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经济动员_6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国家安全战略同国民经济动员的相互关系中,我们可以得出两点重要的启示。一是国民经济动员准备和实施,必须自觉地以国家安全战略为依据,力求正确贯彻战略意图,动员国家经济力来实现安全战略目标。离开了国家安全战略,国民经济动员准备和实施,必然陷于盲目性,轻则造成国家资源的极大浪费,重则贻误战机,导致战场失利。二是国家在确定和实施国家安全战略时,要重视和发挥国民经济动员这一战略手段的作用,使国家安全战略有强大的经济动员能力作后盾。忽视了国民经济动员的作用,必然削弱实现国家安全战略的力量。没有经济动员支持的国家安全战略必然是不完整的,也是软弱无力的。
二、经济动员与国民经济体制的关系
国民经济是在一定的经济体制中运行的,不是在这一类型体制,就是在那一类型体制中运行,人们可以改变经济体制的形式或模式,但人们不能消灭经济体制。国民经济动员是国家在临战或战争时期采取的一种非常措施,这种措施不是要取消经济体制,而是要在一定时期内改变经济体制的形式,从而改变国民经济的社会功能,保障战时的需要。因而国民经济动员同国民经济体制有着密切的联系。
机和范围。国民经济动员对保障国家安全来说是重要的战略手段,但对国家经济发展来说是一种压缩国家经济建设规模、改变社会发展目标的非常措施,人为地限制国民消费和社会福利,以便集中一切可以集中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保障国家安全需要。因此它是国家经济正常发展的一种外来干扰。国民经济动员的这种两重性质决定了国民经济动员实施时机的极端重要性。过早实施动员会对国家经济的正常发展带来巨大损失,过迟实施则会直接影响战局的发展。国民经济动员的实施时机的正确决定来源于对国家安全形势的正确估量,国民经济动员是在国家安全出现危机时国家作出的一种反应,对国家安全形势的判断是作出反应的前提。正确判断就有正确反映,错误判断必然反应错误。因此,正确估量国家安全形势是把握国民经济动员实施时机的关键。
第三节 国民的思想准备
国民的思想准备是制约国民经济动员功能发挥的思想因素和群众因素。
一、经济动员与国民思想准备的关系
国民的思想准备是指国民的国防观念和动员意识的强弱。国民积极关心、支持和参与国防建设,理解国民经济动员在现代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熟悉经济动员的程序和措施,明确国民在经济动员中的责任和义务,时刻准备为保卫祖国和实施国民经济动员而斗争,这种思想准备是最重要的国民经济动员准备,它是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国民的思想准备不是自发形成的,它是长期坚持不懈的国防教育的结果。有了这种准备,国民就能主动参与经济动员工作;没有这种准备,国民在经济动员中处于消极被动的地位,如果强使民众就范,发展到极端,还可能出现国民对各种动员措施采取对抗的态度、导致国民经济动员的失败。国民的思想准备是国民经济动员成败的关键。
原苏联在二战初期,从1941年7月至 l1月的4个月中,组织了1523个大型企业,1000余万工人、技术人员,150万个车皮的物资设备,由西部地区迁至东部地区,辗转数千公里。在这么短的时期内,这么大的规模,涉及这么多的人,其困难可想而知。如果没有苏联人民特别是这些企业的职工积极主动的支持和参与,东迁任务断难完成。尽管苏联领导人在战争决策上有失误,但二战初期动员企业东迁,的确堪称国民积极支持和参与国民经济动员的范例。
在中国革命战争时期,革命根据地人民以饱满的革命热情,鲜明的动员意识,积极支援战争的事例不胜枚举。伟大的淮海战投,前后历时66天,在这短短的几十天中,解放区动员民工543万人,向前线运送了1460万斤弹药,9.6亿斤粮食。淮海战役的胜利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解放区人民用小车推出来的。这堪称经济动员高效率的范例。当然我国革命战争时期的经济动员同国民经济动员在性质规模上有区别,但民众的思想准备对国民经济动员效率的影响是相同的。
二战初期,美国民众不愿卷入欧洲战争,希望置身于战争之外,反对在美国本土实施国民经济动员,以致美国政府一直迟疑不决,不敢果断地发布动员令。直到1941年12月8日,美国珍珠港海军基地遭到日本空军大规模袭击,日本炸弹落到了美国的土地上,激起了美国民众的愤慨,民众才转而支持政府实施经济动员。
2、国民的思想准备制约经济动员的效率。在现代条件下,战争的突发性和破坏性空前增大,实现国民经济由平时体制转入战时体制的时限要求,也日益严格,提高动员速度就成为至关重要的问题。国民经济动员的速度和效率是各种因素综合的结果,国民的思想准备是提高动员效率的思想基础。广大群众在和平时期接受经济动员教育,了解经济动员程序和经济动员计划,明确个人在经济动员时期的义务和职责,从而有较强的经济动员意识,在实施国民经济动员时,就可以较快地摆脱战争和动员对精神和心理产生的震撼,按照经济动员计划,有条不紊地实现经济转轨,使各项经济动员措施落实。
国家安全形势的估量还制约国民经济动员的范围。保障国家安全和促进国家发展是国家的两项根本任务,它们在根本利益上是一致的。但在同一时间、同一空间内这两者又有对立的一面。在同一时空范围内,经济资源是有限的,用于保障国家安全的资源不能同时用于国家的发展。合理地使用有限的经济资源,对于合理地解决保障国家安全和促进国家发展任务来说具有重要意义。做到这一点关键在于正确估量国家安全形势。如果只是局部地区的安全受到威胁,只需对国民经济实施局部动员。只有在国家安全遭受严重威胁,不动员全部国民经济不足以保障国家安全时,才应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国民经济动员,否则必然会对经济资源造成巨大浪费。
l、国民经济体制是经济动员的对象。国民经济动员的任务之一就是通过国家的法律和法令改变国民经济体制在和平时期的形式,把经济活动的决策权集中在国家手中,成为国家集中人力、物力、财力的手段。
3、国民思想准备制约战时经济动员的持久性。国民的思想准备不是一成不变的,它随着战局的变化而变化。战时国民经济动员计划的难点是正确处理军需和民用的矛盾,一方面要最大限度地满足战场需要,这是战争对战时国民经济的要求。另一方面,要保证社会发展和民众消费最起码的需求。这两种需求有时是矛盾的,要最大限度满足战场需要,有时就不得不限制民众的消费需求,要保证社会发展和民众消费的最起码的要求,有时就不得不限制战场的需求。如果这个矛盾不能正确处理,就会削弱广大群众对战争和经济动员的支持甚至产生抵触情绪。解决这个矛盾除了要有正确的政策措施外,还需要不间断地向群众进行爱国主义和艰苦奋斗的教育,提高群众的国防观念和动员意识,以增强群众长期处于动员状态的承受能力。
3、军事战略方针和军事战略部署制约经济动员准备的各种具体措施。军事战略是国家安全战略的核心,它规定了运用武装力量保障国家安全的基本方针和作战指导原则,是武装力量平时建设和战时作战的依据。国民经济动员的基本功能是保障武装力量作战需要。因此,国民经济动员的准备和实施,都必须以军事战略为依据,同作战需要、作战计划相衔接。国民经济动员准备实际上是要求国家在规划国民经济发展时。既要从满足社会发展需要和民众消费需求出发,又要按照未来战争的特点,符合军事战略方针和战略部署的要求,做到军民结合、平战结合。如在地区生产力布局上,既要考虑到经济合理性和地区经济发展需要,又要考虑到未来战争中战区划分和战场建设的需要。交通网的修建既要考虑商品流通的要求,又要符合军事战略对交通网的要求,特别是重要干线的线路选择、建设标准和修建期限,需要考虑战时的要求。在规划城市布局时,既要服从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又要做好城市防卫的准备,等等。
l、国民的思想准备制约着国民对经济动员的参与程度。实施国民经济动员,国家处于主动地位,广大群众按照国家规定的要求而行动,客观上处于被动地位。国民经济动员本质上是一种经济过程,在经济过程中,人是过程的主体。国民经济由平时体制转入战时体制,实际上是要求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劳动者摆脱平时的经济活动转入战时的经济活动,这里涉及劳动者的生产技能、劳动组织,生产场所等等的变动,涉及劳动者的切身利益。如果群众不摆脱被动地参与国民经济动员的精神状态和思想观念,就不能适应战时经济动员的环境,就会自发地从个人利益出发,自觉或不自觉地抵制国民经济动员的一些具体措施,贻误经济转轨的时机。国民的思想准备是国民摆脱被动状态的必要条件。二战初期,苏美两国群众对待国民经济动员的态度就是鲜明的例子。
2、国民思想准备是经济动员准备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实施国民经济动员的重要保证。国民经济动员准备是物质准备和精神准备的统一。有了充分的精神准备,才能有完善的物质准备,有了充分的精神准备和完善的物质准备,才能保证经济动员的圆满实施。
二、国民的思想准备对经济动员的制约作用
从国民思想准备同国民经济动员的关系中可以看到,国民思想准备状况对国民经济动员起制约作用。
第四节 国民经济体制
国民经济体制是制约经济动员功能发挥的制度因素。各国经济体制千差万别,对经济动员制约的方式程度等也千差万别,但是,我们仍可以从宏观的角Βιβλιοθήκη 进行概略的分类,找出其中的某些特点。
一、国民经济体制的内涵和分类
国民经济体制是国民经济运行中调节中央和地方、国家和企业、企业和个人之间各种经济权限和经济利益关系的一系列制度的总称。它是通过国家制定的各种法律、法令、法规对各种经济活动和经济行为加以规范和约束实现的,是经济关系制度化的表现形式。综观世界经济,各国的经济体制大致可区分为二类:一类为集权型。这种经济体制,国家在国民经济运行中起主导和决定作用,企业在生产和经营中的活动余地很小。原苏联在30年代建立的,社会主义国家普遍采用的计划经济体制就是这种体制。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西方发达国家采用的战时统制经济也属此种类型。另一类为分权型。这种经济体制,国家在国民经济运行中虽然也起主导作用,但经济活动和经济行为的主要决策权掌握在企业手中,企业之间的横向联系通过市场沟通。当前世界各国采取的各种类型的市场经济大致属此种类型。各国现行的国民经济体制有的是在长期经济运行中自发形成的,有的是由国家根据社会经济制度和经济运行规律的客观要求,根据国家当时所处的历史发展时期政治经济形势有计划制定的。不管是自发形成还是自觉活动的产物,国民经济体制的社会功能是规范经济活动,约束经济行为,保证社会生产的正常进行。国民经济体制一经形成,就制约国民经济各个领域、各种经济组织的经济活动。
从国民的思想准备同经济动员的关系中,我们可以得到如下启示: 1、国民经济动动员工作是一项群众工作,没有广大群众参与,国民经济动员很难充分发挥功能;2、国民的思想准备是动员群众参与国民经济动员的思想基础。思想准备越充分,群众参与国民经济动员的程度也越高,3、国民的思想准备不可能自发形成,它是经过有计划的、坚持不懈的国防教育和动员教育形成的,因此,国防教育和动员教育是加强国民思想准备的基本手段;4、国民的思想准备应作为国民经济动员准备的重要内容,切忌见物不见人,只抓物质资源和生产能力的动员计划,不抓国民的动员教育,只有在和平时期重视国民的动员教育,才能在战时动员千百万群众搞好国民经济动员工作。
经济动员是一项转换国民经济社会功能的庞大复杂的经济过程,同任何经济过程一样,它既是经济资源社会功能的转换过程,也是人的经济行为和经济关系转换过程,是物的功能转换过程和人的行为关系变化过程的统一,这两个方面任何一方的活动出现阻滞,必然会对整个过程产生影响。国民经济动员准备既是物质资料的动员准备,也是国民参与动员工作的准备,没有国民的积极参与,国民经济动员难以发挥其应有的功能,而国民参与动员准备首先要做好国民的思想准备,国民有了参与经济动员的充分思想准备,才能在经济动员中发挥积极能动作用、因此,国民经济动员同国民的思想准备有着密切的关联。
1、经济动员是对国民进行动员教育的内容。国民经济动员有关法律、法令、政策和措施,国民经济动员的程序和方式,国民在经济动员中的职责和义务,为保证国民经济动员的实施可能要承受的牺牲,都应该是对国民进行国民经济动员教育的内容,是国民在思想上需要准备的问题。面对国民进行国民经济动员教育的目的,就是要保证国民经济动员的顺利实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