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茶文化资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福建的名茶
①铁观音:产于福建省泉州市安溪县,发明于1725—1735年,属于乌龙茶类,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乌龙茶类的代表。
介于绿茶和红茶之间,属于半发酵茶类,铁观音独具“观音韵”,清香雅韵。
②大红袍:大红袍属于高端茶,是历史上武夷茶,就是历代帝王的贡茶。
国务院、文化部正式下文公布了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武夷岩茶(大红袍)的制作工艺名列其中。
武夷岩茶(大红袍)制作技艺是手工技艺中唯一制茶工艺,大红袍更是茶中之王,被誉为“国之瑰宝”。
除九龙窠半山腰的3株大红袍外,没有其他大红袍存在。
1927年,天心寺僧在茶树旁刻了“大红袍”三个字。
历史上的大红袍,本来就少,而如今公认的大红袍,仅是九龙窠岩壁上的那几棵。
最好的年份,茶叶产量也不过几百克。
③乌龙茶:乌龙茶起源于北苑茶,武夷茶。
北苑茶是福建最早的贡茶,北苑是福建建瓯凤凰山周围的地区,唐末已产茶,而宋以及其后产量扩大,逐渐采用半发酵的制法。
乌龙茶是经过杀青、萎雕、摇青、半发酵、烘焙等工序后制出的品质优异的茶类。
乌龙茶由宋代贡茶龙团、凤饼演变而来,创制于1725年(清雍正年间)前后。
品尝后齿颊留香,回味甘鲜。
乌龙茶的药理作用,突出表现在分解脂肪、减肥健美等方面,乌龙茶为中国特有的茶类。
④岩茶:“岩岩有茶,非岩不茶”,岩茶因而得名。
属半发酵茶,青茶(乌龙茶),以“岩骨花香”的独特岩韵著称。
主产区为中国福建武夷山茶区。
武夷山茶区坐落在福建省东北部,有“奇秀甲于东南”之誉。
群峰相连,峡谷纵横,九曲溪萦回其间,气候温和,冬暖夏凉,雨量充沛。
武夷山悬崖绝壁,深坑巨谷。
利用岩凹、石隙、石缝,沿边砌筑石岸,构筑“盆栽式”茶园。
武夷岩茶也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大红袍是武夷岩茶之王。
(2)福建产茶历史
福建是乌龙茶的故乡,有一千年的茶文化历史,是茶文化的发祥地,福建产茶文字记载比《茶经》早300余年,著名的莲花峰及其莲花茶构筑了一道独特的福建侨乡茶文化风景线。
建茶、斗茶在宋元二朝尉然成风,明清时期,茶叶创新增多,开创乌龙制茶工艺,茶叶贸易渐盛,武夷山的茶山、茶水更加点缀了福建茶的文化底韵。
现代福建茶文化在继承前人的基础进一步发扬光大,种茶、制茶、售茶、品茶、赛茶等几乎占据了茶乡人们的生活内容。
制茶讲科学,品茶有文化,构成独特的福建区域人文特征。
(3)关于福建茶的诗词
由科学出版社出版的《武夷茶经》搜集了唐代至今的数百首吟颂武夷山茶的诗词,赫然居首的就是徐寅的七律《尚书惠蜡面茶》。
它“是目前所知武夷山,乃至福建最早的茶诗”。
徐寅是莆田历史上的第一位状元,而且当时就享有“锦绣堆”之美誉。
闽王王审之特地为其出版了诗文集《探龙》《钓矶》。
附:《尚书惠蜡面茶》
武夷春暖月初圆,采摘新芽献地仙。
飞鹊印成香蜡片,啼猿溪走木兰船。
金槽和碾沉香末,冰碗轻涵翠缕烟。
分赠恩深知最异,晚铛宜煮北山泉。
(4)福建人的饮茶习俗
闽南人饮茶讲究“水、火、茶具”三要素。
茶具中的壶、杯、盘,或方或圆或扁,多式多款,上镂山水人物及花鸟,玲珑精致。
闽南人认为,茶具越用越珍贵,长年泡茶之壶,壶内“结牙”(即茶垢),老辈人说“结牙茶壶”即使不放茶叶也能泡出茶香;还有谁家“结牙”多,谁家最有礼的说法。
因此,若顽童不慎摔坏“结牙壶”,老人极为心疼。
水以泉水为佳,民间有“山泉泡茶碗碗甜”之说。
火则以炭火为主,烧水至“三沸”再置于“盖瓯”中冲泡。
总之,旧时“茶房四宝”(潮州炉、开水壶、小茶壶、小茶杯)现今仍为家家必备之物。
人们喝茶“功夫”之细,与清代并无二致。
闽南一带,客人来临,主人必拿出“茶米”,泡出一小壶浓茶,口称“泡tay,泡tay。
”(tay即茶)热情地邀请你喝上几杯,然后再拉家常,俗称“喝上两杯再说”。
客来无茶等于失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