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池书院与以吴汝纶为中心的古文圈子的形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东方论坛2008年第1期
莲池书院与以吴汝纶为中心的古文圈子的形成
柳 春 蕊
(南开大学 文学院,天津 300071)
摘 要:清代河北一地古文兴盛得力于张裕钊、吴汝纶的倡导,贺涛潜心于古文教育也使得北学中的古文之学有了显著发展,此一现象都是以莲池书院为中心而展开的。可以说,莲池书院与有清一代河北学风演变、士风转移以及吴汝纶古文圈子的形成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
关键词:莲池书院;古文教育;吴汝纶
中图分类号:I20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7110(2008)01-0041-06
有清一代,河朔一带尤其是河北古文的兴起得力于张裕钊、吴汝纶的倡导。此前,河北古文不发达,据胡阿祥统计:“清代河北全部119位古文作家中,张、吴的门人弟子竟达103人。”[1](P224)本文以莲池书院为中心,考察晚清河北古文情况以及吴汝纶古文圈子的形成。
一、莲池书院与晚清北方古文的兴起
刘春堂作于1895年的《莲池书院碑铭》一文记载了莲池书院与晚清北学盛衰的概貌:
莲池书院者,北方盛衰一大关会也。……
自道光初年,蒋砺堂节相、屠可如方伯、陶鳬
芗、李竹醉两观察先后筹修葺。然其时专以
制艺课士,于经史经世之学犹未备也。同治
初,合肥相国节临是邦,聘贵筑黄子寿先生主
讲,先生立学古堂,增课经古。……燕赵儒风,为之一变。先生既开风气之先,张廉卿、吴挚
甫两先生联鑣接轸,皆以古文经济倡后学,数
年以来,北地士风,蒸然日出,三辅英俊多出
其中。夫直隶为自古名区,瑰奇礌落之士后
先继起。……无如后生晚学不能上绍前徽,类皆逐末遗本,专务科举之学。……固陋相
安,风气日下如是,国家安望得真才?斯世安
望有真儒哉?此有心世道者所深悼也。然自
书院学古堂之设,学者云集响应,皆知以空疏
为耻。数十年来,儒风赖以大进,由是当事诸
公奖励振兴期诸久违,吾知必有如杨忠愍、孙
夏峰诸先生者接锺而起也,则书院之关乎北
学,岂浅鲜哉![2]
此碑文记载了清中后期北方“经史经世之学”由兴起而衰落的大致情况,肯定了黄彭年(1823~1891)在莲池书院教育的重要贡献:使得“燕赵儒风,为之一变”。
莲池书院创建于雍正十一年(1733年)①。黄彭年主讲时,建立“学古堂”,书院教授的主要是朴学 [3]。书院古文之风的兴起是在张裕钊、吴汝纶来讲时才出现的,即是刘春堂所说“两先生联鑣接轸”。刘春堂为吴汝纶门生,师从吴氏十一年之久,按理说,应该花大幅笔墨来表彰吴氏兴学转移风气之功,但刘氏不这样写,而是笔峰一转,回到直隶固有的北学儒宗传统,希望后学以颜、李之学自勉,期待出现孙奇逢、颜元、李恕谷这样的旷世大儒。
同为吴汝纶弟子的赵衡的叙述则与刘春堂明显不同,他极力表彰吴汝纶的教育之功:
收稿日期:2007-09-28
作者简介:柳春蕊(1976-),男,江西南昌人,北京大学文学硕士、博士,现为南开大学博士后。
①据《嘉庆重修一统志》卷十二保定府学校“莲池书院”条,书院在府治南。雍正十一年(1733),皇帝命各省督抚于省城建立书院。直隶总督李卫在莲池旧址上修建讲堂,名莲池书院。乾隆十五年(1750)总督桐城方观承复加修葺。
41
维冀州地故辟左,士子读书能以学问发名于时,数百年来不数数觏也。自桐城吴先
生来为州,不鄙吾人,兴学造士,为广置书册,先后延新城王先生、武强贺先生,恣使问学,又亲与为师弟子口传身授,诲我循循,不数
年,风俗一变。……当是时,张庆开尊甫楚航
先生为荐绅,吴先生倚办如左右手。先生亦
引为己任,一不以委人。迨吴先生去,先生守
其法,历艰虞不变垂二十年,人才辈出,文章
丕焕,迥非他州县所能跂及。今吴先生之学
稍稍衰歇,往书院所收书册,亦多散失。然人
尚知学,所学亦具有本末,与他州县有所刼于
外而中无主者亦自不同。而所在成市,最此
间学者之数,即有百数十人之多,不可谓非盛
也,此吴先生之余烈也。[4]
赵衡较详细记述了吴汝纶“兴学造士”、“广置书册”、“风俗一变”的情形,并述及张楚航执掌书院教育三十余年、冀州人才辈出的盛况。是文作于1916年,此时书院“吴先生之学稍稍衰歇”,但冀州学风有本有末,不同于他邑,吴汝纶的余绪依然存在,由此看出赵衡对于吴氏的深深钦慕之情。
1930年,吴汝纶在京师的诸弟子建议编选《吴门弟子集》,以纪念莲池书院古文之盛事,此事则吴闿生负责。吴闿生在《吴门弟子集序》中追思书院往事时说到:
呼呜!一代风俗之盛衰,夫岂一日之故哉!当前清同治中,曾文正、李文忠先后来督
畿甸,咸殷殷然有振兴文教之意。其时先大
夫实刺深州,修孔庙,兴乐舞,括义学,废田、大开书院。州人士忻忻向化,如百谷之沐膏
雨焉。武强贺松坡先生涛,安平阎鹤泉太史
志廉,实蹶起于此。既一载,先公以忧去。又
六年起,复守天津府,严范孙侍郎修始甄录在
门,未几,移刺冀州。在冀州八年,提倡文教
尤力,及罢官,主讲莲池书院,于是教化大行,一时风气为之转移。
盖河北自古敦尚质朴,学术人文视东南不逮远甚。自廉卿先生来莲池,士始知有学
问。先公继之,日以高文典册,摩厉多士,一
时才俊之士奋起云兴、标英声而腾茂实者,先
后相望不绝也。己丑以后,风会大开,士既相
竞以文词,而尤重中外大势,东西国政治有用
之学。畿辅人才之盛,甲于天下,取巍科,登
显仕,大率莲池高第。江、浙、粤省望风敛避,
莫敢抗衡,其声势可谓盛哉!庚子之乱,书院
既废,设为学堂。……要之,近五十年间,北
方风化之转移,人文之浡兴,自先公知深、冀,
守天津,启其端,及莲池十载而极其大成,驯
致有后来今日之盛,此天下所共见也。[2]
吴闿生叙述很真实,追思之中所透出的文化意味的确让人神往。
以上征引材料说明莲池书院在晚清北学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使得北方学术由“颜、李”之学到道光经世之风兴起,再移转到古文之学。清代桐城派古文传播到河朔,最早可追溯到方苞,但未形成规模。对此,锺广生《陶庐文钞序》云:
夫桐城流派,即曾氏所言观之,其传殆遍江汉东南,而大河以北无闻焉。自张、吴两先
生主讲保定之莲池书院,先后十余载,北方学
者多出于其间。此两先生者,皆尝亲承绪论
于曾氏。于是燕、蓟之间,始有桐城之学。[5]
继吴汝纶之后,主持书院的是贺涛(1849~1912)。贺涛“于文事,盖有天授。尝为《反离骚》,桐城吴先生为深州,一见,奇之,登诸门墙,授以历代所传斯文之绪。及武昌张先生北来,都讲保定莲池书院,复为书通之张先生,张先生得之狂喜,复书以为至宝也” [4](卷四《贺先生行状》)。贺涛中年病目,未几失明,仍讲诵不倦,《贺先生文集》后二卷乃贺涛目病后所作。徐世昌《贺先生文集序》称其文“意境自成”、“独树一宗”[6]。张舜徽以为“尤高其有论古之识,终不堕文士窠臼”,“清末文士继吴、张而起者,涛固卓然一大家矣。”[7](P582)
后来袁世凯在书院的基础之上创建“文学馆”,袁世凯请贺涛主其事,保存国粹(主要是古文学)。当时的情况是:
(文学馆)凡所招皆一时知名之士,南皮张宗瑛献群、深州武锡钰合之首,至衡以不才
亦厕其间,且言冀州陈嘉谟献廷、深州侯际辰
亚武,而枣强齐文焕蔚卿、武邑吴之沅雨农、
王汝楫宗周,络绎具来,有栗如桐钦斋者,与
雨农同乡,时方肄业保定高等学堂,既卒业,
试第一,亦弃其所学来学。先生(案:指贺涛)
则大喜曰:“吾道(案:指古文事业)为不孤
矣!”日取所谓四千年相传不失、吾国高于各
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