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解题思路技巧:钟面上的数学问题

小学数学解题思路技巧:钟面上的数学问题
小学数学解题思路技巧:钟面上的数学问题

小学数学解题思路技巧:钟面上的数学问题

[知识要点]

“时刻”与“时间”的意义不同,能根据钟面上的1—12进行加、减乘法计算。

[范例解析]

请读者制作一个有时针和分针的钟面模型。

例1将钟面拨到4点。从4点经过4个小时,钟面会指到几点?(八点)再拨到八点,这里说的4点与4小时有什么区别?

例2将钟面拨到7点。从7点再经过7小时钟面会指到几点?(二点)再拨到二点。这里的7点与7小时有什么区别?

说明上两例题中的4点、7点、8点,……表示了一天内某一时刻,这是钟、表的表面上显示的几点几分,能使人直接看出这是什么时刻。

4小时,7小时,8小时,……这是指的两个不同时刻之间经过的时间。

如4点这个时刻到8点这个时刻经过了4小时。

例3钟面上的加法:

⑴5点再过3小时是几点?

5+3 = 8

答:8点。

⑵8点再过8小时是几点?

8+8 = 16,16-12 = 4。

答:4点。

⑶3点再过12小时是几点?

3+12 = 15,15-12 = 3。

答:3点。

说明上面的例题反映了钟面上的加法的计算规律:

⑴两数之和小于12,和就是所求的钟点数。

⑵两数之和大于12,和减去12就是所求的钟点数。

⑶一个数加上12,就是原来的这个数。

例4钟面上的减法:

⑴8点以前的5小时是几点?

⑵2点以前的5小时是几点?

⑶5点以前的12小时是几点?

解如图6-18所示。

说明减法规律与加法类似,就是:

⑴被减数大于减数,差就是所求的钟点数。

⑵被减数小于减数,就在被减数上加12再减,差就是所求的钟点数。

⑶一个数减12,差就是原来的这个数。

例5钟面上的乘法(假设都以12点开始);

⑴经过6个2小时是几点?

2×6 = 12(点)

⑵经过3个5小时是几点?

5×3-12 = 15-12 = 3(点)

⑶经过2个12小时是几点?

12×2-12 = 12(点)

说明钟面上乘法几的规律:

⑴两数之积小于或等于12,积就是所求的数;

⑵两数之积大于12,从积里减去12的倍数,使差小于12,这个差

就是所求的钟点数;

⑶任何数乘以12,所求的钟点数就是12。

这类“钟面上的数学”实质上是十二进位制的问题。

例6李医生为了抢救病人,几天几夜没有休息。后来,病人的病情好转,他提早下班回家,准备好好睡一觉。他晚上十时上床,准备睡到次日正午起床上班。于是把闹钟拨到他认为正确的钟点后,就关灯睡觉了。当闹钟响的时候,他实际睡了多少小时?

分析因为李医生睡觉是夜间十点钟,他把闹钟拨到12点,误认为要到明天正午才闹,但是闹钟却走到夜间12点就响了,所以李医生实际只睡了两小时。

例7一天中午正下着大雨,小明问小红:“再过60小时会不会出太阳?”小红回答说:“那可不一定。”小明肯定地说:“再过60小时以不会出太阳。”

想一想,这是为什么?

说明因为一天等于24小时,从中午起经过60小时,正好是午夜,所以一定不会出太阳。

[思路技巧]

要注意分析题中所指的是时刻还是时间。钟面上的数字计算是十二进位制。

[习题精选]

1.学校中午12:00放学,下午2:00上学,中间休息了()小时。

2.图6-19标明了小刚每天晚自习学习的开始时刻是(),学习的结束时刻是(),学习时间是()。

3.一列火车从甲地开往乙地需要6小时,上午9点开车,下午()点到达。

4.新华书店上午9点开始营业,下午7点停止营业,每天营业时间多长?

5.填空:

⑴从7点再经过3小时是()点;

⑵从8点再经过5小时是()点;

⑶从9点再经过()小时是7点;

⑷从12点再经过()小时是6点。

6.填空:

⑴9点前的6小时是()点;

⑵4点前的7小时是()点;

⑶7点前的()小时是4点;

⑷2点前的()小时是5点。

7.某工人为了搞一项科学试验,几天几也没睡觉,试验成功后他回家准备好好地睡一觉,他晚上八点上床,准备睡到第二天十二点起床,他把闹钟拨到他认为正确的钟点后就关灯睡觉了,当闹钟响的时候,他实际睡了多少小时?

8.小红想到外婆家去玩,9点钟从家里出发,下午2

点钟才到达,她每小时步行3千米,小红家离外婆家多远?

9.红旗文具点上午8点开始营业,晚上6点停止营业,

共卖150元,平均每小时卖多少元?

10.请你在图6-20的钟面上画二条直线,把钟分成三部分,使每部分的数字加起来的和相等。

11.小红家离的一台钟,一点钟打一响,两点钟打两响,三点钟打三响,但每半点钟也打一响。有一天,小红听见台钟打了一响,没多久又听见响了一下,后来又听见响了一下,你能知道最后一响是几点钟?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钟面上的角 拓展资料

钟面上的角 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不停地转动,可以组成许多大小不同的角。今天的数学课上,四(1)班的同学们正在研究这些角。 “什么时候时针和分针组成的角是直角?”杨老师微笑着问同学们。 冬冬第一个想到了答案,他站起来回答:“3时(如图1)。” “为什么呢?” “因为6时的时候,时针和分针组成的角是平角,180°,所以钟面上每个大格对应的角是180÷6=30°,3时的时候,时针和分针之间有3个大格,此时时针和分针组成的角是30×3=90°,正好是直角。”冬冬慢条斯理地说。 芳芳也不甘落后,大声说:“9时的时候,时针和分针组成的角也是直角。” 芳芳的话音刚落,明明马上说:“还有3时半和9时半,那时时针和分针组成的角也是直角。” 许多同学都点点头,对明明的说法表示赞同。 杨老师笑了,说:“明明说的对不对呢?我们来验证一下吧。”说着,杨老师拿出一个时钟,让明明亲自拨时间。明明信心十足地走上讲台,接过杨老师手里的时钟,很快拨到了3时半(如图3),拨完一看,愣住了,居然不是直角,这是为什么呢? 同学们都开动脑筋认真思考起来,聪聪第一个举手发言,她解释说:“3时半时,分针指向6,但时针没有指向3,因为从3时到3时半过了30分,时针也在向前走,这时指在3和4的中间,所以时针和分针组成的角不是直角,而是锐角。” “那你知道是多少度吗?”杨老师追问道。 还没等聪聪说话呢,明明已经喊出了答案,“是75°,用90-30÷2=75°。” “哦,那9时半时(如图4),时针和分针组成的角是什么角?这个角是多少度呢?”

杨老师继续追问着同学们。 四(1)班的同学们又积极思考起来。亲爱的同学们,你们知道答案吗?快开动脑筋想一想吧。

小学数学重点知识点与解题技巧汇总

小学数学重点知识点与解题技巧汇总 一、小学数学几何形体周长面积体积计算公式 长方形正方形 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C=(a+b)×2 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C=4a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S=ab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S=a.a 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 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公式S= a×h÷2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S=ah 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S=(a+b)h÷2 圆形 直径=半径×2 d=2r 半径=直径÷2 r= d÷2 圆的周长=圆周率×直径=圆周率×半径×2 c=πd =2πr 圆的面积=圆周率×半径×半径 角度体积 内角和:三角形的内角和=180度。 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公式:V=abh

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公式:V=abh 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公式:V=aaa 圆柱的体积:圆柱的体积等于底面积乘高。公式:V=Sh 圆锥的体积=1/3底面×积高。公式:V=1/3Sh 表面积 圆柱的表(侧)面积:圆柱的表(侧)面积等于底面的周长乘高。公式:S=ch=πdh=2πrh 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表面积等于底面的周长乘高再加上两头的圆的面积。公式:S=ch+2s=ch+2πr2 分数 分数的加、减法则:同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只把分子相加减,分母不变。异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先通分,然后再加减。 分数的乘法则:用分子的积做分子,用分母的积做分母。 分数的除法则: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 二、单位换算 距离换算 1公里=1千米 1千米=1000米 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 1厘米=10毫米 面积换算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1平方厘米=100平方毫米 1公顷=10000平方米 1亩=666.666平方米 体积换算 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 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 1立方厘米=1000立方毫米 1升=1立方分米=1000毫升 1毫升=1立方厘米 重量、货币换算 1吨=1000千克 1千克= 1000克= 1公斤= 2市斤1元=10角1角=10分1元=100分

小学数学解题思路技巧(一、二年级用)-10

调整法趣谈 本系列贡献者:与你的缘[知识要点] 1.调整法的意义。 我们看下面的点子图: ●●●●●●● 图3-16 它一共有二组,一组有5个点子,另一组有两个点子,图中一共有多少个点子? 算式:5+2 = 7(个)。现在问:怎样改变点子图,来表示算式2+5呢?我们可用交换点子位置或移动点子位置来改变。如图所示: 这种通过交换点子位置或移动点子位置的操作过程,我们较做调整法。 2.调整法的用途,我们通过举例来说明。 [范例解析] 例1右面正方形方格中的数字,怎样移动才能使横行和竖行三个数相加的和相等? 分析我们可从图中观察到:竖行三数的和都是6,它们相等,打上“√”号,而横行三数的和都不相等,因此,要调整位置的是横行的数字。我们只要按照下面图3-19箭头所示进行交换调整,问题就得到解决。 说明凡是符合条件的横行或竖行打上“√”,可使问题一目了然,方便调整。 例2图中有“+”、“-”、“×”、“÷”四种运算符号。移动这些符号,使每行每列的四种符号不相同。 分析通过观察,发现3-20中只有从左数第二列符号与题目要求不同,因此我们先考虑列的情况,第一列多“+”号,缺“÷”号,而第三列多“÷”号缺“+”,如下图交换后,把符合条件的行与列打上“√”。

经过第一次交换后,图3-21中只有第一行和第二行以及第三列和第四列不符合条件,而第三列多“×”号,缺“-”号,第四列多“-”号,缺“×”号,只要再按如图3-22交换就完全符合条件。 说明较复杂的方阵游戏,多调整几次,是可解决问题的,调整中不想走弯路,这就要靠智慧了。 例3把1~7这七个数填在图3-23中的小圆圈中,使每一 个圆周上四个数字的和都等于17。 分析此题有两种做法。 第一种做法:开始在小圆圈里任填1~7这七个数, 并且两个大圆周上的四个数的和都不等于17。如图3-24 的填法。 我们观察到,只要首先将2与7交换,就能使右边大圆周上四个数字的和等于17。 这时,左边大圆周上四个数的和是:1+3+7+4 = 15比17少2,要使右边圆周上的四个数字的和不变,只要4与6交换即可。 第二种做法:首先在1~7这7个数字中选四个数字, 并且四个数的和等于17。例如选(1+3+6+7 = 17)1, 3,6,7四数填在一个圆周上,其他三数任填在另一圆 周上的小圆圈里。如果另一圆周上四个数字之和不等于 17,只要按前面调整的方法,只经过一此调整就行了。 如图3-25所示。 [思路技巧] 调整不是拼凑,它是充分利用我们已有的知识技能,充分发挥我们的观察能力,有计划、有目的的进行解题的重要手段。

小学数学解题思路技巧二年级用

小学数学解题思路技巧 二年级用 文件管理序列号:[K8UY-K9IO69-O6M243-OL889-F88688]

余数的妙用 本系列贡献者:[知识要点] 1.被除数=除数×商+余数; 2.余数要比除数小; 3.会解有余数除法的应用题。 [范例解析] 例1如图1-1。把14个乒乓球平均分给三个班,每班分得几个?还余下几个? 解 14÷3 = 4余2 每班分得4个还余2个。 例2下面三个竖式,哪个对?哪个不对?为什么不对? 解第一个竖式不对,它的余数8比除数5还大,还可商1,即商应为8; 第二个竖式也不对,因商和除数的积不能大于被除数; 第三个竖式是对的,余数3小于除数5。 说明计算有余数的除法,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这时被除数、除数、商和余数的关系是: 被除数 = 除数×商+余数

被除数-余数 = 除数×商 例3把11、12、13、14、15、16、17分别除以3时,各得哪些余数? 解 11÷3 = 3余2; 12÷3 = 4余0; 13÷3 = 4余1; 14÷3 = 4余2; 15÷3 = 5余0; 16÷3 = 5余1; 17÷3 = 5余2。 说明一串连续数除以同一个数,因为它们的余数小于除数,所以余数重复出现。 “余数”在我们生活中还有不少的用处呢! 例4国庆节挂彩灯,用六种颜色的灯泡,按红、黄、蓝、白、绿、紫的次序装配,总共要装50只灯,每种颜色的灯泡各需要多少只? 解可以这样想,六种颜色的灯泡作为一组,50只灯泡可以分成 50÷6 = 8(组)余2(只) 于是,其中有四种颜色的灯泡各配8只,另两种颜色的灯泡各配9只。 例5今天是星期三,再过20天是星期几? 解今天是星期三,因为一个星期有7天,以星期一为星期的第一天计算,因已经过了3天。所以有 (20+3)÷7 = 3余2 即再过20天是星期二。 例6把4、7、18、2四个数填入下式的括号中。 ()÷() = ()余()

小学数学解题思路巧解妙算大全2

【小学数学解题思路大全】巧解妙算(二) 1.特殊数题(1)21-12 当被减数和减数个位和十位上的数字(零除外)交叉相等时,其差为被减数与减数十位数字的差乘以9。 因为这样的两位数减法,最低起点是21-12,差为9,即(2-1)×9。减数增加1,其差也就相应地增加了一 个9,故31-13=(3-1)×9=18。减数从12—89,都可类推。 被减数和减数同时扩大(或缩小)十倍、百倍、千倍……,常数9也相应地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其差不变。如 210-120=(2-1)×90=90, 0.65-0.56=(6-5)×0.09=0.09。 (2)31×51 个位数字都是1,十位数字的和小于10的两位数相乘,其积的前两位是十位数字的积,后两位是十位数字的 和同1连在一起的数。 若十位数字的和满10,进1。如 证明:(10a+1)(10b+1) =100ab+10a+10b+1 =100ab+10(a+b)+1 (3)26×86 42×62 个位数字相同,十位数字和是10的两位数相乘,十位数字的积与个位数字的和为积的前两位数,后两位是个 位数的积。若个位数的积是一位数,前面补0。 证明:(10a+c)(10b+c) =100ab+10c(a+b)+cc =100(ab+c)+cc (a+b=10)。 (4)17×19 十几乘以十几,任意一乘数与另一乘数的个位数之和乘以10,加个位数的积。 原式=(17+9)×10+7×9=323 证明:(10+a)(10+b) =100+10a+10b+ab =[(10+a)+b]×10+ab。 (5)63×69 十位数字相同,个位数字不同的两位数相乘,用一个乘数与另个乘数的个位数之和乘以十位数字,再乘以10,加个位数的积。 原式=(63+9)×6×10+3×9 =72×60+27=4347。 证明:(10a+c)(10a+d) =100aa+10ac+10ad+cd =10a[(10a+c)+d]+cd。 (6)83×87 十位数字相同,个位数字的和为10,用十位数字加1的和乘以十位数字的积为前两位数,后两位是个位数的 积。如 证明:(10a+c)(10a+d) =100aa+10a(c+d)+cd =100a(a+1)+cd(c+d=10)。

小学数学解题思路技巧(三年级用)

小学数学解题思路技巧 (三年级用) 第一章整数的计算 整数的计算,不仅要掌握整数的加、减、乘、除的四则运算,而且还要掌握各种运算定律和性质,更要掌握各种计算技巧,只有这样才能快速、准确地求出结果。 §1.1 凑整速求和 [知识要点] 加法的运算定律有: 1.加法的交换律。两个数树相加,交换它们的位置,和不变。 2.加法的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和第一个数相加,它们的和不变。 [范例解析] 例1计算:8+23+44+92+56+77。 分析如果将此题从头到尾逐项相加,也可得到答案,但不如分组求和相加简单。首先注意到:8+92 = 100,23+77 = 100,44+56 = 100,于是很快就有答案了。 解答原式=(8+92)+(23+77)+(44+56) = 100+100+100 = 300。 例2计算:3+68+22+31+69+97。 分析注意到:3+97 = 100,68+22 = 90,31+69 = 100。先分组,再求和。 解答原式=(3+97)+(68+22)+(31+69) = 100+90+100 = 290。 例3计算:7+71+642+1025+3+975+358+29。 分析此题中7+3 = 10,71+29 = 100,642+358 = 100,1025+975 = 2000。先分组,再求和。 解答原式=(7+3)+(71+29)+(642+358)(1025+975) = 10+100+1000+2000 = 3110。 例4计算:1081+398+295+19+7。 分析此题除了1081+19 = 1100外,不好分组凑整了。但我们可以把7拆成2+5,并注意到398+2 = 400,295+5 = 300,仍可得到快速求解。 解答原式=(1081+19)+(398+2)+(295+5) = 1100+400+300

小学数学解题11种方法

小学数学是令很多孩子头疼的科目,其实,只要掌握了数学学习的方法和思维,学习过程就变得通透了。 多种数学思维解决问题 在小学数学解题方法中,运用概念、判断、推理来反映现实的思维过程,叫抽象思维,也叫逻辑思维。 抽象思维又分为:形式思维和辩证思维。客观现实有其相对稳定的一面,我们就可以采用形式思维的方式;客观存在也有其不断发展变化的一面,我们可以采用辩证思维的方式。形式思维是辩证思维的基础。 形式思维能力: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判断、推理。 辩证思维能力:联系、发展变化、对立统一律、质量互变律、否定之否定律。 小学数学要培养孩子初步的抽象思维能力,重点突出在:

(1)思维品质上,应该具备思维的敏捷性、灵活性、联系性和创造性。 (2)思维方法上,应该学会有条有理,有根有据地思考。 (3)思维要求上,思路清晰,因果分明,言必有据,推理严密。 (4)思维训练上,应该要求:正确地运用概念,恰当地下判断,合乎逻辑地推理。1、对照法 如何正确地理解和运用数学概念?小学数学常用的方法就是对照法。根据数学题意,对照概念、性质、定律、法则、公式、名词、术语的含义和实质,依靠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记忆、辨识、再现、迁移来解题的方法叫做对照法。 这个方法的思维意义就在于,训练孩子对数学知识的正确理解、牢固记忆、准确辨识。例1:三个连续自然数的和是18,则这三个自然数从小到大分别是多少?

对照自然数的概念和连续自然数的性质可以知道:三个连续自然数和的平均数就是这三个连续自然数的中间那个数。 例2:判断题:能被2除尽的数一定是偶数。 这里要对照“除尽”和“偶数”这两个数学概念。只有这两个概念全理解了,才能做出正确判断。 2、公式法 运用定律、公式、规则、法则来解决问题的方法。它体现的是由一般到特殊的演绎思维。公式法简便、有效,也是孩子学习数学必须学会和掌握的一种方法。但一定要让孩子对公式、定律、规则、法则有一个正确而深刻的理解,并能准确运用。 例3:计算59×37+12×59+59 59×37+12×59+59

小学奥数钟面上的数学 教师版

第十三讲 钟面上的数学 同学们,在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中,我们都离不开时间.要知道时间,我们就 必须学会认识钟表.对于钟表,你知道哪些知识呢? 认识钟面 认识时间是小学一年级教学的一个难点,这节课我们不仅要让学生进一步巩固书本上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会进行简单的时间计算.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中,开课之前让学生来复习认识时间的方法,是为了让老师更好的了解学生的基础.有了复习内容的铺垫,在后面的新授内容中,我们就可以把认识时间和计算结合起来,让学生通过钟面直观的教具来学会时间的简单计算.因为这部分知识对学生来说比较抽象,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老师要充分发挥教具的作用,这样才能帮助学生更好的来理解时间问题. 钟面上有时针、分针、秒针和12个数字.较短的针叫做时针,较长的针叫做分针,另有一个细长的针叫做秒针. 钟面上把一圈平均分成12个大格.每个大格又分成相等的5个小格.这样,钟面上一圈共有60个相等的小格.时针走1大格的时间是l 小时;分针走l 小格的时间是1分钟;秒针走1小格的时间是1秒. 时间单位是:时、分、秒。 秒针走一圈是60秒,分针走一圈是60分钟;时针走一圈是12小时. 当时针走过1个数字时,分针就走了1圈,即:l 时=60分 当分针走一小格时,秒针就走一圈,即:1分=60秒 通常我们把15分钟叫做一刻钟.即: 1刻钟=15分

认识整时刻 小结:当分针指着12的时候,时针指着数字几就是几时. 认识几时半

认识几时几分 小结:时针走过数字几,就是几时,再看分针从数字12起,顺时针走过多少小格就是几时几分. 【教学思路】在这讲中,因为学生使用的教材不同,已有的生活经验不同,学生之间的差异较大。使用人教版教材的学生已经会认识几时几分,使用北师大教材的学生只学到认识整时刻和认识几时半。在这里认识几时几分的时候,老师要多花些时间,照顾到整体的水平。 拓展练习 1、读一读,连一连.

小学数学解题思路技巧:找规律填数字

小学数学解题思路技巧:找规律填数字 [知识要点] 1.数列填数; 2.阵图填数。 [范例解析] 例1找规律填出后面三个数: ⑴ 3,4,6,9,13,18,______,______,______; ⑵ 56,61,47,44,______,______,______; ⑶ 3,9,27,______,______,______; ⑷ 7,14,21,28,______,______,______; ⑸ 0,1,1,2,3,5,8,______,______,______。 解⑴这一列数,从第二个数开始,逐渐增大,那它是按什么规律变化的呢?我们仔细观察,第二个数4比第一个数3大1;第三个数比第二个数大2;第四个数比第三个数大3;第五个数比第四个数大4;第六个数比第五个数大5。如图3-1所示。 即是按照加1、加2、加3、加4、……的规律加下去。因此,应填24,31,39。 ⑵这一列数正好⑴相反,它们是逐渐减少。其中,第二个数51比第一个数56少5;第三个数又比第二个数少4;第四个数比第三个数少3。如图3-2所示。 即是按照减5、减4、减3、……的规律减下去。因此,应填42,41,40。 ⑶这一列数中,第二个数是第一个数的3倍;第三个数又是第二个数的3倍,如图3-3所示。

图3-3 即是按照前一个数扩大3倍,得后一个数的规律算下去。因此,应填81,243,729。 ⑷ 我们观察发现,这一列数中的第二个数是第一个数的2倍,第三个数又是第一个数的3倍,第四个数是第一个数的4倍,如图3-4所示。 即是按照把第一个数扩大2倍、3倍、4倍……的规律酸下去因此,应填35,42,49。 ⑸ 这一列数的变化规律较复杂一点,要仔细地观察。我们改变一下观察研究的顺序,即从8起往左看,可看出:8是3+5的和,5又是它的前两个数2+3的和,3则是1+2的和,2是1+1的和,1是0+1的和。如图3-5所示。 即是按照后一个数是前两个数的和的规律算下去。因此,应填13,21,34。 说明 在一列数中填数,关键是要找出这列数中各数之间的变化规律,按规律酸下去,才能正确填才其中的缺数。 例2 你能把空缺的数填出来吗? 2 分析 我们发现,这已知的7个数字之间找不出它们的变化规律。因此,我们应该变换观察的角度,即分单双位上的数考虑,这就将一列数分才人下的两列数: 前一列数是按照后一个数是前一个数加1的规律算下去,因此,空缺数应填5。 2

小学数学50道经典应用题解题思路+模板

小学数学50道经典应用题解题思路+模板 1、已知一张桌子的价钱是一把椅子的10倍,又知一张桌子比一把椅子多288元,一张桌子和一把椅子各多少元? 解题思路: 由已知条件可知,一张桌子比一把椅子多的288元,正好是一把椅子价钱的(10-1)倍,由此可求得一把椅子的价钱。再根据椅子的价钱,就可求得一张桌子的价钱。 答题: 解:一把椅子的价钱: 288÷(10-1)=32(元) 一张桌子的价钱: 32×10=320(元) 答:一张桌子320元,一把椅子32元。 2、3箱苹果重45千克。一箱梨比一箱苹果多5千克,3箱梨重多少千克? 解题思路: 可先求出3箱梨比3箱苹果多的重量,再加上3箱苹果的重量,就是3箱梨的重量。 答题: 解:45+5×3=45+15=60(千克) 答:3箱梨重60千克。

3、甲乙二人从两地同时相对而行,经过4小时,在距离中点4千米处相遇。甲比乙速度快,甲每小时比乙快多少千米? 解题思路: 根据在距离中点4千米处相遇和甲比乙速度快,可知甲比乙多走4×2千米,又知经过4小时相遇。即可求甲比乙每小时快多少千米。答题: 解:4×2÷4=8÷4=2(千米) 答:甲每小时比乙快2千米。 4、李军和张强付同样多的钱买了同一种铅笔,李军要了13支,张强要了7支,李军又给张强0.6元钱。每支铅笔多少钱? 解题思路: 根据两人付同样多的钱买同一种铅笔和李军要了13支,张强要了7支,可知每人应该得(13+7)÷2支,而李军要了13支比应得的多了3支,因此又给张强0.6元钱,即可求每支铅笔的价钱。 答题: 解:0.6÷[13-(13+7)÷2]=0.6÷[13—20÷2]=0.6÷3=0.2(元)答:每支铅笔0.2元。 5、甲乙两辆客车上午8时同时从两个车站出发,相向而行,经过一段时间,两车同时到达一条河的两岸。由于河上的桥正在维修,车辆禁止通行,两车需交换乘客,然后按原路返回各自出发的车站,到站时已是下午2点。甲车每小时行40千米,乙车每小时行 45千米,两地相距多少千米?(交换乘客的时间略去不计)

小学奥数钟面上的数学教师版

小学奥数钟面上的数学教 师版 The following text is amended on 12 November 2020.

第十三讲钟面上的数学 认识时间是小学一年级教学的一个难点,这节课我们不仅要让学生进一步巩固书本上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会进行简单的时间计算.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中,开课之前让学生来复习认识时间的方法,是为了让老师更好的了解学生 的基础.有了复习内容的铺垫,在后面的新授内容中,我们就可以把认识时间和计算结合起来,让学生通过钟面直观的教具来学会时间的简单计算.因为这部分知识对学生来说比较抽象,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老师要充分发挥教具的作 用,这样才能帮助学生更好的来理解时间问题. 同学们,在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中,我们都离不开时间.要知道时间,我们就必须学会认识钟表.对于钟表,你知道哪些知识呢 认识钟面 钟面上有时针、分针、秒针和12个数字.较短的针叫做时 针,较长的针叫做分针,另有一个细长的针叫做秒针. 钟面上把一圈平均分成12个大格.每个大格又分成相等的5 个小格.这样,钟面上一圈共有60个相等的小格.时针走1大格 的时间是l小时;分针走l小格的时间是1分钟;秒针走1小 格的时间是1秒. 时间单位是:时、分、秒。 秒针走一圈是60秒,分针走一圈是60分钟;时针走一圈 是12小时. 当时针走过1个数字时,分针就走了1圈,即:l时=60分 当分针走一小格时,秒针就走一圈,即:1分=60秒 认识整时刻 小结:当分针指着12的时候,时针指着数字几就是几时. 认识几时半

小结:分针指向6,时针刚过几就是几时半。 认识几时几分 小结:时针走过数字几,就是几时,再看分针从数字12起,顺时针走过多少小格就是几时几分. 差异较大。使用人教版教材的学生已经会认识几时几分,使用北师大教材的学生只学到认识整时刻和认识几时半。在这里认识几时几分的时候,老师要多花些时间,照顾到整体的水平。 拓展练习 1、读一读,连一连. 2、我会画。 【答案】注意强调时针和分针的长短。 时间的计算 请按要求填写下面的时刻. 现在时刻( 5:35 )现在时刻( 7:32 )再过7分钟是( 5:42 )再过半个小时是( 8: 02 ) 现在时刻( 1:50 )现在时刻( 9:09 )10分钟前是( 1:40 ) 19分钟前是( 8:50 )【教学思路】这题先是让学生认识时间,然后再计算过几分以后是多少,具体分析如下: (1)现在的时间是5:35,再过7分钟,也就是分针从35开始要继续往前走7分钟,35+7=42,时针还在5和6的中间,所以7分钟以后应该是5时42分. (2)现在的时间是7:32,再过半小时,也就是分针从32开始要继续往前走30分钟,32+30=62,1小时=60分,62-60=2,分针到了12以后满了60分钟后,又继续向前走2格.时针就从7走到了8,所以半个小时以后应该是8时零2分. (3)现在的时间是1:50,10分钟前,也就是分针从50开始要后退10小格,50- 10=40,这样分针就到了40,时针还是在1和2之间,所以10分钟以前应该是1时40分。

学生学习方法小学数学解题思路大全

1.想数码 例如,1989年“从小爱数学”邀请赛试题6:两个四位数相加,第一个四位数的每一个数码都不小于5,第二个四位数仅仅是第一个四位数的数码调换了位置。某同学的答数是16246。试问该同学的答数正确吗?(如果正确,请你写出这个四位数;如果不正确,请说明理由)。 思路一:易知两个四位数的四个数码之和相等,奇数+奇数=偶数,偶数+偶数=偶数,这两个四位数相加的和必为偶数。 相应位数两数码之和,个、十、百、千位分别是17、13、11、15。所以该同学的加法做错了。正确答案是 思路二:每个数码都不小于5,百位上两数码之和的11只有一种拆法5+6,另一个5只可能与8组成13,6只可能与9组成15。这样个位上的两个数码,8+9=16是不可能的。 不要把“数码调换了位置”误解为“数码顺序颠倒了位置。” 2.尾数法 例1比较 1222×1222和 1221×1223的大小。 由两式的尾数2×2=4,1×3=3,且4>3。 知 1222×1222>1221×1223 例2二数和是382,甲数的末位数是8,若将8去掉,两数相同。求这两个数。 由题意知两数的尾数和是12,乙数的末位和甲数的十位数字都是4。 由两数十位数字之和是8-1=7,知乙数的十位和甲数的百位数字都是3。 甲数是348,乙数是34。 例3请将下式中的字母换成适当的数字,使算式成立。 由3和a5乘积的尾数是1,知a5只能是7; 由3和a4乘积的尾数是7-2=5,知a4是5;……不难推出原式为 142857×3=428571。 3.从较大数想起 例如,从1~10的十个数中,每次取两个数,要使其和大于10,有多少种取法? 思路一:较大数不可能取5或比5小的数。 取6有6+5; 取7有7+4,7+5,7+6;

小学数学解题方法解题技巧之比例法

小学数学解题方法解题技巧之比例法 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

小学数学解题方法解题技巧之比例法 比和比例是传统算术的重要内容,在较早的年代,许多实际问题都是应用比和比例的知识来解答的。近年来,小学数学教材中比和比例的内容虽然简化了,但它仍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升入中学继续学习的必要基础。 用比例法解应用题,实际上就是用解比例的方法解应用题。有许多应用题,用比例法解简单、方便,容易理解。 用比例法解答应用题的关键是:正确判断题中两种相关联的量是成正比例还是成反比例,然后列成比例式或方程来解答。 (一)正比例 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也就是商)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正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做正比例关系。 如果用字母x、y表示两种相关联的量,用k表示比值(一定),正比例的数量关系可以用下面的式子表示: 例1 一个化肥厂4天生产氮肥32吨。照这样计算,这个化肥厂4月份生产氮肥多少吨?(适于六年级程度) 解:因为日产氮肥的吨数一定,所以生产氮肥的吨数与天数成正比例。 设四月份30天生产氮肥x吨,则: 答略。 例2 某工厂要加工1320个零件,前8天加工了320个。照这样计算,其余的零件还要加工几天?(适于六年级程度) 解:因为每一天加工的数量一定,所以加工的数量与天数成正比例。

还需要加工的数量是: 1320-320=1000(个) 设还需要加工x天,则: 例3 一列火车从上海开往天津,行了全程的60%,距离天津还有538千米。这列火车已行了多少千米?(适于六年级程度) 解:火车已行的路程∶剩下的路程=60%∶(1-60%)=3∶2。 设火车已行的路程为x千米。 答略。 米。这时这段公路余下的长度与已修好长度的比是2∶3。这段公路长多少米?(适于六年级程度) 解:余下的长度与已修好长度的比是2∶3,就是说,余下的长度是已 这段公路的长度是: 答略。 (二)反比例 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相对应的两个数的积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反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做反比例关系。 如果用字母x、y表示两种相关联的量,用k表示积(一定),反比例的数量关系可以用下面的式子表达: x×y=k(一定) 例1 某印刷厂装订一批作业本,每天装订2500本,14天可以完成。如果每天装订2800本,多少天可以完成?(适于六年级程度)

小学数学解题思路技巧 一 二年级用

加减巧算 本系列贡献者:与你的缘[知识要点] 1.加法的交换律与结合律,用字母表示则有: α+b = b +α, α+(b+c) = (α+b)+c 2.减法的性质,用字母表示则有: α-(b+c) = α-b-c 反之,α-b-c = α-(b+c) [范例解析] 例1简便计算下列各题。 ⑴ 129+84+71 ⑵ 83+135+65 ⑶ 34+75+66 ⑷ 128+73+27+17 解⑴ 129+84+71 = (129+71)+84 = 200+84 = 284⑵ 83+135+65 = 83+(135+65) = 83+200 = 283 ⑶ 34+75+66 =(34+66)+75 = 100+75 = 175⑷ 128+73+27+17 = (128+17)+(73+27) = 145+100 = 245 例2你能巧算297+65的和吗? 分析我们发现,第一个加数只要加上数3就凑成整数300,这样计算就方便多了。 解法一 297+65 = 297+65+3-3 = (297+3)+(65-3) = 300+62 = 362解法二 297+65 = 297+62+3 = (297+3)+62 = 300+62 = 362 说明“凑整”是速算中最常见、简单易行的方法,计算时,若凑成10、100、1000、……计算自然方便。但“凑整”不是任意凑,而是有目的地进行,才能起到速算的效果。再看例3。 例3速算下面两题。 ⑴ 3471+5899 ⑵ 3891-1992 解⑴ 3471+5899 = 3471+(5899+101)-101 = 3471+6000-101 = 9471-101 = 9370⑵ 3891-1992 = (3891-2000)+8 = 1891+8 = 1899 例4速算下面两题。 ⑴ 280-(80+92)⑵ 297-173-27 解⑴ 280-(80+92) = 280-80-92 = 200-92 ⑵ 297-173-27 = 297-(173+27) = 297-200

小学数学解题思路技巧二年级用

找规律填数 本系列贡献者:与你的缘[知识要点] 1.数列填数; 2.阵图填数。 [范例解析] 例1找规律填出后面三个数: ⑴3,4,6,9,13,18,______,______,______; ⑵56,61,47,44,______,______,______; ⑶3,9,27,______,______,______; ⑷7,14,21,28,______,______,______; ⑸0,1,1,2,3,5,8,______,______,______。 解⑴这一列数,从第二个数开始,逐渐增大,那它是按什么规律变化的呢?我们仔细观察,第二个数4比第一个数3大1;第三个数比第二个数大2;第四个数比第三个数大3;第五个数比第四个数大4;第六个数比第五个数大5。如图3-1所示。 即是按照加1、加2、加3、加4、……的规律加下去。因此,应填24,31,39。 ⑵这一列数正好⑴相反,它们是逐渐减少。其中,第二个数51比第一个数56少5; 第三个数又比第二个数少4;第四个数比第三个数少3。如图3-2所示。 即是按照减5、减4、减3、……的规律减下去。因此,应填42,41,40。

⑶ 这一列数中,第二个数是第一个数的3倍;第三个数又是第二个数的3倍,如图3-3所示。 图3-3 即是按照前一个数扩大3倍,得后一个数的规律算下去。因此,应填81,243,729。 ⑷ 我们观察发现,这一列数中的第二个数是第一个数的2倍,第三个数又是第一个数的3倍,第四个数是第一个数的4倍,如图3-4所示。 即是按照把第一个数扩大2倍、3倍、4倍……的规律酸下去因此,应填35,42,49。 ⑸ 这一列数的变化规律较复杂一点,要仔细地观察。我们改变一下观察研究的顺序,即从8起往左看,可看出:8是3+5的和,5又是它的前两个数2+3的和,3则是1+2的和,2是1+1的和,1是0+1的和。如图3-5所示。 即是按照后一个数是前两个数的和的规律算下去。因此,应填13,21,34。 说明 在一列数中填数,关键是要找出这列数中各数之间的变化规律,按规律酸下去,才 能正确填才其中的缺数。 例2 你能把空缺的数填出来吗? 分析 我们发现,这已知的7个数字之间找不出它们的变化规律。因此,我们应该变换观 察的角度,即分单双位上的数考虑,这就将一列数分才人下的两列数: 前一 列数是按照后一个数是前一个数加1的规律算下去,因此,空缺数应填5。 说明 有时一列数是由两个有规律的数串混合组成的。在填空缺数时,应注意这一点。 例3 找规律,很快把图3-6 中小圆圈里的数填出来。

小学数学解题思路技巧(一、二年级用)-12.

复杂的变式游戏 本系列贡献者:与你的缘[知识要点] 1.用火柴棒组成计算器显示数字; 2.用“去”、“添”、“移”进行组数游戏和变式游戏。 [范例解析] 例1如“”是由4根火柴棒组成的计算器显示的数字,你能用不同的火柴棒组成0~9各个数字吗? 解二根四根五根六根七根 图4-3 例2用20根火柴组成以下各数: ⑴组成一个三位数,最大的是_______,最小的是_______; ⑵组成一个四位数,最大的是_______,最小的是_______。 分析三位数中最大的是999,但组成一个9只需要6根火柴,三个9共用18根火柴,按题目要求,还有两根火柴没用,要加火柴,就要变数,8是用七根火柴组成,故有两个9要变成8,要保持最大,只能是十位和个位上两个9变成8,因此,最大是988,同样的道理,可得出三位数中最小是688,四位数中最大是9991,最小是1000。 解⑴最大是:(20根火柴)

最小是:(20根火柴) ⑵ 由解⑴的分析,可得出⑵的结果如下: 最大是:(20根火柴) 最小是: (20根火柴) 说明 此例是组数游戏,完成这样的游戏,不但要求学生掌握数字、数位、位数及比较数的大小方法等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而且还要求认真分析、合理计算、严密推理、灵活摆布、否则是无法下手的。 在游戏时,可以改变所给火柴根数,改变组数要求 。 例3 移动两根火柴使等式成立: 分析 1985与61是绝对不相等的,要使它们成等式,只有把一边去掉火柴二根,移到适当的位置变成运算符号,成一个等式。我们观察发现,19-8-5 = 6,正好将右边的“1”(二根火柴)去掉,移到左边的8前,5前成“—”号。 解 例4 移动一根、二根、三根、四根火柴,使等式成立,各有多少种移法? 解 移一根: 移二根: 移三根:

钟面上的数学问题

钟面上的数学问题(一) 【问题1】3时多少分时,时针与分针重合? 想:这个问题实际上就是行程问题中的追及问题,3时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3。 分针与时针相距5×3=15小格。分针每分钟走1小格,时针每分钟走1 12小格。要使分针与时针重合,分针要比时针多走15小格。根据追及问题中的追及时间=路程差÷速度差列式即可。 解:15÷(1-1 12)=164 11(分) 答:3时164 11分时,时针与分针重合。 【试一试】 1、某钟面的指针指在2点整,再过多少分钟时针和分针第一次重合? 2、钟面上8点整,再过多少分钟时针与分针首次重合? 【问题2】在7点与8点之间,时针与分针在什么时刻相互垂直? 想:7点时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7,分针在时针后面5×7=35(格)。时针与分针垂直,即时针与分针相差15格,在7点与8点之间,有两种情况: (1)顺时针方向看,分针在时针后面15格。从7点开始,分针要比时针多走35-15=20(格); (2)顺时针方向看,分针在时针前面15格。从7点开始,分针要比时针多走35+15=50(格)。 解:(35-15)÷(1-1 12)=21 9 11(分)

(35+15)÷(1-1 12)=546 11(分) 答:在7点219 11分和546 11分时,时针与分针相互垂直。 【试一试】 1、在10点与11点之间,钟面上时针和分针在什么时侯相互垂直? 2、在3点与4点之间,钟面上时针和分针在什么时侯相互垂直? 【问题3】在3点与4点之间,时针和分针在什么时候反向成一直线? 想:3点时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3,分针在时针后面5×3=15(格)。时针与分针反向成一直线,即时针与分针成180°角。从3点开始,分针要比时针多走15+30=45小格。 解:(15+30)÷(1-1 12)=491 11(分) 答:3点491 11分,时针和分针反向成一直线。 【试一试】 1、6时以后,分针与时针再一次反向成一直线是在什么时候? 2、钟面上9点整,再过多少分钟两指针反向成一直线?

小学数学解题思路技巧

余数的妙用 本系列贡献者:[知识要点] 1.被除数=除数×商+余数; 2.余数要比除数小; 3.会解有余数除法的应用题。 [范例解析] 例1如图1-1。把14个乒乓球平均分给三个班,每班分得几个?还余下几个? 解14÷3 = 4余2 每班分得4个还余2个。 例2下面三个竖式,哪个对?哪个不对?为什么不对? 解第一个竖式不对,它的余数8比除数5还大,还可商1,即商应为8; 第二个竖式也不对,因商和除数的积不能大于被除数; 第三个竖式是对的,余数3小于除数5。 说明计算有余数的除法,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这时被除数、除数、商和余数的关系是: 被除数= 除数×商+余数 被除数-余数= 除数×商 例3把11、12、13、14、15、16、17分别除以3时,各得哪些余数?

解11÷3 = 3余2;12÷3 = 4余0;13÷3 = 4余1;14÷3 = 4余2; 15÷3 = 5余0;16÷3 = 5余1;17÷3 = 5余2。 说明一串连续数除以同一个数,因为它们的余数小于除数,所以余数重复出现。 “余数”在我们生活中还有不少的用处呢! 例4国庆节挂彩灯,用六种颜色的灯泡,按红、黄、蓝、白、绿、紫的次序装配,总共要装50只灯,每种颜色的灯泡各需要多少只? 解可以这样想,六种颜色的灯泡作为一组,50只灯泡可以分成 50÷6 = 8(组)余2(只) 于是,其中有四种颜色的灯泡各配8只,另两种颜色的灯泡各配9只。 例5今天是星期三,再过20天是星期几? 解今天是星期三,因为一个星期有7天,以星期一为星期的第一天计算,因已经过了3天。所以有 (20+3)÷7 = 3余2 即再过20天是星期二。 例6把4、7、18、2四个数填入下式的括号中。 ()÷()= ()余() 分析第一个括号是被除数,它必须填最大的一个数18。其次,除数比余数要大,因此,第二个括号中的数必须比最后一个括号中的数要大,但是7×4大于18,所以最后一个括号中只能填数4。即题中式子填数如下: (18 )÷(7 )= (2 )余(4 )

一年级数学上认识钟表练习题合集

一年级数学(上)第八单元《认识时间》练习题班级:姓名: 1、写出下面各钟面上的时间。 2、用两种方法写时间。 3、根据时间画出时针。 4、根据时间画上分针。 5、根据时刻画出时针和分针。

6、找朋友。 7、现在是几时?过2小时后是几时? 8、半个小时后是几时? 9、下面的时间对不对?正确的画“√”,错误的在()里改正过来。

10:00( ) 3:30( ) 12:00( ) 1:30( ) 1、 一年级数学(上)第八单元《认识时间》练习题 2、 写出钟面上的时间 _____ _____ _____ _____ _____ _____ _____ _____ ( )时 ( )时 ( )时 ( )时 _____ _____ _____ 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2、看看钟面,请你连一连 大约5时1时大约7时2时大约9时4时 3、画出下面的时针或分针。 4时 1时 6时 11时 4、写出下面钟面上大约是几时。(16分)

大约()时大约()时大约()时大约()时5、过1个小时是几时? 6、过2小时后是几时? 认识钟表练习题(一) 一、写出钟面上所指的时刻。

二、画一画。 三、填空。 1.时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的时间是(),分针走一小格的时间是(),分针走一大格的时间是()。 2.时针走一大格,分针正好走()小格,也就是()分,所以说1时=()分。 3.时针从“2”走到“5”走了()小时。 分针从“2”走到“5”走了()分钟。 四、填上合适的时间单位。 1.一节课的时间是40()。 2.小学生每天在校时间是6()。 3.看一场电影的时间是2()。 4.李明从家走到学校要15()。 认识钟表练习题(二) 一、填空 1、钟面上有()个数字,()针和()针。

1 一二年级 小学数学解题思路技巧

小学数学解题思路技巧目录 (一、二年级用) 第一章基础知识 §1.1 神奇的1和0 §1.2 余数的妙用 §1.3 周期现象 第二章填速算与技巧 §2.1 加减巧算 §2.2 乘法巧算 §2.3 连续自然数求和 第三章填数问题 §3.1 用运算符号连算式 §3.2 找规律填数 §3.3 奇怪的算式 §3.4 调整法趣谈 第四章火柴棒游戏 §4.1 简单的变式运算 §4.2 复杂的变式游戏 §4.3 图形游戏 第五章图形问题 §5.1 怎样数图形的个数 §5.2 图形的识别与划分 §5.3 怎样剪拼图形 第六章简单应用题 §6.1 解应用题的综合法与分析法§6.2 倍数问题 §6.3 有关平均分的问题 §6.4 事物推理问题 §6.5 钟面上的数学问题 第七章模拟试题 模拟试题一 模拟试题二 模拟试题三 模拟试题四 模拟试题五 模拟试题六 模拟试题七

神奇的1和0 [知识要点] 1.我们用字母α表示除0以外的任何数,则有 ⑴ α×1=1×α=α; α÷1=α。 ⑵ α+0=0+α=α; α-0=α; α×0=0×α=0; 0÷α=0。 ⑶ α÷0无意义。 2.掌握含0的数的读法,规定末尾的0不读;中间有一个0或几个0连在一起都只读一个0。 [范例解析] 例1 计算下面由数字1组成的“金字塔”,把所有的1都加起来,看谁算得快。 1 1 1 1 1 11111 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 解 “金字塔”每层的和分别是1、2、3、4、5、6、7、8、9、10。 它们的总和是:1+2+3+4+5+6+7+8+9+10 例2 请回答:数字3最少是几个数字相乘的积?最多呢? 解 由于3×1=3,所以3最少是两个数字的积,最多可看成是一个数3和无穷多个数1的积。 例3 我们做一个数字计算游戏。任取一个不是1的数,如果是双数就除以2(如取18,就18÷2);如果是单数就乘以3加上1后再除以2[如取7,就(7×3+1)÷2]。现在我们取数3,反复用这两种方法计算,最后的结果怎样?任取数7呢? 解 将数3按这两种方法计算有: 3×3+1=10 10÷2=5 5×3+1=16 16÷2=8 8÷2=4 4÷2=2 2÷2=1 简记为:3→10→5→16→8→4→2→1 同样,对于数7有: 7→22→11→34→17→52→26→13→40→20→10→5→16→8→4→2→1 数3和数7经过用规定的两种方法反复计算,最后的结果都是1。这种计算方法称“角谷猜想”。 例4 2÷0得几?说明理由。 解 假定2÷0=α,根据除法的意义,应有α×0=2。但α×0=0,所以α×0不能等于2。这说明,找不到一个数与0的积等于2,故2÷0无意义。 例5 把两个“9”和两个“0”拿来组成四位数,那么: ⑴ 两个0都不读出来的数是什么数? ⑵ 只读出一个0的数是什么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