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风采--现代中国画、油画

时代风采--现代中国画、油画
时代风采--现代中国画、油画

时代风采--现代中国画、油画

教学目标

1.了解现代山水画对传统山水画艺术的继承和发展,了解中国油画的发展情况。

2.了解现代山水画的艺术风貌及作品中体现的时代感情,了解著名油画的作品的内容与形式。

3.了解公共环境中大型绘画作品为适应现代生活环境而在艺术表现形式上所进行的探索。

重点:

1.通过作品的比较,分析当代部分代表性山水画家的不同风格特色,在哪些方面表现出艺术上的首创性。

2.简要介绍油画发展史。

难点:

1.讲解现代山水画在题材内容、绘画样式、意境的追求、表现手法上有哪些明显的变化。理解艺术形式与时代生活环境的关系。

2.重要油画作者与作品的介绍。

教具资料:多媒体设备图片

教学过程与内容

一、导入:教师提问:传统山水画艺术有什么特点?学生回答。

二、新课

那么现代山水画有什么特点呢?

1.感知作品

仔细观察李可染《无限江山入画图》、《鲁迅故乡绍兴城》、《麦森教堂》三幅作品。

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作品。让学生对作品形成初步的印象。

教师小结:画家探索融会中西方艺术精神,推动中国画创新。他以“可贵者胆,所要者魂”为座右铭,写生于大江南北,立足生活,借鉴传统,使古老的山水画获得新的生命。他的山水、人物和牛等作品画风深厚凝重,博大沉雄,具有鲜明的时代精神和艺术个性,突破了传统山水画的创作程式,成为中国画史上重要的里程碑。

2.出示黄宾虹作品讨论自学:提供背景资料黄宾虹的山水画创作道路,经历了师古人、师造化和融化古人造化形成独创风格三个阶段。

在师古人方面,他师长舍短,合众长为己有。他从明人入手,直追北宋,而以元人为归。黄宾虹师造化,以黄山为基点,向周围扩展,一生旅行纪游画稿当以万计。他游历山川,注意景物变化,风格浑厚华滋,是黄宾虹山水画的基本特点。从笔墨上看,属于繁体的“黑、密、厚、重”,即积笔墨数十重,层层深厚,是他的山水画最显著的特点,也有简洁疏朗仅以墨线勾勒,或稍加淡墨渲染的减笔,即疏体。前者实中见空灵,后者虚中见雄逸。

3.鉴赏巨幅山水画《江山如此多娇》

提出问题:这张画由何人作,妙在何处,猜猜它的尺寸

讨论指出:画的尺寸为9M*5*5M。傅抱石的绘画艺术具有强烈的民族特点和时代感,个性突出,气魄雄健,淋漓酣畅,豪放洒脱。此画巧妙融合2位大画家迥异的画风。出现如此巨大的尺寸完全因为社会发展的需要。

了解钱松嵒《常熟田》

画家重视深入生活,先后十余次外出长途旅行写生。他热情洋溢地绘写现实,并在传统

的基础上大胆创新。他的作品意境深邃隽永,富有生活情趣;构图稳中求变,笔墨浑厚苍茫;强烈的时代气息与民族的传统特色融为一体。

通过图片的观看将学生带到中国油画作品当中,利用视频仪放大当代优秀的油画作品。

请学生欣赏,发表个人观点

设问:油画是由欧洲传入中国,中国现代油画如此精彩,它经历了什么样的发展过程:讲述中国油画发展史:

学生欣赏名家油画作品,谈体会:学生重点欣赏常书鸿《G夫人像》、司徒乔的《放下你的鞭子》,罗工柳的《地道战》、董希文的《开国大典》、王式廊的《血衣》等。

4.和学生一起讨论中国油画的民族化问题

讨论指出:以董希文为代表的许多画家坚持以现实生活内容为主题,描绘具体的有情节的题材,侧重严谨的形体塑造和写实的色彩,作品主题与当时的社会历史背景有较密切关系,形成很强的社会教育意义。以林风眠、刘海粟为代表的一些画家,侧重吸收欧洲印象主义以后的诸种流派风格,主要通过丰富的色彩和自由的笔触表现对景物的主观感受,画面的艺术形式感较强,多呈流畅、轻松的意趣。20世纪40年代留学回国的油画家中有的深入敦煌石窟等地研究中国古代艺术,画出了吸收民族绘画造型和色彩特点的作品。

四、课堂总结

1.让学生说明我国现代绘画作品的内容和形式。

2.让学生自己说出为什么中国的油画艺术与西方的油画艺术在表现形式上有所不同。

第七课时代风采——现代中国画、油画

第七课时代风采 现代中国画、油画 教学目标: ①了解现代中国画对传统中国画艺术的继承和发展。 ②了解现代中国画的突出成就,作品中体现的时代感情。 ③了解公共环境中大型绘画作品为适应现代生活环境而在艺术表现形式上所进行的探索。 教学重点和难点: ①20世纪初期中国画从整体发展上处于衰落时期,到中期以后有新的发展。许多人接受西方造型基础训练,提高了造型能力,运用传统笔墨技巧,在反映现实生活方面取得重要成就。 ②与第六课独树一帜——古代中国画内容进行参照比较,讲解现代中国画在题材内容、绘画样式、意境的追求、表现手法上有哪些明显的变化。 ③通过作品的比较,分析当代部分代表性中国画家的不同风格特色,在哪些方面表现出艺术上的首创性。 ④现代中国画与现代中国油画、版画、连环画等画种之间的相互影响。

课型:新授,鉴赏。 教法:讲解法,多媒体辅助教学。 学法:听、看、想、讲相结合。 教学过程: 第一部分向着现代形态转换——现代中国画创作 探讨:结合现代人物画作品的艺术特点,谈谈二十世纪以后中国人物画是如何发展的?(学生讨论) 黄胄《庆丰收》 周思聪《人民和总理》 蒋兆和《一篮春色卖遍人间》 刘文西《祖孙四代》 第二部分江山多娇——现代山水画

一、导入:传统山水画艺术有什么特点? 二、进入新课: 那么现代山水画有什么特点呢? 1、感知作品 仔细观察李可染《无限江山入画图》、《鲁迅故乡绍兴城》、《麦森教堂》三幅作品。 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作品。让学生对作品形成初步的印象。 教师小结:画家探索融会中西方艺术精神,推动中国画创新。他以“可贵者胆,所要者魂”为座右铭,写生于大江南北,立足生活,借鉴传统,使古老的山水画获得新的生命。他的山水、人物和牛等作品画风深厚凝重,博大沉雄,具有鲜明的时代精神和艺术个性,突破了传统山水画的创作程式,成为中国画史上重要的里程碑。 2、出示黄宾虹作品讨论自学: 提供背景资料黄宾虹的山水画创作道路,经历了师古人、师造化和融化古人造化形成独创风格三个阶段。 在师古人方面,他师长舍短,合众长为己有。他从明人入手,直追北宋,而以元人为归。黄宾虹师造化,以黄山为基点,向周围扩展,一生旅行纪游画稿当以万计。他游历山川,注意景物变化,风格浑厚

中国画与西方绘画的区别

中国画与西方绘画的区别 线是中国画艺术表现的灵魂。 中国画主要以线来描绘物象,尤其在传统中国画当中,审美价值 的莫过于线的艺术了。不过,以线为主的造型绘画手法并非中国画所 独有,西方古典绘画同样重视线的使用。那么,传统中国画的用线与 西方古典绘画的用线有何差异,是否存有着本质上的不同呢? 1、西方古典绘画中的线属于自然形态下的光感的面。先来看看古 典时代西方画家是如何谈论用线的。达??芬奇曾说:“绘画科学首先 从点开始,其次是线,再次是面,最后是由面规定着形体”。线在这 里仅仅作画过程中表现的一种形式,它必须受形体所规定,最终消融 在物象与光感的体面之中。安格尔是一位强调用线的新古典主义大师,他认为刻画人物“如果基本线条未能揭示出个性特征”,所取得的只 能是“似是而非的形象”。同时他又指出,“在塑造人物时,光的效 果也应从人物的中心点产生,然后有层次地加深各部阴影”。显然, 西方古典绘画中的线属于自然形态下的光感的面,是以逼近客观物象 的真实感为基本前提,是再现人的视象对三维空间反映的因素之一。 2、传统中国画的线条不但是画家用以抽取、概括自然物象作为造 型的基本手段,而且还相对独立于客观物象,具有表现画家主观情感 的审美价值。它既符合人的视象在二维空间的真实合理性,又摆脱了 像西方写实主义去被动地放映物象在三维空间的真实幻觉的束缚。所以,墨所勾画出的线条就具备了似与不似的双重特性,而成为传统中 国画写意的基本形态。 3、东西方文化哲学意识的相异,决定了古典时代的绘画艺术中的 西方写实,东方写意的形态。西方哲学将客观自然世界作为人的对立 因素去加以研究的,反映在绘画上则强调在光和影的作用下对自然物 象逼真的摹仿。柏拉图对希腊绘画艺术逼真摹仿的认同以及亚里士多 德对摹仿论的称赞便是的例证。而中国的先圣们则将人的自身看作是 自然的一部分,强调一个“道”字,宗炳的《画山水序》中就屡次提

新人教版六年级美术上册第15课中国画与油画欣赏教案

第15课中国画与油画欣赏 教材分析:本课建议课时为2课时,重在让学生感受中西方两种不同的绘画风格带给人不同的艺术享受。中西方绘画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由于受政治、宗教、审美等因素的影响,加之工具材料的明显不同,因此在各自文化传统的背景下,形成了不同的表现形式。代表中国文化精神的传统中国画和承载西方文化灵魂的传统油画是传达东西方审美情结的两大体系,是世界范围内绘画艺术的两最主要形式。中国画对六年的孩子来说并不陌生,三年级以来他们就开始接触了水墨画,如《水墨游戏》、《鸟语花香》等,本节课主要让学生了解中国画和油画的欣赏方法,并能运用简单的美术术语,表达对美术作品的的感受与理解。 学习领域:欣赏﹒评述 课时:2课时 教学目标:⒈让学生了解中国画和油画表现技法的差异,感受中国画的艺术境界以及油画的写实、浪漫,学会鉴赏作品,提高学生审美能力、感受能力和表达能力。 ⒉通过创设意境,利用对比的形式带领学生欣赏中外绘画名作,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⒊引导学生通过欣赏艺术作品去感受艺术魅力,陶冶学生情操,提升学生审美情趣,了解西方绘画和中国绘画的特点,从而激发热爱民族艺术的情怀。 教学重点:了解中国画与油画的各自特点。 教学难点:感受中国画的艺术境界,以及油画写实、浪漫风格,掌握欣赏中国画与油画的基本方法。 教学准备: 教师:中国画与油画的绘制工具、相关的图片、课件介绍中国画与油画的视频短片。 学生:自己收集的有关中国画、油画作品及画家的相关信息。 教学过程: 一、欣赏导入 播放《当卢浮宫遇见紫禁城》视频片段,如果有你熟悉的形象就请你大声的说出来。在这部片子里,有两个国家要相遇:当法国遇见中国;有两座宫殿要相遇:当卢浮宫遇见紫禁城;有两个皇帝要相遇:当拿破仑遇见乾隆;今天,在我们的课堂上有两种绘画形式要相遇:当中国画遇见油画。你会不会对我们这节课的结局有所好奇?这些不同的事物相遇,会遇见什么呢?今天我们一起走进东西方两种不同的艺术领域,体会中国画和油画的魅力! 板书课题——中国画与油画欣赏

东西方绘画特点比较

东西方绘画特点比较 东西方绘画特点比较(东方绘画以中国画为代表) (一)再现与表现 中西绘画都是再现与表现的统一,但西画重模仿、重再现,中国画从宋代以后,更重表现。这表现包括对象的神情的表现(传神),也包括画家的情和意的表现。这种“有我之境”的表现性绘画,即“文人画”,主要是意在唤起观赏者对于某个人感性的判断,而不是在于唤起外在事物在头脑中的显现。倪瓒(云林):“仆之竹聊以为写胸中之逸气耳,岂复较其似乎?”为了表达这种“逸气”,不管是选材,还是笔墨,都要与这种心理状态达到“同态对应”,如选梅花为了表现“傲”,选松柏为了表现“坚”,写竹是表现“直”,写荷花是表现“纯”。线的飞沉涩放,墨的枯湿浓淡,点的稠稀纵横,皴的披麻斧劈,不仅仅是一种形式美,而且是人的精神气质、兴味的写照。齐白石:“作画贵在似与不似之间。” (二)反映生活真实的方式 中西绘画都要反映生活的真实,但方式不完全相同。西方油画象戏剧电影一样,是通过逼真的外在形象来表现生活内在本质的真实;中国画象中国戏剧一样,是通过近似的外在形象来表现生活内在本质的真实。中国画的许多程式化的表现方式,已脱离生活的逼真状态,如戏曲中的开门、上马、抖髯、正冠等动作,已经过舞蹈化的艺术加工而“定型”,大大不同于生活原型。中国画的树叶画法,如胡椒点、芥子点,山石皴法,如荷叶皴、斧劈皴,已经是一种经过概括的程式化的东西,形态已大大不同于现实中的树叶和山石。 (三)认识因素和情感因素 西画重思维,中国画更重感情。因此,西画再现性强,形象逼真,具有更高的认识价值,中国画表现性强,抒情味浓(讲究“笔情墨趣”)。在西方,哲学对艺术的影响极大,科学与绘画关系密切,哲学的头脑和科学的素养使画家养成以准确的头脑去观察自然,以清晰的几何学、逻辑学的方法去分析自然,再现自然。而中国画更重视情与理的统一,诗与画的结合。(四)对待对象的态度 西方画家对所描绘的对象基本上是一个客观的观察者,而中国画家与所描绘的对象,往往是溶合为一的;不仅是客观对象的观察者,而且也是亲身参与者。西画重写生,总是站在一个固定的位置来观察和描绘他视野的对象,总是如实地再现一个时间内的色彩的变化。中国画家则很少在固定的一个地点来观察和描绘对象,而往往是在生活观察的基础上,回到房间凭想象作画。在作画时把自己的生活印象、想象和理想揉合在一起。西画是对着模特写生的,中国画更多是“离景写生”。凭记忆作画往往不可能把对象的一切细微末节都画出来,但却能抓住对象大的特征和气势,这一点与中国画重再现重抒情的特点相一致的。 (五)线条的位置和作用 就主流来说,墨线是中国画的主要造型手段,色彩(包括明暗)是西画的主要造型手段,中国画的线条吸收了中国书法艺术的高度技巧,因而中国画的线条本身具有独特的形式美(如“铁线描”、“曹衣出水”、“吴带当风”),它除了完成造型的作用外,其本身就是某种精神、情调和气势的表现。会画速写的西方画家拿起笔,很难画出中国水墨画,表现中国画线条的独特的美。 (六)明暗的地位和作用 西画根据自然光线来处理明暗,画月夜象月夜,画阳光象阳光,这种画法很符合再现性原则,而中国画在创造形象时不受自然光线的束缚,这是与中国画以墨线为主要造型手段的特点联系的。中国画画面上的浓淡不一定与实际对象和环境的明暗一致,如主树画得浓一些,靠前的山石画得浓一些,这不是再现明暗,而是为了突出主体。中国画少用明暗,正如京戏《三

中国绘画近代名家名作(三)

中国绘画近代名家名作(三) 中国绘画近代名家名作(三) 王正鹏(土家族)/编辑 近日,在澳大利亚中文网上发现《中国绘画之近代名家名作》(上、中、下篇)之博文,发现博文中图片作者说明不明,作者介绍不明,这对于传播与欣赏中国绘画产生了极大的误差,据此修改之。 《高竹鸟鸣》赵少昂 赵少昂(1905~1998 )字叔仪,广东广州人,原籍广东番禺。1925年在广州创办岭南制版所从事广告设计、印刷制版,1930年设岭南艺苑,教授绘画。1937年任广州市立美术学校中国画系主任。1948年起任广州大学美术科教授。《高竹鸟鸣》是具有典型的赵少昂风格的作品。画中物象极为简洁,而章法破格。古人画竹均以竹叶竹枝为主,此作却以竹竿为主。画家以没骨法阔笔画出的青竹,圆浑重实,运笔时墨分五彩,增加了竹竿的质感,竹竿节节而为,顿挫有力。前人画竹叶重视起笔运锋的书法规则,而赵少昂的竹叶却于随意挥洒、漫不经心中显出一种天然的清趣。上部竹梢画一鸟俯身高鸣,打破了竹林的宁静,也使画中多了一层诙谐、自然的凤趣。

《归兴》郭味蕖 郭味渠(1908~1971),山东潍坊人。曾任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系花鸟科主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归兴》,一条扫帚与两只土筐放在地上,一支娇美的山花放于土筐中,画家描绘的是人们在劳动归来之后的小景。此幅画作工写结合,使土筐、扫帚与山花共处于画面中,朴实与艳丽,粗糙与娇嫩,笨重与纤细,交织在一起,对比强烈却又和谐优美,显现出一种特殊的境界美。土筐和扫帚代表着艰苦的劳作,美丽的山花则抒写了浪漫的情怀。也许,土筐扫帚的主人经过一天的劳作,在归途中发现了这簇美丽的山花,一时兴致所至,随手采撷回家。这样的《归兴》可以激起人们多少的联想啊! 《荷》张大千 张大千(1899一l985),原名权,后改名爰,字季爰,号大千。四川内江人,祖籍广东番禺。《荷》即如此。此图荷花素质清香,露濯风摇,呈盈盈玉洁之姿,荷叶全用泼墨挥扫,着墨浑融而摇曳多姿,轻盈中有力度,浓淡里出变化。 《荷叶海棠》高冠华 高冠华(1915~1999),曾任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美术家协

高中美术鉴赏《时代风采——现代中国画、油画》教案

高中美术鉴赏《时代风采——现代中国画、油画》 教案 教学目标: ①了解现代中国画对传统中国画艺术的继承和发展。 ②了解现代中国画的突出成就,作品中体现的时代感情。 ③了解公共环境中大型绘画作品为适应现代生活环境而在艺术表 现形式上所进行的探索。 教学重点和难点: ①20世纪初期中国画从整体发展上处于衰落时期,到中期以后 有新的发展。许多人接受西方造型基础训练,提高了造型能力,运 用传统笔墨技巧,在反映现实生活方面取得重要成就。 ②与第六课独树一帜——古代中国画内容进行参照比较,讲解现 代中国画在题材内容、绘画样式、意境的追求、表现手法上有哪些 明显的变化。 ③通过作品的比较,分析当代部分代表性中国画家的不同风格特色,在哪些方面表现出艺术上的首创性。 ④现代中国画与现代中国油画、版画、连环画等画种之间的相互 影响。 课型:新授,鉴赏。 教法:讲解法,多媒体辅助教学。 学法:听、看、想、讲相结合。 教学过程: 第一部分

向着现代形态转换——现代中国画创作 探讨:结合现代人物画作品的艺术特点,谈谈二十世纪以后中国人物画是如何发展的?(学生讨论) 黄胄《庆丰收》 周思聪《人民和总理》 蒋兆和《一篮春色卖遍人间》 刘文西《祖孙四代》 第二部分 江山多娇——现代山水画 一、导入:传统山水画艺术有什么特点? 二、进入新课: 那么现代山水画有什么特点呢? 1、感知作品 仔细观察李可染《无限江山入画图》、《鲁迅故乡绍兴城》、《麦森教堂》三幅作品。 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作品。让学生对作品形成初步的印象。 教师小结:画家探索融会中西方艺术精神,推动中国画创新。他以“可贵者胆,所要者魂”为座右铭,写生于大江南北,立足生活,借鉴传统,使古老的山水画获得新的生命。他的山水、人物和牛等 作品画风深厚凝重,博大沉雄,具有鲜明的时代精神和艺术个性, 突破了传统山水画的创作程式,成为中国画史上重要的里程碑。 2、出示黄宾虹作品 讨论自学 提供背景资料黄宾虹的山水画创作道路,经历了师古人、师造化和融化古人造化形成独创风格三个阶段。

浅谈近现代中国画艺术的发展

浅谈近现代中国画艺术的发展 内容摘要: 自1840年英国侵略者发动了侵华的鸦片战争之后,帝国主义列强对我国的侵略更加肆意疯狂.他们通过经济的掠夺,使我国的封建经济制度受到严重的破坏解体.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也遭到前所未有的操纵与控制.致使我国逐步沦为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封建统治的日趋崩溃,失去了对文学艺术的控制,近代再没有皇家出面组织美术活动.然而富有革命传统的中国人民并不麻木的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百余年来,前赴后继,不屈不挠的进行反抗斗争.伴随着时间的脚步,取得了不断的胜利.在孙中山领导的金民主主义革命取得阶段性的胜利之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了反帝,反封建和反官僚资本主义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终于在1949年建立了社会主义新中国。资产阶级新民主革命给美术带了新生机,是过去为封建社会及其统治阶级服务的美术,改变成为为人民大众服务的美术。中国革命促使美术的性质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从时代的要求来看,近代中国画虽然受到压制和排斥,但是在广泛吸收、借鉴传统中国画及多方面艺术影响的同时,它依然按照自身的艺术规律有生命的发展着。 关键词:传统中国画山水画花鸟画近现代中国画海派吴昌硕齐白石 正文: 在中国古代称绘画或为丹青或为水墨。自从西洋画大量传入后,才对应出现了中国传统绘画的名称“中国画”。受外来艺术的冲击,中国画坛传统绘画一统天下的单一格局发生了变化,逐步向多元化、多样化发展。作为我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农民革命运动,太平天国在建立农民革命政权,提出反对封建政治纲领的同时,对于文化艺术也很重视。一方面取缔、改造为封建统治阶级服务的雕塑、绘画、打倒“圣人”孔丘的偶像,反对描绘帝王将相、才子佳人及仙佛鬼怪的人物画。另一方面,重视民间美术的宣传作用和组织管理,设有专业的机构,将民间画工、画师以及手工艺人组织起来,进行壁画、建筑、彩绘、年画、石刻等制作。现存太平天国的美术作品尤以壁画为多,浙江绍兴、金华、安徽绩溪、江苏苏州、江宁、宜兴和南京等地有这一时期的壁画遗存。较多表现的是富有装饰意味、喜庆吉祥的花鸟和山水。伴随着历史的推演,中国近现代所发生的天翻地覆的变革,影响到社会的各个方面。同时又也要求中国画适应新的审美需要,在文化知识界展开了对传统绘画的分析批判。 传统的中国画充分表露画家对当代生活的兴趣,尤其在魏晋南北朝时期,肖像画得到了重视,提出了“悟对通神”“览之若面”的要求,事实上这是士大夫阶层要求自我表现的一种反映,也从而使山水画和花鸟画得到了发展。花鸟画的发展要晚于山水画。山水画的发展和当时的玄思想盛行以及玄学之士标榜隐逸有关。在这一时期并未出现独立的山水作品,只是山水多作人物的背景和环境的衬托,较为古拙。由于题材表现技巧的不断丰富,渐渐的使山水画不但从人物故事的背景中独立出来,而且形成风格炯异的两种流派。展子虔、李思训画山水树石笔格遒劲而细密,赋色工致浓丽,开创了金碧山水一派;而吴道子画山水笔迹豪放;王维以诗人画创“破墨”山水,抒写文人情怀;王洽画松石山水则疯癫狂致,创“泼墨”之法;张璪的一句“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艺术主张从一个侧面道出一个艺术家对山水画的创作的追求与理解,等等。在盛唐之时,山水画启立门户,形成中国古代绘画独特的发展体系。

高中美术鉴赏时代风采现代中国画油画教案 现代中国画油画教案 高中美术鉴赏教案.doc

高中美术鉴赏时代风采现代中国画油画教案现代中国画油画 教案高中美术鉴赏教案 以下是我整理的关于高中美术鉴赏《时代风采——现代中国画、油画》教案的内容,供大家浏览参考。更多相关内容教案栏目。 高中美术鉴赏《时代风采——现代中国画、油画》教案一 教学目标: ①了解现代中国画对传统中国画艺术的继承和发展。 ②了解现代中国画的突出成就,作品中体现的时代感情。 ③了解公共环境中大型绘画作品为适应现代生活环境而在艺术表现形式上所进行的探索。 教学重点和难点: ①20世纪初期中国画从整体发展上处于衰落时期,到中期以后有新的发展。许多人接受西方造型基础训练,提高了造型能力,运用传统笔墨技巧,在反映现实生活方面取得重要成就。 ②与第六课独树一帜——古代中国画内容进行参照比较,讲解现代中国画在题材内容、绘画样式、意境的追求、表现手法上有哪些明显的变化。 ③通过作品的比较,分析当代部分代表性中国画家的不同风格特色,在哪些方面表现出艺术上的首创性。 ④现代中国画与现代中国油画、版画、连环画等画种之间的相互影响。 课型:新授,鉴赏。 教法:讲解法,多媒体辅助教学。 学法:听、看、想、讲相结合。 教学过程:

第一部分 向着现代形态转换——现代中国画创作 探讨:结合现代人物画作品的艺术特点,谈谈二十世纪以后中国人物画是如何发展的?(学生讨论) 黄胄《庆丰收》 周思聪《人民和总理》 蒋兆和《一篮春色卖遍人间》 刘文西《祖孙四代》 第二部分 江山多娇——现代山水画 一、导入:传统山水画艺术有什么特点? 二、进入新课: 那么现代山水画有什么特点呢? 1、感知作品 仔细观察李可染《无限江山入画图》、《鲁迅故乡绍兴城》、《麦森教堂》三幅作品。 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作品。让学生对作品形成初步的印象。 教师小结:画家探索融会中西方艺术精神,推动中国画创新。他以“可贵者胆,所要者魂”为座右铭,写生于大江南北,立足生活,借鉴传统,使古老的山水画获得新的生命。他的山水、人物和牛等作品画风深厚凝重,博大沉雄,具有鲜明的时代精神和艺术个性,突破了传统山水画的创作程式,成为中国画史上重要的里程碑。 2、出示黄宾虹作品 讨论自学

中国绘画艺术发展简史

中国绘画艺术发展简史 1.上古绘画(先秦、秦汉时期) 魏晋以前,绘画主要是“设色之工”所从事的职业,多是在岩壁和器物上作画,服务于礼教。 2.中国画样式的确立与发展(魏晋南北朝时期)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绘画最重要的发展是时期。在这一时期,中国绘画渐渐摆脱了各种羁绊,走上了独立发展的道路。 顾恺之:东晋画家。提出“以形写神”、“迁想妙得”等主张,至今仍成为中国画的基础理论与指导纲要。顾恺之第一次提出“凡画,人最难”的观点,将绘画引导到人的精神 表达之高度。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被正式列入传记的画家,也是有画迹,画论著 述流传至今的最早的著名画家。与其弟子陆探微,南朝齐梁之际的张僧繇,盛唐时 期的吴道子一道被尊为“画家四祖”。 谢赫:南朝齐梁时期著名画家和理论家。首次在其著作《画品》中总结“六法”,标志着中国绘画理论体系的确立。“六法”是绘画创作要求和评定标准的六个范畴,即“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应物象形、随类赋彩、位置经营、传移摹写”的准则。《画品》亦成为世界上第一部系统的评论画家及其创作风格的著作。 中国画中主要门类之一的山水画,在此时期开始渐次独立形成。隋代画家展子虔所做的《游春图》,标志着山水画已成为一种独立的品类进入中国画的殿堂。 3.中国画特殊语汇体系的完成(唐宋元时期) 1)从初唐到宋代是中国画全面发展完善的时代。“唐工宋巧”。 (1)唐代 阎立本:是初唐著名的人物画家,有“丹青神画”、“冠绝古今”之誉。传世之作有《历代帝王图》、《步辇图》等。 吴道子:是唐代最具代表性的画家。善于处理各种题材,绘制过大量的壁画,亦兼工雕塑,对唐代画风影响极大。有后世人摹本《天王送子图》。 张萱:玄宗时代的著名画家。著名作品《捣练图》和《虢国夫人游春图》。 周昉:晚唐画家,善画贵族妇女,严装华饰,雍容丰满,且注重仪态表达。传世作品《簪花仕女图》可被视为唐代仕女经典绘画的精品。 (2)唐末五代至宋代是绘画重大变革时期,产生了山水画的几位大师,也形成了花鸟画的重要派别与风格,人物画亦有相应的发展。 山水画:五代至宋初时期,荆浩、关仝、董源、巨然四位画家为山水画做出了里程碑式的贡献。基本完善了山水画中最重要的笔法——皴法的探索和总结,在擦、染方面, 也有不用程度的创造与突破。 北宋的山水画充分发挥了各种皴染的技巧,将中国山水画那种宏大的把握能力发展 到极致,在北宋画家李成与范宽的作品中表现得最为充分。范宽作品《溪山行旅图》。 “南宋四大家”:刘松年、李唐、马远、夏圭。 花鸟画:五代时期是花鸟画发展并形成流派的重要时期。宫廷画院对花鸟画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中国花鸟画开山鼻祖黄筌,传世作品《写生珍禽图》,有着高妙的写实技巧。 五代南唐金陵布衣徐熙。独创“落墨法”,为后世“没骨法”开创先河。“黄家富贵, 徐熙野逸”。 宋徽宗《芙蓉锦鸡图》是院体花鸟的代表作品。“院体画”精美豪华,雅致细腻。人物画:五代南唐人物画家顾闳中、周文矩,为人物画描写现实生活做出开拓性贡献。顾闳中《韩熙载夜宴图》为古代历史人物画中不可多得的杰作。 《清明上河图》——北宋画家张择端。该图以手卷的形式展示出北宋晚期的都市生活与民

中国画和油画的区别主要有以下几点

中国画和油画的区别主要有以下几点 (1)中国画出现的时间早于油画,仅就成型的绘画作品来说,中国画是在东晋时期成型的,油画的成型至少要到中世纪的文艺复兴时期。 (2)中国画采取的是散点透视法,油画采取的是焦点透视法,所以中国画可以画出大范围的人物风景画(如清明上河图)而油画不能,油画能画出物体强烈的质感效果而中国画不能。 (3)中国画发展过程中,流派相对固定且分化不大,油画发展过程中流派众多且分歧也大。 (4)中国画一般不采用重彩,颜色的种类较少,油画的色彩程度很重,使用的颜色也很多。 (5)中国画很重视装裱,油画对此基本忽略。 (6)中国画一般都结合私人的书法衿章与题字,而油画基本没有。 中国画简称“国画”,在世界美术领域自成独特体系。它用毛笔、 墨和中国画颜料,在特制的宣纸或绢上作画。在题材上有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动物画 油画起源于欧洲,约15世纪时由荷兰人发明,用亚麻子油调和颜料,在经过处理的布或板上作画。油画颜料不透明,覆盖力强,所以绘画时可以由深到浅,逐层覆盖,使画产生立体感。是西方绘画史中的主体绘画方式。 该幅作品创作于1988年,尺寸100×72.3cm ,外框尺寸128*101*10cm,《飞雪》以具有东方特色的女性为对象,人物烈焰般红色衣服与冰雪飘零的雪原并置,迸发出强烈的色彩视觉对比。白色的纯净圣洁与红色的真挚热烈和谐并存,端庄宁静的脸庞与随风飘零的白色彼此映衬,传递出东方女子特有的美感。但这幅作品

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肖像画,作者并没有着重刻画人物的脸庞,而是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对情境及人物对情境的反应上。詹建俊先生曾说:“画画比较重直观、重感受,以重性情为主……主要追求的是表达精神感情。”所以,在画面形式上,这幅作品以具有平面性的塑造手法,以大刀阔斧的刮刀涂抹,与人物随风摆动产生的衣褶结合,既未受其制约交待出物象的特征而又使其不因不脱离于物象而被完全架空。在此同时,令观者可以感受到笔随心动、笔底见物的自然合一。作者有意简化了空间、质感等多余的元素,强调主观精神的寄托。那种高洁的精神气质柔美而不娇柔、激荡又不失笃定,充满东方神韵。

论中国传统绘画与西方古典油画的差异性

论中国传统绘画与西方古典油画的差异性若有永恒,为何人有限而天地独无穷,若有不朽为何心中烈火敌不过强暴的风,为何世间有一物能做到无尽永恒与不朽。那便是艺术。任世间万物流转,时间洗礼,她巍然不动,光芒越盛。 若谈艺术,中华传统艺术必定是人类艺术史上不可不提的。中华艺术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伟大创造的结晶,更是屹立在世界东方、自成体系且独具特色的文化。正是在这丰厚的中华文化土壤中,孕育出光辉灿烂、绚丽多彩的中国传统艺术,涌现出历朝历代无数杰出的艺术家和不朽的艺术品,形成了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中国传统艺术理论和美学理论。中国古典美学有自己的独特的范畴和体系。因此,中国美学和西方美学分属两个不同的文化系统。下面我们就从绘画方面谈一谈,中国传统绘画与西方古典油画的差异性。 第一、社会背景与艺术思潮。看问题要找根源。我们要探究中国传统绘画与西方古典油画的差异性,就要从中西方的文化背景与艺术思潮开始分析。所谓艺术思潮,是指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特别是在一定的社会思潮和哲学思潮的影响下,艺术领域所发生的具有广泛影响的思想潮流和创作倾向。中外艺术史上,曾经出现过不少艺术思潮,突出地反映了某一特定时代的社会思潮和审美理想,对各门艺术都程度不同地产生了重大影响。仅仅从17世纪以来,在艺术史上产生过重大影响的艺术思潮,以及20世纪后半叶开始出现的后现代主义等等。西方古典油画的古典主义是以尊重古希腊、罗马的审美原则,构图上对称、均衡,气势上庄严、辉煌、崇高向上,技法精湛,

刻画深入。 由于在17世纪,欧洲普遍信奉天主教,追求,西方古典油画的素材也大多是源于圣经或基督故事,画法也讲究写实,客观。而中国传统文化深受儒家美学、道家美学和禅宗美学的影响,正是这三者的不断冲撞和融汇,影响和决定着中国传统艺术思想、审美趣味的不断变化与发展,形成了中国艺术的鲜明特色、形成了民族艺术气派和民族艺术风格,形成了中国艺术特有的意境、虚实、气韵、文质、含蓄的特点。中国传统绘画也是在这样深厚的文化艺术背景下发展转变而来的。由于艺术风格的特色是由本民族的地理环境、社会状况、文化传统、风俗习惯等多种因素决定的,体现出本民族的审美理想与审美需要。 因此,丰子恺说:“东西洋文化,根本不同。故艺术的表现亦异。大概东洋艺术重主观,西洋艺术重客观。东洋艺术为诗的,西洋艺术为剧的。故在绘画上,中国画重神韵,西洋画重形似。” 第二、透视与构图(表现手法)。所谓透视,就是在平面上表现立体物。中国传统绘画是不重视透视的,而西方古典油画要力求写实,因此极注重透视。在描绘市街、房屋、家具、器物等形体都力求逼真。而且很注重背景,凡物必有背景,例如果物,其背景为桌子,人物, 其背景为室内或 野外。画面全部填 涂,不留空白。就 像著名的达芬奇

近现代国画大师

近现代国画大师 汉族传统绘画形式是用毛笔蘸水、墨、彩作画于绢或纸上,这种画种被称为“中国画”,简称“国画”。中国传统绘画(区别于“西洋画”)。工具和材料有毛笔、墨、国画颜料、宣纸、绢等,题材可分人物、山水、花鸟等,技法可分工笔和写意,它的精神内核是“笔墨”。国画家是采用中国绘画特有的艺术语言和材质从事绘画创作与研究,并取得一定艺术成就的绘画工作者,主要包括传统国画家和现代中国画家。 国画家 近代,是指中英鸦片战争开始(1840年)到五四运动(1919年)这中间的一段时间。1919年到1949年为现代,1949年以后为当代。 以下近、现代中国国画大师,基本以“出生年月”为序: (一)近代(1840~1919)著名国画大师 任伯年(1840~1896)、吴昌硕(1844-1927)、齐白石(1864~1957)、黄宾虹(1865~1955)、徐悲鸿(1895~1953)、刘海粟(1896.3~1994)、潘天寿(1897~1971)、李苦禅(1899.1~1983)、 张大千(1899.5~1983)、林风眠(1900~1991)、傅抱石(1904~1965)、李可染(1907.3~1989)、 陆俨少(1909.6~1993)、石鲁(1919.12~1982)等。 (二)其他近、现代国画大家 近代(1840~1919): 陈半丁(1876~1970)、张善孖(1882~1940)、萧谦中(1883-1944)、刘奎龄(1885~1967)、于非闇(1889~1959)、朱屺瞻(1892~1996)、吴湖帆(1894~1968)、溥心畲(1896~1963)、高希舜(1896~1982)、丰子恺(1898.11~1975)、黄君璧(1898~1991)、钱松岩(1899~1985)、 关良(1900.12~1986)、王雪涛(1903~1982)、董寿平(1904.2~1997)、蒋兆和(1904.5~1986)、胡洁青(1905~2001)、赵望云(1906~1977)、叶浅予(1907~1995)、何海霞(1908.9~1998)、 吴作人(1908.11~1997)、黎雄才(1910.5~2001)、唐云(1910.8~1993)、谢稚柳(1910~1997)、梁树年(1911~2005)、郭传璋(1912~1990)、陈大羽(1912~2001)、启功(1912.7~2005)、 关山月(1912.10~2000)、于希宁(1913~2007)、黄苗子(1913~)、秦岭云(1914.2~2008)、张民权(1914~2001) 、赵琗艇(1915~) 、俞致贞(1915~1995)、魏紫熙(1915.1~2002)、赖少其(1915~2000)、崔子范(1915~2005)、白雪石(1915.6~2011)、苏葆桢(1916.5~1990)、 刘力上(1916.7~)、田世光(1916.10.27~1999)、张仃(1917~2010)、宗其香(1917.11~1999)、 刘继卣(1918.10~1983) 现代(1919~1949): 尹瘦石(1919.1~1998)、吴冠中(1919.7~2010)、宋文治(1919.10~1999)、李斛(1919~1975)、

中国画与油画

美术教案-中国画和油画 学习目标 1. 能够通过欣赏、比较中国画和油画的经典作品,使学 生初步认识中国画和油画的不同形式特点,两者表现上不同的侧重点和审美的不同着眼点。 2. 通过了解中国画和油画两大画种产生和发展的简要文 化背景,了解中国画和油画所反映的不同民族特色。 3. 能够关注世界多元文化。 重点:能够通过欣赏、比较中国画和油画的经典作品,使学生初步认识中国画和油画的不同形式特点,两者表现上不同的侧重点和审美的不同着眼点。 难点:通过了解中国画和油画两大画种产生和发展的简要文化背景,了解中国画和油画所反映的不同民族特色。 教学过程: 一、导引目标、激发兴趣 首先,把自己准备好的国画作品展示给同学们看,把他们的目光吸引过来。接下来看过作品后大家都知道那些是国画哪些是油画,问一问同学们想不想知道?今天我就来告诉大家。 二、组织教学。比较发现。 大家可以看一下画室里的画家和苏武牧羊这两幅作品,我们

通过这两幅作品认真比较,从线条、色彩、空间处理方面说说中国画和油画的特点。大家可以一起来讨论相互的交换一下意见。 三、引导创新、应用实践 通过今天的美术课大家都掌握了什么知识,当我们能够运用比较方法学习的时候,意味着又增添了一种学习方法。 四、反思小结、巩固提高 让同学们自己去总结作品用自己的观点去解释同时在掌握了最基本的中国绘画的工具和分类外我们更应该进一步的去挖掘更加深刻的东西。 五、作业: 写一篇短文,谈谈你对中国画和油画的理解。 板书设计: 中国画与油画 一.中国画: 工具:毛笔。墨。中国画颜料。宣纸。 分类:工笔、写意人物。动物。山水。花鸟 二.油画: 工具广泛

中国绘画与西方绘画的差别

中西方绘画在色彩运用和对色彩的感受上显然有所不同。 1.中国传统的绘画是以墨调色,与西方绘画以油色烘染出的立体感、明暗透视等有巨大差异,在厚与薄、深与浅、淡与浓等多组矛盾中求得视觉性效果。中国古代画论中认为,墨具有五色:焦浓、重、淡、清等;墨色之中又分为六彩:黑、白、干、湿、浓、淡。中国传统绘画黑白不分,是无阴阳明暗;干湿不备,是无苍翠秀润;浓淡不辨,是无凹凸远近。 2.中国的绘画艺术以直觉的方式来感觉色彩的万千变化,而西方绘画艺术,整体上则是倾向于光学意义上的,更加富于几何精神和理性的思考。西洋画是表象的,非常写实的。中国画是写意的,这个写意可不是大概其,是写的意象,写的是理想,写的是画境、意境。所以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所以中国画不光要画得好,光是技术好不行,你还得有文化。涉及到诗、书、画、印各方面的修养. 中国传统的美学观念一直延续到今天就是以天人合一,自然、朴实、返璞归真为美,这个中国画里表现得非常突出。另外中国人的禅学思想比较发达,形和意之间的关系不是弄得很实实在在的。一开始虽然是从写实、描绘人物出发,但是渐渐地融进了中国人独特的思维方式,天人合一的价值观念、美学观念,和形意之间辨证的这种思维方式, 3,中国绘画讲究的是所包含的思想以唯心为主,而西方讲究的则是唯物主义。以及绘画时所用的工具以及画面的构图和画的风格都能说明中西方文化的差别,绘画的差别。下面就来简略的分析一下: 中国绘画是以唯心为主,所谓的唯心,个人解释就是说比较随意性,画家看到了所能引起他灵感的对象,比较随意性的来突出个人的想法,比如画一个古代美女,不一定忠实的把对象反映在画面中。而是很大程度上主观表达了自己的情绪及感觉的意向,他可以用线条来勾画出美女的轮廓,也可以用比较写实的方法来画。但是突出的是自己的想法。老师曾经讲过,中国古代的宫廷绘画人物时,皇帝的头部一定是在所有人里最大的,而最小的也是官位最低的,几乎所有的宫廷画都是这样,有一点是因为社会原因所导致,但是基本也能体现出来画家构想是唯心的。而西方画家给君王或者贵族画肖像时,是写实的,高矮,胖瘦,以及脸上的阴暗面都会画出来,中国画皇帝是没有阴暗面的。 4.西方绘画主要偏向于写实。用眼睛看见的东西就要画出来,画苹果的话,他不可能画成方的。画什么就得像什么。而且也有个纪实性,当时画面所形成的空间和明暗是什么样就是什么样,画家自己的主观意识很难能体现在画中。有一点能体现出来唯心和唯物的区别。从光线讲,西方画一眼就能让人看出光源的方向,而中国的绘画就没有光源。这也是一个大的区别 5.在从构图来讲,中国绘画讲究的是留白,有些画的画面空白的地方占据空间要比画面所要画的主体都要多。甚至有些画的主体只是几个线条组成,多大部分都是空白。这是中方古代绘画的一个特点。 在西方绘画中,讲究的就是把画面填充满,蓝天,白云,树木,人物,都要把画面填充满,即便是有留白的地方也要用白涂料上色。还有绘画所用的工具的区别。西方绘画可以用很多中道具来画画,几乎是任何东西。主要是有铅笔,碳笔,粉笔,水彩,水粉,油画颜料。而中国基本也只是墨水跟毛笔。所以最终的画面也是不一样的。中国的比较飘渺,西方的比较写实。 6.中国绘画是可以看出当时画家的心情的。画家是高兴,是悲伤,是喜是怒都能体现在画中。而西方绘画是看不出当时画家的心情的,很难体会到当时的情景。主要是西方写实画把画家也给局限性了。中国画的一般都是画在宣纸上,西方可以画在纸上或者布上。而中西方

高三美术 第7课时代风采——现代中国画、油画教案

第七课时代风采——现代中国画、油画 教学目标: ①了解现代中国画对传统中国画艺术的继承和发展。 ②了解现代中国画的突出成就,作品中体现的时代感情。 ③了解公共环境中大型绘画作品为适应现代生活环境而在艺术表现形式上所进行的探索。 教学重点和难点: ①20世纪初期中国画从整体发展上处于衰落时期,到中期以后有新的发展。许多人接受西方造型基础训练,提高了造型能力,运用传统笔墨技巧,在反映现实生活方面取得重要成就。 ②与第六课独树一帜——古代中国画内容进行参照比较,讲解现代中国画在题材内容、绘画样式、意境的追求、表现手法上有哪些明显的变化。 ③通过作品的比较,分析当代部分代表性中国画家的不同风格特色,在哪些方面表现出艺术上的首创性。 ④现代中国画与现代中国油画、版画、连环画等画种之间的相互影响。 课型:新授,鉴赏。 教法:讲解法,多媒体辅助教学。 学法:听、看、想、讲相结合。 教学过程: 第一部分向着现代形态转换——现代中国画创作 探讨:结合现代人物画作品的艺术特点,谈谈二十世纪以后中国人物画是如何发展的?(学生讨论) 黄胄《庆丰收》 周思聪《人民和总理》 蒋兆和《一篮春色卖遍人间》 刘文西《祖孙四代》 第二部分江山多娇——现代山水画 一、导入:传统山水画艺术有什么特点? 二、进入新课: 那么现代山水画有什么特点呢? 1、感知作品 仔细观察李可染《无限江山入画图》、《鲁迅故乡绍兴城》、《麦森教堂》三幅作品。 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作品。让学生对作品形成初步的印象。 教师小结:画家探索融会中西方艺术精神,推动中国画创新。他以“可贵者胆,所要者魂”为座右铭,写生于大江南北,立足生活,借鉴传统,使古老的山水画获得新的生命。他的山水、人物和牛等作品画风深厚凝重,博大沉雄,具有鲜明的时代精神和艺术个性,突破了传统山水画的创作程式,成为中国画史上重要的里程碑。 2、出示黄宾虹作品讨论自学: 提供背景资料黄宾虹的山水画创作道路,经历了师古人、师造化和融化古人造化形成独创风格三个阶段。 在师古人方面,他师长舍短,合众长为己有。他从明人入手,直追北宋,而以元人为归。黄宾虹师造化,以黄山为基点,向周围扩展,一生旅行纪游画稿当以万计。他游历山川,注意景物变化,风格浑厚华滋,是黄宾虹山水画的基本特点。从笔墨上看,属于繁体的“黑、密、厚、重”,即积笔墨数十重,层层深

高氏近现代书画,篆刻,艺术家(100位)

高氏近现代书画,篆刻,艺术家(100位) 1.当代书法家高军虎 高军虎,1950年出生在河北省南和县(古名和阳)高家庄一农民家中。号和阳车夫、太行山人。大学文化,曾任省军区后勤部副部长,军分区司令员,大校军衔。 自幼酷爱书法、诗歌、摄影。初临唐人法贴,后研文征明,欧阳询行草,现攻汉隶。作品常见报刊。多次获大奖。为抒发中华民族龙腾世界之胸臆。从一九九七年开始创作龙字书法,现已完成100 00个“龙”字。每条龙活龙活现,神韵十足。千变万化,千龙千形,万龙万面,千资百态,神态各异。辞条被编入《中国当代书法家大辞典》、《中国硬笔书法鉴赏辞典》书法作品被中国美术馆、中国历史博物馆、中国现代文学馆和军事博物馆及国内外友人名家收藏。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中国摄影家协会、中国收藏家协会、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河北省书法家协会会员、太行书画研究社副主席、邯郸华夏龙文化研究会主席。著有《高军虎书法集》、《高军虎诗歌集》、《隶、楷、行、草四体基本常识》等。 2.书画家高正石 高正石,辽宁省锦州市人,祖籍辽宁省北镇县,现居北京。海军机关某部政委(大校军衔),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炎黄书画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中国书画家协会理事、香港中华艺术家协会常务理事。 3.书法家高怀 高怀,字念之,号十庐,籍贯福建惠安,1914年生于厦门。1928年至1931年在省立13中、省中(厦门一中前身)读书。 自幼学习书法,19岁作品在《上海画报》发表。学书从“二王”入手兼取“北碑”、“南帖”之长,所作凝重而含流丽,朴茂又显洒脱。 作品多次入选国内外重大书法展览及在报刊发表,还被中南海及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等地收藏。出版《高怀墨迹》。工诗词,通史学,常有史这文章和诗词作品发表。曾任中国书法家协会第二届理事,现任福建省书法家协会顾问,厦门市书画院副院长 4.中国书法名家高学隆 高学隆是陕西吴堡人,现系中华人民共和国有突出贡献专家,任中国科学发展研究院院士,艺术界现任中国国际书画家协会副主席,中国书画家协会理事,中国工艺美术家协会会员。 高学隆被国际国内新闻媒体和国家称为新时代的政治家、企业家、当代中华文化家、中国当代书法家、当代诗坛之怪杰.他的业绩被国内三十多家大型名典和文库入编. 5.山西省书法家高建国 高建国,字文山,号怡云轩主人。1963年生,山西代县人,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山西省书法家协会理事。 书法作品曾入展第六届全国书法篆刻展,中日书法交流展(日本琦玉展出),94兰亭书法节全国书法艺术大展(获银奖,绍兰展出),中国铁路书法家精品展(西安展出),纪念毛泽东诞辰一百周年全国书画艺术大展(金奖,中国美术馆展出),在党的旗帜下首都书画艺术作品展(银奖,中国美术馆展出),巴黎铁塔艺术杯书画大奖赛(铜奖,法国巴黎展出)等一系列全国及国际性大展,并应邀为国务院办公厅老干部活动中心、钓鱼台国宾馆、中国政策科学研究会、铁道部办公厅、中国法治新闻社、山西省委老干部活动中心、青岛海尔集团、等国家政要场所和知名企业进行创作。部分作品被毛主席纪念堂、邓小平旧居纪念馆、海南凤凰国际机场总公司、杏花村汾酒集团、玄中酒业集团、镇江人民对外友协、湖南常德市人民政府等数十家单位和海内外人士收藏,并被收录于多部典集中。 6.著名书法家高振霄 高振霄(1877—1956)浙江宁波人,字云麓,别署闲云,又号顽头陀、洞天真逸,70岁后署学者学庵、四明一个古稀翁、耄年励学。室名云在堂、静远斋、洗心室。光绪三十年进士,官编修。

高中美术鉴赏专题 中国近现代绘画艺术

中国近现代绘画艺术 重点难点 了解中国现代绘画呈兼容并蓄、百花齐放的局面,中国画、油画、版画概况,代表画家及其代表作品。 知识归纳 1.中国画 变革发展体现在两个方面:中国画发生激烈演变、西方绘画的引进与发展, 产生了两种类型的中国画:传统型中国画(代表画家齐白石黄宾虹潘天寿) 融合型中国画(代表画家徐悲鸿、李可染) 2.油画:新中国成立以后油画长足发展 3.版画:由传统版画画家作稿刻工刻板的复制版画发展成画家自画自刻自印的创作型版 画 4.新品种新样式绘画: 用中国画的工具材料以西方的造型观念形式法则色彩方法创造出的不同于传统观念、笔墨和技法又继承传统注重诗意和境界的绘画。 5.中国近现代绘画代表作品 画种 作者及作品 中国画 齐白石《蛙声十里出山泉》 《虾》 黄宾虹《山水册页》 《湖滨山居》 潘天寿《记写雁荡山花》 《雄视》 徐悲鸿《奔马图》 《群马图》 李克染《春雨江南》 油画 董希文《开国大典》 吴作人《齐白石像》 版画 古元 《一湾解冻的湖水》 彦涵 《当敌人搜山的时候》 李桦 《怒吼吧,中国》 新品种新样式的中国画 林凤眠《油灯花果》 吴冠中《根扎南国》 《春雪》 陈丹青《进城》 跟踪练习 一、选择题 1.对于《蛙声十里出山泉》描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是潘天寿的国画作品 课标要求 欣赏近现代优秀绘画艺术作品,了解中国近现代美术概况,能恰当使用美术术语,采用多种方法、多种角度描述、分析、比较、解释、评价绘画作品。

B.作者采用了线条和随类赋彩的表现技法 C.作者运用了富有想象力的构思达到了没有蛙声胜似蛙声的意境 D.作者将中国传统的笔墨技巧与西方绘画的写实画法结合起来表现此作品 2.下列作品是油画的是( ) A.《油灯花果》 B.《群马图》 C.《田横五百士》 D.《春雨江南》 3.下列作品不是中国画的是( ) A.《群马图》 B.《张卿子像》 C.《王时敏像》 D.《齐白石像》 4.对于作品《一湾解冻的湖水》描述正确的一项( ) A.徐悲鸿·油画B.齐白石·国画 C.潘鹤·雕塑 D.古元·版画 5.融合中西绘画之长用马来体现中华民族精神的画家是 A.齐白石 B.徐悲鸿 C.黄宾虹 D.李可染 6.用画虾来歌颂自然界生命力的是( ) A.徐悲鸿 B.齐白石 C.李可染 D.黄宾虹 7.善于画山水的传统型中国画家是( ) A.徐悲鸿 B.齐白石 C.李可染 D.黄宾虹 二、填空题 1.随着社会的发展,20世纪以来,中国画也在经历着不断的革新,逐步形成了两种基本类型和的中国画。前者在努力继承传统的同时,力求发展地道的中国画,代表人物有(列举一人),后者多是留学西方或学过西方绘画又熟悉中国传统绘画的画家,如(列举一人)等人。 2.20世纪20年代末,将西方版画引入中国,新兴的版画艺术空前发展,出现了、等为代表的一批版画家,产生了一大批优秀作品。 二:中国近现代绘画艺术参考答案 一、1.C 2.C 3.D 4.D 5.B 6.B 7.D 二、1.传统型融合型齐白石徐悲鸿 2.鲁迅古元彦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