这些非食用性作物,在一定程度上可排除土
壤中的重金属。另外,种植抗性植物,即种植对重金属吸收能力极差的植物,也是生物改良的方法之一。
●控制氧化还原条件
控制土壤的氧化还原条件也能减轻重金属污染的危害。据研究,在水稻抽穗到成熟期,无机成分大量向穗部转移。淹水可明显地抑制水稻对镉的吸收,落干则能促进镉的吸收,糙米中镉的含量随之增加。
镉、铜、铅、汞、锌等重金属在pE较低的土壤中均能产生硫化物沉淀,可有效地减少重金属的危害。但砷与其他金属相反,在pE较低时其活性较大。
●改变耕作制
改变土壤环境条件,可消除某些污染物毒害。如对已被有机氯农药污染的土壤,可通过旱作改水田或水旱轮作的方式予以改良,使土壤中有机氯农药很快地分解排除。若将棉田改水田,可大大加速DDT的降解,一年可使DDT基本消失。稻棉水旱轮作是消除或减轻农药污染的有效措施。
●改良土壤
土壤一旦造成污染,特别是重金属污染,很难从中排除出去。为了消除土壤重金属等的污染,常采用排去法(挖去污染土壤)和客土法(用非污染的土覆盖于污染土表面上)进行改良。但是,这两种方法耗费劳力,易造成污染源扩散,且
需要大量的客土源,所以在实际应用上,特别是对于大面积污染区土壤的改良有一定困难,故不太现实。
为了减少污染物对作物生长等的危害,也可采用耕翻土层,即采用深耕,将上下土层翻动混合,使表层土壤污染物含量减低。这种方法动土量较少,但在污染严重的地区不宜采用。
近年来,土壤及地下水污染的化学与生物修复已成为研究热点,并取得了一定进展。土壤有机污染的化学修复是用表面活性剂或有机溶剂清洗土壤中的有机物;生物修复是利用微生物将土壤中有毒有害有机污染物降解为无害的有机
物质(CO2和H2O)的过程。降解过程可以由改变土壤理化条件(包括pH、湿度、温度、通气条件及添加营养物)来完成,也可接种特殊驯化与构建的工程微生物提高降解速率。
污染土壤生物修复的特点如下:成本低于热处理及物理化学方法;不破坏植物生长所需要的土壤环境;污染物氧化比较完全,不会产生二次污染;处理效果好,对低分子量的污染物去除率可达99%以上;可原地处理,操作简单。
目前国外采用的土壤生物修复技术有原位处理(in situ)、就地处理(on site)和生物反应器(bioreactor)三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