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视域中的生态文化探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态文明视域中的生态文化探析

我国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提出“生态文明”的建设要求。生态文明是人类一种新型的文明形态,对人类文化发展提出生态文化的建设要求,且生态文化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是社会主义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因此,我国未来及今后长期一段时间内应注重生态文化的构建,以马克思的生态观为指导,批判地继承中国传统文化的生态文化思想,同时应吸收现代西方生态文化的积极成果,进行整合与创新,从而建设社会主义自己的崭新的生态文化体系。

标签:生态文明;生态文化;建构

党的十七大提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其中提出要“建设生态文明”,并将之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相并列,使“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这是我党首次把“生态文明”这一理念写进党的行动纲领。生态文明的崛起是不可逆转的世界潮流,是人类社会继渔猎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后进行的一次新抉择。

一、生态文明:一种新型的文明形态

从人类发展的历史来看,最早的文明形态是原始的渔猎文明,然后是传统的农业文明和近代开始的工业文明。生态文明作为“后工业社会”的一种文明形态,可以从广义和狭义上进行界定。广义上的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制度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明形态。狭义上的生态文明,是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并列的现实文明形式之一,是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文明,旨在强调人类在处理与自然关系时所达到的文明程度。

生态文明观念,产生于现代环境运动及人类对可持续发展的不懈探索,并与西方马克思主义思潮密不可分。从上世纪70年代起,西方生态运动和社会主义思潮相结合,形成了诸多关于生态文明的理论成果:资本主义制度是造成全球生态危机的根本原因;生态危机成为转移经济危机的新手段;环境问题的本质是社会公平问题;要摆脱生态环境危机,就必须超越传统工业文明的逻辑;用生态理性取代经济理性;未来社会应该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场质的变革,应是一个经济效率、社会公正、生态和谐相统一的新型社会。

生态文明无疑是人类文化建设的新途径,国内有学者认为,生态文明建设包括三个层次:一是生态文明的物质层次,即生态文明的生产方式。如学习生物圈的物质生产,创造“生态工艺”,实行“生态化”生产。二是生态文明的制度层次,即树立“以人为本”的政治观。三是生态文明的精神层次,即生态文明的价值观。因此,生态文明与通常意义上讲的“三个文明”相比,是更高一个层次的文明形态,它的次一层级包括制度层次的选择、物质层次的选择和精神层次的选择。换言之,其二级层次仍然是“三个文明”: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和政治文明。

倡导生态文明理念将使人类在观念上、生产生活方式上发生一系列的观念转换。

伦理价值观的转变。过去的西方哲学认为,对于人和自然界,只有人是主体,自然界只是人的对象,因而只有人有价值,其他生命和自然界没有价值,因此道德只涉及人对人的行为,只对人讲道德,这也是工业文明人统治自然的哲学基础。生态文明观认为,不仅人是主体,自然也是主体;不仅人有价值,自然也有价值;不仅人依靠自然,所有生命都依靠自然。如施韦兹在《文明的哲学:文化与伦理学》中认为“伦理与人对所有存在于他的周围的生命行为有关,只有当人认为所有生命包括人的生命和一切生物的生命都是神圣的时候,他才是道德的”,这种根本上完整的伦理学促使所有的人关怀他周围的所有人和生物的生命,给予需要它的人以真正人道帮助,给予所有生物以道德关心。

生产和生活方式的转变。工业文明的生产方式,从原料到产品到废弃物,是一个非循环的生产;其生活方式以消费主义为原则,以奢侈性消费为特征,认为更多地消费就是对个人社会地位的承认和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生态文明致力于发挥人的主动性,人的生活方式应主动以实用节约为原则,以适度消费为特征,崇尚精神和文化生活的享受;生产方式上强调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从源头上减轻现代文明对环境资源的压力。生态文明把人类的自身素质提到一个崭新的高度,成为现代人类文明的基本标志,是人类最普遍、最重要的进步。

社会制度新安排。“以人为本”并走出“人类中心主义”,要求在政治上建立“以人为本”的社会制度。生态文明反对极端人类中心主义与极端生态中心主义,是一个人与自然全面统一的社会形态。这种统一不是人无条件服从于自然,也不是人统治自然,而是符合“人一社会一自然”复合生态系统整体性观点。文明的转型决定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变革。如果说农业文明带动了封建主义的产生,工业文明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兴起,那么,生态文明将促进社会主义的全面发展。

二、生态文化: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

传统文化即工业革命以来的文化,在价值观上是人类中心主义,认为只有人有价值,推行以人类中心主义为指导的社会意识形态、人类精神和社会制度;具有“反自然”的性质,在行动上把自然界既当水龙头又当污水池;伦理生活中只涉及人与人的社会关系,不涉及人与生命和自然界的关系,自然只是人类利用的对象,人无需对自然界承担责任。生态文化,作为人类文化发展的新阶段,概括地说,是从人统治自然的文化过渡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文化,是对当代人类面临的生态危机反思的产物;是自然环境影响下的特色文化;是一种追求与自然生态系统和谐相处、协同进化的文化。

生态文化是人类文化发展的新阶段,在生态文明建设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如果没有生态文化,生态文明就无从谈起。

首先,文化是文明的关键。有学者作出比喻:人类是艺术家,他的作品便是

文明。但文化对文明的导向有可能会导致其僵化。文明是文化的体现,文化创造文明,文化是精神上的,而文明是确确实实的物质。笔者赞同其观点。文化是人类社会历史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是一种历史现象,每一社会都有与其相应的文化,并随着社会的演进而发展。从人类历史长河看,文化越发展、越进步,社会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就越发展、越进步。生态文化就是与生态文明相应的文化,因而生态文化是生态文明的关键,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

其次。生态文化作为从人统治自然过渡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文化,蕴涵着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哲学思想。这种思想早在十九世纪就被马克思和恩格斯提出来了。马克思指出,工业文明具有两面性:人类对自然的征服一面“产生了以往人类历史上任何一个时代都不可能想象的工业和科学的力量”;另一方面“随着人类愈益控制自然,个人却似乎愈益成为别人的奴隶或自身的卑劣行为的奴隶”。工业文明创造的大量生产力只获得了片面的发展,对社会中大多数人和自然界来说成了破坏力量。因此马克思恩格斯思考,如何在发展生产力的同时又不使生产力成为一种对人和自然的破坏力量?他们认为必须变革工业文明社会中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重构社会文化价值观和自然文化价值观。其中在人与自然关系上必须建构一种既充分利用自然又完整地保护自然的文化观念。

再次,传统文化到生态文化的发展使生态文明出现质的飞跃。生态文明是人类在对待人类与自然关系上的进步,期间经历了漫长的过程,大致包括了人类功利主义时期、人类中心主义的生态文明时期、自然价值的生态文明时期。其中人类中心主义的生态文明时期,挪威哲学家阿恩·纳斯称之为“浅生态运动”,反对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目的是为了实现人类持续的健康和富裕,在基本不触动人类伦理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社会经济结构的前提下单纯依靠技术解决环境污染和资源短缺问题;自然价值的生态文明时期,纳斯称之为“深生态运动”,认为“自然界的多样性具有自身的内在价值”、“人类是生物共同体的普通公民,而不是大地的主宰者和凌驾于所有生物之上的主人”。西方生态学思想中有“浅层生态学”和更进一步的“深层生态学”之别,而“浅生态运动”“深生态运动”分别是“浅层生态学”“深层生态学”思想的表现。生态文明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人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觉悟所产生的新理念,如人与自然共生的思想,环境容量、土地承载力、生态平衡的思想、可持续发展理论等等;二是这种新理念所派生的人类在人与自然关系方面的价值观和行为,即生态伦理、生态善恶观、生态正义、生态责任等新的价值体系。与浅层生态学思想对应的也是生态文明时期,但是浅层生态学思想缺乏生态文明的第二方面。鉴于此,笔者认为浅层生态学是表层生态文明。与此同时,包含人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觉悟所产生的新理念,且包含由新理念所派生的人类在人与自然关系方面的价值观和行为的这种在生态文化基础上的生态文明才是真正的生态文明。

作为生态文明建设之关键的生态文化,具有如下重要特征:

生态实在观,即关系存在论。它强调事物的关系以及事物发展的过程。与笛卡儿“我思故我在”的“唯我论”相反,生态实在观需要与其他事物的关系和过程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