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毕业论文(新会计准则若干问题的思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会计准则若干问题的思考
付兴
(工业职业技术学院,330039)
【摘要】: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渐完善,在这个新环境下,为了更好的适应我国经济的发展,使我国更好与国际接轨,我国财政部于2006年颁布了性的会计准则,进一步完善了我国企业在市场经济中会计账务处理的一些准则,也使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接轨,便于国际间的贸易发展。但在一些细节上还存在着不足,有些地方仍然不够完善,有待进一步补充,本文通过对新会计准则的分析,对其中的一些问题发表自己的观点。
【关键词】:新会计准则,会计计量,无形资产
1.新会计准则与老会计准则的比较
1993年在财政部的主持下,我国进行了一次具有重大意义的会计改革,我国施行《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以及与其相配套的行业会计制度,并一直在完善着会计基本准则。2006年2月,经过十多年的意见征求和完善,财政部颁发了一项基本准则和三十八项具体会计准则,新的准则于2007年1月1日开始启用。新会计准则于之前的老会计准则有哪些差异呢?具体又会对我国企业的会计账务处理产生哪些影响?
1.1新会计准则的特点
与老会计准则体系相比,新会计准则体系所具有的新特点具体概况起来有以下四点:
1.1.1系统化、科学规化
我国会计准则从无到有,从随意性强到逐步规化一步步发展起来,我国自1993年7月1日实施会计准则以来,各项会计准则在逐步的完善,这些会计准则对于规会计行为,提高会计信息质量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这些准则依旧不够系统化,部问题很多,漏洞不少。2006年新的会计准则结合我国实际国情和企业特点,借鉴国外较好的规定,使我国新的会计准则系统化,规化。
1.1.2与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
这次新颁发的会计准则在与国际接轨的同时也注重结合我国国情,涵盖了我国各类企业各项经济业务,同时还参照了国际会计准则,但有不同于国际会计准则,在规经济业务方面按照中国实际,制定不同于国际会计准则的处理方法。譬如,在准则立项上,我国会计准则体系的各准则项目相对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而言,有些准则项目进行了适当合并,《企业会计准则——固定资产》就是将《国际会计准则——固定资产》与《国际会计准则——折旧会计》进行了合并。财政部门考虑到《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属于我国会计法规体系的一部分,制定《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时没有直接采用国际准则中财务会计报表概念的形式,但其中的容仍然紧紧围绕会计的目标、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会计要素的确认与计量以及财务报表列报等加以规,从而成为起草各项具体准则的重要指导原则。
1.1.3法规体系一致性与会计处理方法的一致性
老的会计准则实施后,与后来陆续实施的会计准则有些条款制度相互矛盾,比如之前的会计基本准则要求企业应编制资产负债表、损益表和财务状况变动表,而《企业会计准则——现金流量表》则要求企业编制现金流量表等,这就使会计准则部矛盾重重。新颁布的会计准则就考虑到这一方面,是二者相统一。
1.1.4国际化程度高
新颁布的会计准则体系中各项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有着很强的趋同性。例如,关于金融资产的四项分类与相应计量,源于《国际会计准则第39号》;对于衍生金融工具,变以往表外披露为表核算并按公允价值计量,其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当期损益或所有者权益;从事套期保值业务的企业可以采用套期会计方法,但必须满足严格的前提条件。当然,会计国际趋同不等于相同,而应当考虑各国特殊的国情,做到求同存异、趋同化异,其结果是减少分歧并对一些明显的差异有更清晰的理解。
1.2新会计准则实施必要性的环境分析
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渐完善,及全球化的推动,我国经济越来越广泛的融入世界经济发展的大潮中,由于国际间的贸易发展,贸易的双方都需要对对方的信息有一个全面的真实的了解,这也就需要我国的会计制度,与国际惯例相趋同。
1992年的会计改革,使我国会计制度在会计确认、计量等方面与国际接轨,但依旧有许多条条框框具有“中国特色”,与国际惯例存在很大差异,这些差异已不能适应经济全球化和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有序发展,全面建立与国际趋同的会计准则体系已成为我国经济形势发展的迫切要求。
还有一点值得注意,老的会计准则体系中,很多准则之间就相互矛盾着,而且与后来陆续颁发的一些会计法规不一致,这严重影响了我国会计制度的规化、法制化,就必须要实行新的会计准则。
2、新会计准则所存在的问题
2007年1月1日实行的新会计准则在容结构上更加的合理,修订后的准则理论指导作用更加的突出,首先,新会计准则在总则第四条明确提出会计目标并把权责发生制作为会计基础在总则中加以了规定,使之更加的合理,其次,将一般原则修改为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便于与国际惯例衔接。新会计准则中的会计目标更好地体现了当前的经济环境:原会计准则提出会计信息应当符合国家宏观经济管理的要求,新会计准则就完全剔除了这种计划经济时代的遗迹,鉴于当前我国市场和资本市场的发育状况,修改后的准则规定财务会计报告的目标是向财务报告使用者提供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相关的会计信息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有助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做出经济决策,体现了决策有用观和受托责任观的结合,并与会计信息质量的相关性与可靠性保持了一致,会计计量也做了重大改进,不再强调以历史成本为基础计量属性,更好的满足了会计实务发展的需要。尽管如此,新会计准则在运用上仍然存在较大的局限性:财政部规定新会计准则在上市公司执行为主,其他企业执行为辅,这样一来,上市公司就必须执行新准则,而其他企业不做要求仍然可以使用原来的《企业会计制度》从而造成了一样的会计核算标准却产生了两种不相同的会计信息质量和数量,会计信息质量中的可比性可能会持续的降低任何新的制度在刚刚颁发的初期都会多多少少的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在制度实施后陆陆续续的暴露出来,新颁发的会计准则也不例外。
2.1会计信息的可比性下降
财政部规定,新会计准则在2007年1月1日在上市公司中执行,而其他企业是否执行新的会计准则则可以自主决定,没有强制执行。这就会使上市公司同非上市公司在会计信息的比较上存在问题,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在评价同行业的会计信息时缺乏真实性。
对于这项实施上的问题完全可以避免,没有必要划分上市与非上市公司,进而区别对待,在准则实施时还必须考虑统一性。
2.2 谨慎性原则的实施主观随意性较强
新企业会计准则充分考虑了市场因素的变化对企业资产价值的影响,规定企业在资产价值发生减值时,可以依据谨慎性原则计提相关的减值准备,这无疑为规避企业不良资产,提