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经济学城市经济增长PPT课件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乘数效应
指基础部门规模增长所带来的城市经济整体规模增长的 倍数在数量上等于城市整体部门(基础部门和非基础部 门之和)与城市基础部门之比。如果以就业量指标测度, 则乘数表示为:
M=T/B 其中,M 为乘数,T为城市总就业量,B为基础(出口) 部门就业量 。
3、评价
这就提出了问题:城市经济的增长并不一定单纯依赖出 口的增长。从本质上看,经济的增长源于技术进步导致 的劳动生产率提高和人均收入增加。城市经济增长与出 口增长的对应关系不能成立。
❖技术进步在于人力资本,如今人力资本对于现代城市 经济增长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三、企业素质——城市经济增长的基础性机制
❖现代城市中,企业作为创造财富并为城市提供生存基 础的经济组织,既是城市经济活动的微观主体和组织细 胞,是推动经济增长的力量单元;又是城市扩大投资、 拓展生产力发展规模和提高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微观基础。
(二)需求指向型理论
该理论认为启动和促使城市经济增长的动力来自于城 市外部市场对城市商品和服务的需求,这种需求会产 生一种乘数效应,并拉动经济增长。
wenku.baidu.com
1、城市的基础与非基础部门
❖基础部门指那些向城市域外“出口”产品和劳务而为城 市带来收入的部门; ❖非基础部门则指那些只为城市域内的市场而生产的部门。 ❖就业量指标是城市基础模型最主要的测度指标:城市的 总就业量分为向城市域外提供产品和劳务的部门的就业量 和向城市域内市场提供产品和劳务的部门的就业量
二、技术进步——城市经济增长的根本动力
❖技术进步使城市经济增长的动力源泉。技术进步的动 力作用主要表现为:1、节省要素投入,增加产出数量, 提高产出质量;2、减少对自然资源的依赖,增强经济 发展的内在稳定性及一个城市的综合竞争能力;3、促 进产业结构的多样化,高度化和劳动生产率的增长, 增加城市经济总量;4、形成新兴产业,尤其使高技术 产业,加强产业联动效应,创造新的就业机会。
❖由于企业在城市经济增长中具有基础性地位与作用, 因此企业素质的状况以及由此形成的企业活力的大小, 将直接决定着城市经济增长速度的快慢和效益的高低, 从而使之成为城市经济增长的基础性机制。
❖1976年D· 西格尔(David Segal),在对美国58个大 都市区的制造业的研究中,应用了如下生产函数来计算 集聚经济的贡献:
G=f (K, L, N)
式中,G是大都市区的总产出,K是资本,L是劳动力,N 是大都市区的总人口。
❖这种生产函数可以利用来研究集聚经济在城市经济增 长中的作用。
❖城市基础模型是一种需求拉动的模型(Demand Driven Model),它认为城市经济的增长来源于需求的变动, 而这种变动完全是由城市域外对城市基础部门出口产品 的需求变动所引起的。换句话说,只有当域外对城市出 口产品的需求通过乘数作用而最终决定了城市的经济的 增长幅度。
❖核心思想:城市经济的增长取决于基础部门和非基础 部门的比例,如果其他条件不变,则这一比例越高城市 经济增长率越高。
二、 城市经济增长的测度
(一)国民收入指标
❖最基本的测度指标。 ❖国民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国民收入, 国 民收入总额一般用定基速度、环比速度和平均速 度来衡量;三者又分别分为发展速度和增长速度 ❖总额和人均指标(总规模和密度)
(二)就业量指标
❖重要的测度指标,甚至比国民收入指标更有意义。 ❖总就业量可用于代表城市经济系统中城市的经济规模。 ❖就业量结构
❖由于统计资料的限制和作用机制的复杂,详细评价集 聚经济因素的贡献是困难的。
❖因此,供给模型在数量上和抽象化上还远不能达到城 市基础模型的水平,这使得它的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价 值大打折扣。
(四)城市经济内生增长理论
城市经济内生增长时指由城市人力资本及其相关要素的 内生作用引起的经济增长现象。它的理论基础是经济学 家罗默等人所提出的“新增长理论”。
资金
技术进步
教育 人力资本 创新能力 图示:内生化过程
经济增长
第二节 城市经济增长机制
城市经济增长是多个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引起城 市经济增长的城市经济各组成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影 响的共同作用方式。
一、资金和投资——城市经济起飞和增长的启 动和持续机制
从现代城市经济发展的历程来看,制约其经济增长和 发展的主要因素使资金短缺。从静态来讲,城市经济 增长的资金约束表现为资金存量总水平的约束;而从 动态来看,则表现为资金增量的约束。总之表现为资 金增长的规模和速度上的约束。
(三)供给指向型
❖该理论着眼于城市经济的长期增长,主要说明当需求作用刺激了城 市经济增长,并使城市的资源得到充分利用时,该城市经济的进一步 增长就得取决于其是否具有吸引额外生产要素的能力——供给基础。
❖供给基础包括城市产业的物质技术基础,城市投资的聚集程度,城 市投资经营环境和基础设施状况。
❖供给基础模型正好与城市基础模型或投入-产出模型相反,是指城市 内部供给方面增长的决定因素,即城市经济的生产能力的形成和提高。
❖产业结构(如一、二、三次产业) ❖部门结构(冶金、电子、机械制造等) ❖总就业量和就业量结构的变动反映了城市经济活动 的运动
三、城市经济增长理论
(一)城市经济增长极理论
❖法国经济学家佩鲁所提出。 ❖该理论的实质是强调经济在地域空间的不均衡发展, 把有限的资源和资金集中投入到发展潜力大,规模经济 强和投资效益高的空间极上,使其经济实力强化,并同 周边地区形成势差,进而通过市场机制的传导作用引导 整个区域经济的发展。 ❖形成城市增长极需具备:企业群体或企业家群体;较 高的聚集经济和规模经济;宽松的经济环境。
第三章 城市经济增长
第一节 城市经济增长理论
城市经济增长理论源于一 般的经济增长理论,但又 有自身的特点。
一、城市经济增长内涵
城市经济增长是城市经济整体规模扩张与质量提高的 动态演化过程 。其中包括:
❖城市价值的增长,即城市经济部门所创造城市生产 总值和人均生产总值不断增加。 ❖城市物质财富的增长,即城市所生产的最终 产品和 劳务以及城市所积累的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的不断增 多。 ❖城市人口的增长,即城市人口数量的增加。 城市经济增长的最高原则,是满足城市主体——人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